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4-09-15 16:09:49 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几种桥梁。

  2、能够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

  2、知道拱形桥、吊桥是承受力大而又结实的桥梁。

  3、了解常见的桥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建桥梁的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搭建三种类型的桥并比较桥的坚固程度。

  教学难点:

  建“瓜皮桥”

  教学准备

  1、有关搭建桥梁的材料、绳子、纸张、木棒、透明胶带等

  2、有关各种桥梁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读报导

  2、这是一则关于什么的报道?(板写:桥梁)

  3、你见过哪些桥梁?

  二、桥梁分类

  1、想了解更多的桥梁么?

  2、分发桥梁的卡片

  3、介绍你最喜欢的桥梁

  4、给这些桥梁分类,说说标准

  三、搭建桥梁并研究

  1、我们来建自己的桥梁研究:

  2、展示材料:

  (1)观察,想一想,怎样建桥梁?

  (2) 演示,搭建不同类型的.桥梁

  (3)归纳,把这三种不同的桥梁画下来。(指导画简图,认识桥墩、桥面等)

  3、这三座桥梁中,那一座桥梁会是最牢固的?

  4、讨论、预测、填写

  关于桥梁的强度:

  1、我们怎样来比较他们的牢固程度?

  2、我们可以把重物放在桥梁的哪个部位呢?是最牢固的部位?还是最薄弱的环节?(讨论)

  在图中,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出来。

  3、我们今天是用瓶装清水来作为重物,测量桥梁的强度。(简单介绍矿泉水瓶子的容水的重量)

  分组活动过程:

  1、学生活动(约15分钟)

  2、指导及时记录数据

  3、汇报结果

  四、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大家的测试,你对这几座桥怎样的评价?

  1、最牢固的是哪一种桥?

  2、简介斜拉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种桥梁,省料,牢固。正在广泛地被世界各地应用。

  五、总结研究过程

  1、大家觉得今天研究了几种桥?一座种还是三种?

  2、这三种桥有什么相同之处?板写:材料、跨度、宽度……

  3、这些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改变了其中的一个特点进行研究,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4、控制好了相同的条件,另一个因素才有了可比性。

  六、拓展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对桥梁有了不少新的认识,课后还想继续搭建和研究桥梁么?

  古代劳动人民建了许多拱桥,那些石料是怎样搭建成拱形的呢?我们一起看书了解一下

  1、为什么要夹纸片?

  2、拱是怎样形成的?

  3、你估计能承受多大的力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课后的时间自己研究一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教材说明】:

  本课是研究摆,学生对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是日常生活中与摆相关的事物,如秋千、拳击沙袋等,其次,前一课了解的钟摆和自制单摆,学生对摆的运动特点,摆的各部分名称(支架、摆线、摆锤、摆幅)以及操作摆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一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其实是课的导入。通过两个问题“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一样吗?”与“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引出问题。几幅卡通画其实是对今天活动的猜测,也是对前一课活动的提示和提升。图中一个小男孩说:好像跟摆绳长有关,男孩提出这个观点,说明他是经过观察的。因为学生制作的摆摆锤的重量是相差不多的,但摆线的长度是有差异的。图中的一位小女孩说:可能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吧。这个观点也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原有认知的。边上一位男孩说:与摆的幅度也有关系的。也代表了一些学生的想法。但图中另一位男生提出了:根据以前的观测,摆幅大小对摆的速度影响不大,一则,部分的排除了前一位同学的看法,一则表示他把上一节课观察到的现象与这节课联系了起来,是思维发展比较超前学生的代表。在“机械钟摆”中,学生观察了不同摆幅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一样的,所以这位学生就提出了“与摆幅没有多大关系”的观点。也有一位同学提出:我们还是做实验观察一下吧,提示所有的争论最终都要靠实验来验证。

  第二部分是用摆做实验,第一个问题是“摆锤的重量是否影响摆的次数”,要让学生知道在这里哪个是变量(也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哪些是不变量,对无关因素我们要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所要研究问题结果的精确性。在这里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是摆绳和摆幅,这里我也让学生明白,控制不变量,是在我们实验的环境下力所能及的尽可能的控制不变量,还有如摆动的方向,摆锤的大小(介绍摆锤的选择),每一次人不要凑得太近,最好同一个人控制摆锤的摆动等。第二个问题是“摆绳的长度是否影响摆的次数”。因为有前一个实验作基础,所以这个实验的设计相对较简单。但这个实验有两次学生自己操作改变摆线长短,这样,对学生操作的要求有所提高。

  学生在做完以上两个实验后,进行的是对这两个实验的讨论和分析,用了三个递进的问题“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与摆的重量有关吗?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我们是怎么知道的?”这三个问题其实学生通过实验是不难得出结论的,关键是对学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思考,就不难得出结论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同一个摆中,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第三部分教材是,讨论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情况,它们的摆绳长短一样,但摆锤的长短不同。通过实验观察,再次激发学生的内心矛盾(摆绳长一样,为什么摆动速度还会不一样呢?),要让学生明白,影响摆摆动快慢的真正因素是摆的摆长,而不完全是摆绳,摆绳只是摆长的一部分,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同时这一块教材,也是为下一课《做一个钟摆》作准备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等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认识到在实践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的摆绳长度对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单摆装置(铁架台、带挂钩棉线)、重量相同螺帽三个、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

  教师准备的材料:演示一套(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不同的单摆两个(一个摆绳长,摆锤重,另一个摆绳短,摆锤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1、(师出示单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谁来说说摆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算摆动一次?我们上节课通过实验知道了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摆的等时性)

  2、再出示一个不同的摆,一个摆绳长,摆锤重,另一个摆绳短,摆锤轻。同时摆动它们,观察两个摆摆动的快慢。

  3、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同一个单摆具有等时性,为什么两个不同的摆,它们的快慢一样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摆的研究》,来研究不同的摆为什么它们的快慢不同?(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锤的重量、摆绳的长度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2、下面我们就从摆绳长度、摆锤重量两个方面,分别对摆的快慢进行研究。 (板书:摆的快慢 摆锤的重量 摆绳的长度)

  (一)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

  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1)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

  作?

  (2)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①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

  ②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可以根据记录表来回答)

  2、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颗螺帽,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温馨提示。(投影出示)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3、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师巡视指导,作好记录)

  4、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每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5、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无关)

  (二)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1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1)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2)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①改变的是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尽量保持不变?

  ②是不是做一次就可以了呢? (可以根据记录表来回答)

  2、师述:大家看记录表,老师已经给大家的摆绳在10cm、20cm、30cm处做好了记号。我们还是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在开始之前,我们再来看一下温馨提示。(投影出示)

  3、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师巡视指导)

  4、数据反馈、汇报小结。(展示每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5、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板书:有关长 慢 短 快)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了吗?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吗?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两次。)

  4、讨论: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吗?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板书:摆长≠摆绳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关于摆长的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将进一步探究,大家有兴趣吗?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锤重量——无关摆绳越长,摆速越慢

  摆的快慢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速越快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

  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后记: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标: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傅科摆——地球自转

  三、认识相对运动: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认识常见的矿物。

  2、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知识与技能:

  1、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2、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3、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教学重点:

  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教学准备:

  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1、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4、学生分组观察(画图描述花岗岩颜色,颗粒等方面的特点)

  5、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6、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7、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

  (二)认识常见的矿物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2、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

  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4、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5、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

  6、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

  (一)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

  1、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2、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3、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4、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5、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6、教师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二)交流矿物的性质。

  1、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2、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3、教师评价和小结。

  (三)了解矿物的用途。

  1、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四)总结

  1、学生代表(以小组为单位)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2、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教学后记: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实验步骤,根据步骤进行实验。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说出从煤中的提炼物。

  3、能认识到矿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树立珍惜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实验结论。

  实验准备:

  试管架、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塞、导管、棉絮、纯净煤块。

  设计思路:

  通过课文文本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煤的用途及形成过程,知道它们是极其珍贵的能源,煤们是地球母亲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应珍惜它,合理开发,使这些能源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结合当前的污染天气情况,特别是乡村冬季取暖用劣质高硫煤的对空气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煤的认识,增强学生节约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创新之处:

  在准备实验器材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和与之配套的试管。多次试验后,用滴管去掉胶帽代替玻璃管,用电钻把试管塞钻大,链接试管、试管塞、滴管(尖头向外,有利于收集煤气,燃烧时便于观察)。试验后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复习课文文本内容,煤的分类、开采和提炼物。

  出示实验器材

  出示试管架、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塞、导管、棉絮、煤块

  介绍器材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试验

  教师演示器材的'组装过程,并进行演示实验。

  煤的分离实验

  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组装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口处时: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粘稠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的产生。

  实验结束室,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的碳状物,这是焦炭,

  其他发现:试管壁也有少许黑色油状物

  解释:煤在加热的过程中产生了煤气、煤焦油和煤炭。

  五、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教师适时指导。

  六、板书设计:

  煤的分离实验

  煤气

  煤焦油、节约能源

  煤焦炭、保护环境

  沥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8

  认识矿物的性质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

  2.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 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重点难点 1.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3.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矿物标本、放大镜。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分发几个矿物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这几个石头跟前面所研究的岩石有什么不一样的?

  2、教师讲解矿物的定义。

  探索和调查

  1、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然后在记录本上画下所观察到的矿物。

  2、要想对矿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认识他们的特征。

  3、请同学分小组阅读课文,将从课文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写在记录本上。

  4、交流信息,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

  5、分发矿物标本,让学生参照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再观察这些矿物标本。

  1、 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非常仔细的观察物体。

  2、也是验证。

  回顾和解释

  1、关于矿物,你还有哪些疑问?还想进行哪些后续研究?

  当堂检测

  课题

  第四单元、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参与讨论小学生能为保护矿产资源做些什么。

  2. 能够调查家庭、学校、班级消耗资源的情况。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

  2. 愿意为减少资源浪费做出贡献。

  重点难点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回忆前面几课中接触过哪些矿物。

  2、这些矿物有什么用?

  从生活入手、复习。

  探索和调查

  1、然而人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利用矿物资源,而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矿物资源逐渐减少。

  2、出示中国现在矿物资源的情况。

  3、当这些矿物资源被开采完之后,人们的生活、工作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4、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5、为了保护资源,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做到什么呢?

  6、讨论、交流。

  7、如果你是家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8、讨论、交流。

  9、如果你是南京市的市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0、讨论、交流。

  11、如果你是中国的中央领导人,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2、讨论、交流。

  1、让学生感到危机。

  2、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是问今后他们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奠定这方面的基础。

  回顾和解释

  1、调查家庭一次性用品,如铝箔、奶瓶盖等,估算一下你家、你们班级、你们学校以及你所在的城市一年大约需要用掉多少这些资源。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9

  这里主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记录自己成长过程的物品,和他人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和骄傲。

  教学目标:

  1、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灵活处理教材

  尝试让学生根据一些现象,对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假设,并在人体轮廓图上画出参与活动的神经。再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验证、修正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究,弄清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神经分布情况。

  这个过程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而不是像教材那样直接陈述结论。

  从一些现象,推测物体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并且进一步验证,也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解暗箱"。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神经系统

  在学生探究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时,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有时得到了一个指令后,并不去执行这一指令,这是为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神经系统的工作要经过大脑的判断和指挥。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抛开整体,片面地研究一部分的做法。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程编排以及科学教育理念层面上的问题。

  3、树立大的科学观,不能局限于课本上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有些学生的思维会很有建设性,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指挥前臂举起的神经作用于前臂,在测试人接住下落物体时神经反应的速度时固定手的位置防止作弊,这些都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科学素养,是最可宝贵的。

  教师的教学要从科学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与全班学生共享。

  4、通过活动建立动态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我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设计了一个活动,让一队队学生模仿神经,传递信息、做出反应,效果很好,比简单的画图、多媒体更生动,更能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

  第六单元 交流与质疑

  1. 交流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参与辩论活动,能写出一篇辩论稿。 能够正确理解统计图表。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家采用的多种交流活动,理解交流的含义。 知道选择交流方式的标准是符合科学事实、方便别人理解。 知道用文字、图表、模型和进行辩论是常见的科学辩论方法。 知道怎样辩论和写辩论稿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向科学家学习。愿意就科学问题展开辩论。 以中立的客观立场倾听和记录正反两方的意见。

  教学过程

  1、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辩论的资料,辩论的题目是: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 二、探索和调查 1.对于“对于已经确诊的‘植物人’,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放弃救治。”这个题 目进行辩论。 2.让每组都选择学生做记录。

  3.结束辩论,双方各自整理辩论的资料。 4.教师讲怎样写辩论稿。 5.小组完成辩论稿。

  6.科学家也经常为了一些话题进行辩论。这是他们交流自己想法的一个重要途径。

  7.科学家为了进行想法的交流,还有其他的交流方法。还有哪些呢? 8.阅读P66。 9.汇报。 1

  0.讲解几种图表的注意事项。

  三、回顾和解释 课后尝试再利用其他的方式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质疑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质疑。 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质疑。 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什么是质疑,也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2:知道什么是质疑,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层次3: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不能够尝试设计

  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层次3: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

  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2、理解保护矿物资料的重要性。

  知识与技能

  明白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减减少。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教学难点:

  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文本插图)、影象资料、笔、纸……。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

  1、师述:通过两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矿物。

  2、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矿物岩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师生共同交流。

  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二、认识矿物开采,了解矿物资源的`紧缺。

  1、讨论题:矿物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

  2、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研讨)。

  3、教师介绍矿物的开采过程(学生补充)。

  4、继续讨论:如果矿物资源开采用完,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6、分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学生相互交流意见,教师巡视倾听)

  7、教师归纳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继续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2、将有关“矿物岩石”标本的知识和教师,家长及同学课后交流。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1

  一、交通问题

  1、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

  2、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

  3、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它就没办法

  4、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5、不够环保和节能。

  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但科技毕竟在不断地发展,这些缺陷也将会逐渐得到改善。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未来科技城的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未来科技城的眼镜博士,我最近接收了一项任务,研究开发新型的未来交通工具。可我现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时间。听说小朋友特别聪明,很有创意。所以我想请小朋友帮我一下,你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未来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有好的创意,请画张设计图,并在图下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的'名字、样子、优点等等。我在未来科技城等你们的好消息。再见!

  未来科技城眼睛博士

  20xx年6月1日

  2、小朋友,请细细读读这封信。

  (1)、说说眼镜博士请我们帮什么忙?(板书:未来的交通工具)

  (2)、还有其他要求吗?(板书:画、话)

  3、大家有信心完成吗?好,先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简单的谈谈自己的设想。生汇报。

  4、大家愿意把自己的设想变为图画和文字吗?那就快快动笔吧!生画图、写话。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师评讲。

  三、小结

  这节课,各位小朋友开动了脑筋,设计出了许多未来的交通工具,真不愧是未来的发明家。

  其实呀,我们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家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未来科技城眼镜博士的来信了,他们也设计了一些未来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是(幻灯片出示)无人驾驶车、代人蹬车的机器人、带“鳞片”的电动太阳能豪车、堆叠式电动汽车、飞翔列车、太阳能风能列车、磁悬浮车等等。

  老师相信,不管你们的小发明能不能推向市场,能不能成为现实,今天,你们都是胜利者。只要你们敢想、敢做,终有一天,你们的梦想会成真的!你们会成为真正的设计师的。那就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吧!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的图画得更具体,更美观。

  2、把图旁的话写得更清楚,更明白。

  3、动动手,为自己的设计做个模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2

  六、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传热比赛》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7课。本课是学生在认识了什么是热,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怎样传递之后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热传递的性质而设计的。这课与后面的《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知识特点及热传递的特征和实际应用。通过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都是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的。因此,根据学生喜欢自己动手,爱提问的情感和行为特征,展开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归纳,表达与交流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热传递的特点,并能区别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2、能设计实验要研究的问题,并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热传导的例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一把小勺,让学生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2、学生猜测后摸摸。

  3、对比实验:老师把勺子放到热水里,过一会儿在摸摸勺把儿,有什么感觉?

  4、提出问题:勺把儿是怎样变热的?

  5、讲述:热水把热传到勺把儿上,那么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猜想假设 设计方案

  1、猜想: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2、设计实验方案

  3、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三)实验操作 观察汇报

  1、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

  3、观察记录

  4、汇报交流

  (四)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

  1、分析:火柴为什么从一端依次掉下?

  2、讨论: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3、总结实验结论

  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4、播放课件:热传递。

  5、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金属材料是从什么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3.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4.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5.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6.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钥匙、电线、铁刀、铜币等;分别含有铜、铁、铝、锌、铅、钨等各种金属矿物质的金属矿石,电池、灯泡、小刀、酒精灯等实验工具。 金属用途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20xx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冶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来,人们从矿物中提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如铜、铁、铝等。现在,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机器等随处可见。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金属制作的各种物品,你知道吗哪些?

  3、交流。

  4、打开书,80页,图中这些物品分别是由那种金属制成的用直线将矿物、金属及其制品联系起来。

  5、汇报结果:

  6、交流:从金属矿物中能提炼出哪些金属?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7、提问:你想研究金属的哪些性质?

  8、选择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示学生设计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

  9、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改正。

  10、分组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1、分析实验结果。

  12、讨论:金属的这些性质有哪些用途?

  13、总结:金属的共同性质与用途。

  附板书:

  18.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 有金属光泽

  铜 导电性能好 铁 传热性能好

  铝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

  金属的来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描述炼铁的基本过程,体验到炼铁的复杂性。 2.能模拟开采矿物的主要过程。 3.将本组的开采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为本“公司”的产品设计一段较好的广告词。 5.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处理废矿渣的方法。 教学准备:

  有关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护目镜。 教学过程:

  1.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金属的共同性质,金属通常是从岩石或矿物中提取出来的。 2.出示人们从铁矿石中提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3.讲解:钢铁的冶炼过程包括:⑴传送带将原料送入鼓风炉内,再由下方送进热风,炉里的最高温度为2300摄氏度。⑵从鼓风炉的出铁口中流出熔化的铁的成分,这就是生铁。其中还有很多杂质。⑶将生铁转移至炉内制成钢。⑷将钢压成各种形状。 4.交流:炼铁过程的感受。 5.阅读科学在线

  6.提问:什么是冶金工业?

  7.讲述: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实验模拟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结实、取证方法做出分析。

  2、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质疑。

  2、知道质疑的内容有哪些。

  3、知道科学不能弄虚作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敢于质疑别人,勇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2、形成注重真实的科学品质。

  3、乐于发现问题,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什么是质疑,也知道哪些内容值得质疑。

  2、能够对不合理的问题、推理过程、解释、取证方法做出分析,能够尝试设计合乎探究规则的取证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交流”知识,知道“质疑”及其意义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什么是交流以及交流的几种方式。在课堂上,同学们最常用的交流方式就是举手发言或是小组讨论了。你们知道这样的交流有什么好处吗?

  2、学生思考

  3、引导:正因为交流有这样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强调大家要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倾听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交流的.人给予尊重和帮助,对他的交流内容是否注重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的质疑。(板书课题)

  4、提问: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质疑这个词,你能说说“质疑”是什么意思吗?

  5、学生发表意见。

  二、引导学生了解“质疑”的几个方面

  1、谈话:其实,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我们经常进行质疑,比如,我们在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我们同学提出了怎样的假设?又做了怎样的实验方案设计?

  2、学生思考回答。

  3、同学们对他们的假设、设计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刚才你们对这些实验设计的不同见解,就是“质疑”。

  5、引导:想一想,你们刚才的质疑针对的是哪一方面?

  6、教师小结引导:刚才我们质疑的是针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方面的。那么,除了对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提出质疑外,你还对同学或自己的哪些科学活动有过疑问,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7、学生回忆、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引导归纳:那么谁来说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质疑?

  9、师生共同小结:质疑应从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探究问题是否具体明确、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足合理、做出的解释是否可靠等方面入手。

  三、巩固运用

  1、谈话引导:有位五年级的同学叫马小虎,非常想独立完成一项科学研究。这天下课时,看着饮水机前一个个排队接水喝的同学,忽然灵机一动想通过调查本班6名同学每天的饮水次数和饮水量,来估算全校800名同学一天的饮水总量。你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说说他这样做行不行?

  2、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并向全班汇报。

  3、小结

  4、引导:谁能为马小虎同学的这项科学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帮他完成自己的心愿?

  5、学生讨论交流。

  6、引导:假如你是马小虎,经过大家的质疑、帮助,你将怎样调整研究方案?

  7、学生思考交流。

  6、布置作业

  请你回家后,参考刚才的实验方案,想一想,如果你来对全校六个年级中各选一名同学就同样的饮水量问题进行调查,你应该怎样做呢?把你的设计写成研究方案。

  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1-24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05-21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20篇)02-08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05-07

[精华]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篇05-21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合集15篇)03-18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总结06-28

五年级下册教案02-05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5-18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