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林寺桃花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林寺桃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林寺桃花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
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教学重难点:
2、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在我们所学过的古诗当中,有哪些是描写四季的?给大家几分钟的思考时间,有同学思考好了,请举手示意我。
春天:孟浩然《春晓》王安石《游园不值》: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夏天:贺知章《咏柳》杨万里《小池》
秋天:杜牧《山行》:远山寒山石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张继《枫桥夜泊》
冬天: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
教师:古代诗人写了许多诗来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请大家翻开课本?页。大家初看题目,觉得应该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呢?对,是春天。因为桃花只有在春天才会开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桃花。(板书:课题。问:大家通过读题目,能知道诗人写的是那个地方的桃花。“寺”读“si”。PPT展示大林寺。现在请大家自己借助拼音,自己试读古诗。等下请同学来读)
2、初读古诗
A、请同学试读古诗
B、用板书写出(寺、菲、觅)
C、请大家自由朗读,同桌之间可以相互帮助,读给同桌听,最后让学生齐读古诗
教师:很好,同学们现在已经能准确地、有感情地将整首诗读出来。那大家理解诗中的意思吗?(现在老师将大家分为四组,每组负责翻译一句诗句。由大家选出组长,由组长负责朗读并翻译。大家可以结合诗下面的注释来进行理解。好,现在开始。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3、品读古诗
大林寺桃花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 菲 觅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只是有脚而已?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大林寺桃花教案 3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4、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思想意境。
教学准备:
春景图片;白居易的其它诗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简介背景。
1、导入诗题,解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我们一起去踏春吧!(播放春景图)
师:春景美吗?我们曾经学了不少描写春景的诗句,看到这些景物大家想到了哪些诗句呢?(指名吟诵)
师:同学们会背的诗句可真不少哇!今天,我们还将学到一首描写春景的诗。(出示诗题,读题)
师:从诗题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解题)
师:看来,简单易懂的题目会让人一下子明白其中的内容呢!
2、导入诗人,简介诗的背景。
师: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有人记得他的诗吗?(指名吟诗)
师:白居易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通。相传他写《大林寺桃花》之前曾经担任朝庭重要职务,但由于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而被降职,贬到当时的江州担任一个很小的职务——司马。当时,他心情郁闷,登庐山游大林寺花径园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出示诗句)
二、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读准、读通诗句。
(1)借助注音,正确、流利朗读古诗。
(2)指名读诗,纠正字的发音。
过渡:那诗人到底写了什么呢?请大家借助注释理解一下古诗大意,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2、了解古诗大意。
(1)借助注释,在小组内交流诗意。
(2)交流反馈。(你们读懂了什么?一个词、一行诗、一句话都可以。)
(3)师小结: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诗意理解得不错。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起去感受吧!
三、入情入境,感悟诗境。
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想象一下,诗人从山下来到山上的大林寺,可能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景象,感受到什么?
1、引导学生想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画面。(画面辅助)
师:相对于山寺来说,“人间”是指——山下别的地方,而此时看到大林寺的桃花后,山寺在诗人眼里仿佛就是——人间仙境。
师:难怪诗人要将山寺与人间对比着写了,是为了突出山寺桃园仙境般的景象,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诗。
过渡:陶醉在这缤纷花海里的白居易不禁感慨道: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诗。
(1)师:对于“长恨”一词,联系前面对白居易写诗背景的.介绍,想一想:词中包含的仅仅是诗人对春天走了的不满情绪吗?(还有遭贬的境遇)他把这种愤慨之情也写进了他的另一篇诗作——《琵琶行》里,从而留下了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师:而此时此刻,看到山寺桃花的白居易还“恨”吗?从哪行诗中可以看出来?(不知转入此中来)说说自己的感悟。(板书:惊喜)
(3)师: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写成个调皮可爱的小孩子,好像在与他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充分地表现了此时诗人的那份惊喜之情。
2、指导读好第二句诗。
3、师总结:当作者心情郁闷的时候,却意外看到这满寺的桃花,留下了名作《大林寺桃花》。而在这段遭贬的岁月里,除《琵琶行》外,白居易还陆续创作了《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问刘十九》,以及另一首著名的叙事长诗《长恨歌》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这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看来人生的挫折与遭遇也会成为一笔特殊的财富,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总会有惊喜等着我们的。(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四、诵、写、舞、画,自由抒发。
1、师: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吟诵、或抄写、或舞蹈、或绘画,来记住这首诗吧!
2、全班展示:古曲伴奏、现场伴舞,吟诵古诗,展示绘画及钢笔书法作品。
大林寺桃花教案 4
教学目标:
1.对照解析理解欣赏领会诗意。
2.正确熟练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背诵本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诗韵律美,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诗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老师相机板书课题——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寺”字,齐读课题。谁能告诉我大林寺在什么地方?(检查学生课下收集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课前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收集大林寺的相关资料。
3.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看看你知道了多少?还有多少不知道的?)
(1)检查识字情况。通过生字卡片指名读“寺”“菲”“觅”(其中“寺”字的字音较为特殊,所以决定多指名读几次)
(2)这几个字放入诗中,你能读准吗?再请你们自由读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检查读诗情况。看是否读通、读顺、读准。)
三、初读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一个预习要求。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利用书上的注释来给我们讲讲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在讲给我听之前,请先把你的见解,把你明白了的,不明白的,都讲给你们四人小组的组员听听。
2.指名说诗意。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根据问题进入下一步)
过渡:刚才几个同学说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待会的学习中,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再读理解诗意:
1.古诗的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解决学生的问题。
A 指名读
B 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说。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问。
C 你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试着体会一下,再读读。
D 指名读。
(教师此时指导并且过渡:初夏时节,大地春归,各种花草都已经凋谢了。但想不到在高山中的大林寺内,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E 指名读,齐读。
2.古诗的第二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决学生的问题。
A 指名读这一句。
B 读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名说诗意,教师适时点拨,相机解决学生的疑问。 (这句话有些难度,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相机点拨)
C 你能体会出这句话作者又想表现什么吗?
D 请你们自己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然后再读给大家听。
E 指名读。
诗人在看到了大林寺中的桃花不禁想到: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F 指名读。谁能读得更好。
3.教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词语,使句子联系更紧密;说的时候,注意以一个诗人的语气来说。过渡:听了刚才同学说的,你有没有不同的体会呢?
五、悟情朗读
1.请你们再自由的读一读,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来已经以为春天就要离去了,想不到它还在山中的古寺里。诗人对春天有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个性体验品读(指名读古诗)。
2.读后交流。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当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后,老师也参与进去)
3.整体感悟赛读听了大家读的,现在老师也想读,教师配乐范读。老师读得怎么样啊?那请你们也再试着好好读读,我们待会儿来个比赛,看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把全诗连起来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读出诗的整体美,意境美。指名读(配上音乐读)(2-3人)
六、试背古诗。
现在老师放着音乐,请你们自己试着背诵一下古诗,你可以边背边想象诗的情景,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自由背,指名背。你可以自由组合背。(2-3人)
七、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关于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大家学得都很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首白居易的诗歌,下课后,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大林寺桃花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2.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人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如“寺”“觅”等。
2.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春天在不同的地方结束的时间一样吗?引出古诗《大林寺桃花》。
2.作者与背景介绍
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讲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即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时的所见所感。
3.朗读古诗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理解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疏通诗意。
5.赏析诗句
引导学生思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奇特景象。
讨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分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6.体会情感
让学生说说从这首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7.课堂小结
总结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8.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大林寺桃花》。
用自己的话改写这首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发言,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大林寺桃花》。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体会古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难点
感悟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特点。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大林寺桃花》。
2.初读古诗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3.理解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
小组交流,互相解答疑问。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重点讲解疑难词句。
4.精读古诗
引导学生思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讨论:诗人为什么会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感慨?
体会古诗中对比手法的作用。
5.情感升华
让学生说说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教师总结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6.拓展延伸
展示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不同诗人笔下春天的特点。
7.课堂小结
回顾古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自然之美。
8.布置作业
背诵《大林寺桃花》。
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大林寺桃花图。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来理解古诗,同时要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大林寺桃花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大林寺桃花》,了解诗歌的大意。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难点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法、朗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回忆和思考。
引出课题《大林寺桃花》。
2.诗歌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诗意理解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讲解。
师生共同梳理诗歌的大意。
4.诗歌赏析
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探讨“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品味诗歌语言的简洁、生动和形象。
5.情感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情感与诗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关系。
6.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意外之喜”的经历,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推荐白居易的其他诗歌,让学生课后阅读。
7.课堂总结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8.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大林寺桃花》。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运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大林寺桃花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大林寺桃花》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3.学习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景色变化和情感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如“寺”“觅”等。
2.难点
领悟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所表达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
提问:春天通常在什么时候结束?引出课题。
2.作者及背景介绍
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讲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3.初读诗歌
教师范读,学生标注生字词的读音。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4.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教师讲解重点词句,帮助学生理解全诗。
5.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情感。
6.朗诵与背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尝试背诵诗歌。
7.课堂小结
总结诗歌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布置作业:默写诗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大林寺桃花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与珍惜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的意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2.难点
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蕴含的自然现象和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的音乐,展示春天的美景图片。
提问:春天一般在什么时候结束?引出古诗《大林寺桃花》。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划分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3.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讲解疑难词句。
4.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大林寺看到桃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蕴含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体会诗人对春光的`留恋与珍惜之情。
5.拓展延伸
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在不同地方看到的不同季节景色。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景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课堂小结
总结古诗的内容和情感。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
7.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
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美景图。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发言,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大林寺桃花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情感。
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和意境的深远。
2.难点
理解“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赏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美景的视频,提问学生对春天的感受。
引出课题《大林寺桃花》。
2.作者简介
简单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风格。
3.朗读诗歌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朗读,进行点评。
4.诗歌讲解
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解释重点字词。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情感分析
探讨诗人在诗中表现出的对春天的情感。
分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所表达的惊喜之情。
6.诗歌赏析
从语言、意境、手法等方面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7.课堂总结
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强调诗歌的'主题。
8.布置作业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运用从诗中学到的描写方法。
收集白居易的其他诗歌,进行阅读欣赏。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来理解诗歌,同时要加强对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林寺桃花教案】相关文章:
《遗爱寺》教案03-08
夜宿山寺的教案06-07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03-15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5-25
《遗爱寺》教案6篇(荐)12-22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01-28
《题破山寺后禅院》 教案03-13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精选17篇)06-21
《桃花心木》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