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册课文树林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课文树林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树林里》是《现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部分第20课。这篇课文很有情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几个象声词“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形象生动,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课文的插图是彩色的,图中的“鸟窝\树洞\天牛\毛毛虫”栩栩如生,是看图识字的好资源。凭借教材优势,让学生愉快地识字。在此同时,也体会到树林里各种小生命的可爱。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2.新课程标准下识字教学的走向是“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在课内,教师要充分地调集学生已有的积累,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多识字。
预设目标
1.认识“啾啾、咚咚、哗啦”等词语,交流孩子熟悉的像声词中的简单汉字,并引导发现构字规律;看图认识“鸟窝\树洞\天牛 \毛毛虫”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音、细”。
2.正确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感受树林里各种可爱的生命。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识字
(师: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玩玩。)
1.请学生进入“森林”听声音,说说听到了什么。
2.大屏幕出示“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这几个像声词,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评说:运用现代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物的环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
3.交流:
猜猜说说“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都是谁发出的声音。
①关于“啾啾啾”的学习
怎么读?“啾啾啾”是谁在唱歌?
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了“角色”。
请看一段实录――
生:“啾啾啾”是小鸟在唱歌。
师:现在,我们把这里当作树林,那你们就是——(生接)小鸟。那我呢?
生1:您就是大鸟。
生2:您就是鸟妈妈。
师:我是鸟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下面妈妈和小鸟们一起来唱“啾啾啾”,你们先唱还是妈妈先唱?
(齐读——个别读)
评说:“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非常的亲切、自然。当“孩子”把“jiu”读成“jio”时,“妈妈”就亲切地唱给他们听(这里实则起到了正音的功效)。“妈妈”的唱是“范唱”的作用。在正音的过程中,也有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但用“请这只(群)小鸟来唱”来指挥,学生就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机械的生硬的生字记忆便充满了生趣。
②“咚咚咚”的教学
师:“咚咚咚”是谁在做什么呀?
“咚咚咚”,究竟是谁在做什么?学生因为有了充分的候答时间,有了足够的体验的空间,于是就有了各种生动的“咚咚咚”。
请看一段实录-
师:咱们先不急着回答,好好想想看,咚咚咚是谁在做什么呢?来,我们边读边来做做动作。
(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有的做敲门的动作,有的做啄木鸟给大树啄虫的动作,有的在敲鼓,还有的小朋友离开位置,从不远处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教师随机走到其中的一名学生面前,开始交流。
师:请问,你是谁?你在做什么?
生1:我是啄木鸟,我正在给大树治病呢!(请该生表演,其他学生读“咚咚咚”)
生2:我是兔妈妈,刚刚采蘑菇回来,正在叫小兔子们开门呢!
生3:我是大黑熊,我在森林里散步呢!
评说:此时,学生的想像释放了,教师及时运用生生互动中显现的各种“资源”,不仅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字,也让学生高高兴兴地练习说话。
③“卡滋卡滋”:有的说是人走独木桥时发出的声音;有的说是毛毛虫咬树叶发出的声音。
④“哗啦哗啦”:有的说是泉水流动的声音;有的说是小野鸭在小河里游泳,翅膀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
(4)师小结:这些都是树林里的声音。(课件出示“声音”一词,学生齐读。)
树林里,不同的鸟,不同的小昆虫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
4.正确朗读课文1-2自然段。
二、随机识字
1.(播放课件录音——几种动物、昆虫的叫声)请学生认真听,再说说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这几种象声词:叽叽叽、喳喳喳、呱呱呱、嘎嘎嘎、咩咩咩、嗡嗡嗡、喵喵喵。
教师随机把这些词和学生见面(如果学生说的词,教师有准备的,就直接卡片出示。如果没准备,教师就写到黑板上。并有意识地把这些词归类。即是“口”字旁,又是形声字的放在一起;是“口”字旁但不是形声字的放在一起;不是“口”字旁的放在一起,如:汪汪汪。)
2.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师:看着这些词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发现:
(1)除了“卡滋卡滋、汪汪汪”,其他的都是“口”字旁;
(2)都是三个字的,三个字都是一样的;
(3)都是动物的叫声;
(4)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的字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对于“叽叽叽”这类简单的象声词,学生早在幼儿时期,通过唱歌、念儿歌和童谣就已经比较熟悉了。课堂上,教师充分调集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真正地让识字回归到生活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构字规律,激发学生自觉识字的热情。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3.指导书写“音”、“细”。
三、看图识字
1.请学生细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请学生先把认识的词和课文中的插图连线。(课件出示连线的样子)遇到困难时及时找同学或找老师帮助。(如:有些学生不认识天牛,有些学生一下字找不到毛毛虫了等等)
(2)小组交流:读——把认识的词语读给同伴听听;
听——同伴认识的词语我认识了没有;
学——请小老师帮助。
3.集体交流:读准必须掌握的三个词语——树洞、天牛、鸟窝(下限目标)
4.师生齐读第3自然段。
这是个全员参与的识字过程。教学时,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图文对照,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又一次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个动静协调的过程,在前半节课的“热闹的叫声”后进入静静的自学情景,也是一种和谐。
四、尾声
师:告诉你,在树林里要走得很轻很轻,不要踩到枯枝和落叶,因为小动物一听到声音,就会躲起来的。告诉你,走进树林找一块石头坐下来。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就像一棵树一样。(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课件又进入了“森林”。观看着森林中可爱的小生命们――――――
课结束。
让孩子喜欢学习,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师需要为孩子创设最佳的学习心境和学习环境。――――设计这节课的教师在努力。
让孩子感到学习有趣,是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非是当啦啦队的欢乐。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在真正的学习,而且在自己的起点上提升。――这是每一位新语文课标实施者时时要想到的。――――设计这节课的教师在努力。
附:课文
树林里
树林里有许多许多可爱的生命。
听!静静听!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不同的鸟,不同的小昆虫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看!细细看!一棵树上,有树洞、有鸟窝;一片叶子上,有天牛、有毛毛虫……只要我们慢慢地走,细细地看,你会认识许多可爱的朋友。
告诉你,在树林里要走得很轻很轻,不要踩到枯枝和落叶,因为小动物一听到声音,就会躲起来的。
告诉你,走进树林找一块石头坐下来。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就像一棵树一样。
【一年级下册课文树林里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树林里的动物们03-07
美丽的树林教案03-21
大班美术教案《树林》12-30
秋天的树林大班教案09-09
课文盼教案01-10
课文《风》教案06-23
课文匆匆教案12-18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教案02-21
中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01-09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