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擦力教案 推荐度:
- 力的教案 推荐度:
- 力的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力的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力的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力的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
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
(一)实验一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3、教师: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
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力的教案 篇2
分配学生验证课题:由于时间关系,而且我们要验证课题的因素较多,所以我们全班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一、二、三、四小组同学分别验证实验1、2、3、4,做完实验后把合作探究过程和分析课题的结果向全班汇报,并与其它各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判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投影实验报告)。
((1)验证实验1:取相同体积的铝块、铁块和铜块,使其全部没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浮力。由于三者的密度(物体的重)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F浮与物体的密度(物体的重)无关。
(2)验证实验2: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几种不同形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形状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F浮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3 )验证实验3:把同一块胶水瓶浸入的不同液体(水、酒精、盐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的液体(密度ρ液))不同,浮力也不同,
故判断:F浮与浸入的液体密度ρ液有关
(4)验证实验4:把胶水瓶浸入小桶的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水中的深度h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F浮与浸入的液体深度h无关。可能出现两种判断:
A: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少,证明F浮与深度h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少,当胶水瓶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增大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证明F浮与深度h无关。
师:这两个结论似乎是矛盾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h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现,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 A在验证实验中没有控制变量一定(即没有控制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故判断错误。
师:这两个结论似乎是矛盾的,这说明物体在部分浸没过程中不单单是深度h变化,还有更本质的因素有待发现,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与比较一下,上述两个过程存在什么差异? A在验证实验中没有控制变量一定(即没有控制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故判断错误。
师:刚才同学们把饮料瓶逐渐压入水中,体会感受饮料瓶所受浮力变化,故猜想F浮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可能有关。下面同学们一起验证实验5。
(5)验证实验5:把胶水瓶浸入的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不同,浮力也不相同,故判断: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或说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而与液体深度h无关。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合作验证,讨论分析判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重、形状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均无关,而与液体的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而且由实验可得液体的密度ρ越大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越多,即物体排开液体的重G排液也就越多,可见浮力的大小是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G排液有关的。提出问题:F浮与G排液之间是否存在着确定的数量关系呢?若相等?(由F浮=G排液=排液g=ρ液V排液g说明只与ρ液、V排液这两因素有关),若下相等(F浮≠G排液=排液g=ρ液V排液g说明还有其他因素)?
4、探索F浮与G排液的关系。(投影)
(1)、学生自主猜想:
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2)、 布置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测物体(沉体、浮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如何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两种方法)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室提供器材:物体(1沉体:胶水瓶、石块、橡皮泥……2浮体:木块、蜡块)、液体(水、酒精、煤油、盐水……)、大烧杯、塑料杯、塑料盘、弹簧测力计等。说明:这里采用让学生分组,可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再归纳出一般结论的方法。组织实验:桌上有同学们所需要的器材,各小组可按需要选用,我们要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看哪个组配合的好、实验操作熟练、测量数据准确。
(3)、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分别对于沉体和浮体讨论验证方案,设计实验合理后,设计实验纪录表格,并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沉体(如胶水瓶)全部浸没和浮体(如木块)部分浸没在液体(如水、盐水或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
①对于沉体(胶水瓶)全部浸没的记录表格:(F浮= G-F拉)
胶水瓶的重:
G物= (N) 胶水瓶在液体中受到拉力
F拉= (N) 胶水瓶浸没在受到的浮力
F浮= (N)
(选用塑料杯重可忽略不计) 胶水瓶排开液体的重
G排液= (N)
②对与浮体(木块)部分浸没的记录表格:
木块的重
G木= (N)
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 (N)
(选用塑料杯重可忽略不计)
木块排开液体受到的重
G排液= (N)
教师巡视,并帮助学生将实验顺利完成。几组实验报告,提问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方案?
师:刚才我们分别做了不同物体(胶水瓶、木块、橡皮泥、石块、蜡块)在不同液体(如水、酒精、盐水、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与这些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现在我们归纳一下我们的实验结论。
(4)、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投影 )①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在误差范围内)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这就是浮力定律(即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数学公式表示为:F浮=G排=排液g=ρ液V排液g。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它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③.简介阿基米德的发现:投影资料。
(见投影)1、知识要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计算浮力:F浮=G排=排液g=ρ液V排液g和F浮= G-F拉。2、小结课题探究的一般过程。师: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班同学的合作,探究了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同学们表现了很高的热情与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共同完成了本课学习任务,目前国际上很多领域也采用象我们这样的合作探究方式探索科学课题,如我国与国际合作探究、交流核科学技术(投影)。
今后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将这种合作探究、学习交流的精神发扬下去。
布置作业
1、完成提纲(达标反馈)
2、实践性作业:动手制作利用浮力工作的模型(如:轮船、密度计、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力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兴奋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爱好,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重点:
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难点:
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活动过程: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兴奋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兴奋?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4、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碰到的伤心事,使她兴奋起来,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
二、画画讲讲
1、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活动结束: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静静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力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我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作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分析各经济结构的地位、作用,提高学生比较辨别能力。
3、觉悟目标:通过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忆一忆:上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其中,最后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生答,师归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最后一句话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议一议:这个总目标可以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可以分为哪几个?它们各自是什么含义?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个总目标可分为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其含义请看投影1: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富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民主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教师:这三个小目标就是我们第四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请阅读教材目录,了解第四课的主要内容:
放投影2:
第四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第二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是怎样的经济?该如何建设?下面我们就先学习第一节第一个框题。
学习新课:
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板书)
同学们在语文课里学过这样一篇文章:—位女青年夜校放学后骑车回家,路上车胎爆了,又急又怕的她终于在一对青年夫妇开的修车铺里获得了热情的帮助,车修好了,焦虑和恐惧的心情也被这对夫妇的热心化开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家修车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20xx年国家在西部开发中,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总投资3000亿元。其中长达1118公里的青藏铁路开工,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把青藏铁路这样的工程交给上面修车的这对年青夫妇来完成,行不行?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分析)
修车铺的存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解决了这对夫妇的'就业,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在我国,有许多这样性质的小修理铺,它们都具有这些作用。但是,他们的技术和设备不可能去完成像青藏铁路这样的工程,这些工程就交给了大企业和大公司。可见,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小不一、各具特点的多种经济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现阶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有的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家庭拥有,像修车铺那样,有的归外商所有。但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板书)
忆一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的基础是什么?
1956年底,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放投影3:
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
力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力的基本知识
2、难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长铁片,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长铁片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1)拉开弹簧时,有没有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11。4—4,能得到什么启示?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1、书本第33页第2、3、4、5
2、完成同步练习
力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43页图12.4-4,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力的教案 篇7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知道摩擦力是什么?设问:同学们,桌上有一个装有满米的玻璃杯,还有一只筷子,你能用筷子将杯子离开桌面吗?
老师播放:筷子提米的实验。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筷子能将米甚至杯子都提起来呢?
1.设问:摩擦力是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下放几支圆珠笔芯,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运动。
提问:弹簧测力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呢?你能作何猜想?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观察现象,思考。
(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做实验:
1)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木板上的木块。(木块不动)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
3)将木块轮下放几支圆珠笔芯,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运动。
观察弹簧测力计,有示数,猜想可能有其它的物体
力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
2.能运用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进行游戏活动。
3.对磁铁相斥、相吸的现象感兴趣,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性水果拼图、磁铁小推车、水果图卡、磁悬浮应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拼图"游戏,初步感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套磁性的水果拼图,看看能拼出什么水果。
2.教师操作。
3.师小结:原来磁与磁铁之间,有时可以像一对好朋友一样紧紧吸在一起,有时却会互相推开。
4.讨论。
师:如果要让这套无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图也能拼成一个完整的水果,该怎么办?接下来老师要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看怎样让这套无法吸在一起的水果拼图拼成一个完整的水果。
5.教师小结。
师:原来只要把两个无法吸在一起的磁铁,改变其中一块磁铁的.方向,它们就能吸在一起了。
二、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进一步感受磁铁两极的特性。
1.教师手持磁铁和幼儿的磁铁碰一碰,遇上相互排斥的现象时随时启发,怎样让你的磁铁和我的磁铁交朋友?
(1)师:等一下请小朋友玩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用自己手中的磁铁和同伴手中的磁铁碰一碰,看看要怎样让这两个磁铁会吸在一起。
2.幼儿双双合作玩磁铁。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两个人合作玩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
3.师:接下来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让两块磁铁吸在一起的。
4.师小结:小朋友都玩了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知道了让两个磁铁吸在一起的方法。有的两块磁铁会吸在一起,有的不会吸在一起,因为磁铁有正负极,只要改变其中一个磁铁的方向就能吸在一起。
三、观看图片,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磁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大的用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介绍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经验迁移。
师:磁铁的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也用了磁铁,你知道哪些东西是请磁铁帮忙的吗?小朋友们回家后还可以继续探索磁铁的奥秘。
【力的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力的教案09-16
力的平衡教案10-11
力弹力教案10-12
《神奇的力》教案08-26
力的优秀教案10-15
力的教学教案(精选)07-16
力的教学教案05-22
《二力平衡》教案08-07
摩擦力教案10-11
神奇的力幼儿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