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并能正确口算有关0的除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二)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
2、在对比中发现竖式的简便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2、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2、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课题
1、口算:
48 + 0 0﹢25 32-0 0×9 3×0
2、出示:0÷5=?设置悬念
3、引入课题板书:有0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含义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入主题图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李老师给你们讲过猪八戒分西瓜的那个故事吗?今天李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想听吗?
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走着走着,孙悟空看到了一片西瓜地,他买来了4个西瓜,准备分给大家吃,你们看(课件出示主题图)。孙悟空说:“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1个。”猪八戒抢着说:“师兄,这样分不好,你们去休息吧,我来分。”猪八戒把西瓜分成了很多小块,他一边分一边尝,嘴里还不停地说:“真好吃!真好吃!”吃着吃着他就忘了分西瓜的事,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光了,然后躺在地上睡着了。孙悟空和沙僧非常生气,孙悟空气愤地说:“啊?你全吃光了,我们3人怎么分呀!”
小朋友们,你想对猪八戒说什么吗?(猪八戒你太贪吃了,你应该分给大家吃。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什么好吃的或好玩的要学会与别人共同分享,不要只顾自己舒服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除法算式
小朋友们,孙悟空说把4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西瓜?而实际上,这4个西瓜都被贪吃的猪八戒吃光了,这时还剩几个西瓜?一个也不剩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把这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谁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3个人?那0
除以3等于多少呢?如果把0个西瓜平均分给48个人呢?谁会列式?等于几呀?
3、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请你认真观察上边的两个除法算式(0÷3=0和0÷48=0),你发现了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什么要强调“不是0”呢?也就是说被除数可以是0,但除数不能是0,为什么要规定除数不能是0?等明年你们读到四年级就知道了,这个知识点在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书里。
还记得课前的那道关于0的除法吗?现在你知道0÷5等于多少了吗?那0÷27呢?
(二)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小朋友们,北京光明小学今年六一儿童节要举行跳绳比赛,三(2)班的很多同学都想参加,他们正在举行预赛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情境图)。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跳得快?
2、引导学生探索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先算张明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你会算吗?赶快拿出草稿纸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红色框内的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都是0?这一步能不能省略掉不写呢?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算法既简便又节省时间。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刚才我们算出了张明每分钟跳203下,接下来我们算李红每分钟跳多少下。怎样列算式呢?你还会算吗?赶快动手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算一算?怎样才能知道你算的结果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动画演示笔算过程)。
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红色框内的数能省略不写吗?为什么呀?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了。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这种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在要经常用它好吗?小朋友们,请你想一想:商个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3、引导学生观察商的特点,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他们的商都有0,一个是商的中间有0,一个是商的末尾有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小朋友们,在笔算这种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遇到被除数哪一位的数是0(而且前一位没有余数),就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张明和李红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跳得快。
三、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小朋友们,今天的新知识我们就学完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堂练习,内化新知
小朋友们,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吗?李老师这儿有两道练习题,敢不敢接受挑战?
五、课后延伸,拓展应用
P30练习七第1、2、4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
609÷3=203
720÷4=18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第5~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 40×30 60×700 32×40
80×70 90×42 65×100 700×2
60×72 48×20 37×20 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四、游戏活动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五、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快乐尝试,探索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再交流比较不同的算法,得到简便的方法。并能规范书写、正确笔算。
教学重难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过程方法,0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图片出示)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让学生说说,说明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去采桃子。
2、(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几个蘑菇?地上有几个蘑菇?
让学生列出算式:6÷3=2(个) (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能采几个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用哪个数表示?0。那每只猴子能采到几个桃?0个请学生列出算式:0÷3=0
3、那如果有4只猴子去采呢?怎样算?
0÷4=0那0÷7等于几呢?0÷9、0÷13……呢?
(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归纳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强调除数不为0))
二、教学笔算
1、复习0在记数中的占位作用27、207、270这三个数一样吗?哪里不同?有0、无0或0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相同吗?
2、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怎样列式?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说明隐含条件:一个星期是7天。210÷7=
3、结果是多少呢?你能自己算一下吗?让学生独立计算
4、交流算法,让学生起来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进行板书记载并做总结评价,对于好方法给予表扬。
5、用竖式计算根据前面我们学习的除法笔算方法,这道题目是这样笔算的,
6、教学一般写法我们看到最后把0移下来后,商0,再乘与除数又等于0,所以,我们计算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写:板书一般写法。
说明:商的末尾如果是商0,那只要直接商0,不用再去乘除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也不用移下来。
练习:360÷9 421÷7
7、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估计商是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把这两题笔算出结果吗?让学生独立进行笔算。
8、组织交流让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教师进行适当的板演讲解、评价。
(1)306除以3,当用0去除3时,商几?写在商的哪一位上,再怎样算?(强调被除数中间商0一定要写,商0后,0不用再去乘除数)把6移下来继续除。
(2)312除以3,当把1移下来去除3时,商0,0不用去乘除数,再把2移下来,与1合起来变成12去除3
9、总结笔算方法和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5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八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69页例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
(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22×13。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教师点评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课堂总结
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6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导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列竖式计算
386+241= 684-189= 48.2+10.4= 19.8-16.2=
二、 自主学习新知
1. 妈妈想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要花多少钱?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图的条件提出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课本p8的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
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先要把( )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 )。
三、 自我检测
1.基础达标
直接写得数
2.4+1.7= 3.8+2.9= 5.6-4.2=
11.6+5.5= 9-5.1= 10.9-8.2=
7.7+3.4= 7.4+1.6= 7.4-2.1=
2.巩固提高题
数学门诊
7.8 14.5
+5.4 - 1.3
________ ________
12.2 1.5
一副乒乓球拍25.5元,一个羽毛球拍18.4元,一个篮球62.3元,一个排球54.6元。
a) 李老师想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要用多少元?
b) 李老师用10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钱够吗?
三、 拓展训练
作文书: 12.5元 计算机: 24.3元 台灯: 43.7元
王叔叔想买其中的任意两种物品,他至少要带多少元?台灯比计算机贵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8
一、设计说明。
1、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
改革课堂,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是教育实践所得出的方法。本课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并不陌生,所以本设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促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本设计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与阅读、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尤其突出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发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表达清楚,再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最后回顾反思。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一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下列复习题。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后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复习题,进一步明确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巩固了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巩固和激活,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72页例8。
(1)请学生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理解题意。
师: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就是求什么?
生1:就是求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能铺多少块地砖。
生2:就是求长6米、宽3米的大长方形里能摆多少个边长是3分米的小正方形。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巡视指导。
(2)交流算法。
生1:我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所需地砖的块数。即地砖的块数=客厅的面积÷地砖的面积,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是统一单位。解题过程如下:
客厅的面积:6×3=18(平方米),
统一单位: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地砖的面积:3×3=9(平方分米),
需要地砖的块数:1800÷9=200(块)。
生2:我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再用乘法算出需要地砖的块数。即地砖的块数=长铺的块数×宽铺的块数,在计算时也要注意统一单位。解题过程如下: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长铺的块数:60÷3=20(块),
宽铺的块数:30÷3=10(块),
所需地砖的块数:20×10=200(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以有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计算方法。
2、在学习中,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亲自感悟和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重视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发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视对两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回顾和整理,培养学生总结
和归纳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
2、笔算乘法。 4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把练习十四第2题制成香蕉形的口算卡片。注意补充相关的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题,如:32×20、13×30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算下面各题。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需要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问题,可以是与教材上完全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邮递员工作10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对于学生想出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例如:300×10 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300×30 3×3=9→300×3=900→300×30=9000
300×10×3=9000
教师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比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例如:42×10→42个10→420;
42×10→40×10+2×10→420……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中的8道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道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规律。
结合“做一做”中的口算,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发现规律。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开始做题前,提出:看哪一组的每个小朋友都能全做对。
完成后,集体订正。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小红旗一面。
3.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四第3、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香蕉形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香蕉”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就把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请学生谈收获。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掌握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3)交流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
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
C、用竖式:
1.6
+12.8
14.4
【设计意图】先自己思考,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再交流,体现算法的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握算法。
2、尝试练习
(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2)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
①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试做。
②汇报交流算法。
(3)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和整数减法一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竖式算法,让学生掌握竖式算法。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和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其计算,选几题说说计算的方法。
2、森林医生。
说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将其订正在旁边。
3、书本第3、4、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算式并计算。
(3)全班交流,并说说解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寄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1)1.6+12.8=14.4(元) (2)12.8-1.6=11.2(元) (3)15-14.4=0.6(元)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2~4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导练习
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看谁算的快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4.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 12×14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5.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
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2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
50×5
30×4
300×7
200×8
12×4
43×2
33×3
23×3
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快乐体验,探索新知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
(1)运用挂图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运用
1、教材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教材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邮递员每分钟 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5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3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 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会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钟表、活动钟面、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喜欢他们吗?(课件出示哆啦A梦小叮当及其伙伴的图片)你知道吗,大雄听说中国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所以特别想来中国游玩。他呀就缠着小叮当带他来中国玩。其实,小叮当也非常想来玩,但他担心大雄那爱惹麻烦、没时间观念的毛病,所以他想先考考大雄。聪明的同学们你有没有勇气跟大雄一起来接受小叮当的考验?
生:敢。
2、师:你能根据图片及内容及钟表的信息说出它所代表的时刻吗? (课件展示图片)
① 小学生升国旗(钟表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1:时间是8点;
生2: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师板书)
师: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生:上午8点,因为如果只说8点的话,不明确,还会让人误解为晚上8点的。
② 小朋友吃午饭(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12);
生:中午12点。(师板书)
③小朋友晚上睡觉(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 生:晚上8点。(师板书) 师小结:像这种采用012时来计时,并且需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的计时法,是人们在平常表示时间时所经常采用的,所以叫做普通计时法。 师:大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小叮当一起来到了中国。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多媒体播放CCTV-1新闻联播的片头背景音乐)
生:中央新闻联播的音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4
教学要求: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商中间或末尾也商0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1.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2.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0的算理和竖式简便写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猪八戒吃西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课件,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展开情节,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有趣故事,在故事中出现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三个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怎样用算式表示?(0÷3)
二、列举实例,获得结论。
1.0÷3等于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1)三人一个西瓜也分不到,所以0÷3=0。
(2)0×3=0,所以0÷3=0。
2.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吗?
3.做一做。
0÷2 0÷4 0÷5
4.观察后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0除以一个数都得0。
5.质疑讨论0÷0=?
明确: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0的答案不确定,因此0不能做除数。
6.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三、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运用“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来解决除法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出示例6。
寻找信息,列出算式。
309÷3= 420÷3=
1.计算309÷3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
(3)汇报计算过程,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
(4)讨论:哪种算法正确?你是怎样判断的?(让学生自己先说,多提问几名,及时给出肯定和表扬)
交流得出:a、b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c算错了,因为309÷3的商是三位数,而不是两位数,十位上0除以3得0,这个0写在十位上,如果不写商就是两位数了。103×3=309,而13×3=39,所以商是103。
教师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十位上的0÷3=0,这个0一定要写,0起占位的作用。
(5)说一说a、b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为什么?
明确:由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因此,写竖式时,可省略用0做被除数的这一过程,直接在这一位上商0,得出的竖式要简便些。
师生共同用简便的书写方法重新计算。
2.计算420÷3
(1)先判断商的位数,再独立计算。
(2)说出计算过程。问:为什么个位上商0?0不写行不行?(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提问学生用语言表达,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探索简便写法。
(4)小结: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又是0,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P29做一做。
402÷2 609÷3 750÷5 980÷7
选一组进行笔算。
订正时,说出算法。
2.练习七第3题。
独立改错,汇报时说出错误原因。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提醒大家在计算中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整节课下来,整体来说是还可以,至少对于我这样的第一年教教材的老师来说。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太清楚。各个环节设想的很好,但在实际上课时不能很好的灵活贯彻,缺乏根据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合理的调控,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备教法、备学生、尽量形成成熟、机智的课堂教学。
在商中间和商末尾用0占位的时候,还强调的不够多。在一节课的后半节,学生的注意力就已经不集中了。所以学生的反馈也就不是很好了。以后一定要把握好重难点,多敲多点,同时注意调控学生学习状态,计时引导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寄书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
师:前几天,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1.6+12.4=?)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同的呢?
(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4+1.6=?)
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师: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
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二)活动二:购物
1.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
师:今天,小明、小青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去邮局领笑笑寄过来的书,他们非常开心。后来,他们又一起去逛商场购物。他们先来到了书店。小明想买《动物世界》和《童话故事》这两本书,他带40元钱,够吗?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
师:如果我将题目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这两道题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问题不一样。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
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不能。)
师:那么,哪一道题能用估算来解决,而哪一道题必须要进行具体的计算才能解决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需估算。)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
师:妈妈买笔花了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3.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师:小明、小青和妈妈逛完书店,来到了超市准备采购一些食品。谁愿意当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这些食品呢?
(学生独立完成第(1)~(3)小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
(三)活动三:小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06-17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05-10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09-20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实用参考教案01-06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9篇09-23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9篇)08-16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选9篇09-16
第五单元《动物》教案04-12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9篇)09-08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15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