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时间:2024-10-08 19:45:42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

  课时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树叶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的12个生字。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写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果实的生长特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带壳花生)因为它特别香,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吃它。其实不仅我们喜欢,小松鼠也很喜欢吃它。有一次,小松鼠发现一块地里种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过冬。可是它的愿望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齐读课题,注意读准“找”和“生”的读音) (二)整体感知:

  1.放课文录音,学生看课文中的文字。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置疑:哪些发音有困难?

  4.根据学生提出的难读字,及本课的生字,出示带音节词卡。(指名三个各读一遍,老师注意纠正,然后由一个人当小老师领读)

  (三)检查识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学生借助拼音领读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说一说记字方法

  5.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文中的生词再次认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字

  2.同学们按字的结构给字分类

  3.分类指导书写

  4.同桌互查,交流写字心得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生词,开火车读

  二、理解学文:

  1.按自然段指名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课题拓展法)

  3.展示台:知道了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个帮事读得生动,让大家都喜欢听吧!

  生先独立练习再展示

  每名同学可以选三名同学给出指导建议

  4.分角色表演读

  5.理解感悟

  (1)出示讨论题: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2)各小组展开讨论

  (3)汇报:

  (鼓励学生大胆的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可能有三种答案: 一种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种是花生开花后没有结果;一种是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体会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会怎么办呢?

  同学们先想象,再动笔写一写。

  三、拓展学习: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实长在地里?对于植物的果实,你还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通过学文,要让学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这一道理。浅显易懂,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自己明白这一道理。越是这样浅显易懂的课文,学生越感觉没有兴趣,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低年段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想,低年级的课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对于文中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同桌两个一个扮演“小松鼠”、一个扮演“鼹鼠”,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兴,这种心情的变化要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对于小松鼠没找到花生时的失落心情,则通过课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让学生体会一下,在花生生长的漫长过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怎样才能将这种变化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边读书边体会,边体会边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没关系,回到课文中多读几遍就明白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问题都是自己通过读书解决的,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我这么厉害!这种朗读指导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通过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掌握这种方法,慢慢会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虽然要实现这一步会很艰难,但我会一直尝试这样引导学生的。

  课题:14《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掌握识写方法。

  2.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读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乌鸦头饰,问:这是谁?有谁认识它,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板题:乌鸦喝水

  问:看着课题,你知道课文会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认字:

  1.出示带拼音要认的字,指名读

  2.同桌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3.汇报记字方法,强调形近字的区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齐读

  6.认读生词

  (二)检查读文

  1.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同桌检查自然段序号标记是否正确。

  2.指名段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三、指导写字:

  1.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要写的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分类指导

  3.书写展示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文

  2.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拓展训练:

  1.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写一句话夸夸他。

  2.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课题:快乐读书屋七《种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1.谈话揭题:(老师板书:种)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种鱼》

  2.读题质疑:齐读课题后问:围绕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将圈好的生字再多读几遍。

  3.认读生字:

  (1)出示要认的字

  (2)指名读字

  (3)同桌交流自己认识的字

  (4)说一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

  4.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错或不准确字音。

  三、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2.图文结合,小组讨论: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读:

  农民把( )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4.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5.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四、语言训练:

  (出示挂图)看图讲故事。

  课题:《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并主动增加识字。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独立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快乐读书屋去做客吗?那里的小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家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小组合作,互当小教师,认识生字。

  3.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在有所会的地方画上横线。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汇报自己的体会

  ②请教读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读书,抓住关键词语,如“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体会母鸡和小山羊没有动脑,没有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

  4.实验演示倒影现象:讲桌上放一盆清水,请同学们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鸡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吗?

  5.在读课文,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说一定是他们自己爬出来的。

  6.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题: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大家说一说吗?

  课题:你说我说《小猴子捞球》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力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凭借教材,自主构建,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书“小猴子捞球”

  5.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1.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2.全班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课题:《语文七色光七》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探索知识的兴趣,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学会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义。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查字典

  教学流程 :

  一、笑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经常看《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动物的小笑话。

  1.讲述《小白兔和蚂蚁》这个小笑话,还可以结合自制动画片让学生欣赏这个小笑话。

  2.学生间交流小笑话的可笑之处。

  3.指名汇报你为什么笑?你觉得什么地方让你笑?帮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两种动物的特征。

  4.自读笑话《小白兔和蚂蚁》,体会小动物的语言,读出感觉。 二、自读感知学习知识窗:

  动物王国中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学习知识窗《有趣的实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有趣的实验》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实验指的是什么实验?有趣在什么地方?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3.小组间交流学习心得。

  三、师生交流学习查字典:

  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学得认真,说得准确,你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词或句子吗?(全班交流。学生如果有,就请同学们谈谈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导入今天学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导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用一个游戏的方式进行,学生举例说一个字,教师借助字典就很快说出这个字的意思,多说几个字,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方法好,把学生查字典的兴趣激发起来。

  2.自主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老师是怎么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教科书上查字典的方法,结合手中的字典明确查字的过程。

  3.交流学习查字典的方法:请小组推荐查得好的学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过程,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明确音序查字典的关键步骤。

  4.强化练习查字典的方法:进行小竞赛,选拔班级查字典的高手,评出小状元。鼓励学生回家继续练习。

  四、激励鼓舞学习名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的表现令人非常满意,老师送你们两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弗郎士(法国)

  2.谈学习感受和对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

  4.学会收集和积累名言。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3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习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仿照“我会读”的句式说句子。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掌握生字发音、字形及意义。

  2、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在理解标点符号作用和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

  3、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向往美好的心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

  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五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

  1、学习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

  (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

  (6)今天老师再来介绍两种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2、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三个生字。

  (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你们知道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吗?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破词。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

  ①有一天,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多,不一会天空中下起雨来了。(师在黑板上画云朵和两滴雨)

  ②回忆一下课文,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老师这样画对吗?(不对,应该有很多雨点)

  ③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表示雨点儿数量很多。(数不清)

  (2)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呀?自己练一练。

  ②指名读。

  (2)理解“飘落”,指导朗读。

  ①雨点很轻,也很小,风一吹,雨丝都变得斜斜的,然后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书上用了一个词,是怎么落下来的?(飘落)

  ②“飘落”是指雨点轻而慢的下落。读“飘落”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轻一点。再来练练这句话。(学生练读)

  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雨点儿说了什么?小雨点儿又说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话: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看看屏幕上的三个句子,出声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②谁来读一读?小结:在读问句的时候,语调要有一点点往上扬,读出问的语气。

  ③左右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④分角色朗读。

  ⑤我们读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这些话,知道了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哪儿?(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⑥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水,每一种花草树木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这里的花草颜色更鲜艳,更美丽了;大雨点来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这里长出了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请你们想象刚才美丽的画面,美美地读第五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图片)雨过天晴,大地上的变化可大了!你能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语句,包括括号前内容)

  有花有草的地方,_______。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________。

  ③你们说说,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

  小结:雨点的功劳远不止这些,雨点儿唤醒了万物的生长。

  ④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农田,让禾苗喝足水,结出更多的庄稼。

  果园,让果树喝足水,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花园,让花朵开得更美丽。

  小结:同学们的愿望有很多很多,也很美好,如果你们是雨点儿的话,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4、回读课文。

  回想雨点儿的功劳,带上你美好的愿望,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四)拓展练习,仿照句式说句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雨过天晴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从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发现句子规律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进行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了关于雨点儿的故事,知道雨点儿为万物生长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相信你也喜欢上了雨点儿。

  2、今天回家后,把小雨点儿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5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习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习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习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习查字典

  3、书空:善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6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7

  学习目标: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1、2、3、4、5自然段。

  4、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群可爱的雨点儿,我们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3、雨点儿读得时候要注意把儿化音读出来,(老师示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情境学习生字

  1、雨点儿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出示云彩)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美丽的云朵我们叫它云彩。(学生齐读云彩,指名读)云彩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它的宝宝小雨点长大了,要独立了,要出门了。小雨点出门干什么,它要去哪里呢?

  3、(出示雨点儿飘落)看,小雨点儿从云彩妈妈那飘落下来了。(出示“飘落”二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它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谁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吗?(树叶、雪花、羽毛等)谁能用“飘落”说一句话吗?

  4、落下的雨点儿可真多,咱们来数数,一颗,两颗……雨点儿可真多,不知道有多少,怎么数都数(引导学生说出数不清,出示“数不清”)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星星、白云、头发、树叶)

  5、雨点儿落到了半空中,(出示“半空”)你怎么记住半空?一颗大雨点儿和一颗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说话呢!(课件出示雨点儿对话,课件出示“地方”)大雨点问小雨点什么呀?(出示“问”)(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是怎么回答的`?(出事“回答”)(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还问了大雨点想去哪里,它是怎么问的呢?(你呢?)大雨点想去哪里呢?一起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6、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呀,不过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说话的语气肯定也不同,老师有个建议,想和你们一起学着雨点儿说话,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好吗?(师生合作)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一个当小雨点,自己也练一练。(指名带头饰表演)

  7、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来到它们想去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呢?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有花有草的地方,由于小雨点儿的来到,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变得更美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也变美了,因为大雨点儿的及时光临,也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课件同时播放音乐《小雨沙沙》)

  三、复习生字—

  1、雨点儿到过的地方,花儿真美丽,来,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花朵,用最美的声音读出花上的生字宝宝吧。

  2、开火车

  四、课间律动

  这些花儿真美丽,花儿真要谢谢小雨点。看,蜜蜂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它们又唱起动听的歌。(播放《小雨沙沙》,学生齐唱)

  五、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渎。小雨点给我们带来了动听的故事。一位作者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同学们赶紧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拼读)

  2、学生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你最喜欢哪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5、分组读2、3、4段

  课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也特别有意思,我们来分组读一读吧!

  6、听了小朋友们朗读,肖老师也想读一读了,老师来读读第5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大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学生找出来读一读)

  六、拓展

  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如果你是小花或者是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为什么要感谢他们呢?雨点儿又会说些什么呢?(对话练习)

  七、齐读课文,提出希望

  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感谢雨点儿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学生齐读课文)

  雨点儿要回到云妈妈的怀抱了,临走前他们还有一个心愿,听听它怎么说的:小朋友们,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记着常给身边的花草浇水哦,这样它们才会快快长大。我们行动起来,好吗?

  小雨点给我们提出了希望,我们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你们能做到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8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教法建议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两幅图:一是画着两只羊正在争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图。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重点指导读准声母是鼻音的“那”,韵母是后鼻音的“聪、硬、争”。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用——角”“村——对”“公———分”“看——着”“头——斗”

  2、写字教学

  写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辶”,一捺要长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笔要比左边低些,“I”向下伸,收笔也较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

  词句教学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句中“学徒”指当蔡医生的学生,跟着他学医术。

  “两只羊……叫得很凶。”“斗”是双方互争,谁也不让。课文中“打架、争斗”都是这个意思。学生在生活、影视中见过斗鸡、斗牛。这句话具体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暗示了很难拉开。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这一想法正是华佗聪明之处。“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得想个办法”,句中“得”读“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须、需要的意思。读第四段就知道华佗想的什么办法,结果怎样。这句话写华佗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找窍门。他所想的办法说明他了解羊爱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华佗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

  朗读指导

  本课有几个长句,朗读时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顿的方法突出要点。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正巧这时候/院子里/有两只羊在打架,蔡医生就叫华佗/把它们分开。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斗得/很凶。

  第三段第二句华佗心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但语气要肯定。

  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摘抄课文中的词语,训练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这项练习的灵活性较强,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词语抄写。可以选带生字的'词语,帮助识记生字;也可以选自己认为常用的好词,如“面前、点点头、不行”;还可以选没教过但自己学会的词,如“正巧、硬拉、争斗”等,只要写对都行。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让学生在例句中感知“从”的用法(与后面的名词组成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方向)。练习时先读例句,知道这句说华佗拔草,这草是从路边拔来的。第二句学生补充后可再问问:从哪里走出来?强化“从”的后面一定要说出“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自由用“从”说句子,先各自说,再相互交流。

  扩展活动

  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用蔡医生考华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切身体会华佗真聪明,他的办法真妙。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两只羊正在争斗的画面,提问: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开,你怎样做?评议各人想的办法合适否。

  2、简介华佗,老师范读第四段,并出示插图放大图,观察华佗引开羊的做法。口头填空:()的华佗。(答案不必一致,合适即可。)

  3、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说说图中华佗旁边两个人各是谁,他们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读课文,随阅读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读得的一段读给别人听。

  (五)评议:华佗的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可引导学生自由说。如不用费大气力、不用花很长时间,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伤害羊等。假如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更好。

  (六)识记生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那、着、想”。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布置作业。

  1、用蔡医生出的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2、收集有关故事。准备开故事会。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9

  教学目标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具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4、大雁图片。(教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区分“气”与“汽”

  (2)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4)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5)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6)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5、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0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习“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1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大海》的课件。看了片子,你想说什么?

  2、激趣导入:大海真美呀!今天,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海边玩玩?

  3、出示课题。

  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4、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

  5、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6、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内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用铅笔做上记号。

  2、教师板书:大海、沙滩、浪花、海螺、贝壳、小娃娃。

  3、自由、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白、的、又、和,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请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及笔顺。师范写。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识字,朗读课文

  1、复习认字。

  2、做游戏,识字。

  3、比赛组词。

  4、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课文,课文描写的大海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子?

  2、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3、朗读指导:课文的语句非常优美,读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语气来。

  4、小组展示读。

  5、边听边欣赏。

  三、再读课文,加强训练

  1、组织女生赛读第一段。

  2、自由练习:大海、蓝蓝的,沙滩、黄黄的……

  3、自由练读第二段。

  4、谁来品评最后一段。

  5、评读。

  四、积累短语,拓展练习

  1、出示课后,“说一说”,请学生先自己说,再全班交流。

  2、拓展练习:填一填。

  ( )的大海

  ( )的沙滩

  小小的( )

  彩色的( )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07-17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08-0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06-23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7篇05-23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7篇)07-07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8篇04-25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8篇)08-30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精选15篇05-0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5篇07-0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5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