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9-06 22:12: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称颂的对象,人们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学生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

  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爱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年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一向觉得自己心理素质不好,面对名篇或是很热门的课文,就像是面对一个陌生的长者,总是显得手足无措。曾在很多场合听人上过《梅花魂》一课,听得多了,就感觉这一课越挖越深,以至于今天当我自己面对这一课时都有些不敢下笔了。

  每次听别人上这一课,虽然教者个人风格各异,课的流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都无一例外地抓住第十三自然段外公讲的一段话来理解,别的内容基本上都被弱化。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就关注了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是讲外公在把墨梅图送给“我”时告诉“我”他喜欢梅花的原因,点出了“梅花魂”的含义。但是把课文读了几遍之后我发现,这一课其实是有两个重点的,也就是说“梅花魂”有两说:一是梅花如外公所说的那样有节气、俞是风欺雪压俞是开得精神和秀气,小小的梅花里包含着中国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二是外公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也就是这小小的梅花还包含了老人对祖国无比深刻的眷恋。课文写了五件事,其中“教我背诗”、“为墨梅图生气”、“不能回国失声痛哭”、“送我墨梅图”、“船上送别”,其中第一、二、三、五件事都非常集中地表现了外公对祖国的思念,如果像所听的课那样,摒弃其它,直奔重点地去理解第十三自然段,那么另一个重点又该怎样落实呢?尤其是第二件事中,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外公对这幅图的爱惜,还有第四、五件事通过对老人外貌、神态的描写来表现老人的内心,这样的写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范例,这该怎样让学生领会?

  带着这样的疑虑走上讲台,我很难放得开,所说漏了这里,又怕讲掉了那里。于是絮絮叨叨、叨叨絮絮两节课。等到走下讲台,才发现,这一节课就在我的反反复复的“强调”与“导引”中过去了,五件事情,件件俱到,感觉像是回来了N年前的课堂,按自然段分解讲读,“句”无巨细,从头到尾过一遍,而且最后还觉得还有某些东西没有讲清楚…

  很有一种挫败感,一篇深情款款的文章被我掰成了碎片,学生的体会仿佛隔靴骚痒,汇报交流时,像是在诉说别人的想法。最为让我如鲠在喉的是,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文章我能从头开始,自己去理解教材,自己去设计教法,甚至在课前我还能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可是为什么像这样的听别人上过,或是名家的名篇我总是无法把握好呢?是心里的敬畏在作祟?还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失去了自己?

【六年级上册:《梅花魂》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1

《梅花魂》教学反思(经典)10-21

梅花魂的教学反思07-16

梅花魂教学反思06-06

梅花魂教案09-14

《梅花魂》教案04-04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2

梅花魂教学反思06-26

梅花魂教学反思08-17

《梅花魂》的教学反思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