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精选11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精选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3、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蚕的生长过程。
4、养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用书、电子课件,自备小盒子(可随便放入东西)、PPT课件,贴纸。
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说明:
教学用具:电子课件、PPT课件和幼儿用书,小盒子。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电子课件,PPT课件等信息。
活动开始的环节出示小盒子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课题;第二个活动播放电子课件,揭晓答案;第三个环节展示PPT课件,了解生长过程;第四个环节贴纸游戏,进行排序。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盒子,猜猜盒内物品
师:(从身后拿出小盒子,展示给小朋友)孩子们,你们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盒子。)
1、出示盒子,引发好奇。
师:你们想知道盒子里放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提问,引发下文。
师:故事中,菲儿也有个神秘的盒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菲儿的盒子里放的是什么吧。
小结: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神秘的鞋盒》这个故事吧!
二、欣赏动画,揭晓盒内答案
1、欣赏课件,理解内容。
师:故事中,菲儿抱着鞋盒走进教室,卡卡以为鞋盒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汽车)那鞋盒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蚕。)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白色的毛毛虫)蚕宝宝爱吃什么?(桑叶)
2、教师提问,个幼回答。
小结:原来菲儿带来的是蚕宝宝,它最喜欢吃桑叶了。
三、同伴交流,了解蚕的变化
师:孩子们,你们以前见过蚕宝宝吗?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可丰富了,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吧!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
1、幼儿讨论,蚕的变化。
师:蚕卵是什么样子的?(黑黑的圆圆的)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像小蚂蚁一样)叫蚁蚕。
2、师幼交流,深入了解。
师: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长大了,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之后它又有了哪些变化?
师:它开始吐丝做茧,茧是什么样的?(白白的)做完茧之后它又有了哪些变化?(变成蛹)蛹是什么样的?(棕色的椭圆形)最后又变成什么?(蛾)蛾是什么样的?(白白的,像只白蝴蝶。)
3、师幼探讨,共同回忆。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蚕的生长过程。
小结:原来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很小,黑黑的,像小蚂蚁一样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最后咬破茧爬出来。变成蚕蛾,它是灰白色的,慢慢的蚕蛾长大之后也会产卵。
四、贴纸游戏,排排生长过程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你们拿出贴纸,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把正确的贴纸贴在相应的位置吧。
1、发放贴纸,幼儿观察。
2、幼儿动手,教师指导。
小结:你们贴的可真好,都贴对了,看来你们对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很感兴趣。
五、肢体表现,蚕的生长过程
师:孩子们,咱们跟着音乐一起用动作变现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蚕卵用什么动作表现?蚁蚕用什么动作表现?蚕长大了开始吐丝作茧,用什么动作表现?经过蜕皮变成了蛹,用什么动作表现?最后变成蛾怎么表现呢?咱们来一起跟随音乐表演一个吧!
1、师幼尝试,创编动作。
2、跟随音乐,共同表演。
小结:孩子们,你们的动作表现力可真强,创编的`动作既生动又形象,都可以当小演员啦,你们可真棒!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蚕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排序。
附故事:《神秘的鞋盒》
菲儿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她手里抱着一个鞋盒,很神秘地走进了教室。“咦?菲儿,你的鞋盒里装了什么呀?”山羊老师疑惑地问。“嘘!山羊老师,这是秘密,等其他小朋友来了我再告诉你。”菲儿轻轻地说。第二个来到幼儿园的是卡卡,他一走进教室就被菲儿手上的鞋盒吸引住了。“菲儿,菲儿,这里面是什么呀?”卡卡指着鞋盒好奇地问。“你过来!”菲儿招手让卡卡过来,“你从这个小洞往里面看。”菲儿神秘地说。卡卡的眼睛都亮了,他瞪大了眼睛往盒子里看,但什么都看不清楚。他问:“这是小汽车玩具吗?”“不是哦!”菲儿神秘地说。过了一会儿,班里的小朋友都来了,大家围着菲儿看她的鞋盒。
鞋盒里到底装了什么呢?这时,山羊老师走了过来,对菲儿说:“菲儿,你来告诉大家鞋盒里的秘密吧!”菲儿说:“好的,请看!”她边说边把鞋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大家都伸长了脖子往里面看,卡卡急得都跳起来了。“哇,是蚕宝宝!”熊小妹激动地叫了起来。自从菲儿带来了蚕宝宝,大家每天都来得很早。熊小弟和熊小妹、卡卡、聪聪都给蚕宝宝带来了新鲜的桑叶。这个神秘鞋盒带给大家的宝贝,真是太有趣了。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2
活动目标
1、利用布袋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袋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游戏“蚕宝宝长大了”,了解蚕——蛾的演变过程,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布袋若干、自制桑叶若干 、铃鼓一个、录音机、磁带。
2、知识准备:幼儿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结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听音乐,练习身体的基本动作。
2、介绍活动材料,激发活动的兴趣。
二、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袋的乐趣。
2、在教师是指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利用布袋的`玩法。
(1)单人用布袋模仿小动物。
(2)两人、三人、多人合作用布袋模仿小动物。
3、对幼儿的表现做积极的评价。
4、师幼共同回忆蚕的生长过程,稍做休息。
三、游戏《蚕宝宝长大了》
1、蚕吃桑叶——利用桑叶的不同位置,调节幼儿的活动量,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吃较远的桑叶。
2、蚕吐丝——幼儿慢慢将身体收缩,钻入布袋中,可反复多次。
3、蚕结茧——幼儿将身体完全钻入布袋中,缩成一团,练习团身滚动。
4、蚕变飞蛾——幼儿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四、放松活动随音乐做“蚕蛾飞”放松身体。
活动结束
将布袋放在活动区内,供幼儿进一步探索练习。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3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蚕宝宝,孩子们每天采桑叶喂蚕宝宝,为蚕宝宝的家清扫粪便,忙得不亦乐乎。蚕宝宝在孩子们精心照料下天天发生变化,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呀,蚕宝宝的桑叶吃得好快呀。”“蚕宝宝又长大了,长胖了。”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蚕宝宝发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蚕宝宝”这一科学活动。
教学要求:
1、了解蚕由蚕卵——蚕——蚕蛹——蛾子的生长变化过程。
2、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对蚕的生长变化及外形特征进行表述。
3、对养蚕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幼儿在自然角中饲养过蚕,对蚕的生长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2、有关蚕的生长变化的教学挂图。蚕茧。
3、幼儿记录过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过程:
1、幼儿回忆并讲述养蚕的过程。
提问:你们养过蚕吗?蚕是么样子的?蚕在长大的时候发生过么变化?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养蚕经过。
小结:我们最初养的蚕是黑黑的,那是蚁蚕,蚕有头,胸,腹三部分,它喜欢吃桑叶。蚕会眠,眠过了就蜕皮,一生共眠四次蜕四次皮,最后吐丝结茧。
2、认识蚕茧
提问:蚕宝宝到哪里去了?
出示实物蚕茧,提问:这是么?蚕茧是么形状,颜色的?
4、完整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结合图片了解蚕有蚕卵变为黑色的蚁蚕,长大一点后变为白色蚕,再结茧变蛹,然后变为蚕蛾,最后蚕蛾又蚕卵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将自己所作的记录展示,互相交流和欣赏。排列蚕的生长程序图,并依次说出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尝试抽茧丝
观赏各种丝绸织品。了解古代人们都是用棉花纺纱织布做衣服:有一天,一个喜欢养蚕的中国皇后,一不小心把茧子掉进开水里,结果她发现这个茧子可以抽出很长的丝来,就请人将蚕丝织成布,结果,纺丝织成的布又轻又滑,就给它起个名字叫丝绸。
评析: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蚕宝宝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蚕宝宝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蚕宝宝长得么样?它有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在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老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领者,支持者与合作者。
在认识蚕宝宝的过程中,幼儿有一个自制“蚕宝宝的记录本”,当幼儿通过日常点点滴滴地观察记录,资料收集,不断丰富有关蚕宝宝的信息。他们所知道的蚕不仅仅是它最直观的外形,生长的变化,还知道了蚕为吃桑叶;蚕蜕皮的原因;怎样测量蚕宝宝的身长——这些是幼儿自己真正有心趣的知识,幼儿不仅在教师的组织下学习,而且也是在自己的兴趣下组织自己探索的学习。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深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尝试在大棋盘上下棋,了解一些简单的规则,激发幼儿对下棋的兴趣。活动准备:蚕宝宝生长过程PPT、蚕丝织物图片、大棋盘。活动重点:加深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了解蚕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活动过程:1、谈话回忆养蚕经验,进一步了解蚕的一生成长过程:
(1)在我们自然角养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叫什么呀?蚕宝宝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小小的卵)
(2)天气渐渐暖和了,蚕宝宝从卵里钻出来了,刚刚钻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黑黑的小小的,像蚂蚁一样,这时候的蚕宝宝也叫蚁蚕)
(3)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桑叶)
(4)聪明的蚕宝宝很快爬到了桑叶上,开始吃桑叶,不久,黑黑的蚕宝宝变了,变成什么样了?(黑衣服变成了黄衣服)
(5)穿上黄衣服的蚕宝宝开始大口大口吃桑叶,过了几天,身上的衣服太小了,怎么办呢?(脱皮,换上白衣服。)丰富知识:蚕宝宝吃过几天桑叶以后就会爬到一边不吃不动,这叫眠,虽然它看上去不在动,其实它的身体在脱皮呢,蚕宝宝脱一次皮需要1—2天时间。每脱一次皮,身体变大一些,颜色变得更白些。看!蚕宝宝越长越大。
(6)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几次脱皮?(4次)蚕宝宝长大一共要脱四次皮,每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了一岁,(看对比图片)一岁的、两岁的、三岁的、四岁的、五岁的。
(7)长到五岁的蚕宝宝吃起桑叶来更厉害了,它们像是在比赛一样,吃得又快又多,它们的身体渐渐变得又白又亮,有一天,它停止了吃桑叶,这时它要做什么了?(吐丝结茧)
(8)我们养的蚕结的茧有哪些颜色?(黄色、白色)
(9)蚕宝宝在茧子里什么样呢?它在做什么呢?(看图片:蚕结茧后在茧里又脱了一次皮,变成了蛹,一动不动地在茧子里睡大觉。”)
(10)睡醒了,蚕从茧子了钻出来,哎呀!它变成了什么?(蚕蛾)
(11)蚕蛾长得什么样?(小结: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身上长了一对翅膀、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它和蜜蜂、蝴蝶长得很像,它们都属于昆虫。)
(12)蚕蛾从茧子里出来后做什么事情?(交尾、产卵。蚕蛾妈妈生下许多宝宝后,它的一生就结束了。)
3、游戏巩固幼儿对蚕生长各阶段的变化过程的观察。
(1)介绍桌面操作游戏材料,提出操作要求蚕宝宝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可是,在它的生命中却有很多变化,现在考考小朋友,请你们给蚕宝宝排排队。在我们桌子上有许多蚕宝宝不同时候的照片或图片,还有一张圆形或长方形的排序表,请你们一组小朋友合作把这些照片和图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还要贴上1-9的数字标签,红色小圆点代表开始的起点。看哪组小朋友贴得又快又对。
(2)幼儿分组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讲评幼儿操作情况,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4、出示自制大型棋盘,激发幼儿玩“蚕的一生”的棋类游戏的兴趣。
(1)出示棋盘。介绍棋盘上蚕从卵一步步变成了蛾的过程,和相应图片的含义,理解前进、后退、停止、重新开始等符号、图片的游戏规则。
(2)请个别幼儿游戏,集体观察和辨别游戏规则。
(3)延伸活动:老师还准备了可以放在桌面上的棋盘,可是上面还没有规则,请小朋友们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动手画一画棋盘,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玩。
课后反思:
我班从4月中旬开始养蚕宝宝了,到现在蚕宝宝已经生长进入产卵阶段。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观察、饲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今天的活动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边谈话边看PPT图片,回忆蚕宝宝的一生。在看图片时,同时丰富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如:“蚁蚕”、“蚕蛹”、“休眠”、“蚕龄”、“昆虫”等。有了图片的帮助,幼儿能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此基础上,幼儿给蚕宝宝的一生排序。给他们蚕宝宝的各生长阶段的图片和照片,幼儿将它们按照顺序排序,5组幼儿排出5中形式,有长条形的,有圆形的,一组幼儿合作完成,很快都顺利完成了,其中有两组稍微有些错误,其他组完全正确。从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儿最喜欢了。通过观察,幼儿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画标记的含义:前进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点。其中,幼儿又一次丰富了养蚕知识,如:蚕宝宝不喝水、不晒太阳等。幼儿分成男孩、女孩组,各派代表参与走棋、甩骰子,几个回合下来女孩组胜利,她们欢呼雀跃,男孩失利,他们很不甘心。幼儿对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盘,请他们下次自己来画标记,设计规则,活动结束。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排序和下棋,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排排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课题组活动评析: 本活动,萧老师结合班级课题活动,在幼儿历经一个月的观察和饲养蚕宝宝的基础上,让幼儿进一步回忆加深对蚕的一生的认识。活动中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如蚕生长过程的课件图片和自拍相片,蚕的生长过程的操作材料(既有自己画的图片又有相片,既有长条形的操作形式,又有圆形的变化循环操作材料,还体现出难易不同的要求),最后还展示了自制的大型地面棋谱,棋谱的设计也是反映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具有科学性和娱乐性,还绘画了小型的棋盘让幼儿回家和家长共同设计不同的棋盘游戏。可以看出,中四班的课题研究能结合环境创设、科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验了游戏的快乐。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蚕宝宝的游戏,锻炼幼儿爬、边走边转的身体平衡能力及四肢协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敢于创新、乐于运动的性格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布袋、马甲、垫子、桑叶若干
2、音乐:《天使》、《化蝶》、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视频、幻灯导入,引出蚕的一生。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蚕宝宝的短片,(视频播放)短片看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蚕宝宝有趣的生长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学蚕宝宝做游戏好吗?游戏之前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
2、体育游戏活动。
热身:随一段音乐做各种动作活动身体。
(1)用自己的方式模仿蚕宝宝活动,幼儿尽情的发挥想象不同的运动方式,(重点引导幼儿想不一样的.方式,并讲清楚要求)
(2)蚕宝宝三次蜕皮的活动(1、边走边转2、穿马甲边走边转边脱3、边走边转边脱布袋)
(3)吐丝做蚕茧变成了蚕蛹,(夸张的吸气呼气并发出“嘶”的声音,蹲起等)蹲下抱腿的样子变蚕蛹,
(4)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蚕茧。(随音乐做各种飞的动作)
四、放松活动。
请小朋友飞着围成一个圆形,双手举起转圈轻轻坐下做各种放松动作(转头,捶胳膊,捶腿,转身给小朋友捶背,换方向捶背等)我们一起学飞蛾到户外活动一下吧!(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模仿蚕宝宝爬行的各种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跳袋与幼儿人数相同、小树、树叶、箩筐。
2、知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蚕蜕变的过程。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2、自由探索活动。
①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蚕宝宝有哪些本领?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爬行的`?”。
②幼儿自由探索蚕宝宝爬行动作,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①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动作,全体幼儿相互交流学习。
②师模仿个别幼儿爬行动作。
③再次分散练习爬行动作。
4、游戏《可爱的蚕宝宝》
①介绍游戏场地及玩法:“学蚕宝宝爬行的动作到树林里吃桑叶。”。
②提出游戏要求。
5、活动结束。
①引导幼儿学蚕吐丝,变蛹成蚕蛾。
②在音乐中,师幼学飞蛾起舞愉快地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幼儿带着蚕卵回家饲养。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进一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幼儿不仅从中获得了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发展了身体动作及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了合作意识。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愿意养蚕和关心蚕宝宝,萌发对小动物的爱。
活动准备
各个生长阶段的蚕宝宝图;蚕生长过程图片;班里饲养的蚕宝宝以及其照片;人手一片桑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最近我们班的自然角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在我们的照顾下慢慢长大了,你们知道是谁吗?(蚕宝宝)
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先说一说,再出示图片)
(2)蚕卵怎么样能孵出蚕宝宝来?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我们可以用棉花把蚕卵包起来晒晒太阳就能孵出蚕宝宝来了。(迁移小蝌蚪的成长)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依次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蚕宝宝在各个阶段的特征)
2、幼儿分批观察班里的蚕宝宝,等待的幼儿和小伙伴说一说蚕宝宝是怎么样慢慢变化的。
3、出示蚕宝宝的一生循环图,帮助幼儿理顺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师: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桑叶以及蚕的用途
1、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桑叶)桑叶是什么样子的?(桑叶人手一片观察)
2、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3、师:蚕对我们的用处很大,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
勤换桑叶,让蚕宝宝吃饱;帮蚕宝宝清理便便,注意卫生;蚕结茧时,不要移动等。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出示我们班养的蚕宝宝照片,激发幼儿去关爱蚕宝宝的意识。
2、教师:希望我们小朋友能用今天学到的养蚕宝宝的方法去好好照顾我们班的蚕宝宝,每天去看看他们,喂喂他们,观察蚕宝宝是怎么长大的。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变化过程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具有关注、爱护蚕宝宝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排序提问:
(1)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2)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序,全体幼儿观察。
3、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桑树和蚕宝宝。说说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和灵敏性。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布置。
2、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3、布袋人手一只。
4、打击乐器4件,《我爱洗澡》伴奏带,轻音乐磁带一盘。
5、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播放《我爱洗澡》伴奏带)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做运动吧!
2、玩布袋 (布袋分散在四周)
师:小朋友,你们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注意观察幼儿玩袋的情况。)
3、“蚕宝宝”游戏
(1)师:小朋友玩的真不赖,现在让我们钻进布袋,把自己变成一只蚕宝宝吧!
来,变--变--变!
师:你们知道蚕宝宝是怎么走路的吗?(幼儿集体在地上做蚕宝宝走路)
师:看,这只蚕宝宝爬的真好,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蚕吃桑叶”--“蚕吐丝”--“蚕作茧”--“蚕变飞蛾”。
A 师:蚕宝宝们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那边有桑叶,我们爬过去吃吧!
(教师作为喂桑叶的人,不断地变动自己的位置,蚕儿也随之改变爬行的方向。)
B 师:让我来摸一摸,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听到有蚕宝宝在吐丝了。
C 师:蚕宝宝吐了这么多的丝,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 师:蚕宝宝在茧里面睡着了,慢慢地变成了蛹,它在茧里滚来滚去,飞蛾终于咬破茧,飞了出来,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飞出来了。(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3)师:刚才小朋友都从蚕宝宝变成了飞蛾,学的.可真像!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好吗?
4、“盲人听音走路”游戏
(1)师:平时我们都是把布袋套在脚上玩的,今天我们要换种玩法,把布袋套在头上玩。大家体会一下盲人走路时的感觉。
(2) 幼儿将布袋套在头上,四处走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师:听,有声音传来了,我们试着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走去吧!(请四名老师在场地的四个角落,看教师的手势敲打乐器)
(4)游戏结束,师:请小朋友把布袋拿下来吧,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们平时遇到盲人应该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说到做到!
5、放松游戏:布袋魔术
师:好,我们用布袋再来变个魔术吧!我们先把它从一个胖子变成一个瘦子(将布袋竖向对折),然后变成一个矮子(再将小布袋横向对折),然后再变得矮一点,成一个小矮人(再将布袋横向对折,此时,布袋已经被折叠好),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着布袋走出场外,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10
一、教学目标:
1、 套着布袋模仿蚕宝宝的活动,学习弓身爬、直身爬和团身滚2。 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3、 感受模仿游戏和体育活动的愉快。
二、教学准备:
布袋每人一个;挂有"桑叶"的皮筋四根;作为奖励物品的小亮片,舒缓、激烈的音乐各一段,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热身运动
1、放音乐,引导幼儿做身体模仿动作头部——上肢——腰部——全身(蹲起或伸展)——团身滚——放松
2、教师提醒幼儿找个空位置,重点进行伸展和团身的准备动作
(二)动作练习
1、 引导幼儿模仿蚕宝宝走路请个别幼儿模仿蚕爬的动作,引出两种不同的爬弓身爬、直身爬。
2、练习两种爬的`动作,
①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动作,找到需要的动作幼儿练习(弓身爬或直身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幼儿练习一次
②用和第一次不一样的爬练习一次三)游戏:蚕宝宝在长大
1、蚕宝宝第一次长大教师引导幼儿用一种爬的方法爬过四条"桑叶"林。
2、 蚕宝宝第二次长大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爬,
3、蚕宝宝第三次长大
① 降低四条"桑叶林"的高度,引导幼儿练习直身爬。
4、蚕宝宝第四次长大引导幼儿再次练习直身爬。(放欢快的音乐)
4、练习团身滚
① 引导幼儿把身体蹲下,躲到布袋里。
② 在不同的三个方向发出声音,幼儿练习团身滚。
(四)结束:放松运动
1、引导幼儿从布袋中钻出来。
2、引导幼儿用布袋来当翅膀。
3、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飞的动作,放松身体。
4、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 篇11
活动目标:
1、喜爱养蚕,初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及喂养方法。
2、乐意收集蚕宝宝的食物并主动照料蚕宝宝。
3、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蚕宝宝若干条,院内有桑树。
2、收集有关蚕宝宝的资料。
3、课前准备桑蚕丝制成的各种用品图片:蚕丝被面、蚕丝围巾、蚕丝裙子等等;
活动过程:
1、组织小朋友欣赏各种桑蚕丝制品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欣赏美丽的花裙子、围巾、被子等各种桑蚕丝制品图片。
提问:“这些用品好看吗?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吗?”
小结:这些漂亮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蚕宝宝吐出的丝纺织出来的。叫做桑蚕丝制品。
2、出示蚕宝宝,观察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蚕宝宝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师:“蚕宝宝摸上去什么感觉?”(软软的,凉凉的',没有骨头。)
师:“蚕宝宝吃什么呢?”
3、外出采摘桑叶活动。
师:“桑叶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绿色,椭圆形,旁边有锯齿。)
4、师幼共同讨论蚕宝宝的喂养方法。
教师:“怎样喂蚕宝宝呢?摘来的桑叶可以直接喂食吗?”
讲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蚕宝宝特别爱干净,喜欢吃新鲜、干净的桑叶。所以采摘新鲜的桑叶后,还要用干净的软布或卫生纸,将桑叶的正反两面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后给蚕宝宝吃。
教师示范擦拭桑叶的方法。小朋友一起擦拭桑叶。
5、教师:“我们把蚕宝宝放在什么地方养呢?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准备一个大而干净的纸盒,将桑叶铺在盒底,把蚕宝宝轻轻地放在桑叶上。
6、观察活动:蚕宝宝吃桑叶和解大便。
师:“蚕宝宝是怎么吃桑叶的?”
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
师:“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的声音)
较长时间观察:蚕宝宝吃桑叶很快,一下就吃个大洞。
师:“蚕宝宝怎么解大便的?从什么地方解?大便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7、师幼讨论照料蚕宝宝的方法:
师:“养蚕宝宝除了要给它找吃的并喂养它外,还要注意讲究卫生,要及时把已经干了的桑叶和它的大便换掉。换的时候能用手吗?为什么?这些事情由谁来做呢?是大家一起去做吗?”
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讨论协商分组定时照料蚕宝宝。
周末时请家里附近有桑叶的小朋友将蚕宝宝带回家饲养,周一时带来。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蚕宝宝】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有趣的嘴巴》教案08-12
大班语言《有趣的汉字》教案10-23
大班语言有趣的线条教案08-27
《有趣的汉字》大班语言教案08-28
大班语言有趣的墨迹图教案08-16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汉字10-03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钱06-2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有趣的汉字01-24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书08-13
大班语言教案有趣的收集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