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应诗句、图画和音乐。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虽然我们不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身处什么季节,但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诗人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桃花。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动画)
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乐朗读,请大家注意读出语气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同时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然后四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六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最后四个小节全班齐读,请大家注意衔接自然一些。
(学生配乐朗读)
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此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
三、品味语言。
师:本文共分为三段:盼春、绘春、赞春,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又可以分为几幅画面?
生: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回答的很好,我觉得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刚才我要求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在下面小声朗读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所选段落)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选择了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生: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它让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乐。
师: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快乐呢?
生:因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师:所以,这里实际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我觉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写得很好,它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为什么要强调“偷偷”,是不想让人发现吗?
生:是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小草已经出现了。
师:这里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的:“天街小草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里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欣喜。
(学生与教师一起重复这首诗)
生:我觉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写得好,这句写出春天百花烂漫的情景。
师: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
师:作者用拟人手法让你们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生:可爱、调皮。
师:其实都突出了一个字,从文中找出来。
生:“闹”。
师:这里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表现出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的情景。
……
(上述问题回答时,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可适时让其它学生评点朗读,然后再读出相关语句。)
生:我喜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一句,它让我感到了春天的宁静的美。
师:这一段描写春雨非常细致的,有正面描写,是什么?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针”。
师:还有侧面描写,是什么?
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为什么天很晚了,又下着雨,农民还在地里工作,他们不觉得辛苦吗?
生:他们被春天的气息所陶醉了。
生:他们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到幸福的生活。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他们今天的工作将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生:他们在雨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这场春天的雨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一个美丽的明天,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也许明天当你推开窗户,你将看到一个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春天。请全班同学集体配乐朗读该段文字。
以上部分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自主品味教学设计>文章语言,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深层涵义。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一步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的关键步骤。对于课文的各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有的可以让学生单独朗读,有的可以让全班齐读,用不同的方式突出朗读的要求。
四、质疑探究:
师:文中还有哪些疑问,把它们划出来,与同座位交流一下,如果仍无法理解,就提出来。
(学生讨论)
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中,“粉的像霞”比喻是否恰当?这两个比喻是否重复?
师:问得很好,霞不也是红色的吗?你见过粉色的霞吗?这些写好吗?你们觉得如果换几个词来形容好吗?
生:如果换了词感情色彩就不强了。……
师:(总结)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一种变化。先用最纯粹、最热烈的颜色来写春的`色彩,用色彩表现春的活力。
生:“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写是否符合实际?
师:对,这不是太快了吗?
生:这是想象。……
师:(总结)通过想象把春花秋实联系了起来,也是对明天的美好憧憬。
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中,“像花针”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师:对,花针不是很重的吗,怎么会象雨丝呢?用花针是为了表现雨丝的什么特点?
生:让我们想象到了雨丝的在灯光中的闪亮。……
师:(总结)表现了雨丝闪闪发亮的特点。
……
师:同学们能否用几个字概括春天的特点?
生:……
师:我们可以从课文第三段中总结出几个词对春天进行概括:新、美、力。
师:这几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排比。
师:这几段话给人什么感受。
生:充满感情,有力。
师:这三个句子层层递进,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也就是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朗读最后一段,体会这种感情。
通过质疑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从而为下面的迁移训练打好基础。最后通过朗读结束全文,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五、迁移训练:
师:本文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生动形象?
生:因为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
师:观看一段有冬天的画面,写一段相关的文字描述一下这样的美景。
(学生观看画面)
师:(点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可以把飞舞的雪花象什么呢?雪睛了,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凝着雪的树枝象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好想一想。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
(学生写出相应的句子)
生:大雪覆盖了周围的小山,好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
师:你说得很好,你还可以说:“它们好像对怀中的城市说:‘安心睡吧,这准保暖和。’”。
生:透明的冰柱像是由水晶制成,在阳光下闪耀。
师:你还可以说:“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不同的色彩,造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
……
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要求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指点学生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词语,通过教师的评点,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更好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更要突出学生的作用,变教学生“学什么”为教学生“如何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本篇课文应当以读为,然后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书上评注相关的解释和评论。而新的教学思想,要求摒弃传统教学中落后的一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因素。
本文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美文的范例,而本课的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美、品味美以及如何创造美。这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散文,而这种美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体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以欣赏修辞手法并且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为主。而单纯的讲解重点语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因此,在教学设计>设计这课时我让学生首先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品味教学设计>文章的语言,再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深入了解教学设计>文章的深层涵义,最后通过质疑的形式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进行类似题材的写作练习,考核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要组织学生探究内容,要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还要帮助他们掌握运用修辞手法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老师的一句话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教师随时随地都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分析。
春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教材的前两单元是以人生为话题,写对人生的感悟,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春》所在的这个单元是以大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读和感悟,对好的词要积累和运用,好的句子会欣赏和仿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作者简历。
⑵欣赏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培养学生对春的感受能力。
2、过程和方法:
⑴诵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欣赏,读中品味。
⑵结合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
⑵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把握课文五幅画面的具体描绘。
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3、体会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体会作者的语言美。
【教学流程】
设境切入──读中探究──说中升华──小结、作业。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境切入
1、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色。学生看多媒体展示,看到什么景物?这是什么季节?
2、学生介绍作者,老师补充。
1.学生看展示。
2.学生说看到什么,是什么季节。
3、学生介绍作者。并让学生告诉大家是怎么搜集到的,让学生学习搜集的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读中理解
1、教师配乐背诵《春》,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默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的语气,并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3、合作、交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生字词。
4、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5、思考:《春》描绘了哪几幅图?用概括性的语言回答?(若学生对第一个问题不能回答,就把问题缩小“请同学们找出描绘春天景色的句子”然后再引导用三个字归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分别展示这几幅图的课件。
6、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归纳并明确:盼春──绘春──赞春
1、学生认真听背诵。
2、学生自由读,并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3、学生纷纷说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4、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5、学生合作交流,最后推荐代表回答。看课件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学生快速看书并归纳回答,作好笔记。
a、因为这篇散文要求学生背诵,老师一开始就能熟练而有感情地背诵能使学生喜欢,并也用心去完成。
b、对生字词的理解是靠学生自主学习,互助解决。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c、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整体感知的能力。
d、培养学生作笔记的习惯
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来读,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估计学生会找出一些修辞句式,老师可见机点拨,完成教学重点。)让学生找出不同的语段来分析。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可否将“粉的像霞”一句放在前,因为杏花在桃花前开?
a、学生纷纷去试着读,并选出自己喜欢的语段。
b、学生讨论,大胆质疑。
1、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2、让学生敢于质疑。
说中升华
1、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来说这课你学到些什么?
2、请同学们用本文所用的修辞选一至二样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如以“春天像……,像……,像……”或“……像……”等句式。不用这些句式,只要能用上相应的修辞手法也行。
3、本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描绘《春》的佳作,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绘春的诗文呢?说出来我们共享吧!
a、学生说。(可能学生会说出描写的作用、写作特点、修辞的运用、语言的特点等)
b、学生先写在笔记本上再说。
c、学生说出有关描绘春的诗文。
(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
1、由读到说,把知识内化。
2、培养学生积累的能力。
小结作业
1、学生小结,老师补充。明确:本文作者通过对春的描绘,使我们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到优美的语言。
2、作业:
①摘抄好词好句。
②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③搜集有关朱自清的名篇及描绘春的诗文,抄在笔记本上。
学生从文章内容、艺术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归纳小结,教师整合、补充,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
1、教给学生归纳课文的方法。
2、培养积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春的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教学经验的核心。在讲授《春》一课时,应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自学讨论和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主动的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与练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应该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导入新课,出示学习目标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都热爱春天,向往春天。这里我用投影给大家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吗?(教师多媒体展示)
生:(口头描绘)。
(学生的口头描述有助于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自然的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春》,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描绘春天的?
板书课题和作者,并用投影出示
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2、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体会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
二、学生自学,尝试感知与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的思路。
(范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整体的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出示第一组尝试题,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理清思路:
⑴全文由几个部分组成?
⑵文中哪些词语最能突出盼?
⑶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哪里?
⑸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这一组尝试题,能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并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
3、出示第二组尝试题,学生深读课文后分组讨论,重点分析春风图。
⑴作者抓住了春风的什么特征?体现在哪里?
⑵作者调动了人们的哪些感官,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⑶你认为文中哪些词句运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⑷在对春风的描绘中抒发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先朗读,再讨论,后背诵。教师加以精讲点拨,并指导本段的朗读。
(学生的朗读、讨论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为读写结合打下基础。)
三、反馈练习
学生分四组讨论其余四幅图画,教师适当点拨,并用投影出示要求:
1、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4、弄清描写的顺序、角度?
5、重点分析写得精彩的一两个句子。
(这是一次集中的反馈,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便于教师查漏补缺,使学生全面、牢固的掌握知识。)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春天的绚丽画卷,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全文充满着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收获?能不能总结出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及时启发后,出示投影。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倾注感情,选取景物
细致观察,找准特点
调动感官,展开联想
顺序合理,语言优美
(师生共同对所学知识做出归纳,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他们的思维加工能力,同时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个很好的检验。)
四、限时作文练习
题目:秋
要求:
1、描绘有代表性的一种景物即可。
2、运用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3、字数在150字左右。
用投影出示几幅秋天的图画,供学生参考。
(片断写作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学为所用,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锻炼他们快速立意、构思、成稿的能力。)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总写一切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新)千姿百态(美)青春活力(力)
春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用不同的音色、力度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形象,并能用相应的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2、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春天到》
2、自制歌曲图谱;春雨和种子的教具和头饰。
活动过程:
1、感知春雨和种子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种子头饰;我们种的种子都开始发芽了,野外很多种子也发芽了,是谁在帮助它们呢?
出示春雨头饰;春雨和种子是好朋友。春天来了,春雨轻轻地唤醒种子,帮助种子发芽、长大……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清唱歌曲《春雨沙沙沙》一遍。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春雨是怎么唱歌的?种子是怎么唱歌的?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春雨落下来细细的、轻轻的、柔柔的;小种子很着急、很调皮,唱的歌是跳跳的`。
教师完整演唱歌曲(或播放歌曲录音)。请幼儿仔细听听春雨和种子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3、学唱歌曲。
跟唱第一遍,讨论分析:怎样把歌曲唱好听?(春雨部分可以唱的抒情、优美,种子部分可以唱的短促、有力)第二遍,完整跟唱第三遍,分角色演唱。(如女孩唱春雨,男孩唱种子……形式多样)
4、添画。
阅读《小朋友的书。春天到》第5——6页“春天的歌”,看看春天里小雨点、种子、花儿都变成了快乐的小音符,唱起了春天的歌。
小朋友,现在请你把它们变成音符,添画在符干下。再看一看、想一想还有谁会唱歌,也把它变成音符,让它们一起唱春天的歌。
春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用语的形象生动、准确有神。
2、学会抓住散文中的文眼品读文章的好习惯。
3、感受作者笔下春天的美丽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小学里,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据说还上了三四课时,在这个仲秋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再读本文也许你能读出问题、品出新意。
二、听配乐朗读
检查一下自己以前读的或背得不够理想的地方(如字音、节奏、情感)键入“且坐网站”即可找到配乐录音。
三、请同学听老师写春的文章,听完后请你谈谈听后体会
四、小组讨论
请小组同学一起从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并在笔记本上写一写朱自清散文中的这些词句。
1、春天你看到了什么?
山:朗润
太阳:红
小草:嫩嫩、绿绿、青得逼眼
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树叶:绿得发亮
灯光:黄晕
2、春天你听到了什么?
小草:偷偷钻
风:轻悄悄
果树:吵闹
鸟儿:呼朋引伴、唱着婉转的歌曲
牧童:短笛嘹亮
3、春天你嗅到了什么?
花:带着甜味儿
泥土:混着青草味儿
4、作者除了写花鸟草虫之外,还写了什么?
小孩(第二自然段)大人(第七自然段)总写(8至10自然段)
五、小结
人是最美的风景,因此不管是写景文章,除了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还要调动你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这景、体悟这景中的情,也就是要求我们用心去写。
六、作业
仿写课文最后三段的写法,我们也来赞美这美好的秋天。
春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
3.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2、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
三分钟演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二位同学即兴描绘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来提醒学生要抓住一些特征进行描绘,并向本课学习写法。
二、检查预习:
1.三人抽查背诵片断,
2.二人上黑板默写字词。
三、范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给学生以美的启迪)
学生结合练习一听读时思考给课文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抽签提问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异议的学生补充后教师评议。
2.请学生思考第二段与后面各自然段的结构关系。并说明理由。采用自由发言式。(总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图春草图:
1.请一学生速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3-7段的内容
2.抽查提问
3.师生共同归纳。
布置作业:
六、布置作业:
在家庭本上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二(A)
说课精要
分析短文一项对于快班的学生非常必要,把写作训练变成学生日常必的经常性的练习,化整为零。易于潜移默化。
春的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发现春天来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变化,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2.愿意大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喜欢的春天,用绘画表现出来。
3.敢于大胆创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成功与自信。
活动重点:
能画出有创意的.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春天的图片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和在生活中的积累与经验: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你发现春天来了吗?你在哪里发现春天来了?你见到的春天景象有什么样子的?你能多说几种春天的变化吗?
教师引导并帮助幼儿总结。说一说春天的变化和美丽景色。
二、拓展绘画内容与思维:想一想
今天老师这里也有好多的有关春天的图片拿来给小朋友们展览,我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吧。
春天来了真漂亮,春天大自然有很多变化。那么小朋友们什么样的春天你会更喜欢呢?请幼儿说一说
三、师幼同步,一起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把想像的表现出来:试一试
刚才有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春天,那么我们就来动手画一画,把你想的用绘画表现出来。老师也来画,一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画的最特别。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画。
四、师幼之间将绘画作品进行分享:展一展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学习。把幼儿和老师的作品展示出来大家一起看一看。
五、师幼相互评价,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说说什么地方吸引了自己
教师引导幼儿从想象创造方面进行和技能技巧方面进行评价。
春的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有目的地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2、学习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和表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相机一部,记录表、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怎么感觉到春天的,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
2、幼儿在幼儿园的院子里找春天,并运用相机进行拍摄,感受春天的变化。
(1)教师和幼儿一起体会春天吹在身上和太阳照在脸上的感觉。
(2)引导幼儿寻找并观察幼儿园内的树木、小草、小花有什么变化。
3、教师带领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田野或社区公园走走,看看春天有哪些变化。
4、回到活动室,指导幼儿用绘画或符号的方式记录寻找到的春天的信息。
5、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感知春天来到时周围环境的变化。
(1)请幼儿结合记录表中的内容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2)提示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共同分享同伴的发现。
6、把幼儿的观察记录、图画和教师拍摄的照片张贴在班级主题墙或在走廊布置“春的'讯息”展览,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整体感知。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将不同时间段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感知春天的变化过程
春的教案 篇9
目标:
1.分辨音乐角色,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2.乐于参与角色扮演,并尝试合作地表演。
准备:
音乐、角色小卡片,表演用的帽子、铃鼓、纱巾、手套以及场景布置。
过程:
一、幼儿听着音乐划船进入很活动室。
二、谈话引题:教师按照音乐的情节讲故事:春天到了,小鸟……,小鱼……,农夫……,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三、欣赏、理解A段主题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1.幼儿听音乐一遍。提问:农夫劳动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吗?(有轻有重)
2.再次倾听并验证音乐的'强与弱。提问:音乐重重时,农夫在干什么?(耕地、挖土,并让幼儿学学耕地的动作,提示要有力)音乐轻轻时,农夫在干什么?(播种,学一学)
3.跟着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四、完整欣赏,了解其中的音乐形象。
1.完整欣赏音乐,要求幼儿听到农夫的音乐时就学做农夫的动作。
教师边听边引导幼儿听听“谁来了”
2.交流:音乐中除了农夫外还有谁?(小鸟、小鱼、打雷,教师出示小卡片)
3.农夫出来了几次?再次倾听音乐,师生共同根据音乐逐一出示音乐角色,并排成结构图谱。然后教师指点图谱讲故事。
五、戏剧表演
幼儿在规定的场景中分角色进行表演。
场景:稻田、池塘、大树
道具:农夫——帽子、铃鼓(铃鼓朝下是锄头,铃鼓朝上是小篮子)
小鸟——纱巾
小鱼——手套
【春的教案】相关文章:
《春》教案02-14
《春》教案05-08
朱自清《春》教案04-20
《春》的教案范文05-15
春望的教案10-13
《春望》教案03-11
春的美术教案02-21
《春望》教案03-18
《春》教案优秀11-14
《春》的教案优秀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