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15 07:30: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雾凇》优秀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雾凇》优秀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雾凇》优秀教案三篇

《雾凇》优秀教案 篇1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都知道冬天最冷是在什么时候呢?(三九时节),是啊,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我国的吉林呀更是冷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但那儿的雾凇却以“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而闻名全国。今天就让我们与导游一起走进吉林去欣赏雾凇。

  二、课件

  出示雾凇图,欣赏美景,说说你的感受。

  三、研读第一段:

  1、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自由读,抓住文中的词说说自己的感悟。

  2、全班交流

  (板书: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导入:多么美丽的、奇特的景象,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呢?

  2、单击:出示思考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雾凇吗?

  2)、你明白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吗?

  3、单击1:先听导游如何介绍的。然后读读课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会有雾凇?

  4、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5、讨论思考2:先读读课文,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说说雾凇的形成过程。

  6、有感情地练读、指名读、评读这一段。

  五、导读第三段:

  1、(单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板书: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2、你们还想赞叹它吗?

  六、实践活动

  1、“千崖冰玉里,万峰水晶中”,吉林雾凇以其仪态万千、独具风韵的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现在谁愿意做个小导游,介绍一下吉林的奇观。

  2、小组内先准备,然后选派代表来讲,我们还要评出最佳期导游呢!(学生作小导游)

  二、总结

  三、作业

《雾凇》优秀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1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3、提问:为什么吉林雾凇会成为闻名全国的奇观呢?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4、自读,分小组讨论。

  5、小组汇报,看图理解“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烁”。

  6、指导朗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自豪的语气。)

  7、练习背诵。

  ①自由练背。

  ②看挂图,板书试背。

  ③指名背诵,评议

  ④愿背的齐背。

  第二课时

  一、看图,背诵第一节。

  师述:(指图)同学们,看!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作者用极为生动的语言对它进行了描绘。谁能看图背诵第1自然段?

  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节。

  师述: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多美的雾凇景象啊!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2节,边读边思考,看看你明白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

  2、交流。

  a、古人云:学贵自得。通过读、想必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说说你读出了什么?(个别交流)

  b、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集疑、解疑)

  3、指导朗读:

  ①选择读。

  师述:读第2节,你喜欢读哪几句就读哪几句,但要尽量把它读好。

  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

  ③突出重点读。

  (出示重点)

  a、你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

  b、指名读,评价。

  c、练习背诵,看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d、指名背。

  三、学习第三节。

  师述:在这寒冷的夜里,雾凇悄悄地形成了。当第二天清早,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会怎么赞叹呢?

  ①指名读第3节。

  ②板书:

  千姿百态写出了什么?

  琼枝玉树又写出了什么?“琼”是什么意思?

  ③看到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人们会怎么赞叹呢?

  指名后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四、导游:

  师述:吉林雾凇美不胜收,闻名全国,一定吸引了不少游人。我们很多人都没去过吉林,都想一睹吉林雾凇的风景,如果你是吉林当地一个小朋友,大伙想请你做个导游,你想怎么介绍呢?下面分小组讨论,过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当得像?当得好?

  a、小组讨论。

  b、指名当,评价。

  五、游客:

  如果我们换个角色,你此时是一个正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一个游客,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美丽的雾凇,你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雾凇》优秀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凝结 洁白 晶莹 银光 闪烁

  俗称 最初 摄氏度

  3、读好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4、导入: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映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映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卡片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指名读,齐读。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卡片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录像显示几组雾凇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声读句。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映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请观看录像。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 录像显示画面:雾凇的全景——特写。

  2、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

  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六、小练笔。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 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句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凝结

  严寒季节 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奇观

【《雾凇》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雾凇》优秀教案11-16

《雾凇》教案10-27

《雾凇》优秀教案(通用5篇)07-22

《雾凇》说课稿10-21

《雾凇》说课稿09-09

《雾凇》教学反思10-22

雾凇教学反思10-23

雾凇的教学反思09-10

《雾凇》说课稿9篇09-10

精选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记录《雾凇》评课稿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