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案

时间:2022-01-23 19:02:43 教案 我要投稿

幽径悲剧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幽径悲剧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幽径悲剧教案四篇

幽径悲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章语句中流露出的情感。

  2、 理解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设计:

  本篇文章含有较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我力求扣住文本本身,让学生能根据文本体会到藤萝的美,并力求让学生理解作者对被砍前的藤萝和对被砍之后的藤萝的不同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剧烈反差让学生体会到真、善、美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学习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都市精灵》中昆明、上海那两幅和谐的画卷导入,告之学生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不总以喜剧的'形式上演,人与自然时有悲剧发生。在黑板上书写一个大大的“悲”字。

  二、 自读课文

  1、 圈出文中需要注意的生字词。(注意字形、字音、字义),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 初读感知:文中的悲剧是关于谁的悲剧?

  交流,师板书(一棵古藤萝)。

  三、 研究探讨:

  1、 文中的古藤萝是一棵什么样的藤萝?(在文中画为作者对她的描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熟悉文本,学生也较容易地找到了第8段和第14段对藤萝的描述),

  师:用一句概括古藤萝的形象。

  生:是一棵外表美丽,心地善良,和别的树木和睦相处的藤萝。

  师:再概括一些,用三个字。

  生:美、善、真。

  师板书:真、善、美。

  2、 探讨藤萝被砍之前和被砍之后,作者的情感变化。(此内容文中显现较多,学生发言机会较多,也很容易地得出结论。被砍之前的作者是喜爱、留恋、乐之。被砍之后作者是悲伤、惊讶、痛苦的。师顺势完成板书)。

  3、 生选择一处,读出情感,体会作者心情。

  四、 联系实际,探究学习。

  1、 猜测一下,“毁美”的是哪些人?

  (学生即到可得出“愚氓”“追名逐利的人”“心中没有美的人”等。)

  2、 生活中可否有类似的人?

  (学生发言)。

  3、 师创设情境:假如你看到一棵千年古树上刻着“*年*月*日,到此一游,你想对他说什么。(此处生发言较精彩,如“朋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只有一个蓝天,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同饮一江水,同在一片蓝天之下,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立即有其他同学附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

  五、 述说感受

  说说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

  如“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才是尊重我们人类。”

  “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美,还应容纳美,包容美。”

  “我以前认为悲剧就是人被杀了,是人类的悲剧,现在我明白,自然界里也有悲剧。”

  “关于这篇课文,我发现藤萝被砍,其实并不仅仅是幽径的悲剧,更主要的是人类的悲剧。”

  “课文不仅让我们知道这一个悲剧的发生,更希望我们去维护真、善、美,不让这个悲剧上演。正如课文最后所说的: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背下去。”

  -

  “老师的板书不正说明了,一个心中装有真、善、美的人,才会因为一棵藤萝或悲或喜。”

  ……

  师板书:拯救了自然环境,就是拯救了人类自已。

  生齐读。

  六、师总结: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并不仅仅是人类有着怜悯之心,更因为他们的生命就是我们人类的生命。当他们被杀害殆尽时,接着倒下的便是我们人类自己了。我们衷心的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

  七、 布置作业:

  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写一篇保护环境的心得。

  八、 板书设计:

  季羡林

  拯救自然环境,

  实际上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幽径悲剧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2、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幽径悲剧》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展示了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2、介绍课堂环节:

  走近名人 成为名人

  我当评论家

  我当文学欣赏家

  我来寄语

  二、我当评论家

  你觉得课文的标题《幽径悲剧》好吗?如果你觉得好,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一个更合适的标题,请你写下来,也要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评论家标准

  1、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声音响亮。

  2、能对作者的观点和同学的看法,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三、我当文学欣赏家

  1、出示要求:

  (1)选择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处,并圈点勾划加批注。

  (2)结合你的批注说说这一处为什么打动了你。

  阅读一篇文章,可以边读边勾画出一些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这就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关键字词

  __有感想处

  2、教师出示范例。

  3、学生批注后交流。

  四、我来寄语

  1、观看短片

  2、结合课文和短片谈感受。

  3、请你对悲剧的制造者们说一句哲理性的话。

  五、作业:(任选一题完成)

  1、请爱护你身边的小生灵,如果发现有人伤害他们,请及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2、现在,我们常州市正在创建全国园林城市。请你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本市市长写一份建议书,谈谈你的设想。

幽径悲剧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体会本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3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了解词的大意。

  2、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和北大燕园。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1、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整体感知

  1、迅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2、阅读、概括

  3 、组织交流 交流

  三、研读课文

  (一)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之美的部分

  1、“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

  2、古藤萝之美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阅读、赏析、绘画、交流

  3、幽径四季之美

  藤萝之美,作者并没有一下笔就写,而是在此之前先写幽径四季之美,让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是如何描绘幽径四季之美的?

  请同学朗读。

  4、总结:很显然,作者写古藤之美的思路是这样的:先写幽径四季之美,再写幽径古藤之美,你能说说作家为何这样安排吗?

  明确: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以环境之美来烘托古藤萝之美。

  5、文章写的是“悲”却用大量笔墨写了“美”,你怎样理解?

  明确:反衬。

  (二)引导学生学习写古藤萝悲剧的几段文字。

  1、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的`文字,说一说,最令你触目惊心的是哪些文字?

  明确:“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

  2、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引起人们的共呜和深思,为下文议论、抒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五段。

  1、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作者在古藤被毁之后的心情?

  明确:悲哀至极

  2、你能说说作者为何如此伤心吗?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第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2)除了我,决不会另有人注意并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

  (3)如此真,如此善,如此美的古藤被毁而又投拆无门,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3、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古藤毁于愚民之手,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4、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是“我”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倔强的老人矢志不移的决心。

  四、小结课文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毁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这是一篇美文,文章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精练、通俗而雅致的语言,我们下一节课体会研讨。

  五、拓展延伸:

  1、以古藤萝的口吻写一段话,向人们提出劝告,保护好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审美的素质。 写作、交流

  2、假如你现在站在死去的紫藤萝面前,碰到悲剧的制造者,你会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幽径悲剧

  幽径四季之美

  铺垫 蓄势 幽径古藤之悲

  幽径古藤之美

幽径悲剧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领略古藤之美、古藤之悲。

  2.能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1.学习本课,首先要阅读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了解谋篇布局的特 点--“层层铺垫、反衬突出”;体会文章恰当的详略安排。

  2.还要注意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的写法。通过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3.最后通过阅读课文和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的主题。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xx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xx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季羡林论人生》、《病榻杂记》等。

  一.注音:

  潋滟( )愚氓( )鲁殿灵光( )毛骨悚然( )怯懦( )虬干( 摇曳( )抖擞( )万斛( )蜿蜒( )猬集( )荆棘( )诛伐( )

  二.解释词义:

  1.凄清:形容凄凉冷清。

  2.萧索:萧条冷落。

  3.愚氓:愚民,愚昧之人。氓,民、百姓。

  4.足征:就是“足以征明”意思。

  5.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6.诛伐:在这里是“砍伐”的意思。

  7.疾趋:快走。

  8.焉知:哪里知道。

  9.奈何:怎么办。

  1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11.司空见惯:由于经常见就不觉得希奇了。

  12.等闲视之:把它当作平常的事物来看待。

  13.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显得更有趣味,更有意思。

  14.盘曲而上:弯曲缠绕着向上。

  15.鲁殿灵光: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用来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16.毛骨悚然: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恐惧的样子。

  17.月白风清:形容月夜的明朗幽静。

  18.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导入课文: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这就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学者、作家季羡林。现年已94岁高龄却仍矢志不渝地维护着真、善、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羡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让我们一同去感知季羡林先生真诚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文本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幽径上发生了什么悲剧?

  是一条幽径上一株古藤萝被毁灭的悲剧。

  2.作家是如何描绘幽径四季之美的?

  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3.作者写古藤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你能说说作家为何这样安排吗?

  明确:先写幽径四季之美,再写幽径古藤之美。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然而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将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为古藤萝之美作铺垫。(烘托)

  4.“悲剧”就是将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幽径悲剧”实际上写的是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的美,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幽径古藤萝形、色、味、声的语句,领略古藤萝的美丽,并用彩笔画出这棵古藤萝来。

  5.找出描写古藤萝被毁的惨状的文字,说一说,最令你触目惊心的是哪些文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它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

  “吊死鬼”让人联想到一个那样美好的天使突然被杀戮之后带给人们的恐怖、震惊。

  “再抬头向上看,藤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让人想到一幅凄美的画面:一位天使般善良的绝色美女在临死前绽放着世间最的笑容。

  ①“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

  ②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深思,为下文议论、抒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6.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作者在古藤被毁之后的心情?作者为何如此伤心吗?

  明确:悲哀至极。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2)除了我,决不会另有人注意并关心古藤的存在,也不会有人为古藤而伤心。

  (3)如此真,如此善,如此美的古藤被毁而又投拆无门,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7.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古藤毁于愚民之手,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

  8.文章最后一段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是“我”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倔强的老人矢志不移的决心。

  1.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你怎样看待其人?

  明确:我觉得作者的悲其一是美好的藤萝被毁灭,悲其二人们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悲其三在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根源是人性之中的恶。

  2.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美好的意境不应该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国。

  (2)如此风光,何日再现?

  (3)把文学意境还给大自然吧!

  (4)古人笔下美好意境,岂能毁于我辈之手!

  (5)诗歌中地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

  点拨:可以从意境与现实的反差中寻求答案。

  3.运用下面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字数在80字以内。

  潇洒 别出心裁 魅力

  示例:如何可以使自己显得有魅力,并且举止潇洒呢?就是修养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从内部着手使自己脱胎换骨。否则,再别出心裁的修饰自己的外表,也只能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

【幽径悲剧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幽径悲剧教案三篇07-06

关于幽径悲剧教案4篇07-05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07-29

伟大的悲剧教案11-30

伟大的悲剧教案04-23

伟大的悲剧教案范文05-05

伟大的悲剧教案(通用11篇)05-12

伟大的悲剧教案汇编五篇02-28

精选伟大的悲剧教案(通用10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