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2-06-06 18:31: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10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若干个;学生准备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用学具。

  教学设想

  《 圆柱的体积 》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与技能上,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引入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之后,还是不停的滴水,你们看,一刻钟就滴了这么多的水。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1)启发思考: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你能知道这些水的体积?

  (2)讨论后汇报:

  生1:用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它的体积;

  生2:用秤称出水的重量,然后进一步知道体积;

  生3:把它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里面量出长、宽和水面的高后再计算。

  师:现在老师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怎么办?

  生1:把水到入长方体容器中……

  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量出长、宽、高就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提出问题,学习身边的数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需要渗透圆柱体(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为所学内容作了铺垫的准备]

  2、创设问题情境。

  师:(课件显示)如果要求某些建筑中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能用同学们想出来的办法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从实际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中思考寻求一种更广泛的方法来解决圆柱体积的问题的欲望]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经历体验,探究新知

  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生1: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

  生2:侧面展开是长方形……

  生3:说明圆柱和我们学过的圆和长方形有联系

  师:请同学们想想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1:可能与它的大小有关

  生2:不是吧,应该与它的高有关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新知。]

  (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配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启发猜想:我们要解决圆柱的体积的问题,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并通过讨论得出:反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反圆柱切开,再拼起来,就转化近似的长方体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的份数越多,形体中的 越接近 ,也就越接近长方体。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3)学生小组汇报交流:

  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 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的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得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报,用教具进行演示。

  (4)概括板书: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推导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 ↓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联想建立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联系,初步建立转化的雏形,然后再通过实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8~69页的例1、2。“抽屉原理”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全体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此,教材选择了一些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内容,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二)核心能力

  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学习目标

  1.理解“鸽巢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活动,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重点

  了解简单的鸽巢问题,理解“总有”和“至少”的含义。

  (五)学习难点

  运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鸽巢原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师:我这里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我请一位同学任意抽5张,不要让我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但是老师却知道,其中至少有两张牌是同种花色的,再找一个学生再次证明。

  师:看来我两次都猜对了。谢谢你们。老师为什么能料事如神呢?到底有什么秘诀呢?学习完这节课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2.问题探究

  (1)呈现问题,引出探究

  出示例1:小明说“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他说得对吗?请说明理由。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一定有

  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支,也可能是多于2支。

  就是不能少于2支。

  (2)体验探究,建立模型

  师:好的,看来大家已经理解题目的意思了。那么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可以怎样放?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我们用小棒和纸杯分别表示铅笔和笔筒)请大家摆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组活动:学生思考,摆放。

  ①枚举法

  师:大部分同学都摆完了,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摆的。能不能边摆边给大家说。

  预设1: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4支铅笔,其它两个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4,0,0),这4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也可能放在其它笔筒里。)

  师:对,也可以记作(0,4,0)或者(0,0,4),但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4支铅笔。还可以怎么放?

  预设2:第一个笔筒里放3支铅笔,第二个笔筒里放1支,第三个笔筒空着。

  师:这种放法可以记作(3,1,0)

  师:这3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笔筒里吗?

  (不一定)

  师:但是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放进3支铅笔。

  预设3:还可以在第一个笔筒里放2支,第二个笔筒里也放2支,第三个笔筒空着,记作(2,2,0)。

  师:这2支铅笔一定要放在第一个和第二个笔筒里吗?还可以怎么记?

  预设:也可能放在第三个笔筒里,可以记作(2,0,2)、(0,2,2)。

  预设4:还可以(2,1,1)

  或者(1,1,2)、(1,2,1)

  师:还有其它的放法吗?

  (没有了)

  师:在这几种不同的放法中,装得最多的那个笔筒里要么装有4支铅笔,要么装有3支,要么装有2支,还有装得更少的情况吗?(没有)

  师:这几种放法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以怎样说?

  (装得最多的笔筒里至少装2支。)

  师:装得最多的那个笔筒一定是第一个笔筒吗?

  (不一定,哪个笔筒都有可能。)

  【设计意图: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活动,用画图和数的分解来表示上述问题的结果,更直观。再通过对“总有”“至少”的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

  ②假设法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在所有放法中放得最多的笔筒里至少放进了几支铅笔。怎样能使这个放得最多的笔筒里尽可能的少放?

  预设:先把铅笔平均放,然后剩下的再放进其中一个笔筒里。

  师:“平均放”是什么意思?

  预设:先在每个笔筒里放一支铅笔,还剩一支铅笔,再随便放进一个笔筒里。

  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小结:因为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有几支笔了。

  师:好!先平均分,每个笔筒中放1支,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笔筒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这种思考方法其实是从最不利的情况来考虑,先平均分,每个笔筒里都放一支,就可以使放得较多的这个笔筒里的铅笔尽可能的少。这样,就能很快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我们可以用算式把这种想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平均分”的方法,将解题经验上升为理论水平,进一步强化方法、理清思路。】

  (3)提升思维,建立模型

  ①加深感悟

  师:如果把5支笔放进4个笔筒里呢?大家讨论讨论。

  预设:5支铅笔放在4个笔筒里,先平均分,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把7支笔放进6个笔筒里呢?还用摆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把10支笔放进9个笔筒里呢?把100支笔放进99个笔筒里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师: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难道这个规律只有在铅笔的支数比笔筒数多1的情况下才成立吗?你认为还有什么情况?

  练一练:

  师:我们来看这道题“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由此看来,只要分的物体比抽屉的数量多,就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物体。这就是最简单的鸽巢原理。【板书课题】

  介绍狄利克雷:

  师: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从这么平凡的事情中发现的规律,就把这个规律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狄利克雷原理,也叫抽屉原理。

  ②建立模型

  出示例2:一位同学学完了“鸽巢原理”后说: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他说得对吗?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汇报: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我们的想法呢?生答,板书如下。

  7÷3=2本……1本(2+1=3)

  师:如果有10本书会怎么样能?会用算式表示吗?写下来。

  出示:

  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10÷3=3本……1本(3+1=4)

  师: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师:那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请大家算一算。

  学生讨论,汇报:

  8÷3=2……22+1=3

  8÷3=2……22+2=4

  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

  师:认真观察,你认为“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或“鸽笼里至少有几只鸽子”可能与什么有关?

  预设:我认为根“商”有关,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引导学生再观察几个算式)啊!果然是只要用“商+1”就可以了。

  引导总结:我们把要分的物体数量看做a,抽屉的个数看做n,如果满足【a÷n=b……c(c≠0)】,那么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b+1)本书。这就是抽屉原理的一般形式。

  鸽巢原理可以广泛地运用于生活中,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把谁看做“抽屉”。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操作和假设法,将问题转化为“有余数的除法”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屉原理”的一般思路,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发展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查目标1、2】

  3.巩固练习

  (1)学习了“鸽巢原理”,我们再回到课前的“扑克牌”游戏,你现在能解释一下吗?(出示课件)学生思考,讨论。

  (2)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题。

  4.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鸽巢原理,也叫抽屉原理,解决抽屉原理问题关键就是找准物体和抽屉,在一些复杂的题中,还需要我们去制造抽屉。

  (三)课时作业

  1.一个小组共有13名同学,其中至少有几名同学同一个月出生?

  答案:2名。

  解析:把1—12月看作是12个抽屉,13÷12=1…11+1=2【考查目标1、2】

  2.希望小学篮球兴趣小组的同学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少从中挑选几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学生年龄相同。

  答案:8名。

  解析:从6岁到12岁一共有7个年龄段,即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用7+1=8(名)【考查目标1、2】

  第二课时鸽巢原理

  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师芳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70页例3。本例是“鸽巢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鸽巢原理”进行逆向思维的一个典型例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就把“摸球问题”转化为“抽屉问题”。

  (二)核心能力

  在理解鸽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转化为鸽巢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进行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转化思想。

  2.经历运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观察猜想,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抽屉原理”。

  (五)学习难点

  找出“抽屉”有几个,再应用“抽屉原理”进行反向推理。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鸽巢原理》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怎么样?看,这是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还剩下52张,请同学们任意挑出5张。(让5名学生抽牌)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们手里的牌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表演一个呢?

  师:现在老师这里还是刚才这副牌,请你抽牌,至少抽多少张牌才能保证至少有2张牌的点数相同呢?

  在学生抽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利用“鸽巢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鸽巢原理)

  2.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①猜想

  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预设:2个、3个、5个…

  ②验证

  师: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我们可以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来说明理由,并把验证的过程进行整理。

  可以用表格进行整理,课件出示空白表格:

  学生独立思考填表,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汇报时,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看看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规律可循。

  课件汇总,思考:从这里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③小结

  师:为什么球的个数一定要比抽屉数多?而且是多1呢?

  预设:球有两种颜色,就是两个抽屉,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摸2个球都不同色,就必须多摸一个,所以球一定要比抽屉数多1。其实摸4个球、5个球或者更多球,都能保证一定有2个球同色,但问题中要求摸的球数必须“至少”,所以摸3个球就够了。

  师:说得好!运用学过的知识、逆推的方法说明了“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颜色种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这一结论是正确的。

  板书:只要摸出的球比球的颜色种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或者说只要物体数比抽屉数至少多1,就能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放2个物体。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抽屉原理”。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讲的“抽屉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呢?

  思考:

  ①摸球问题与“抽屉原理”有怎样的联系?

  ②应该把什么看成“抽屉”?有几个“抽屉”?要分别放的东西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教师讲评:因为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抽屉”。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成“抽屉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比抽屉多1,就能保证有一个抽屉至少有2个同色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抽屉里各拿了1个球,不管从哪个抽屉里再拿1个球,都有2个球是同色的。假设至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2个球同色。

  结论:要保证摸出的球有两个同色,摸出的球数至少要比抽屉数多1。

  3.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和体验。

  (三)课时作业

  1.有黑色、白色、蓝色、红色手套各10只(不分左、右手),至少要拿出多少只(拿的时候不看颜色),才能在拿出的手套中,一定有两只不同颜色的手套?

  答案:5只。

  解析:4个颜色相当于4个抽屉,保证一定有两只不同的颜色,相当于分的物体个数比抽屉多1。【考查目标1、2】

  2.一个鱼缸里有很多条鱼,共有5个品种。至少捞出多少条鱼,才能保证有4条鱼的品种相同?

  答案:16条。

  解析:5个品种相当于5个抽屉,保证有4条鱼品种相同,所放物品的个数是:5×3+1=16。【考查目标1、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 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 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 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 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5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7页圆柱的认识、第18页例1和第19页例2。

  内容简析

  圆柱的认识: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圆柱。

  例1:通过观察圆柱,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

  例2:通过观察图形,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的侧面、底面和高;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1.在教法上,应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圆柱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出圆柱的特征。

  2.在学法上,学生把观察和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操作活动认识圆柱的特征。本节课也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加强小组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实物展示法:

  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圆柱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初步感知圆柱;紧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个圆柱的特征,观察圆柱的组成。(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

  学生1:圆柱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圆和一个曲面。

  学生2:两个圆的面积相等。

  学生3:……

  教师表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品析:用观察实物的方式导入,让学生看到了真实的物体,使学生对圆柱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用动作摸一摸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展示法:

  1.课件出示“旋转门”的画面,引导联想: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圆柱的形成)

  我看到了旋转门,想到了它转起来会形成一个圆柱。

  2.课件出示:比萨斜塔、客家围屋、立柱、蜡烛、水杯等。课件抽出圆柱的几何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品析:课件展示的效果是使图形更加形象具体,学生一目了然,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刻,有助于学生对于圆柱的学习和研究。】

  动手操作法:

  让学生拿出所带的硬纸板、直尺、剪刀、圆规等学具,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动手制作圆柱的模型。

  小组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品析:亲自动手操作制作圆柱模型不仅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圆柱,而且让学生有一种喜悦的成就感。同时,对下面观察总结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圆柱

  ①谈谈圆柱,大家知道什么是圆柱吗?请同学说说你理解的圆柱。

  ②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状的物体。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教材第17页几个圆柱物体的图形,认识圆柱。

  (2)教学例1:

  出示教材第18页例1:观察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征。

  ①认识圆柱的面。

  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再次观察例1中的图形,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②认识圆柱的高

  引导学生观察例1中的圆柱,根据图形上的提示认识圆柱的高,再根据例1中的高找到自己手中圆柱的高。结合教材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观察教材第19页例2。

  总结: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认识了圆柱,学习完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系统整理。

  质疑一: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圆柱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质疑二: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圆柱,学习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找两个学生畅谈本课时的收获,教师对其进行补充完成课堂的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1.圆柱的组成及特点:圆柱是由3个面组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面除外)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衔接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大家留一个思考的话题:

  什么叫作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面?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两次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把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有关知识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在教学中,应多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的同时,教师应进行相应的提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印象才能更深刻,学习的知识才会更扎实。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认为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什么办法验证呢?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条件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什么条件就一定能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怎么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怎么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根据底面周长求出底面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了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渗透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1、复述回顾: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 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3)、判定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A、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B、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C、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2、引出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成正比例的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之间的一些特征。当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时,底面积和高度又有什么态度呢? ﹙板书:成反比例的量﹚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之前,提出实验要求。

  (1)、记录杯子里水的高度,把表格中补充完整。

  (2)、观察水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播放实验。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3、观看实验记录单,回答三个问题。

  ①表格中有哪两种量?

  ② 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教师据学生汇报说明:在水的高度和底面积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反比例关系。

  4、课件展示反比例的意义,请学生回答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是有三个条件,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变化方向相反;

  3、乘积一定。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谁给我们来举个例子吧。

  (1)学生自由举例。

  (2)师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反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只有积一定,这两个量才成反比例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每小时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当圆柱体的高度一定时,体积和底面积。

  (1)、表格中有( )和( )两种相关联的.量。

  (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

  (3)、这个积表示( )。

  (4)、表中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是“√ ”,不是“×”。

  (1)煤的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 )

  (2)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 ( )

  (3)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 )

  (4)华容做12道数学题,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 )

  四、积极应用,拓展新知。

  出示课件,正、反比例的例题,请学生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表格补充完整。

  学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答案。

  五、拓展练习。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比例吗?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

  (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 )

  (3)、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一定,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 ( )

  (4)、小麦每公顷的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 )

  (5)、矿泉水瓶中喝掉的水和剩下的水。 ( )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 )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与所需块数。 ( )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挑战一下自我吗?好!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堂堂清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 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恒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感受探索数学奥秘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出示学习目标:

  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体会数学转化思想。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下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积都相等,高也相等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

  (2)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 的体积相等吗?用什么办法验证呢?

  2、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3、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

  ①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2、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电脑演示操作

  (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灵活应用

  闯关1.

  1、填表。(课件)

  2、一根圆柱形钢材,横截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闯关2.

  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什么?(生:底面积)

  闯关3.

  1、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 ),它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就是( )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 )乘( ),用字母表示是( )。

  2、圆柱底面半径为r厘米,高为h厘米,体积v=( )立方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我是小法官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相等,他们体积也相等。(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都 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

  3.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 体积越大。( )

  4.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5.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体积也扩大2倍.( )

  4、填空

  1.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

  2. 一根横截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长是2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拓展:把一根圆柱形木材横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1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根木材长2.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生汇报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1页练习三第1-4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正比例是刻画某一现实背景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从常量到变量,是学生认识过程的一次重大飞跃。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学会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函数的思想方法。同时这部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号这一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通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比、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虽然学生在过去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思想有一些感知,但真正用函数的观念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从本课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方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在认真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设计,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注重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4.注重学生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认识、调整自我,建立自信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正比例的量,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受用数学模型表示特定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获得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铺垫衔接。

  1.谈话:看到“正比例的意义”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结合现实情境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正比例的意义建立在对常见的数量关系间变化规律探索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回顾既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有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并联系这辆汽车的行驶过程,体会表中行驶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和比较表中数据,说一说这两种量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组织反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汽车的行驶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谈话: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表中数据,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喝路程的变化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预设:

  (1)一种量扩大到到原来的几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到原来的几倍;一种量缩小到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路程除以对应时间的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80。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发现规律的,及时引导学生写出机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这个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几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括号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这个式子说一说上面的例子中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吗?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正比例的意义比较抽象,建立正比例的概念,首先要对变量有比较充分的感知。为此,在呈现表格后,先引导学生联系汽车行驶的过程体会到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在不断变化的,再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体会到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知变量的特点,又渗透了变量和自变量的含义,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讨论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规律,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充分预设,既为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具体活动中经历学习过程,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充分感知。在揭示文字表达式后,让学生交流这里的“一定”表示什么意思,并结合文字表达式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对已经积累的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和概括,为进一步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做好准备。】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表中已经给出的数据把表格填写完整。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先想一想购买铅笔的数量和总价是怎样变化的,再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看这两种量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

  提问:这里总价好数量的比值表示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关系式,判断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让学生继续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感知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积累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感性经验,为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提供更丰富的感性认识。】

  3.抽象概括

  请大家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中分别是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揭示课题。

  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回顾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说一说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得到正比例关系的字母表达式,既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已经积累的的感性经验上升的理性认识,获得对正比例意义的准确把握,又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和方法,体验符号化的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三、分层练习,丰富体验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讨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的呢?请大家先写几组相对应的的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再想一想这个比值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题中几种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组织反馈。

  提问:张师傅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题目后,请学生说一说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量,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在独立进行判断,并交流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第1题。

  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发现订阅数量与总价的变化规律的,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为什么说订阅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4.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把正方形放大,并演示放大后的正方形,并说说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正方形的,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出示题中的表格,让学生独立填表并比较填出的数据,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它们是否成正比例。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追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看什么?

  【设计说明: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地设计练习,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变量的特点,感悟函数的思想,发展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回顾,提升认识

  谈话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11-1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1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4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6-17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7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1-02

【热】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2

【精】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