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1-12-01 11:21:5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合集五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科学知识

  1.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2.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3.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精神。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初步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2: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不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层次3:能了解降落伞能缓解物体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能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 1:不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 2: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不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层次3 能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制作简易降落伞。能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教师:先出示降落伞下降的图片或录像。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降落伞可以把我们安全的.从天上带回到地面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空气托住了降落伞。

  教师让学生讨论: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学生开始讨论:讨论过后组织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气阻力。

  探索和调查

  教师:你们想自己制作一个降落伞吗?

  学生说:想。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根据具有的材料设计制作降落伞的方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2.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3.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3、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研究摆的乐趣。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不会“控制变量”,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层次3: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试验结果。

  探究能力:

  层次 1: 不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不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 2: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3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目的

  集中话题

  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样东西,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

  (教师松手,手心挂着一个简易的摆)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摆

  2、教师:关于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

  探索和调查

  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

  (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

  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

  (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

  (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

  (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5)学生汇报。

  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观察你们的摆,作出你们的猜测。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1)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们小组觉得摆的快慢与哪种假设最有可能有关,就作为你们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下你们的实验该怎么来做?并记录下你们的方案。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3)学生汇报方案, 相互评点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教师再提供参考意见,主要是怎样控制变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4、学生欣赏小诗:

  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

  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

  有的却很大,很大;

  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

  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

  ……

  世界上亿万个生命,

  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5、师解“土”字。“土”字这里有两横,这表示土壤是一层一层的,植物把根这样深深地扎进肥沃的表层土里,吸收里面的养分。

  二、猜想假设

  1、学生猜想我们挖来的土壤里有什么。

  2、观察: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来观察观察土壤,观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呀!

  三、制定方案

  提问:小朋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小组商量一下。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

  四、实施方案

  A、观察的时候要仔细,如发现有活的东西,请小心地放入昆虫盒内,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其它东西可以放在方形盘里。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记录!每一小组要把你们从土壤发现的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名字写在同一个方框里。

  ⑤、学生观察土壤。

  五、展示交流

  ①、请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在学生开始交流前,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第一个上来交流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把学生带上来的记录表进行实物投影。

  学生汇报结束后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植物)

  这些物体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动物)

  这些物体又是属于哪一类的?(板书:动、植物遗留物)

  还有这些呢?(板书:杂物)

  ②、还有哪一组也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发现呢?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分成这样四块呢?

  ③、请没有汇报的小组再进行集体交流。

  对上来交流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因为新的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时机应全程化,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适时对学生作出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是必要的。

  ④、讲述:大家观察得非常投入,从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在这些东西中,哪些是土壤里本来就有的呢?是呀,土壤本来就是小动物们和植物们的家嘛。

  ⑤、讲述:在土壤里,有本来就居住在里面的小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外来的东西,是哪些东西呢?它们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也把杂物叫做垃圾。我们抛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可以多一些,也可以少一些呀,如果我们给土壤妈妈的杂物太多了,会怎样呢?

  ⑥、讲述:是呀,如果我们乱抛弃废物的话,土壤妈妈还会生病的呢?为了使土壤妈妈的身体能够健康,我们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⑦、总结:大家说得多好啊,土壤妈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一定会很高兴的,而且会越来越美丽的,这样,我们就能和小动物们、植物们一起在土壤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健康快乐地生活了。

  六、拓展创新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土壤里有什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土壤里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里面有许多秘密呢!这堂课,我们研究得开心吗?老师看到大家研究得……津津有味更加开心。今天,我们研究了土壤以后,如果你也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写成小诗或写一段美文,同学之间在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体会。关于土壤,你们是否还想知道一些其它问题呢?

  2、总结:现在大家的头脑里又产生了许多小问号,说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且对我们周围的土壤世界非常关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带着问题去研究事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课外,你们可以去自由研究下其中的一两个小问题,行吗?

  板书:植物、动物土壤、动、植物遗留物、杂物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土壤不是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空气、水、沙、黏土、无机盐、腐殖质等成分构成。在探究过程中他们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4

  课程标准: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3.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不清楚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层次2: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但是不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层次3: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探究能力:

  层次 1: 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不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 2: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但是不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不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层次3 :通过本课学习后学生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教学步骤: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教师总结:车论的运动是转动,而车厢的运动方式是直线移动。

  教师出示载重汽车的录象让学生看完后提问:“你们觉得要想让汽车运动的更快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教师不做评价。认真听学生的发言。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5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

  3.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

  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概念发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下册教案12-1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汇总07-28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合集07-30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汇总07-29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21篇)07-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11篇)07-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五篇03-06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9篇)07-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07-3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7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