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蜀鄙之僧》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蜀鄙之僧》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蜀鄙之僧》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蜀鄙之僧》是一篇文言文,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文章讲述的是蜀鄙之贫富二僧皆欲往南海,最终,贫者至而富者未至的故事,寓意志向坚定,付诸于行动,即使客观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
故事情节主要用人物对话来展开,蜀鄙二僧的对话洗练而含蓄。富者言语中充满了怀疑与轻视,而贫者的一个“足矣”,把他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意志表现了出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经过一笔带过,语言简洁而富有想象。
文章主要阐明天下事“为之”方能成功的道理。学生依托“注释”和“大意”理解文意相对不难。因此,教学中坚持“诵读为线,释意为珠”的策略,让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逐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为之”才能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意、文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志向坚定并付诸于行动才能成功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对话时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解题,学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请清朝一位名叫彭端淑的老先生用文言文给我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蜀鄙之僧。(大屏幕出示课题)
2.看题目,你能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讲的是什么人的故事?
解释课题,板书“蜀鄙之僧”
(蜀,指四川;鄙,这里是指偏远的地方,僧,指和尚。)
3.“蜀、鄙、僧”是这课要求掌握的三个生字,请大家拿起笔在书上工工整整写下来。
(二)通读,知古语之意。
1.自己试着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要求把每一个字都读准确。
2.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学生读音和对古文言词语的理解,随机正音和释义。如“语”的读音yù, “恃” 、“钵”的释义等(并将该字至于语言环境中练读)。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练读,教师巡视并指导。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子何恃而往?子何恃而往!(简单提示问号和叹号语气的不同)
吾一瓶一钵足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多音字读准),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yān)。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zāi)?
3.学生齐读。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悟读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用字简洁,慢读才能好好体会,所以我们读文言文语速要慢,停顿要恰当)
结合释义、教师和学生对读,学生和学生对读,引导学生读通语句,读准节奏。
5.指名通读课文,概括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学生用现代文概括文章大意后,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我们读书,发现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的意思却用这么长的白话文来说明,可见文言文的精练啊。
你能不能也试着用文言文来概括这个故事呢?出示:
此文讲蜀鄙有贫富二僧,皆_____________,终,贫者________________富者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用文言填空不太容易,教师可以做适当提示:课文讲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注意从书中找出有关句子。此设计意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认识现代文与古文的区别在于语言简练。)
板书:贫者 至 富者 未至
过渡:好文不厌百回读,文章需要细细品啊,我们再读读课文,相信大家会读出古文里的味道。
(三)品读,悟文章之情。
故事很简单,二僧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和做法却截然不同,同桌分角色读读课文体会体会,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1.学生练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遍:两个同学分角色对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二遍:老师读富者的话,一人读贫者的话。
注意体会“子何恃而往?”和“子何恃而往!”所包含的富者的怀疑与轻视的思想感情。
第三遍:老师读贫者的话,全体读富者的话。
体会“吾一瓶一钵足矣。”引发学生的想象,体会穷和尚的内心想法和坚定意志。
3.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认识到蜀鄙此二僧不光是“一贫,一富”,更是“一有志,一无志”、“一勇敢,一怯懦”、“一坚定,一犹豫”、“一敢想敢为,一只想不做”……
引读(学生齐读):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4.思考: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了这两位都想去南海的僧人,为什么富者没有实现,贫者却实现了呢?你想说些什?
(有志者事竟成,不但要立志,还要行动……)
5.齐读课文。
(四)拓展,寻古人之迹。
1.文言心声、文如其人,好的文章光照后人,也必然折射出作者自己的影子。下面我们读一读有关彭端淑老先生的资料,看能不能找到“蜀鄙之僧”的影子。
资料:彭端淑年少时,苦读于翠笼山紫云寺,五六年不曾下山,甚是勤奋。为官时,初到粤(yue)东,遇积案3000余件,他立即调集各州县案卷,会同幕僚开诚布公,明断有声。不一月,全部案结,吏(li指官员)民无不惊佩。
2.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先生啊!彭老先生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启示:
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生自由读句。
(老先生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人不但要有目标还要有行动,就是去“为”。)
学生齐读句。 教师板书:为 不为
教师总结:同学们请记住今天认识的贫者,请记住彭端淑老先生,请记住老先生的名句。学生大声朗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蜀鄙之僧》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正确停顿。背诵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熟读课文,理解文言词汇,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
诵读、背诵,增强文言语感教学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从题入手,营造文言文学习环境。
今天,我们将听到一个故事,四川偏远地方的和尚的.故事。
2、老师从哪个词知道故事发生在四川?——蜀。又从哪个词知道是在偏远地方?——鄙。
二、新授
(一)读课文,整体感受。讨论学法
关于蜀鄙之僧到底有什么奇特故事呢?
1、想知道,快读读。(各自试读)
2、读了课文,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难读,难懂等。
3、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文言文的词、句与今天的意思常有不同。今天我们读文言文,难度较大。那怎么学呢?说说你的办法、打算。
预设及教师引导要点。
(1)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读时注意正确停顿)
(2)对照图片、注释或大意学习。
(二)反复诵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1、听老师读读,感觉感觉。
2、师范读,同时用同步出示停顿标记,并给难读准的字注音。
ù语shì恃bō钵
3、刚才大家听得挺起劲儿,能不能自己找找感觉?
重点指导读的方法:文言文用字简洁,慢读才好慢慢琢磨;注意停顿。根据停顿标记,自由试读。
4、你会读哪些句子了?来,带我们读一读。如果这些句子你读起来还有困难,也可提出来。大家一起练。相机引导全班练读长句、难句。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5、全班齐读。
(三)借助大意,读懂文言文故事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结合第二个方法——对照译文学习,你会懂得更多。
2、生自读自悟。
3、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小组内交流。
交流弄懂后,请组长拿出问号袋(见下面交流内容),试用文中句子回答。
4、全班交流。
(1)交流问号袋中的问题。同时相机学习重点词语,并板书故事主要内容。
A贫富二僧立下何志?(欲之南海)相机理解“之:去”。
B结果如何?(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相机理解“至:到”。
C你知道他去的地方多远吗?(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相机理解“去:距离”。
(2)自由交流质疑。预设要点:语,告诉(动词)。子:你。恃:依靠。买舟:此处为租船。
5、明白了意思,现在我们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试试看。
三、练习
指名按停顿读课文。
四、总结
课文讲了一贫一富两个僧人,贫者实现了理想,去了南海,而富者却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找同伴练习分角色读。
板书设计:
蜀鄙之僧
贫 一瓶一钵至
二僧立志
富 欲买舟而下 未能至
【《蜀鄙之僧》教案】相关文章:
蜀僧说课稿11-04
蜀僧说课稿2篇11-11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10-27
《蜀相》 教案03-25
《蜀相》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07-28
《黔之驴》教案07-29
桥之美教案07-29
经典教案之田忌赛马08-25
《桥之美》教案11-19
《桥之美》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