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时间:2024-07-26 19:19:48 夏杰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精选10篇)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10以内数量组合的不同可能性,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2、能够清楚的表达数学问题的设想、过程、结果。

  3、分享数的组合经验,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形式:

  以小组形式活动。

  活动准备:

  糖果6颗,大呼啦圈5个,中呼啦圈7个,小呼啦圈7个,数字6和数字8卡片各一张,圆圆点的标志磁片若干,空盘子3个,白板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糖果”

  教师把6颗糖分在两只手里,幼儿根据教师一只手里糖的数量来判断另外一只手里有几颗糖。

  二、探索6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提出“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说明游戏的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扮演“小羊”的幼儿躲到呼啦圈里,老狼就不能抓小羊。第二条规则是小圈里只能躲一只羊,大圈里躲两只羊。

  2、第一次游戏6只羊6个小圈

  教师提问:6只小羊能全部躲进6个小圈圈里吗?

  3、游戏之后教师总结,并且以符号表征的概念让幼儿来说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4、幼儿探索6只羊和5个圈、4个圈、3个圈问题要怎么解决。

  随着让圈圈的数量变少但还要保证6只小羊是安全的,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思考选择怎样的圈才能拯救小羊。这样连续减少圈圈的数量直到圈圈是3个大圈。

  5、游戏结束后教师继续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三、探索8组合的不同可能性。

  1、老师提出问题“8个人做游戏,如果大家都不想被抓住,你觉得最少需要几个圈?”

  2、当幼儿解决掉最少需要4个圈的问题后,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果用3个圈,又怎样保证小羊不被老狼抓住。”

  3、第二次制定游戏的规则并重新命名各个圈圈的名称:小圈、中圈(原来的大圈)和大圈,并且大圈可以让3只“小羊”站进去。

  4、游戏结束后教师出示符号表示游戏。

  活动延伸:

  如果9只羊、10只羊一起玩游戏,最少需要几个圈呢?那得要多大的圈呢?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不同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分组操作材料:每组若干个相同的小盘子、数量不同的积木。

  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均分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展示一些水果,如 6 个苹果,提问幼儿:“如果要把这 6 个苹果分给 2 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不同的分法,如一个小朋友 1 个苹果,另一个小朋友 5 个苹果;一个小朋友 2 个苹果,另一个小朋友 4 个苹果等。然后提问幼儿:“哪种分法最公平?”引导幼儿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即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量一样多。

  分组操作:给每组幼儿提供数量不同的积木和小盘子,让他们尝试将积木平均分到小盘子中,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交流分享: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说说自己是怎么平均分的。

  观看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图片,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

  (三)游戏环节

  “分一分”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定数量的'玩具,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平均分,看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准确。

  (四)结束部分

  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将一些物品平均分给自己的家人。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平均分的操作练习。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平均分的现象。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片、分合式卡片、小玩具若干。

  学具:操作板、小棒、雪花片等。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游戏“数字抱团”,让幼儿复习数字 1 - 10 。

  玩法:教师说出一个数字,幼儿迅速按照数字的数量抱成一团。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 5 个小玩具,引导幼儿思考可以怎样分成两份。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操作板上进行操作。

  教师总结幼儿的分法,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如 5 可以分成 1 和 4 、 2 和 3 、 3 和 2 、 4 和 1 。

  幼儿操作:用小棒或雪花片分别表示 6 、 7 、 8 ,尝试进行分解,并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法,教师巡回指导。

  (三)游戏巩固

  “卡片对对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和分合式卡片,幼儿迅速找出对应的卡片。

  “找朋友”

  幼儿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找到能与之组成规定数字的伙伴。

  (四)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引导幼儿将操作材料收拾整齐,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相关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数的分解与组合。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数字分解与组合的现象。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分类的概念,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分类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玩具或物品,如积木、球、卡片等。

  几个分类盒或篮子,分别贴上不同的分类标签,如形状、颜色、大小。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类的示例和相关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展示一堆杂乱无章的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好多玩具,但是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怎么办呢?”

  引出活动主题——分类。

  (二)操作与探索

  分发玩具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尝试分类。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如把相同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

  观察幼儿的'分类方法,适时引导和提问。

  例如:“你为什么把这几个玩具放在一起呀?”

  (三)学习与理解

  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解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如按照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颜色(红色、蓝色、绿色)、大小(大、中、小)等分类。

  请幼儿再次对玩具进行分类,这次按照老师给出的标准分类。

  (四)巩固与拓展

  提供一些新的物品,如水果、文具等,让幼儿尝试分类。

  增加分类的难度,如同时按照两个或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如形状和颜色、大小和颜色等。

  (五)总结与评价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多的分类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分类。

  鼓励幼儿回家后帮助爸爸妈妈整理物品,进行分类。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不同的分合方式,体验数学的乐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的物品,如积木、玩具水果、小棒等。

  记录纸、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如 6 个玩具水果,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问:“我们有 6 个水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呢?”

  (二)操作探索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物品(如 8 个积木),让他们尝试将这些物品分成两份,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并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思考不同的分法。

  (三)分享交流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例如:“我把 8 个积木分成了 3 个和 5 个。”

  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分法,发现总数不变,分的方法有很多种。

  (四)巩固练习

  再次提供不同数量的物品(如 10 个小棒),让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合操作,并记录结果。

  每组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法,共同探讨是否还有其他的分法。

  (五)活动总结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分合的概念和方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关于分合的现象。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更多数量不同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操作和探索。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分物品的游戏,如分糖果等。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物品平均分配,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分配过程和结果。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不同的物品,如水果(苹果、香蕉等)、玩具、积木等。

  盘子、小碗若干。

  相关的图片、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展示一些物品,如 6 个苹果,问幼儿:“如果要把这些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操作与探索

  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数量的物品(如 8 个玩具、10 块积木等)和相应数量的盘子。

  让幼儿尝试将物品平均分配到盘子中,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进行分配。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分配方法。

  (三)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分配结果,并讲述是如何分配的。

  例如:“我把 8 个玩具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4 个。”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的分配方法,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即每个部分的数量相同。

  (四)巩固与拓展

  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上面显示不同数量的物品和要分配的人数,让幼儿用画圈或连线的方式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又快又准地完成平均分的任务。

  (五)总结与评价

  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即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知识。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平均分。

  让幼儿回家后,将一些水果或零食平均分给家人,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分”的概念,探索不同的分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积木等。

  分组操作材料,如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小棒等。

  记录表格和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展示一些物品,如 6 个苹果,提问:“小朋友们,如果要把这 6 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操作探索

  分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定数量的物品,如 8 个玩具或 10 块积木。

  要求幼儿尝试将物品分给小组内的成员,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并记录下来。

  个体操作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卡片或小棒,如 12 张卡片或 15 根小棒。

  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其分成两份,记录不同的分法。

  (三)交流分享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格,分享自己的分法。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分法,总结规律。

  (四)巩固提升

  教师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要把 18 个气球分给 3 个小朋友,怎么分才能公平呢?”

  让幼儿再次进行操作和探索,进一步理解“分”的概念。

  (五)活动总结

  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强调“分”的概念和不同的分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分”的知识。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继续进行分物的操作。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水果、分碗筷等,巩固所学知识。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和观察,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的`物品,如糖果、积木、卡片等。

  盘子、小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展示一些物品,如 6 颗糖果,提问:“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 6 颗糖果,如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

  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操作探索

  给每个幼儿分发数量不同的物品(如 8 块积木、10 张卡片等)和相应数量的盘子。

  请幼儿尝试将物品平均分配到盘子中,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

  (三)交流分享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分配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分法,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即每个盘子中的物品数量要一样多。

  (四)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拿出一些物品,如 12 个苹果,让幼儿分组进行平均分,并记录分的过程和结果。

  小组展示分享,互相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课后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如分水果、分蛋糕等。

  回到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平均分物品的游戏。

  四、活动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和实践,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9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纸若干。

  剪刀若干。

  相关的 PPT 课件。

  三、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利用 PPT 展示一些等分的图片,如将一个蛋糕分成相等的两份,将一个正方形的纸分成相等的四份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分的?”

  操作探索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圆形的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圆形纸分成相等的两份。

  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指导。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就是相等的两份。

  同样的方法,给幼儿发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探索如何将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或四份。

  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将这些图形等分。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游戏巩固

  开展“分分乐”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图形和等分的份数,幼儿迅速用剪刀将图形纸进行等分。

  检查幼儿的等分结果,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总结

  回顾本次活动学习的内容,强调等分的概念和方法。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等分的现象。

  四、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更多不同形状的纸和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等分。

  让幼儿回家后尝试将一些食物(如苹果、面包等)进行等分。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 10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和理解不同的分合方法,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符号等方式记录分合的结果,培养其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各种数量的物品,如糖果、积木、玩具等。

  记录纸、笔若干。

  展示板。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展示一些物品,如 6 颗糖果,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我们有 6 颗糖果,如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呢?”

  (二)操作与探索

  幼儿分组操作,尝试将给定数量的物品(如 8 块积木、10 个玩具等)分给两个或多个小朋友,探索不同的分法。

  教师巡回观察,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并提醒幼儿记录分合的结果。

  (三)分享与交流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教师将幼儿的分法展示在展示板上,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分法。

  (四)总结与提升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分合的'规律,如总数不变,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越少等。

  鼓励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会用到分合的概念。

  (五)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更多数量的物品和不同的任务,让幼儿继续进行分合操作。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分合任务,如分水果、分餐具等。

  四、活动注意事项

  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操作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注重引导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操作过程。

【大班数学活动分分乐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益智游戏教案 :糖果分分乐(通用10篇)11-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图形碰碰乐》04-03

打击乐大班教案03-21

大班体育教案杯杯乐01-17

大班打击乐教案03-21

大班综合活动教案:红薯乐(通用10篇)05-20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合合乐》含反思04-06

大班音乐打击乐教案09-27

大班获奖数学《文具》教案及活动反思04-03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组成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