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水流有能量,知道小水车的转速快慢与水流能量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黄瓜或红萝卜等材料制作简易小水车,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装有小水车的鱼缸一个。
2、黄瓜或红萝卜(切成2厘米左右的段),可乐瓶剪成小叶片(长2厘米,宽1厘米)、牙签(或圆珠笔芯)。
3、水盆、易拉罐若干,易拉罐底部各钻一个洞、大小不一。
三、内容、活动形式与方法
[活动提要]
本活动分两部分
1、发现小水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水车玩一玩。
2、试一试,怎样让小水车转得快。
[具体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小水车为什么会转。
1、看一看
(1)出示一个装有小水车的大鱼缸,让幼儿观察小水车的转动。
(2)看看小水车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转起来的。(引导幼儿发现小水车是在水流的冲击下才能转起来的。)
2、做一做
给幼儿提供黄瓜切成的段、可乐瓶剪成的叶片、牙签,先把小叶片朝一个方向均匀地插入黄瓜段的周边,牙签插入黄瓜段中心,用手转动小叶轮,使它能在牙签(轴)上灵活转动。
3、玩一玩
给幼儿提供盛水的盆,底部钻眼的易拉罐,易拉罐装满水后,一只手举起来使水流冲击小车的小叶轮(另一只手拿着牙签的一端,使牙签处于水平位置),小水车就会转起来,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使他们感知小水车在水流冲击下能转起来。
(二)怎样让水车转得快
1、比一比
谁的水车转得快?引导幼儿采取多种方式使水车转得更快。
2、想一想
想一想水车为什么转得快。引导幼儿说出观察结果。
(1)易拉罐底部洞的大小一样,装满水后,改变易拉罐的高度,水位高时,小水车转得快。
(2)易拉罐底部洞的大小不一样,装满水后,让它们在同一高度往下流水,洞大的水流量大,小水车转得快。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感知小水车转得快慢:
①与水有关,水位越高,转得越快。
②与水流量有关,水流量越大,转得越快。
四、活动建议
1、活动难点在“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小水车转得更快”这一环节,教师应启发引导幼儿充分探索和尝试,若在小龙头下进行,效果会更好,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中进行本活动。
2、在活动过程中,便于幼儿操作,可给小水车做一个托架。
3、注意事项:幼儿在制作小水车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在插入叶片时的方向和间距,以保证叶轮在水流冲击下能匀速转动。
水车转得快慢的原因还与叶片有关:叶片插的方向,叶片的多少。如果幼儿在做水车中有以上情况,教师不要急着去纠正,教师可以通过比一比的方法,让幼儿发现上述原因。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2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内容从幼儿身边素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触及最多的自然现象,本活动通过利用古代水车让幼儿探索水车的奥秘,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引发幼儿对水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因此我设计了水车的奥秘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水车,知道水车是古代灌溉农田的重要工具。
2、感知水车的转速与水流的大小有关。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重点:
感知水车的.转速与水流大小、水位有关。
四、活动准备:
音乐《森林水车》、水车图片、视频及教具
材料:一次性筷子、叶片(饮料瓶剪成片)、乒乓球、水、盒子
五、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森林水车》
(1)播放音乐,小朋友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
(2)它是一种工具发出的声音……
2、出示水车图片,认识水车
(1)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水车(其实刚刚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水车的声音)
(2)小结:在古代呢,水车是用来灌溉农田的工具,但现在大多是用来观赏的。
3、播放水车视频,了解水车的原理
(1)水车为什么会转?它是怎么转起来的?
(2)小结:把水轮车放在水中,水轮车受水流的冲击下转动的。
4、操作:模拟水车——感知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能转起来
(1)出示水车教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它是怎么转起来的?——水的冲击使水车转动
(2)模拟做水车
介绍材料:乒乓球、叶片、筷子、盒子、水
做法:先把叶片朝一个方向均匀地插入乒乓球周围,筷子插入乒乓球中心,用手转动叶轮,使它在筷子上灵活转动,做好后用筷子俩端把它固定在盒子中就可以。
玩法: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瓶水,操作时,一只手把水瓶举起来,慢慢往下倒,使水流冲击水车的叶轮,仔细观察水车能否转起来。
(3)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小心叶片滑到自己,水洒在桌面上要及时清理,做完后把桌子清理干净。
探索:怎样能让水车转的快?
5、分享实验结果
师:操作时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的水车转的快有的转的慢?为什么?
小结:水车转的快慢与水位有关,水位越高,水车转的越快;水车转的快慢与水流量有关,水流量越大,水车转的越快。
六、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出了水位和水流量会影响水车转动的速度,还有许多影响水车转动速度的因素,我们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如:叶片插的多少和叶片插的方向等等)
七、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趣味性很强,教师通过播放水车视频及水车教具演示,激发幼儿探索:水车是如何转动的?在操作活动中,每位幼儿都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增强了对水车转动现象的强烈兴趣。活动中,教师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水车转动的基本原理,即水流的力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手制作水车模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木棍或吸管、塑料瓶(作为水槽)、小电机和电池(可选,用于展示电动水车)、水。
教具: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真实的水车及其工作场景。
安全提示:确保使用的材料安全无毒,剪刀等尖锐工具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活动过程:
1. 引入话题(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比如古代人们如何利用水车灌溉农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水车图片或视频,简单解释水车的作用和历史背景。
2. 讲解原理(10分钟)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水车的工作原理,强调水流是如何推动水车叶片旋转,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如使用小电机带动简易水车模型)来直观展示水车转动的过程。
3. 制作水车(20分钟)
分步教学:教师先示范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水车模型,步骤包括:
制作水车叶片:在卡纸上画出叶片形状,剪下来,然后粘贴到木棍或吸管上。
固定水车轴:确保水车轴能够稳定立于塑料瓶口或自制支架上。
动手操作: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动手制作自己的水车模型。
4. 实验探索(15分钟)
测试水车:每个小组轮流将自己制作的水车放入装有水的塑料瓶中,观察并记录水车的转动情况。
调整与优化:鼓励孩子们尝试调整水流量、叶片角度等,看看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水车的转速。
5. 分享与总结(10分钟)
分享体验: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水车的转动速度。
总结原理:教师总结水车转动的科学原理,强调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
环保教育:引导孩子们思考水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培养节水爱水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其他能量转换例子,下次课上分享。
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材质、不同设计的水车对效率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水的流动可以产生力量,驱动水车转动的基本科学原理。
过程与方法:亲手制作简易水车模型,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木棍或吸管、塑料瓶盖、小碗或浅盘、水。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水车的工作原理,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活动流程:
1. 引入话题(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短的关于古代人们如何利用水车灌溉农田的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视频展示:播放一段水车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水车的运作过程。
2. 讲解原理(10分钟)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水车转动的原理:水从高处流下时,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转换为转动水车的力量。
展示水车结构图,指出关键部件,如轮子、轴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3. 制作水车(20分钟)
步骤说明:教师先示范制作一个简易水车模型。
使用彩色卡纸剪出水车的轮片,形状可以是扇形或其他创意形状。
将轮片用胶水固定在木棍或吸管上,形成水车轮。
在塑料瓶盖中心钻孔,将木棍穿过作为轴承,确保水车能自由转动。
准备一个小碗或浅盘作为“河流”,放置于水车下方。
分组制作:孩子们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水车。
4. 实验探索(15分钟)
每个小组将自制水车放入装有水的小碗中,观察并记录水车的转动情况。
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水流量大小对水车转速的影响?改变水的高度会怎样?
鼓励孩子们尝试调整水的流量或高度,观察并讨论结果。
5. 分享总结(10分钟)
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总结水车转动的科学原理,强调实验中的观察与发现。
引导孩子们思考水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发电、灌溉等。
活动延伸: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其他例子,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利用水流动力工作的。
设计一个“创意水车大赛”,邀请家长参与,看谁的水车设计最独特、转得最快。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水流的力量,并知道小水车的转速与水流能量大小有关。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自制小水车模型若干(可用塑料瓶、吸管、瓶盖等材料制作)。
水槽或水盆,水源(如水龙头或水桶)。
记录表、笔等记录工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展示小水车模型,引起幼儿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会转呢?”
2. 探索实践
让幼儿自由探索小水车,尝试用水流冲击小水车,观察其转动情况。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流越大,小水车转得越快;水流越小,小水车转得越慢。
教师提供不同大小、形状的水槽和水源,让幼儿尝试改变水流条件,观察小水车的转动变化。
鼓励幼儿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与同伴分享。
3. 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回顾探索过程,引导幼儿总结出水流能量大小与小水车转速之间的关系。
表扬积极参与、认真探索的幼儿,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兴趣。
4. 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水流能量的例子?比如水力发电、水车灌溉等。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探索更多有关水流能量的知识,并将自己的发现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水流能量大小对小水车转速的影响。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引导幼儿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活动准备
分组材料:每组一套小水车制作材料(如塑料瓶、吸管、瓶盖、胶水等)。
水槽或水盆,水源(如水龙头或水桶)。
计时器、记录表等辅助工具。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水流能量和小水车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让小水车转得更快吗?”
2. 分组制作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套小水车制作材料。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设计自己的小水车,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水流能量。
各组幼儿动手制作小水车,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实践操作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将制作好的小水车放在水槽中,用水流冲击小水车。
使用计时器记录小水车转动的时间,并填写记录表。
各组幼儿轮流进行实践操作,比较不同设计的小水车转动情况。
4. 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回顾实践过程,引导幼儿总结出水流能量大小与小水车转速之间的关系。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以及在设计制作小水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5. 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利用科学知识改进自己的小水车设计?比如改变叶片形状、调整叶片角度等。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继续探索和改进小水车设计,并将自己的成果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 7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水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认识到水流可以产生动力。
技能目标: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水车,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观察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木棍(或吸管)、小电机(可选,用于展示电动水车)、塑料瓶、水盆等。
知识准备:教师提前了解水车的历史和基本构造,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1. 引入话题(约5分钟)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比如古代人们如何利用水车灌溉农田,引出水车的主题。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水车图片或短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水车的形状、组成部分及工作场景。
2. 讲解示范(约10分钟)
讲解水车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水车是如何通过水流的冲击力转动起来的。
示范制作: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一个简易水车模型,边做边讲解步骤,强调安全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3. 动手操作(约20分钟)
分组制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材料,鼓励幼儿合作完成水车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创意发挥:鼓励幼儿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改变水车叶片的数量、形状等,看哪种设计能让水车转得更快。
4. 实验验证(约10分钟)
测试水车:每组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水车放入装有水的盆中,观察并记录水车转动的情况。
分享交流:讨论哪些因素影响了水车的转速,比如水流量的大小、水车叶片的设计等。
5. 总结延伸(约5分钟)
总结回顾: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强调水车作为古代智慧的象征,以及自然力量的运用。
延伸思考:鼓励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类似水车的原理应用,比如风车、涡轮机等。
【小小水车转得快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小风车转得快教案03-23
大班小小乐队教案01-25
小小的苔藓大班教案01-16
《洒水车》教案03-30
大班《小小火炬手》教案11-09
小小设计师大班教案10-17
大班我是小小值日生教案03-15
大班健康教案《小小营养师》09-29
小小解放军大班教案09-30
大班游戏教案:小小飞行员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