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两条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相互制约规律;
二是教育与教育对象的本质联系,最主要的是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国内)1、孔子:《论语》
(1)重视教育的作用(2)提倡“有教无类(3)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5)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2、《学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2)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3)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4)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辨证关系
(国外)1、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苏格拉底讽刺、质疑
2、柏达图的《理想国》: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由三个阶层构成,并且依靠四种美德维持。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美德,“知识就是美德”。
4、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阶段——17至19世纪
1、英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人称“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著《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3、英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4、德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德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中国的陶行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
1、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纳《教育过程》。
2、前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第二章
教育的内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
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凡是有意识地以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所有社会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最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教育者不等于教师。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教育活动起领导作用。
2、教育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矫正者,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校正方向、调整内容、激发动力、教给方法的作用。
3、教育者的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推进和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因而教育者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质量。
4、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内容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控制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不等于学生。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
其一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其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其三,受教育者也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其一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动性、选择性、需要性和意志性,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导自己的行为。
其二受教育者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除了继承、吸取以外,还有重组、创新、开拓的能力。
其三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这两种因素都制约着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进行速度、效益和质量。
(三)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据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环境等。
原始教育的特点: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
2、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政治与教育关系的性质:1、政治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政治和教育的作
用具有双重性。3、政治和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1、制约教育的领导权2、制约教育的享受权
(二)制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总是由统治阶级制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三)制约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往往是政治制度的翻版或浓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驱动和支持作用。
此外,政治还会制约教育(主要是德育)的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经济与教育关系的性质:经济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状况构成了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教育的基础性条件:人力、财力、物力——需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经济水平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有制约作用。
3、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育通过创新、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环境因素:包括先天环境(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
1、提供发展的内容和方向
2、提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一定的限制。
3、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三)教育因素(主要探讨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规定个体发展的方向,起引导作用。
2、具有促进和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专门性。(3)可控性。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适应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心理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还要求作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适应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1、不均衡性: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不均衡-关键期;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2、差异性:相同方面发展水平、速度有差异;不同方面发展的差异。
根据不均衡性,教师应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根据差异性,教育应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三、适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顺序和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
可变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教育和环境中的个体,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教师要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小结: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每种因素作用的大小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也不一样。不能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它们,必须将其置于系统中,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定义:一定社会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意义: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尺度;决定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2)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自由地得到发展。
2、社会本位论:(1)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
(2)教育只有一个总的目的,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到某种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3)教育的结果由教育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xx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一)政治经济制度—主要依据(二)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的发展水平。(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社会思想、道德);
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2)智育: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
(3)体育: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
(4)美育: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劳育: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各育之间的关系:
1、各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育不能相互取代,应坚持各育并举。
2、各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各育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应坚持整体观点,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3、各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和智育的地位与作用更具有基础性。
第六章
教师职业的特点:1、教师职业的多角色性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3、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2、创造性:表现在因材施教上;表现在对教育教学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3、长期性:
从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来看:教师的劳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一活动的特点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
从教师劳动对学生的影响来看: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也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
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校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也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因而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道德素养:(1)教师的“爱”(2)教师的教育责任感(3)教师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教师的知识素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它们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两根支柱。合理的智能结构是合格教师素质的基础。
3、教师的能力结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迅速而正确的判断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家式的教师而不是教学匠式的教师;
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
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4、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5、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一个能动体;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者结合成整体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新型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3、相互激励
4、尊师爱生-------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理解学生;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第七章
课程的概念:
广义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教学科目(即学科)。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类型
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来分类,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是课程的基本类型。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语文复习资料10-20
中考复习资料10-06
数学复习资料09-07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11-11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的复习资料09-27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10-27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07-05
(经典)语文古诗复习资料11-27
中考数学复习资料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