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1
1.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目标的性质:
SMART特性,即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specific)可以度量或测量(measurable)可以实现(achievable)目标之间相互关联(relevant)时间限定(timebond)
①目标可以分为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②目标的纵向性(即目标是分层次的)③目标的网络化④目标的多样化⑤目标的'时间性⑥目标的可考核性
3.简述组织目标的三个基本层次:
①环境层—社会加于组织的目标②组织层—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和一个系统的整体目标③个人层—组织成员的目标
4.巴纳得提出“效果”和“效率”两分法
5.对工商企业来说,通常要在八个主要方面设立目标:
①市场地位②创新和技术进步③生产率④物质和财力资源⑤利润率⑥管理人员的绩效和发展⑦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劳动态度⑧社会责任
6.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的最方便的方法是使之定量化
7.目标的作用:
①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②激励作用③凝聚作用④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8.简述组织目标的激励作用:
⑴目标是一种激励组织成员的力量源泉,从组织成员个人人角度来看,目标的激励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个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调动起潜在能力,尽力而为,创造出最佳成绩。
②个人只有在达到了目标之后,才会产生成就感和满意感
⑵要使目标对组织成员产生激励作用,一方面要符合他们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挑战性。目标要富于挑战性,应当作为制定目标的另一原则。
9.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0.目标管理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在美国。它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例如“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2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等内部因素
2.计划工作的前体条件是搞好计划工作的重要依据。
3.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它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
4.预测的作用:
①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程度
②是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③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5.预测的步骤:
①提出课题和任务
②调查、手机和整理资料
③建立预测模型
④确定预测方法
⑤评价预测结果
⑥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6.狭义地说,进行决策是在几种方案中做出选择。
7.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换言之,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考虑怎么做所作出的决定。
8.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①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②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9.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
10.正确决策的特征:
①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②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
③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④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⑤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3
1.直接改变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为目的的项目活动称之为“制定战略”
2.战略制定通常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设计,以及战略部署和展开等环节。
3.制定战略的核心是要正确地提出和回答问题。
4.外部环境分析包括一般环境分析和产业环境分析。一般外部环境或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威胁的主要社会因素,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影响。一般环境分析又简称为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技术因素。产业环境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主要的分析内容和方法有产业组织分析,市场细分和竞争对手分析。
5.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能力表现在:
①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
②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
③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④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力
⑤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
⑥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⑦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⑧整体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
6.战略分析就是要理清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回避威胁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发挥优势,为制定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7.战略设计与展开:
①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由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②目标
③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④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⑤项目
⑥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⑦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
⑧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特定行动的规定。
8.波特提出三种竞争战略:
①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麦当劳)
②差异化战略(方式:树立名牌形象、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和在顾客服务上别具一格等)
③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超过那些有较宽业务范围的竞争对手。)
9.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
10.管理程序化水平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4
【提要】自考管理信息 :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管理学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般性
②多科性
③历史性
④实践性。
2.管理学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说明管理学具有一般性。
3.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
4.管理学研究内容与范围:
⑴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①生产力方面
②生产关系方面
③上层建筑
⑵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于演变过程。
⑶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吃法来系统来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①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②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①唯物辩证法
②系统方法
③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7.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8.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法的认识论之一的基本的观点。
9.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10.系统的特性:
①整体性
②目的性
③开放性
④交换性
⑤相互依赖性
⑥控制性。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5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很多从不同流派研究管理问题的流派,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2.管理理论丛林包括的主要学派有:
⑴管理过程学派:基本观点:
①管理是一个过程
②管理过程的职能有5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
⑵社会合作学派:最早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管理问题的代表人物是曾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电话公司总经理的切斯特.巴纳德。怀特.贝克从社会学角度提出“组织法合力”贝克指出,企业中的组织结合力包括:①职能规范系统②职位系统③沟通系统④奖惩制度⑤组织规程
⑶经验或案例学派
⑷人际关系行为学派: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获伯格的“动机保健理论”(又称“双因素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等
⑸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是梅奥和霍桑试验
⑹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合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
⑺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
⑻沟通(信息)中心学派:代表人物:李维特,纽曼,香农,韦弗
⑼数学(“管理科学”)学派⑽变理论学派:它认为在管理中药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通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C指变化、顾客、竞争
4.战略管理中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包括:
⑴变化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
⑵顾客方与生产经销方力量对比的逆转是企业外部环境的二个主要特征
⑶无所不在的竞争是企业外部环境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5.战略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6.战略管理的特点:①系统性②长远预见性③对外抗争性④灵活应变性
7.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公司的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考试用书
8.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①以顾客为关注点
②领导作用
③全员参与
④过程方法
⑤管理的系统方法
⑥持续改进
⑦基于事实的决策
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6
1.战略分析就是要理清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回避威胁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发挥优势,为制定战略打下良好的基础。
2.战略设计与展开:
①使命:是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各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当由一个使命。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②目标
③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④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⑤项目
⑥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它也可以称之为“数字化”的计划
⑦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⑧规则:是针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允许或不允许采取特定行动的`规定。
3.波特提出三种竞争战略:
①总成本领先战略,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麦当劳)
②差异化战略(方式:树立名牌形象、设计产品技术特点、性能特点和在顾客服务上别具一格等)
③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种特殊的产品。这一战略的前提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超过那些有较宽业务范围的竞争对手。)
4.识别和确定企业使命是高层管理者的首要职责
5.管理程序化水平是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指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预期的内外部环境。它包括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文化道德等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等内部因素
2.计划工作的前体条件是搞好计划工作的重要依据。
3.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它以过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
6.预测的作用:
①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到最低程度
②是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
③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
7.预测的步骤:
①提出课题和任务
②调查、手机和整理资料
③建立预测模型
④确定预测方法
⑤评价预测结果
⑥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7
【提要】自考管理信息 :
1.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作为标志
2.管理学形式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6个阶段:
①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1930)标准化,制度化
②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1930——1950)重视人的因素
③管理理论丛林(1950——1960)全面、系统、精确
④战略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后)长远
⑤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70年代以后)持续改进,参与
⑥学习型组织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突破是改进,创新
3.第一个明确地把管理作为生产的第四个要素而同土地,劳力,资本相并列的是萨伊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
5.系统的观点:
①整体观点,它的'功效应大于各个个体的功效之和 “1+1>2”
② “开放性”与“封闭性”
③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④模糊分界的观点
⑤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
⑥信息反馈观点
⑦分级观点
⑧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
⑨等级观点
6.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7.科学管理理论要点:
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坏境标准化
④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里革命”
⑥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
⑦实行职能工长制
⑧在管理控制上实行里外原则
8.20世纪初,甘特提出图系统法
9.吉尔布雷斯夫妇被人们称之为“动作专家”
10.哈林顿.埃莫森提出提高效率的12条原则:
①明确目的②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③虚心请教
④严守规章⑤公平⑥准确,及时,永久性的记录
⑦合理调配人,财,物⑧定额和工作进度⑨条件标准化
⑩工作方法标准化(11)手续标准化(12)奖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