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精选15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2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细胞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为细胞的某种特征,有这种能力的细胞保留形成有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
细胞全能性
细胞全能性(celltotipotency)比较权威的'定义是1984年国际组织培养协会做出的:“细胞全能性为细胞的某种特征,有这种能力的细胞保留形成有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个定义比一般所说的概念“一个细胞中包含着这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基因),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更基本和全面。
它不但包含了培养细胞再生成植株的情况(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并以一定形式构建成植物),同时也包含了培养细胞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情况(不分化或只分化成某种类型细胞,但仍留着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能力)。
前者成为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植物需要进行植株再生的理论基础,后者成为像微生物发酵一样培养细胞,生产人们所需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理论基础,如通过红豆杉的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3
1.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和氧化分解,肝脏释放和非糖物质转化的葡萄糖增多,引起高血糖。细胞缺能,总感饥饿而多食,使血糖浓度高于肾糖域(160—180mg/dl),最终尿糖。(注意三多一少的解释)
2.有氧呼吸的特征产物是水。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影响因素是O2浓度、温度、水。
3.无氧呼吸的两种方式是由细胞内的酶种类决定的'。产酒精的生物有大多数植物、酵母菌;产乳酸的生物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缺氧时)。
4.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硝化细菌(生产者)的代谢类型是化能自养需氧;根瘤菌(消费者)和圆褐固氮菌(分解者)是异养需氧型;红螺菌是兼性营养厌氧型。蛔虫、乳酸菌、破伤风杆菌是异养厌氧型。
5.植物向性运动的外因是单一方向的刺激(重力、单侧光),内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意义是提高适应性。
6.植物激素是在一定部位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的作用是主要促进细胞伸长和果实发育、生根,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分裂,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解除种子和块茎的休眠;脱落酸是生长抑制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
7.植物生长发育中,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例高时,利于芽的生长;比例低时,利于根的生长。
8.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敏感性由大到小是根(10-10)、芽(10-8)、茎(10-4)。(注意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纵向运输,主动运输)
9.无子番茄是运用生长素原理,不改变遗传物质(不可遗传变异);无子西瓜运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属可遗传变异。(注意培育过程)
10.下丘脑的作用:渗透压感受器、产生抗利尿激素、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中枢、内脏活动调节中枢、产生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书本原话: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4
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6)肛门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6、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
7、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①小肠长5—6米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
③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
8、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肠液、胆汁、胰液,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5
1.比较复习法。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
2.分类整理法。有很多章节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结构,将这些概念或结构分类整理尤为重要,否则会显得比较混乱。如复习到细胞器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将这些细胞器进行分类:有无膜结构(单层膜和双层膜)、有无核酸或遗传物质、是否与能量转换有关、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中作用不同的细胞器、能否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是否含有色素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掌握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再如遗传规律部分,可以按照性状类和交,配类将众多的概念进行分类,找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再如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通过分类比较可以切实掌握其内涵。
3.串联复习法。复习时,应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只是有全面的理解。例如有关蛋白质的只是主要分散于第一、二、五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物过程。
记忆方法也应多样,可采用“五官并用记忆法”、“化整为零记忆法”、“分层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网络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如采用“谐音记忆法”,原核生物中有惟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又如下面的内容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植物矿质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氮(N)磷(P)硫(S),假(K)爱(Ca)美(Mg),可联想为氮磷硫是一个人,假爱美;微量元素:铁(Fe)猛(Mn)碰(B)新(Zn)绿(Cl)木(Mo)桶(Cu),可联想为一个小孩手拿一根铁棒猛碰一个新的绿色的木桶;色素层析(从上到下):胡耶(叶),ab也;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可记为:甲借(缬)来(赖)一(异)本(苯)亮色书(苏)。
其中“网络记忆法”是夯实基础常用的'方法,是对每节知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初步构建以节为单位的知识网络,其实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记忆过程,而且便于今后回顾、理解和再记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时要注意三点:?
(1)知识记忆的网络宜简不宜繁,宜小不宜大。?
(2)要留有今后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自我检测的余地,全写出来就成了教材的翻版,导致在今后的回顾中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
(3)对于空白地方的内容(即知识要点),可注明在X教材Y页,便于自己快速查找。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6
【复习目标】
1、例举人类常见的传染病;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3、了解计划免疫,认识计划免疫在生活应用中的意义。
4、认识常见的遗传病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考向指南】
1、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病原体的知识与病毒、细菌又有密切的联系,这类知识通常联系到一起与生活实际出现在考题中。
2、免疫部分比较性概念较多,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抗原与抗体等,在命题中对概念区别性题目在此部分考点中较多体现。
3、遗传病常与基因的显隐性等知识点一并出现。
【精题解析】
1、(20xx山东滨洲)早在10世纪中叶,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来预防天花。豆浆所起的'作用和人体获得的免疫分别属于( )
A、抗原 特异性免疫 B、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 特异性免疫 D、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抗体是病原体侵入,刺激体内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痘浆能引发体内产生抗体,称为抗原,产生抗体后只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题干中提到的免疫为特异性免疫。
【答案】A
2、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传染病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并以次为依据对各项进行审理和判断。根据提干知患者之间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病史。患者人数有增长的趋势,说明此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由此可知这是一种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故B、C、D项正确,而A项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根据题意的要求A项符合。
【答案】A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7
1、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兔→狼(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2)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计算食物链几条(从植物开始算有几个分支,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相加。)
找出最长或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并写出来(注意箭头方向)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2)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8
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2)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在一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载玻片)。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当看到物像的时候,改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睁开)。
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①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④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以上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
“擦”、“滴”、“取”、“展”、“盖”(“染”、“吸”)。
技能训练: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挪动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高、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特点
(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核在遗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9
《出师表》
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
7、《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0、《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x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诗文默写必考题三:《三峡》
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x连山,略无阙处。
2、《三峡》中描写x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0
1、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
2、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
3、虹膜:有色素(决定人眼的颜色,黑色、褐色、蓝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
4、脉络膜:有血管(给眼球提供营养)、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5、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调节。亮光时瞳孔缩小,暗光时瞳孔扩大。
6、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
7、晶状体:双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折射光线,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8、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9、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1
1、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创论;
(2)自然发生论;
(3)生生论(雷迪实验3,和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生生论了自然发生论;
(3)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4)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参见课本6);
地球上生命可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的大气中没有氧气。
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3、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4、米勒的实验合成的“有机小分子”是氨基酸。
5、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我国的`银杏、水杉和大熊猫是“活化石”。
生物进化在趋势:一般说来,生物进化在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7、鸟类化石: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8、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时代,寒武纪出现的海口虫—脊椎动物的祖先;中生代:恐龙时代。在地质年代早期只有最简单的生物,越是地质年代晚期,生物种类越多和现存生物也较接近;这说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漫长历史的产物,生物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9、生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
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2
1.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2.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4.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5.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6.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7.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8.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9.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0.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1.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2.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13.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x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14.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15.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3
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①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②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③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呼吸的实质:肌缩胸扩氧气来,肌张胸缩废气去。
吸气: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部。
呼气:呼吸肌舒张(膈肌上升)、胸廓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排出肺部。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4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
1、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
线叶双(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无心糖(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
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3、矿质元素(N、P、K)的作用
蛋(N)黄(缺氮时叶子发黄),(P)淋浴(绿)(意指缺P时叶子暗绿) (K)甲肝(杆)(意指缺钾时茎杆细弱)
4、生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缺乏或者过多时的'症状区分
A、生长激素缺失或者过多时的症状
一头生(生长素)猪(侏儒症)不老实,将它的肢端(肢端肥大症)锯(巨人症)了去
B、胰岛素中两种细胞的作用
阿(A)姨长得很高--即胰岛素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
5、遗传病与优生中的各种遗传病
仙(显性致基因遗传)单(单基因)不够(佝偻病)吃软(软骨发育不全)饼(并指)白(白化病)龙(先天性聋哑)笨(苯丙酮尿症))
青少年(糖尿病)无脑(儿)唇裂多(多基因遗传)怨(原发性高血压)啊
动物的个体发育歌诀
x卵分动植极,胚胎发育四时期,
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期。
外胚表皮附神感,内胚腺体呼消皮,
中胚循环真脊骨,内脏外膜排生肌。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02-25
中考生物的复习资料06-24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06-08
[精]中考生物复习资料01-19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大全06-17
【优秀】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1-21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集锦06-26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02-25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15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