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资料整理归纳
一、考试要求:
1、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能正确辨识常用的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二、要点分析:
汉语拼音规则,重在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使用方法。主要掌握:
1、明确零声母时,韵母的书写规则;
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ü上两点省略。
2、明确声母为j、q、x时与带ü韵母拼写的规则;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3、明确声母与uei、iou、uen3个韵母拼写时的规则;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4、掌握声调标调的规则。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音不标。例如:
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吗ma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
5、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
例如:“儿童”拼作ertong,“花儿”拼作huar。
6、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
中考语文诗词赏析总复习资料
【考查要点】
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
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曲的语言品味、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
20xx年全国各地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问答题、填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简述题等,以问答题为主。
【解题导引】
例1.(20xx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诵读。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B项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
第(2)题考查对常识和内容、情感的把握。C项错在对诗句意思的曲解。诗人与朋友已在外做官了。
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应善于对比,领悟感情基调独具一格。参考答案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解答诗词欣赏题,首先是要略知诗词的基本内容,其次是要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第三是要品味诗词的美言妙语,第四是要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第五是要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这五点没有先后之分,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先行突破。抓住一点,再及其余。在涉及到具体试题时,还要针对题型作答。对于选择题,答题时应首先审读题干要求,看清选正还是选误,然后逐行逐字逐句地审读选项,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渐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直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于主观表述题,则应准确、简洁地填写,特别是对于开放型的题,要紧扣原诗作答。
【常见失误】
诗词欣赏是近几年中考新增的考试内容。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往往在这样几个方面出现失误:一是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二是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三是难以通过诗词具体形象的表面呈现,发掘其深层意蕴。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一个是诗词常识比较欠缺,尤其是古代诗词常识;另一个是接触古今诗词作品太少。
【考点精练】
诗词赏析
1.(海淀)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遂宁)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襄樊)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无锡)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别云间
文天祥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5.(临沂)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歌唱大自然的辽阔壮丽,大草原的肥沃昌盛,反映了牧民们以天地为家的豪迈气概和对草原生活的亲切感情。
B.“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巨大无比的贺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比喻十分生动形象,充分显示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
C.诗中前几句写平川、大山、天空、四野,意境阔大恢宏,采用了静态勾画,形象逼真;最后一句转入动态描绘,使全诗动静结合,充满了勃勃生机。
D.诗的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其中的“风”字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风气吹动使牧草低伏,人们才看见了草中洁白的羊群。
6.(温州)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这是一首记叙夜泊枫桥的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诗。
B.“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C.“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到半夜没睡着,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漂泊在外羁旅之愁满怀。
D.此诗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在诗人眼里都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7.(重庆)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昆明)品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朝露待日晞”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9.(资阳)品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⑴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目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
C.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⑵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流露出了诗人倾向。
10.(仙桃)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11.(甘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破陈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开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理由: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阵子”是这首词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的抗金壮志。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3)请写出两句描写“风”或“雪”的古典诗词名句。
12.(南通)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13.(西宁)阅读下面的诗与散曲,按要求填写相关文字内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上面的作品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而马致远却抒发了xxxx。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xxx。
14.(宾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
答: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答: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
15.(陕西)下面这首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骗)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6.(泸州)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答: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的?
答: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
17.(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8.(桂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19.(广州)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河南)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②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青海)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2)“落花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比喻。“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效力的思想感情。
22.(玉林)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字根表,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土贳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23.比较赏析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诗)
[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诗)
(1)杜牧、王安石两位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不同,请各找一句表达他们不同观点的诗。(用原诗作答)
答:杜诗:王诗:
(2)①[甲]、[乙]两诗涉及的人物是谁?
②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记载的是哪部书?
③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④鲁迅对这部书有两句精辟的评价,请写出来。
24.(黄石)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山配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25.(绵阳)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26.(哈尔滨)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7.(河南)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28.(恩施)下面这首绝句通过淡淡的背景、稀疏的笔意,写出了春夜的生意盎然,读来亲切有味,境界全出。
夜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选自《唐宋绝句选注析》)
(1)第3句诗中专写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的是哪一个词?
(2)第4句用“新透”写“虫声”,写出了春天来临之妙。请你把这句诗用散文的笔调展现出来。
29.(黄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0.(荆州)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时的生活和心情。
②词中“,”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31.(宿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描写xxx和四种景物,突出了它们的xxx。
②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xxxx。
中考语文现代文分类复习
一、考点解读
所谓“重点词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
二是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三是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
四是在文章结构上起独特作用的词语。
所谓“文中”主要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树立整体阅读观念;
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
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主要有五种:
(1)理解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
(2)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新义;
(3)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
(4)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殊隐含义;
理解在文中的作用指:
指词语在修辞、结构、和突出中心方面的作用
二、知识梳理
(一)命题角度
1、词语的本义、引申义
2、词语的指代义
3、词语的语境义
4、词语的联想义
(二)核心方法:联系上下文
三、单项演练
(一)词语的义项辨析
1、丁俊晖穿着马甲打台球酷毙了。( )
2、“小样儿,你以为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这是赵本山小品《钟点工》的经典台词。( )
3、有些人以为有“马甲”,就可以在论坛上胡作非为。( )
a伪装面具包装b指一个人拥有的多个ID c没有袖子的上衣
(二)词语的指代义
1、代词的指代义
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在有些戏班,几种声腔便首先是在语言上,尔后是表演、音乐及舞台美术等方面,逐渐融汇在一个统一的艺术范畴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为了区别于在四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这种统一演出的戏曲形式便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选自《川剧》
文章中“这种”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代词的指代义
当然,如果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一味沉湎享乐,对酒当歌,游戏人生,不惜青春赌明天,这样的活着,就只是一种猪栏理想了,这无异于使蓬勃的生命在污泥浊水中一点点朽烂,会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味。因此,我们活着,就要点燃生命的激情,调动心灵的力量,激发人生的智慧,尽其所能,做些对自己对他人有积极意义的事。正如西方一位哲人说:“假知人仅仅为活着本身而活著,那就是纯粹的动杨需求。”选自《人为什么活着》
“污泥浊水”指的是:
(三)词语的语境义
(1)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揣摩加点词“变异”的含义:
(2)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
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3)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田,母亲已插完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田野上的白发》
分析文中加点字的作用:
(4)现在想想,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选自《背影》
答:“聪明”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语的联想义
所谓词语的联想义是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根据特定的语境,通过联想生发出来的临时意义。它主要包括:比喻义、拟人义、象征义
1、比喻义
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样美妙的竹篾。尽管我意识的平面上只是想跟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我终于将那根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感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个蛇。(选自《竹篾》)
品析句中加点的词,并说说它的妙处
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个蛇。
2、拟人义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接触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接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阳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一)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二)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方法总结
1、整体感知是前提,局部揣摩是重点,“前后联系”是要点。
2、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3、理解与确认词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联系上下文,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中心句、中心段落来理解。
5、代词的指代义,必须紧扣上下文,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资料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数学整理复习资料08-15
小学数学复习资料整理07-16
中考数学专题备考复习资料10-28
高考数学实用考前复习资料归纳07-21
初一上册语文复习资料整理05-22
初一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归纳10-10
初一生物复习资料整理08-13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07-19
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复习资料整理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