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考点:德育原则配考题
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基本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或称之为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原则则带有主观色彩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含义: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思想体系武装学生。
(2)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新思想、新观念
(3)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方向性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和自我教育中
(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三)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含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简答)
(1)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
(3)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具体,可操作。
(四)教育的一致性(横向)和连贯性(纵向)原则(5+2=0)
1.基本含义: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1.基本含义: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六)长善救失原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1.定义: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2.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简答)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理)
1.定义: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简答)
(1)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
(2)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3)安排多彩的活动,使得个人融入集体。
(八)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1.定义: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他们积极向上。
2.要求:
(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奖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形结合
1.定义:德育工作既要有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又要辅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得两者结合起来。
2.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以先进的理论引导学生。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考点:德育原则配考题】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考点01-12
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05-02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04-26
教育随笔-给孩子有原则爱02-12
德育教育教案03-16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04-22
配班老师教育教学总结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