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观后感

时间:2024-06-06 17:08:0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2中国故事》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中国故事》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2022中国故事》观后感

《2022中国故事》观后感1

  共建美丽地球家园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xx年,《中国故事》版记录下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

  20xx年—20xx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植树造林,为世界增绿降碳》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中国的“绿色传奇”。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天然的风口地带。绿色,曾是右玉最稀缺的颜色,如今成为这里最厚重的底色。

  “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这曾是右玉人种树时面临的困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第一年栽好的树,可能立马会被狂风黄沙吹走。但右玉人不服输,咬定目标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种树的时节,干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上,大家抢着干、比着干,终于将不毛之地变成满目葱茏的塞上绿洲。

  500公里外,另一个“绿色传奇”引发全球关注。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先后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塞罕坝的年轻人》讲述了“林三代”们紧跟前辈脚步、续写塞罕坝传奇的故事。

  20xx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范冬冬选择来到塞罕坝。15年间,他在这里安了家,一步步从最初的技术员,成长为主管造林与育苗的中坚力量。

  到20xx年的时候,树苗容易活的坝上地块,造林任务已经顺利完工,剩下的全都是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硬骨头”地块。坡面直栽难度过大,范冬冬与同事们反复讨论后决定,先在平地育苗,成功后再将树苗移植上山。运苗绝非易事。一株苗浇透水后足有七八斤重,一个骡子要驮两筐苗,踉踉跄跄爬一段,就累得呼哧带喘,甚至还有滑坡的危险。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靠人工背运。一人背上十几棵,筐上的麻绳在大家后背上留下了一道道勒痕。

  “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这是塞罕坝攻坚造林秉持的理念。近60年间,三代塞罕坝人成功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坡变为万亩林海。

  一片片林海在中华大地上铺展,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让动物有了更多栖息空间和迁徙通道。《“让通州的兔子能一路跑到延庆去”》介绍了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变化。

  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示范区东园望山阁附近,种着一大片混交林,这是为方便野生动物活动而设置的缓冲区。此处没有人造景观,尽力减少游客的干扰,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人类活动区与自然留野区隔离开,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静谧的'栖息地。

  细心的人走到温榆河公园西园码头附近的保育区,会发现一些看似随意堆放的枯枝杂草。实际上,这些是人造灌木丛,相当于为野生动物们搭建的“安置房”,可供刺猬、野兔等小动物遮风挡雨。像这样的人造灌木丛,在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共营建了2200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峦披上了绿装,越来越多的河湖也荡漾起了碧波。《清澈的湖水回来了》记录下水之变。

  位于河北省安新县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被誉为“华北之肾”。20世纪80年代初,淀里水质清澈,水舀上来就能喝。之后,水质变差了,一些河段一度呈现“酱油色”,气味刺鼻难闻。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5年来,河北全省上下合力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因地制宜配建起115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后全部导排到淀外综合利用。20xx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为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慢慢回来了。”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如今的白洋淀,初春,芦芽竞出,满淀碧翠;盛夏,荷花绽放,岸柳如烟;金秋,芦花纷飞,稻谷飘香;隆冬,白雪皑皑,坚冰似玉。

  绿水青山来之不易,背后是系统治理、制度护航。近年来,河长、林长、田长等专属守护者在各地上岗,《“有问题,找林长”》讲述了林长制带来林“长治”的故事。

  “老高,快来看看!有十几棵毛竹被破坏了!”20xx年8月的一天中午,一通来电让高昭梁心头一紧,他跨上摩托车就往现场赶。

  高昭梁是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梅岭镇立新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村级林长。老高赶到毛竹林后发现,十多棵约9米长的毛竹齐刷刷倒在半山腰,他用手摸了摸竹子横切面,湿乎乎的,他判断,毛竹被锯断没多久。经过向附近村民打探,他很快锁定了盗伐人。“对方一开始说自己是清白的,后来看躲不掉了,就威胁我少管闲事。”

  “这哪是闲事!我是林长,你们盗伐,我就要管!”高昭梁毫不退让,自知理亏的盗伐人最终承认了错误,并向森林公安缴纳了罚款。

《2022中国故事》观后感2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西湖醋鱼》这一集中,房东易先生在吃到佣人袖香做的西湖醋鱼后先是高兴,后是感伤。儿子布仔很贴心地说他以后要挣钱天天让袖香给爸爸做西湖醋鱼吃。原来大家都没有明白,易先生此时此刻伤感的是自己还在乡下的母亲,因为他感觉,袖香做的鱼跟他的母亲做的鱼一模一样,因此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而易太太此时却不高兴了,她并不体谅丈夫的真诚用心,所以也不能与丈夫一样感同身受,更甚的是,她在剧情的发展中还以怀疑丈夫与袖香有什么纠结来徒增烦扰。最后,易先生致祝词说:“祝你(布仔)奶奶,我的母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一场生日宴在易太太对丈夫的孝心的漠视中尴尬收场。

  易先生由于生意繁忙,对母亲体贴不周,而易太太又不能代替自己行孝,这真是易先生的.一桩拂之不去的心病。实际上这种尴尬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无处不在呢?

  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动辄拿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夸夸其谈,在他们心中,所谓孝道常常被扭曲为“二十四孝”的极端个例一样的不值一谈的奇怪心理,比如认为父母有退休金,亦可照顾自己,或者也可住进养老院,也未尝不可。当

  这些人夸夸其谈时,并不知自己老去之后,又会有何遭遇。

  其实他们所矜夸的西方国家模式早已被证明不是那么完美,如日本每年都会发现大量的老人在私宅中死去而无人知晓。至于欧美,社会化养老则催生了更多的所谓临终关怀,老年人陪护产业,但这些,真的很好吗?真的可以取代中国古已有之的,一直都非常强调的“孝”之“道”吗?

  在《西湖醋鱼》一集中,易先生与王大智老师谈起自己的母亲顿时痛不欲生,王老师则极为欣赏易先生的态度,他赞同地说:这是人之常情嘛,百善孝为先!正是“百善孝为先”这种古训一直引导和熏陶着传统的中国人,让他们以此为精神深处的更高的道德追求,从而使孝敬长辈成为一种风俗传统、行为指南、社会舆论的焦点,由此,可以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积极维系和协调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社会的独特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加强,比如家庭观念、家国观念,这些与西方自古以来的一些分治(无家国观念)、个人自由(家庭观念淡漠)的传统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也由此,要协调中国社会的关系,不可以完全认为西方的特性就是“现代性”,从而抹杀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的重要作用。“孝道”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中国现代社会,正是由于割裂了自古以来的一些传统伦理观念,比如孝道,在社会关系和管理上遭遇了很多难题,比如家庭关系冲突大,普遍的老人遭遇不佳,等等。这种情况下,很多知识分子和普通人都主动在古代历史传统中寻找答案,其中类似《弟子规》等长期滋养国人的思想和教育宝库就顺理成章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社会课堂。

  《弟子规》的“入则孝”篇极佳,它从如何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妥善与父母处理相关关系等角度全面地起到了矫正家庭伦理关系的作用。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朗朗上口,在潜移默化中教化众生;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真切地描绘了亲人之间上慈下孝的互动关系,感人至深;如“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则充满辩证,使人孝之有道,孝之有思,不致盲目!

  在《西湖醋鱼》一集的后半节,易先生和王大智先生坐在院子里小凳上谈心,易先生回忆起无私的母爱,他叙述说:“母亲从小就不吃鱼,一闻到鱼腥味她就会呕吐不止,但因为我喜欢吃西湖醋鱼,母亲忍受着鱼腥味,每到考试时给我做,希望我能有出息。所以当我吃到西湖醋鱼,就会想起母亲抚养我付出辛苦——,现在我把他老人家留在乡下,你知道我心里有多内疚。”一种博大的母爱情怀感人至深,而儿子的孝心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情结上,但感情的浓烈也显而易见。

  先生则说“子欲养而亲不待”,他的母亲早已不在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又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基于中国古代孝道伦理的常用语,读之不禁会有所联想,感情深处的软肋被深深触动!

  早本集的结尾部分,儿子布仔说:“姆妈,我将来结婚了,也要和你住在一起,我们永远不分开。现在姆妈给我铺床,将来姆妈老了,我也给姆妈铺床,端洗脚水。”看来,王先生所讲授的《弟子规》以及他对这一家人的思想伦理上的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这也非常好的启发我们,中国社会的孝道缺失必须从数千年的中国“孝道”伦理中吸取营养,让孝道重新滋润我们的社会心田!

【《中国故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理中国》观后感08-08

《感动中国》观后感10-13

中国骄傲观后感05-31

感动中国观后感08-04

中国经典诵读观后感08-06

辉煌中国观后感03-16

《感动中国》观后感07-30

中国机长观后感10-19

《地理中国》观后感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