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07 19:21:56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数学工作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工作计划15篇

数学工作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1班有41名学生,90%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仅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专心听,但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班级中少数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拖拉作业。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学习态度较端正,班级整体学习成绩较稳定,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所以在新的学期里,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元。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重点工作

  (1)创设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课堂教学以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加强体验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技能,掌握知识。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抓好、抓实“双基”。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4)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在预习后提出疑惑,并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实践促进科研,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6)做好优生培优工作和学困生辅导工作,要做到有计划、重落实。重视学困生培养,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四、培优辅差

  本学期在培优辅差方面要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培优或辅差的学生名单,利用空余时间辅导。

  1.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辅导差生做到低起点,小步子,一点一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发奋学习,消除自卑感,并对其进行个别强化辅导,使其拥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本着少批语多表扬的原则,鼓励学困生上进。

  3)建立互助小组,采取“一帮一”的措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教育,使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培养其学习自信心。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自己能够解决的习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5)做好学习困难生的家访工作,实现家校互动,在交流沟通中谋求适合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

  2.尖子生的培养措施:

  培优工作要着眼于长远,侧重于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确保优生更优。

  1)加强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不自满,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让他们团结好学困生,树立互帮互学的思想,帮助学习困难生共同进步,共同向前发展。

  3)发展优生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智力能得到更好开发。根据优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扩大知识面辅导,课上除完成课堂训练外,为他们设计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努力进取,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挖掘他们的潜力。

数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初中代数和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两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与生产,进一步学习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概念。他们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的个性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内容:(代数、几何,共三章)

  代数第八章:因式分解

  代数第九章:分数

  代数第十章:数字的平方10.1平方

  几何第三章:三角形

  几何第四章:四边形4.1四边形

  三、情况分析:

  这个学生这学期负责高二两个班(2)和(3)的数学教学。从上学期的情况来看,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整体水平差,尖子生少,低分学生非常多,学习缺乏勤奋。

  根据上述情况,当前工作的重点将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好的帮助坏的,同时强调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反对死记硬背,从而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在地方教学中,必须遵循大纲,依托基础,以大纲为指导,根据教材研究教材。

  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3.在设计之初,尽量以吸引兴趣的形式引入话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

  4.扭转学生的厌学情绪。他们将在休息时间接受指导,在平时的课上会问更多的问题,以建立后进生的信心。

  5.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逐步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做到中下层学生吃,中学生吃,优生吃得好,即课堂练习、作业、要求分层。

  6.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严格掌握课堂纪律,让学生形成自学和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

  7.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接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8.课堂教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9、做好知识衔接和章元通关工作。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弥补差距。

  10、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如投影仪、小黑板等。

数学工作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学科特点,在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探索、猜想、发现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二、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

  第一章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第五章 投影章视图。

  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其中特殊的平行四形边,图形的相似,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以及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运用。

  《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似图形》,《视图与投影》。代数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难点是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相似图形》的重点是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难点是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视图与投影》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点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6、以“两头”带“中间”的思想不变。

数学工作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班上共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0人,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万级数的读、写法。

  2、 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3、 口算、笔算的方法。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5、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6、 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

  1、 量角的方法。

  2、 积的变化规律。

  3、 垂直线与平行线的画法。

  4、 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6、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数学工作计划5

  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xx-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工作计划(20xx.8——20xx.1)

  【指导思想】新学期,数学组将继续秉持“成事成人”的新基础理念,在市、区教师发展中心、集团发展规划的引领下,以课程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培植骨干力量,彰显二实小科研强校办学特色在推进集团多元办学中的独特魅力,促进集团师生能主动、可持续、有个性地发展。

  【重点工作】一、促教学常规新品质

  1.多元学习,内化教育理念本学期集团新增了多位青年教师,将依托叶澜教授主编的“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开发”的学习,结合各级各类的培训与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更新思维方式,扎根日常研究,完善行为方式,在学习与实践中自我促进,在学习与分享中共同成长。《学科·育人》校本课程纲要承载着数学教师前期的研究成果,但更需对接个体的课堂实践,老教师进一步内化,新教师快速融入,在教学理念与课堂实践中彰显学科·育人的价值追求。贯穿到日常,教研组集体备课时,由年级教研组长带领,先学习与本单元相关的纲要上的内容,再关注日常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课堂实施的互动、生成意识、评价反思的话语系统等,充分发挥纲要的引领作用。

  2.多维调研,加强质量监控

  (1)教学设计要在读懂、读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体现个性化设计,比如常规积累、核心过程推进中,教师个人要求同存异,进一步追求创新。(如果同年级发现教学设计一致,则等第为B,开学初我们查一次,到第二月会再查一次)。

  附1:教师备课要求教师类型分层要求备课文稿教学反思基本要求30周岁内新教师手写教案每日及时反思,每月专题反思

  1.制定教学计划;

  2.教学内容完备;

  3.教学格式规范;

  4.带教案进课堂;

  5.课堂高效实施。

  35周岁以下独立备课专题反思,每月整理 45周岁以下二度设计重建加粗每月反思45周岁以上每月反思

  (2)作业布置,为了避免机械的简单重复,可以有选择的进行练习,同时,可以结合小学生数学报上的自我挑战题,把有价值的题集中起来,可以统一印制成周周练的形式发给学生练习。本学期每个年级还会发一些练习册,教研组长可以组织组内老师挖掘有价值的练习,创编个性化的练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我们不去简单重复练习,取有价值的练习。这学期的作业检查也进一步的明确,不再提醒教师自查,一学期作业查两次,第一个月底查一次,到学期末再组织老师进行抽查一次,如果发现超过6处以上有问题,则等第为B。

  附2:作业常规要求

  1.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批改要规范,及时订正错题。

  2.规范批改,统一用红笔批改。等第清晰(优、上、中),做到班级统一,订正要求明确,(原位还是旁边)订正后也要及时批改,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三年级起用计分格。

  3.原则上每周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选一些题目,设计一份16k大小的周周练,练习设计避免简单重复,提倡加强综合运用、操作实践、社会体验。

  4.家庭作业适时、适量。

  (3)本学期的课堂调研考核,将继续贯穿在整个学期中,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对日常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附3:调研组成员一览表校区姓名备注二实小校区调研组的权利:

  1.调研组成员中马美南、xxx、xxx、xxx、xxx、xxx免检,考核为A。

  2.教科研考核在组织策划项参照教研组长得6分。

  调研组的义务:

  1.与教研组长、学科部长一起进行常态课调研。

  2.调研结束及时反馈。

  xx校区3.三位一体,强化日常教研每周的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的平台之一。数学组将构建以“专业引领”与“问题导向”为目标,以日常扎根性研究(年级备课组)、交流分享式研究(校区教研组)、高位引领式研究(集团学科组)三层级的教研模式,形成至下而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前进”和至上而下“专业引领——实践反思——不断前进”两条研究路径。

  附4:每月教研方式实施表第一周一月新策划(教研组长)

  第二周日常扎根性研究(年级教研组)

  第三周交流分享式研究(校区教研组)

  第四周高位引领式研究(集团学科组)

  附5:教研组课堂实践研讨活动安排表(翠竹)校区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形式责任人摄影报道9月一年级:我们一起来排队数学活动课三年级:基于运算能力的教材结构化解读理论学习五年级:学习《学科育人》、《“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

  成员导读 10月一年级:巧手数方块数学活动课三年级: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试上)

  课堂教学五年级:数学学科活动“图形的变化” 教学设计研究11月一年级:数运算(结合家长开放日)

  课堂教学三年级: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开放)

  课堂教学五年级:优课视频观摩观摩学习12月一年级:学习《学科育人》丛书理论学习三年级:分数的结构化教学研究理论学习五年级:数学学科活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教学设计研究1月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课堂教学三年级:多彩的分数条数学活动五年级:数学学科活动“统计” 教学设计研究(二实小)校区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形式责任人摄影报道(紫云)校区时间研究主题研究形式责任人摄影报道9月二年级:数运算课堂实践四年级:数运算10月一年级:数认识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三年级:数认识11月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实践12月五年级:动手做作品展示课堂实践1月总复习研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二、促师生发展新态势1.发展青年教师,有依托本学期将依托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区联盟校青年教师大练兵活动、新基础20周年庆典活动等,选拔和打造健美课堂,以青年教师成长营为平台,邀请专家定期指导,磨练青年教师内功。

  附6各类活动安排一览表活动主题活动策划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工作五年内)

  活动对象:工作五年内青年数学教师活动方式: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第一轮:教学设计。比赛时间:20xx年9月中旬,由区发展中心指定内容(1-3学段、4-6学段各一个)。参赛选手在3个小时内全封闭独立完成指定内容的教学设计(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及简单设计意图)。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区域评委择优选出若干名选手参加第二轮比赛。第二轮:课堂教学。由教师发展中心提前7天左右公布低、高年级课题,参赛老师自选其中一个内容,借班上课。比赛时间:十月上旬(暂定),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奖项设置:活动设一、二等奖,获奖比例控制在参赛总人数的30%以内。评比结果将作为参加市教科院等部门组织的各类评优课、展示课等活动的重要依据。

  结合20周年庆典新基础活动时间:10月份教学内容:暂定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参加对象:区域内数学教师活动组织:以集团联盟方式组织开展。(青龙承办,北郊、青龙、二实小各出一节课)

  活动时间:10月份活动主题:常态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具体研究内容联盟校相对统一)每次活动最多安排3节课(其中非集团校至少1-2节)。

  xx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1.活动时间:10月份2.活动地点:金坛城东实验小学3.活动承办:金坛杨国华名师工作室校家长开放日活动时间:

  10月份教学内容:年级自定参加对象:一、三、六年级区域优质课例展示活动活动时间:11月份xx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20xx年年会20xx年小学数学年会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时间:十一月底(区域11月10日前交至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题: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教育1.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活动主题:特级教师论坛3.活动地点:新北4.活动内容:邀请**市在职在岗的12位特级教师同台分享交流,形式有主题报告、课堂教学展示、主题沙龙等。放大特级教师专业成长与集聚研究成果,推动青年教师成长。

  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研究时间:12月份教学内容:自定2.规范质量监控,有加强本学期,教研组采取过程性专项调研和形成性整体检测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专项调研主要包括教学常规(备课和上课)、作业检查(作业批改及书写),教师听课本的随机调研(听课本调研要求:每次听课必须记录完整,旁边有点评更佳。学期结束,以听课本上的记录次数为准,今年刚入职的新教师每周由师傅查一次听课本,查完签个字),教研活动前有设计,有思考、后有反思(10年以内青年教师提前思考加课后反思500字,10年以上教师提前思考加课后反思200字,45周岁以上老师课后反思100字)。

  形成性整体检测,教研组长提前安排,做好方案,采用交换监考、流水阅卷,最后及时在平台上登分。

  附7:形成性专项和整体检测安排表调研内容调研对象10月期中形成性测试二-六年级11月区核心素养专项能力检测三-六年级12月市核心素养专项能力检测三-六年级1月期末测试全体学生附8:

  20xx.9-20xx.1学科组日常质量监控一览表年级项目内容适当调整时间责任人一期末闯关活动一年级上册所学内容学期末二第一次形成性评价 1、3、4、6单元11月初专项测试口算、操作考试1月初三第一次形成性评价第一、二单元10月第二次形成性评价第三、四单元12月专项测试操作、口算、区测1月四第一次形成性评价第一~四单元11.5第二次形成性评价第五~八单元1.6专项测试口算、操作测试1月初五第一次形成性评价第1-3单元第1-2单元10.15第二次形成性评价第4-5单元第1-4单元11.26第三次形成性评价第6-8单元第1-9单元12.25专项测试计算能力测试1.6六第一次形成性评价 1~2单元10月中旬第二次形成性评价 1~4单元11月中旬第三次形成性评价 5~6单元12月中旬专项测试口算、操作测试1月初三、促课程建设新发展本学期,数学组继续以《“数学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研究》和《基于结构教学的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为依托,梳理教材“综合实践”“动手做”“实践与应用”等相关内容,根据课堂实施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提供的环境、活动资源等进行调整和改编。结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深度开发学科育人价值,形成有二实小特色的数学学科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与节点工作相结合,提高课程开发品质区活动、新基础活动、互联网+都将与学科活动研究内容相一致,进行相关课题的重点打磨。

  2.与日常教研组研究结合,扎实课程开发过程本学期组内研讨课、校区开放课也都将围绕学科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确定好研究课题和研究时间,制定好活动实施方案,过程中及时收集活动资料(活动照片、视频、学生作品等)。

  附表9:

  (9)月数学学科活动研究方案课题时间年级人员实施过程:

  反思重建:

  3.及时回顾分享,总结反思研究进程“数学活动课程”校本开发我们已经研究了一学期了,也梳理了1-6年级下册的内容,这学期我们也会梳理每册上学期的内容,定期组织进行及时的反思和分享,比如利用每个月第四周的教研活动时间,抽出一小部分时间,面向全体数学老师进行分享。

  4.及时总结提炼,逐步清晰和完善各年段学生发展目标在数学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各年级及时反思和总结,并进一步完善和提炼各年段学生的发展目标,形成有二实小特色的数学学科活动案例集。

数学工作计划6

  还有9个月左右学生们就要面临高考,数学科的复习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为加强复习的计划性,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对本学年的数学科备课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9月至12月进行第一轮复习,单元过关,实现了由“点”到“线”,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理清楚,使学生能在夯实基础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迎接明年1月份的高中会考,使学生能基本达标。

  第二阶段:20xx年1月到4月上旬,作好专题复习,这是个将数学知识由“线”到“网”的过程,将分散的知识串成面、串成体,形成知识体系的网络化,将问题归类,进行知识迁移和联想、分解与组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重视单元内综合,更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在知识的交会点处设计问题。在复习中:(1)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问题的分析、思路发展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的导向,在思维过程中点明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思路发现过程中所起的重点作用。

  (2)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题能力。平时的练习中,会遇到很多熟悉的题目,在高考题中,将出现一些“新”的题目。“新”是测试真实能力的基本条件,学生在考试中经常有一种“恐长”,“恐新”心理,在平时教学中强调变式训练,题目形式要新,寻找一些“新”题、“好”题给学生,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探索,寻找解题途径。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做题训练尤为重要。模拟题要定时定量训练,把训练当考试,积累经验、锤炼心理。选择题的训练立足基础,提高准确性,注重方法灵活性。填空题的训练注重训练学生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注重书写结果的规范性。填空题只写答案,缺少选项提供的目标信息,结果正确与否难以判断,一步失误,全题零分。解答题重视审题过程,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4)注重学生卷面表达的训练。 高考要获得高分数,除了具有较高的数学功底外,还要避免出现失误失分。一方面要通过试题训练使学生减少、避免马虎、失误丢分,还要强调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学生答卷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推证合理、详略适当,做到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做的题目也争取得部分步骤分。

  (5)做好试卷点评工作。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将常常面临单元测验、月考和模拟训练等。教师的讲评试卷要分析题目考的哪些知识点、需要哪几种能力、体现哪些数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出题者意图。讲评中还要不断转换条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训练,不能只满足于就题论题,要注重探求解题规律,提高点评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阶段:4月下旬到5月份上旬,专题复习,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穿插模拟训练和月考。

  第四阶段:5月份下旬到高考,模拟训练,查漏补缺,选择、填空、解答题过关。

  总之,高三的数学备考复习,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有选择的学生自我积累、自我提高、自我收获的过程。

数学工作计划7

  本学期,数学组教研工作将根据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有关工作要求和基教教研工作计划,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认真做好新课标培训解读和教师培训工作

  一、课标培训:为帮助我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进一步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教学行为,数学组根据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统一部署安排,认真抓好课标解读培训工作,于20xx年8月21——25日,在海沧区育才小学、同安进修附属小学、集美区曾营小学、翔安区实验学校举办小学数学新课标培训解读工作4场。

  二、教师培训:(1)做好新教师的学科理论培训和课堂教学指导工作,今年9—10月份,完成新上岗教师的学科理论培训工作,10——11月深入课堂,对每位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指导。(2)继续进行小学数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9—10月份完成思明区市级骨干班理论课学习培训工作,10月——09年1月转入课堂教学观摩指导、实践考察、结业论文撰写等工作,为学员顺利结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加强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进我市课程深化改革

  本学期,数学组将继续把“提高我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研工作的核心,要深入基层学校听课、评课,加强对基层学校教情、学情的调研,以点带面,卓有成效地开展教研工作。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服务与指导,不断深化改革,推进课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颁发的《厦门市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协同市教育局基教处、教科院基教室通过教学视导、教学检查、评估等途径,促进各校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常规化。

  二、开展我市小学数学各年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工作。数学组将借鉴大连、成都、广州等市的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市的实践经验,组织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细化、制订我市小学数学各年级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

  三、举办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比活动。拟于10月上旬,由各区、直属小学推荐一位教师参加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由此推荐一位教师代表市参加省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四、继续开展厦门市小学数学教师大练兵活动。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在上学期全市教师大练兵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市小学数学教师大练兵活动,练兵活动内容主要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备课与说课”等教学基本功,特别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撰写,为开展全市性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做准备。

  五、继续开展“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专题调研与系列研讨活动。根据我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比较薄弱的现状,拟在设实验学校,采用点面结合、城乡交流的形式,分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论坛等方式,对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进行专题研究,举办系列“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讨活动(9月——12月),促进数学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对民办学校数学校本教研工作的建设。本学期,数学组拟到集美、海沧各一所民办小学进行数学学科进行校本教研工作的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略,帮助民办学校建立健全数学学科校本教研制度,为推进课改注入活力。

  七、组织送教下乡活动。数学组拟于10——11月组织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研员到集美灌口学区、翔安新墟学区上示范课,做教学讲座,与农村教师进行零距离交流,促进农村课堂教学改革。

  八、加强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拟成立市小学数学试卷命题研制工作组,进行相关培训,促进教研人员命题水平的提高;数学组要根据教育局颁发的《关于印发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指导意见的通知》(厦教局综〔20xx〕11号文)要求,组织开展相关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增强质量意识,把好教育教学质量观。

  三、规范管理,深化课题研究。

  一、本学期,数学组将根据厦门市教育局颁发的《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管理办法》,加强对市级第二批课改课题的阶段研究过程检查与指导,督促各课题组扎实、有效开展研究工作,配合处室拟于12月举办第二批课改课题阶段研究成果总结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课题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

  二、继续抓好数学组主持的“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继续深入各实验校调研课题研究工作的进程,搭建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平台,提供研究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展示自我的机会。

  四、其它工作

  一、组织指导参加福建省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二、组织指导参加福建省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评比活动。

数学工作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将以学校教学计划和小学教导处的计划为指导,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习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助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习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备课、听课情况及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本学科本周及下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加强沟通,展开研讨,步调一致,共同前进。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每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备课要做到三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3、优化作业环节,减轻学生负担

  每一位老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布置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筛选,精心设计。对于每一种作业,必须自己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各位教师要抓好课堂关、单元关,严格实行“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最好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做实、做细个别辅导工作。严禁随意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平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开展听课活动。

  听常态课。包括听推门课,点名听课等。强调课堂教学要情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习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6、注重过程管理,力求教研实效。

  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课堂,分管领导、学科主任和教学骨干率先上好研讨课;多听课,多交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过程管理,期初认真制订好计划,落实好活动内容,主讲人。每位上课老师要依托本学科组、教研组,反复讨论,试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研活动时要精心组织,形成热烈的、有深度的交流氛围,使大家真正研有所得。上完教研课后,教者应先进行说课,再进行评课,在组织开展说课、评课、上课活动过程中,要求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所有教研活动的资料须在上课后两周内完成,使教研活动真正形成制度化。

  三、行事历

  九月份

  第一周(9/1~9/7)

  1、制定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检查暑期备课情况

  3、组织数学老师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周(9/8~9/14)

  检查数学老师教学计划的制定。

  第三周(9/15~9/21)

  1、讨论制定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表。

  2、各年级商量选定教学内容,共同备课。

  3、组织数学组的学术沙龙活动

  第四周(9/22~9/28)

  1、第一轮磨课活动。(一年级组和二年级组)

  十月份

  第五周(29/1~10/5)

  国庆放假。

  第六周(10/6~10/12)

  1、第一轮磨课活动。(三年级组和四年级组)

  第七周(10/13~10/19)

  1、《数学补充习题》检查。

  2、数学备课笔记检查。

  3、第一轮磨课活动。(五年级组和六年级组)

  第八周(10/20~10/26)

  组织数学组的学术沙龙活动

  十一月份

  第九周(10/27~11/2)

  第二轮磨课活动

  第十周(11/3~11/9)

  期中调研

  第十一周(11/10~11/16)

  抽查数学老师的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情况

  第十二周(11/17~11/23)

  积极准备,迎接省优质小学的验收

  第十三周(11/24~11/30)

  数学组做好省优质学校验收后的总结反思工作。

  十二月份

  第十四周(12/1~12/7)

  对一个年级进行数学学科质量调研,并做好总结结。

  第十五周(12/8-12/14)

  第十六周(12/15-12/21)

  第十七周(12/22-12/28)

  数学学科各项常规检查。

  一月至学期结束

  第十八周(12/29-)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期末复习;

  3、数学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4、期末质量检测和质量分析;

  5、期末工作总结、资料归档;

  对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计划,为了搞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初二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为目标,坚定改革信念,凝聚改革共识,落实有效措施,提高实践能力;以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承担起基础教育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培训的教研职能;实现发展型教研,推进效能型教研,完善服务型教研,开掘特色型教研。创建智慧课堂,开展智慧教研,实践智慧教育,携于打造长春高中数学教育命运共同体,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思路

  根据市教研室本年度工作计划要求,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的教研特点,以20xx版课程标准实施的落实为基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根本,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和落实教研活动,促进高中数学学科教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特制定20xx年度高中数学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教研理论和指导水平

  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多深入基层学校,视导听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指导的水平。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一方面努力实践。实践中,指导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与任课教师一道,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出了努力。视导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人才,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给他们提供机会,搭设平台,引导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他们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全市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探索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教研模式

  教研员的基本职责就是: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执行教学计划,钻研、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组织教改实验,探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探索时代需要的新型教研模式,树立为一线教师服务的理念,每次教研活动,都要精心设计,细致安排,自己多吃些辛苦,使教师对教研真正感兴趣,人人都愿意参与到教研之中,人人在教研中真正获得益处。

  (三)研究课堂教学实效性,真正落实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加强常态课管理,研究制定常态课改进计划。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校本化、学科化的教学特色。重视学生学科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关注常态下的教师课堂行为,注重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与达成,关注教师的科学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侧重检测与反馈和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的剔除与矫正。继续开展“长春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系列分享活动”构建专题研讨与展示活动。

  (四)强化科研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到规范教学和科学备考

  充分发挥长春市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考试评价指导委员会的带动作用,强化科研意识,注重课题的研究,围绕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公关研究,研究以解决问题、促进工作为目的,不求大,但求实,注重阶段成果的总结、积累和推广。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加强常规教学研究,规范教学行为,认真研究科学备考,精心组织各年段质量监测的命题、考试、阅卷、统计分析等诸环节,确保教学质量检测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可供参考性,为实际教育教学起到把关定向作用。

  (五)本学期教研工作的几点设想

  (1)深入基层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努力搞好高中数学学科的教研工作;

  (2)通过调研了解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对全市高中数学教学的把控,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提升教研指导水平,最终提高全市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水平;

  (3)研究新时期提升教研工作水平的新方法和新渠道,实现科学教研,提升教研指导的实效性;

  (4)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实现真正意义的新课程教学;

  (5)加强新课程高考的命题和备考研究,提高各中学高考复习的实际效果;

  (6)强化成果意识,重视资料积累,多出优秀案例和教学反思。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研究,提高教师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7)加强学科建设研究,完善教研中心组和教研基地校的建设,不断地发现和培养业务尖子,实现教研促人才成长、人才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模式;

  (8)开展课题研究,落实“科研根植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的基本理念,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9)实践《长春地区优秀数学拔尖教师创新培养计划》,创新教师教育发展平台,通过“中学数学教育研究所”搭建新的教研平台,开展高层次的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借助高校等教研部门的力量,带领长春地区的全体中学数学教育同仁开展实践性的教学研究,培养一批骨干尖子教师,提升长春地区的数学教育教学水平,为长春市教育质量提升多做贡献。

  (10)在举办“长春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系列分享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教研基地校、新课程实验校为根据地,承担基地教研的任务,发挥优秀教研基地的作用,通过展示基地教研成果的形式传播优秀的经验,真正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经验分享、引领教研、服务教学的根本目的。

  (11)利用“长春高中数学”微信公众号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发布,共谋、共享、共研,聚焦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教研。

  现拟定月计划如下:

  20xx年1月:

  ①20xx届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命题任务分配;

  ②高中数学云课直播;

  ③20xx-20xx学年长春市普通高中寒假集体备课任务布置;

  ④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四、五、六站工作布置.

  20xx年2月:

  ①高中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活动;

  ②2月中下旬九台入闱20xx届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二)命题工作;

  ③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④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20xx年3月:

  ①高三二模考试;

  ②高三二模考试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课;

  ③大连高三联合考试命题会议(三模考试命题);

  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四站;

  ⑤九台三模命题;

  ⑥集体调研;

  ⑦个人调研.

  20xx年4月:

  ①高三三模考试;

  ②高三三模考试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课;

  ③九台高三四模考试命题;

  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五站;

  ⑤研究20xx年高考命题思路指导高考备考实践;

  ⑥高中教学名师公开课展评活动;

  ⑦集体调研;

  ⑧个人调研.

  20xx年5月:

  ①高三四模考试;

  ②高三三模考试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课;

  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六站;

  ④高考考前指导;

  ⑤全国高中联赛吉林赛区预赛;

  ⑥集体调研;

  ⑦个人调研.

  20xx年6月:

  ①20xx年高考;

  ②20xx年高考试题研究;

  ③集体调研;

  ④个人调研.

  20xx年7月:

  ①20xx年高考备考研究;

  ②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③布置20xx至20xx年长春市高中暑假集体备课工作;

  ④集体调研;

  ⑤个人调研;

  ⑥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⑦下学期教研工作思考.

  20xx年8月:

  ①数学暑期集体备课活动;

  ②20xx届高三(一模)考试和高二质量监测命题准备工作;

  ③高一高二集体备课,高三学科教师高考备考培训会;

  ④九台入闱命题20xx届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一);

  ⑤高中数学云课录制;

  ⑥集体调研;

  ⑦个人调研.

  20xx年9月:

  ①长春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系列分享活动;

  ②高三一模考试;

  ③高三(一模)质量分析会;

  ④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决赛;

  ⑤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⑥集体调研;

  ⑦个人调研.

  20xx年10月:

  ①各教学联盟新高考课堂教学系列展评分享活动;

  ②集体调研;

  ③个人调研;

  ④高中数学基地教研调研;

  ⑤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20xx年11月:

  ①长春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系列分享活动;

  ②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

  ③集体调研;

  ④个人调研.

  20xx年12月:

  ①长春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经验系列分享活动;

  ②高阶思维高峰与学科核心素养论坛系列分享活动;

  ③集体调研;

  ④个人调研;

  ⑤总结20xx年教研工作;

  ⑥布置20xx年寒假备课情况;

  ⑦布置20xx届高三质量检测(二)的命题工作.

数学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组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等工作,努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形成科组合作团队。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全面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学目标。

  二、主要工作

  (一)理论指引实践,阅读提升幸福

  科组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对数学学科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适应课程改革需求。以理论指引实践,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总结,强化学习效率。鼓励科组成员平时多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做一个研究型的专业教师。

  (二)功在常规,平凡见奉献

  常规工作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教学中的成与败。本学期由于学校对学科教学质量更加重视,而且要求更高,所以科组将一如既往重抓常规,细抓常规。希望全科组教师都要与学校一度,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平时的常规工作做足做实,为达到学校的指标而共同努力,默默奉献。

  1、常规工作检查要求:全批全改作业不少于40次;听课不少于8节;每单元内容集备1次。

  2、备课: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注重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课前、课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反思。

  3、上课:除了上课的常规外,科组教师课堂上要减少讲得多的毛病,要看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意度和学生的满意度,更强调对中差生的关注、辅导,注重实效。

  4、作业辅导:教师要认真执行学校常规检查的要求,精心设计作业,追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整洁(要求学生用学校统一标志的作业本;要求学生写好各题的题目,题与题之间留一定的空间,格式要整齐美观)。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课后多到教室走走,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培优工作:各级培优班于第二周正式成立开展教学,辅导教材由各备课组根据实际自选,并上报学校。各培优老师要认真履行职责,认真备课,按时上课,不提早下课,精心辅导(学校定时检查、听课)。

  (三)检测促提高,竞赛显功力

  科组教师要重视各单元测试卷的全批全改,做好登分,奖励优生、鼓励差生、家访等工作。重视质量分析,认真深入地对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成绩分析,了解学生分化的关键期和一些原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辅导方向。本学期继续加强各级的检测及竞赛。

  1、一、二年级注重平时的基础测试,注意练习的丰富性及层次性,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2、三、四年级六月份安排一次质量抽测。

  3、五年级本学期安排两次月考。

  4、六年级本学期安排四次月考,迎毕业小考。

  5、本学期各级要进行迎“六一”数学竞赛。

  (四)立足校本教研,向学者派、专家型的专业教师发展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1、科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教研会议,地点是会议室,要求全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要确保教研活动有成效。

  2、本学期科组配合学校举行名师大讲堂活动。科组将由曾昭仿、陈秋婷、郑其梅三位名师培养对象进行公开课活动,陆春生主任进行主题讲座,争取能上出风采,学有所得。

  3、科组配合学校于第九周举行公开教学周活动,届时将邀请家长和兄弟学校同行们进课堂听课。

  4、本学期科组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实践,除了名师培养对象必须进行研究之外,建议其他科组教师也积极参与此项研究活动。

  5、本学期科组将配合教务处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6、倡导科组老师积极撰写反思、论文,上送论文参与评比、发表。

  7、倡导科组老师积极开设博客,研讨教学热点,提升业务素质。

数学工作计划11

  一、本册教材内容

  1、认识乘法;

  2、乘法口诀;

  3、认识图形;

  4、认识除法;

  5、口诀求商;

  6、厘米和米;

  7、位置与方向;

  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

  9、时、分、秒;

  10、观察物体;

  11、统计与可能性;

  12、期末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10、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2、难点:

  (1)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时、分、秒的认识。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学期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从而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3、加强补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不落人后。

  4、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5、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如: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6、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7、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8、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数学工作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局和学区的工作要点,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深入常态课堂,扎实有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着课程改革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文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发挥集体的作用。继续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三、主要工作: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备课的研讨,坚持推们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量化考核,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并及时总结教改经验,确保课该工作落在实处。

  (二)加强教学教研量化考核制度,以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1、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对课堂教学的规范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深层次地促进和指导。

  2、加强以“反思为动力”的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三)开展多样化线上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评比活动。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四、工作安排:

  4月份

  1、观看网课

  5月份

  1、组织看网课

  2、观看温州名师讲坛第三讲

  6月份

  1、组织看网课

  2、观看温州名师讲坛第三讲

数学工作计划13

  一、基本情况: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毕业,踏入小学校园,活泼好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在教学时,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再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初步了解加法、减法运算的意义,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学生经历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这些常见的几何体。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实践等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5、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6、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进度:

  第1周准备课1—5的认识0的认识

  第2周比较5以内数的加法

  第3周5以内数的减法复习

  第4周6—10的认识6,7的加减法

  第5周国庆假

  第6周8,9的加减法10的加减法

  第7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第8周整理与复习实践活动

  第9周分类、认识物体

  第10周实践活动

  第11周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第12周整理与复习

  第13周9加几8加几

  第14周7,6加几

  第15周整理与复习

  第16周11减几12,13减几

  第17周14,15减几16,17,18减几

  第18周整理与复习

  第19周总复习

  第20周期末复习

  八、考核:

  1、不定期的小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期中测试了解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情况。

  3、利用期末测试检测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

  4、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综合性评价。

数学工作计划14

  新的学期开始了,根据市教育局及教研中心意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研究、指导、评价、管理”的工作核心,加强常态化课堂教学研究和质量评价研究,加强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为了更好地落实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为了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高效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制订教研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质量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办法为重点,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搞好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为老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的研讨平台。

  2、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4、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㈠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引领教学实践。

  2、增强数学组成员的研究意识,把“高效课堂”作为本学期的研究重点,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㈡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继续认真组织好教师的培训。要抓好教材分析,注意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材,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2、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改要攻破的主要堡垒,教学行为的改善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只有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让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起点。

  (三)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1、继续强化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2、积极开展备课组内相互听课、备课组与备课组之间的交叉听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中心组听课等活动,共同研究真实的数学课堂。在互动的过程中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改变教师内在的一些观念。

  3、加强常规管理制度每月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定期举行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4、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加大月调研力度,多渠道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努力提升学校综合水准。

  总之,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围绕学校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勤钻研、敢创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坚信,只要发扬团队的精神,个人的智慧,一定能使我们数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活动安排:

  月份主要内容

  九月份

  1.商讨、拟定教研组计划

  2.分年级段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

  3、组织好第一次调研活动

  十月份

  1.新教材、新课堂、新教法教学展示活动

  2.组织好第二次调研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好丹阳市小学数学“新秀杯”优秀课评比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

  3、积极准备期中调研

  十二月份

  1.组织第八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推选活动

  2.准备研训室的教学调研活动

  3、积极准备学科专项调研

  4、组织好第三次调研活动

  一月份

  1.期末考试及质量调研工作

  2.期末总结评比

数学工作计划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和“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6分钟左右)

  1、长方形面积怎么算?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出示PPT,引导观察。

  观察例1,说说自己的想法。

  转化前后,什么没有变?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转化?

  预设:①沿着高剪出一个三角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②沿着高剪出一个梯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组织交流,转化的方法。强调:沿着高剪。

  二、自学例3(16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3的PPT

  导入:例3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或数出它的底、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格中。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边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刚才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填写下表。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④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10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8页练一练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5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第1题:抓住等底等高来画。

  第5题: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因为高变短了。

  (3)创编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78cm,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积?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长,那么面积也求到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5分钟左右)

  交流例4:

  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5的PPT

  导入: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6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8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10页练一练。

  分别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记除以2。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6—9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第7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3,所以这三角形的面积是3×4÷2

  (3)创编练习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m,如果底延长2米,那么面积增加1平方米,求原来三

  角形的面积?

  (4)介绍“你知道吗?”(4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半广以乘正从”的理解

  动态演示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研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3课时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预设8分钟)

  1、计算练习。(第10题)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提醒:第二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怎么改就可以了?

  →点拨: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计算。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第12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第15题)

  提示: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取整厘米数)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第11题)

  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一个格子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画完后请把底和高的长度标出来。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2、汇报交流画法。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

  =9×2

  =18

  提醒:分析学生列举的几种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状:底2厘米,高9厘米;底1厘米,高18厘米(横着画)

  2、说一说。(第16、17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

  交流内容

  1、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方法和解答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判断的方法。

  补充:还可以把每个涂色三角形进行分割,也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引导: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相当于求谁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高(预设10分钟)

  练习单(练习时间8分钟)

  第一关:选择题

  (1)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一样C、等底等高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6 B、3 C、12

  第二关:生活中的数学

  1、(1)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一共生产鲜花多少枝?(第13题)

  (2)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树,这块地共可种树多少棵?

  总结:第1组中的两道题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解答时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2、李大伯家有一块梯形菜地,分别种了黄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黄瓜和辣椒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吗?(第14题)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第三关:智力冲浪

  思考题。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4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预设3分钟)

  1、出示梯形图形,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间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二、自学例6。

  (预设17分钟)

  1.自学。(预设5分钟)

  导学单:

  (1)你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如何做?

  (2)小组交流。

  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总结出:转化是计算梯形面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学例7。

  自学

  导学单:(预设12分钟)

  (1)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 )来求面积。

  (2)拿出昨晚剪的两个图形,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d)小组交流。

  点拨:

  (1)你是怎样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与( )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

  梯形面积=平形四边形面积÷2

  =(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h÷2

  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为什么?

  四、练习(预设14分钟)

  1、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cm)

  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

  厘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

  第2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

  第3题,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5课时认识公顷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公顷”。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20分钟)

  1、初步认识“公顷”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①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导学单

  A.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②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③学生自由发言。

  ④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⑤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25米,面积大约2370平方米。大约( )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大约( )个教

  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 )个同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 )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积大约需( )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 )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高。(8分钟)

  完成19页第10-13题。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四、当堂反馈,总结反思。(10分钟)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3、拓展题

  开发商广告

  小区简介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绿色花园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2.8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

  小明他们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小明估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帮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6课时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二、目标驱动,分层探究(20分钟)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导学要点: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顷,哪个大?说说为什么?

  指出: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材料自学、交流探究成果。

  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导学单:

  (1)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单位,来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合多少公顷?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顷

  小结:1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

  3、完成书本P17练一练。

  自由读书本例9中的资料,了解平方千米的运用。

  补充: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我们的家乡海门的面积约有1002平方千米。

  介绍足球场面积。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0分钟)

  1、单位换算

  30平方千米=( )公顷

  6000公顷=(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 )平方米

  400公顷=(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练习三第14、15题

  3、完成练习三第16、17题

  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7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熟练应用公式计算面积。

  2.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公式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应用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分钟)

  昨天学习了,梯形的面积计算,今天我们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二、复习铺垫。(4分钟)

  回忆并口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导学要点: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整体练习。(25分钟)

  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收集错题。

  1、完成数学书本18页第4题。

  2、完成数学书本18页第5题。

  注意:测量结果一般取整厘米数。

  3、完成数学书本18、19页第6、7、题。

  求多少棵白菜的思维过程是总面积÷每棵白菜的面积。

  4、完成数学书本19页第8题。

  看看谁能想出两种方法解决。

  该模型尾翼是两个怎样的梯形组成的?可以先求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也可以直接求出这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完成数学书本19页第9题。

  你是如何知道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8课时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4、通过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能合理地运用“割”“补”等方法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多平面图形?

  导学要点: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识组合图形。像这样由几种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我们就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2、感知:组合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生举例),今天,我们就结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出示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

  复习

  (1)说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说说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自学21页的例10

  (1)导学单

  1)小组合作将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学习过的图形。说说你的分法,你是怎样想的?

  2)尝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3)思考:组合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导学要点:

  (1)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2)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两种解法你喜欢用哪一种解法?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交流

  1)从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组合图形,我们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2)由于方法不同,我们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关键是做什么?

  导学要点:

  (1)要根据原来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割补。

  (3)全班交流

  1)学生举例并解答(前置作业我的例子)

  2)结合学生自己举的例子解答讲解。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本第21页练一练

  (1)生独立计算。

  (2)生展示思路。

  点拨: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基本策略:把原来的图形先分割成几个基本图形,再求这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只和;或者先把原来的图形拼补一个基本图形,再求相关基本图形面积之差。

  2、课本第23页练习四第1题前两题。

  点拨:

  (1)引导说说第一个图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2)引导说说第二个图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样看出来的?

  3、课本第23页练习四第二题

  点拨:

  引导说说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9课时组合图形面积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4.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组合及分解的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回顾。

  导学要点:

  引导说说什么是组合图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⑴分割法: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分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分别求出这几个简单图形的面积,再求和。

  ⑵添补法:可以把一个组合图形看作是从一个简单图形中减去几个简单的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差。

  2、明确学习目标。

  板书:组合图形的面积(练习)

  二、分层练习,共同发展。

  1、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1)小组合作将图形分一分、补一补,说说每个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说说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导小组合作准备将组合图形割补成怎样的图形?

  (2)小组合作完成至少一种面积计算方法。

  引导说说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多种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独立完成作业P23~24,集体交流。

  (1)练习四第4题

  点拨:

  分:梯形面积+长方形面积

  补: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2)练习四第5题

  辅导学生不规则图形分成的两个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多少米?高是多少米?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练习四第6题

  提示:平均每公顷收小麦的吨数=共收小麦的吨数÷组合图形的面积

  (4)练习四第7题

  提示:(1)门的油漆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

  (2)要油漆的面积=10扇门的面积×每平方米的费用

  三、实践活动,拓展提高

  1、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在小组中讨论用“分”还是“补”的方法?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数据是哪些?

  2、思考:计算中队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指导学生需要测量哪些重要的数据?哪些数据不需要测量?

  3、实践:测量相关数据。

  辅导动手测量的方法。

  4、计算:小组合作计算中队旗的面积。

  提示:数据保留整数。

  5、交流:全班交流数据,总结成败的原因。

  引导不同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10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75%以上。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不同估计方法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3分钟左右)

  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导入: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有办法知道下列图形的面积吗?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图形面积的?数方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自学例11 (15分钟左右)

  1、明确给出的数学信息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11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点拨:可以先数出图中湖泊所占的方格个数。

  2、自学。

  导入:你准备怎样估计?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不同的估计方法。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把图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分成几类?

  如何明显地区分开来?

  2.有顺序地数出整格的个数,不满整格的如何处理呢?可以阅读数学书第22

  页卡通的方法。

  3.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数法。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如何区分整格和不满整格的?

  2、不满整格的你是怎么数的?

  3.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导学要点:

  (1)把整格和半格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避免重复和遗漏。

  (2)不满整格的可以全部看成半格计算;或者先数整格的个数,再把不满整格的也看成整格,数出一共有多少格。

  (3)有顺序地去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全班交流

  交流两种不同的估计方法,理解估计面积在一个范围内的合理性。

  点拨:这个湖泊的面积大于多少公顷而且小于多少公顷?就是指面积大于整格数而且小于所有的格子数。

  三、练习(12分钟左右)

  (1)基础练习

  练一练第1题

  点拨:树叶上对称的,可以只数树叶的一半。

  (2)针对性练习

  练一练第2题、练习四第9题

  提示:在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上画手掌的轮廓或树叶的轮廓。

  (3)数学阅读

  第24页的你知道吗

  拓宽:长度单位有丈、尺、寸,质量单位有斤、两,面积单位有亩、分。

  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15亩,1亩=10000÷15≈667平方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清各种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相互联系,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多边形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回顾梳理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主整理的习惯,在练习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体验数学的奇妙,进一步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各种图形的面积推导公式。

  教学难点:

  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预设8分钟)

  知识整理单(8分钟)

  (一)快速阅读书本第几页到第几页所有内容。简单记录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二)本单元哪些地方我掌握得不够好?

  (三)本单元哪些练习我经常出错或不太会做。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完成整理。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10分钟左右)

  1、各组被推荐的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内容。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整理的知识点,在黑板上系统梳理。

  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思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转化。

  不同:推导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平移。而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是把2个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中都有“÷2”。

  三、巩固练习。(15分钟左右)

  1、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2题。

  按照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列式计算,注意计算正确率和单位名称。

  2、比较练习第25第1题。

  (1)看长方形,分别数出长和宽,并算出面积。再看平行四边形,说出底和高。算出面积后,与图1比较两个面积有什么关系。说说如果不计算,你能知道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吗?

  在点子图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个单位长度。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2)数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积。

  与图2面积比一比,有什么关系?

  在平行四边形中添一条线,观察是否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如图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3)标出图4中的关键数据,并列式计算。与图1面积比一比,有怎样的关系?

  把图1添上一条线,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图四的图形。感受“一半”。

  比较梯形与长方形或者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积是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比比三角形和梯形的关键数据和面积有怎样关系。

  比较三角形与梯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相等。

  (5)把得出的各种平面图形大小关系对照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梯形下底没有直接告诉,要先求出来。

  3、综合练习

  学生先独立计算“练习与应用”第3题。

  再进行交流。

  计算后组织交流。要使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怎样确定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呢?梯形呢?

  4、提高题:把下面的任意三角形ABC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份。

  画出一条边上的四等分点,再与对角的顶点连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步进行(先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把这两个三角形对分)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个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常见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2、通过多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公式推导的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画出符合要求的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1分钟)

  明确本节课所练习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心理上调节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一些练习(揭题),希望通过练习同学们能更熟练灵活地应用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整体先练,小组评议(预设15分钟)

  自主学习单:

  1、学生各自整体练习4~9题,并将有疑问、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在组长的组织下依次展示自己的作业。

  3、组长确定哪些题组内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哪些题还存在分歧,准备下一环节提问。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

  三、提出问题,分析解疑(预设10分钟)

  1、组内派代表提问。

  2、学生之间相互解答同学的提问。

  并根据交流的情况订正和完善自己的练习。

  第4、5题,先算出一个图形的面积,再计算。

  第7题,图1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组合图形,可以分别算出面积后相加。图2也是两个图形的组合,但要从长方形里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第8题,注意把长度单位化成“米”再计算。算出面积后再分别转换成用“公顷”“平方千米”做单位的数。

  第9题,在计算草坪面积时,把左右两块草坪拼成一个没有小路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3、创编练习

  (1)下面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甲( )乙。

  A、大于B、小于C、相等D、无法确定

  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长方形的长和宽,长与宽的乘积是相等的,所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6倍,高缩小2倍,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A、扩大6倍B、缩小2倍C、面积不变D、扩大3倍

  可以自己确定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算出变化前、后的面积进行比较。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7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横截面呈梯形的钢管堆中钢管根数的计算方法,能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测量并计算有关物体表面的面积。

  2、启发学生能联系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思路和方法探索出钢管根数的计算方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加以巩固。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横截面呈梯形的钢管堆中钢管的根数,以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规律的探索以及从直观的数学问题抽象到等差数列的探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8分钟)

  1、计算下面表格中平面图形的面积。

  汇报交流。

  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碰到单位不统一的怎么办?

  2、交流书本P27第10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也可以看作它的底长,这样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

  二、探索与实践(15分钟)

  1、出示自主学习单:

  (1)先试着估计自己教室地面的面积。

  (2)再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

  (3)估计多少个教室地面的总面积大约是1公顷。

  观察时,应估计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估计教室的地面面积。

  测量时,指导学生分工负责,分别量出教室的长和宽,算出一个教室的面积,再估计。

  2、出示自主学习单:

  (1)分组活动,按照第12题的要求把2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量出前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

  (2)把这摞练习本均匀地斜放,使前面变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量出相关数据,计算面积。

  (3)小组讨论:两次测量计算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练习本斜放时一定要均匀,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两次测量前的图形变了,但长方形的长和宽变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度没变,所以面积相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自主学习单:

  1、分别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表面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同桌之间先说一说如何求实物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2、合作测量出这些数据

  3、分别求出自己的实物的面积。

  4、同桌互相交换,验算。

  学生活动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的结果。

  四、评价与反思

  1、先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之间郑重的涂上颜色,对之间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2、互相对之间的评价做一些交流。

  五、完成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鼓励有兴趣的同学主动去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帮助理解,也可以参考本单元第10页中“你知道吗”介绍

  方法,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14课时校园绿地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开展查找资料、实际测量、整理数据、分析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相关面积计算的理解。

  2、使学生通过参与事前规划、事中合作、事后反思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自主开展查找资料、实际测量、整理数据、分析讨论等活动。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确定需要测量的具体数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3分钟左右)

  回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导入: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二、提出问题(10分钟左右)

  1、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独立思考后小组商讨办法。

  出示教材中的问题。

  导入:要知道学校的人均绿地面积,需要收集那些数据?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2、小组制定方案。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你们组要测量哪几个绿地的面积?

  2、要知道这些绿地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制定校园绿地面积测量记录表。

  点拨:了解校园分布情况,制定测量和统计校园绿地面积的方案,在全班交流。

  提示:注意小组分工,把校园绿地面积分配到各个小组。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自己小组测量的绿地的形状,需要测量的数据。

  2、教师和学生约定:成排树木的占地面积按总长度×2计算,单棵树木的占地面积按每棵2平方米计算。

  3、测量记录表如何设计的?

  导学要点:

  (1)绿地的分配

  (2)小组分工:测量人、记录人、数据核实人、计算人。

  三、实地测量(16分钟)

  1、学生拿着记录表实地测量

  教师巡视,解决学生实际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四、汇总分析(8分钟)

  1、根据测量结果填写数学书第29页的统计表。

  2、交流从统计表中知道些什么?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数学工作计划15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11-04

初中数学工作计划09-21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15篇11-05

关于数学教研工作计划模板5篇10-20

关于小学数学工作计划八篇10-17

实用的数学教研工作计划汇总6篇10-13

有关数学教研工作计划集锦7篇10-12

有关小学数学工作计划3篇10-07

【精品】小学数学工作计划4篇09-29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