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书笔记(合集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无声告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
玛丽娜在经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恋爱到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母亲的死唤起她要重新追随年轻时的崇高理想—当一名医生,实现自我价值。她逃避了一个已为人母人妻的事实,她忘了责任和痛苦是并存的,也没细想过现实并非与理想对立的,毅然决然抛下一切,给年幼的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伤害。
莉迪亚害怕再次失去母亲,她以一种卑微的姿态祈求着母爱,母亲用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光环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在爱的绑架下,孩子失去自我;一步一步陷入黑暗。在得知无法改变内斯-唯一可以给她带来慰籍的哥哥要离家上大学,以及原以为可以从杰克那儿寻求解脱离家出走,当着一切落空,她彻底绝望且异常孤独,她的孤独不是受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最终放弃自己。本书以种族歧视为社会意识形态为背景,批判民族歧视。
在书中我若隐若现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身影,只想对儿子说“狭路相逢请拥抱。”
非常喜爱龙应台《目送》里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此读书笔记告诫自己,生命需要的是自行浇灌。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2
为人父母时可以给孩子们的成长道路指引方向,但请不要用自以为爱的方式去绑架孩子的人生,殊不知你是拿孩子来实现你理想抱负的工具。
这是本悲剧性家庭伦理小说,小说里莉迪亚为了妈妈玛丽莲不会再次消失,选择乖巧的实现玛丽莲的愿望,她是爸妈的宠儿,父母越是关注她,对她的期望就越高,她呢?她压抑,她不自由,她小小的肩上扛着她妈妈远大的抱负……最后呢,她坚持不住了,投湖死了,惜哉痛哉悲哉也。小说里面我喜欢两个角,汉娜和杰克。汉娜这个小女孩在这个家庭里就是个小透明,她小心翼翼,察言观色,我喜欢她的小心思,她是那么可爱的小存在。杰克,一个人们眼中浪荡不羁的男孩,他对人们的眼光毫无在乎,他可怜莉迪亚,他说自己至少有勇气做自己。
他爱内斯,每次内斯烦躁,需要人陪时的一个转身,可能他就站在那里,一个惹火的眼神,一个欠揍的笑,一句欠扁的话,都来自他对他投来的温暖,只是这些爱他刻意的隐藏了。真的喜欢汉娜和杰克。最后,奉上本书的镇书良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没错,好好做自己吧,此生走一遭,潇洒走一回。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3
《无声告白》是我花一天时间读完的一本小说。看完之后,总觉得想写点儿什么。这本小说作者是居住在美国的华裔,不明白是不是华裔的骨子里面都有潜在的自卑感,因此个性渴望“成功”或者借由子女的“成功”来赢得别人眼中的赞许,从而肯定自身的价值。所以,这部小说在种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满了作者主观的感受,可能很多资料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小说中的母亲是美国人,但是其言谈和行为却十分中国化,以致我读的时候总会有点儿“出戏”。我甚至我觉得,如果忽略书中的美国背景,把种族差异换成城乡差异,整个情节放到中国,也十分适宜。举个例子,家长们是不是都很喜欢送书给孩子作为礼物
中国人个性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长都会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很值得中国家长记住: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让孩子重复一条你自己的道路呢,还是就应让他自我发现兴趣所在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浮躁的社会环境都给不了孩子自我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家长们的群众焦虑直接导致孩子们脸上呈现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以前坐在少年宫的大厅里观察过来来往往的孩子,年龄越小,脸上的笑容越多;年龄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期望我的两个女儿脸上的笑容能够持久些。虽然在目前的环境下,快乐学习很难成为现实。但是,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就应还是能够做到的。从这天开始,少一点儿灌输,多一点儿沟通,给孩子们的成长多一点儿空间和时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4
终于看完这本书,这期间情绪上有些许波动,看到中间部分有些许气愤,集爸妈宠爱于一身的莉迪亚,和与爸爸很相像的罗斯,和被忽视的汉娜有着不一样的归宿。
在美国这个所谓平等的国度,种族歧视存在着,平等只是针对于白种人。
心疼莉迪亚的同时,也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一直掩藏真实的自己。爸妈的期望与焦点聚集在她身上,这种过度关注其实给她带来极大的负担,为了自己许下的诺言,一直按照妈妈的期望活着,明明是不感兴趣的医学类书籍,却也嘴上迎合着,为了母亲开心,而终有一天这种状态终将崩溃。我作为一个个体,首先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而不是活成按照别人期望中的自己。
莉迪亚的死对于她自己来说是一种解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种警醒,为爸妈敲响了警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另外一点比较受感触的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有太多相像的地方,无论是从外貌来说,还是性格什么的,都受父母的影响,这种相似度令人震惊,但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关系,令人深思。
想起之前在少年说里,听到的主持人讲的一句话,很有感触,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你的母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他首先是个个体,其次才是你们的孩子,每个人都有活成自己的权利,不畏他人眼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尽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好。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5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国外的媒体报刊对这本书相当的高,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说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而在母亲眼中,认为这不是单纯的意外或自杀,因为她的女儿是如此的优秀,因为儿时梦想的破灭,她倾注了所有的热情来教育女儿并使她几乎一直活在自己的期待中。而她丝毫不知高压机制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被引爆。
最宠爱孩子的离去,引出父母身上的秘密。
一个“异类”的不堪重负生活,儿时梦想的破灭,不能明说的感情,婚姻里的“越狱”……
随着案件的进展,家庭人员各自秘密的浮现,女孩溺死动机的线索水落石出。
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始终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机械的做着不喜欢的事,时时处在崩溃边缘。
在
几乎每年高考前后都会孩子重演因压力自杀,父母痛心疾首悔过的事情。
为何曲终人散,才想起为时已晚?
机器需要检修,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时常反省自己,调整自己?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6
书里的一家五口人,各个不作死就不会死,没有一个讨人喜欢。每个人都狭隘、消极、自卑、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交流……这也许正是书名的由来之一: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遇到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选择逃避、退缩或者其他消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每句话都能朝着负面的方向被误解。有那么多个岔路口,居然一直都看不到他们中间的任何人朝好的方向迈出哪怕一步。活生生的就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在这本书里,看不到温暖。
故事中的大女儿Lydia是父母眼中聪明、漂亮、惹人喜爱的掌上明珠。在她身上,寄托着父母双方的无数梦想。她虽因这些梦想而不堪负荷,却从不说不。哪怕其实很孤单,很受排挤,为了让父母高兴,她也假装有很多朋友;哪怕对生物和物理这些课程不感兴趣,为了妈妈的医生梦想,她一直坚持上高年级的课,直到她再也坚持不住。为了表现她不再是哥哥的大宝贝,去跟哥哥最厌恶的男孩子Jack交往。这一切的一切,读起来那么地不可思议,却又是这么地合情合理。直到最后Jack对她说:“你甚至都不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我至少知道我要什么。”此时,她才醒悟到自己一直在“无我”地生活,甚至已经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了。而那个学霸人赢的哥哥,英俊高大,男生女生都爱,也被写成了一坨乌云。
“At least I know who I am.
What I want. ......
What about you,Miss Lee?
What do you want?”
作者将书中人物身上很多扭曲的性格弱点都归咎于他们的亚裔身份上。家庭没有朋友,因为这家是全镇唯一的华人;家庭从来不出去旅行,因为唯一的一次出门,被白人使劲盯着;孩子们没有朋友,因为华人就是不善交际;女儿孤僻,因为混血孩子本身存在自我认知上的问题……这些设计非常地不令人信服,完全不像是一个身为移民二代的作家所给出的剖析。更像是,用公认的固有偏见来打造好磨具,然后直接套在了故事人物的头上。
相关文章: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7
读完这本书感觉,莉迪亚无声的告白真的是很悲惨,一直到很久他的父母才认识到原来一直以来,莉迪亚并不是像他们所认为的那样快乐,莉迪亚一直在迎合母亲的期望,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后想明白了,却不敢对母亲说不,思想和行为完全被设计好了的,就如同电脑一样,按照指令进行作业。她母亲将自己的人生期望强加给女儿来实现,这让我想到了阿米尔汗主演的那部经典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儿子必须当工程师,女儿必须当医生,他儿子其实一直想要当一位作家,但根本不敢去说不,最终跳火车自杀了。电影里,校长不让一个学生毕业,那个学生也选择了自杀,在葬礼上阿米尔汗对校长说这是谋杀!来自精神压力谋杀,莉迪亚应该也是如此!如今的小孩子学习任务真的很大,周末两天全是补课和兴趣班,最多可能休息半天,而且还要做作业,不光学校布置了作业,补课班兴趣班也还布置了作业,真替这些孩子惋惜。其实有的孩子并不一定真的是去上兴趣班,他们不一定对他感兴趣,但是家长期望,同学比较,让他们也不得不去,他们中应该有小莉迪亚吧。
当然莉迪亚所处时代社会还面临女权,种族歧视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堆积在一起才造就莉迪亚的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8
“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而且,很可能只有她知道真相……”
壹:人物玛丽琳:
1950年代的美国高中女生都要学习家政课,玛丽琳的母亲在丈夫离开她之后开始教授家政课。但玛丽琳对于母亲终生从事的“烤蛋糕、做缝纫”这些家政工作嗤之以鼻。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希望人们在提到“医生”二字的时候不再仅仅想到的是男人。她期待自己可以踩着响亮地高跟鞋,自信地走在医院的廊道里,认真地检查病人的情况,用她的专业知识赢得人们的尊重。
为此她一直在跟母亲抗争。为了实现梦想,她选修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些只有男生才会选的课程。她甚至忍受男生往自己的烧杯里倒上尿液,也在所不辞。她就是要与众不同。
詹姆斯:
詹姆斯虽然出生在美国,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他的父亲当初是顶着假名从中国来到美国的。六岁的詹姆斯因为勤奋好学成为劳埃德学院里唯一一个劳工(而非教师)的子女,也是这家学校里第一位东方学生。他希望可以自己上学放学,不必接送,这样他就可以假装普通学生,只要穿着劳埃德学院的校服,就很好假装。学校的学生似乎都是清教徒、参议员或者石油大亨的子女,班上搞家谱调查的时候,他会假装忘记这项作业,不愿画出自己的复杂家谱。
三个孩子:
老大内斯执著于自己的天文爱好,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詹姆斯一直担心内斯因为华人面孔而被孤立被歧视;
老二莉迪亚,聪明乖巧,一直是父母最偏爱的孩子,内斯常常因为父母过于关注莉迪亚而备受冷落;
老三汉娜,从出生一直被忽视。她生活在家庭的角落里,小心谨慎地观察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
杰克:
邻居家的野孩子,跟着单亲妈妈生活,上课睡觉,下课泡妞。莉迪亚去世之前整个整天都跟他在一起。杰克玩弄过很多女孩,却未曾伤害过莉迪亚。内斯讨厌杰克,杰克对内斯有几分惧怕。
贰:
读大学三年级的玛丽琳,第一次上老师詹姆斯的课,爱上了这张与众不同的东方面孔,不顾母亲的反对和詹姆斯结了婚。为了家庭被迫中断学业,过上了全职家庭主妇的生活。母亲去世之后,玛丽琳去料理后事。她整理了母亲的全部遗物,只留下那本烹饪书。母亲死了,唯一可以让人记住的只有她做的那些食物。玛丽琳忧心忡忡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每天一连几个小时准备早饭、晚饭,把午饭放进干净的纸袋。
“做鸡蛋需要你们长时间吗?单面煎的给詹姆斯,煮熟的给内斯,炒鸡蛋给莉迪亚……”
“一位好妻子,应该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不知何时,她成了自己最厌恶的类型。
母亲的去世给玛丽琳巨大的触动,于是她离家出走,去学校周边租个房子,准备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重拾学业让玛丽琳再次找回了自信,她仿佛看到自己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走在医院里的样子。她每天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告诉自己忘掉家里需要她照顾的丈夫和孩子。
然而,在离开家后的第九个星期玛丽琳晕倒了。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虽然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旧没能修完学分。
莉迪亚在妈妈离家出走期间,从厨房里翻出了那本烹饪书,莉迪亚发誓一定要满足妈妈的愿望,不让她伤心和失望。
玛丽琳重新回到家里,但她拒绝再做那个“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的主妇。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乖巧的莉迪亚身上。
妈妈觉得莉迪亚有当医生的潜质,妈妈觉得莉迪亚擅长化学,妈妈觉得莉迪亚物理很好,妈妈觉得莉迪亚应该再报一个辅导班;爸爸觉得莉迪亚擅长跳舞,爸爸觉得莉迪亚很好地融入了校园生活,有很多朋友......
莉迪亚默默承担起父母所有的愿望,从来不敢反抗和质疑,她知道这是她换取妈妈在家的代价。
但父母不知道莉迪亚的物理已经不能及格了,莉迪亚口中的那些朋友其实很久跟她都没有来往,莉迪亚每天晚上坐在楼梯那给朋友打电话的“社交活动”不过是做做样子。汉娜在分机旁边默默地听过,她打的电话根本没有“对方”。
在内斯被哈佛录取之后,莉迪亚即将失去唯一一个可以交心的伙伴。不堪重负地莉迪亚发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
杰克说得对,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害怕有一天妈妈会再次消失,爸爸会因此而崩溃,全家再次瓦解。
她想重新开始,她想对妈妈说,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了医生,那也没关系。她再也不要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为另一个人,从现在开始,她要做想做的事情。
莉迪亚深夜从家里跑到湖边,踏上小船,划到湖中央,跨出小船,走到水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感言: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那些我们拼命想给孩子的所有,真的是他们想要的吗?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9
《无声告白》这本书的英文名是
詹姆斯,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他内心的孤独,他被别人孤立的自卑感。
玛丽琳,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想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想要成为一个女医生的愿望。
内斯,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他的愿望是想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想告诉他们自己想从事航空事业。
汉娜,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想受到家里人的关注,她想简简单单的获得爸爸和妈妈的拥抱。
莉迪亚,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她不想当一个女医生,她不想出去和别的同学交朋友,甚至于她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反观自己,在我们从小到大长大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他人这样或那样的期待,很多都是以爱为名,但是有些时候这样的期待只是他们无法实现,而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愿望。
也许我们完全的做自己不太可能,但是也一定要努力的去探寻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努力去靠近它。
人生苦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0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每当枯燥烦闷时,阅读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阅读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阅读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无声告白》也许听到名字以为是言情小说而对它没兴趣,其实并不是,这本书是小女孩莉迪亚的死因线索,一家人在探索小女孩的死因的过程中而展现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莉迪亚从小就活在母亲的期待中,母亲极高的要求让她从小就失去很多童年乐趣,而上学后就连交朋友或和小伙伴出去玩的时间,母亲都严格规定。逐渐地莉迪亚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远离她,她是个特别孤独的女孩。而父亲却为她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最后这个小女孩在孤独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我明白了父母过度的爱,就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我们总是在失去了一些过后,终于懂得,应该让一个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时说出该说的话,不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后悔。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总是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常常因为交流不当的问题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也造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所以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交流,我们要学会相互理解,学会沟通并坦诚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整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一句,有的时候我也想问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回忆过往我曾经喜欢舞蹈,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跳给更多的人看,可爸妈却认为这对我的学业起不到丝毫作用,觉得补习班才是我当下最需要去的方向,父母总是把他们认为好的给我们,可他们却忘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忘了问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每每阅读时都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最后我合上了书,感慨万千。愿我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幕无声告白,我只愿能与他们好好交流,好好沟通,互相尊重,然后我们彼此用最轻松的爱给予对方,给予我们的家撑起一片专属我们自己无话不说的天空,让无声变有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1
无声告白,读罢无声。这不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故事。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这个开头一下子让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样的沉重、无奈,一样的单刀直入、简洁有力。莉迪亚为什么而死?是怎么死的?无声的告白,告白什么?
是的,莉迪亚死了。不是从小缺少关注,极其敏感,极具洞察力的妹妹汉娜死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欢天文学,坚持追求,并得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哥哥内斯死了。是莉迪亚,詹姆斯教授和玛丽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亚死了。16岁的少女选择溺死湖中,什么原因?有人说,孩子有问题,家长肯定也有问题。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出身于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努力、刻苦并一路读完哈佛博士,最终成为大学教师。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白人世界,希望成为一个不会引人侧目的普通人。他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年少时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希望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取得成就,成为女医生,她暗自发誓,绝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当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标奋斗时,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数女性一样,结婚、生子,继而管理住宅、照顾孩子,成为了最不想成为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实现他人的愿望,从此,失去自我。悲剧从这里开始。两个人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庭:“由爱而生、个性相反、目标相悖、因爱生怨、情感相离、沟通为零。”在他们表面的琴瑟和鸣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认知分歧。
在这个背景成分与众不同的家庭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为三兄妹中,只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父亲的黑头发,于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与爱。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衬。
然而,正是这万千宠爱令其不堪重负。美裔母亲玛丽琳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与众不同”梦——卓越女医师,完全寄托到女儿身上;而身为教授的华裔父亲詹姆斯,虽看上去功成名就,却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纠缠半生不被他人认同的孤独感令其将“与他人一样”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绩和她的社交直接影响父母的心情,进而影响全家人的情绪。可是,谁又愿意成为这个中心呢?她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伴着莉迪亚长大的,是长达十年的压抑。她母亲最希望她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她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爱是阳光,可是太多的爱也容易把人灼伤。极端的爱注定无法喘息,莉迪亚用死终于挣脱了父母早已给她安排好的命运!
我总觉得一个碧玉年华的生命体,会有无数的鲜花掌声,会有无数的不值得一提的忧虑烦恼,会有无数难忘的悸动美好。不过区区十六岁的莉迪亚,在本该精彩的年纪却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顺从、矛盾挣扎,最终用死亡这种残忍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无法知道当她走进冰冷的湖水中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释然还是一种自我救赎?
最后莉迪亚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重新开始,这样,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独了。当她的双手松开缆绳撑起那条小船驶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将重新来过。所有人都在关于死亡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机会。
所幸的是,故事结尾,所有人都获得重生,一副温馨柔软的家庭生活图景在我眼前缓缓铺开……
无声告白,无声的反抗,也是无声的提醒。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这些都应该自己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对于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附属品。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爱之名强加期待,这不是爱,是害!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每个人都是普罗米修斯,无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2
“天下的父母,你们可知,孩子的许多告白是无声的,需要你们用心去发掘,不然可能会铸成大错,轻则误其终身,重则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个人活在世上,有那么多无法掌控的事情,如果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还有什么意思呢?也许一个人不怕寒言冷语,但温柔的刀子怕是能让你痛不欲生,等回过神来,已无力挣扎回天乏术。
我会想,如果迪莉娅早早地跟父母沟通呢?早点告诉他们真实的想法,不就能够避免杯具的发生了吗?不,她不会。有一种心理畸形叫童年阴影,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叫习惯,当你习惯去迎合别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别人掌控了。迪莉娅是自己投降了,从小到大的习惯驱使着她硬着头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无法忍受、不得不解决、而又无人商讨、无法可解的时候,只好选取死亡,一了百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入戏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我没惨到那个地步,也没勇气透过死亡来结束一切,但我很难过地看到自己与她身上的相似点,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来在走别人的路,终有一天,我会手足无措。
懂了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动。
去吧,去做正确的事,不要再为自己找借口,懒惰懈怠。”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3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杀。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杀。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杀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4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他们一家每个人都活的很压抑,詹姆斯一直一直活在“种族歧视”自卑中,玛丽琳为自己没能完成自己医生梦感到羞耻以至于在医院看到女医生就反省自己的人生是不是还有另一种可能。内斯自始至终把自己的缺爱归咎与玛丽琳同时又同情她,而汉娜从来都是多余的隐形人。玛丽琳更悲剧,自从经历了妈妈离家出走的阴影就暗自承诺,一定要活成她期待的样子,绝不违背她的意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永远把妈妈留住。奈何玛丽琳的期待太过沉重,压的她喘不过气。父亲则希望她不要像他一样,一直要她广交朋友。父母的关心就像雪一样,不断压下来,最终把她压垮。她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被爱多么令人窒息。而唯一能够理解她,能够倾诉的哥哥内斯也因为无法忍受压抑逃离了这个家,当玛丽琳生命当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离她而去,她选择从新开始,摆脱一切,解脱自己。当父母的全部期待化为乌有,玛丽琳的世界崩塌了,詹姆斯用情人逃避,悲剧。
其实,想想现在的家庭又何尝不是如此了,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是家里的所有,父母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到孩子身上,让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最优秀的人,其实这何尝不是满足父母自己的虚荣心,你内向沉默,他们就觉得你没作为,不合群。比如,看到熟人必须主动打招呼,不然会被别人认为父母没教育好等等。现在好多高中生大学生自杀的悲剧,谁又能说不是家庭造成的了。所以,让爱轻盈,放爱一条生路!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
这本叫《无声告白》的小说,出自一位美籍华裔女作家之笔,扉页上的她很年轻,也很漂亮,很难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灵魂的故事是这位优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说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先说说故事梗概:莉迪亚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必须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报复。莉迪亚的哥哥觉得,隔壁的坏小子铁定脱不了关系,只有莉迪亚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亚的妹妹看清了什么呢
原先,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受到排挤、孤立,最大的梦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虽是地道的白人,却不愿屈从母亲期望的女性传统主角,她梦想拥有自己的事业,比男人更加卓尔不群。俩人的结合有爱,也有很深的误解和由误解产生的期盼。等到孩子相继出生,误解越来越深,差点导致家庭的崩解。此后,莉迪亚就成了维系家庭表面安稳的纽带。她既要安抚父亲对友谊的渴求,又要满足母亲对出人头地的期盼。她被亲情绑架,被父母的懦弱压垮。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遭到现实困境,当成人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这种愤愤不满,这种失魂落魄,就会转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样,不但互相传染,还会感染给所有的家人。当内心的痛苦深藏成秘密,这些秘密就会让家庭产生裂痕。我想,每个人都难免心意难酬,难免伤痕累累。但是,这些决不能成为勒索他人的借口,尤其不能转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压。每个人,每个时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绕不开的难题,那么,这些都就应由每个时代里的每个人去求索,去抗争。转嫁痛苦是一种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来,也只好自己认,至少不要让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灵。“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这行字像针一样刺进你的心里,告诫你:要有勇气活出自己,否则,你不但成为不了他人期盼的样貌,还会因此自我毁灭,带给他人更大的打击。因为,每个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在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彻底的代偿。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合集15篇)】相关文章:
4.爱无声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