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
在这本书里关于时间管理的看法还是挺新颖的,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能管的只有你自己。书中主要从时间、学习、积累、思考、管理、交流与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点里都有所收获。
第一、时间无法管理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
第二、反思能力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正因如此,人类才具备了其他动物很难具备的一种能力就是“反思能力”。得到了反思能力的人类,最终创造了语言,发明了文字,形成了逻辑思考能力,进而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物种。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分清我们和大脑的主仆关系。
第三、心智的概念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基于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
第四、掌握新的技能如同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例如,一个人若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那他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比那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
第五、关于学习
如果说,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清;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使人们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使人们拥有更多能力,并且往往主要取决于你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这只不过是成本而已,尚未考虑收益。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
第六、关于人脉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2
在第一章中,李笑来老师讲过他曾经因运气而学习编程并从中获益,因愚蠢而拒绝学习盲打的经历。很多人因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但也有很多人却因此痴迷学习。在这一章李笑来老师交给我们如何学会“学习”。
1、效率的本质
简而言之,效率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之为。
我想李笑来老师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不要拒绝学习,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对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学习任何知识,都会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拒绝学习,就无法体会到学习后的收获。
在李笑来老师看来,“学习”重要的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即使它很简单。只要体会到“习得”带来到好处,学习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
2、基本途径
端正对“学习”的态度之后,就该进入学习的实践阶段了,学习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最基础的就是“体验”,也就是来自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是这种认知虽简单易得但想要得到认知的提升是比较漫长的,比如人们对获得认知从恐惧到使用火种取暖或烹饪食物。
比“体验”更高级一点的就是“试错”,学习本身就是把自己的认知范围向未知扩展的过程,从已知走向未知犯错是难免的,对于未知,我们要有试错的勇气,“试错”之后我们就可以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就如鲁迅所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蜘蛛也有人吃只不过不好吃也就没人吃了。”
在“试错”的基础上更高明一点的方法就是“观察”,简而言之,“观察”就是从他人以往的经历中获取经验或教训,进而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当然,“阅读”这种方法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在文字发明之后,“阅读”的好处就是把更多的学习信息文字化,同时也更集中,内容也更丰富,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自己最急需的学习资料,同时,学习也更高效。
3、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人们在认知上,往往有一种有因必有果的倾向。然而,人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对于未知的事人们会对其进行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往往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科学的,也就是找到事实依据进行推理得出结论,比如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寻找大量的远古化石,来佐证这本书的观点,另一种则是非科学的,这类思考方式往往想出一些超自然的解释,比如宗教神学。
然而前者相对于后者,思考的难度更大,证实的难度也更大,与此同时想让人们对此产生的结论得到认可难度也要大得多。就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后直到20xx年才在美国宪法上“战胜”宗教理念。
当然,宗教与科学也不是完全对立的的,宗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科学无法触及到的认知空白,这也是很多科学家也是信教徒的原因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但是与神学家不同的是他们对未知始终未停止以科学的方式探索。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思考方式是很重要的,即便是有神论者,也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去思考,否则思考方式出错未知永远都是未知。
4、经验局限
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制于以往的经验,即使它是错误的。
对于学习而言,借鉴以往的经验的确是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然而以往的经验是从以前的的学习经历中总结的,所以很多时候难以应对当下或者未来的学习,甚至还是错误的。
所以,在李笑来老师看来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他的建议是: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掌握“科学的方法”绝不是能速成的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积淀,同时要避开经验主义的局限这样才能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5、自学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并能灵活的运用自学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自学能力的基础在于阅读理解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对所接触的信息做一个甄别,对于有用而必须记得信息,要把他记住;对于那些有用但不需要马上记住的内容,要做好“存档”以备不时之需;于那些与以往的信息类似而不同的信息,要仔细分辨,避免用时出错;对于与旧知识有关联的要学会“融会贯通”。
在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掌握检索能力,即能对所面对的信息有足够的文字理解能力,突破“阅读障碍”。
接下来,掌握“写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会用文字来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等,这一点尤为重要。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实践,光有想法不付出实际行动,这样自然无济于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养成记录的习惯,除了要避免“选择性输入”之外,要有“反刍”的能力,对自己面对的信息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最后,要“了解学习的进程”,学习永远都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尤其是在长期没有反馈的时候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3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4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不会因为你的挽留而停留半刻。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管理时间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也曾尝试过许多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执行期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以失败告终。最近,有幸拜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对于时间管理又有了新的理解。
1、时间无法管理
我们为什么总是时间不够,总是抱怨“为什么没有时间了”。你我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每天我们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打开电脑准备做事,突然手机响了,然后拿起来看,接着就刷起微博、朋友圈,然后再倒一杯水喝。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在消磨我们的时间,直到deadline到来,我们才发现没时间了,匆匆忙忙地去做事情。而这种突如其来的紧迫感,又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焦虑和痛苦,我们不断地懊悔为什么自己没能管理好时间呢?
时间到底可不可以管理呢?本书作者的主张是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所谓“管理时间”亦或“时间管理”都是虚假的概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管理,它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做时间的主人。
2、做大脑的主人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不如说是教导我们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的。作者强调我们必须开启心智,想明白问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第一点就是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作者指出人的大脑是可以被自己控制的,我们应该成为大脑的主人,而不应该成为大脑的奴隶,不应该让自己跟着感觉走。为此,作者提出了心智的概念。作者认为一个人在经历了一系列正确的事情后就会开启心智,有点像佛家的顿悟,或者“打破旧的格式塔,创建新的格式塔”。而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经验的总结。
3、速成绝无可能
我们或多或少在市面上看到过这类书籍或课程《7天学会java》、《十天数据库入门到精通》等,而且他们的销量往往还都不错。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人的基本特征就是浮躁,做什么事情都想马上得到结果。作者分析了人渴望速成的原因:其一是人们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欲望,但不是所有欲望都能被满足,因此大家都希望马上看到每件事情的收获;其二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这也是浮躁的根源,所以才不现实地要找到迅速的方法,以便解脱;其三是自我满意度的下降带来了浮躁,统计学表明15-45岁的三十年间,人对自己的满意度就是在持续下降的,而浮躁和满意度下降相互刺激相互提升。
4、管理自己
那么我们如何来管理自己呢?作者首先建议我们正确地估算自己所做事情的时间。有个法则叫侯世达法则,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它是这样描述的,“完成一个任务实际所花时间总是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即使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点我想每个人都深有体会。而每次发生“意外”本质上其实是对任务不熟悉,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会经历由“陌生”变为“熟悉”的过程,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所以我们要学会估算任务时间,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是在熟悉的过程。
以上只是本书的部分内容,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和建议,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无论管理时间,还是管理自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5
其实,在读完这本一看名字疑似烂大街的时间管理心灵鸡汤文时,我已在阅读过程中写了不少感想感悟。以前很少看这类型的书,大多是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但至少这本《把时间当做朋友》,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值,也反省很多,经常看了一段便需要掩卷沉思一番。有对之前活过的人生的一个简单回顾与总结,有对自身心智的仔细审视,有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展望。
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
我们并不是要去改变时间,而是改变自己,通过管理自己改变自身的时间属性。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的风景你会意想不到。
心智的力量——实践出真知知识科技发达的现在,想要获取知识实在容易。少,不好;多了,也不好。我们需要去甄别知识的可靠性,我们渐渐地更依赖去看别人的经验、请教别人问题,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去实践得到答案。如果你有条件去实践得到问题的答案,尽早去行动,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别人的经验永远比不过自己的经历。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心智的力量——改变态度,而不是去抱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抱怨不仅要花费时间,还会引发负面情绪,使你丧失斗志。同时最重要的是,抱怨本身不会改变任何事实。生活中有太多事可以让我们不停地去抱怨,抱怨公司、抱怨上司、抱怨应试教育。有些人说不抱怨不行啊,那还让我怎么去发泄啊。天呐,这么多正面积极的发泄方式你却要偏偏选择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一种,我还能拿什么拯救你?
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意味着需要努力才能拿到通行证,否则就成了拦路虎。如果,避不开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得通行证,与其抱怨不如热爱。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很多人总是对那些无趣的事(很容易就能发现身边的同学同事对他们自己上的课或是做的工作都提不起多少兴趣,整天抱怨课程本身无聊;讲课的老师水平差;工作没有意义,总是做重复的事。整天哀怨,成熟的人会改变自身的态度来使这些变得有趣。
心智的力量——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不仅是反省,也是总结和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有冲劲是必须的,但也要牢记“我们的认知不仅可能也确实往往背离现实”。目标同一个,实现的道路有许多条,但如果连目标的可行性都没了,这条路怕是会让你迷失方向了。自以为是最可怕,需要不断的质疑自己,质疑自己所学所想所做,往往有不一样的思想火花产生,也能让我们不断进步。
心智的力量——计划性我是一个喜欢计划,但执行力不够,拖延症老犯的矛盾体。许多计划最终没有按时完成甚至之后也不会去完成,事后会懊恼一会,然后开始找借口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安心的理由,“这次安排的计划太多了,做不完也没办法”、“期间计划外的事情这么多,怎么完的成啊”、“都忙了一天了,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总结一下——这个计划没完成也没什么大不了,下次一定好好完成。说的严重点,我其实根本就没有重视计划这件事。还是喜欢给自己定计划,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给自己有一个安心放松的理由。
在大学期间喜欢给自己制定周计划表,但往往是322结果(前三天按时完成,并且有热情,之后的两天开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最后的两天基本不去执行了)。当我发现这个个人规律的时候,放弃了计划,觉得随性更适合我,并自认为计划对我没什么用。当我开始阅读本书,第一次看到“心智的力量”,静下心来反思后,我决定重新拾起计划。
心智的力量——执行力当计划完后,马上去行动,我相信很多人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都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做出计划之前心里一定想着去好好完成的。但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理想与懒惰并存的人来说,长期坚持的去执行计划——这件事很难。
有执行力的人不会拖拉,不管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有多长,都能坚持做下来。我欣赏,也希望成为,同时也在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仔细想想,我为什么经常被其他事打断计划,因为我贪心,我想都做好——不管是计划内的事还是计划外的事,但太多的事实告诉我,要想做好每件事,你得先专心做好一件事。
心智的力量——学习能力人刚出生并不与其他动物有多大区别,而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仅相较于其他生物来说),学习能力成就了人类。
学习某样技能,总体进展基本符合阶梯状增长。有的时候,你会很长时间没有一点点进展,但在未来的某一刻开始感觉突飞猛进,所谓醍醐灌顶,一通百通,之后则又是一段“平台期”。高手为何总是感到寂寞,因为他们就是孤独着过来的,试问多少人在“平台期”决定半途而废。
学习是自发性的。学生总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拒绝学习,而原因总是千奇百怪甚至无理取闹——他的上课风格不喜欢,他曾经为难过我故意叫我起来回答我不会的问题等等。老师是来帮助你学习的,而不是要求你学习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作为拒绝学习的借口。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现在这个思想很多人都能接受并在实践,自以为学会了往往带有个人欺骗性。
清楚明了地表述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有的时候,你没能给别人讲清楚,可能是你自己没想明白。更多的时候,被教者的提问,往往会令你发现你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不要吝啬你的时间,不要吝啬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浅,记住,教别人等于自己学,只有学好的人才可能教会别人。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心智的力量——自制力读李笑来先生对时间的理解,越阅读越心惊,我的过去以及未来到底还要浪费多少时间才能明悟——时间从客观上看恒定向前的,从个体上看是可控的,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你。这里的大脑,我个人的理解是被感官支配的低级控制中心。睡懒觉,真的挺舒服的,你的感官带给大脑的愉悦让大脑决定不要起床,继续睡懒觉吧。这样的大脑太容易被感官的舒适达到满足状,往往失去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行为所带来的心灵愉悦。
心智的力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遗忘”是我们的自我保护功能。如果不经常整理已经输入到大脑的信息,过段时间这些信息就会变得无序,“明明记得但死活说不上来”就是这样的例子。文中多次提到记笔记,而且李笑来先生特别强调使用纸和笔来记,我当时第一个想法是现在电子产品如此发达,记笔记早就搬到各种云笔记等软件上了,多方便,随时随地都能记,还能有效保存。但之后也确实发现了不足之处。
首先用纸笔记录对我来说可能印象会更深一些,其次用纸笔在记笔记的`方式和风格上有更多选择以及个人色彩,而这些对于深度依赖云笔记的我来说体会会深一点,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我记在云笔记上的笔记不会经常去翻阅,也就导致过一段时间偶然翻到自己以前的笔记时,发现以前的笔记太粗糙了,然后懒惰的我就随之而去......
当我意识到这一严重的后果是在写一篇技术文章的时候,记得以前有做过这方面的笔记,当我找出来的时候发现当时记的笔记完全不能用。突然意识到我记笔记的意义变得没有意义了,决定改变(吃一堑长一智啊)。
当我正烦恼我实在太依赖云笔记了,不想转变为纸笔记录的时候,意识到问题更多的是出在自己对笔记的态度上面。记笔记不是记录下就完事,它的作用是经常去翻阅梳理,使脑中的信息有序的排列起来,最终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记笔记需要不断的去完善和扩展,定期的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包括分类,修改理解不全面的观点,添加新的相关知识点等等。慢慢的,你的每一篇笔记都在进化,你能清晰的感觉到他们的成长。这种感觉,非常棒。
最后,谈谈对努力的理解。书中对努力有一段引用: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其实,所有的人都须要努力。我很认同,努力和奋斗不应该被强调,不应该是被人鼓舞或受到刺激后才去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努力在很多人心中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觉得努力是额外的付出,不努力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但其实努力和吃饭睡觉一样,应该被平凡化,甩开“额外的付出”这个包袱,会更愿意去努力。
你需要和时间赛跑、竞争,你更需要和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6
读书明智,读书明理;自从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后,我算是明白一个道理:时光是个巨大的碾压机,压过了布满青苔杂乱的小径,也压过了繁华车水马龙的街道;只有善于经营它的人,脸上才会笑靥如花。
读书读书,读的是书,学的却是智慧。这本书,适合各行各业的管理者。管理公司、管理员工、管理学生,甚至管理自己人生。我想,我属于后面一者。
这本书中,作者李笑来用最简单朴实的文字,最真实的经历与感受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共鸣与灵感。李笑来用自己在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只有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你才会最终收获成功与快乐;只有善于管理时间和生活,你才能在工作与生活中得心顺手。
仔细一想,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现在要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协调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展最高效的学习,并能够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从而在课余生活中锻炼以及提高自己?这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好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圆满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合理地经营好自己的时间,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之旅。
首先,管理时间是成功的关键。作者李笑来用自己的经验告诉管我们理时间是成功的核心要素;从心智的角度来阐明管理的重要性,在有限的生命中,有的人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熠熠发光;而有的人却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退缩不前。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有更显赫的家庭背景,或者是他有更光鲜的外表。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有更优秀的心智力量,他们善于和时间做朋友,从而成为了众人中的佼佼者。
怎么样去管理?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的策略,即学会用纸笔来记录,记录时间的开销与计划。在纸上列好了自己还要做些什么,明天应该做些什么;这不仅让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有了条理、有了合理的规划;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鞭策与鼓励。
其次,磨刀不误砍柴工。不管是大学阶段的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在平衡生活与其二者都是要讲究方法的,就像荀子曾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快捷小道,与其花时间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还不如“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习并拥有更多的技能;与其让自己时时刻刻都活在忙碌中,还不如掌握更多的方法技能,事半功倍。
再者,我想说的是“耐心”。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在我看来,任何工作都需要耐心。不用作者来说,我们也能够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大多源于“耐心”二字。管理时间需要有耐心,处理繁琐事物同样需要耐心;学好功课更加需要耐心。而耐心最根本的策略就是“坚持”。
最后,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收尾:“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我们要记住,唯有耐心地和时间做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不懈努力着;只有这样才不会荒芜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经历过的年岁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7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希望读者读纸质的,并且是正版的。还要写读书笔记。读正版读图书,是尊重作者劳动的表现,是鼓励作者能创作更优秀作品动力的源泉。是作者观察社会,总结规律,精华思想的完美呈现。我作为图书发行者,本身也是一位读者,感觉自己好像有责任来做这件事,应该做得更好,来引领中国梦登山队队友和更多的人读起来,做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灵魂和身体都在路上,把工作和生活当做修行场,从而活出最好的自己,为个人梦、家族梦和中国梦加油!
经过一翻折腾,图书终于到手。素雅的封皮,超想象力的迷宫图,让我快速地浏览到了下目录和序,也许是心不静,没有什么印像。终于在晚上才认真地读完了他的序。
作者开宗明义地说,这不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人没有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是不听从作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住地流逝。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会是朋友,否则,他就是敌人。如使用时间的人心智太低,使用所谓的时间管理,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既不治标,更不治本。
作者认为这不是一本成功学书籍,而是认为所谓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作者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一点,我也是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但无理论来支持和认证。主要是自己懒,不想干这活哟。阅读后让我思考一个问题,人人都说“活出最好的自己”,怎么样才能做到呢?现在至少让我明白让自己处于成长的路上,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下去,就能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认为人的理性是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建立的。不能接受现实,一切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纳现实,才能做到接纳是福。才能有力量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活出精彩的人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8
要事第一,是高效的习惯之一。
突然理解到时间管理本质不是管理时间,是管理自己的心智和认知,进而管理自己的行为,最终在同等时间中实现最高的产出。
人的心智模式影响认知水平,通过控制大脑、控制情绪、推迟满足感来让自己更好认知当下的事,不会因为非理性的东西影响当下时间的利用;开拓心智能够提高认知水平,把握当下的情况;要小心成功学,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上。
基于对外界科学认识和自己内在的提升,时间的利用自然就更加高效。
有一套好的时间利用方法,番茄,GTD等都是方法。这些方法需要背后的有关时间和自己的认知、对效率的理解等去支撑才有效,否则经常以失败告终,第六章里面包含这些背后的东西。
避免时间浪费:不要去证明自己,不要自卑,不要使用浪费时间句型,要开源节流。要知道哪些事情是无意义的,明显浪费时间,不会有任何产出的反而降低产出。
一定要提前准备(这个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项之一),提前准备是以始为终(高效习惯之一),是规划并未规划的事情打好根基,目标自然包含其中。要耐心,那是一种细嚼慢咽的知识消化和积沙成塔式的基础积累,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行动上的。“越早醒悟越好”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9
假期在季部长的推荐下,有幸能读得《把时间当做朋作》这本好书。对初入职的我来说,在这个年纪读到这样的好书真是一种幸运。正如书的序言所说:“这不是成功学书籍,不是心灵鸡汤式的书籍,不是讲大道理的书,更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翻的书。”
现在市场上,关于速成的成功学书籍实在是多,迷茫、困顿的时候我们就拿这样的成功学书籍来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实际上,速成是绝无可能的。我们都知道养成习惯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而要一下子改掉坏习惯,可能需要我们用养成习惯的同样时间成本去换来。所以我们要正视这样的问题,想要速成,反而会打击我们的信心,只有明白成功是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的,我们才能放下浮躁的心脚踏实地。
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速成是不可能的之外,还告诉我们完美是不存在的。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人无完人”。人都难以是完美的了,更别说要靠人去完成的事情。我们承认了这一点,才会给自己制定切实的目标计划,不断地努力接近完美。
对从事教师这一行的我来说,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未知永远都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记录与积累。每个人生来都是以无知为起点的,而成长之路就是求知之路。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的时候,也要灌输这种思想,学会记录并去探索,让自己成为一个用心的人。用心做事,这个世界才会用心对你。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0
1.时间不可管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直流逝的,我们能够管理的使我们自己。
2.必须开启心智,明白问题出自自己身上,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积累。
3.元认知能力: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的思考方式是否是合理的思考方式。就是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4.多学点技能总归是用得上的。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5.拒绝浮躁。浮躁的原因:期望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以及不懂有些事情的阶段是无法跨越的(比如十月怀胎)
6.大部分事情速成是不可能的。人们需要速成的根源:欲望无限,要完成的事情太多,另一方面对自己满意度不断下降。解决方法:接受事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来改变。
7.想要什么东西,需要用我有的东西去“换”,很多人浮躁因为他们想要的太多,而拥有的太少,积累不足而且没有经验和方法,没有能用来交换“我要的”的“我有的”东西。于是“我有的”东西又有限,又不能换取“我要的”,如此恶性循环。
跳出去的方法:一张纸,左边写“我有的”右边写“我要的”,看看“我有的”东西能不能换取我要的,如果不能就去积累去努力去拼,有什么就用好什么去换取“我要的”。从而有更多“我有的”东西能够去交换更多“我要的”的东西。
辅助方法: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花3倍时间去想想“我有什么”,会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8.在未知中前行,不要因此而焦虑,焦虑于事无补平添烦恼。解决策略: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暂时记下来,而继续前行。
9.进入自己梦想职业都是成本高昂的一件事,心怀“梦想”时间越长他的沉没成本越高,很多时候梦想就是一个陷阱,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往往是一个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好用好。专注做事心无旁骛。
10.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判断是不是对的事的标准:看它是否现实。先要做对的事然后才是把事情做对。资源是稀缺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所有愿望,所以百分百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接受。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1
第一次听说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是在20xx年9月份,开通了他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课程,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乍一看这个名字会觉得它讲的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书。说句实话,我对这类时间管理的书不是很感兴趣,第一再好的方法少了做的这一环都是苍白无力的,第二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都是无效的、老生常谈。今年真正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与时间有关,却不是单单只讲时间管理,如果用一句贴切的话来说:它讲的是思维模式,升级的是我们的大脑操作系统。
通读完整本书,我开始思考我整个读书过程的变化。26岁之前读书,真的只是读书,会选择很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情感类、心灵成长类的书籍去读,首先这些书没有经过筛选和甄别,也许存在很多误导性的观念;其次读完就是读完了,没有去辩证性思考这本书带给自己什么样的体验和思考,哪些观念是真正值得推敲的,哪些观念是误导性的,更别说读完之后再总结性的回头反思。这样的读书方法收效甚微,很容易误导自己的思维。
现在再读书会很慎重,那些没有经过甄别和筛选的书不急于去读,真的对哪类书籍感兴趣会仔细研究之后,再选择好书去仔细研读。《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也讲到了这样的观念,同时也根据作者自己的实际感悟提炼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原则思维方式,我们常常被一些看似玄玄乎乎的事物所迷惑、吸引、盲从,但真正朴素的道理才能去执行坚守,坚守到质变,就是巨大的改变。那些看似高深的观念并不一定正确,就算正确也不一定易于执行,无法执行的道理,就像漂亮的海市蜃楼,除了观赏没有实用价值。
整本书里有大量的这种朴素的观念,大部分是经过作者亲身验证的,读完一遍在某种程度上会打通我们的一些思维,再配合上长期的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人认为读完此书对人的心态也是有所助益的,随着年龄渐长,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是不一样的,没有通适的法则,无需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和别人进行比较,若真要比较那就和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有所进步,在思维上在生活能力上在感情处理上在工作处理上等,也同样需要明白努力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那又怎么样呢?人走一遭,去体验去经历去做去修行,便是圆满,对“知足常乐”这句话我是有保留意见的,整体方向上我们应该有个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但在对待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应该投入100%的热情认真,特别是那些对你非常有意义重要的事情。不要把知足常乐作为糊弄自己,糊弄人生的借口。
整本书通俗易懂,观念朴素不华丽,但是在动不动就要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华丽化的当代,很值得一读,读完再细细对照自己,会发现很多自己可以改进做的更好的地方,相信这本书我会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2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然而,时间并不是手中的沙子,你捏的越紧,它留得越快。
虽然时间是无形的,但是它是可控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常疏于管理时间罢了。与其说这本书是时间管理,倒不如说是一本经验分享的书籍,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娓娓道来,让人读来饶有兴致。
把时间当作朋友最重要的一点是,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愿意积极开启自己的心智模式去面对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方向是正确的,,你就该坚持下去,不断重复并改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优于一般人而有所专长,并从中找到成就感来开启心智改变人生之旅。
生活并非坦途,你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那些所谓的变化挫折惊喜或是惊吓。当你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并预测到了前方非坦途时,你才有更多的选择,才不惊慌而自乱阵脚。
我觉得,其实成功就是你永远保持求知的欲望和向上的动力,你变得一天比一天好。如果一个人不去学习,整体无所事事,假以时日,本领就会退化到解放前呢。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同样,如果坚持不懈,你就会发现,越努力越幸运。这也是我最近两个月坚持后的体会,而且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也相信,最终,我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行动胜于计划,就如训练口语时,流利度胜于发音一样。
行动起来吧,不做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就像我在利用微信读书这个软件看书,起初一周两个小时的看书时长就觉得好难,可是后来就变成了3-5个小时,再后来我告诉自己一周7小时的阅读时长就够了,可是上周我竟然突破了10个小时!而我回想了一下,我的时间大多都来自于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或者她在熟睡的清晨或早上。
你的潜力无限,一切都需心智提携!时间这位朋友,请你多多指教!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3
从这本书里读到的第一是心智,
“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指导其行为。
心智是衡量人是否成熟的标杆。
第二是坚持,不要问为什么,如果像猴子搬玉米那样只是浪费时间。
第三是感知时间,记录失误,记录时间。记录痛苦,以免重蹈覆辙。
第四是把时间具体化,金钱就是时间
这世界存在这么一个银行你一定会很开心的:你一出生,就自动享有这家银行为你开设的一个 VIP 账号。每一天,这个 VIP 账号里面都会被自动存入不多不少恰好86400元钱。而你的任务就是每天都要把这86400元花光,随便你买什么。如果不够了,那就只能忍痛割爱——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您只能等明天再来取下一笔86400元钱了。如果竟然没花完剩下了,就只好作废——因为没办法,银行会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家银行不接受存款,并且还要每日注销余额。反正,每天一共就有这86400元,不多不少。如果这世界真的存在这么一家银行,谁都会非常开心的。可事实上,这家银行确实存在,但很多人却并不因此开心。这家银行的名字叫“时间”。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
第五是学习,主动学习就是把握时间的表现。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4
李笑来,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与李笑来对话。单看他的那些title,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至少是个逻辑严谨、思维缜密的文人。书前面俞敏洪等人的序也确实这样赞誉的。结果,读完全书,略感失望。
首先,书中的举例很多,涉猎的领域也非常广。几乎每一个观点,都至少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例子。以至于,我无法判断出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或许,这种风格适合百人或千人演讲,但绝不适合在一本非鸡汤的书里。
其次,因为举例太多,所有事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也就难以考证。比如,作者对正态分布的理解与运用,提出每个人身边的好人与坏人都满足正态分布的说法。作为一名理科生,我实在难以苟同。
第三点,章节混乱。不论是从
当然,诚如书中所言,一本书哪怕只有一个观点能让读者有所收获,那也是值得书价的。书中有少部分内容,我确实也非常认同,算有所收获吧。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5
我是一个读书不多的人,虽然也有读书的渴望与冲动,但是每每拿起一本书时,似乎总被生活中其他认为更为重要的杂七杂八事情的事情打断。以致于这么多年读的书不少,但记得的不多,或者说读“真正”的好书很少。当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眼神里扫过藐视,认为又是一篇心灵毒鸡汤,这些年这种东西喝了不少,胃里面都是鸡精的味道。但既然是前辈推荐的东西,想想读来或许有好处,于是打开书读读看。这一读兴趣斐然,完全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这是一本颇有深度的好书,风格迥异,内容甚是精彩。
这是一篇关于时间的书籍,或许我认为更是一篇关于生活方式、关于自律、关于人生意义的书籍。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太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在失去,每个人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酿成了不同的人生。时间,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倒计时了,我们做各种规划,从出生到死亡,每件事情事无巨细,读书学习、跑步运动、工作生活,我们希望最大化的利用时间,我们每个人终极一生,都是为了墓志铭能够写的更光鲜一些。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感到生活就是一团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对现状不满,有自己想要的日子。我们认为自己不够成熟、不够优雅、不够知性、不够苗条、不够努力、不够富裕,反正就是不够,于是乎,我们奋起直追,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我们恨不得向所有的人都大声宣布,今天起,我要努力了,紧接着,我们制定着各种计划,读书、跑步、旅游、挣钱等等,我们恨不得把时间规划精确到每分每秒,让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样子,似乎这样我们就能活出我们想要的日子一样。然而,如果生活真能如规划一样精彩,未来也必将精彩无限,但是太多的人只是在规划时间,却没有规划人生,或者说没有管理自己。他们习惯性规划,却永远只有三分钟热度,生活完全过成了和规划相反的状态。他们知道努力了才会有收获,锻炼了才会有健康,减肥了才会更苗条,但希望永远止步于行动,奋斗永远止步于借口,于是,规划了最想要的日子却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样子,可见,管理时间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终目的,自律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自律的人是有热度的。或许一年两年你看不到,但是三年五年你一定会看得到。我们每个人都曾想过,五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从现在开始看书、如果从现在开始健身、如果从现在开始努力,是不是五年后的自己可以收益巨大,我们很多人都是期望得到好的结果才付出努力,诸不知这样颠倒了因果顺序,即便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努力以后会有好的结果,当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时候,懦弱的人总能找到退缩的借口。其实,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明白滴水穿石的道理,但是为什么同样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若干年后会显示出巨大的差别呢?是时间不一样多吗?显然不是,是两个人的成长轨迹不一样,或者说是两个人管理自己的能力不一样。这个世界永远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努力与奋斗,就会收获精彩。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多少年前的一次偷懒,往往都会变成你今后人生的坑,每一次偷得懒都要加倍的还回去,这一点在我考证求学的过程中尤为明显,于是乎,我警告自己,永远不要和时间偷奸耍滑,你偷过懒,上帝都帮你记着呢。
努力需要一个过程,优秀的人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忍得住苦难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给优秀一个缓冲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选择不了起点,因为那是从娘胎里就决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长的轨迹,可以选择努力,可以选择奋斗,可以多读几本书,可以多旅几次游,让人生更丰富一点,永远相信未来的日子。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习惯去比较,拿自己的弱势去比较别人的强势,诸如父母、财富、美貌和智慧,于是生活充满了不满,妒忌蒙蔽了双眼,甚至于藐视努力的意义,或者教育的意义,这在“读书无用论”的唱调思维里尤为明显,而没有想过这是自己不努力的借口,起点就是起点,不努力,你永远在这个你不满意的起点,走一步,好一点。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过,不曾停歇;日子,一天一天的走过,不曾往返;年龄,一年一年的增长,难再年少。未来的每一天,都要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锻炼,用汗水让自己健康;读书,用知识让自己优雅;工作,用努力让自己体面。放下自己的偏见,放下自己的懒惰,放下自己借口,与时间做朋友,打造粉彩的人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7.时间简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