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通用12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1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
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2
八十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义无反顾,怀着对中国这个国家的种种疑惑,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恶意曲解,被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根据地。他探索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后汇成一本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在这一学期,我重读经典,虽早知其大概内容,但当我读时,内心却依旧澎湃不已,心情跌荡起伏,心绪久久难以平复。整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生动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事件,他也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如朱德朱总司令、毛主席等。它运用文学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岁月,鲜活地呈现于我们眼前。
他的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太多的修饰词或美化的文笔,但正是这份朴实,让他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有鲜明的特点,会让人又难以忘却。他也写道:中国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量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会照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而距其写也这本书,已过八十六年了,正如书中所说,革命事业已照耀全中国,也照耀了世界。
回到现在,当我坐在明亮、没有炮火轰击的教室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却丝毫没有意识到,或根本没想到过这美好的'生活到底从何而来。对比那些整天遭受炮火连天的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我们何其有幸——生在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再次告诉我们:虽处于和平年代,也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也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祖国的伟大复兴,勇敢向前,不惧风雨!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3
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读后让既让我惊奇,又感受颇深。埃德加·斯诺是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到达中国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他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也是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在经历80多年后的今天,阅读这本书,似乎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正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用朴实无华语言,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中国苏区普通百姓的精神状态,他看到了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希望的所在。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4
你了解车吗?不知你在握起方向盘后是否会时刻紧张兮兮,不知你在纷杂的路口转弯时是否会满心犹豫,不知你在挑选导航上的路线时是否会踌躇不定。有一辆车,它已经被这些问题困扰了千万年了,而且会一直困扰下去,它叫作—历史。
历史车轮的每一次转弯,掉头,加速或刹车,无论是文化上的,经济上的,科技上的还是政治上的,都与这世界上二百余个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和当今七十余亿人环环相扣,息息相关。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那个红与白的路口上,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了红色的小径中——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有幸跟随作者全方位无死角地深入了解了历史的.一次精彩转弯。还等什么?速速赶去拜访吧!若晚一步,它可能就继续轧轧地驶向远方了。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凭什么?通过作者在书中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提炼出以下几点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红军若早些年出现,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那时的人们是不敢也听不进去也他们的革命纲领的,因此红军根本得不到发展。那若晚些年出现呢?那样的话就等于眼睁睁看着中国被列强瓜分得四分五裂,那时即使红军战士们还有斗志,想要力挽狂澜也约莫是无稽之谈了。
地利,其实很好理解,红军扎根农村,要实现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实现人类自己解放的社会,而当时中国的剥削压迫正是来自于地主阶级,因此,红军选择在农村起步。并且,红军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单从长征中我们家喻户晓的遵义战役、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经典战役,无处不都渗透着红军过人的智慧与无微的细心,正是这样的红军,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心,收获了坚定的大后方。
人和,真的是最难以掌控的一个变量了。历史用它数千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有多少势均力敌的战役或变革最终都决定在人上了,这一次亦不例外。红军得民心的能力在书中真的是有目共睹。有些人认为这不过是讨好人罢了,其实它们一时看起来差不多,但若从长远来看,讨好人是很难保持的。两者都需要付出的行动,但讨好只需为了利益激起一时的热心,得民心却需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信念才能保证它持久而不动摇。人心很巧妙,得到它很容易,失去它也很容易。红军为百姓们谋福祉的起初,也是有许多人质疑其动机的,但红军靠着信念保持了数十年了,因此历史选择红军果真有它强大的理由。
历史在为我们挑选路线时,都是本着尽可能为我们好的原则,而我们却常常违反自然,违反天时地利人和做事,妄想独握历史的方向盘,一次也罢了,但有些人一次次地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正因此,我们才有学习历史的意义,不仅要学习历史,也要向历史学习。
别往路上撒钉子了,翻车的还是我们自己。也不要去推它走了,我们不知道前面是沼泽还悬崖。我们就好好坐在车上,做好自己。车轮子会一直响着,轧轧的响着。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5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根据1936年在陕北的3个月的采访写成的,语言真挚而又幽默,不太像一本刻板的历史书。它第一次向外人包括西方世界、“白色世界”阐明了“红色世界”的由来,描述它是什么样子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这本书在当时的世界引起了轰动。从此,共产党人打破了国民党的政治封锁,昂然站在了世界的政治舞台。
书中的故事既熟悉又陌生。通过对毛泽东的三次采访,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和建国主张。斯诺还通过自己的笔,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陕北土地贫瘠,苦寒缺水。共产党人却没有抱怨,人们依然生活得有声有色。共产党与红军一面战斗,一面生产,还建立各式各样的学校,帮助落后的'陕北农村摘掉“文盲”的帽子,浓浓的军民情谊,读来使我感动。
相反,南京政府与军阀们不顾民族的存亡和人民的死活。山河破碎,“剿共”依旧;饿殍千里,地主们却守着富得流油的粮仓,微笑着看着农民的死去;军官们冲锋在后,逃跑在前,视兵如同奴隶。南京政府空顶着“国民政府”这张羊皮。
共产党的领导人怀着救国的热忱,渴望能够挥师北上,阻挡日寇的铁蹄。毛泽东在破旧的窑洞里、昏暗的油灯下满怀激情地对斯诺预言“(抗战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中国人民统一战线的力量,日本终将被打败”,蒋介石还在临潼向张学良、杨虎诚高谈“攘外必先安内”,行政院长则忙着四处兜售“中日开战,中国必亡”的奇谈怪论。终于,1936年12月12日,枪声惊醒了国民政府大员们的美梦,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
国共两党在一种匪夷所思却又理所应当的方式下又重新言好,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从现在起,中国已胜,日寇已败。共产党的预言成真了。
我曾经在杨家岭感受延安,偏僻的西北小城,干涸的延河,荒凉的黄土高坡,我一时还不能体会到延安的内涵;今年春天,我按照书的指引重走了一段长征路:我坐在混浊并不宽阔的赤水河畔,体会四渡赤水用兵奇巧;我站在遵义城头,聆听那座小楼名流千古的决定;我行驶在石棉大渡河边,体会历史波涛的汹涌。暑假,我又来到若尔盖草原,感受“魔毯”上艰难跋涉的身影……
再次翻开书本,我热血沸腾。我触摸到先辈们救国的梦想,望见那颗红星的璀璨。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红星照了整个中国。
有人说,现在是“繁华乱世”。内有深化改革矛盾重重,外有强权的步步紧逼。我们更应高兴先辈们的旗帜,在红星的指引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早在八十多年前,在六盘山上预见了新中国的开国盛典。苍龙已缚,红星已照耀中国;长缨在手,红星何日照向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6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的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在红里的所见所闻。他既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又是一个优秀的旁观者。一个延绵经年的民族,在文化和经验积淀的同时也会积压更多的暮气和人性劣根。共产党的成功,和斯诺对于它的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想要焕发生气,就需要满足基本现实需求的真诚的理想主义。
它,写了邓发热情又孩子气,写了总理富有个人魅力又稍带羞怯……最最动人心魄的便是那红小鬼们和长征的段落,看得人心潮澎湃泪盈于睫,你会理解,为什么斯诺他说这一次四个半月的采访值得以生命为注,为什么长征胜利后鲁迅先生发去电报说:“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毫无疑问,斯诺找到了红星得以在神州大陆蔓延的原因,他看到了那一群普遍热情又孩子气的青年们的理想不死和在当时红星照耀下的土地上不灭、最后点燃了整个中国的迥异于所有其他势力的生命力。就是这些把我们引导向了胜利。同时,斯诺也敏锐地看到了潜在的问题,但正如他阐述十年内战成因所言,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而不存在所谓正解。
斯诺使我们知道一个人,应当有多坚持不懈;这本书是我们知道要做出真正好的.名著,需要耗费多少心血;这本书里的人物告诉我们要让一个民族重新挥发出生机,应该有多团结;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效仿。推动着我们的精神,使我们有所作为。
让我们点燃新的红星继续照耀着我们伟大的中国吧!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7
《红星照耀中国》别名《西行漫记》,主要讲述了作者埃德加?斯诺在苏区(苏维埃)的所见所闻。
当看到书名和作者时,我疑惑不解。为何书名是照耀中国,却不是中国人写的,而是美国人写的?可当我合上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起初时因为好奇才进入苏区的,可当他接触苏区后,便使他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起了极大的变化。我甚至毫不夸张地认为,中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在麦卡锡主义控制的时期,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看作危险分子,不容许发表他的文章,他被迫迁居瑞士。可他不放弃,终于在1960年6月,他又来到了中国。他是中美两国关系第一个报春的燕子。《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前也历经劫难。他乘车回西安时,忘了拿回放在车上的是十几本笔记和全部的胶卷。司机让他明天再去取,可他的敏锐直觉是他连夜去拿了回来。果不其然,第二天就不让出城了,幸好昨晚拿了回来。从这本书的对话中可以约略窥知使红军成为不可阻挡的那种精神,那是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文化。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的便是长征。看到这个名字,大家就一定一下子便可猜出内容,没错这章便是写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候没有车,食物也少,马更少,在这“三不足”的情况下,红军步行了二万五千里。食物不足,他们一个萝卜够十五个人吃。其中的艰辛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但红军放弃了吗?没有!他们坚持了下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资源丰富,但我们敢胸有成竹地说自己可以做到红军做的事吗?答案是,不敢。我们从猿人到人类,从用天然火到用天然气,从用石器到用电器。但我们真的样样都进步了吗?我认为,我们有几样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那便是,强健的'体格和直面困难的勇气。猿人们为了生存下去,从早到晚不停的奔跑,狩猎,大自然并没给他们精良的装备,却给了他们强健的体格。红军长征不就是凭着这个,走过千山万水的吗?现在的我们,没有这个又怎么做得到呢?就说体育课吧,老师让我们绕着操场跑一圈,才跑了半圈的我们便气喘吁吁,从慢跑变成了走路,只有极少人能坚持跑到终点。有些甚至连走那半圈都不想走,直接从操场正中间横穿了过去。这样的我们,怎么敢说自己能做到长征?但除了这个,还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如果当时红军认为这个路程太遥远又太艰辛,是不可能完成而放弃的话,地图中可能已经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身影了。我们经常会夸大困难,来找借口说服自己别去尝试了,不可能完成的。老师曾给我们拿来一套高难度的数学试卷,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完了试卷的一半。第一遍做时越过了那些难题,现在该来解决那些被我越过的题目了。每一道题目,我都扫了一眼,随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题目都好难,还是不做了,空在那里吧。我便放下了笔,开始等交卷。但光等未免无聊了些,我便又认真地看了看题目,挑选出几个较简单的做了起来。一个个算式出现在纸上,一张张的草稿纸被我填满。忽然,我茅塞顿开当了回“打虎英雄”,将那一只只的“拦路虎”打倒在地。这几道题并没看起来那么难。这便是不敢直面困难的害处,使人不去尝试便放弃。当你去直面困难时,便会发现困难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你对他的态度,它就像弹簧,你弱他强,你强他弱。
之前,总听别人说红军的事迹,但我总觉得那未免带有夸张色彩。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看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勇气。现在的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主人,不应该学习红军吗?所以,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8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那诗歌一样的赞语,所描述的红军神话般的长征令人神往,共产党领导人传奇式的革命经历令人崇敬。斯诺采访了众多的长征英雄,他把这批传奇式的长征者介绍给了全世界如饥似渴想了解真实情况的读者,感人至深地描述了这一史诗般的壮丽事件,是这一历史事件结束后仅1年内长征幸存者的口述史诗,这比在此后发表的'更详尽、更客观的报道所产生的影响要重大。
红军长征,是“红星”一书的亮点,是斯诺所有关于中国革命的著作的灵魂。美国历史学家里奥·胡柏曼说:“长征是《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高潮,我们一直在反复阅读斯诺的有关记述。”对中美关系史研究造诣很深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勒也指出:“第一个公布长征真相的西方人是与谈过话的年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在《红星照耀中国》里的经典性叙述,至今仍是有关长征资料的一个重要来源。”
《红星照耀中国》以一个外国记者身份,客观公正地、毫无党派之见的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成长史,特别是详细介绍了举世无双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程,及时澄清和批驳了国民党散布的红军是“流寇”等种.种谎言,红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都有崇高的革命理想,都有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崇高宗旨。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的重大转折点;“红星”所传播的长征故事,也成为许多外界人认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的新起点。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9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作者根据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考察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终于诞生了。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这一种思想武装,使得一批青年,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10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让我感触良多,深受启发,为此记录下心得感悟!“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这是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及奋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及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坚定斗争。本书收集与记录了与革命将领等的谈话,以及与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的谈话,他还言断:这根本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上丰富而又灿烂精华。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那30多名先遣队员们以不怕牺牲,敢于直面一切困难的长征精神,用自己的钢铁之躯筑成屏障,为身后的队友铺平的道路与希望,可以说红军中的每一个志士,都是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在尚未吹响胜利的号角前,他们绝不退缩。
可以说,这是一部划时代性的巨作。它推翻了外界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负面压迫与影响,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中国,而这样的国家与民族却更是不可战胜!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支奇迹般的,给予了人民、给予了国家与民族真正生的希望!唯有那不可打倒的共产国际主义,方可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感谢这本名著,他教会了我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乐观主义,赐予了我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胆识与谋略!
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11
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说实话,我真的非常佩服斯诺,不远万里地从美国来到中国采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并根据采访梳理了长征的脉络,将这一段鲜活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呈现在了这本书中。
在书中,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这些人物将我们紧系一起,距离感、陌生感都挥之散去。
“爱军爱民”、“和蔼可亲”中便是我对爷爷的第一印象,在书中,爷爷的生活和普通人一样,他生活简朴,说话平易近人,俨然透着慈祥。一卷铺盖,几件衣服,吃着和大家一样的食物,走着和大家一样的道路,足可见他和我们一般。
“热心真诚”“细心礼貌”这是我对周恩来总理的印象,小时候对他只是知其名,未见其人,直到现在一次次熟知他,我真的为他所倾倒。“淡泊名利,博学多才,奉献自己,善良宠妻”都诠释的非常到位。在南昌起义中与朱德等人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在接待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中国困难之际,勤俭节约。第一次与斯诺见面就用英语与斯诺打招呼,还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他们身上,有着共同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的精神,朱德也是指挥过全军打过大大小小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过敌人的五次围剿。他形成了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讲话时也会细心的脱帽。为了早日实现革命事业,他坚定的寻找并要加入共产党,即便在柏林参加共产党卫生院五洲运动被捕,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革命事业。有多少革命战士,就是像朱德这般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用自己的鲜血和骨灰砌成一座座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而反观现在,我们享受着和平时代的一切美好,却还在不加珍惜,纵情享受,想来未免有点太对不起他们。
革命年代的伟人和战士们抛头颅,撒热血换来的斗争业绩,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新中国的建设,更需要我们继承革命精神,让闪亮的革命红星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12
这是一本赤色的书,封面上有一行醒目的英文”REDSTAROVERCHINA。封面上还有一群人,他们高举着手上的枪,似乎是在欢呼,在呐喊。
那是1936年,是中国的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反动势力对陕北革命根据地重重封锁。而《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洛孤身一人,穿越层层封锁,来到了陕甘宁边区,寻找中国的红色故事。
斯洛深入苏区百姓与红军战士当中,收集了许多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改革、风俗民情的第一手资料,并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书中,斯洛向我们展现了80年前的革命战士。他们英勇无畏,毫不惧怕强大的反动军队;他们团结一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一同奋斗;他们甘于奉献,为了解放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书中描写的毛泽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他博览群书,了解人民的.根本诉求,并且对中国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在书中,对于革命领袖们的故事的描述,已经不仅是“个人经历”,而已经成为了一项伟大的事业的历史。他们也不仅是个人,而是革命的进程、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崛起之所在。
斯洛在书中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善良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将照耀全中国,甚至将照耀全世界。”距离那时候已经有80年过去了,正如书中所说,革命事业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照耀了全中国。
中国共产党从只有数十个青年到1949建立新中国,再到如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步步富起来,一步步强起来,一步步走入世界强国行列当中。
我们生在一个和平、幸福的社会,但是我们不应忘记革命前辈的艰辛。我们应学习革命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心怀信仰的坚持。以始终如一的热情去攻克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力。
读完全书,我明白了:封面上那群人是在为共产党的胜利,为人民的胜利而欢呼。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03-01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07-28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05-18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范文01-2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2-1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6-1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1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09-2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07-04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通用9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