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时间:2024-07-03 17:30:1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

  下午速读了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的书,作者古典是国内知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师。

  我归纳了一下,作者是以“思维壁垒-心智模式-树立理想-付出行动”四步曲逻辑,由浅入深帮助我们分析常见的思维“坑”,并提出了应对方法。

  这本书有许多亮点,都是从生活点滴里取材,比如:典当梦想的房奴、不要与只想着结婚的人谈恋爱、看穿职业的艺术照等等,生动且深刻。最后给出了行必果的价值公式:价值=可交付结果价值*交付次数*时间,这是整本书的认知高点之一。

  我最近正在寻找自己的人生“需要”,所以我读这本书,最关注的内容是“如何树立人生理想”。

  三天前,我学习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防御型心智模型”一章,改掉了自己的“应该思维”,明白了人生的“动机”很重要,于是我想要找到我人生的“我需要”;然后使用了“擅长、爱好、机会”的三圈模型想要找到答案,但我又困惑于:自己只有擅长的事,却不明白自己的爱好是什么。

  今天古典老师书中的“兴趣-乐趣-志趣”关系,照亮消除了我的这个困惑。

  原来,我在对一件事充满兴趣后,仅仅出于好奇,却并没有引导自己的兴趣走向志趣,那个可以让我从中找到自己价值,并成为自己一辈子投入的东西。

  今天,我明白了它们三者的递进关系与培养方法,这算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了。

  另外,古典老师这本书里的内容观点,与我已有认知框架的知识点有连接:

  1、心智模式一章的“自证预言”,我在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中学到过,潜意识成为命运一说与心智原理可以相应证;

  2、心智-心态-行动-结果的关系,我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的'情绪管理里也有学到过,那部分正好在讲防御型思维的心智模式为人们带来的消积情绪;

  3、古典老师的升级心智模式的方法,正好可以结合我之前学到的刘澜老师《北大领导力30讲》课程中关于“反思”的三种类型:从“混沌中察觉”是对过去的反思、“在行动中醒觉”是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前先知先觉”是对未来的反思,即失败预演;

  4、书中讲到的“碎掉恐惧底线”的方法,也让我联想到了吴伯凡老师《认知方法论》课程中,对待恐惧的绝望疗法;以及古典老师的“成功是离自己的目标越走越近”的观点,正好证论了我昨天听到的《伯凡日知录》关于“迭代”的概念,成功从外界看仿佛是从0到1,但实际上那是从1到N的迭代过程;

  书中还有很多观点,都在联动着我的已有认知。多读书,可以为知识们加深连接做好按摩,学习的生物学真谛就是——在大脑里不断建立连接的过程。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2

  古典此书展示给了读者新的思维理解角度,举重若轻、风趣幽默的帮读者拆掉安全感、无趣、心智模式、成功学、职业的坑、生活与幸福、自我等很多领域中禁锢我们思维上的“墙”,让我们有另一个视角来审视当下的自己,指引了另一条通向幸福的蹊径,让我们的生命体现出该有的价值。

  作者希望通过此书帮助人们拆掉思维的墙,打开梦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加速人生的巡航。

  第一部分,介绍了人们被诸多不安全感所奴役,逃不了沦为一个无趣之人的命运。

  本书首先介绍了当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的房奴、yesbuter的职业安全感奴隶、从小缺爱衍变为变态掌控的爱奴,每一种都深刻的阐释了被安全感奴役的不同状态,从而引发性格、职场、生活上的诸多不幸福。进而,本书给出了一些快速提升安全感的技巧:1、冒一个小险;2、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做恐惧保险箱,远离恐惧;【把恐惧的事写下来放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然后事后看看有多少发生了,多少没发生。事实证明站在阳光里,会慢慢晒走黑暗。】4、做成功日志,增强自信;【过度自信比不自信要好】5、转身直面恐惧,恐惧会刹那烟消云散;【背对恐惧最可怕,当你真正转过脸去面对,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6、多给别人支持,安全感是给出来的,不是拿回来的。【支持别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因为它永远不会失败。】

  作者认为没有安全感的人也必然是无胆之人、无趣之人,无趣之人往往不是无能之人,而是无胆之人,担忧之墙会永远把你和乐趣隔开,渐渐成为一个yesbuter,最后无缘幸福。而有趣之人由于有着冒险—投入—成功(不成功)—收获(乐趣)这样的心智模式,生命会开始对其感兴趣,而他往往能把工作做好,也能往往收获最多的报酬。【尽量试错,尽早犯错,尽快纠偏,这样才能一步步通向成功】

  最后,书中提出应当寻找如爱、成长、超越自我等这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次兴趣,因为它们不像易消退的初恋,它们会让我们幸福一辈子,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第二部分,引入心智模式这个关键概念告知成功学的弊端和如何通过心智模式的转变来获得职场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书中说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说的没错,世界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都不同,因为我们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这就出现了两种人:幸运儿和倒霉蛋,幸运儿就像马云所说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最后实现。【仁者见仁而得仁,智者见智而得智】幸运儿构建了一个充满机会的幸运世界,正所谓“梦想成真”也是这个道理。倒霉蛋则就像“司机撞猪”这个故事人物,大脑构造了一个错误的世界模型,注定与成功和幸福无缘。其实,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巫师,生命真的可以由我们自己主宰,关键看我们每个人的心智模式。

  而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局限性,所以要不断升级革新,做个终身学习者,在win—win、win—lose、lose—lose三种模式中灵活切换。举几个例子说明以前的老话很多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心智模式,如努力付出就一定有所回报【其实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天道酬勤”也因此不再一定正确。】,又如是金子一定会发光,而实质上金子的物理常态就是不发光,只有经过反复的成型、打磨、抛光等锤炼才有可能成为发光的金子。

  在对待成功学领域,我们应当具备足够优秀的心智模式,作者始终坚信: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并且大多无法被模仿,而失败的经验则大多可以借鉴来跳过前人走过的坑。对于任意形式的成功学,千万不可被表面所欺骗,而要看到背后的真实用意。

  职场沉沦也是一样,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确实不是每行都是平等的,所以要充分启用心智模式,找到那个你热衷一生的事业。作者说:“选择职业和选择天堂一样,很多很适合你的工作会显得不那么炫目,而很多听上去的‘好职业’,也许恰恰只是广告”。作者告诫读者要警惕“职场的艺术照”,擦亮眼睛,甚至骑马找马,不断试错,“一见钟情很多,两情相悦一些,白头偕老一个”。

  那么如何给职业的艺术照卸妆,看穿职业背后的隐藏面?本书给出了几个方法:首先,一个常识,如果一个东西过于完美,那一定是有问题的。其次,扩大人脉法,比如做职业访谈、参加职业培训、找职业数据库、泡职业论坛、义务实习、给名人写信等等,本质上都是找对人帮你。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遭遇不公平、不开心,我们是如何做的呢?是做个自怜自爱的`受害者还是果敢坚强的掌控者?古典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活得越久,站得越高,看得越清,你越会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不公平。相信世界公平那是天真,寻找绝对公平那是愚蠢,应该找到那些你能改变的不公平,用你的方式去影响他们。学会面对不公平远比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肯尼迪家族的例子很好的说明特权阶级本就享受着更多的资源,世界永远不是公平的。】面对不公平、不快乐,无聊的人抱怨、懦弱的人受害、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躲避、勇敢而智慧的人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

  另外,生活工作中的受害者常常表现出这些特质:1、推卸责任、保护面子,2、分享凄惨故事,3、用受害来获得同情和帮助,4、自我伤害、绑架他人,5、安心做坏事;【这里古典给了学习掌控的参考书目《不抱怨的世界》、《谁在操控你》、《生命的重建》】

  不公平、不快乐终究会使幸福感流失,我们是怎么把自己的幸福感给弄丢的呢?是比较!我们喜欢的成功其实不是成功,是比别人成功,我们要的幸福也只是比别人幸福。其实,对于幸福而言,成功就是越来越近,幸福是一种转换力,有些人用钱换幸福,而有些人用幸福换钱。

  还有一种不幸福是源于家庭,源于活在父母剧本中,帮父母圆他们所缺失的梦想,甚至有些父母布局了一场对儿女爱的绑架,让父母子女压力山大。古典推荐不能懦弱,要有主见,坚持自我,这样小时候可能会让父母不爽,但是时间长了自然会我爽—父母也爽,要用事实让他们停止质疑,但前提很可能是先让他们不爽,你得坚持自我。

  第三部分,告诫要利用好正确优秀的心智模式来不断实践和尝试、加速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一旦陷入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

  书中称那种常立志却坚持不了几天的人为“开始爱好者”,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立即行动起来,万不可等待,就算是坏的开始也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因此,要勇于实践和尝试,向自己的生命发问,平衡好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自尊自爱,忠于内心。【学生时代有次作业老师给我的评语是:常立志不如立长志!】

  本书最后提到佛教的核心观念:慈悲,只有先慈爱,才能去悲悯,也即,先好好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慢慢爱更多的人。

  愿大家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到光。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3

  很多人都喜欢让自己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区域,在这个区域感觉到绝对安全,但是这样好吗?本书认为一个人追求过度的安全感是付出未来的安全感或者更大的代价来达到目前的绝对的安全感,增大了付出成本。应该让自己在一个小范围里面冒险,跳出安全区域,直面恐惧。

  当然,本文是自己读到蚂蚁版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一些记录和想法,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在中国,很多人认为有房才有家,觉得房子是安全感的象征,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一旦买了房子,就意味失去了很多机会。这里有一个成本的概念,成本就是你为了某事或某物放弃了原本可获得的最大利益。有些人也会认为努力工作还跑不赢房价的上涨,不如投资房子安全。但是这是事后你才看到的,如果以后10年房子不上涨,你是否还会有这样的'安全感?

  除了房子的安全感,还有职业安全感,爱情安全感等。有些人想考研担心错过了黄金的工作机会,想工作又担心学历不够未来发展不好。对于有些人,选哪个都会成功,对另一些人来说,选哪个都会后悔。在爱情里。很多人都害怕对方的背叛,会经常查伴侣的电话、微信,甚至安装定位掌握对方的一举一动,这是爱情吗?有人会说因为在乎所以才这么做,这不是爱吗?其实你害怕的是对方的背叛,害怕自己受伤。有那么一些人,因为恐惧,所以一切不在自己掌握范围内的状况出现,都会非常害怕,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多的掌控。

  追求绝对的安全感,往往就容易把自己困在思维之墙,做什么都做不好。其实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好,而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义—做不好,然后就陷入自证循环。当我们觉得自己做不好某事的时候,结果因为缺少练习,真的就做不好了。就像当众演讲,没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做的好的,比如我,于是我们大家都不不去练习,最后演讲的好的只有那么几个坚持下来的人了。其实不是大家做不好,而是恐惧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后还做不好,所以为了让自己不恐惧,追求过度的安全感而选择不投入进去做。

  总之,我们需要做的是走出那个自认为安全,其实是过度安全的环境,面对恐惧,全身心的投入你觉得有趣的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会变的很有趣。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4

  我很喜欢读书,经常读书可放松身心,开拓视野,散发思维。近期阅读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书中提到要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自己是什么样子?从小接受义务教育长大,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结婚生子,这是社会中普遍的样子,谁又能说这不是自己的样子呢。

  偶尔看到一些微信推送,有些人选择归隐或者离开都市生活,离开焦虑与不安,寻找小城的安宁。这似乎与我们平常认为的拼命努力在大城市生存生活有些背道而驰,是对还是错?我认为这无关乎对错,究其原因大体是这些人认为在喧嚣的城市中忙忙碌碌,机械式的工作和生活脱离了生活本质,没有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没有梦想,没有追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因而换一种生活方式,换成自己想要生活的样子。

  上学时候的我很胆小,和同学们买了一样的羽绒服,虽然穿起来毫不起眼、普普通通,但我会感觉安全,其实我并不喜欢。很久以后我每每想起这件事都记忆犹新,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自己喜欢的才是需要的,不被他人的行为言语改变自己,那不是我的`样子。忙碌中的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什么是我真实的想法,要追寻的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要为梦想而努力奋斗,我要在九三这个舞台上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就是我所追寻的,也是我想长成的样子,我也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拼搏。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节奏很快,越来越多的人用金钱、权利、职位来衡量人生价值,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很喜欢张曼玉、林青霞、王祖贤那时候的美女,他们各有千秋,风华倾城,而不是现在统一版的“瓜子脸、大眼睛、天鹅颈”,相貌如此,追求亦如此,人的追求不能人云亦云,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有追求才有梦想,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世界上有各行各业,声色犬马流光溢彩,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把握自己的内心,丢掉无用的顾虑,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人生画卷由自己,浓墨重彩总相宜。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5

  《拆掉思维里的墙》的确非常值得一读。以前也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但都只是草草浏览,没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字里行间闪烁着人生智慧,能常常让人读到触动心弦的语句,即使在放下书本后还能回味良久。

  一本好书,一本成功的书,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在此我不想就书本的内容本身做过多的叙述,只是想谈谈此书带给我的思考,并粗浅的从时间维度上梳理一下它的现实价值。

  古典提出“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是当今社会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住房难、房价高是一个多么深入人心的话题!那么中国人看重房子,急于买房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我想我们或许可以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上找找答案吧。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让中国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农耕文明的火种在炎黄子孙中代代相传,当年富饶的中原地区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高中课本中就曾叙述过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土地历来是我们民族发展的根基,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实行,正是经济对政治影响的表现,在这样政策环境的长期影响下,我们的民族性格中形成了对土地的依赖。商人因此地位地下,他们经商积聚的财富都是为了置办土地,由商人变成地主几乎成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人们从土地上寻找一种踏实,寻找一种内心的安稳。我国近代的实业救国、洋务运动等的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这样的民族性格驱使着商人把金钱用于买田置地而非扩大再生产。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地公有化,地主成为一个历史名词逐渐离我们远去,由此人们把对于土地的渴望转变为对于房子的渴望。有房才嫁女,有房才安定,有房成了幸福的基础,有房成了许多人奋斗的目标。这也就造就了现如今房地产业的火爆景象,国家数次出台政策抑制房价,但是收效甚微。这其中或许有挡不住的刚性需求,但根植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性格中对于土地的需求无形中也加剧了买房热。

  由此,古典提出房子消灭梦想无疑是对这一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的一种挑战。但是不可否认,时代在发展,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房子真的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么?安稳与踏实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房子才给的了。就像书中写的巴菲特一样,我想住在灰色小楼里的他一定比许多住在大别墅里的暴发户心里踏实的多。古典希望我们破除的就是一种房子给我们的安全感,或许房奴们辛苦并快乐着,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已将自己的'未来奴役。

  房子是压在年轻人肩头的一坐山,就业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一直将出仕作为读书人的毕生追求。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就将安定天下视为己任,为后代所有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为所有的读书人开辟了一条功成名就的大道,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寒窗苦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当然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还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通过这样一种巧妙的手段揽天下英才于囊中,同时引导着他们朝着封建统治需要的方向发展。不得不佩服封建统治者高明的政治智慧,一代代的读书人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被批量化的生产出来,一等品入朝为官,二等品坐镇地方,三等品不妨开个私塾继续生产,说不定还能出个一等品也算是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一种安慰。

  深究这些读书人的心态,其实无论多么宏伟的志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归结到物质上是一种吃皇粮的光荣与安稳。中国古代的官员只要任上无差错,为官一般是一个可以做到告老还乡或寿终正寝的安稳职业。这也难怪那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头悬梁、锥刺股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在一个讲出身、讲家世的时代,“士农工商”这一人为顺序又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中写下来浓重的一笔。入朝为官由此成为一种无上光荣的职业,哪怕俸禄微薄,但精神上是富足与安稳的。从商虽然可以过上不错的物质生活,但确是一种不被政策支持的职业,不仅地位地下,财产也缺乏法律保护。

  这一民族心理投射到当今社会,考公务员热无疑是它最好的佐证。如今的大学生纷纷将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毕业后就业的一大选择,甚至早在大三就开始花力气准备公务员考试。我的父母也希望我能在毕业后考取公务员,原因很简单:安定。没错,公务员和铁饭碗几乎划等号,我们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安稳,我们也依赖这一职业所带来的体面。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从商已变的无可厚非,甚至金钱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是公务员这一职业依然具有不可阻挡的魅力,不得不说是这一民族心理使然。

  关于这一方面,古典有“职业安全感奴隶”的阐述。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是有着工资不高但是安稳的工作,我们不想过他们那样的生活,但又害怕做出改变。其实是我们太渴望安稳,又太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主子,他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他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这一次古典希望我们冲破对职业安全感的束缚,又一次挑战了民族的传统观念,他鼓励我们尝试,但不是盲目的随便尝试。很认同他的这句话:“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其实给我们安全感的不是职业本身而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自信,无能力的人则会时时自危。

  最后我想来谈一谈“有趣模式与无趣模式”。这一现象的形成同样能从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找到答案。

  我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出身于大陆上的民族与生俱来有一种安于现状的性格,于此相反的是岛国的民族一般更具冒险精神。因为土地与资源有限,地理条件迫使他们不断探索外面的世界。而富足的大陆使人们很容易满足于现状,小农经济更是进一步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从古至今,“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等一些词语常常被我们念叨在嘴边,一直被灌输于我们的脑海。我们这个民族一直活在天朝上国的自信中,的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但是走入近代,清朝的闭关锁国使我们背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清政府为何如此自信,不正是我国对地大物博的盲目自信与知足所致吗?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6

  书中观点:一套房子可能消灭一个梦想

  1952年,22岁的巴菲特有了首付可以买一套房子,他问未婚妻苏珊,亲爱的你是希望我拿着这笔钱买房子还是去做投资,然后买一套大房子,苏珊同意巴菲特去投资,二人租了两室一厅就结婚了,

  1953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继续租房住;

  1956年巴菲特成立了一家公司开始创业,(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

  1958年公司开始持续获利,等到1962年,巴菲特有了第一个一百万;

  20xx年,巴菲特成了世界首富,当时身价620亿美元。

  书中观点:一套房子可能消灭一个梦想,书中拿了两个人作对比,一个有房贷,一个无房贷,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者赚到的大部分资金都还给了银行,而无房贷者,大部门资金都投给了自己,无论是自身价值的提升、升职、跳槽的机会都差异很大。

  你会发现一旦买了房子,你会很快计划恋爱、结婚、生子,随后整个人就差不多稳下来了,因为结婚、生子就是在房子内进行的。

  书中观点:不要只和结婚的人谈恋爱

  书中观点:不要只和结婚的人谈恋爱

  有一句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相信大家理解各异,但是想说的是婚姻真的是我们的生活的终点吗?有意深思者,我建议读一下《自私的基因》,我很认同里面的一句话,我们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基因在操控,你的情绪和行为,因为无论何等基因,他们的目的都是自我复制、迭代、传递下去,而属于我们自己的仅仅是那23克的灵魂。所以我觉得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肉体,真正主宰你的只有你自己,而不是那自私的基因。

  看到了这段话,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对于爱情的理解,我认为是灵魂的融合,直到看到在这段话,我发给几个朋友看,大家反馈的消息都是觉得这种关系不存在,这样的状态大家表示女人在家里的地位是一直走下坡路,而男人则是一直走上坡路的',有几个女生表示拒绝进厨房,不当黄脸婆……。我的理解是:人很关键。不能因为自己遇人不淑或是见惯了身边朋友的不幸婚姻和恋爱就映射到自己身上,人跟人均不同,其实你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前提是男生的认知和境界要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他知道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幸福的生活,女人照顾好家庭,让家里井井有条,温馨和谐。

  书中观点:上帝不需要你成功,只需要你尝试

  是的,这句话是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提升了自己的认知,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一直渴望摆脱传统的人,但是现实中确实一直裹足于此。

  书中文字有点牵强,内容不够深刻,多半是引发自己的思考多一些,这本书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第一次看觉得书中观点很另类和独特,哇,还可以这样想,哈哈

  现在真正的翻翻看,发现很多观点已经熟烂于心,甚至觉得部分内容有些陈旧,可见知识的更新与变化之快了,不过总体下来还是见到了耳边常常引用的案例:因特尔放弃储存器、巴菲特租房结婚、沉没成本等。

  整体来说全书不是很客观,缺乏事实依据,主观性较强,多半是古典个人根据自身经历而写。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7

  作者叫古典,职业就是帮大家做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道路设计。

  你是不是:

  1.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感觉没啥前途,很焦虑,想改变又很迷茫,不知道自己除了现在的工作还能做什么?

  2.做啥都提不起兴趣,总被人说很丧,怎么才能对世界提起兴趣?

  3.在职场多年,知道自己发展受限,是因为自己的缺点和坏习惯,但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试了很多方法都改不了。

  什么是“思维里的墙”?

  一些低效的、错误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认知。

  1.不同的心智模型,首先会让我们在海量的信息流中注意到特定的信息。

  咱俩看同一本《红楼梦》,得出的理解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不同的心智模式。你可能注意到了宝玉黛玉的真挚爱情,我呢,注意到的却是贾府这个高门大户里的权谋宅斗。

  2.不同的模型还会让我们对同样的信息做出不一样的解释。

  比如说,看到金钏被王夫人责骂后跳井,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应该不是投井自杀,是在井边玩,不小心滑倒,才掉到井里了。

  有人会把宝钗的这番话理解为对长辈的贴心,也有人会把它理解为对丫头们生死的冷漠,对当家人王夫人的谄媚和心机。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特定的心智模型,抓取信息,解释信息,然后搭建起内心的世界。

  可以说,那个世界是我们的思维认知创造出来的投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那就是客观的世界。

  而所谓的“思维里的墙”,就是在搭建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会禁锢我们想象力,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一些扭曲认知。

  正是因为这些墙只是主观的结论,并不是真正的客观事实,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完全可以通过升级心智模式拆掉这些墙。

  只是,我们需要首先觉察到这些错误认知的存在,然后意识到我们完全有另外的思维模型可以选择,最后行动起来,突破自身的认知边界。这就是拆掉“思维的墙”的原理。

  就像徐小平在序言中所说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才能打开梦想的窗,走出生命的困境。

  一为什么非要拆墙不可

  在讨论起点相似的同班同学,为什么会在毕业后几年内拉开差距的时候,很多专家会强调:执行力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的确,没有很好的执行力,想法、计划再好也是枉然。就像孙正义说的,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但是执行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其实,执行力是由我们的心智模式,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思维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结局。

  不改变思维方式、心智模式,去提高执行力,改变人生结局,只会南辕北辙。

  案例:

  小女孩问你:“我想去大城市闯一闯,不想年纪轻轻就蹲在一个坑里,过着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可是,我又怕大城市竞争激烈,压力太大,去了找不到工作,最后又灰头土脸地回家。而且我爸妈也不太支持,他们觉得赶紧找个对象,早点结婚生孩子才最靠谱。 ”

  你跟她说,既然想去大城市发展,为什么不试试呢,那里机会肯定比家乡多,找到工作不是很难的。

  她会说,是的,但是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那边的快节奏。

  你说,那就在家乡待下去呀,平淡安稳,压力小不是也很好吗?

  她会说,是的,但是我害怕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

  你可以从他们的话中总结出一个公式,那就是“是的,但是……”。无论你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他们都可能继续在“是的,但是”句式中循环。

  所以,困住你的不是现在的环境,也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思维。

  你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一定非要去大城市,在小城市里也可以找到人生的意义,做一些有趣的事。

  如果你下定决心非要去大城市,你的父母不支持,那你可以和他们沟通,想办法说服他们。这些都取决于你的思维模式。

  人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而且选项往往不只一个,只是你得去思考,你到底想不想选?在每一个让你犹豫的选项背后,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听得出来,你很想要安全感,但是,如果你能走出自己的思维的墙,很可能会发现外面更安全,而且有趣。

  其实啊,像这个女孩一样,很多人都被困在自己的思维的墙里。那些说我就这样,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的人,其实只是他们懒得去思考他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说的就是,当你拆掉思维的墙,把自己从无形的牢笼里解救出来,很可能会迎来柳暗花明的转变。可无奈的是,我们身边满是不愿意放弃的人。

  案例:

  有一个女读者,说和丈夫从大学开始相恋,两人在一起六年了,丈夫性情暴躁,常常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家暴的恶习。

  每次挨打之后,她都想离婚。可是一想到,如果离婚了,前面几年的感情就打了水漂,自己的青春也耽误了,她就又下不定决心。

  在又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后,她的小姐妹劝她赶紧离婚。她虽然也知道,这段感情已经难以维系下去了,可心里还是舍不得,毕竟两人在一起这么久了。

  她问我她该怎么办?

  我说,我给你算笔账,你和他在一起六年,你舍不得这六年的感情,你怕六年的青春都浪费了,但你今年才三十岁,余生还有好几十年呢,这六年和余生几十年的.幸福相比,你觉得哪个更重要。

  她没有说话。

  过去大半年之后,她又一次找到你说,那天她想了很久,最终做了离婚的决定,真庆幸当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如今她换了工作,换了城市,简直有种新生的感觉。

  其实,之前困住这个女读者的,是一种叫沉没成本效应的思维习惯,就是我们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会更多考虑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的价值。

  从理性层面上讲,如果你已经损失了,迅速让自己少损失一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大部分人都会被沉没成本效应迷惑。那些突破了沉没成本效应的人,通常能在未来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书里讲到的intel(英特尔)。大家都知道intel生产全世界最好的CPU,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英特尔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储器制造商。

  从1968年起,英特尔公司的主要业务和利润都来自于存储器。可从1980年开始,日本的存储器公司异军突起,以难以置信的低价,席卷全世界,把英特尔公司逼到了绝境。

  1985年,intel在连续六个季度收入下降之后,首席运营官格鲁夫和董事长兼CEO摩尔,不得不坐下来商量对策。如果再想不出好的办法,他们可能就要下台了。

  俩人痛苦地商量了半天,格鲁夫突然问摩尔说:“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你认为新进来的这个家伙会采取什么行动?”

  摩尔一愣,想了想说:“他会完全放弃存储器的生意。”

  是啊,没办法与日本公司抗衡,拼下去也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放弃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格鲁夫盯着摩尔看了许久,最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自己动手呢?”

  这个提议很惊人,也很惨烈,因为这就意味着英特尔公司要放弃自己近20年苦心经营的市场和业务。最后两人还是力排众议,达成了共识:放弃存储器市场,主攻芯片。

  事实证明,这次自断双臂的改变拯救了英特尔。

  到1995年,英特尔已经累计生产了1.6亿个芯片,占领了世界80%的PC市场,取得了市场的绝对霸权。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他们不能跳脱出沉没成本效应,没能推倒这堵墙,今天可能就没有英特尔这个公司了。

  事实上,无论个人也好,企业也罢,命运其实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你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迈出去的每一步,都在改写着你的命运。

  所以,你说我们能不能不拆墙,能不能不求上进?如果那就是你最向往的人生,那当然可以。但是很多人这么问的时候,只是被思维的墙困住了,又懒得挣扎,他们内心比谁都焦虑,他们并不心甘情愿错失原本可以到达的精彩人生。

  如果你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那么拆掉思维里的墙就势在必行。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错过改写命运的机会。

  二需要拆掉哪些思维之墙

  那么,我们的思维中,都有哪些高墙阻挡我们走近成功和幸福呢。

  第一堵高墙,叫安全感缺失。

  前面说的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犹豫的提问者,他的纠结,其实就是典型的安全感缺失,安全感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自我限缩。

  他虽然不想要现在的生活,但又恐惧未来要面对的,因为这份恐惧,他很可能最终哪里都去不了,还是留在老地方,因为这样更有安全感。

  实际上,不少人在感情和婚姻里也是这样的状态。

  一些人从小就被灌输一种信念:我需要被人照顾,如果别人离开我,我就很不安全。

  所以,他们长大后结婚的时候,要么会选身份地位远高于自己的人,要么会选条件比自己差得多的人,因为他们感觉有地位的能给自己带来外在的安全感,条件比自己差得多的人永远不可能抛弃他们。总之,他们会拼命寻找让自己有安全感的伴侣。

  而且,他们在婚姻里会强烈依赖对方,只不过有的表现在物质上,有的表现在心理上。所以,很多夫妻到了貌合神离的地步,还是不愿意分开,就是有一方因为没有安全感,不愿意撒手,哪怕感情已经不再,也要死死抓住对方。

  人天生是需要安全感的。只是有的人相信自己的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建立了内在的安全感,这样的人就不太容易把外界的改变视为洪水猛兽。

  而不信任自己潜能的人呢,掌控感日渐萎缩,不能自己生产安全感。而身为人类,本性又迫切需要安全感,他就只好寻求外界的稳定,死死抓住自己能抓住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自我设限,平白给自己造出一个安全感的牢笼。很多人都因为这样成了安全感的奴隶,被安全感所筑起的高墙给囚禁起来。

  可这堵墙剥夺的是我们的梦想、机会,甚至是尊严。

  这是思维里的第一堵墙,因为缺少安全感而自我设限。

  第二堵高墙,叫“不感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很多人,经常把“不感兴趣”挂在嘴边。

  他们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什么特长。就是他们经常在做的事,比如上网,看剧,你要问起来,他们也会摇头说并不感兴趣。

  书里边儿有个例子,有一个男生,大学除了上网,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作者辅导他时问他,听说你经常上网,是对网络很感兴趣吗?

  他说,这个鬼大学,除了上网还能干啥?

  作者说,听说你挺喜欢读书的,为什么不去读书呢?

  他说,因为……因为图书馆太远了,不方便。

  作者笑了,说,我听说网吧好像比图书馆远一些哦。

  他说,额……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读书。

  作者又问,那你有什么兴趣呢?

  他说,我比较喜欢街舞。

  作者说,听说你们学校的街舞社很不错,你为什么不加入试试看呢?

  他说,因为街舞社每天晚上练习太晚,影响学习。

  作者又说,听说你晚上经常上网到两三点,好像比街舞晚一点吧。

  他说,……是的,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街舞。

  这就是“不感兴趣”一族的代表。和他们相反的另一些人,好像对什么都挺感兴趣,充满激情和好奇,而且他们特长很多,会摄影,会唱歌,还能跳舞,绘画也不错,这群人可以称之为“有兴趣一族”。

  为什么有的人干什么都兴致勃勃,有的人对啥都提不起劲呢?兴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英语词汇专家出身的作者在书里拆解了“兴趣”(interesting)这个英文单词。

  他说,所谓兴趣,interesting,i-n-t-e-r-e-s-t-i-n-g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程度,我们知道英语中最高级的标志就是e-s-t,以est的程度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ing表示当下的事情,大家知道,英语中表示当下现在进行时的标志就是i-n-g,那剩下的inter呢,词头i-n-t-e-r,表示的是在什么什么中,就是说你要真的把心思放进去,投入、专注于这个内容。

  所以,兴趣就是你以最高级的程度投入到当下这个事情当中去。

  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件事多简单,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感觉不到乐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投入其中。那么他为什么不能投入其中呢?

  你会发现,有些人天天这个不想做,那个没兴趣,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下,试试或者就感兴趣了呢?他最后往往会吞吞吐吐地说,如果试了最后表现很差,那不是白费功夫,还影响心情吗?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很多人并不是对某些事不感兴趣,而是不敢感兴趣。当他们面对新事物,无力投入,或者害怕投入了也做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说“我不感兴趣”,表现得对新事物漠不关心。

  因为没人愿意承认:我很害怕,我怕自己做不好,我怕自己实际上是个能力很糟糕的人。

  这就是第二堵墙,阻碍我们尝试和投入的无趣墙,这堵墙会把我们的生命和有趣隔绝开。

  第三堵高墙,叫狭隘。

  而狭隘这堵墙,事实上是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

  有天晚上,我准备和不到三岁的儿子一起玩一个很大的汽车拼图,才一拿出来,他就跟我说:我看你拼,我是拼不起来的。

  我很惊讶,因为他一直很喜欢玩拼图,一向玩得也很好,已经解锁了很多图形。这句话也不像他自己说的,平时如果觉得有难度,他会说,“好难啊,我拼不起来”,但那天他说的是,“我是拼不起来的”。你注意哦,这是一个被告知的语气。

  我就问他,谁告诉你你拼不起来的,他说,奶奶。

  我想可能是白天他要玩大拼图,我妈担心家里被搞乱掉,就跟他说“这么多块,你是拼不起来的”。后来一问我妈,果然是这样。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很严重,所以,晚上就开了个家庭会议,我跟我妈说,以后不要跟孩子说“你不会做”“你做不好”“你就是这样”这样让他否定自我的话。

  因为你说多了,慢慢地他会在潜意识里认同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认同“我是做不好的”,然后他就会真的做不好了。

  如果你的心智模式,相信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你很可能就真的变成自己认为“应该成为”的那种人。这其实就是一种固化的思维墙在起作用,当这种固化是负面的时候,就会让我们陷入恶性循环。

  越不自信越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不自信。

  有一个星座实验,就证明了这个结论。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对星座和性格的关系,进行过有趣的实验。

  他先是和英国的著名占星学家杰夫·梅奥联手做了一个人格调查,从梅奥的占星学院里选了两千人进行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些人的性格特征和星座描述的完全一致!

  在占星学界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教授开始怀疑,他意识到调查的样本有问题,他选了一批对星座笃信不疑的人做实验!

  所以,他又做了第二次实验,实验对象是1000个孩子,这些孩子基本没听过星座和性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是这些孩子的性格特征和他们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没关系。

  这时候,占星学界的人不干了,他们认为这些孩子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发展出他们星座所赋予的性格。

  为此,艾森克教授又做了第三次实验,这一次的实验对象是成年人,他们对占星学的了解深浅不一。实验结果显示,对占星学了解较深,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的人,他们的性格特征就比较符合星座性格的描述,如果不太了解或直接不了解的人,他们的性格特征就不那么吻合了。

  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很多人因为相信“星座决定性格”,就慢慢发展成那样的性格,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沃尔特·弗里曼发现,感觉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在大脑的皮层中会消失。这说明,我们从外界接收信息,但是会抛弃其中的一大部分,只用一小部分建立内心世界,但我们却把那视为整个真实的世界。

  这是第三堵墙,狭隘。

  第四堵高墙,叫虚幻信念。

  今天,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精心熬制的成功学鸡汤,告诉你成功并不难,你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别人就是这么成功的,你也同样可以。

  这些话听起来振奋人心。可现实就是现实。你付出和张三同样的努力,甚至你比他更努力,你未必就会比他成功,因为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是复杂系统的法则。

  成功与否不是只有努力这一个维度,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运气啊,环境啊,时机啊,都很重要。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他13岁就有条件接触计算机编程,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接触这方面知识的人之一。

  他从哈佛退学而没有多大损失,一是因为当时的哈佛没有开设他喜欢的计算机课程,二是他的家境极其优越,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有承受退学风险的资本。

  他创办的微软,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公司,能和IBM这样的大公司合作,是因为他的母亲和IBM的高层是合作伙伴。

  很多流传的成功故事都是精心编撰的,充满夸张和片面的处理,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而且,即便百分百真实,很多成功的故事也难以复制。成功学为我们树立起的这堵只要努力坚持就能成功的虚幻的高墙,让我们看不到事物真正的样子,误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一些职业艺术照式的信息,本质上也属于这种思维里的墙,用虚幻的假象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什么叫职业艺术照呢?

  就是精心打磨过的,不全是真实的关于职业的描摹。比如,记者,自由、勇敢、形象高大上、四海之内皆朋友。比如,销售,工资高、工作时间灵活、入行门槛低。

  我遇见过一些读者,选择职业时很盲目,想当记者,却不知道大多数记者的工资不高,还要面临发稿的压力,长期焦虑。看别人做销售工资很高,却不知道高收入的销售要求超高,而且需要随时工作。

  所以,如果你想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找到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那么就一定要打破思维里的一些职业幻象,给这些职业艺术照卸妆。

  这是第四堵墙,虚幻的信念。

  第五堵高墙,叫受害者模式。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好像有抱怨不完的糟心事,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爽,情绪很不稳定,好像脸上写着不幸福一样。

  如果他负责的工作出了问题,他能说出一堆理由:同事不配合、甲方的要求不合理、丙方太磨叽,总之问题不在他身上,他完全是个受害者。

  如果事业不顺,或者生活不如意,他会认为是这世界太不公平。

  他们常常组成小群体,大家聚在一起比惨,骂天骂地,甚至于他们在伤害到别人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地认为,自己也是个受害者。

  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的倾向,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算作受害者。

  要知道,当受害者是有好处的,比如,受害者的说辞,能保全自己的面子,能产生发泄的快感,会被人同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把自己活成受害者的原因。

  但是,他们没意识到的是,做受害者在豁免责任的同时,也会陷入无助、绝望,逐渐和幸福快乐绝缘。这个后果其实非常严重,那点好处和这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人有时候是自愿做受害者,但在最初的最初,一般都是因为周围的人太想做掌控者,他们才不得不沦为受害者。

  不少父母喜欢把自己缺失的东西强行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在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根本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想不想要。

  于是,很多人一生都活在别人写的剧本之中,自己就是一个上场演戏的演员。

  受害者模式这堵墙拆除与否,直接关系关系着我们是快乐开心地生活,还是总是眉头紧锁,压抑痛苦地活着。

  这几堵墙如果不拆除,我们就很难拥有真正自由、幸福、有趣的人生。

  记住了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几堵墙,分别是因为安全感缺失而自我限缩;阻碍尝试和投入的“不感兴趣”;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狭隘;成功学、职业艺术照造成的虚幻信念;把我们和幸福感隔绝的受害者模式。

  三如何拆掉思维之墙

  那怎么一步一步地拆掉这些年深日久形成的,困了我们很多年的墙呢?

  先看第一堵墙,因为安全感缺失而自我限缩。

  这看似安全屋,实际是囚笼的墙壁,是由内心缺少安全感而筑起的。想要拆掉这堵墙,首先就要提升安全感,战胜恐惧。

  战胜恐惧,最好的方式是去认识它、面对它。事实上,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比如说,我们害怕公众演讲这件事;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就是你往深一点看,会发现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当众演讲,而是害怕自己搞砸,怕讲不好出丑,别人就不尊重我们了。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失去。也就是面对公众演讲,我们真正害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来应对搞砸演讲这件事,不知道如果别人嘲笑我们,我们该怎么办,这才是我们内心真正的恐惧。

  那怎么解决呢?有这么几种提升安全感的方法。

  提升安全感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在小范围内冒一冒险。

  比如,你可以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做一个小演讲,试试到底会怎么样。或者在一些不联系也不可惜的小群体面前,试试一直想做又不好意思的事。

  千万别小看自己的潜能,当你放下内心的包袱,你会发现很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自己也没想象中那么弱。

  很多时候,恐惧就像一个懦夫,你准备和他大干一场时,他就吓跑了。

  提升安全感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远离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这听上去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很有道理。因为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一般都是需要你牺牲机会,牺牲自由来换的,一旦习惯了这样的安全感,你很可能就会被它驯化,像笼中的小鸟习惯被喂食一样。

  什么是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呢?你害怕演讲,坐在那里听别人演讲,很有安全感。坐那儿听就是最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前面我们提到过的想跳槽又不敢跳的小伙子,对他来说,什么都不变,就是太容易获得的安全感。

  记住,远离一些让你轻轻松松感到安全的事物,能让你免于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提升安全感的第三个方法,是做个恐惧保险箱,看自己能不能面对最坏结果。

  前面讲到,想要战胜恐惧,那就去面对它,如果你恐惧做一件事,不妨把自己的恐惧全都写出来。然后告诉自己,这些事有可能发生,但是我要去做自己的事了,先把恐惧存在这里,做完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取走自己的恐惧。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做法。

  我曾经也害怕当众演讲,害怕出丑。后来我把所有可能的糟糕后果都写了下来,我突然就想明白了,就算搞砸了又有什么呢?

  人生不就是笑笑别人,再被别人笑笑吗?心里的包袱没有了,再加上准备得充分,结果通常就不会差。我害怕的很多后果,根本没有发生。

  其实,困难的最大威力,就是它赌你不敢面对。

  书里边还提到了一些其他提升安全感的小方法,比如给自己准备一个“成功日记本”;比如,少看一些凄惨的电视、电影,都是可以去尝试的。

  没有什么成功和变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步步来,一点点成长和改善的,欲速不仅会不达,还会翻车。

  接下来咱们拆第二堵墙,阻碍尝试和投入的“不感兴趣”。

  其实如果你学会了拆第一堵因安全感缺失而自我设限的墙,那么这第二堵墙也就能拆掉了。

  只要不恐惧结果、不害怕失败,很少有人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因为好奇是人的天性。有趣,是人生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些“感兴趣一族”的逻辑是这样的:尝试去做一件事,如果最终成功了,就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即使不成功,也能收获到经验和乐趣,那也很好。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很悲观,好像心特别大。其实,这种乐观和豁达,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他们觉得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自己还是收获到了一些无形的财富,比如经验,比如过程中体验到的乐趣。

  王小波讲人生意义,是这么说的,他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实际上,有趣的人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拥有,因为乐趣往往并不来自于结果,更多来自于过程。

  做一件事,不管成不成功,只要你真的全身心投入其中,你就能获得乐趣。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特蕾莎修女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

  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里,其实有无限的可能性,有无限的活法,多一点尝试和改变,可能就会发现新的世界。

  这其实也是拆掉第三堵墙,心智模式固化造成的狭隘的方法。

  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一套大脑内部的程序,电脑程序要运转流畅,需要不断地升级、更新、打补丁。大脑的程序也是如此,你想突破现状,就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打破思维定势。

  书里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就是,直到1954年,还没有人敢想象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也就是大概1.6公里。人们认为那超出了人类的极限。

  但是,这一年的5月,英国的长跑选手班尼斯特突破了这个极限,用3分59.4秒的成绩跑完了一英里。

  仅仅两个月后,澳大利亚的一位选手约翰·兰迪又破了他的记录,用时仅3分58秒。

  更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3年里,有16名运动员纷纷打破了这个记录。

  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变得这么快,能打破之前看起来不可能打破的极限呢?是人类基因发生了突变吗?

  其实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家拆掉了思维里的这堵墙,从思想上获得了解放,他们终于意识到,之前的记录原来并不是人类真正的极限。

  人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有做好的可能,接下来就只是技术和时间的问题了。

  拆掉心智模式固化的墙,有这么四个阶段,分别是:混沌;察觉;醒觉;超越。

  什么意思呢?

  书里举了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坐火车的例子。坐火车的时候,你从窗口看对面火车开动的那一瞬间,会感觉是自己坐的火车走了,这就是混沌的阶段。你沉浸在自己的心智模式中,对它的运作不知不觉。

  然后你转过头,看到另一侧窗口的站台并没有动,你知道了虽然刚才真切地感觉到车走了,但那只是错觉,这就到了察觉的阶段。

  等到下一次你看到对面火车动的时候,你能马上意识到也许是它们在动,而不是我在走,这就是醒觉的阶段。

  这样的经验多了,只要你对面停着一辆车,你就知道,一会儿对面车开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那个错觉,这就是超越阶段,你已经超越了原有的心智模式。

  先体验、察觉,后醒觉、超越,按照这个思路,你就能走上自我超越之路,越来越好。

  好,打破了自己心里的墙,我们还要把别人给你盖的墙也拆掉。也就是第四堵,成功学、职业艺术照带来的虚幻信念的墙。关于怎么拆掉这堵墙,作者提出了几个具体的建议:

  首先,和成功学、鸡汤文保持距离。偶尔看看也可以,但记得要理智。成功永远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所有人都一样成功,那也就无所谓成功了。

  所以,不要一根筋地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付出就会有收获。也别轻易学人家退学创业,因为人家可能有一个身家上亿的老爸没告诉你。我们模仿成功者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多个维度的因素。

  然后,如果你想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要给一些看起来很好的职业卸妆,别只看它艺术照的样子。

  你可以做一个在职人士的职业访谈。

  先听听这些已经摸爬滚打了很久的老人,他们对于这个职业的感受和认识,通过他们,你可以了解到这个职业中真实的一面。

  你可以尝试一个和目标职业相关的培训。

  培训一般是接触一个行业最直接的手段,因为那里聚集了一批和你目标一样的人,以及这个行业里比较优秀的从业者,他们的信息和意见对你非常重要。

  你还可以通过招聘网站啊,专业论坛啊,来了解相关的信息。找三家大的招聘网站,输入你想要了解的职业,比如“文案编辑”,综合几家网站的描述,你就能对这个岗位有一个很详细的了解。

  在一些比较垂直的专业职业论坛,你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另外,还可以通过义务工作,进入你感兴趣的行业,亲身去体验下。

  在这里,作者古典建议我们不要做太完美、跨度太久的职业规划。有人一做规划就是二十年,三十年,未来两年做什么,五年做什么,十年做什么,十五年做什么,规划的很详细。

  最好别做这样的规划,因为这除了能让你自己心里踏实些,实际的用处并不大。

  这个世界变化很快,而且会越来越快,今天一些需求量很大,很火的职业,在十年前可能都没有,你说你怎么规划。

  而且,太过于详细且单一的目标,会让你忽略一些机会,错过一些更好的选择。

  但也不是说一点规划都不要做,可以确定一个大的梦想和目标,可以做两三年的短期规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对新的机会和趋势永远保持警醒。

  好,下面我们来拆第五堵墙,受害者模式。

  受害者喜欢用这些句式:

  如果不是……我早就……;

  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

  那个时候我太小了,所以……

  但是掌控者喜欢这样说:

  不管怎么样,我都可以……;

  我可以选择……;

  现在也不迟……

  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的过程,就是拆掉思维中受害者模式的方法。这个转变过程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阶段一,后知后觉;阶段二,当知当觉;阶段三,先知先觉;阶段四,不知不觉。

  这和前面提到的心智模式的升级的四阶段有相似之处,都是先要认识和察觉到问题,然后再开始改变、调整、超越。

  比如说,很多人把自己的失意归咎于这个世界不公平。

  是的,这个世界确实不完全是公平的。有人长得高,有人长得矮,有人出生在沙漠,有人出生在海边。我们没办法让这个世界完全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彼岸。

  比尔·盖茨对青年人的十条忠告中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当我们承认世界就是不完全公平的,然后找到自己受害者模式的思路,就是“面对不公平,我没有办法”这个信念,我们就踏出了拆墙的第一步,也就是后知后觉。

  然后,熟悉了自己的思路,一旦意识到自己又顺着这个思路产生了自怜的情绪,就要提醒自己,内心的受害者又来了。和这个受害者待一会儿,听听它怎么说。这一步就是当知当觉。

  接着,提前调整好心态,去改写整个故事。想一想如果外界不够公平,我们能不能尝试着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这个局面。如果你觉得迪士尼要求翻包是霸王条款,是不是可以去消协举报,如果你是学法律的,是不是可以提起诉讼。这时,你就进入了先知先觉的阶段。

  最后,你不知不觉中拥有了掌控感,拆掉了内心受害者的墙。

  其实,每道墙都能运用这四个步骤来拆除。

  很多人的受害者心墙,来自于童年的经历。就是,你做什么父母都要干涉,开始你真的是无奈的受害者,可慢慢地你彻底缴械投降,自愿配合,甘当一个受害者了。

  他建议你,无论父母或者其他人以什么样的理由要来掌控你的人生,你都要坚持这样自己的意愿。

  因为你只有遵从自己的意愿,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才会真正地幸福起来。而这其实也是父母要规划你人生的初衷,如果你真的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幸福,他们也会真正地快乐。

  我常和找我咨询、谈心的读者说,你要学会和自己对话,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到底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想要什么?

  只有你心里有了方向,有了笃定的东西,别人才会真正放心地将掌控权交还给你。

  到这儿,《拆掉思维里的墙》的解读就要进入尾声了,最后,我想用书里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讲解:

  我希望更多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更多人在被命运划定的路线上埋头行走时,被思维之墙挤在生命的狭小胡同里面的时候,能够停下来思考,然后打破生命的局限之墙,抬步离开那条别人设定的“光彩大道”,走向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在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8

  今天阅读了共读书目《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二章“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1.乐趣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

  小孩子为什么那么容易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的需求不高,很容易满足,可以全然的投入。经常在感叹生活中的很多人,比如种地的农民,卖菜的老人,清洁工等,他们为什么可以日复一日的做自己的工作,并且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快乐,那就是他们全情的`投入,把自己当下做的事情当做一种乐趣,而没有一直去患得患失最后的结果。

  2.快乐就是快乐,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尝试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所以,我们应该停止对结果的担心,全身心的投入。例如,我是非常享受读书的过程,但是以前往往会因为“怎么还没读完这本书”,或者“今天又因为什么事耽搁读书的时间”,或者“纠结这本书究竟值不值得读,能不能带给我巨大收获”等等结果性问题而担忧,进而让自己患得患失,使自己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一些不快乐,这就是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对于读书,真正的全身心投入是在我能控制的时间范围内,沉下心去,享受过程,而不是去患得患失。

  3.我们总是在花时间评价和围观周围人。

  适度的围观和评价能积累间接经验,过度的围观和评价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就像我以前刷抖音,刷着刷着,尽管看着“热闹”,内心却感受无比“空虚”。而如果是投入,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可以获得直接成长。总是有一些人看起来那么快乐和充满激情,大概就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投入吧。

  4.找到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

  文中提到,“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不能被满足的深层兴趣,具体对我而言,可以是持续的育人,看着孩子们在我的教导下不断成长;可以是终身学习,学习得越多才发现自己有多渺小,只有不断的学习,挑战自己的认知,才能一步步超越自己;可以是帮助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一个家庭,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也可以是帮助身边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是与自己和解,和谐相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爱自己一点,控制情绪,理解自己。这些深层兴趣可以让我穿透生命的无常。

  回应荣老师今天分享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转换一个人的心智模式?”(这好像是书里第四章,我还没看到这儿来,浅浅思考一下)

  感觉荣老师说得特别对,我们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在零碎的生活里,拉出一条鲜活的生命线。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热爱生活,关爱家人,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真正的和解。其次,找到属于自己生命中的乐趣,那个永不褪去,永不能够被满足的乐趣。最后呢,充盈自己生命吧,阅读也好,旅行也罢,活出自己生命的温度、宽度。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9

  即使他们帮这个人找到最优化的道路,这个人也会继续和自己玩yes,but的游戏:“是的,但是……”这种人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关在看不见的牢笼中间,我把这些人称为yesbuter,大部分的yesbuter都是安全感奴隶。

  “是的,但是……”式聊天比较常见,我们自己或身边的朋友经常会表现出来。

  道理大家都会讲,因此大多数时候大家都在玩“说服”与“被说服”的游戏,不过我们会发现,即便最终某一方“被说服”,事情也不会有多少改变。因为“被说服”的并不是问题的'实质,所以才会有不断循环的“是的,但是……”。

  “是的”表示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潜意识里表示这不是我真正的问题所在。不管是和别人还是和自己玩yes,but的游戏,都是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

  如果像作者这样去提问,是找不到真正的恐惧信念,也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如果害怕考研失败,为什么不尝试找一个一起奋斗的另一半?为什么不去找工作?为什么不平平淡淡的待下去呢?跳跃式的提问,然后直接给出“被安全感囚禁”的结论,显然不能得出为什么害怕考研失败的实质原因。

  回答中提到,害怕考研失败是觉得自己不擅长学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要找到一面“安全感”的墙去拆除它,不害怕失败就能解决的,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去提高学习能力。在思考如何去提高学习能力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是的,但是……”的情况,但只有深入去研究和分析一个问题,才能慢慢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扯到找对象、找工作等新问题上。

  比如有些人想考研只是受就业压力、周围考研氛围、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影响,自己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考研,对于考研的结果也就没那么在意,当然去考肯定不希望失败。这种随大流的做法,表面上是害怕考研失败,实际上担心的是考研有没有用的问题。如果选择了考研,就不能去参加工作,少了几年工作经验;如果读完研出来依旧找不到工作,那就浪费了几年时间;如果读完研和专科生、本科生做同样的工作,读研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大家都在准备考研,自己不准备又会不会显得不合群、不上进呢?承认自己随大流,又显得有点low。

  因此在“说服”与“被说服”的游戏中,一方有可能会选择性的回避自己真实的问题所在,另一方会先入为主的做出结论。最终看似说服者圆满完成了任务,事实上被说服者的困扰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如果没找对问题实质,下次再去问他“为什么不去提高学习能力呢?这不是害怕考研的原因吗。”他可能会回答“是的,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即便被说服者不再害怕考研失败,他也不会全力以赴的去准备考研,因为他的问题本质并不是考研成功与否。

  所以,当我们遇到“是的,但是……”式聊天时,我们需要思考:是不是聊天偏题了,是不是自己先入为主了。也需要思考:我们自己是不是在逃避问题的本质。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0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书,书如其名,在轻松愉快的聊天气氛中为读者展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引发了大家对生活对工作甚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很多思考。我也有幸颇为受益,在这里想谈谈我的感悟。

  "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的投入你的呼吸——这么你每天做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提出在职场和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有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两种人,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对他的工作或生活是否感兴趣根本上在于他是否投入自我,身在其中。有趣之人敢于尝试和冒险,他们将自己投入进一件事情中,如假设事情顺利,他们便收获成功,如假设事情不顺利,他们也能收获经验智慧,进而不管事情结果如何,有趣之人总能在其中感受到收获和乐趣。而无趣之人往往因为担忧失败,连尝试也不敢去尝试,当然就不会有任何乐趣可言。

  还分享了其在招聘团队成员时宁愿选择最初能力不是最好,但肯接受低薪做事的人的理念。"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这与有趣之人才懂得投入工作,与工作相互成就的理念相互照应,让人深以为然。

  还记得在禄口机场入职的第二天,科长让我们写下参加运行指挥中心的感想和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和期待。我凭着大学时的实习经历一腔热血地写下了很多看似"高大上"实那么浅显空泛的话语。那时只是幼稚地认为指挥中心是机场的"大脑",是负责所有一线保障工作指挥调度的中心,是机场与空管、航空公司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内心因为能够成为一名指挥员而感到非常地荣耀和自豪。

  终于正式成为见习指挥员后,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光鲜而轻松。从航站楼的玻璃幕墙损坏到航空器在半空中遭遇的鸟击,从航空器的加清排污到油量餐食配载,从逐条核对次日航班信息到所有航班停机位的预先分配实时调整,从正常性航班信息统计到应急救援方案的不断更新培训考试演练……指挥科的工作专业性要求高工作内容又繁多而琐碎,指挥员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规章制度,熟悉明了航班运行保障中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各家工作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做好每一次沟通,正确传递每一个信息,保障好每一个航班。正常性统计席、次日方案席每天都要仔细核对、统计大约500条航班信息,每条航班更是包括了航班号、机号、航线、方案/预计/实际起飞落地时间、挡/撤轮挡时间、是否起飞/关舱门延误、延误原因等等数不清的分支信息;航班顶峰时段或是遇上雨雪天气、意外状况,协调席、资源分配席7台、4台对讲设备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塔台、机组、代办、地服、廊桥、现场……都在"呼叫中心";更不用提暑运春运或是动辄天气不好时,通宵是每一位指挥员的家常便饭。

  一次朋友小聚聊起工作,对方薪水比我高,工作比我清闲,却整天觉得工作生活毫无意义。当我向她解释我的工作内容时,她又惊叹我的工作如此枯燥辛苦。接着,一个晚上都成了负能量灌输大会,休息日过得比工作日还心累的我带着满脑子的想不通回去了。

  第二天工作恰逢晚上雷雨,天气骤变,出港航班返航,到港航班备降外场,班组成员全部聚集在AOC大厅共同关注天气情况、协助受影响航班的保障。8双眼睛一同盯着进离港航班监控系统,等待着天气转好,第一架飞机的平安落地。大屏幕上一架架的飞机和大厅里的同事们同样繁忙同样井然有序,我好似突然明白了自己坚守这份工作的理由。

  对于机场而言,绝大局部的一线保障工作都是繁杂琐碎而又辛苦的,但正是因为成百上千个琐碎的`工作被我们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整合到了一起才能够保障航班的平安准点,才能为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出优质的效劳,将禄口机场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机场。因为我们将每一个自我投入进了禄口机场这个集体中、投入进了每一份枯燥琐碎的工作中,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进步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智慧,才能在其中感受到那份集体的成就荣誉给个人带来的喜悦和感动。年轻人,跳出周围的环境给你的思想套上的枷锁吧,拆掉思维里的墙,不要仅仅用世俗的标准冷眼旁观你的工作生活。全力地拥抱你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你的青春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会热情地回你以拥抱。奉献出你的青春,成就你的自我。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1

  刚看到《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的时候很惊喜,虽然我们都或多或少知道潜在意识会对生活产生影响,但是那究竟是我们心里的一堵墙还是一道光,却未曾去思考区分。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此书的第三章: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篇文章一段读阅前后两个字写反了,就像刚刚那样,你发现了吗?我们的大脑依然会将“读阅”读成“阅读”。很神奇,我们看到的并不完整真实,而是常常由于我们的思维惯性构建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就像书中所说: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要看到的那一局部。听起来很神奇,但仔细回想,当你开始打球,你会发现你遇到背着球包的人变多了,当你对烘焙感兴趣,你的世界里出现了很多烘焙爱好者。乐观的人总能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悲观的人常常发出就只剩半瓶水的感慨。这些隐形的意识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的思维,最后影响到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4分钟跑完一英里是人类的极限,但班尼斯特在科学论证后把时间缩短到了61秒,停滞不前后,他突然意识到他的潜意识一直在限制他,最后他成功突破了60秒大关。这往往就是现实中的我们,遇到一项工作,假设要先设定了一个我不会的框框,我们就会永远停止不前。也会有些人努力奋斗过后遇到了困难,此时假设你的.潜意识是放弃,结果就会草草了事,但假设你的潜意识里是遇到事情不退缩,而是去想去做去尝试,不把自己设置局限,我相信事情的结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假设想要自己的世界变好,就要修炼自己的潜意识,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具有正能量。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世界会随心境改变,但不会随意改变,就像60秒人跑不了四英里一样,人是有极限的,但这极限往往要比我们所想的厉害的多,所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享:愿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愿赐我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愿赐我智慧,去区分这两者的差异。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2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古典。

  这是一本解决职场和人生困惑的书,当当特约评论员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发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

  1、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我们思维里面看不见的墙

  书中写道:“人类不可能4分钟跑一英里”(1.6公里)的思维模式在1954年5月被英国的长跑者班尼斯特突破,用时3分59.4秒,两个月后,另一位澳大利亚选手取得了3分58秒的成绩。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其他16名选手也纷纷打破了这个记录。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能,而是我们被固有的思维模式“禁锢”了。

  2、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去年6月,先生买了一辆长安CS75,他惊奇地发现满街都是长安CS75,并不是长安汽车多了,多的其实是他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3、心态来源于心智模式

  一个酗酒的父亲有两个双胞胎儿子,20年后一个成为了成功人士,一个则穷苦潦倒。

  究其原因,兄弟俩拥有不同的心态。哥哥认为,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和老爸无关,自己要更加努力,才能成为那个成功的人;而弟弟则认为自己的幸福跟老爸有关,老爸不好,自己活得不好是正常的,自己不努力,他就成为那个穷苦潦倒的人。

  4、努力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5、心智模式升级的必经之路

  我们的心智必将经历:混沌(不知不觉)—察觉(后知后觉)—醒觉(当知当觉)—超越(先知先觉)这个过程。

  6、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古典老师在书中对Success 这个词,从词源上做了解释。这个词来自中古英语“succeden”,前面是拉丁文前缀“suc”代表“靠近,接近”,后面是一个代表“走”的词根“cess”。

  古典老师说,成功这个词的本义,不再是有钱、超过别人或者最终达成一件事情的代名词,成功的真正本义应该是:越走越近。

  正如电影《荒岛余生》中,因为飞机失事,查克掉在了一个孤岛上,他告诉自己:只要保持呼吸,那就是成功。

  7、兴趣有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和志趣

  我女儿小时候对写字感兴趣,于是我们给她报了书法班。在学习的过程中,书法给她带来了乐趣。

  经过几年的练习,她获得了不少荣誉,从去年开始,女儿过年写对联。那一下午,她很兴奋,一下写了五副对联,写字这件事贵在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即让乐趣变成志趣。

  8、成为一个自我掌控的人

  有一位禅师外出云游,把心爱的兰花交代给徒弟照料。槽糕的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到地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害怕师傅会生气伤心。

  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不管外界怎样变化,我们都应该向禅师一样,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

  9、先完成,再完美

  现在清单写作营,一天一本书,然后输出500—800字,对于读书小白,压力很大。我常常翻书就要2—3个小时,迟迟不能落笔,所以每天写完文章,打卡就很踩点。

  如果抱着“先完成,再完美”的心态,是不是能早些打卡?

  10、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杨澜说过,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你不能不成长。但是什么是成长?

  古典老师在书中写道,成长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受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棵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

  来到剽悍读书人营的小伙伴们,我想大家一直都在努力成长,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20xx,我们一起加油!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3

  没读这本书之前总是认为将后要是有能力了,赚到钱了,就要赶紧去为自己买房,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就算什么也没有了,可还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可现在看来错了,那句话说得对,你有房子,那你只有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但如果你没有房子,整个世界都可以是你的`。

  没读这本书之前,总是埋怨着为什么老爸总是把他那些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强加到我身上,不去听从他就说长大了翅膀硬了,然后就这样弄得全家人不好过。慢慢地觉得,那好吧,你高兴,全家人都好,我无所谓了。时常会埋怨世界的不公平,遇到不顺时很是想哭。不过在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总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真不公平,作者怎么可能会把我的心思给写进去。再有,如果真的那么不公平,就一定要去找到那个你认为的不公平,然后努力的去改变它。

  很多时候很多事,你总是认为你不能去做好,那是因为你心里就一直在想着:我肯定不能去做好它。如果你的思路是“我能”“我行”,你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拆掉你思维里那堵“不”字的墙,你就会发现你也还可以这样。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4

  每一个成功人士,仿佛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工作方式,所以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方式,毅然决然放弃原来好或者坏的工作,然后奋不顾身的为了心中那个真正想去的地方不断努力,最后获取了成功这个果实。

  但话题回到现实中,就像书中所说,成功的人毕竟少数,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是光有满腔热血,就完全可以的,很多种因素在限制自己,每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都不一样,遇见的机遇也有所不同,当然最后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书中好多说明,还是很赞同的,我们大多数人真的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在作怪,思想永远先于行动,思想也决定行动。对于刚毕业或者进入职场的大部分人来说,之所以总是好像在一个不知的牢笼里,不知道什么东西阻碍了前进的路,时间久了,深深的空虚感,自卑感随之而生,而面对这些,除了自责却什么也做不了,如此下去,究竟什么时候可以摆脱自己,摆脱这个不知什么的牢笼,最后破茧成蝶呢?

  与其被自己不行的.思想所禁锢,倒不如放开自己大胆的去突破,在撞的头破血流的同时,自己想要的也就都来了不是吗,所以从头开始,打破安逸,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舒坦,总有一天,会在跌跌撞撞中发现自己真的收获了,成长了~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15

  用了十天时间读完了古典老师的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书中很多观点解释了一些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读来颇有共鸣。当然共鸣是一回事,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理智的认识是另外一回事,暂且记录,或有有一天,阅历够了,对这些事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书的最前面就写了“买房,卖掉梦想的房奴”和“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这个观点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不也不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被一套房把我拴住。在我买房之前我认为买了房,就会被拴住,困在这个地方,当真正买了房,我并没有觉得被房子所困。反而让了这种束缚感,因为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我认为积极去面对就可以,不需要认为它有多么沉重。

  因此,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古典老师的这个观点,当然也包括网上很多故事说马云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马化腾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史玉柱有50万的时候没有买房。其实买不买房并不是根本原因,而是他们心中对他们所做事情的清晰认识和对时代潮流的顺应。

  《老男孩》最后有一行字“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退色,反而更显珍贵”,因此,买套房并不能毁掉一个人的梦想,而真正毁掉一个人的梦想的是个人的思维,有人因为买了房,觉得自己做什么都需要谨小慎微,不敢去做,甚至不敢去想,如此,梦想就无从谈起。

  我认为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计算好自己的实力,在能承受或者有压力情况下可承受而且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买房。而买房就如同买一件东西一样,购置动作完成之后,贷款就当每月固定消费,如同吃饭一样。把剩余的钱进行计算,将钱用到刀刃上,同时不要让担忧占据自己的太多的时间,忘掉房子的事情,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和提高自己的事情上,渐渐你会发现本来的压力已经完全不是压力,而自己也变得足够强大,而买房这件事并不会毁掉自己的梦想,反而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家,在心理上更促进自己勇敢的去做事和面对挑战。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完全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中比拟被动,做事欠思考,比拟随意。而工作中却积极主动,思维相比照拟系统,同时纪律性很强。在两种环境下,个人的心理空间不一样,生活中,具有依懒性,认为这些事情都不用我操心,周围的亲人会把这些事情处理了,而我做不如他们做的好;但是在工作中,心理上认为自己需要做好,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两种心理空间给了自己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促成了不同的外在表现。从这一点来看,有时候对一些人在不同场合下表现的巨大差异也不能单纯的用虚伪来评价,不同场合下个人心理空间完全不同,甚至相悖,于是有巨大发差的表现也就缺乏为奇。

  书中有个故事,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有一个空房间,每次来朋友都住在那,吃饭一起吃,全天可以上网,书随便看,几乎就是零本钱在北京待着。后来搬家,发现在这儿住过的六个人开展都不太好。有人开玩笑说房间风水不好,但是自己分析,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个房子及配套提供的太好了,太有平安感。这会给人一种暗示,幸福可以如此轻易得来,何必那么拼命。本是好意,却最终间接导致了朋友的开展不好。因此有时候,作为朋友需要远见和胸怀,用远见为想的少的朋友想远点,用胸怀去接受由于朋友暂时不理解产生的误解。

  最近看各种书悟出一个道理:目标不明确时需要多做事,以此来寻找适宜的事情和目标;目标明确时要少做事,这样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到达目标的事情上。这改变了以往自己认为的只要多做就好,也就是努力是最重要的,哪怕方向是不对的',其实这个时候少做就是多做,因此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向、明确目标,再专注的做下去。

  我们总是对类似企业文化的东西嗤之以鼻,觉得这些都是很虚的东西,但是其实,当一个人从一家公司离开的时候,对自身而言最有意义的只有两点:第一,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包括自身技术和人脉;第二,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心智模式。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就是一种心智模式,而这种心智模式会促使员工依照其要求给自己创造出一个自己所接纳的实在的生活世界,进而按照自己创造的世界生活和工作,因此类似的东西并不是虚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带给员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如同学校最应该带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一样。

  最近看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明白,不要总认为需要什么再去学习什么,这适合于做技术。但是对于个人成长,不要等到需要再去做,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从事什么工作,就利用空闲时间去准备。时机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等到时机到来再去学习和了解,已经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证实这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部门交给一个产品设计的任务,虽然任务已经讨论屡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由于两个月前对产品设计的了解和学习,很明确需要涉及哪些内容,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设计,因此,搭好框架,一天半,完成了整个产品方案。最终方案得到了部门的高度认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常读书,读好书,用挑剔的眼光读书,结合自身情况去领悟书中的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03-31

男生贾里读书笔记03-13

梅里山鹰读书笔记07-17

发掘思维因素,加强思维训练12-17

分数墙教案05-26

墙美术教案优秀12-26

分数墙教学反思03-23

思维数学教学总结05-16

儿童思维活动教案04-30

想象思维的强化训练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