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16:00: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艺术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

  今天,我听了赵义泉博士讲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智慧与艺术》。在我曾经的学习及培训中,我从没有听说过这门课程。这对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辅助的作用,然而它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使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更智慧,更进步;则更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而对于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想我曾经的教育历程,我尽心尽职,兢兢业业,可以说取得了成绩,有了自己的经验。然而对于家长教育,却是我的一项缺失,因为我还未曾真正做过家庭教育。不是我没有这种意识,而是我对孩子的家长缺乏信心,这分明是对我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今天我才知道我并不是一个真正负责人的.老师。因为我若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更出色。

  从此我要努力去做家庭教育。学着沟通,尝试着交流。也许会像我所担心的那么艰难,但我一定要努力去做,因为我要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发展。我也深信,真爱一定会被理解,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2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寒假读了张文质老师编辑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这本书是张文质老师在多个场合的演讲集,语言浅显易懂,处处显示出张老师对教育的关注、关心与反思,他主张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教师塑造身边的小环境,解放孩子。回想从教十三年,我很有感触、深有体会。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令我思考很多很多……

  “慢”需要感悟。“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这样的文字,总是一次次惊醒我要学会等待,学生不需要的担心,而需要关心;学生错了,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学生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学生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学生本身就是希望,我们尽管为学生着想,为教育的慢而崇拜。我坚信,我的眼里没有差生,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神圣的理由,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比如面对一些问题儿童,爱因斯坦到十岁才可勉强说话,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舟舟被认为是弱智少年,却是世界级的天才指挥家。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真的发现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住哪里的孩子,不能说话,眼睛不能聚焦的孩子,不能听见同伴说话,带上助听器才可勉强听见声音的孩子,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谁能敢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舟舟或者海伦凯勒?时间是证明学生成长最好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批评甚至奚落讽刺,置之不理。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有独特的视角和自己的思想。老师生拉硬扯地教育管教,怕是会误事的,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千万不要在无意的伤害中偷走了孩子的梦想。

  “慢”需要等待。教育的等待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在课堂上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方法教授同样的知识,也不会使学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就让我们学会等待吧,用耐心静静地等待,用宽容温暖去等待,用汗水辛勤去等待。就像农民一样,春日里播种,把对秋天果实累累的向往融于浇水施肥、松土拔草、辛苦耕耘之中,尽管有许多果实的收获是要等到来年乃至他年的,但他们依然不恼怒,不气馁,继续默默耕耘,因为他们相信,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成长结果的那一天!作为教师,“等待”就是见证学生成长的过程,“等待”给了学生成长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等待”是对学生的信任,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关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面对每一个学生时,我们始终都要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他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待,等待的过程也是孩子潜能释放的过程。真诚地赏识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并加以特别引导的话,那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充分地挖掘。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惟有耐心的等待,坚守,我们才能看到花开的美丽。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张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本书中,他提到马克思·范梅兰对教师最好的.描述: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替代父母角色的人。他还说:“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教学中,我们要去慢慢地感悟,教育是浸润和雕琢的境界,要保持“慢”,慢,代表是平静和平和;慢代表是细致和细腻;慢代表的耐心和耐性,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心情。

  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

  1、学会宽容,学会善待学生。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宽容、尊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与人的多样性。

  2、学会等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智慧的觉醒,有一个精神力量增长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教师要有等待之心。

  3、学会倾听。更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4、学会欣赏,哪怕孩子只有点滴进步,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5、学会赞美。教师应大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

  6、学会参与。参与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和学生在一起。

  7、学会合作。任何课堂的成功都有赖于师生的对话、互动、合作,而合作能力的培养,只能在合作过程中实现。

  8、学会表现。教师要有很好的“舞台感”和课堂表现能力。

  9、学会反省。不仅思考教育方法、策略、技术,更要检讨在成全人的方式、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

  10、学会创造。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我们的成就感、满足感离不开课堂和学生。要成为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

  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3

  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当时学校刚开始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推荐的书目里就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自己想当然的以为整本书不外乎是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论述教育为何要“慢”?教育应该如何“慢”的教育实践方法。书刚拿到办公室,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这一借算是有去无回了,我和它就这样轻易地擦肩而过了。

  20xx年八月陪儿子去博库,在书店又看到了这本书,认认真真看了第一篇,认为很写实,书中有很多案例都很贴近自己这几年的教学感受,看得很释怀,而且和我的课题“研究关于在教学中如何践行生命化教育理念”接轨,立即决定再次收入囊中。

  本书共分为十二个小部分,大部分是 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演讲实录。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其中的第十一部分,这一部分又分为三个标题:一、教育者的良知与智慧(与教师的第一次对话)二、旅途的开始(与学生的对话)三、教育是慢的艺术(与教师的第二次对话)。论述的结构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每一篇都是以老师或学生的问开始,然后结合案例张文质老师进行解答,觉得这种形式倒可以尝试以后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在第三段有这样一段话“后来大家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一种共识:教育很容易被简化为训斥、惩罚。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但有时非常容易就是训斥、强迫、禁止。你可以怪体制,但细想一下,更可能是自身修养、对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爱心出了问题。大家感觉到生命化教育不仅是指向学生的,更是指向教师的。我们的教育行为怎么生命化起来?”还有一段“生命化教育它首先是理念性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或课题组规划出来的一个步骤,其实你带着生命的热忱进入课堂,然后对孩子所有的生命行为经常给予肯定,学生的面貌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总是想着做这个课题需要我在课堂上怎么做?本书中并没有刻意地阐释到底什么才是生命化教育,也没有阐述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的方法,但是这些朴实的语言、大量的.教育实例,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让我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成长。究其实,我应当用心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特长,用音乐浸润生命、用情感启迪智慧。

  以前生命化教育一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口号,理解的比较抽象。此书中大量的对话让我感到生命化教育越来越亲切,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清晰,这些演讲给了自己更多的更积极的暗示和提醒,它让我能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用关怀的态读去进行教学。尤其自己是一位音乐教师,在这方面我必须做得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还要好才行。因为音乐学科可以远离考试给教师们带来的压力,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上享受歌唱的快乐,受到音乐的滋养。虽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只有理念是不行的,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此中也包括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引领学生在音乐中寻找力量,学会在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在音乐中体验情感,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用音乐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的成功,还有自身生命价值的提升和教师的幸福感。

  归根结底“生命化教育”就是“责任”就是“爱”!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4

  午后的窗外,细雨如丝般蒙蒙洒洒,点落在凡间万物之上。手捧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被敲动。书中师生之间的浓浓之情、名仕专家的智慧之情,让我感慨万千……

  初次打开书,只是因为它的书名,本以为这是一本讲述在教育中体现艺术的理论书。然后在一页一页的阅读中,作者那透着智慧与爱的语言就如同现在窗外的雨,静悄悄,无声无息却有那么清楚明白。伴随着李老师的心路历程,我的心灵也一同经历一次升华的洗礼:

  在书中,李老师细数了他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的点点滴滴小事,而这些点滴小事却无不折现出李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大爱。如果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那么教师的爱或许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吧。从李老师在回忆他创建“未来班”时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作为“未来班”不可回避的种种问题:过于活跃而课堂秩序不好;过于成绩而考试时候作弊;过于活泼而课间犯错不断……这些让我们为之头疼难为的问题,而李老师就是以他那教育者无私的大爱去感化、去影响、去引领着“未来班”的孩子们成为榜样、成为教育的热点。正如他自己所言:“教育无处不艺术,艺术无处不爱心。”

  是啊,“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多么精粹的语言啊!在我们的身边周围有着无数的满怀着爱心的教育艺术:每当清晨踏入校园,总有着那年轻的身影伴随着初升的朝阳和孩子们一起沐游在知识海洋;每当傍晚放学,总有着拿到蹒跚而挺拔的身影给孩子背好书包,戴上小黄帽,嘱咐再嘱咐;每当体育大课间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在长绳上舞动的那些身形……每一件细微的行为背后,富含的正是无限大爱的教育艺术。而在教育艺术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必将是一颗颗懂爱的心灵。

  依稀曾记得孩子们用零花钱凑出生日蛋糕捧到老师面前时的笑脸,依稀曾记得毕业班临行之前拥围在老师身边时的泪水,依稀曾记得多年前的学生再遇老师时那激动的表情。在孩子们的心中,他们也铭记着与老师一起的欢笑泪水。就如曾经四(3)班的龚晓姝所说:她永远记得那个暴雨的傍晚,老师搀着他们踏着笑声回家;也如已毕业的郑佳莹所言:当老师和他们一起一遍一遍练习节目,最终获得第一时一起挥拳跳起的刹那是她小学中最幸福的回忆。当我们播撒下爱的种子,那么萌发换得的将是那一整片苍翠的森林。作为教育者,我想我们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翻阅着书中的一个个蕴含着教育艺术的故事,回忆着过往中一件件折射着心灵智慧的片断。突然间有些汗颜,对比着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热忱,而我却还在为自己拿微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抖手之余方才明了“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涓涓细流般不停向前的探索和坚持。或许在校园中,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围绕在我身边,但是当我细细品味了李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我知道,如果真能在孩子心灵中播撒进成长的种子,我们还需不断的努力与学习,让我们的教育无处不艺术,艺术无处不爱心!

  窗外依旧是那蒙蒙的细雨,然而猛然间发现,我们的教育不正如这窗外——“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或许,这正是李镇西老师所表达吧……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5

  张文质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作家,他一直在推行着“生命化教育”。而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他《慢教育丛书》里的一本,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

  总觉得自己通过师范的学习,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总是急于见到成效,往往在课堂上没有细致的倾听、观察、思考学生的言行,或是一味的自己认为如何如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可笑的是,自己觉得还挺不错,还为自己能够这么快驾驭学生而沾沾自喜,现在想来真是肤浅的很。有时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往往没什么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也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已尽力到我的努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等等。这一切都是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原来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了思考,重新审视了我先前的一些行为,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都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

  这一段,告诉我们所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学校也被各种各样的功利所包围,但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一份清醒,要拥有一颗教育的心灵,要对学生始终充满爱。一方面,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就会偏离远来的方向,便会使我们平时的工作变得那么急躁、那么势力、那么急功近利,这样导至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机械式的任务式的教育,往往学生越学越不想学,对学习也会失去信心,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差,如此恶性循环,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另一方面,这样的工作状况,对自己来讲也不是不尽如意的,试想每天面对着不愿学习的学生,面对情况糟糕的教学场景,教师本人也难以获得教学成就感与工作快乐感,常此以后,身心俱疲,对老师自己的发展也是有弊无益的。

  文中张文质先生又谈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一段话:“许多年来,叶澜教授持之以恒的躬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无论到哪所实验学校,她必定要先上教室听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会神地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她说这样才看得清楚每个学生的“动态”),必定要先和实验教师对话,为他们“捉虫”、指路。如果没有外出,她几乎每周总会安排一天时间,早上六点多钟就出发到一所学校,上午一听就是4节课,中午简单用餐后,就开始评课、交流,然后则是讲座和对学校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她家里人告诉我每次“这样的活动回到家往往要到晚上六七点了”。叶澜老师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教育学者,她的“田野作业”方式同样令人赞叹、敬佩,启人心智”!

  叶教授是一个教育大家,她都在尽力做一些每天我们看似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她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确真真实实的是一个教育大家,她所做持的态度是一个优秀教育者具有的优秀品质,不带任何功利。也许,教育本是件简单的事情,把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原到原来的面目,便能真正好好教育。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6

  张文质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忽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教育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起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是急躁地打断作一番暗示,还是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也许你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学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7

  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自己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惭愧和内疚。“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疑问。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 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8

  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师读书论坛机制,6月24日下午,东风东路小学在录播大厅开展主题为“阅读越青春”的《教育艺术随想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

  学期初,学校利用每周一下午校本培训时间,通过各年级组轮流领读的方式带领全体教师共读李希贵校长撰写的《教育艺术随想录》。每领读三篇,领读教师就运用rollcall点名册随机抽取三名教师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感受、讲收获,趣味性的阅读方式增强了教师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碰撞。

  学期末,在整本书共读结束之后,学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教育艺术随想录》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全体教师充分准备、积极参与,享受阅读的美好氛围。全校教师共分八个组,两两对抗,每个组主讲时间为5分钟,通过演讲、表演(相声、小品、戏剧等)、辩论等多种形式诠释书籍内容,形式新颖、气氛活泼。每个组展示结束后,对抗组对诠释内容进行提问,展示组推选主讲人进行解答,个人解答不了可求助组员,提问环节时间为3分钟。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评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在愉快而充满思维含量的氛围中,最终评选出优胜组为二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和英语组。校长张红为优胜组成员颁发纪念品。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服务于教育;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有底气带领孩子一起进入书的世界畅游;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让生命溢满书香,让书香滋养心灵。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9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教育的理念。什么是生命化教育?那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就是生命化教育。生命化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学生的一种单向教育,对于老师来说,更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教育。要想更好的教授教育心理学,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不断汲取,也应该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来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完善,从而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老师在文章当中提到所谓的对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真爱,要让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生命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活在世上,不管贫穷、疾病、困难,但只要活着本身就带给你希望,带给你无穷的可能性。所以张文质认为,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

  书中提及最感兴趣的'是生命化教育,举了很多教育的例子,给我很多启发。教育的三个维度,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共同润泽和成全。生命化教育在于教师的“人的真实生命的复归”。生命化教育要求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的差异,努力去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目标。要从关注每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个学生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个生命发展开始。不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

  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生,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让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美与幸福。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生命化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将知识灌输到学生大脑就可以的,而是让每一个人面对生命有尊严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对教育而言,重新给学生上一堂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课。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0

  不同于其他书,这本书的开头便让我有种放松的感觉:“家长只需要做对30%的事情,就已经很好了”。

  多少时候做母亲的我们容易焦虑,焦虑自己总是做的不够完美,焦虑自己的一点失误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这本书中提到:我们无须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无须培养出伟大的孩子。是的,我只想培养出一个能健康生存的孩子。你呢?

  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叫所罗门,大体因为所罗门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什么是智慧呢?书中提到,智慧是智商与情商的结合。现在很多人也越来越重视情商。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我发现身边那些智商高的孩子不一定过的幸福,但是情商高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不好,也能过得挺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也改变不了百分之一的遗传”。即使我们给孩子吃很多贵重的补品,即使我们上很多开发大脑的课程,智商的改变的也似乎微乎其微。但是情商则不同,情商的改变好像与我们的付出成正比。书上写到:谦卑是一个人健全成长的关键。如何教育出谦卑的孩子?父母得以身作则。我觉得我离谦卑还太遥远,但愿我能持续进步,离谦卑近一点。

  很多书中都提到: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父母的角色。很多人也应该亲身体验过看一下子照看好几个孩子。我记得那个时候,我的精力似乎都耗费在怎么样让他们的安全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不惹祸。越小的孩子照看起来越麻烦,幼儿园的老师一般一个人带十多个孩子,你觉得他们有精力去关注每个孩子的状况吗?这些孩子如果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一天的活动,老师们会疯掉的。由此可见,你的孩子在学校能平安的渡过一天,老师们就已经付出了很大努力。不过,每个孩子又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就意味着他的缺点只有被父母耐心纠正,父母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如果父母长期以工作为理由,对孩子忽视,孩子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时间长了难免会带来一系列其他问题。书中提到四类父母,其中溺爱型、专制型、忽略型的父母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在选择更容易、更省时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而智慧型父母则付出了更多努力,最终收获的'也更丰富。我们很多人只想坐享智慧型父母的结果,却不愿意付出。请记得: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舌头在百体中虽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从书中的数个案例来看,勒住舌头是多么有智慧的表现啊!我以前也错误的认为及时批评孩子的错误可以让他更有记性。现在我明白:批评不是推动改变的有效办法。也许我们只是理性的认为被指出错误就去改正是再正常不过的顺序。可是,我们忽略了人的情感,要知道人是很脆弱的生物。接受指责就像被撞击了一下。撞击的过程中,有极少数心志成熟的人站起来了,继续下一步——改正。但是,孩子还没有长大,他们很难站起来,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否定的。那渐渐的他会封闭内心,不愿把自己的苦恼和需求说出口,我们也就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书中提到:人在安全的环境中才更容易成长和改变。当人受批评时,大脑是一片空白的。这也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吧!有项研究表明:经常被恐吓的孩子比很少被恐吓的孩子对恐吓的敏感度要降低很多。

  书中也提到:拿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比较,即使动机是好的,结果也会适得其反。而我们这一代人恰恰就是在比较中长大的,“比较”成了我们的惯性思想。当比较到一半或比较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被“人比人,气死人”这样的话语拉回现实。

  谁愿意明明看到孩子的缺点,却不及时指出呢?书中提到:不要因为自己担心就急着想办法去解决对方的问题。就算我们做父母的心里再着急,再愤怒,也要忍住。比较聪明的方法是先博得孩子的心,让他觉得我们是跟他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之后再慢慢纠正他的错误也不迟。之前我很喜欢使用“别哭了”或“没关系”来打发孩子,书上的解说让我意识到这不是对孩子感受的真正认同。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免会出错。让中国的父母向孩子道歉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书中提到:“向孩子承认错误会提高孩子对我们的尊重,也会增强他们对我们的信心和信任。当我们永远没有错误的时候,也给了孩子一个傲慢和防备的姿态。”谦虚并愿意被纠正的家长才能更快乐地与孩子一起成长,希望我们都能真实地生活。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1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2

  外出学习,少不了去名校参观,听“美女”做课,大凡做课的教师,也都是学校的“王牌”,不仅教学基本功扎实,也鲜有“丑女”。

  事有凑巧,一次外出学习,上午下午各安排参观一所学校,上午为参观团做课的是一位漂亮时尚、影视明星般的女教师,举手投足也如舞蹈一般,很是吸引我们的眼球,课上得也算可以。下午到另一所名校,先听课,为我们做课的教师已站在讲台前,如果没有上午的美女教师做对比,我们可能不会在意这位老师的相貌,可是她长得实在太一般了,黑皮肤,小眼睛,短头发,脸稍显得长了些,长脸偏穿了“V”形领的黑西装,既不时尚,也不精神。略显拘谨地站在讲台边,招呼着进场的学生。与上午的“美女”教师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在下面悄悄议论,怎么没有同事提醒她穿件漂亮些的衣服。

  学生坐定,课也开始了。谁知,一进入上课的状态,这位“黑妹”教师很快就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这种光彩,不是为了当“课堂秀”而拿腔拿调的感情丰富,也不是手舞足蹈般的`肢体语言配合,而是由内向外散发出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舒服。我想来想去,这种舒服感应该叫教师味儿的美丽,她声音轻轻的,语调柔柔的,由于是刚入学不足三个月的一年级学生,她的语言还很儿童化,课堂上处处洋溢着赞扬和民主。

  我留心了几个细节:其一,在指导学生字的笔画时,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提点,往往会安排书空的环节,此时,教师一般都转过身子,背对学生书写,这样可以使自己写的和学生写的笔画一致,而这位老师运用的是镜面书空,对于老师自己来说,也就是从右往左写,这有一定的难度,不信,诸位老师可以一试。而这位“黑妹”老师非常娴熟地给面对学生做着镜面书空范写,似乎这和教师会说普通话一样寻常。其二,有一位小胖子说话结结巴巴的,一点儿也不流畅,可是在这节课上有一处发言使她大加赞赏,她先是竖起大拇指,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孩子,高兴地夸他:“***,你今天真是令老师刮目相看啊!”然后,又走过来,摸摸小男孩的头,小男孩甜滋滋地坐下了。在我看来小男孩的发言无论是从思维角度还是表达质量都是非常普通的,可是,教师那种丝毫不做作的真诚表扬会使孩子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回答,她注意的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横向比较。其三,有一位小孩认读一组音节,反复了多次终于把一组全读对了,老师释然地说:“哎呀,你终于都读对了,你看,老师都要急出汗来了。”她的释然是那么自然和真诚,说完,甜蜜地笑着,为孩子的成功显得很激动。

  相比之下,“美女”老师的课逊色了许多,两位老师课的设计差别不大,美女教师的语言还更显生动,然而,我问了身边的几位听课教师,大家都说这位“黑妹”老师讲得好。而且大家居然和我有这样的同感——这位“黑妹”老师一上课就觉得漂亮了许多。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词——上镜。上镜,这个词在影视界运用得最为广泛,指的是演员在镜头前的感觉。如果一个人并不十分漂亮,可是一上镜头,就让人觉得很漂亮,这就是上镜。明星周迅就是很“上镜”的演员,她应聘演〈〈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时,据说看起来与导演心目中的太平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造型完一试镜头,人人叫绝,小太平就是她了,!这就是上镜。

  当然,周迅本身也算是一个娇俏可爱的美女。对于女人而言,美丽,是随身携带的通行证和优惠卡,尤其是在机遇降临的紧要关头,棋逢对手的关键时刻,美丽,就是化险为夷的杀手锏,会及时地对焦灼不堪的美女亮起绿灯,温柔地把遗憾和无奈留给对手。当今赛事林林总总,主持人大赛赛的是口才,声乐大赛赛的是嗓子,模特大赛赛得是身材,可是,这些看似与“靓不靓”关系不大的赛事,美女的脸蛋总能不自觉得在赛程中为自己的分数提高几个百分点。优质课大赛似乎是与赛美丽关系最小的赛事,可是据说也有美貌赢得胜出的传闻。其实,但凡生活中美丽的人儿,镜头前当然也美丽,一上镜,“东施”变“西施”的几率也很少。但是,“上镜”现象给了我们做教师的一个提示:课堂,就是教师的“上镜”时刻!我们,应该追求“上镜”的美丽!

  做教师很难有真正的上镜时刻,倘若真去上镜,恐怕面对黑黑的镜头要拘谨得丑态百出了。然而,那位“黑妹”为我们演绎了教师的“上镜”风采,倘若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童眸是镜头的话,那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爱戴学生,善于引导学生,时时关注学生,把课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对话和发展中,为学生的成功喝彩,为学生的进步鼓掌,在学生思维阻滞时点一点,在学生认识不清时拨一拨,这种焕发在课堂中的师者真诚就是“镜头”前的独特美丽,就是教师最具职业魅力的“上镜”时刻。但是,作为老师,找到自己的“镜头感”,必须准备好两个背囊:一个里面盛满情感;另一个装满知识。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3

  我们教师每天都在教育着别的孩子,可以说对别的孩子我们是赞扬、赏识,甚至是“哄”,但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这样?我在与老师闲聊有关于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很多老师都说教育学生就能耐下心来,但对自己的孩子就不行,一看自己的孩子犯错误就不能容忍,就很难以平常心去对待,往往会恨铁不成钢。

  张文质老师在《育是慢的艺术》中写道:父母这个称谓首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为人父母既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又是一种对象性的角色。因为你只有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才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没孩子,无论你年龄有多大,你都不能算是为人父母。但是一旦成为一个孩子的父母,这个角色终其一生就不可能改变。我们中国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觉得也可以倒过来,“一日为父,终身为师”,这个“师”当然不完全等同于教师那个“师”,但是这个“师”里面同样包含着养育、教诲、帮助、指导、督责、成全等等责任。在原先的我们的家庭格局和社会格局中,对一个人怎么才能成为父母,怎么才能当好父母,怎么把自己造就成优秀的'父母,关注得都不够,或者说“职业化”的程度都不高。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把世界上三种职业称为不可能的职业,其中的一种就是教师。他说这是不可能的职业,其实未必就是说这个职业的不可能有,而是这个职业很难说你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尽善尽美,因为任何一个人,他都很难站在自己的立场替别人说话,一个人认识自己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你要那么具体地去帮助一

  个你可能并不熟悉的人。而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又是如此之大,个体自身的变化又是如此之微妙与复杂,所以不仅知已难,知人总是更难的。而为人父母的这个“师”的职业就更难了。但是我们已经为人父母,我们就必须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父母的责任。这个责任在今天看来,最核心的也仍然在教育这个点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可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任教师。

  父母作为个体,即使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只要你有了孩子,你的角色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责任也发生了变化,养育孩子、成全孩子发展的这个中心工作,就须臾不能被遗忘、被漠视、被放弃。虽然孩子的成功不见得是我们成功的证明,也不是说我们的成功需要孩子的成功来体现,而是,任何一个孩子的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离不开父母的成全。为人父母,他担负着一个家族一个社会生命传承的责任,你对“这个人”的责任,也就是对社会的责任。而能否把孩子教育好,父母的责任一定大过其他任何机构与个人。

  以上说了这么多,就是要从这些思考中引出今天的话题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4

  通过学习课程《教育的艺术——怎样做个好老师》中的第二讲,让我对教育的本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的本义就是让孩子拥有美好的人性,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如何成功。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现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人们的心目中,分数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是通向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通行证,是打响学校品牌的依据,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高低,就看教的学生成绩如何。这一现象尤其是在家长的观念中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只有对学生统一要求,严格训练,竭尽全力使学生考出好的分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从而使学生感到教师不可敬,不可亲,感到学校没有吸引力和相容力,从而拒绝说教,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可言。可见教师的这一教学行为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义。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和谐走进课堂。因此裴老师提到的教育的素养对教师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而且我认为师生间的和谐相处是教师所具备的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成功的教育就是和谐的教育”,我很赞同这一观点。

  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做到裴老师提到的那几点

  第一,长辈关系:关爱学生要象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多点鼓励,少点责骂。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去发现学生中闪烁的点滴思想的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的肯定。

  第二,同辈关系:与学生相处要象与自己的兄弟和姊妹一样,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第三,朋友关系: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朋友,学生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朋友。我认为朋友关系是最重要的,也是很难做好的。首先教师要具有平等,合作意识的健康心态。在语言上,对学生要尊重,有礼貌。比如要指派学生做某事时,可以用商量的语气:“你来帮我的忙,行吗?”当学生做完后,不忘说声:“谢谢。”在行为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另外,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困难的学生,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学生觉得教师就是知识海洋里的一盏明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从而点燃学生心中学习兴趣的火花。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15

  “教育是什么”?以前只知道教育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我似乎永远欠火候,问题在哪里?寒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所编,他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关键在于这个“慢”字。慢,是对教育的理解和信赖,而我在过去的从教生涯中往往忽略了这个关键字,看了这本书,让我感觉千头万绪,一时也理不清,我且先把自己的一些感想整理成文。

  学会宽容。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密码,带着独特的禀赋,带着不同家庭的影响来到学校。不同的个体在不同领域有巨大差异,而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是在用同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禀赋的人,这本身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如果再去强化这种标准的.实施,也未必公平。有的孩子天生记忆力差,但他也许绘画很好,有的孩子数学不好,但也许他对语言的感觉非常好,我们要宽容、尊重这种差异,就是培植文化育人的多样性。我过去也经常会说勤能补拙,不错,但有时候再勤也补不了天生的“拙”,就像我训练一辈子也不可能像姚明那样打篮球。所以,生活中,我也许更应该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扬长胜于补短,引导学生把优势项目发挥到最好的程度,远远胜于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我经常感慨,要是全班学生都像某某(优等生)那样该多好呀!现在,我觉得有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老师,教的绝大多数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因为是极少数,有人说,天才是人类的病态,天才不是人类的常态。教育的最大收益群体应该是处于常态的普通人,而不是天才。我们就是要帮助最广大的普通学生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学会生存生活的技能,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

  要学会等待。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老师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其实,我觉得慢还是一种科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力量。张文质老师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出成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读了这些话语,我陷入沉思:在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嗫嚅着嘴,想回答又说不出来,或者说来说去不在点子上。碰到这种情况,我有时会急躁,会打断学生作一番暗示。现在想来,我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我为了急于听到孩子“正确”的回答,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迫不及待地将知识填塞孩子们的头脑……这都违背了教育规律。我曾经出去听课,发现有的老师业务水平很高,上的课从欣赏的角度看堪称完美,但教师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上课速度过快,他等不及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教师成了课堂里唯一的知识输出者,没有挑战,没有临场的智慧,一切是那么顺利,但一切又过于顺利,教师教得好,孩子到底学好了吗?我不禁反思……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所以,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告诫我们:要加深对教育的理解,确立自己的生命价值与目标,同时能够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甚至一所学校。我们教师就拥有这样的位置,我们依然要珍视内心的声音,依然要对自己有一个期待,让自己过的更好,让孩子们过的更好。让我们努力的工作,让教育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润泽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对教育永葆激情,用最初的心情做永远的教育,让我们携着平凡追逐和超越我们永远的梦想。

【教育的艺术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班艺术教育教案03-18

小班艺术教育教案03-24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05-24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11-12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11-23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计划07-28

论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研究09-01

教育反思 孩子,你慢慢来——教育是一种慢艺术01-16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艺术史教育09-20

骂人的艺术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