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读后感

时间:2024-05-08 08:37: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等待》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等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等待》读后感

《等待》读后感1

  曾有人将每一个孩子比作一朵花,花开终有期,早晚各不同。假期里读了丁立梅的《等待绽放》,书中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丝丝爱意、殷殷期盼以及期望不得以实现时的黯然与孩子日渐成长时的快乐等一一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真情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无论家长的心中有多焦急,要想让花儿开得芬芳美丽,便应对花儿施以适宜的关怀、照拂,才能使得他们开得更加明艳动人。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就精彩。

  花儿绽放需要花儿的努力:

  任何事情的美好变化,没有内力的作用都是不行的。有人说:要想过一条河,首先迈过河的是心。

  作者在《等待绽放》一书中,写到儿子的巨大变化。儿子的变化由一篇读过的文章而起,总结出: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当他不肯努力的时候,外界再强迫也不行。当他自己知道要努力的时候,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当这样的总结语由孩子嘴中说出时,任谁也阻挡不了他的积极向上与成长。

  花儿绽放需要适宜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要使孩子在行为、在知识方面有优秀的表现,环境的力量隐而不现却力量无穷。

  在《流星雨》一文中,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作为外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已近寒冬,凌晨四点多一家人早早地起床等待流星雨,但不得而见。彼时的父母与孩子,皆没有埋怨与失望,而是转而去观赏日出的美妙。如此的影响下,自然会为孩子的乐观、健康积极积淀。文中也多次提到同桌严,同桌的作用亦是环境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之一。

  花儿绽放需要阳光与雨露:

  作者在文中作为一个母亲的记录,几乎看不到任何歇斯底里的挣扎奋进,无论在儿子积极奋进或是萎靡不振之时,字字句句中感受到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与尊重。

  纵观整本书,虽为日记形式进行记录,却篇篇有个适宜的甚至诗意的题目。文章更是句句平实却字字真诚。一位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期盼与爱在一顿顿爱心早餐、一件件心仪衣裳、一次次生病照看中平实地展现着。一如身边真实的一个个母亲一样。

  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那个努力、充满爱心、积极向上的孩子的一点点的成长。这种成长无疑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家家都有备考的娃,家家都有操心的爹与娘。但花开终有期,我们当静待花开

《等待》读后感2

  《等待戈多》是法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荒诞戏剧代表作,他的作品以荒诞的手法,描绘了充满悲俗浑恶,空虚荒芜的西方现代社会的生活画面,使戏剧荒诞化,使荒诞戏剧化。

  贝克特

  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幕剧《等待戈多》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公认的荒诞派戏剧,戏剧讲述了一个没有人来也没有人走的故事。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也没有鲜明的人物对比,有的只是一些语无伦次的对话和莫名其妙的动作。

  两个流浪汉

  第一幕讲述了,夕阳照在一条荒凉的小路上,路旁有一颗枯树,四周静悄悄的,两个流浪汉在等待戈多,为了打发时间,他们说着无聊的话,做着无聊的动作。

  在他们等待的过程中,遇到了路过的奴隶主勃卓和奴隶幸运儿,在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奴隶主的趾高气扬,幸运儿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低层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两个流浪汉无尽的等待之后,一个小男孩胆怯地走了过来说:“戈多先生不来了,明天一定来。”然而,暮色降临他们一动不动。他们为什么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谁,他们自己也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希望戈多早日出现,戈多出现了,他们就有希望。

  两个流浪汉

  第二幕讲述了,还是在傍晚时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路旁的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看到树叶流浪汉很激动,似乎看到了希望即将来临一样。

  两个流浪汉依然在等待戈多,而这次路过的勃卓和幸运儿一个变成了瞎子,一个变成了哑巴,幸运儿依然过着低贱的生活,两个流浪汉无法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但等待戈多的想法从没改变。

  这时小男孩又带来口信:“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个流浪汉感到很绝望,想去上吊,却一动不动。

  流浪汉

  《等待戈多》看似荒诞的剧情,看似没有头绪的故事情节,看似平淡无奇的剧中人物……却让人深思。

  作者以戏剧化的荒诞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人们在荒诞的生存环境下的痛苦与不幸,特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的孤立无援和痛苦绝望。

  无尽的等待戈多,成为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呼喊和希望,希望戈多能帮助他们,拯救他们,就像他们心中的耶稣一样。

  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希望。

《等待》读后感3

  自从赛缪尔,贝克特写下《等待戈多》后,我就降临到这个人间了。

  我?问我是谁?我是戈多,没有一个人见过我,也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什么。

  我坐在街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他们都在讨论,讨论我是什么。是金钱?是诱惑?是名利?人们摆出一幅准备录录无为的样子。我闭上眼,为无知的人类流泪。

  十年,五十年,或许一百年。人类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荒无人烟,大地是黑色的,不觉让人感到恐怖。街头,依旧没变吧!只是已没有一个人走过了,人们在等待,等待我的出现,然后给予他们东西。工作没了,经济站不住脚,身子瘦到如柴,也不愿起身去奋斗,去寻找真正的未来!

  “不是的!你们都错了!戈多是希望,是理想,是明白,是信念!”女孩大声的呵斥到。我惊愕的睁开眼,止住泪,飞向女孩,想告诉她些什么。人们惊愕一会后低下头走了。我立即停了下来,原来,人类是这般喜欢不劳而获,我再次闭上眼,漫想这个可怕的未来。

  睁开眼时也已经三天了,我惊奇的看到,人们在奋斗了!在为自己的人生谋幸福了!

  我继续漫想未来,城市繁华,秩序井然有序,街头不在有我的身影,而我,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一种信念,一个目标,是一份坚强!

  未来,人类的`梦想飞扬起最沉重的等待。我漫想,未来,我不会再听到“戈多”这两个字了,因为我已经出现了。未来,在事业失色的时候,人类会自我振奋,乐观的去面对一切。未来,在迎起大风大浪时,人类会鼓起勇气,以舍我其谁的意气,自创辉煌。未来,在到达山峰之极时,人类会大声告诉任何人“事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我漫想,未来会是一种人伦之美,处处显现的是积极向上的话题。

  我漫想于茫茫大海,未来是份吉祥。曾经,我也只是个幻想,曾经,我也只是个虚构。如今,看惊涛拍岸,卷千层雪。历史的漫想见证未来的憧憬。

  我漫想,未来,是靠奋斗与不认输的精神而走过来的!是靠坚不可摧的信念挺过来的!未来,是和谐与竞争共同牵手的协议书!

  我睁开双眼,笑意兹生。渐渐消失在空气中,散下漫想于未来的信念,存储于每个人的手中。……是啊,我,戈多来了……

《等待》读后感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中控甲班组织了员工读书日活动,推荐好书,让我们的心灵视野得到熏陶;.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随后大家一起分享内心最真切的感受,表达最真实得想法。我读了《安全不能等待,生命不会重来》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它的题目是:小心谨慎,让安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好习惯。这篇文章我读了之后对我感悟很深,启发颇多。主要讲了就是以一个人的习惯为主,安全习惯是安全工作的起点,什么事情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安全好习惯让人一生平安。安全好习惯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工作中,安全习惯是保障安全的重中之重。俗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习惯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寺庙里,有个刚入佛门的小和尚跟老和尚理头发,当时老和尚告诉小和尚:理发这活儿,轻不得也重不得,轻了剃不掉头发,重了会削掉头皮,只有不轻不重才行。要学好理发,得先找个冬瓜,用力在上面练习。小和尚听完之后觉的说的很对,便找来冬瓜练了起来。刚开始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次练完之后顺手就把理发刀往冬瓜上一插,这又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就像我们食堂的同事用完工具随手一扔,不按定制摆设的来做。

  老和尚看见之后多次批评不要把刀插在冬瓜上面,从哪拿的放回原位,可是他就是不听,后来小和尚觉得练的很熟练了,就给寺里的`一个同门理发,理完之后顺手将刀插在了同门脑袋上,结果同门一命呜呼。

  看到身边的这个小事故我来谈谈我的感悟:要吸取安全事故教训,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珍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上不受伤害,收入上不受损失,家庭中和谐美满,应该是我们最基本的个人需求。出事故一日有余,保安全千日不足,不安全的习惯就是不安全的隐患,在安全工作上宁听狠抓安全的骂声,不听发生事故后的哭声。安全习惯永远在心中,在路上。

  零伤害的目标不是梦,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等待》读后感5

  爱不是候鸟,它没有归期。

  ——题记

  黎璃的掌心有一道疤,切断了事业线、生命线、爱情线。这是裴尚轩留给她的伤痕,永不磨灭。外表的伤痕也许可以随着时间渐渐淡化,真正难以痊愈的却是心口上的伤。随着时间的流逝,心口的伤慢慢腐烂,直至残破不堪。

  黎璃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来喜欢裴尚轩,尽管她每一年的新年愿望都是“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了”,然而感情不是自来水,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十五年的时光,让黎璃的爱一天天加深,所以,在时间的长河里,黎璃从来没有踏进同一条支流。

  难道等待就是暗恋的宿命吗?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青春去守望,去憧憬,去期盼一个一个也许一辈子也不可能的人?这样的爱是否太过卑微?太过失去自我?

  很久以前看这本小说的时候就被黎璃这种纯粹的爱所感动、所震撼。她可以爱得如此纯粹,不掺杂一丝一毫的杂质,全心付出。同时。我也为她感到不值,感到遗憾。她花了十五年的时光,从十四岁到二十九岁,用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光来守望那个看不到她的人。都说不离不弃,是海誓山盟折射于现实的写照,但是不离不弃却是如此难以做到。我不知道爱一个人是否值得为他付出一切,是否应该爱得失去自我。但是如果在感情里都没了自我,那我不知道一个人还能用在哪里寻求一个全新的自我。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没有打开的时候,你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可即便知道下一颗是苦涩,还是应该放进嘴里,因为那是青春的'味道。我们每个人在青春年华之时,都会有那么一丝怦然心动的感觉,散发荷尔蒙的香味。那时的我们还年少,很多事无法说出口,所以我们去追逐,去等待,渴望对方发现自己的好。但是,很多时候等待往往是无疾而终的。

  难道等待就是暗恋的宿命吗?等到对方看到自己?哪怕只是一句暖心的话语即可满足吗?哪怕只是一个温柔的眼神便足矣吗?

  朝夕相处的同伴,终有一天将各自离散。茫茫人海,未来的人生不断会有新貌替代旧颜,谁能保证一辈子记得身边每一张脸......

  流年似水,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等待。

  也许等待就是暗恋的宿命……

《等待》读后感6

  夏日的午后,泛着白光的柏油路上只有难耐的燥热。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两个流浪汉焦急地眺望着远方,他们在等待戈多的到来,因为,他们得知,戈多会告诉他们该怎么去面对未来,该怎样去改变现在的生活,不再去走糟糕的乞丐。然而,他们等了很久很久,却一直不见戈多的身影,他们并没有气馁,确信戈多一定会来。第二天,戈多没来,第三天,还是没有来。

  戈多最后到底会不会来,谁都不知道,连《等待的戈多》的作者也可能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两位流浪汉就认定这个死理,永远去等待想象中的戈多,而不去自想办法摆脱困境,那么,他们将永远是流浪汉。

  这让我们想起了现实中的许多人,在人生不如意时,往往不是自己主动去想办法改变现状,而总是怀着一种期待着他人的力量来救赎自己,只相信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味相信困难会自行消除,生活终归平静美好。这样的人,不就像炎炎夏日里的那两个无聊的流浪汉一样吗?

  《论语》有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求人不如求己。这可是古今往来的至理名言。可是,人的依赖性,不因这样的名言而绝迹。

  过分的依赖他人,可能会让自己养成一种消极的惰性,甚至,有的依赖,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有一个小男孩看见一只飞蛾从它的茧中艰难的想要爬出来,于是找来一把剪刀帮这只飞蛾剪开紧紧束缚的厚茧。飞蛾倒是很轻松的从茧中出来了,可它却飞不起来了。因为,它没有经过自己破茧而出的历练,翅膀缺少足够的'力量。这是一个好心造成的悲剧,也是对那些长期有依赖思想者的警告。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袋鼠妈妈在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无情的将孩子赶出那温暖的育儿袋的原因了。

  无论戈多有多大的神力,等他太渺茫了。与其像两个流浪汉那样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不如将等待的时间用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人应该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应该把对期待渴望化为行动,使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期待的目标,而不能像流浪汉那样,只知道毫无希望的企图让期待走向自己。

《等待》读后感7

  国庆的两天里看完了这本书。可能每一个文学或艺术作品在不同人看来都会有有同的感受吧。这是由人的认知的选择性决定的,以前的经历与补充组成了一个现在的你。

  在看的时候,我看到死亡。引用:那沙沙的声音,那树叶的声音,是骷髅的声音,那骷髅在发着什么声音,在告诫着活着的人。两天的重复,似乎在等待的是死亡,或者命运。两个人在那边说着无聊的话语,今天的夜降临了,死亡或等待的东西没有降临,于是他们俩在第二天继续等待,等待了50几年,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无趣啊,他们俩的心里除了在互相聊天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而轻松外,在看到夜的降临时应该会无耐或失望吧。然后在这种失望中,时间一天天的走了。回想我的过去的两天,看了三集的公开课,知道某几个餐还很合我口味,体会了放松与快乐。我还干了什么,努力回忆,但在时间过后能留下来的似乎就只有10%。那90%的时间我真的在昨天与前天存在过吗?难道存在就只是积累的认知吗?,那如何才能更好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吗?思考还是人生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更好的在这个世界留下存在的'印记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命题。

  另外一个思考是:如果他们在等的东西真的来了,他们一定会快乐吗?即使到时候会快乐,那如果让过程也快乐岂不更好~这是我要努力去实现的,让过程变得更美好,如果你确信结果一定能到达。如果不确信能否到达,至少也是快乐的。

  存在的意义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如果结果都是被遗忘,同一代的人消逝,基本上很多东西都会被遗忘。也就是说结果是基本没有意义的。那假设意义在于过程。在于过程中人的所有的内心的情感体验与认知的提高。一般人会因为平淡而无聊,希望辉煌才好。但事实上巨大的力量正是在平淡的每日重复中产生,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再想到死亡诗社。如果没有经历前面的一些东西,是不会有后面的感受的,事情是积淀起来的,诺奖的其中一个感受就是很多人都是在之前本来就已经做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事情,这也验证了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个积累的过程,而最后那个闪光的主意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所有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

《等待》读后感8

  一位中年男人推着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一个小孩牵着老奶奶的手。这便是《孝心,不能等待》的封面,在学校的推荐下,我好奇地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是作者用泪水书写,用真情诉说的一部以日记的方式述说的故事,真切地记叙了作者对无法对母亲尽其孝道的愧疚和对逝母的深深怀念之情,感人肺腑,读着,泪珠便在眼中打转,远离故土、远离亲人的我也忆起了母亲的面容和她一遍遍放心不下的叮嘱……

  犹记得每一次与母亲分别的不舍,是笑着挥手,可却在转身之后流泪;犹记得一遍遍地赌气说要回去,一遍遍说想她时,听筒那头的哭腔也说着想我;犹记得,曾经挽着母亲的手肘穿过大街小巷,细数喜怒哀乐,犹记得……

  今年的元旦,我第一次没有倚在母亲的怀抱里取暖,也是第一次,没有在她面前撒娇,我笑着要她准备零食等我回去,殊不知声音已然哽咽;我逗趣地说我懒得采购,要和她一起冬眠,殊不知泪水已然滑落,此时电话那头的伤心定也不止如此吧。我有多少次嘲笑自己的固执,为什么要为了梦想而放弃舒适,放弃那些我所熟悉的'。只是我不敢告诉母亲,怕她答不上来,默默地流泪……

  文中的作者一路奔波,拼命攒钱,为的是要让母亲享受天伦之乐,待他将一切准备停当后,却不料母亲已是无福享用,就要辞别人世,那份“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感伤是多么撕心裂肺啊!而我,又有多怕等到我终于修成正果,要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之时,又是换来了不幸,要送她离去啊。

  或许,对于母亲而言,最大的快乐莫归于年迈之时,儿女能够承欢膝下,她真的不求什么所谓的天伦之乐,因为她知道,那太假太空,等到好不容易盼到之时,已是躺在病榻之上了。我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母亲需要的时候,伴她左右,无奈学业重要,生性好强,只能抛下一个不让她失望的借口,漂泊在外。我记得她经常自豪地对朋友们说,我有多让人放心,那时便会换来一片艳羡。可是,我便更加愧疚,我不能在她冷的时候抱着她,不能在她累的时候为她按摩捶背,我有的只是一通通电话。

  可是,妈妈,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很想在你需要的时候留下来,在你的身边,给予你一份为人之母的欣慰与自豪。

【《等待》读后感】相关文章:

等待_800字02-02

等待初中作文02-02

等待_700字02-12

等待_900字02-12

等待_750字02-08

等待戈多读后感04-30

《等待戈多》读后感04-30

等待初中作文[优秀]07-06

有关等待高中作文11-08

等待初中作文[合集]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