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

时间:2024-04-30 08:17: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1

  本书主要为两辑,第一辑主题为“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第二辑为“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看到第一辑的标题,不禁想到了李镇西老师关于好的教育中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好的老师就是好的教育”。尤其记得李镇西老师对如何成为好老师给出了“四个不停”的建议,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而郑英老师的第一辑的主题——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与李镇西老师的观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如何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呢?郑老师首先给我们提出了美好教师的三重境界:始境,形胜;又境,气胜;至境,格胜。

  始境,形胜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每天出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次数特别多,我们的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形象传递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品位、修养和审美。作为女教师,今后我也想要做到像郑英老师那样:慎重挑选每一件衣服,无论工作日还是假日都能细致地化个淡妆,神采飞扬,荣光换发。我相信修饰形象这个过程既是悦纳自己、发现自己又是滋养自己的过程。

  又境,气胜

  关于“气胜”,郑英老师建议的意思是气质上的赏心。美好教师的气质里,当有书卷气,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师者,因书香而致远,也因书香而动人,这一观点与李镇西老师的建议中“好的`教师要不停地阅读”不谋而合。其次,美好教师的气质里,当有生活的气息。的确,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既要工作,又要生活,只有把对工作的进取心和对生活的悠然心恰当安排好,让生活充满诗和远方,我们的气质才会向着从容、优雅发展。

  至境,格胜

  最后,对于美好教师的最高境界,郑英老师建议我们要格胜——灵魂上的高贵。如何做到灵魂上的高贵呢?柏拉图告诉我们“至善方能至美”,教师的内在华彩,立足于其心地的善良。一位善良的教师必定有悲悯之心,这样的教师才能想学生所想,对学生有同理心,才能走进学生内心。教师的内在华彩,取决于其思想的丰富。对于教师来说,其思想的高度不仅决定了自己的高度,还会影响多学生的思想高度。我们要多读、多思,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从而真正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精神的主动成长。教师的内在华彩,根植于其灵魂的高贵。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坚韧不拔,一日三省吾身。

  总而言之,对一个教师的内在美好,郑英老师提出了四个维度:追求上,不断探索价值,做教育的行者;学识上,精进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学者;思想上,学会哲学思考,做教育的智者;灵魂上,提升人格修为,做教育的仁者。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2

  很有幸拜读了浙江优秀青年教师郑英《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书中,郑老师为广大教育人呈现了一个个“教育,可以如此生动、有趣”的鲜活而深刻的案例,无不激励着广大教育人:向美,从修好这颗心开始,在细微处落地发芽,在自我革新中生长。

  教师的特殊在于对学生有种长久而不着痕迹的熏陶和感染。而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郑老师认为要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成长,自己先要成为一个美好的典范,一直把“形象上的悦目”“气质上的赏心”“灵魂上的高贵”作为她努力的目标。每天清晨换上一身知性套装,浅浅淡妆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班会课上会和孩子们一起聊服饰美、仪态美;经常会在学生活动时拍下精彩感人瞬间,在活动后诗意地再现重温,点亮学生心中的那盏灯;复习阶段会在孩子的作业上画上大大的爱心……读到这一幕幕,我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尤其是读到第一辑第,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一、过有品的生活——生活需要有品,而不只是活着。

  郑英老师说: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倘若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时刻,日子就会变得与众不同,所谓有品,就是赋予平凡以审美格调,不苟且,不敷衍,不将就。

  是啊!以后居所每次都要自己打理,纤尘不染。更需要和家人一起进行,我洗衣他拖地,我做饭他洗碗。不请钟点工,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这是我的家,我爱这个家。因为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爱。对事、对物、对人都一样。

  要多读点书,有质感的书,读多了言行举止间便会有别样的神韵,只需一点小闲暇就能让日子变得有深味。我们应该把生活过成千般风情,不是矫情,而是深爱和深情。一个有品的人,过的`才是生活,而不是在生存,有品的生活不在远处,而在当下。

  二、过有趣的生活,把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生活本庸常,需要手动添加一点浪漫的力量,才能将寻常的日子,经营得活色生香,把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给自己增添一抹天真烂漫的色彩。如果做到一顿简单的早餐,煮了个鸡蛋,就在蛋壳上面画个萌萌的笑脸,给美好的一天写个欢快的序言;如果在忙碌的间隙冲一杯下午茶,就不忘用精致的杯子提亮心情,带着快乐的心做事,效率会悄然间提高起来。周末可以经常与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小儿捉蜻蜓,玩泥巴,放风筝,与爱人一起享受清风明月,这些都是惬意称心而生动有趣的事。

  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能唤醒我们内在的创造力。幸福未必源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完成,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微小愿望的实现,或是意外小小的惊喜。正如郑英老师所说:生活本身是中性的色调和味道,要靠自己调,倘若能用审美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时刻,日子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让我们怀一半诗心,一半匠心,更怀一颗浪漫有趣的心,过有品、有趣的生活吧!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3

  午后,捧起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触颇深,通过书本,与郑英老师进行了一场心灵之间的交流。在我的认识中,她是一位聪敏灵动的女子,将全班学生的名字串成《郊游》《远足》的文章,让学生发现语言和姓氏之美;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长者,对学生的不完美之处,既不耳提面命,也不灌输说教;她是一个顽皮,灵动富有童趣的孩子,和学生们玩耍在一起,乐在一起;她还是一个精致,生活富有诗意的女人,把工作和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我向往她书中所描述的如此生动,有趣的教育,也明白了教育是关于美的事业,而教师,就是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书的第一辑就写到: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的人。郑英老师认为,美好教师有三重境界:

  一、始境,形胜——形象上的悦目

  形象是人的第一张明信片,传递出来的是一个人的品味,修养和审美。任何时候端庄整洁的仪表不知展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位,更透露出他对人,对己的态度。修饰形象,让自己保持清新悦目,这个过程也是悦纳自己,发现自己并滋养自己的过程。

  二、又境,气盛——气质上的赏心

  一个美好的教师,必定由内而外散发着知性和优雅,且独具个性。教师的气质中,应有滋养精神的书香气,有着从容,优雅,洒脱自在的生活气,还要有着审美不俗的高雅之气。

  三、至境,格胜——灵魂上的高贵

  心地的善良,思想的丰富,灵魂的高贵这些是一个人的内在美,可以穿透岁月,恒久如斯。

  师者,范也。教师自身就是一门课程,学生是教师的精神后裔,会传承教师的某些精神基因。若向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典范。真正的教育者,是在施教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的人。一个美好的教师,要形象上的悦目,气质上的赏心,灵魂上的高贵。作为老师,应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活着。工作之时,执一颗进取心,一心走路,看路看标看方向;工作之余,执一颗悠然心,看云看月看星空。

  教育,是关于美的事业

  最美的教育,莫过于师生相互启迪,彼此成全。在书中,我能感受到郑英老师是真的热爱教育,并且愿意将自己在生活和教学中的美都与学生分享,与学生一起成长。她尊重孩子的天性,发现学生的美好,培养出有柔软心,有品,有思想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顺应孩子天性,用真诚和智慧去开启孩子的心门。教育,要懂得成人之美,本于天性,不是任由天性,而是理解天性,尊重天性,顺着天性,守护天性,引导孩子向上,向光地成长。郑英老师说,教育就是与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是教育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总之,教育,就是与美相遇。让自己变得更美,也成全孩子的美,这是教育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教育,向美而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向美而生读后感02-26

崇高美与欢乐美说课稿01-23

王崧舟《美其所美》读后感02-18

《艺术美与形式美》说课稿03-12

向劳模学习06-18

山美·水美·人更美小学作文02-24

读《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有感02-18

平凡的美教案02-07

谈美读后感04-03

向命运挑战读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