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

时间:2023-12-25 14:56: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1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享年91岁!这真是一个让人震惊又让人难过的消息,我不禁又拿起《袁隆平》这本书反复阅读,多么想把袁隆平爷爷永远留在心里。

  袁隆平爷爷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梦想,他锲而不舍,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试验田里刻苦钻研,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攻克难关,不断实现突破跨越。在他最热爱的田地里终于种出了产量比原来翻很多番的亩产1100公斤超级杂交水稻。他让14亿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能吃饱饭,远离了饥饿。

  袁隆平爷爷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他用奋斗、奉献的一生为这句话做了精彩的诠释,他自己就是一粒健康、伟大的种子,一粒生命力蓬勃的种子,浇灌一生,长成了科研领域的参天大树,创造出了杂交水稻事业的蓬勃景象,让中国人牢牢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现在的我们,未尝过饿肚子的苦,享受着美好生活的甜,而这美好幸福的生活,正是由无数位像袁爷爷一样的先锋人物为我们创造的。他们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播撒在各自的领域,坚定理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卫星之父孙家栋钻研航天技术,从“东方红一号”实现中国的飞天梦,到北斗导航系统为中国指引方向,他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到我国的航天事业中,播下了一粒粒梦想的种子;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拖着生病的身体给大山里的女孩子们播下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改变了她们的人生;生命卫士钟南山执着探索、身先士卒,不知疲倦为千千万万的病人撑起了牢靠的'保护伞,在两次疫情肆虐时力挽狂澜,为全国、全世界人民播下了一粒粒健康的种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要做一粒怎么样的种子呢?我想:种子总是埋在黑暗潮湿的泥土中,想要生长,就必须立下志向,积蓄足够的能量才能破土而出,生根发芽。我要做一粒奋斗向上的种子,不怕困难,练就过硬本领,结出丰硕的果实。

  袁隆平爷爷一生遇到过太多的困难、太多的失败,可是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八九十岁高龄还在田埂上研究杂交水稻。那么我呢,遇到挫折、困难,难道就要放弃、退缩吗?我突然明白了,没有一粒种子是不经历一番风雨就能茁壮成长的。在袁隆平爷爷精神的激励下,我不断鼓励自己要迎难而上,在篮球体能训练很累时不再偷懒,学会挑战自己,追求更快更好,我的体能越来越好了;在乐器双排键弹奏时遇到比较复杂自己又不熟练的乐曲时,不再半途而废,而学会了坚持练习;在实践探究中,我不再因为操作麻烦而作弊,学会认真思考,学会小组合作,努力寻找解决方法,我的思维越来越开阔了。

  虽然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但他永远在我们身边,激励着我努力拼搏,积极向上,激励着我们今天“要做一粒好种子”,明天成为祖国的参天大树。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3

  近日,我读了《袁隆平的故事》。该书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当代神农氏”23个重大人生节点和60段人生历练故事,展示了他从矢志求学、婚姻家庭、教书育人、执着科研到钟情专注杂交水稻事业的传奇人生。

  实现梦想,源于他趁早点亮。

  除了水稻,袁隆平还有许多的特长和梦想。他会拉小提琴、下象棋、打排球,也曾获得过游泳冠军。然而,这些梦想主要跟个人兴趣爱好相关。

  袁隆平饱尝了家人忍饥挨饿的苦痛,深切体会到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的重要性。这一苦痛经历,直接点亮了他心底一个朴素而宏大的梦想:“我要让大家都吃饱。”

  实现梦想,源于他含泪奔跑。

  1953年,袁隆平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市安江农校。学校地处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

  在这里,为了追梦,他从简陋寒酸的三尺讲台到走向广阔无边的田间地头,从选择红薯进行“无性杂交”到转向“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科研,甚至辗转到云南、海南等地开辟试验基地,连续七年春节没有回家。

  二十多年的.风吹日晒,三千余次反复试验,风雨之后见彩虹,血汗和泪水终于开出了成功的花朵。

  实现梦想,源于他敢于超越。

  人们要追求智慧的生活,就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学会怀疑权威。

  袁隆平最初尝试过红薯、马铃薯和南瓜等杂交试验,当发现这些没有经济和社会价值时,他果断放弃,另辟蹊径。他不为常理所惑,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征服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坚持真理、勇于实践成为他敢于超越、不断超越的最大底气。

  实现梦想,源于他一生坚守。

  袁隆平像岩石缝隙的竹子,栉风沐雨,岿然不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他面对艰难挫折,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他为了杂交水稻事业,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毅力和决心,深深折服了世人。他对杂交水稻事业的坚守,源于祖国和人民的信任,源于学生和同事的不离不弃,更源于家人对他的支持。

  袁隆平用初心、青春、责任和使命点亮梦想,成就梦想。他虽然离开了我们,却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永不陨落的科技明星。我们期待,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水稻覆盖全球梦”能够早日成真。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4

  “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当我在《袁隆平》这本书读到这句话时,伤佛一缕阳光直射进我的房间里,不仅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我的心田,感到温暖又明亮。

  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确是困难重重,他的研究被学术权威反对过,试验田被恶意毁过,多次遭遇减产、绝收。但他意志坚定、勇于创新,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穿梭在稻田和实验室,反复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中国几十亿人吃饱饭,不再饿肚子。

  袁隆平爷爷一辈子躬耕田野,苦心钻研,始终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我被他这种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精神所震撼。它好像就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我心中的'某个角落,我好喜欢这种感觉,有一种与老朋友重逢那样的兴奋。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自己。两年前,我非常羡慕哥哥和小棋友们去全国各地参加国际象棋,也决定要学习国际象棋。一开始,我斗志昂扬,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架势,每天认真做战术题、下棋。可好景不长,随着难度的增大,越来越繁琐的开局让我绞尽脑汁时,我开始退缩了,觉得国际象棋太难太枯燥了,不管爸爸妈妈如何劝说,我都坚持己见,放弃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要是坚持继续学下去该多好,不仅提高了专注力,还锻炼了思维。将来还可能为学校争光,为祖国增光。

  今后,我一定要做一颗好种子,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我都要把根深深扎进大地,不断汲取营养。不惧挫折,不畏艰辛,只为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母亲遮风挡雨!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5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还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借着暑假的机会,我阅读了《袁隆平的故事》这本书!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主人公袁隆平从小就有两个梦,一是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花生米一样大,二是河禾下乘凉梦。可惜袁隆平爷爷逝世于2021年5月22日,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他平凡而普通,但是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伟大的胸襟。袁隆平爷爷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稻神”。

  从这本中让我体会到袁隆平爷爷的辛苦,袁隆平爷爷每天都深入稻田研究水稻。一开始一亩只产700多斤稻米,这样算下去,一年只能养活一半的人口。袁隆平爷爷每天研究,创造了一亩能达到2千斤左右的稻米,彻底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剩了好多饭粒。妈妈就说:“不可以剩米粒哟,快点吃。”可我已经饱了,就说:“倒了吧。”然后妈妈就把米饭倒了。袁隆平爷爷那么辛苦地种粮食,而我却在这浪费,我后悔至极。

  还有一次,我在吃饭的时候又剩了不少饭,这时我想到了袁隆平爷爷,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浪费可耻”,就这样我把饭吃完了。

  袁隆平爷爷不但解决了中国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爷爷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6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袁隆平爷爷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艰辛历程故事,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一讲述吧!

  首先,袁隆平爷爷一年级时一次去郊游,老师带他到一个农场去参观,当袁隆平爷爷看见到处都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时,就立志要去学农。从那时开始,袁隆平爷爷就刻苦学习,高中毕业后,袁爷爷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来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8月,袁爷爷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当老师。

  1960年的一天中午,袁爷爷走出校门,他远远的看到马路边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路边横着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围观的人们都默默无声,脸上堆满了忧伤,袁爷爷也非常难过。

  从此以后,袁爷爷带着学生一起攻克难关,终于研究出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粮食问题,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全世界的'许多国家正在闹饥荒,而有的人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袁隆平爷爷的其它故事:20xx年10月27日晚,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归母校西南大学。

  场面相当震撼:摇旗子、举画像、拉横幅,学生们冒雨在校门口排了半公里长队。

  这次回归的一个花絮是首次披露了袁隆平爷爷在校成绩,袁隆平爷爷1950年大一下期期末考试成绩单清楚地表明:袁隆平爷爷当时农学课程成绩并不很突出,反而英文成绩特别好,高达93分。语文64分,植物学65分,普通化学60分,地质学88分,农业概论88分,气象学84分,农场实习67分。他的专业成绩在班上仅相当于中等。可为什么当初这个成绩并不优秀的小伙子却能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呢?对此,袁爷爷的回答是:“我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我会努力去学,因为世界还有许多人挨饿,我不忍心看到他们被活活的饿死!”

  是呀,谁都不忍心看到许多人被活活饿死,所以,从现在起,我们每个人都要节约这来之不易的粮食,让全世界行动起来,一起对抗粮食危机,让人们不再挨饿!

【读《袁隆平的故事》有感】相关文章:

读《爱的故事》有感11-0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03-22

读《中华成语故事》有感01-18

袁隆平的观后感09-26

读小故事大道理有感03-01

读《小故事大道理》有感06-14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03-18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04-06

袁隆平心得体会范文10-08

(热门)读《小故事大道理》有感15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