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山楂树下》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山楂树下》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山楂树下》有感1
最近,我读了一本玛丽塔.康伦.麦肯纳写的书——《山楂树下》。
这一本书讲述了19世纪爱尔兰大饥荒时,玛格丽特的小女儿布丽奇特患上了瘟疫,不幸死去,妈妈玛格丽特去寻找修路的爸爸却再也没回来。家里只剩下艾莉、迈克尔、佩姬三兄妹,由于生活所迫,他们凭借勇气、智慧、执着,徒步千里去投奔姨婆莉娜和娜诺。路途中,三兄妹遭遇了许多不幸,迈克尔划伤、佩姬发烧……他们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了姨婆家。艾莉、迈克尔、佩姬是多么勇敢!
对比想想我自己,一次做家庭作业,一道难题向我亮起了红灯,我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头绪。自己钻研吧,天知道要费多少时间。问爸爸吧,告诉我自己钻研。一个非常OK的办法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微信里问比我高一级的小胡。没多久她就回我怎么做,应注意什么,竟然这么简单。只要顺着刚才的思路钻下去,很快就能破解了,就差这么一点,我就是没坚持下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成功的喜悦,往往是要经历一道道困难才能得到的.。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种发明,换取了许多羡慕的目光。要知道,爱迪生是用微笑去面对每一次失败的,失败后继续钻研,最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读了《山楂树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不能因为受到挫折而放弃,这样是永远都不可能成功的。
读《山楂树下》有感2
我一读完了朋友推荐的这部唯美小说《山楂树之恋》,想起老三的逝去就会潸然泪下,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拨。为什么老天会让一个这么忠于这么年轻的生命得了白病,不仅让静秋悲痛,也让读者悲痛,很多读者发出“再也找不到这么完美的人了”的呼喊。
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作者艾米忠于事实,在女主人公静秋的回忆录稍加润而,文笔朴实无华,生动活泼,亦庄亦谐。全文不是从至尾都充满悲哀彩的,有时诙谐的笔调描写静秋的单纯和心理活动,会让你忍俊不。静秋是个文静内向,有才华,学习,但却被家庭份压得有些自卑,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但在英俊潇洒的老三眼里却是个完美无缺的女孩。他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了她,愿意为她做任何事。在静秋不想让这件事影响自己的前途,不让他来见自己,甚至很绝地要断绝关系时,老三一切为静秋着想,默默地在暗中帮助她,只要在静秋需要时他就会出现,做静秋想也想不到的事,就像是一个英雄。他对静秋的包含着父和,但却从没有想过自己,直至患了绝症,他还瞒着静秋,不想让心的人伤心。就在静秋得知他患白病找到医院,不想让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愿意为他奉献一切时,他却在朝思暮想的`人面前努力克制住了自己,保住了静秋的纯洁,不愿让心的人在今后因为这件事而生活得不幸福。
看到这个揪心的场面时我第一次流泪了,老三的形象已经在我心中被神话,一切语言都不能形容他对静秋的和他的伟大。老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悄悄离开,并用谎言欺骗了静秋,想让静秋忘了她。就当静秋弄清了事真相,找到他时,他却即将离开人世。看到这里我觉得静秋有些残忍,在老三的有生之年怎么没有多给予些她的,总是老三在为她着想,就在自己想弥补时,却永远失去了他。这也是静秋女士在这么多年里的心痛所在,如果她知道老三会得白病,她一定会珍惜的。这段刻骨铭心的让静秋女士怀念终生,一直到三十多岁才结婚,这才让我心里有了些许安慰,如果换是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结婚,一生有此人足矣。但这却不是老三愿意看到的,他说过:静秋的孩子就是他的孩子,静秋生活得幸福,他在那边才能放心。在07年老三逝世三十周年时作品终于发表,圆了静秋女士的梦,也是她献给老三的最好物。
看完全文,又看了后记和静秋女士给读者的答复,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我宁愿这不是真人真事,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故事,不想有老三的离去。就在我为老三的离去而痛心时,转念又想,如果没有老三的离去,也就不会有这篇小说的诞生。正因为老三的离去,才让静秋女士有了把这段绝唱写出来,公布于世的念。这部小说的发表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响,拥有了一大批“山楂”,被读者誉为“最干净的小说”。
好久都没有这么感动过了,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感谢静秋女士的回忆录,感谢艾米作家的妙笔生花,还要感谢那位远方的朋友,没有他的推荐,我可能还会错过一段时间。
读《山楂树下》有感3
《山楂树下》是我暑假阅读的书目之一,那是由爱尔兰著名的儿童小说家玛丽塔·康伦创作的。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到很惊讶。三个十五岁不到的孩子,居然可以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独立走了几个星期的路程,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我们现在的孩子,哪一个是能够像这三个孩子那样,有勇气踏上这么遥远的旅程的?哪一个能在寒冷的冬天,如同坚强开放的梅花,不惧风吹雨打?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家里的小皇帝、小太阳、小公主。喜爱自由的孩子还有多少?我想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勇气。
那一天,我告诉妈妈我想要去图书馆,妈妈同意了,但她要跟我一起去,可我想一个人去。当我把这想法告诉妈妈时,她惊呆了,说什么都不让我去。最后,无奈的我投降说不去了。我很气愤,妈妈却很开心,因为她的女儿不再有任何“危险”了。但她不知道,这会让孩子丧失学会独立的机会,同时也在降低孩子对学习和读书的乐趣!她也不知道,如此宠爱自己的孩子,会给她将来踏上社会带来“危险”!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孩子自以为家人视自己为掌上明珠,那么社会也会如此对待自己。但孩子不知道进社会不是这么容易的,最基本的是要学会独立,不是一辈子能依靠父母的。
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乌塔》,文中和我们同龄的小姑娘,靠自己打工挣钱,游玩了整个欧洲。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和国外的孩子差距会这么大,是智力的问题吗?不,不是。只是中国的有些父母,太过于宠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采取包办的策略,这样如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呢?从书中的三个孩子身上,我们学到了孩子会的东西尽量让孩子来,让他们自己慢慢学会独立性的生活,这样他们的未来才会有更加耀眼的光彩。
父母们应当放开那条早已生锈的锁链,让孩子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唯有让孩子学会独立,他才能成长,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读《山楂树下》有感4
前段时间,读了《山楂树之恋》这本书。看之前,本以为感情方面我造诣很深,看后才发现自己仍被里面静秋和老三(孙建新)间的故事感动的一塌糊涂。
静秋,家世不好,父亲有地主成份,母亲虽是教师,但常年患病,且静秋还有个妹妹。在那个年代,她们家,过的非常艰苦。老三(孙建新)父亲是某军区司令,母亲已经辞世。他可谓身世傲然……然而就是这么身份差距悬殊的两个人之间却演绎了一出了另世人汗颜的爱情故事。
老三深爱静秋,自打第一次见到静秋之后。静秋也爱老三,但相对老三的热情奔放,静秋的爱则显的低调很多。她爱他,但由于她的出身及那个年代的特殊性,她从不敢表现出她的情感。他对她的爱,她也只是默默接受,不赞许,也不排斥。他们之间的爱,很平淡……老三爱静秋,为她,他可以跑很远的路去看她,只是去看她,而不打扰她。他可以为了让静秋去医院看脚而划伤自己……老三可以为静秋考虑到一切……
但最终老三却告诉静秋他欺骗了她,从开始就是……
静秋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她去找老三……但没有老三的任何消息。直到有一天,老三的弟弟去学校找她。她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老三真的得了白血病,且他从未远离过她。身体好的时候他让弟弟陪他去远远的看静秋,看她生活。到身体彻底不行的时候,他就让弟弟去看静秋,给他讲静秋的生活。现在,他要走了,但就是闭不上眼睛,他告诉过家人,不要去打扰静秋,但他家人不忍看到他这样……迫不得已,他们找到了静秋。当静秋看到她爱着的老三时,只一味的说:“我是静秋,我是静秋……”因为他说过,哪怕是他的一只脚已经踏进坟墓,只要听到她呼唤,他仍会迈出另一只脚走向她。老三闭上眼,流下了最后两滴血泪,走了……
老三对静秋的爱,不容置疑。但老三曾说过,如有来生,他不愿再相识静秋。因为他们爱的太苦,他不想静秋受苦。现在去考虑老三最后的不辞而别,是何等悲痛。面对自己深爱的人,却给不了她陪伴终身的誓言。老三只有忍受自己内心巨大的悲痛去毅然选择离开……他想静秋幸福,想静秋好好的生活,活着。为了他心爱的`静秋,面对死,他比活着更有勇气……
三十年后,静秋已为人妻。当静秋带着她的女儿,去那棵开红花的山楂树下看望老三的时候。静秋对女儿说:“这里,埋着爱我的人。
真爱的两人,不一定就是最后走到一起的两人。爱到极致,剩下的仅仅是一句:“希望你生活的好。”
【读《山楂树下》有感】相关文章:
《槭树下的家》读后感11-20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3-16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05-07
《山楂树之恋》读后感06-20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04-21
槟榔树下摇网床教案05-05
山楂果汁饮料广告语03-09
托班认识水果《山楂》教学反思05-05
银杏树下记叙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