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经典7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假期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开始时是很随意地看一看,但越看越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我的心被小林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好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最可贵的是他在聆听小豆豆的谈话中始终面带微笑,并对小豆豆话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时不时还发出几声感慨!即便是小豆豆的说话内容、说话顺序、说话方式,都有点零乱,他还是那样耐心地听着。多么富有灵性的教育方法。所以作为老师来读读这本书,能帮助老师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我们会发现小林校长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作为老师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不能统一化,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学会“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愉快地生活。
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
巴学园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来了。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书中描写了高桥同学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学生,校长不但没有歧视他,而且在运动会上安排的比赛项目都便于高桥同学取得第一名,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他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长还采取了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比如让孩子们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为了使高桥同学呀,泰明同学呀,以及其他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由于校长的这一番苦心,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事实上都没有了自卑感。
小林校长成功了,然而当他听到女班主任不恰当的评价竟然生气了,这是这部小说中的一次描写小林校长生气,小林校长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残疾学生竟如此关心、爱戴,让我们回到课堂,我们又是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学生呢?
人们曾信奉过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这句话并非十分有效。试想,有多少人失败之后颓丧、消沉下去,能有几人在屡败之后站起来呢?成人这样,那些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与恒心的10岁左右的小学生又会如何呢?请看看那些小心发言、生怕说错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否定后悻悻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的愁容;再看看那些说话响亮、侃侃而谈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肯定后近乎于“得意”的笑脸吧。难道我们还看不出来吗?
我们的学生身体是那么健全,头脑是那么聪明,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真正的向小林校长那样为学生考虑,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竟然把校长当做好朋友。然而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的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好朋友呢?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
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教师也无法比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给每个孩子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吧,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一段话语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书中的小豆豆,身上有好多孩子的优点,但同事也有不省缺点,大家对小豆豆的抱怨和担心的声音,已经参赛过小生的家长或老师们,传到小林校长的耳朵,每当小林校长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一个大人仔细听这句话,就会发现,“真是”这个词中,含有非常深的意义,遗憾的是,小豆豆明白这一层意思,是在经过了几十年之后。不这当时的小豆豆虽然还不能理解小林校长话中具正的含义,便在她的心中,也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每当小豆豆要做一件什么事的时候,她都会想到这句话,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从小林校长身的教育理念上使我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未免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为,而应积极地鼓励他,正确地引导他,从而使其进步。也许你给他的欣赏、嘉奖正是他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我班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倔,字写得不太好,硬硬的、大大的。有一次,看见他正写字,我不禁弯下腰和气地对他说:“看你写得多认真,字也很有个性,如果用笔再轻些,字写得再小些,那字可就更漂亮了。”他听完没说什么,但那以后,我却经常看到他埋头苦练的身影。后来,他的字果真有了很大进步。
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这句话对教师而言,无疑可作为职业的.信条之一。面对缺少社会锤炼而略显稚嫩、心灵纯洁的学生,给以适度的热情和信任,能使“爱抚、温存的翅膀”飞得更高!
书中小林校长,看到小豆豆在便池里找钱包时,不但没批评还像好朋友似的嘱咐她,“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一般来说,大人们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会说“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停下”。或者也会有态度截我不同的大人说“我来帮你吧”。但是,小林校长只说了一句话“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正是校长这种信任,才使小豆豆完完整整的不仅把小山放回原处,还把小山渗到地面的脏水也都放回了便池。虽没找到钱包但也挺满足意的,因为她自己干了这么多的活。实际上在小豆豆的满足中还有一点是因为校长对她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把她当做了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正是这种尊重和信任,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美]戴维?威斯格特)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信任,前提是你自己必须信任别人。信任身边的人是交际的最起码要求,是一切可能性前提,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那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学生跟我说“老师,这一期的黑板报让我来负责好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相信我吗?”,我点头,并给予最起码的微笑表示我对他的信任。尽管我对他的能力很了解,并且也知道有比他能力更强的学生在,但我这么做能激励他,锻炼他这方面的能力。当学生不止一次违规违纪时,低着头很可怜地跟我说“老师,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没有下一次,我保证!”难道我能说我不相信你,你太让我失望了吗?我只有相信他,期望这是最后一次。
从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妈妈二人身上使我想到了作为一位老师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应该怎样耐心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怎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等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从爱护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同时重要的是我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孩子同样需要大人的尊重和理解。
在这本书中,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我们知道: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才会愿意接受她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做为老师,又何必板着面孔,让学生一见就生畏惧呢?做老师,童真一点又如何,像个孩子一样,与他们同欢乐,共悲伤,同他们一道感受成长的快乐,一同对事物充满好奇、充满热情,一同在追索中前进!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忧伤,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巴学园”——每一个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建立一个这样的乐园呢?
《窗边的小豆豆》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师之路,同时也希望能像小林先生一样在学生的心理种下爱和欢乐的种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及早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发扬光大,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个性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黑柳切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是敬献给奠定了她一生基础,让她的童年充满阳光的小林宗作校长。这一点无可否认,因为他真正的热爱孩子们,信赖孩子们,是充满了热情的教育家。
小林校长每次开饭前必问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不就是问带了什么菜吗?天天如此,还这么津津乐道。这简单的问话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往大的方面说,菜就可以分成长在陆地上的,生活在水里(海洋里)的。我还记得书中孩子们讨论“鱼松”到底是海里的,还是陆地上的情景?孩子们在明白了“鱼松”是什么后,就知道了它的来源以及加工制作的过程。多么伟大的小林校长,就连开饭前的一刻也给孩子们上了”自主,探究”的精彩一课。
“自主,探究”这两个词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的频率颇高,而在日本早就重视自主,巴学园的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先学语文,还是数学。上午完成了学习任务,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在散步中,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学孩子们想学的,感兴趣的东西。这让我明白了战后日本,为什么会这么快走出战争的阴影,成为亚洲的崛起。
日本战后的经济能快速的发展,教育立了大功。他们早就提倡“自主”的学习。开始上课,从学生喜欢的那门课开始,然后学生们就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学语文也行,先学数学也行,出现了课堂上喜欢作文的在写作文,喜欢常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里的水烧得冒气泡老师在教学中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老师还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上课方法,对学生来说,能从自己的科目开始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上课时多半是自习的形式,这是真正的学习,才不会发生心不在焉地听讲的情况。
这样的班级人数为10个以内,那么针对我们的现状,怎样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学习呢?场地、器材怎样解决?这样的理念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已有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的内容、方法,效果?怎样才能真正的因材施教?我应该开始关注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在社会交往和情感方面的不同需求,认识到某些材料、某种教学方法不适合一部分学生,而另外的某些材料和教学方法则更适合他们。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另外,把自己十几年的教学所得,在新理念下,反思,提炼,继续坚持每篇课文,每节课的“质疑问难”;继续坚持大教学观“大学校、大课堂、大课本”,让学生有课内知识课外延伸,课外知识课堂展现的机会;继续让与生活并存、并行,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落实于生活的教学,永远充满生活的气息。
我在这里想多说几句的是他们的父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他们的重要性。读完此书,我对小豆豆的父母,特别是对她母亲的敬意油然而生。她与小林校长一样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她让豆豆度过了阳光灿烂的童年,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问题学生豆豆面临退学,她母亲像所有母亲一样替女儿担心外,没有告诉豆豆这次退学的事情,怕在豆豆的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绪,而是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豆豆在新学校里建立的自信心也要归功于母亲。当豆豆第一次吃饭,拿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时,可以说是轰动了全校,因为她的饭盒五颜六色,看上去像花圃一样漂亮,小林老师就她的'“鱼松”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学校组织的一次次“探险”性活动,捉鬼,看海,野炊活动她母亲都是举手赞成,对小林校长的工作一直是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家校教育的和谐,是我们教师最希望的。
母亲还是豆豆的好朋友,答应买小鸡,豆豆让狗咬伤耳朵时恳请母亲的事,母亲都说到做到,没有事后惩罚小狗;“跳沙滩,入粪坑”这些在一般家长眼里无法容忍的事,而她母亲却毫无责备,只是提醒她注意安全。
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学校肩负着重任,而家长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家校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林校长以他独特的方式创办了一所非常特殊的学校——巴学园,整个学校是由几辆电车改装成的,孩子们的教室就是电车箱。一个班级就十来个学生,孩子们不必按照规定的座位坐,凭自己的心情每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更有趣的是老师上课的方式也不一样,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的问题点满满地写在了黑板上,孩子们只要从自己喜欢的那门功课开始学起,这样孩子们就非常开心进入了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到老师那请教。这样的学习是充分自由和自主的,这样的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充分地了解学生,进而因材施教,所以这样的学习也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习。
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是丰富多彩的,他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他的学校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们如果上课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解决了的话,老师就会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们看到什么,老师就相应地渗透相关的知识。在与大自然那么亲密、融洽地接触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灵被解放了,到处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那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长还请了一个农民给孩子们上课,地点设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边,农民老师给孩子讲起了如何种庄稼,边讲还边在地上做示范,从除草到翻地,从培垄到播萝卜的种子,施肥等等,一项一项地做给大家看,还给大家讲了别的有关虫子,鸟儿,蝴蝶,天气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干完了播种的活儿,孩子特别的高兴,一个个俨然成了播种的高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种的庄稼了,他们总会凑到一起谈论自己的庄稼的事。那是多么精彩的一课啊!相信孩子们定会终身难忘。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陶行知先生是最了解小孩子的了,他鼓励孩子的奇思异想,他肯定孩子的创造力,他要求老师也能变成小孩子
,平等地和小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而小林校长也是一个真懂小孩子的老师。他总是对巴学园的家长说,要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里来,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知道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衣服弄破了,弄脏了,就会被父母骂,但是穿上最差的衣服,旧一点,结实一点的,就没关系了。小豆豆最喜欢的是爬铁丝网篱笆,妈妈看来根本没什么有趣,只会觉得很累,但是小孩子却乐此不彼,所以她也真正佩服小林校长。还有值得敬佩校长的就是,巴学园的孩子,从来不会在别人家的墙上乱涂乱画,因为在学校里,他们已经尽情地画过了。上音乐课的时候,校长给每个孩子发一根粉笔。大家在礼堂上拿着粉笔各据一方,或滚,或跪,或坐,随便用什么姿势都可。校长弹钢琴,孩子就和着节奏,在地板上写出音符,无论把音符写得多大都没关系,这种感觉好极了。在纸上写,不能写得那么大;在黑板上写,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在地板上写,还能够“自由地运动身体”,“无论节奏有多么快,都可以尽情地快速书写。”时间多的话还可以画上飞机啦,娃娃啦,最后可以把整个礼堂连成一大幅画。当然清洗工作,还得教给孩子们,在劳动中,他们就更加体会了乱涂乱画,要收拾干净非常不易。
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对小豆豆来说是多么地珍贵,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么今天的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恐怕就会在“坏孩子”的阴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围,而不知所从。教育博大精深,而我们只有在教育的蓝天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搏击长空,才能无愧于每一个孩子。
以上是我对《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简单体会,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前辈已经为我树立了许多杰出的榜样,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绝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要从平时的点滴去积累,从每一件小事去关爱每一个可爱的学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窗边的小豆豆》推荐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父母(尤其是家有小宝宝的年轻父母)、学生读一读,无论你是循规蹈矩的大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孩子,又或者是已为人父人母,都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童年时光,并从此懂得如何给孩子最纯粹的爱与呵护。
《窗边的小豆豆》既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教育读本。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后,已经狂卖上千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被译为多国语言版本,也成为我们国内很多中小学推荐必读书目。
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因为了解狭隘,以为只是一般的儿童读物,所以迟迟没有读过。直到一个契机,看到同事写的书评,才知道这是一本有关教育和儿童成长的书籍,立即购买。
周五从当当网上收到这本书,晚上开始读,读了几页就爱不释手,周六周日两天趁带孩子的间隙如饥似渴地读完,心中有说不完的触动、感动、思考,直至今日,整理思路,写下一些感想。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自传,讲述了问题学生小豆豆被退学后,来到一所名叫“巴学园”的独特小学,在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精心的引导和妈妈的耐心呵护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的童年故事。
“窗边的小孩”在日本一般是指那些被冷落的,心理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主人公小豆豆就是坐在窗边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心强,课堂上屡次爱动、缺少纪律、甚至影响老师上课,被学校劝退。这里做的最好的是妈妈,了解到孩子一系列“问题儿童”的行为并且在孩子被劝退的情况下,依然温柔呵护孩子,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孩子,而是耐心地陪着孩子寻找可以接收的学校。
这是一个有爱会爱又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天性的好妈妈,面对被退学,没有对纯真懵懂的孩子说过一句责骂的话。试想现在有多少妈妈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劣迹后对孩子又吼又骂,若是遇到孩子被劝退开除,很多妈妈几乎是要把孩子撕吃了,这样往往让孩子走向更恶劣的极端,几乎也会毁掉一个孩子。
幸运地是,小豆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校——“巴学园”,这是一所独特的学校:这个学校没有教室,而是在几辆改造后的破旧电车里上课;没有固定的课表,孩子可以每天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没有固定座位,孩子们每天可以随意坐;如果提前学完了一天的内容,下午可以沿着小河区散步,散步的过程也是孩子潜移默化了解生物、地理、物理等各个学科的时机;校园里有很多树,每个孩子可以认定一棵属于自己的树,随时爬树;孩子们带来的午餐必须有“海的味道”(产自海里的食物)和“山的味道”(产自土壤里食物);孩子们可以光着身子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学校大厅露营;这里有奇怪的运动会,奖品是各种蔬菜,可以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美味……
巴学园不但外在环境和教学安排别具一格,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更是一个具有新颖教育理念的真教育家。可以说,巴学园是生长在教育丛林里的一朵空谷幽兰。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理念,像一缕温暖和煦的阳光,给小豆豆和小豆豆们带来了蓬勃生长的力量。
最喜欢小林校长说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他是一个真正尊重儿童天性,真正呵护纯真心灵,真正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里从来没有任何强迫性规则,任何事都是从儿童出发,和儿童商量着来,尊重并且保护孩子任何看似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后来都有了适合自己的成就。
在巴学园的孩子,有小儿麻痹症患者、有侏儒症儿童、有智力障碍者,他们不被正常的学校欢迎,但是在这里他们自身从来没有任何自卑和心理障碍,其他孩子们从来也不懂得歧视,更多的是关怀和理解,也只有在这所学校,也只有在小林校长的理念引导下,所有孩子所有心灵才会真正实现平等,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自信、快乐、坚强、懂事的。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其实都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成人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我们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更应该学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懂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教育。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为人父母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成为黑夜中矗立于茫茫大海的灯塔,仅仅指明前行的方向,而不是死板地规定前行的汉高。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发现孩子身上的美,我们才能真正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妈妈,如何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天性,如何正确有爱地引导孩子,我想我需要学习的更多。感谢这本书,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为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愿学以致用,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陪伴和引导。
童年里的小豆豆_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有感_800字 童年,是一条河。在河的尽头,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窗外不时飘来阵阵花香。我翻开新借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了几页,我便沉浸在了书的海洋中。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阿姨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巴学园里使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使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
在这本书中,我非常喜欢童年里的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将心比心的孩子啊。
我非常羡慕小豆豆,因为她有一个为他人着想的校长。我喜欢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喜欢他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每个人出世的时候,都有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凭着小林先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把巴学园打造成了一个孩子们理想的乐园,他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读书。我多么希望拥有小林校长这样一位老师啊!多们希望有巴学园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学校啊!
我是多么羡慕小豆豆啊!因为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小林先生。现在有些孩子的负担很重,一天到晚就是补课补课,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父母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根本没有想过他们自己的感受。要是他们也拥有像小林先生和彻子母亲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好啊!不过我很幸运,因为我的妈妈和彻子母亲一样慈祥,我的老师和小林先生一样善解人意。所以,我的童年和彻子的童年一样快乐。
让我们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一起去寻找自己的“小林老师”和“巴校园”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1《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其实天下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和坏家长。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动(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较大咧咧。 但是不管他们因此犯了错误还是怎么样,都不可以妄下"坏学生"的定论。 他们都需要尊重。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先尊重学生,尝试从他们的那个角度想一下这件事情,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跟他们平等地交谈,解开他们的心结,然后再教导。而巴学院就是这样,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知道她想停的时候才停。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童年的香味儿和千金难买的教育真言就在这本书,这就是当我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最大的感想。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同样是基于爱,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并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样,或许在他们认为,爱的方式只能是教育与管理,而不是宽容与顺从,或许在他们眼里,对于孩子的妥协就意味着放弃。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很多时候,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就如人所愿。书只是引子,我们却应该去承担思考的责任。
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7岁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里肯定是算不上个好孩子,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便被学校强制退了学。好在"玩劣"的她被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怪"的学校收留了。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于是小豆豆们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下面节选的文字就是描写小豆豆在巴学园第一天的学习生活。
2巴学园的小豆豆们
午饭后,小豆豆和大家在校园里蹦蹦跳跳地玩了一会儿,回到电车教室后,女老师对大家说:
"同学们今天学习得很努力,下午想干什么呢?"
小豆豆想:"哎?我想干什么?"但是大家早已经异口同声地说:
"散——步!"
于是,老师说:
"好啊,那么走吧!"
说着,老师站了起来。小学生们赶紧打开车门,穿上鞋子,飞跑了出去。小豆豆虽然和爸爸还有牧羊犬洛基一起散过步,但是从来不知道在学校里也可以出去散步,不由得吃了一惊。但是散步原本是小豆豆特别喜欢的活动,所以她也慌忙穿上鞋子。
后来小豆豆才知道,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一天里要学习的问题点全部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了的话,那么下午一般就会去散步。这一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都是一样的。
出了校门后,女老师走在中间,九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沿着小河边走着。小河的两岸排列着高大的樱花树,就在不久前,樱花刚刚怒放过。现在视野所及,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
"我们是要去九品佛散步。"
穿着有小兔子图案的背带裙的女孩子说。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朔子",朔子告诉小豆豆好多事情,像"以前在九品佛的水池边上,看到过蛇"啦,"九品佛的庙里有一口古井,曾经有流星落在井里"啦之类。
小学生们一边唧唧喳喳地说着话,一边向前走着。天空蓝蓝的,许许多多美丽的蝴蝶翩翩地飞舞着。
大约走了十分钟,女老师停下了脚步,指着黄色的油菜花,问:
"这是油菜花。油菜为什么要开花呢,大家知道吗?"
接着,老师讲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识。小学生们都蹲到了路上,观察油菜花。老师告诉大家,蝴蝶也在帮助花儿开放。确实,蝴蝶们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真像是在给花朵帮忙呢。
然后,老师又开始向前走去。小学生们也结束了观察,站起身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雄蕊和红眼睛,不一样吧?"
小豆豆心想,"大概是不一样的吧",但也不太确定。不过,雌蕊和雄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非常明白了。
又走了大约十分钟,这回看到了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那就是九品佛的寺庙所在了。
进去之后,大家唧唧喳喳地向自己喜欢的地方跑去。朔子说:
"我们去看有流星的井吧!"
小豆豆嗯了一声,就跟在朔子的身后跑过去了。说是一口井,但实际上有她们俩的胸口那么高,好像是用石头砌成的,还有一个木头做的井盖。两人拿下井盖,向下面望去,只见漆黑一片,使劲睁大眼睛看去,只见到模模糊糊的一大块东西,也不知是混凝土的还是石头的。小豆豆想象的闪闪发光的星星,却怎么也看不到。小豆豆把头钻到井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然后,大家一看了仁王的塑像,塑像的肚子非常好笑。而在昏暗的佛堂中,大佛的塑像却有点儿吓人,大家一边这么想,一边偷偷地看了几眼,然后又把脚放在留着天狗的大脚印的石头上,比较一下自己的脚和天狗的脚;在池边转悠的时候,大家冲着池里小船上的人喊:"你好!";在墓地的周围,大家捡起圆溜溜的黑色卵石,踢着玩……玩啊玩,大家差不多玩得心满意足了。特别是小豆豆,第一次出来散步,非常兴奋,每当有什么新发现,常常发出惊喜的叫声。
春日里的阳光,已经有点儿西斜了,老师说:
"我们回去吧!"
于是,大家又走过油菜花和樱花树之间的'路,向学校走去。
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时间,但实际上,散步时间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的时间,这一点,孩子们还没有察觉到。
小豆豆已经完全和大家成了朋友,感觉就像以前一直在一起的老朋友一样。所以,在回去的路上,小豆豆向大家大声提议说:
"明天,我们还来散步吧!"
孩子们都兴奋地跳起来,异口同声地说:
"就这么说定啦!"
蝴蝶仍然是忙忙碌碌的样子,远处近处都传来鸟儿悦耳的歌唱声。
小豆豆的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最近,经推荐,拜读了在家长圈中很有名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女士根据自己小学一、二年级在巴学园度过的一段时光写成的回忆录。这是一本关于爱和教育的书,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温暖的童真、童趣,还有人性化教育之光。
《窗边的小豆豆》作为日本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作者的写作手法的确很有特点,流畅、简练、直白而打动人心。比如面试时初次看见“校长先生”,是这么描写的:“他的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前面的牙齿有点也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的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得有些走了形,但穿在他的身上却显得非常整齐。”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平易近人、健康向上、简朴自律的教育者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泰明死了”一节里,对小豆豆走出举行葬礼教堂后的一段描写更是画面感人:“外面仍然春光明媚,正像第一天在电车教室里遇到泰明时一样,阳光是那么灿烂,洒落在小豆豆的周围。但是,此时的小豆豆脸颊上却沾满了泪水,这和两个人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那么多不一样。”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已仿佛和小豆豆一样,无限怀念可爱的泰明同学,热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作者虽然整本书主要描述了在巴学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但是通过笔触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内心充满了对孩子们无比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追求的教育家的形象——巴学园的创办人、校长小林宗作先生。
小林先生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对他们的心灵精心培育、呵护。小豆豆在转学来巴学园之前,在老师眼里是一个非常“顽劣”的学生,上课时经常不专心,把桌子弄得啪嗒啪嗒响,还大声地和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最后老师只好让小豆豆的妈妈给她办理“退学”。就这样一个“难缠”的学生,在进入巴学园面试时,校长先生不但没有嫌弃她,而且还耐心地听她喋喋不休、天南海北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是很“专注地”、“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让小豆豆欢喜得不得了。看到这儿,想到平时孩子跟我们兴高采烈地说一些事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嫌他们烦、浪费时间,忽视了孩子被倾听的需要,真是惭愧啊。在课余时间里,小林先生会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在沙坑里打滚、爬树、做实验等等。最经典的是在《放回原处》这一篇里,说的是小豆豆心爱的小钱包掉到便池里,小豆豆“不屈不挠”地在里面掏呀掏,直到上课时间已经过了,“舀出来的东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校长先生看见了,也没有责怪她、阻止她、或者替她做,而是只在中间有意无意地经过两次,过问一下小豆豆就走了。这是多么的尊重和保护孩子做事情的意愿呀,连小豆豆的妈妈知道后也称赞小林先生“非常了不起”。
在教学活动中,小林先生非常注重同学们人格和心灵的养成。为了让孩子们对食物产生食欲并有助于身体消化吸收,他创作了名为“好好嚼啊”的饭前歌,还让大家从家里带来具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食物,使孩子们第一次关注到“吃”和“食物”本身,并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这是多么符合孩子天性的养成方式啊,比“要珍惜食物”、“不能挑吃偏食”之类的说教强多了。不同于要求游泳必须穿泳衣的做法,小林先生鼓励孩子们不穿泳衣光着身体游泳,让孩子们知道“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好让一些身体矮小和有缺陷的孩子消除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让大家感觉到彼此是一样的平等的人。
巴学园的校运会,没有设置常见的一些田径项目,而都是一些比如“钻鲤鱼尾巴”和“接力上楼梯”之类好玩的比赛,而且让人吃惊地最后“每个项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拿走了”,这样的结果,除了最让高桥君充满自信外,“各有所长”的观念,恐怕也被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里了吧?最有意思的是,校长小林先生给大家颁发的奖品都是些蔬菜,比如一根胡萝卜、两根牛蒡、一束菠菜之类的,孩子们开始是各种不解,后来先生解释说:“今天晚上,请妈妈把这些做成菜,用你们的努力得来的蔬菜,做全家晚饭的菜肴,肯定很好吃!”。这真是绝妙的校运会呢,通过团队合作换来奖励,再转化为与家人一起分享的食物,“努力—获得”的过程完整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这特殊的奖品估计比什么奖状、奖金之类的更能让同学们开心吧?比起一些为办而办、为比而比的校运会有意思多啦。
有一次,小豆豆被大荣君扯辫子弄哭了,向校长先生哭诉,校长先生听后笑着称赞小豆豆的辫子很好看,一下子就把小豆豆逗得转哭为笑,大荣君后来向小豆豆道歉了,并说校长先生教训了他,告诉他对女孩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女孩,爱护女孩,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男尊女卑”为社会主流的日本是多么的难得啊,这对大荣君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只这之后他再也没有因此这样的事被教训过,由此可见,小林先生是很善于利用教育契机来引导孩子的。小林先生对孩子们是这么和善,但是有一次竟然对一位老师“发火”了。原因是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开了一个不太适宜的玩笑,问因为身体有缺陷而不能再长高的高桥君“有没有尾巴”,引起了高桥君的慌乱。后来小林先生单独在厨房里,质问班主任老师:“您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严重吗?我对高桥君费了多少心思,这一点,您怎么才能理解呢?”这是愤怒,更是痛心,一个对学生精心培育、呵护的教育者的形象入木三分。
小林先生还为同学们策划了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当暑假开始的时候,带大家进行了一场新奇又好玩的“礼堂露营”,感受在外住帐篷过夜;坐船去大海泡温泉,体验渔村生活;学期中到溪谷野炊,一起动手搭灶捡柴、切菜做饭……对于这些经历,作者认为“是一生中难以忘却的开心记忆,是非常宝贵的经历”。为了让大家认识劳动,还请来一位“旱田老师”教给大家很多“关于虫子啦,鸟儿啦,蝴蝶啦,还有天气的.知识”,还让孩子们带上锄头等工具,到田里学习拔草、翻地、培垄、播种和施肥。这些都是真正的、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劳动啊,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恰与我国传统的耕读文化是符合的。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脱离了田间劳动,不能说不是一种教育的缺憾。
书中记录的虽然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巴学园,其中许多教学理念还是让我耳目一新的。比如巴学园会组织学生们演出一出戏剧,扮演各个角色,让大家通过对白、表情、肢体动作来感受剧情和人物心理。这除了充满趣味之外,无疑对语文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巴学园每天都第一节课从每个小朋友喜欢的科目开始,可以画画、可以做算术,还可以做物理实验,这可让孩子们乐坏了,从而把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起来。小林先生还教孩子们做一种随着钢琴的节奏而在环形路线行走中用手脚打出相应变化节拍的韵律操。小林先生认为:“韵律是让身体的组织结构更加精巧的游戏,是教给我们怎样去开动心灵的游戏,是让心灵和身体理解节奏的游戏。”他的这种身心灵健康发展做法与当下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在当年,校长先生就经常感叹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那么几个状元、一小部分精英,还是把大多数孩子都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体魄和良好素质的接班人呢?小林线索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这也正是巴学园的“巴”代表的巴形图案的寓意。如果说是“高考独木桥”造成了这一无奈,那么是否到了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大力为学生成长“铺桥造路”的时候了呢?
在后记中,作者介绍了当年和她一起在巴学园“一道在电车教师旅行的伙伴们”,包括作者本人共12人,有7人后来都上了很好的大学,而且很多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人才:比如主人公小豆豆现在是电视主持人、作家,运动会上拿第一名的高桥君,明治大学毕业后在电气公司担任重要职位,校长先生的三女儿美代在国立音乐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担任音乐教师,“物理实验达人”阿泰,东京教育大学毕业后成为日本颇具代表性的物理学家等。其他人即使没有读到大学,也多数成为了在各自领域的有一定事业成就的人,如揪过“我”小辫子的大荣君是东洋兰鉴定专家,天寺是军医,坂本敏子是有名的资深发型师。这证明了在巴学园走出来的孩子大多都能有追求理想和幸福的能力,从而也可看出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孩子的、培养“全人”的教育。
总之,《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是一个理想的“小人国”世界,蕴含了所有孩子心中对于学校的梦,也为追寻人性化教育的老师和父母们提供了一个蓝图和思索的空间,值得反复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爱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孩子考虑。从校门开始,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只有两棵矮矮的绿色的树,所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这两棵绿色的树开始发芽,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给他们一个心目中的学校。于是,电车成了教室,每天的课程从各自最喜欢的课程开始,喜欢作文的在写作文,喜欢数学的在做算术,喜欢物理的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这样的一天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以快乐为开始的一天。吃饭了,营养学的搭配以简单的一句话来教育: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孩子们的饭是自己带的,那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比如牛呀猪呀鸡呀就全归入山的味道,而鱼呀,红烧海味就要归入海的味道去了,而校长也总是这样拜托家长:请给孩子们带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而每次吃午餐的时候,还要唱上这么一曲歌曲:好——好——嚼呀,把吃的东西, 嚼呀,嚼呀,嚼呀,嚼呀,把吃的东西……每天还轮流有一个孩子在中间讲讲他乐意讲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有趣的午餐哪个孩子不喜欢呢,哪个孩子会认为这样的午餐不是人间的美味呢?而联想到我们孩子的吃饭,我们以古训教育孩子:食不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能不味同嚼蜡呢!下午,如果上午的课程都学完了,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去散步,在散步中,老师会借此机会给孩子们介绍各种昆虫和植物的知识,在孩子们完全放松的`心灵里播种下生物学的各种知识。
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有一次,学校里要运来一辆旧电车作为教室,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大的电车,没有轮子,怎么可能运到学校里来呢?他们很想亲眼看看这一重大而又神秘的搬运过程。电车是在晚上运来的,于是,校园里出现了这奇异的一幕:当电车被巨大的牵引车运来的时候,那些为了看这神奇的一幕而特意带着毛毯睡在学校大礼堂的孩子被老师喊醒了,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电车,那时候,还没有起重机,人们在电车下垫上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一点滚动,慢慢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校长乘机解说着:好好看看,那个叫“滚轴”利用滚动的力量,就能移动那么大的电车。孩子们认真地看着,他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看到这一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
学校,不应该只是文质彬彬的知识传授,它应该创造各种活动,让孩子经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体验。那么当孩子们终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回忆曾经的学生生活时,不会只是记住了几个词语和几篇文章,随着记忆飞弛而来的,还有那和纯真的童心相交融的各种欢乐的经历!巴学院组织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帐篷露营活动,虽然那帐篷是搭在礼堂的,但是当孩子们终于支好帐篷的时候,他们在各个帐篷间飞快地穿越而过时,当他们从帐篷里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听校长讲各种国外经历的时候,你能说,孩子们还没有找到那种“露营”的感觉吗?为了让孩子们试试自己的胆量,学校开展了一个“试胆量”的活动,几十个装扮成妖怪的孩子躲在墓地里,其余的孩子去找妖怪,孩子们终于出去找妖怪,在找妖怪的路途上,他们也终于测出了自己能忍受多少的恐惧。
那些扮妖怪的孩子因为躲在墓地里没有人去找他,有的吓得哭了起来,被老师领了回来,有的被蚊子咬了,但无论是谁,都并不后悔,即使那些哭的孩子,很快也破涕为笑了,这泪水浸透了孩子成长的欢乐。还有很多这样的活动,像到海边游泳的温泉旅行,请来农民老师教孩子们去田间劳动,到名胜之地去野炊,为参加战争的校工阿良开茶话会……所有一切的一切,让孩子们经历了多少的欢乐与激动,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成长起来,伴随着这种成长的是孩子们各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一颗慢慢长成的敏感丰富的美丽心灵。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林宗作校长,他是巴学院的精神领袖,代表着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他虽然是校长,却本着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始终和学生站在同一层次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着各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当小豆豆的妈妈领着被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院报名的第一天,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的考核就是让小豆豆随便地说说自己想说的事情,这一说,就是整整四个小时,而校长就在旁边饶有趣味地听了四个小时。听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讲了四小时的话,就是孩子的亲身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日理万机的校长却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做到了,也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而这样的事例简直太多了,他拜托家长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为的是让孩子不会受好衣服所累,能自由活动,也不会因为衣服弄坏而受家长的责骂。小豆豆因为钱包掉在了粪池里,便用长把舀子从厕所的掏口舀,舀出了很多脏东西,校长看到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放回原处。而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折射出校长多少深厚的教育思想:孩子总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干一些我们大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就是走进儿童的思维方式,引领孩子以这种思维方式合理地干完这件事情,直至满足他们的需求与好奇。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高桥君树立自信,体会成功,校长举办了一个运动会,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君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高桥君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体会到了他以后也许永远体会不到的成功,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本书是黑柳彻子自传体小说,书中发生的故事大都是真实的。而文中提到的各种人物作者都在后记里作了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担任一公司的“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从巴学院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鉴定专家。阿泰成为美国一所著名的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对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院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了不起”所能形容。
面对这样的一所学校,面对这样的一个校长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它简直是教育上的一个乌托邦,但是它又的确存在过,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时二战期间的日本,避开了战争的炮火,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生活与学习上的世外桃源,于斯时寻找净土,于次地觅天堂,小林宗作校长做到了,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记得肖川博士曾经这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次令他们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从巴学院出来的孩子可以自豪地回答:我们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宽松、宽厚、宽容、自由、自主、自信、温暖、温情、温馨、成功、成才、成人的巴学院的校园文化中,走出了一个个健康、向上、乐观、丰富、激情梦想、灵气的孩子,他们有勇气面对一切!改变一切!创造一切!
曾经有这么一所巴学院,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过,它向世界倾泻了它的纯洁和馨香,它的烈焰散发出满腔的热情,最后在二战的炮火中消失在冷漠的时光中。它消失了,但它还活着,因为巴学院的生命已经遗传为不朽的精神!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编写而成的一本书,在一个个充满童年乐趣与启迪纯真心灵的智慧故事中,我与主人公小豆豆一起分享着快乐与悲伤,一起感受着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
书中的小豆豆是一个普通的一年级学生,但她又与众不同,在她身上聚集了许多小孩没有的个性:第一天上课因为觉得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不一样,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因为喜欢宣传艺人,全然不顾老师的讲课而站在窗边大声和他们打招呼;没有宣传艺人路过,她就向小鸟问好;美术课上,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
学校老师接受不了她的“调皮”,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就这样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退了学。在一般人的眼里,小豆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她的成长令人担忧。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有这样一位有个性的学生出现在我们班,我想大概我也会感到头疼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她却在一所全新的学校被校长称赞:“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什么使她成为了好学生?我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爱她、理解她的妈妈。都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的确,小豆豆的妈妈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虽然小豆豆因为调皮而被迫退学,但是妈妈却没有对她进行训斥,而是帮她找到了一所适合她的学校——“巴学园”,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是一个开放、自主、平等、没有束缚的成长园地。这里的课程、纪律甚至学校的环境设备,都与正规的学校不一样。在这里,豆豆接受了适合自己的教育:学会了关心别人,懂得了平等尊重,理解了宽容真诚。
学校的大门是两棵非常矮的树,没有围墙,学校的教室是由废弃的“电车”形成的。整个学校就只有50多个学生,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而决定的,想先上哪门课都可以。如果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计划,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寺庙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些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校长还请了一个农民给孩子们上课,从除草到播种到施肥,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他们都拥有一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树。这种教育让人很羡慕,是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学习的`老师,任何一个时刻都是学习的时刻。或许校长独创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可在我看来,这种看似“乱糟糟”的教学方式却很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志向,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这才是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个性。
更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校长——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第一次见面,校长很认真倾听了小豆豆4个小时的“长篇大论”,这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啊!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看到后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豆豆爱钻篱笆,衣服总是弄得一条一条的,为了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玩耍,校长请家长们给孩子穿上最破烂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他也都一视同仁。让人尊敬的校长唯一一次发火是小豆豆偶然碰上的——在厨房里,校长冲着一个女老师发火,因为女老师对残疾的高桥君说了一句欠考虑的话。想想我们自己,天天都在用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刺伤某个学生稚嫩的心,而小林校长却始终做到尊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们的个性,“以人为本”,看到这,我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
巴学园每天的午餐都必须有校长规定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而制定的营养午餐。到了晚上还可以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运动会的每个项目都是校长策划的,每个项目都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个在一般人眼中是残疾人的叫高桥君的孩子,在运动会上成了巴学园的骄傲。巴学园每天都发生着奇奇怪怪的事情。小豆豆可以在这个学校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对于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学生”,小林校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平等,以至于学生散步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排成整齐的队伍,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到了知识。校长高超的教育艺术逐渐激发着学生对老师、对学校以及对学习的热爱。我想,当巴学园里的所有孩子为听到“巴学园是坏学校”而感到愤怒,并把他改成“巴学园是好学校”的那一刻,小林校长应该是最幸福知足的时刻吧!
孩子探索未知的欲望总是很强烈,当学校宣布将有一辆新的电车教室到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膨胀了。大家都在讨论这辆电车会从什么地方开到学校来,电车的轨道怎么铺设进学校,他们渴望能够亲眼见到。小林校长捕捉到了孩子的心,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知欲,允许他们带着睡衣和毛毯夜宿在学校,等电车的到来,亲眼目睹新的电车教室是如何进入学校的。这对于只有上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而言,夜宿学校肯定是一百个不放心,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可是小豆豆的妈妈却独有创新,终于小豆豆在那个晚上,亲眼看到了电车进学校的过程,这无疑是书上学不到的,是校长和妈妈让小豆豆获得了其他孩子不可能收获到的知识。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说过: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成人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我们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天真的性格,可我们成人却常常从自己的立场,从我们的视角,借着爱的名义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理解地蹲下来问问孩子需要点什么,因为不理解,所以我们常常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我们是否应该考虑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责骂;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限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小豆豆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看完了整本书,让我欣赏到了真正理解孩子,给予孩子自由的母爱以及小林校长独特的、“不可思议”的教育魅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想这不仅仅是小豆豆的成长旅程,也让我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电车之行”,这是这个暑假最有收获的智慧之旅。
“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这是小林老师说的,是的,要是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件件未经雕琢自然的璞玉,这些璞玉或许会有差异,但是,要相信,都是能成大器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能工巧匠,耐心,精心,赋予爱心的雕刻,这是一个漫长而重大的过程,但是却是那么美丽且极具意义。作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窗边的小豆豆》心得12-29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心得11-13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3-05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03-05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3-16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书笔记10-04
(实用)《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7-08
(荐)《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7-09
窗边的小豆豆心得体会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