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目送》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目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送》读后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的这段话,像留意地吹掉陶瓷上的灰尘一样轻轻地飘入我的眼帘,但却软软地划开了我的心。
《目送》中的孩子踏上那条叫做成长的路途,他已充满力量,蓄势待发,急着去披荆斩棘去开天辟地,再也不能忍受母亲对他缠绵的爱。于是只是吝啬地留给她一个无情的背影。着背影轻飘飘却冷得彻骨,灌入母亲的瞳孔里如同倒入一股寒风。母亲只能目送他,最终她双眼中燃起的火光被寒风吹灭,没有任何火星的残留光亮,只剩下一滩湿漉漉的灰烬,散发着草木香灰的悲凉后调,沉淀出无奈心酸的轮廓。她不得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思绪被拉扯回那段生了锈的时光中。“文韵!走慢点,妈帮你背书包送你进去吧!”母亲的嗓音突兀地闯入寂静的校园。我不耐烦地转身对她翻白眼,“不用。”冰凉的'声音反射出冰雪更加凛冽的光。而后头也不回地走了,我用背影告诉她:不必追。于是她站在原地目送我离开。而那句“不用”的话语断在阳光里看不到痕迹,但是谁都听得到那些痕迹破裂在她的内心深处,千沟万壑。唯独我选取捂住了耳朵。
如今想来,这段回忆在我的心上践踏出一片空荡荡的疼痛。甚是愧疚,懊恼自我当初为何不给母亲爱我的机会,为何还要伤害她呢?只是正因嫌弃她穿得像大婶,怕给自我丢脸?我真是不孝啊。要补偿还来得及吗?
之后我常梦到这样一个梦。梦中,我和母亲分别,我离去的背影牵扯着母亲绵长的目光,我不断回头,瞥见她的目光里盛满温柔,仿佛夕阳一般笼罩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她涟漪般徐徐散开的笑容抚醒了一大簇绚烂的野花。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但是请在离别时,回一次头,给那个目送你的人一个微笑,哪怕只是轻轻的一瞥。趁此刻,趁她还在。当记忆的时钟缠上碧绿的爬山虎与白色的野蔷薇穿插在咱们灵魂的空隙时,才不会留下遗憾。
《目送》读后感2
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课
封面,是绿的渲染。七十三篇散文,写尽人生的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目送,是别离的开端。目送着父亲的棺木进了火葬场;目送着母亲日渐苍老;目送着孩子长大成人开始嫌弃自己……眼睁睁看着一些东西从身边走失,珍贵的亲情、友情,因生命的期限而破灭。
无意间意识到,“华飞”好像现在的自己。我们,变了。在我们小时候,稚嫩的时候,对身边的一切倍感好奇与新鲜。我们为每一个未知和全新喝彩,那时候,父母也会笑,陪着我们一起“欢呼”。父母像没有思想的,心里的快乐只为我们。可他们老了,我们却变了。我们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我们抱着理所应当的心态,认为父母看到的可爱的、神奇的、新颖的,就只能淡定地看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以为他们的阅历比我深,见的世面比我广,当他们变成一个“好奇宝宝”,在我面前手舞足蹈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我会无语、会尴尬、会难为情,敷衍几句“嗯”“哦”就了事了。在作者的这个角度看,我才觉得,我仿佛是抛弃了他们那般的狠心、对待陌生人那样的冷淡……
当我们有一刻嫌弃父母时,我们就应该想起,在我们幼稚的时候,是他们填充着我们一个个可笑的`梦。我们也应当记得,我们要以同样的回应去对待现在的父母。
渐渐地发现,看别人的人生,才会认识到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课。也发现,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一份事业时,他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却遗失了生活中的很多点滴。就像作者不知道杜鹃是杜鹃,与自己一墙之隔的那个邻居是谁,不知道生米里的虫用水泡泡就全能出来了。
或许,从稚嫩蜕变到成熟,经历了很多之后,看世界就会觉得一切似曾相识。曾经的我们,曾经的他们。我们可能要热爱生活;我们可能可以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可能可以记下每个生活中的瞬间;我们可能可以……
“一串红,二悬铃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针松,六月雪,七里香,八角茴香,九重葛,十大功劳。”……先人仿佛有意布下这朦朦胧胧的生活规律。我们或许可以拨开每一朵绿叶去看每一朵鲜花……
《目送》读后感3
前段时间,我和儿子一起阅读了《目送》。这本书是龙应台“人生三书”的第三本,是一本情感性的文集。全书包含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衰老、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龙应台深邃、忧伤而又细腻温暖的文字,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亲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是《目送》中最为经典的句子,也是流传最广的。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感慨,更是一份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索。当子女长大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便不再像儿时那样亲近依赖父母了,此时尚未读懂人生中最深的亲情和眷恋;经过岁月的历练,光阴的浸染,当子女能体会这份浓浓的厚爱时,父母却已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老去,最终留下的只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读完全书,我掩卷沉思,一缕淡淡的忧伤在我心间萦绕。比我高一个头的儿子即将中学毕业了,这也意味着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回首这一路的携手,总有一些温馨的画面定格于记忆的深处,挥之不去。当我牵着他的小手,将他送进幼儿园大门时,他不停地回头,在人群中寻找着我,小小的眼眸中盛满了依恋,这时我的心总是变得很柔软。一眨眼的功夫,他上小学了,每天晚上,他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我捧着一本书读着,柔和的灯光下,这一刻静谧而美好,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凝固,我们相处的时间再久一些。很快,儿子上中学了,随着学业的加重,他也越来越忙碌,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留给我的只是匆匆而去的背影。我有些失落,但很快又释然了:你有你的方向,而我不必追。
人们常说,龙应台有一支从容的笔,一个个平凡的文字在她的笔下熠熠生辉,道破了世间百态,是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我问儿子读完了这本书,有没有什么感悟?他沉吟片刻,告诉我:“妈妈,我想到了两个字——珍惜。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相处的每一段时光。”听了他的回答,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亲子阅读使得这本书在儿子的心里留下了印迹,也为我们在心灵上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被书香浸染的光阴真好!
《目送》读后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每次读到龙应台的《目送》中这一段话时,我内心总有一些触动,像是听到一首老歌,读到一首动人的诗歌,串起了心中的千丝万缕。
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还是在练习册上,当时只关注到文章的情节——简单又温馨。文中父母与孩子间的亲情平凡而又熟悉,像你也像我。
再次重读这篇文章是一个月后,我的目光被最后这段话紧紧的吸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巧的描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朴实的语言,细微的小事和沉淀的情感,却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波动,心灵上的触动。
其实,细细想来当父母在转角说出“不必追”时,心里应该非常的心酸。人生在世,有些事不想做,有些事却又不得不做。当人被冠以“父母”的称呼时,好像就必须为了孩子做些什么。好比他们一方面舍不得孩子离开自己,一方面又害怕因为自己短浅的目光耽误了孩子的远大前程,不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为了孩子,他们只能硬起心肠说“不必追”。
送别总是令人感伤的,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身影,却又无力阻止,或者说不能阻止的父母应该会更伤心。对说出“不必追”的父母来说,这时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孩子开口说一句“我留下”更动听的语言了。虽然这话也许只是说说而已,也许只是一种暂时的.触动,但却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欣慰,它告诉了天下的父母原来在他们舍不得离开孩子的同时,孩子也舍不得离开他们,它告诉孤独的父母自己仍然是被需要的,它告诉目送的父母不必担心爱就在心间,这也许才是爱的传递,亲情的延续。
然而更多的人,选择留给父母一个坚定的背影,一颗决绝的心,一间空荡荡的房子,没有那句“我留下”,没有离别的不舍,没有眼中含情。这个时候父母的眼中除了不舍,除了担心,会不会多了点凉意呢?或许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但是只要父母还在,亲情还在,爱还在,又有何惧?爱不止是父母对孩子才有的感情,孩子对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是不是也要适当的表达出来?
那些离家的孩子,下次出远门的时候能不能回头看看,看看那对逐渐年迈的身影,对他们说一句“回去吧,别担心”或者“我留下”?
《目送》读后感5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对亲情和作者周边人物的感悟,写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老去,各种真实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来读《目送》,颇有共鸣感,经历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欢《目送》中的一句话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让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时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级时那大大的书包几乎能把孩子带到,到现在,孩子却不愿依赖你了,独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是多少次这样目送孩子的离去。父母的日渐老去,我对父母的依恋依旧继续着。
岁月的流逝匆匆,心里更加深深地体会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这世世代代的轮回,上苍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没有人能改变上苍的决定。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读后感500字6
细雨婆娑,老树抽出新芽,枯木又开花,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一砖一瓦都
是父亲堆砌的坚毅,在未来的图腾里,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曾经,我也像龙应台笔下的儿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气,任性,我有过无不及,当我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深深的宠爱时父母却已日渐老去,在生命的长河上将与我渐行渐远直至生死两隔。时间
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满怀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长路上行走,蹒跚学步到稳步单车,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黄发垂髫到青丝及腰……我愿时光是个善良的人,让
我有生之年能让父母幸福,我愿时光是个魔术师,能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让白发变乌丝,我愿时光能慢一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依旧会记得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母亲撑着伞来接我,漆黑的夜幕里,滴答的雨声里,母亲微凉的手牵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后依旧记得父亲厚实的手牵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阳把
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站在记忆的这端看着往事里的片段,目送着母亲牵着长发微湿的我穿过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亲带着小小的我在夕阳下越走越远消失在地平线那边……
《目送》读后感6
龙应台的文字向来都是细腻动人,富有人生哲理的。她的文字总能给我带来心灵上的纯化,宛如一场春雨洗涤我的灵魂。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都被我采下,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美感真的是稍纵即逝。有时它来自于大自然的某一处。许是一片落叶翩翩落下的瞬间,许是一只母狗哺育自己儿女,每个片刻都稍纵即逝。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与龙应台一样。善于发现美,摘录美。而我也被自己列为了忙碌奔波的一族。每天清晨面对这蓬勃的朝阳,睁开那朦胧的睡眼,醒了,叮铃铃,又放学了,周而复始。经常抱怨着人生为何如此平凡无聊,生活是那么无趣。
龙应台的这段文字给当时的我无非是一个很沉重的启示,那时的我是那么无知浮躁,甚至于连“美”都不常发现。其实当我们走在上学的人行道时,棵棵绿树挺拔直立,片片绿叶儿互相推攘,风儿刮过耳边的沙沙声,无疑是一种美。当在马路上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牵着手,散着步,这无疑是一种白头偕老,相濡以沫的美。野草在夹缝中顽强求生,努力生长着,这无疑是一种不懈奋斗的美。生活中不乏美的身影,只是浮躁的我们被蒙住了双眼,让这种种稍纵即逝的美逃离我们。我们要懂得发现美,享受美,温暖美。
我们生存在这浩瀚的宇宙中,生活在这温暖的行星中,生活在我们热爱的土地上,度过这我们的一生。可是又何尝有多少人懂得生命的真谛。21世纪是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浮躁而忙碌的时代。想想,当我们坐地铁时,看见的都是什么?是一排排拿着手机刷微博上网的一颗颗迷茫的心。当我们知晓“3。01昆明”惨案发生,看到的`又是一颗颗无知愚昧的心,他们许是为了钱财伤人性命,许是为了他们那可笑的信仰。他们在追求些什么?寻找着些什么?执著些什么?我不懂。人的一生何其漫长,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着。可是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为了什么而追求。而我也不全都知晓,只是单纯的懂得了一小部分生命的意义。也许便是“爱着,懂着,真正地追求着。”正如龙应台所说:“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
在这世间到处都是“尘埃”,遮蔽着我们的双眼,我们应该学会透过这层层迷雾看懂“什么”,知晓“何为活着。”
龙应台曾在序中这样写道:“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不一样的“明白”。而我来到这“花”前,感悟了人生,感受生命的真谛,感受到了从前未曾有过的宁静,只因它的文字温暖而深沉。
《目送》读后感7
一直很爱看书。
得一本好书,如遇一知己。为它,可不食、不睡,不理世事,只想找一个角落静静地与它相伴。
曾有几次,睡前开始看一本新书,入了迷,索性熬个通宵读个痛快!待到东方既白,鸟儿欢唱之时,书看完了,人却垮了!
这样的看书方式,心灵得到了滋养,身体却遭了殃。不可取也!
后来决定改变阅读方式,睡前尽量只看散文或杂志。
说到散文,在此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龙应台的《目送》。
一直不太关注畅销书,因为我自认是个守旧的人,新东西往往不合我的胃口。那日上当当为孩子购书,不知怎么就进入了畅销书推销页面,看这本书评价极好,鼠标一点,就把它买下了。
过两天书到货,打开,在扉页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突然就怔住了!一种道不清的忧伤从心底漫漶开来,眼眶渐渐湿润了……
这是一本描写亲情的书,一本温暖的小书。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描写了她作为女儿、作为母亲的幸福、困惑、无奈……
从这本书里,你再也看不到那个笔锋犀利的女子,她变得温婉、柔情。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写孩子对自己由依赖到独立,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目送》中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感人肺腑。
亲情常常是平凡的、琐碎的,有时甚至是令人厌烦的。但当风雨来临的时候,它却总是你最强有力的支撑。亲情,虽不如爱情绽放时那般热烈,却更持久、更无私。
无力抓住、无法回报的亲情,会成为永远的痛。
你离爱你的父母越来越远,你爱的孩子也离你越来越远……看着你最爱的人渐去渐远的背影,你只能在背后默默地目送。有些心酸,有些无奈,却难以改变。
有多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那么,马上行动,打一个吧!告诉他们,你有多爱他(她)!
有多久没好好陪子女玩一玩了?那么,放下工作,陪他(她)好好过一个周末吧!
《目送》读后感8
《目送》是龙应台整篇《目送》的开序篇,淡淡的文字蕴含了浓浓的父女情、母子情,几许慨叹,几番唏嘘,尽在其中了。掩卷沉思,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父亲。
当女儿带着青春期的咆哮以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向我涌来,我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独生子女的标签是他们特殊的符号,在前无版本可借鉴后无来者可重复的今天,厚厚的教育读本都是纸上谈兵。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现实与理想的的错位,困扰着我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母亲。
我清晰地记着女儿在我面前倾诉她的第一次被欺骗后的痛哭流涕,我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对女儿说:“只有经历一些,才能明辨是非,只有经历许多,才能返璞归真。”当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是否已开启了目送女儿的程序?在生命的长河里,我目送着女儿从一开始的彷徨迷离到后来的'坚定从容,从一开始的跌跌撞撞,到后来的渐行渐远……在时间与等待中,我静等花开。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我的父亲,一个给我生命,带我成长的男人。不知从何时起,父亲迷上了种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每次他把菜往家里一放,就立刻启程回家,从不做过多的停留,跟他说了很多回,叫他多休息下,吃个便饭再走,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像头犟驴。只是,我心里知道,他怕惊扰我们太多,怕给我们添太多麻烦。而且我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缘于我所说的一句话“现在的蔬菜太不安全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他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所以,种菜成为他最大的事情,所以,他种的菜吃在嘴里是安全的,含在心里是幸福的。每当看到静放在家里的蔬菜,想起他一个人踯躅回家的背影,就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
从何时起,我细数自己额角的皱纹,却骤然发现父亲头上日益增多的白发;在感叹岁月催人老,体力大不如以前时,却兀地发现父亲爬楼梯时的一步三歇。父亲——再不像以前的硬朗,他老了,真的老了。
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攥紧手中的幸福,珍惜每一个我爱的和爱我的人的渐行渐远的背影。
《目送》读后感9
生活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目送》,简单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个温馨时光的剪影所剪贴而成的幸福画面。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阳光般,暖暖的。
龙应台,一位孩子的母亲,一位母亲的孩子。我为后者,但年龄远远有差,人生轨迹也全然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闲适,温馨,怕是到了作者写时的年岁,也会凭添一份责任与感怀吧。
喜欢她笔下的母亲,越长大越像个孩子,慈祥而可爱。虽然,年老的迟钝让其记忆力衰退到几分钟前的事都全然忘记,但那份不变的关怀与对她的孩子”雨儿“的爱,永远不变。
喜欢她笔下的儿子,望向母亲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天晓得你说这句话是心中是何种心情。十七岁,固执得想证明自己的'独当一面,成熟却青涩。说妈妈像孩子,妈妈的眼里,孩子却永远是孩子。
喜欢她笔下的小可爱们:水光粼粼的小溪里,睡梦中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让人不舍得翻书,是怕书页的响动扰了天鹅的美梦哩。窗外是火红烧天的凤凰花,溪里是鱼虾戏水于潺潺之间,野蛇趴在石块上晒太阳。多么勾起回忆的同创场景,让人穿越时空,真的找回那时的自己。
喜欢她笔下满满的诗意。有一种寂寞,忙忙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学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何当时就没能觉出那是怎样一番天地间唯我一人的孤独使然。
喜欢她笔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几十载并肩共行,几十载风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淡淡的亲情,却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离。
喜欢她笔下的小幸福、小温暖。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读到这儿,顿觉周身都暖暖的,却不暖得热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觉得心里有了一种力量,背后有了一种信念,一种支持。
《目送》读后感10
20xx年的暑假即将结束,在这个假期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这个词。
《目送》,这本其妙的书。淡淡的文字,平淡的语调,细腻的感受,完全没有华丽的影子,也没什么大悲大喜。但却能让人很认真地读下去,在无形间净化着我们那被尘埃腐蚀的心灵。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多么朴实的文字,却触动了我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仔细想想,好像也真的是这样。年幼时的我们,总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向着朝阳迈去,而顺着我们的背影一向倒退回去就会发现,在那个最隐蔽的角落里,总有一个或两个人,他们的眼神,从我们出此刻这世界上时,就从未离开过。他们或许期待,或许渴望我们的一回眸,一丝观注,但我们一向没给过。即便如此,每一次看他们的眼神时,那里总是带着说不清的深情与期盼。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我们也成为那个望背影的人时,才会真切的体会到父母那份痛楚与沉默。小时候父母把我们当孩子,父母老了我们把他们当成孩子。那时,我们可能会懊悔,懊悔以往的无知,但时间不留给我们一点机会,我们想告诉自我的'孩子这一切的感受,可被时间悄声无息地挡住了。时间让我们变了,让我们懂得了一切,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
不管是时间也好,亲情、感情、友情也好,该经历的会经历,该遗失的会遗失。生命是一条无法回转的轨道,我们必须按照这轨道上的路标走,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些感受只能一个人体会,有些眼泪只能一个人掉,有些痛苦只能一个人承担,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个人走。明白了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长了吧。
《目送》这个光阴岁月的故事是属于别人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在时光消逝中成长度过,我们的皮肤会由光滑到粗糙,我们的背影会由高大到佝偻,我们以往拥有的也都会一一消失。这看起来是一场永恒的遗憾,但我们却能从这一次次的目送中提炼出最纯净的心灵,最温馨的回忆。
龙应台的文字是我最欣赏的,它如清晨的雨露,清新朝气,如黑暗的火焰,温暖明亮,带给我一种很平静的感觉。在这喧嚣杂乱的社会中读着她的书,我的世界竟也莫名的变得安静了......
《目送》读后感11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作者叙写自己送儿子去上学,幼时手牵着手穿过几条街,母亲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待到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作者一直等候儿子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再往后,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此种落寞,让她回忆起自己当年由父亲送去任教大学报到,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她还站在原地。
或许是自己还年轻,作者传达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彻底体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并表达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铭心的伤痛。即使龙应台说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依然感激于他的分享。
《目送》关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见刀光剑影,唯感清风拂面、动人心弦,处处都有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皆是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书中还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时间”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两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让身为子女的我们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即将成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这世上,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够更长一些、希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点……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再多的“伤逝”与“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在幻变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目送自己的时光和故事,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1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目送》
政治课,老师谈起走读生在学校附近租房的现象。这种事已屡见不鲜,算不上什么好谈资,老师却认真地说:“好好珍惜,这或许是你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后三年,能够朝夕相处的三年。我的孩子很小,只有这时候我才觉得他完全属于我,所以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我怔愣了半晌。
初中时,每当我对爸妈的唠叨不耐烦时,爸爸总是半开玩笑地说:“现在你还天天见得到我们,等你高中住校了,就是每周见一次了。上了大学之后呢……”五指之间仿佛还存留着昨天,再回首竟已是三年。
小时候,我的世界很小,城中居民似只有爸爸妈妈等一干亲人,以及几个要好的朋友;小时候,我把亲情看得很重,唱一首亲情主题的儿歌,都能被感动。
长大后,我的世界很大。别的国家的人纷纷涌入我的城池,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亲人们被挤到了城墙边;长大后,有什么开心的事,最先想到的是告诉闺蜜。亲情如同微量元素,虽必不可少,也不复当年的位高权重。
平日里看那些描写亲情的文章,所谓的“心灵鸡汤”,打动我的甚少。很大一部分写的是成年子女与垂垂老矣的父母之间的故事,与我的生活脱节。然而,《目送》却触动了我。
儿子华安从背着五颜六色书包的小不点,长成了拥有独立世界的青年;父亲由一个健壮的中年人,变成了走完生命历程的'一片落叶。龙应台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
仿佛是一条直线,我是线上一点,左右两端载着亲人无限地延伸。如年龄间不可缩短的距离,我追不上,跟不紧。
仿佛是一场华丽的表演,锣鼓喧天后一阵短暂的寂静中,我再睁开眼,舞台上只剩下我一人演着独角戏,镁光灯打出我瘦削的身影。
仿佛是束吹散的蒲公英,左冲右突,毫无头绪地被风赶着往前,而与同一株上的其他“小伞”分离。
不过,不必担心。远隔千里,羁绊便延伸一千零一里。直线再无止境,也依旧将我们系在一起;自导自演的独角戏,也有亲人在台下注视鼓励;告别了故居的蒲公英,终无法抛弃深情的土地。
会有独立的生活,会有淡淡的落寞,会经历生离死别,会学会宠辱不惊。会有,一切都会有。凝望那至亲的背影,送上衷心的祝福。当我沐浴过岁月的长河,品尽世间的酸甜苦辣,当我亦垂垂老矣,摇扇坐在河畔柳阴下,最思念的,必是亲情的香茗。
《目送》读后感1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书《目送》中的一段。龙应台,这支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也会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在此之前我读过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都是用尽了深沉和喜悦的笔锋,写尽了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惊叹和感慨。而《目送》却是思考着生与死的人生大问题,在写父亲的逝去、母亲的.垂老、儿子的远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的同时还写失意、失败、脆弱和放手,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我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我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此刻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我的视野时,才明白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于是,我读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话。一下子,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明白,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明白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能够这样想象吗?
感激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读后感14
合上《目送》这本书,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想到日渐苍老的父母在目送我离家时的背影的不舍,想到终有一天我也要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走远,最终消失不见。从温情的开始到残酷的结束,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从不停歇。
我不明白龙应台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写下这七十四篇散文,把欢乐的痛苦的回忆一字一句的剥开。也许人到中年的她早已懂得了时间的无言,生命的无奈,所以才能够用如此冷静而又温情的文字写下这些记忆。从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到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前行。每一篇都不仅仅是对亲情友情的怀念,更是对自我人生的反思。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家和亲情。
她写“家”,小时候,我们觉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长大了,有了伴侣,觉得有伴侣的地方就是家;再之后,有了儿女,有儿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之后这些家会怎样呢。大多数慢慢地就散了,父母会离开,伴侣会离开,儿女也会离开,到最终也只剩下自我一个人去应对人生,独自应对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时候,那个天真无邪的年纪,最爱的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每一天早上热腾腾的牛奶,还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之后长大了,却越来越想逃离,最爱的变成了哪个明星,哪件衣服,哪个新发型,开始拒绝父母的关心,厌恶他们的唠叨,把他们拒之千里之外;而此刻十七岁的我背上沉重的背包,踏上去远方的列车,开始人生的新旅程。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两棵为我遮风挡雨的大树,一个人应对生活,最爱的变成了每一天晚上家里打来的那一通电话,是他们从家乡寄来的小吃,是每次回家的相聚。家真的是仅有离开了才会想念,那样温和的踏实感也仅有家才能给的了。
可是有一天我终将远走,而他们也终将离开,家就只变成了一个符号,一段记忆,告诉我在这段孤单的'旅途中也要坚强的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而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在这本书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明白了父母的无奈,艰辛,隐忍,付出。以往种。种不理解,种。种埋怨都化为乌有,以往的每一次争吵,每一次怄气,都变成了愧疚。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养育了我,我开始懂得了他们的眼神,开始明白他们每一次的目送。
也许最终的目送难以避免,也许生命的轮回我们无法抗衡,但在不得不放手之前,请好好珍惜爱你的人。之后也要坚强的应对人生。
《目送》读后感1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我对《目送》的第一印象。
那时,它出现在某次月考考试中。短短的一片散文,读来却有一番苦涩的滋味:关于时间,关于亲情。
儿时,我们离开父母,去了“外面的世界”,头也不回。爸妈就站在离别的'车站,目送我们离去,在我们被外面的世界吸引时,独自承受落幕的落寞。或许,他们也和龙应台一样,“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也没有,让夕阳把两代人的影子分离,拖着蹒跚的步子回家。任街口的告别无力、风化……
待事业有成时,回头一瞥,会很惊奇得发现——就是现在也有这种感触——爸妈头上,怎么多了那么多的白发,眼角的细纹是何时,织得那么密,那么深!
在那个年代里,爸妈已算是晚婚一族。故在我出生时,爸爸已近而立之年。而今十七年过去,在老师还在谆谆教诲早恋的弊端时,已经有胖嘟嘟、白嫩水灵的孩子唤他们“阿公”“阿婆”了。今年,我又多了个可爱的小侄子,昔日玩耍的表姐堂姐们都为人妇,相夫教子,好不幸福。妈妈才是徐娘半老的模样,因为他们的到来,却不得不提前迈入“欧巴桑”的行列。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不知不觉中,爸妈开始老了。来到台州这个“新城市”也有了十年,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的十年,当中的艰辛坎坷有谁知晓,其间的苦,又如何能说。岁月磨人老……
几十年前,爷爷目送爸爸远去,赴杭求学;两年后,爸爸也要像当年的爷爷一般,目送我离去。儿女就像林间的鸟儿,离开了此地,之后半年、一年,甚至永远都不会来。
直到双亲离去,才赶来见他们的最后一面,“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有人说,夫妻之间,留下的那个最是痛苦;也有人说,最悲伤,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边是千年修得的共眠人,一边是十月怀胎的骨肉至亲,无论是目送谁离去,这身心便像是受了凌迟,掏心剜肉的痛!
人生自古伤离别,却阻止不了月的阴晴圆缺。短暂的相聚后,不得不久久地目送故人远去。
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目送读后感12-14
《目送》读后感10-12
目送读后感01-25
《目送》读后感【热门】07-01
《目送》读后感(必备)07-10
目送读书笔记08-30
《目送》读书笔记09-02
《目送》的读书笔记12-18
目送的读书笔记12-11
《目送》读书笔记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