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时间:2023-07-14 11:05: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1

  上段时间在图书室里借到一本王安忆的《长恨歌》,为着一份好奇心,我花了两天时间一目十行的读完了。从开初的漫不经心读起,读着,读着,竟然迷了进去,再读下去,开始夜不睡觉。为了看看故事的结尾,从书的中部起我就成了很为忠实的读者。

  原来小说也可以写成这样。散文一样的笔法,处处带着作者的成见,一篇篇的相对独立的主题,连缀到一起,成了一部小说。时间跨度是一个人的一生,三重的时代,半个多世纪的回望。人物也是相对独立的成篇,随着女主人公王王琦遥的人生经历,渐渐的展现出来。立足地是上海,仿佛一个上海的繁华的旧梦。

  处处看到了张爱玲的影子。流言、传奇还有旧式的繁华而落寂的生活。每一处的景色都写的带着上海的特色,每一处的繁华都是一场最终要收尾的梦。

  看完小说,我还是没能明白,这部小说为何要叫《长恨歌》。因为它不过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罢了,不过展现了上海的三个时代罢了,它为何要叫《长恨歌》?

  无论为何这样叫法,我还是时时看到惊奇的语句,一丝小小的针刺,触动神经最深的角落,有所思却不知为何而叹。

  整站读完,我发现了一个不完满的人生。或许,因为书中所有的人都没有一个完满的人生,所以应该长恨罢。不论是这个当年的选美的上海小姐,做了芯子的人生,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李主任的情人,付出一生的等候的女主人公王小姐,还是那个与她曾经相识相遇并爱她一生而不得的程生生;还是那个处处都是有着面子的却独独没有情爱的严家师母;还有她的青春的女友的安排。全部都是不完满的人生。

  面子的`人生与芯子的人生,你要哪一样?恩与义,情与爱,你要哪一样?结发夫妻多是恩与义,却最少情与爱,可以举案齐眉、百头到老,却也会是路是路,桥是桥。妻子当然还是放在家中的,是为了面子的考虑。情爱也还是要的,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社会的解放,一九四九年的成立,小老婆肯定也会是合法的。

  命运总是不由着自己主张的。弱小者,如王小姐之流,以一生的等候来成全人生。对于一切的命运,只是坚忍的自卫,别无它法。曾经繁华一梦,以为终身有靠,原来最后可以安身立命的只是李主任死前留给她的几块金条。她守着那几块金条,守到了老,没想到最后却为它送了命。强者,如李主任之流,有权有势,呼风唤雨,名利场中刀山火海,欺瞒压诈,睡不踏实,人生匆忙。是大千世界主张着别人的命运的人,也主张了王小姐的命运,结果还是更大的看不到的命运之手,主张着他的命运。书中安排飞机出事,他入土为安了。他的命运原来也不是他自己的主张。留下的王小姐在风雨人生中漫度着时光。

  命运也许根本就是命运,是谁也不能主张的。繁华后面原来是更大的落寂,人事之间的安排也不总是恰到好处的,总是错着位,从开始就错起,一直就只得这样错下去,错到后面成了长恨了。

  我不知道我读懂这本书没有,只是惊奇其中的一些句子,还有整站书读完的怅然。写的是上海,也现的是上海,所以还是有着生活的气息,虽然作者写得很繁华,但是其实读到后面我只在为着书中的人物着急了。这件事,这样安排应该多么好啊,那件事,为何这样发展。

  渐渐地明白了长恨歌的意思。因为人生本就是这样,并不是我想象,也不是你想象,它不是你安排,也不是我安排,所以,只会是错着走,难道不是长恨吗?好象除了叹气,就只得长恨了。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2

  看罢王安忆的长恨歌,里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说到女性自然是命运崎岖的王琦瑶,而男性人物则是满腔痴情不得解,一生默默无闻的程先生。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从最初为王琦瑶拍照开始,程先生便对外表娇媚,气质恬淡的王琦瑶动了心,那个温柔的身影一旦走进了尘封的心灵,就再也不曾走出来过。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有趣的景象:程先生带着王琦瑶和蒋丽莉两个人,一个先生带着两位小姐约会。程先生费尽心机想同王琦瑶套近乎,而一边的蒋丽莉却会错了意,阻挡在两人中间。程先生为这尴尬的局面憔悴了面容,蒋丽莉反倒越发殷勤,希望程先生能够一改颓废的气象,振作起来,不知道这忧郁原是因她而起。聪明绝顶的王琦瑶也不说破,只看两人的笑话,心里面自然而然的为自己的魅力暗喜。

  程先生是个好男人,他不曾直接打破蒋丽莉的幻想,只是私底下和王琦瑶联系,可惜的是他这种标准的老实人并不是心比天高的王琦瑶们心甘情愿的归宿。虽然为了王琦瑶的上海小姐竞选,程先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可是他既不是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子,也不是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也就无法完成自己的爱情童话。很自然地,上海小姐第三名王琦瑶乖乖地投入了手握重权的上海滩红人李主任的怀抱,从此开始了在“爱丽丝”公寓优越的金丝雀的生活。我们亲眼目睹了真情实感在金钱和权力面前的.不堪一击,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城市,在这十里洋场中的人也不免会被浮华之风慢慢地浸透了灵魂和身体,爱情是理想主义的幻象,而生活则是现实主义造就的囚牢。程先生真诚的情感,就这样像一团纸屑,被王琦瑶随意的抛弃在心门之外了。一颗赤子之心,敌不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就是人类美好的情感在现实面前脆弱的表现。

  繁华是旧繁华,梦是旧梦,然而王琦瑶不是旧王琦瑶了。当大腹便便的她与早生华发的程先生相遇时,正是她生活困窘变卖旧货的时候。是程先生鬓边的白发唤醒了她尘封的记忆,十二年漫长的离别仿佛是对于自己潦倒生活的一个最好的解释,正在她急切需要人帮助的时候,救星又出现了。当她再一次来到程先生的住处,看到那曾经留下她清纯时代美丽身影的地方,上海小姐王琦瑶无疑是感慨万千的。“其实只是一秒钟的时间,却有十几年的光阴从中关山飞渡,身心都是飘的,光和声则是倏忽而去。”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对于痴心汉程先生来说,这重逢是他生命中的又一次转机,这个可怜的老实人再一次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工资,帮助饥馑时期怀着孕的单身女人王琦瑶度过难关。

  程先生的结局一定是悲剧,这是毋庸置疑的。越是轻易可以得到的东西就越没有人珍惜,王琦瑶宁可不结婚倒贴康明逊也不肯委身于人品和才干俱佳的程先生。就像一心爱着他的蒋丽莉一样,程先生终究没有得到幸福。在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风暴当中,程先生无奈地结束了他了无生趣的岁月,像一片树叶飘零在上海夏天的暖风里。

  责备王琦瑶的冷酷无情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程先生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甘情愿,大概他的心里也是一直平安喜乐的吧。这让我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和他一样付出了所有却一无所获的盖茨比,又或者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游坦之,把阿紫捧在手心,最终也没有好下场。没有人会为他们流泪吧,因为这样的人早就从世间绝迹了。杨过和小龙女的童话只不过是用来安慰多情者的骗局,如今谁还肯为另外一个人等待十六年呢?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3

  听一曲长恨之歌,弦音挫挫;看一段前尘旧事,意韵娓娓。

  在这幕台上,我想看看那带着一股肌肤之余的性感的上海弄堂;我想听听那些鄙俗又有些影影绰绰云遮雾罩的流言;我还想见见那在嘈杂混淆中盛开的如花蕊般纯洁娇嫩的闺阁。上海女儿盛载的满堂心事最让人撩拨,上海上空俯瞰整所城市的自由鸽群最让人动容与嫉羡,它凌空而起,将城市的屋顶踩在脚下,又在废墟的瓦砾堆上盘旋,颇有劫后余生的味道。而我最想看的,莫过于王琦瑶前朝的繁梦三千,后世的璧陨黄泉。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女儿,一次机缘巧合被选为“沪上淑媛”。她的艳和风情都是轻描淡写的,不足以称后,但她的美却是家常的,是体现民意的美,故而她正合了三小姐这称呼。再后来,她成了“金丝雀”,成了爱丽丝公寓的女主人,她在旧上海的这座废墟里夜夜笙歌,却不自知,袅袅娜娜的身姿微泛着摇摇欲坠的浮沉后事。

  对于王琦瑶的悲剧结局,字里行间有着许多妙心的暗示。

  第一次去片场的时候,王琦瑶留意到一幕场景剧————“这就像是旧景重现,却想不起是何时何地的旧事。王琦瑶再把目光移到灯下的女人,她陡地明白这女人扮的是一个死去的人,不知是自杀还是他杀。奇怪的是这情景并非明惨可怖,反而是起腻的熟。”而这一幕场景剧与王琦瑶死前的境况如出一辙,也可以说,剧中那个死去的女人,正是四十年后的王琦瑶。

  再者,王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不能说全不自知。在竞选上海小姐成功后,王琦瑶竟然在舞台上哭了起来,为不可知的命运——“那天一身红,今天一身白,这预兆着什么?也许穿上婚服就是一场空,婚服就是丧服!”在梦的将醒未醒时分,属于她的繁华正悄然陨殁。

  在得知王琦瑶要竞选上海小姐的时候,片场的导演也曾经想说服她让她退出复赛,可惜那时的王琦瑶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看着王琦瑶走远,头也不回,她越是坚定,他越觉得她前途茫茫。”

  片场的导演一语中的,“上海小姐”这项桂冠其实是一片浮云,看上去夺人眼目,可是转瞬即逝,它其实是过眼的烟云,留不住的风景,竹篮打水的一场空。王琦瑶在小说的开始便被推置于到众星捧月的地位,而这里便已是她人生的巅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她也从这里开始走往人生的下坡路,她的巅峰是她香消陨殁的最成功的铺垫。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她成了别人眼中的交际花,被贴上情妇的标签,尝了一段露水姻缘;情缘流转于各色的男子当中,从未结过婚却早已为人妻为人母;暮年的她遭受女儿的叛逆,最终因一盒遗金被杀害。属于王琦瑶的时代仅仅留在她十八岁的那一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但尽管如此,她生命的底色终是灰暗的,可怜又可悲。繁梦三千,终不过璧落黄泉。

  为什么叫这本书的名字会叫长恨歌?我是把恨理解为遗憾的。书中每一个人物的人生都有不完满的遗憾,无论是蒋雯丽程先生还是王琦瑶,他们有着相似的悲惨结局,而全书也笼罩着淡淡的忧伤气息。

  王琦瑶的人生正是一首袅袅的长恨歌,黄粱一梦不过一世浮华,繁梦三千终归璧陨黄泉。浅浅流年洗净了王琦瑶一世的铅华,阴丹士林蓝旗袍抖落的不仅是似锦的繁华,还有她四十年的落寞与惆怅。

【王安忆长恨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王安忆长恨歌感04-14

王安忆《长恨歌》故事简介04-14

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评论四题04-14

王安忆:关于史铁生04-14

残酷的写实--重读《包法利夫人》王安忆(上)04-14

女作家王安忆(教师中心稿)04-14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03-04

长恨歌教学反思02-04

长恨歌读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