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我最喜欢的、看的最投入且最快的一本书。书的封皮是土黄色条纹软纸,捧在手心里非常舒服。先生将一家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平淡流畅,如细水长流,渗入心底。读起来平实温情、细腻敦厚,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其说喜欢《我们仨》,不如说喜欢杨先生一家那朴实真挚、刻骨铭心的感情。看完《我们仨》,我想起我的父母。
读毕,我不断地问自己,看着父母的老去,我该如何?我无法回答自己,眼前却总是浮现出这位睿智温和的老人微笑着告诉我的,陪他们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是啊,人生就是这样,走着,走着就散了。
人常说,与死亡相比,“老”是一种更能体现时间残酷的漫长过程。它在我丝毫没有防备的时候赫然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出现,在不经意间侵入了我的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清晰的记得,爸妈年轻时是那样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不经意间,发现身体向来很棒的老爸也会被小感冒袭击,多了瞌睡,老妈也会因为天冷,贪睡了一会。我从未想过父母会慢慢老去,腿有点弯了,背有点脱了,皮肤有点粗糙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爸妈批改作业带着老花镜的情形,我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竟不知这副笨重的老花镜何时放肆的躺在父母的鼻梁上,那么明目张胆,那么心安理得。是在我归家、离家的一次次往返中?在我大吵大闹任性的发脾气中?或许是我第一次离家求学时,或许是我第一次登台表演时,或许是我第一次外地上班时?
18岁,我离开爸妈去了西安上学,回家的周期从以前的一周变为两周甚至更长。回家的前几天,爸爸总会无数次打电话确认。你是这周五回来?坐的火车?嗯,是的。几点到?早上刚打电话说了啊,咋又问!噢,把东西带好,快到车站了打电话给我,好去接你。其实,我知道,并非我一个电话爸爸才会出现在车站。事实我也从未打过电话。大多数,我则一路昏昏沉沉睡到底,在大家匆忙收拾行李的聒噪声中爬起来,抓起背包就跑下车。人群中,我总是一眼就可以看见那个满脸皱纹,眼睛炯炯有神的中年男人。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更远的地方工作。这是一个被爸爸称为“适合居住与养老”的地方。我承认。只是我从未这样计划着自己晚年的生活是在一个远离父母的遥远城市度过,或让他们远离自己所在的城市与我生活。
爸爸__岁生日的时候,我正在参加单位年度工作会,会议休息间隙,随手抓起一张草稿纸,龙飞凤舞写了一首“诗歌”送给爸爸,拍照过去,又小心翼翼用短信编辑了一遍,发送过去。
过后,我已经忘了这件事。甚至回家还和他吵过架,惹他不开心。直到今年xx月xx日,二姐将老爸抄写的我为他写的“诗歌”拍照给我,从爸爸书写下来的行行诗歌中,我在这泛黄的纸张还保留着一层庄严和湿润的'光泽中,似乎看到爸爸满足的笑容挂满在那张褶皱多多的脸,我心里荡漾起一阵无比的幸福感,伴随着略微的酸楚。同样,我看见了自己写的,泛黄的纸片上自己用黑色墨迹钢笔书写的笨拙的字体,粗糙的“诗歌”。可是,就算这样,粗糙的话语也不是常有的。
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他写了一首。我不过只是在他__岁的那一年送了他一首连诗歌都算不上的“诗歌”。而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开心和骄傲。
工作后,回家的次数同样可以用周来计算,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周才是我回家的周期。一月回一次,一次待一天。有时候,不是我不愿意回家,也并非怕路途中的舟车劳顿、换乘、抢票……这些令人懊恼的过程,只是我不愿意寒风中看到爸爸斜着身子,肆意的白发在额头乱舞等待我的情景。我更怕自己汩汩流淌的思念终究抵不过爸妈的永远张望与无怨无悔……
我想关于父母每个人都会难忘,因为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那是最美的岁月,那些幸福不言而喻。
我是女儿,终会嫁到别处远离父母独自生活,已经到了“被逼婚”的年龄。结婚这一天也在慢慢逼近,它再怎么遥远,也将会到来,或者如期而至。如今,我更是怕自己快结婚了,回家的次数大多数给了他们的女婿、亲家,回来的次数更会少之又少。而无论我们走多远,父母总在我们身后,用两根饱含关怀的目光柱,在我们需要的触手可及的地方。
跑,任你撒着欢疯跑,谁又能跑出父母温暖的臂弯?
此刻,我也坐在这里,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1.我们仨读书笔记
2.《故乡》读后感
3.《雷雨》读后感
4.语文读后感
5.故事读后感
6.边城读后感
7.《女巫》读后感
8.《飘》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