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读后感

时间:2024-07-21 10:55: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心理抚养读后感15篇【通用】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抚养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抚养读后感15篇【通用】

心理抚养读后感1

  最近一直在思考育儿问题,对于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妈妈,如何正确的养育孩子,如何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等问题,我没有深刻清晰的认知,虽然经常听身边的人分享,可以获得一些碎片化的`,各有千秋的育儿经验。但是还是不能让我明白这些问题到底怎么解。想起一句经典的话:改变我自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将不会的知识去学会它,弄明白它。于是我买来了育儿书籍《李玫瑾》系列育儿书。

  通过阅读《心理抚养》这本书前半部分,体会最深刻的是:

  1.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在孩子早年的教育和陪伴是非常关键的,让孩子感受到爱,感受到家的温暖。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养育出好的孩子要先做好一个好的榜样。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2.心理抚养重在养心,这个是核心。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觉得育儿不易,为什么找不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方法来养育孩子。

  是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需要因人而异,需要用心观察,需要用智慧去发现,去观察,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法。要做一个有“智慧”的妈妈。遵循孩子的发现规律,成长轨迹,做好早期品行教育,给予情感上的满足,建立规则和边界,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做一个智慧妈妈,除了责任和学习以外,还要保持成长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读后感2

  育儿书看过很多,第一次看一本书,把育儿的角度,从事物的结果导向原因。虽然身边很少接触的少年犯,但是书中的种种分析,让人触目惊心,胆战心惊,不好的原生家庭会对孩子的一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位置!

  作为家长,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去犯法,但是从儿童时期,家庭父母不足够关爱让孩子也没有爱的温暖,从而心理不健康。

  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人的很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看到一个个少年犯法的案例,自小没有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或者家长的打骂造成了孩子的不良心态。长大成人后,这些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无法组成家庭,于是就走上了犯法的道路。

  一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既然生了他们,就不止是物质方面的给予,更要心理扶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的爱,孩子感受到父母爱,长大成人后,才能自力更生,有谋生的能力。

  心理扶养比物质扶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爱需要学习!

心理抚养读后感3

  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但不可一味赞美,以致孩子形成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往往是后天养育造成的。如果我们对一个小孩天天夸“你真棒”“你真帅”“你真神”,不说别的,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出现自我认知障碍,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当他独立走向社会面临难题或面对更强的对手时,往往不能接受现实。”

  郑渊洁说:“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但只有夸赞没有直面问题的批评也可能把天才变成白痴。走上工作岗位后,见识过很多类型的同事,有的人对自己的迷之自信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出现问题总是找别人的原因,最后面临难题(甚至并非不可解决的问题)时心态轰然崩塌,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这大概就是“自恋型人格”的恶果。

  二、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不教而善”。

  “在心理学史上,从弗洛伊德到荣格都在研究后天经历对人心理产生的深远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知道,人生经历形成的记忆不仅停留在相关的神经细胞中,还会遗传给后代。这意味着我们今天学习和努力的经历,会成为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因为我们的能力里面有祖先曾经的努力,所以我们会在某种情况下重现他们的行为模式。”

  三、狠得下心来。有原则、立规矩。

  “所谓性格,是指人在后天形成的与他人有关的社会行为方式。人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索要一个喜欢的东西时,若是以哭闹的方式获得满足,会养成一种性格;若是哭闹无用,以跟人商量或自己努力的方式获得满足,则会形成另一种性格。所以,对初涉世事的幼儿来说,抚养人在满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时,也是在教他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处事,为他建立一套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行为规范。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有教养的人,孩子日后就比较容易融入群体和社会。”

  四、心理抚养既需要知识,还需要眼光。

  “脾气不好,在小范围内可能只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但当一群人都脾气很大时,就很容易形成群氓,如同沙尘暴一样,球迷发狂后的破坏力就是证明。如果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这样的人多了,就会影响国家形象。”

  所以,心理抚养既需要知识,还需要眼光。今天每个家庭的养育是否到位,可以决定十多年后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国民教养水准。我们要努力改变以往那种粗放型的`养育方式,要养性情平和的人,而不要养太多那种“哭着长劲”的暴脾气的人。

  五、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应该来自心理上的力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爱戴自己,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

  “聪明的母亲应该学会放手,能让孩子自己完成的,让孩子尽早学会自理。另一方面,母亲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显示坚定的一面,即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提出要求后,必须坚持到孩子接受,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态度要温和。母亲的严格应该是“和善而坚定”。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榜样,这个榜样应该是孩子将来在家庭之外能用得上的行为方式。如了解分歧,分清事理,调解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父亲因为有力量,所以更不能轻易地动用暴力。父亲要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有力量,但我从不滥用。”我跟你讲理,跟你探讨,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应该来自心理上的力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爱戴自己,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孩子最为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若能够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开阔的心胸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可以告诉他“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后回过头来看就不大了”,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胸襟。父亲要给孩子朋友般的感觉,做一个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心理抚养读后感4

  对李玫瑾老师的崇拜由来已久。今天有幸读到了她的著作《心理抚养》的第二章。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在这一章里,李玫瑾老师列举了几个犯罪的例子。指出: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归结于社会,都是有犯罪人的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如果经常在社会上找原因,而不从内求,这就叫做归因偏差。

  这样的人性需要反思。社会是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社会,即使有责任也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尤其是犯罪行为。社会是靠你我他共同来创造的,出了问题去指责社会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具体的人的问题和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关系搞清楚。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对社会有客观公正的评判。

心理抚养读后感5

  最多体会的是:三岁以前对孩子一定给予满满的爱与呵护,让他有安全感,建立你们之间的默契。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父母与孩子的亲缘,最浓时分就在依恋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恋,这是父母未来教育孩子的一种心理资本。同时也积攒了看护人的心理资本,将来你再教育他的时候,他才心甘情愿听你话。

  就像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三岁登基,被所有人拥护,大臣见他下跪,太监低眉顺眼,百般忍耐迁就,造就了他胡作非为,打骂太监,让太监吃石头,吃地上的脏物,以此为乐趣,他不晓得什么是同理心。后来给他请了老师也不管用,他总是有他的歪理。

  后来周围的人发现,有一个人对他说话特别管用,那就是他的奶妈王焦氏。当他又一次让身边的人吃地上的东西,因为那东西太监吃不下去他大发雷霆时,身边的人悄悄地把奶妈找来了。他说:“我知道奶妈是小脚,她走不快,我会主动迎上去,看到奶妈我会扑到她的怀里,在她的怀里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他在《我的前半生》里写道:“奶妈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我发脾气不高兴了,所以来看我。她悄悄地问我:‘听说,是你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皇上,他们也是人哪,人怎么能吃下那些东西呀?’”这时,溥仪回答说:“我只是觉得好玩。”奶妈说:“可是我见不得这种事,如果你再这么玩,以后我也不敢来了……”聪明的奶妈言外之意是:“你要是哪天不高兴,让我也吃这些地上的东西,那我可受不了。所以我也不来了……”没想到,这小皇上居然着急了,急忙喊道:“那不行,你得来!那我以后再也不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了。”

  这段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什么?第一,奶妈对小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约束和控制力,这是来源于她曾经的哺乳抚养,他们之间具有强烈的依恋关系;第二,这份能约束他、控制他的力量不是物质性的,不是强制命令式的,也不是滔滔不绝讲道理式的,而是情感性的`。所以,心理约束和控制力实质是一种情感的力量。

  但要强调的是,这种因情感而形成的心理控制力具有形成的时间性要求和背景要求。只有在人完全无能无助时、陷入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时,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时呼应、不计辛苦地帮助他解除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情感力量,形成这种心理控制力。

  六岁之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三岁之前有恩于他,从三岁开始立威于他,威就是威严。3-6岁就是给孩子立规矩,培养观念的时候。父母在意并强调的东西会成为孩子的观念。每天的生活连续起来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那么观念就是这条河流不同场景的抓拍,每一帧画面都是这条河流的标记。缺爱的心灵就像荒漠,心理贫困有时比经济贫困更让人绝望。心理抚养重在养心,一个体会过爱的孩子,才会爱别人,才会表达爱。受过挫折打击的孩子才会有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家长适当的批评孩子,使其心理坚韧,抗错能力强,不再娇贵任性。现在社会好多孩子包括年轻人动不动轻生,跳楼,喝药,跟事发者相关人物有关,也许是老师说了什么刺激了孩子,不否认老师有他的问题,但是家长一点责任没有吗?为什么孩子的心理这么脆弱?工作以后遇到挫折怎么办?轻生并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比什么都重要。适度惩罚其实也是一种保护,自己惩罚总比将来别人惩罚要好。

  父母不仅要给予全程陪伴呵护,更要锻炼孩子的忍耐力,意志力,延迟满足以及抗挫的能力。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心理教育更要恩威并施。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今后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他。

  很多孩子出问题时会瞒着家长,为什么?因为家长对孩子不宽容、不民主,不能接纳孩子。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爱撒谎。”这意味着什么?孩子每次跟他们说真话,他们都持否定的态度,孩子以后就不敢再告诉他们真实的情况。要是家长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错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回应,孩子就不会这样了。

  贵族是三代以上养出来的。养人是人生的一种修行。你这一代可能是不完美的,但你可以通过好好养育下一代,让下一代比你更好,然后形成滚雪球效应,代代相承得越来越好。而对成年子女要学会放手与接受。有人说,放手的爱,是母鹰亲手将雏鹰推下悬崖那一刻的痛心与坚定。

  最后我想说:谁都无法预测人的一生会遇到什么挫折或磨难。有长远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抚养到位的基础上,一定要舍得让孩子从身体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这是一种更深更远的爱的付出。

心理抚养读后感6

  初识李玫瑾教授,是20xx年在百度上知道她的,听她讲授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视频,很受感慨。

  近日,又阅读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这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封面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

  一个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怎样抚养、教养和培养他,这本书给我们明确指出了全新的育儿理念,本书共分为7个篇章,李玫瑾教授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书中重点从“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两个方面阐述,告诉我们父母的陪伴、教育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李玫瑾教授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也能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长、学习。

  一、0—3岁,婴幼期父母多给予关爱

  当一个婴儿出生后,作为父母就应当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通过喂养、换尿布、各种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虽然他暂时不会说话,不会表达,但他可以通过哭,通过气味来感受和依赖亲人提供物质满足和心理满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爱与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来源,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没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边上学时,就会发现,孩子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了陌生人,会紧张、拘束、害怕,心理距离会持续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艰难,孩子一定要自己抚养!尤其是孩子3岁以前,千万不要图省事,轻易把孩子交给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任何人。

  二、3—6岁,儿童期父母加强性格培养

  三岁开始,孩子能够行走,可以说出自己的要求了,会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这时,家长可以对他无理要求说“不”,让孩子逐渐掌握不同场合下各种行为的尺度与规矩。

  父母需要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耐心地树规矩,教会孩子表达与沟通,学会讲理,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分享与包容。

  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性格教养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让孩子在六岁前开始经历体力之苦,他会一生受益。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三、6—18岁,青少年期父母加强能力培养

  随着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孩子对父母有依恋之情,有些孩子会出现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坚忍,记住“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这个时期,需要培养能力。能力与个人的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先天禀赋,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给孩子创造学习氛围,投入教育资本,不断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18岁以后,成年人的自我修养

  人一旦成年,许多事情就需要由自来独立判断或决定,孩子18岁以后,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选择和决策,否则,子女就会是“巨婴”、“啃老族”。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断成长中,才能长大。

  书中很多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亲情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谐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教育和引导逐步实现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家庭养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灵,多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珍惜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不断自我完善,终身成长,只有大人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心理抚养读后感7

  《心理抚养》的作者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教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教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比如,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往往与他出生后的家庭养育密切相关。

  与其他儿童教育类书籍不同,这本书从社会问题的视角着手,直击早期家庭教育对人的性格养成、行为形成的重要影响。提到所有社会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又源于早年的'养育,孩子的问题多是身边的大人造就的等等。从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开始到性格培养决定命运,从基因遗传,到意识、观念、情绪、情感、意识、品行等多方面细致深度地讲解。例如,“心理品质的基础取决于遗传,所以优生优育很重要。人的心理具有客观性,即使是同一对父母,在不同时间生下来的孩子都会存在这种客观的差距,所以要因人施教”以及“心理发展有迹可循。在心理发展的四个重要的台阶中,18岁之前就占了三个这18年可谓奠定了人生的根基。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台阶(0-6岁)。这让我们知道,父母早年认认真真地养育孩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影社会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未来的年纪时,父母应以智慧的方式对孩子有所约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无知无畏地错过人生的某些关键环节。”书中列举了作者在几十年工作中接触的青少年犯罪者的事迹,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谈,寻迹到他们在早年抚养时家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风格,终而作出犯罪行为。读时不禁让人反观自身的问题,唏嘘家庭抚养的重要。

  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重注能力的培养。能力虽然重要,可以影响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排在心理抚养和心理教养之后。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很多钱更有价值。与其给孩子存钱,不如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能养出一个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心理抚养读后感8

  理的遗传,养育过程,都对心理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要多一些自我反思,先认识自己再决定怎能做好,情绪激动往往是犯罪的导火索,要避免过多的争执,这里李老师提到冲突不要超过五句话,超过五句就没有意义。

  这里读到反社会人格是先天性的“天生犯罪人”,天生情感淡漠无法通过养育赋予情感,而犯罪人格是由于匮乏性养育,缺陷型人格是由于过度溺爱而导致的。

心理抚养读后感9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李玫瑾教授先强调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然后写了家庭养育者用心用情去对孩子做养心和品行的教育,最后还提到如何通过挫折教育等磨练心性。

  01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不仅具有给予生命的决定权,还有物质提供的决定权,照顾程度的决定权,甚至是性格发展的决定权。

  孩子从身体到心灵,都是父母造就的。所以父母的抚养方式,尤其是早年的抚养方式很重要。

  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别人什么,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

  试想一个从没体会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把爱给别人?一个从没感受过快乐的孩子怎么会拥有阳光开朗的心态?一个从没被尊重过的孩子怎么会懂得尊重他人?

  所以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拜家长所赐。

  抓家庭教育,关键是抓家长,而不是抓孩子。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责任,以往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想明白了就赶快调整,家长一调整,孩子很快也就跟着好了。

  02要想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性,一定要在他幼小的时候给予优质的情感抚养,小心呵护其社会情感的发展。

  优质的'情感养育来自妈妈的陪伴抚养,母爱不可戒,也无可替代。

  一个人的情感发展取决于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抚养中拥有出于真正的爱而给予的足够耐心、细心、宽容,甚至小小的纵容。对于一岁之内的初生儿,爸妈大可放开地去爱他,给他足够的情感营养,用你的身体、你的拥抱、你的抚慰、你的笑容、你的声音去表达爱。

  当然只有单一的爱也是不行的,当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是要马上制止的,因为你的反应就是为他建立处事规则。

  3岁以后父母就要注意给孩子立规矩。6岁前的教育很关键,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是非对错,这些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教给孩子。

  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父母理性平和,孩子看到才会学到,父母急躁火暴,孩子自然是有样学样。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而善”,也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当然“不教而善”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父母长期陪在孩子身边,二是父母本身的言行善良、正派,即父母都是很好的人,工作认真,顾及家庭,自律性强,好学上进,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差不了。

  03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分数,更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性格。

  现在还多家长一说就是学习成绩,考了多少分,第几名。要么就是吃得好不好,住得舒适不舒适,而很少关心孩子心理上的成长。

  一个健康的孩子一定身心都健康,所以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心理抚养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成长中,不可不批评,也不可总是批评。同理,不能不表扬,也不能总表扬。

  你难保孩子走上社会每个人都会像你一样呵护他,你就不能把孩子养成玻璃心。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育中,既要有恩于他,又要立威于他。训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娇惯或放纵,养成“错了也不能说”的心理。

  对于不对的事,家长就要勇于说“不”。

  这种说“不”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够坚决,他就够明白。从此之后,他将学会克制情绪,撒野般胡闹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有话好好说,也是社会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规则。

  要教会孩子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绪时,要学会好好说话。为孩子建立一种与人沟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让他疏通自己内心的情绪,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考虑,听听别人的话未必不是好的选择。

  通过延迟满足练就耐性。比如想要的东西不能马上到手,要通过等待甚至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耐性。

  最后用体力之苦练就坚韧意志。要想让孩子心理坚强并有韧性,一定要从身体之苦进行磨炼。

  当然现在社会没有那么多体力活来训练孩子,所以李教授给出的方案一是长跑,二是游泳,通过这样的运动来磨练。

  其实好多抑郁症的孩子都是比较宅的,从小缺乏体力之苦,不爱体育运动,一坐就是一天。

  《运动改造大脑》里就提到通过运动能改善人的大脑,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缓解压力,治疗抑郁症等。

  在孩子七岁前给他们多些属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里去玩,让他们感受自由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让他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也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得到强化加固。当他们的体质强健后,意志力也会更加坚强,心理的弹性或韧性才有保障。

  真正的爱不是单一的,多样式的爱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孩子。

心理抚养读后感10

  这本书涉及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书中的内容和建议具有很强实用性。人的成长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父母都希望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生活幸福。成年人的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影子,“早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决定了人的未来走向。”

  书中首先指出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归因偏差”,“人们在找原因时,往往把好的行为和成功的行为归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为和失败的行为归因于外部”。这种认知偏差普遍存在,而人很难意识到其存在并进行纠正;与“归因偏差”相对应,真正的心里成熟是相反的归因,“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人能够不把缘由归结于外部,而从自身找原因”;同时这种转变是可以实现,觉察到自己的反应,提醒自己,进而养成习惯。

  对于教育小孩来说情感抚养和性格教养同样重要,情感抚养意味着小时候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亲情和陪伴。”三岁以前的陪伴和照顾至关重要,“人的脾气与初生前三年的照顾程度密切相关。”对于现实中留守儿童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建议,如果不能由母亲亲自抚养,也要由固定的人抚养,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书中提到情感抚养的作用在于“可以决定人性、人的情绪、性格、言语表达、还影响他的`认知方式和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性格教养体现在不溺爱,让孩子在与人相处中懂得感激与分寸。父母要让孩子接触外部的世界,告诉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心理弹性要从小练就。“当他渐渐长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础上,补充反面的内容立威于他,训练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书中提到过度溺爱的孩子,遇到挫折会动不动以自杀的方式来威胁父母,应对困难的应对方式有多种,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性格教养的目的是养成“勤快、皮实、吃苦耐劳、经得住说、不轻易记恨的个性。”作者提倡让孩子在四岁前后开始学习跑步、游泳,一项运动会让人终身受益。

  作者还对选择伴侣提供了建议,“真正但了过日子的时候,让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对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别人,理解、体贴、宽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质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性格是不易改变的,培养好的性格,选择性格好的人相处。

心理抚养读后感11

  心理似乎永远寄居在躯体之内,是一种可以支配、引领、决定躯体活 动方向与活动方式的力量。心理现象有时也可用“精神”来形容,属于摸 不着、抓不住的存在,那么,如何研究呢?如何养育呢?如何塑造呢?这 一切要先明白一个问题:何谓心理?

  如果用最简约的方式来表述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现象涉及什么的.话,那 么,至少包括以下六个内容:

  一是决定心理现象发生的遗传与生理基础;

  二是决定人一生心理基础的早期心理发展内容;

  三是对心理内容进行分层 管理、存储与提取的意识活动;

  四是人与外界互动及对外反应的认识活动;

  五是显现心理活动的动向和程度的情绪情感;

  六是体现个人心理风格与特 性的人格或个性。

心理抚养读后感12

  假期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感受颇深。这本书会让人全面地了解到孩子的抚养、教养、性格的形成与家庭和父母息息相关,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爸爸妈妈认真阅读的书,通过这本书学习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对子女的成长大有助益。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者开篇用案例来讲述了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及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早期的家庭养育和家教养方式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心理抚养重在养心教育,养心教育重在语言、情感、认知方式,养育的过程中心理教养决定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命运。李玫瑾教授用近几年来的犯罪案例剖析了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行为的家庭背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告诉我们在养育道路上的.警示和正确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社会普遍性的教育焦虑,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注重各种能力特长的培养,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的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长期的用心经营,并不断完善和改变自己来启发和引导逐步实现的。一个人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能力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将是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回馈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因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乐观面对,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才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活开心快乐,学业有成,事业成功的基础。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决不能止步于哪一次考试,哪一次犯错,而是一项伴随自己一生的成长的探索之路。

  有人说“贵族是三代以上养出来的。”所以养人是人生的一种修行。我们为人父母,也并不是完美的人,每个孩子都不同,养育需要因人而异,需要用心观察,需要用智慧去发现,去观察,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方法。要做有“智慧”的父母。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成长轨迹,做好早期品行教育,给予情感上的满足,建立规则和边界,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只有在成长中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养育之路才能引导孩子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心理抚养读后感13

  本着取经的态度,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颇有感触。

  全书用近几年来的一些犯罪案例来剖析青少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产生这些行为家庭背景,告诉我们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抚养应该是什么样的。

  “父母和孩子互为影像,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彼此身上找到影子”。孩子不仅遗传了父母的`声形像貌,而且孩子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我们家长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有时小孩儿在考试不理想不会主动告知。反思一下,我总是各种唠叨批评。忽略了在这段时间的的努力及闪光点,聚焦在考试分数本身。要是我们能合理方式回应,而且能够引导他总结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扬其他闪光点,情况会有好转。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阅读来讲,平常我们会陪小孩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阅读,还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剧情。同样的片段,会有不同的解读。偶尔还会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独特观点,还是蛮诧异。如果家长在长期刷视频,玩游戏,又怎么苛求小朋友专心读书,不痴迷游戏呢?

  书中还把人生分为几个阶段。

  0-3岁,主要在于心理抚养,建议最好由爸爸妈妈亲自抚养。现在国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台了育儿假,最长可至婴幼儿满1岁。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

  3-6岁,性格教养,规范和约束孩子,爱有底线。

  6-18岁,能力的培养。

  这几个阶段又让我联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多为隔辈教育。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值得家庭、社会和国家各方面的关爱与关注。

  做一个智慧的父母,除了责任外,还得保持学习成长的心态去接纳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心理抚养读后感14

  历时一周,读完了这本《心理抚养》,看完后对于教育孩子还是有很多收获的,如果不整理,可能很快这本书的内容就淡忘了,所以对自我的要求是无论读后感好坏,都要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

  每个孩子出生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的熏陶下长大。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对孩子有着影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给予孩子丰盈的爱,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性格大多比较爽朗、乐观。

  2.孩子的早年抚养方式非常重要。

  李教授追溯那些犯罪分子的早年成长经历,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就没有被关爱过,要不就是对于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溺爱、放纵或者严格,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凶手缺少人情味或者约束感,这种早期的教养方式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性格,导致后期很难改变。

  3.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虽然以家庭为单位,但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孩子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行为。也就是在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一定不能做。

  孩子从小就应树立规矩,比如到别人家做客,不能看到人家桌子吃的就像自己家一样随便拿,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到了别人家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还要礼貌叫人。关干叫人,这个我成长的过程中被这个深深的困扰着,村里有些长辈,我也不知道该叫哥还是叔、大爷、老爷,每次过年家里总会来很多的客人,我也不知道都是什么亲戚,那种场面就比较尴价,家里长辈就会数落我,说我不知道叫人。有时候在村里为了避免叫人的尴尬,会宁愿多走点路绕开有人的地方回家。直到现在我也不是特别擅长亲热的叫人。

  家长从小就是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亲社会的能力,不至干以后出现社交恐惧症。关干孩子礼貌待人,这点家长更是应该给孩子树立规矩。从刚会说话就要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我发现

  我教的有些学生就不爱说谢谢,这段时间上网课,因为作业或者班级事务去联系孩子,有的孩子无论你怎么发消息都是不回,更过分的是我还出现了被拉黑的行为。我们可以说她是个孩子去原谅她,那么长大了到了社会上就会突然变得有礼貌了吗?很明显不会。有礼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教养。如果在公司上班,对上司、领导的`话不回应,还拉黑,我想这个人一定会被炒鱿鱼。

  4.孩子的是非观念是在唠叨中形成的。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张白纸,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后期形成的。一个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是非观念。以前我总会觉得家长好烦,絮絮叨叨的,一句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现在明白正是在这种絮叨中,在孩子的心灵上刻印了正确的观念。

  当然除了絮叨之外,更重要是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身教大于言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强调榜样的作用。

  5.培养孩子的耐挫心理。

  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想不开,这都是从小娇惯,家长从来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顺着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剧。没有一个人喜欢被批评,但批评的声音却有助干纠正我们的错误。

  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批评我的学生。这里有一段话值得学习,我可以说给学生

  听:“很多人是不愿意被被人批评。批评别人是一种得罪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做错了没人说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不会引起重视和改变。这时,谁批评你好呢?那就是跟你最亲的人。他敢说你是因为他爱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学生,你做错了,我现在批评你,以后你走入社会就不会再犯这类错。总之,只有亲人,爱你的人才敢说你。“

  我比较赞同书中的育儿观念,书比较通俗易懂,所以读得有些快,也许某一天会回过头再

  看这本。读书,求的不是速度,更应该是质量。同时,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

心理抚养读后感15

  看完后会有心头一紧的感觉,会有一丝丝危机感,甚至有一丝丝焦虑,因为可能会意识到了自己某些地方正在犯错误,这是我个人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同感?但是思考片刻后,我个人感觉养育孩子还是需要放松自己,毕竟犯罪事实是个案,不是通病,养育孩子的路上可能也有很多无奈,例如某个阶段的陪伴缺失,本书提出问题是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反思,需要意识到养育孩子心理抚养和性格抚养的重要性。这应该是这本书的教育意义。

  这本书讲的是心理层次的剖析,所以也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看问题的角度。例如被欺凌者有没有问题!

  我觉得它同时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例如为什么谈恋爱要了解对方的家庭,为什么要问对方家里老人的情况。“臭味相投”“富不过三代”的科学心理依据。

  本书从犯罪的事实倒推回人的成长阶段,从而让养育者明白养育一个孩子该从哪些地方着手。例如,书中从抚养缺失带来的.后果角度讲了婴儿为什么哭了一定要抱,从性格养成角度谈了男孩子为什么要穷养。为什么不要死盯着孩子的成绩,为什么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性格养的好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等等。本书核心点是孩子养育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追溯到孩子的早年被抚养的经历,有谁陪着,是怎么陪伴的,这些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为和命运。

  这本书非常容易看进去,特别适合不喜欢看书的父母,因为浅显易懂,都是大白话,并不是理论性非常强的一本书,它的观点全部在标题上表明,很多其他养育书籍中的理论观点在这本书里面都是用生活化的场景讲述。例如延迟满足,这里讲的是吃葡萄理论,先吃大还是吃小。通书都是用案例的形式来讲述,案例贴近生活,很新,而且很多不幸的遭遇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平时刷手机也能刷到的案例。

  看完本书感觉有部分思维方式是父母辈的,例如孩子做错事的一些处理方式,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父母辈一贯的思维,可以让我们看到父母辈带孩子其实也有很多我们比不上的优势,例如我和先生曾讨论过,父母的性格可能会把孩子带的更开朗等等。所以大家千万不能焦虑,如果能亲自带,那是最好的,现实情况暂时无能为力时,尽量把情况调整到最好,只要一直努力着,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书里面有个别观点做法是个人不太接受的,这个看个人培养的倾向。

【心理抚养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理抚养读后感06-14

《心理抚养》读后感05-19

读心理抚养读后感05-16

读心理抚养读后感(合集)06-13

读心理抚养读后感共15篇06-15

抚养费申请书01-30

遗赠抚养协议书05-14

子女抚养协议书01-13

抚养权转让协议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