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曾国藩传有感 推荐度:
- 曾国藩传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曾国藩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曾国藩传读后感1
从笨人到圣人,经历五次耻辱,如何步步升级,脱胎换骨?当代人从曾国藩的身上学习到什么?读完《曾国藩传》,我终于明白这本书为何这么受欢迎,我们应该从他身上找到自身的弱点,而他的人生之路指引我们走向强大。
曾国藩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一个历史人物。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他胸怀宽广,海纳百川。他除了自我反省,也常常会听取别人的评价,而且能够接受别人不好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后面能够迅速对外国人、外国事做出超前态度的重要一点。一个人要有平静看待万事万物的心,才会遇事不慌、决定不乱,才会待人接物,友好相处。
他苦心学习,以“结硬寨、打呆仗”的方针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同时,他也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成为人生精进的基石,最终从笨人到圣人,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火炬,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曾国藩也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偶像,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而我们现在也在书中潜移默化明白了他的坚持他的故事他的精神。
曾国藩传读后感2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做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3
作为晚清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家喻户晓,声名显赫,读过《曾国藩传》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理解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了。作为一名从草根出身成长起来的普通人,他的一生可谓是非常成功的,从一个湖南湘乡县白坪村里的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权倾一时的晚清名臣,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质能助他成长、成功呢?
我个人以为,第一个特质是“韧”。这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学业上来讲,他的求学之路可谓坎坷不平。太爷爷立志家里要出个读书人光耀门楣,爷爷辈积累了一些财富后从县里请老师给家里教学,爸爸资质平庸,也可以说是比较笨,考了十七次才考中举人,轮到曾国藩本人,也是资质平平,每次关键考试都是后几名,勉强过关,但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一直能够坚持下去,我想这与他在幼年时期看到的父亲的坚持、爷爷的支持肯定是分不开的,坚韧向上的家庭环境对他影响深远。到了工作以后,经历的无数次艰难困苦、身临绝境都能坚持下来,与他身上的这股韧性更是息息相关,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无数次身处绝境、孤立无援,他都坚持了下来,坚韧的信念及品格让他受益终生。
第二个特质是忍。在京工作的九年,性格倔强让他吃尽苦头,刚愎自用的秉性使他与同僚关系形同水火,尤其是在湖南创建湘军时,与整个长沙官场格格不入,使他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工作无法开展,甚至导致事业几近毁灭。丁忧在家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总结教训,深刻反思,再次出山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处事圆滑,懂得变通,无论对上级下属同僚,还是亲人朋友敌人,都能够谦虚谨慎,虚心求教,极力改善自身的官场微环境,面对他人的嘲笑讥讽甚至背叛,他都能够淡然处之,最终取得了事业的成就。
第三个特质是忠。从历史的定位来讲,我认为他是充满争议的,他是封建的卫道士。他维护的是大清朝的统治,维护的是自身家族的'地位和利益,可以说在民族大义方面是有极大欠缺的。在面对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两方面的威胁时,他会优先选择对付太平天国,因为英法联军不会推翻大清王朝,而太平天国会,而大清王朝是他的生存基础,曾家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必须极力维护大清的统治。可能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也可以看到他对自身追求事业的忠诚。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不会存在如此艰难的选择,但对于自身事业的忠诚还是需要而且重要的,只有忠诚才会热爱,只有热爱才能投入,只有投入才会成功。
曾国藩的一生是集苦难、挣扎与争议的一生,对于他本人是成功的一生,对于历史他是值得分析研究的人物,在他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值得摒弃的也不少,也正是因为不完美才会让人觉得他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人,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
未来,我还会继续深入地了解他,从历史中不断学习,汲取营养,照亮现实。
曾国藩传读后感4
曾国藩出生平常,智商平常,考了七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我觉得他成功的原因有四:
其一:善于反思
第六次科举考试落榜,被学台“悬牌批责”,深深的刺激了曾国潘。回家之后,就开始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后,在道光十三年,再次踏上科举之路。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曾国潘被咸丰皇帝解除兵权后,在蛰居老家两年,不断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
其二:严于律己
曾国藩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其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写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坚持到去世每天写日记却是非常难,而曾就做到了。
其三:目光长远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了落后观念,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去世前,还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朝廷选派优秀子弟赴美留学。
其四:独特的人格魅力
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他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的逸闻趣事:贼入房梁背书
曾国藩小的时候天从并不高,其实可以说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他就一遍一追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一个人。原来,他家来了一个贼人,就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榆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传读后感5
细嚼慢啃的《曾国藩传》基本阅读完毕了,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他会被后人称之为圣人?圣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百度上有各式各样的答案,大体意思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但,偏偏这些指标都不属于容易被量化的指标,如何考核?着实一筹莫展。也许本就不该在死胡同里一根筋、也许提出问题的点就不妥,反正,问题依然无解。
解决与否可以暂且闲置一旁,从这本书中,收获了什么这才是阅读的目的。
乖巧的儿子谈管理之时有一个思路,转换成对此书的阅读,大体可以如此思考梳理为:你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期盼此书对你自己有多大的帮助?需要多长时间把它阅读完成且需要多长时间去消化它的内容?按照此模式,其实,为何曾国藩被称之为圣人与笔者阅读本书的目的就没有太多关联了。
既然如此,何必在细枝末节里折腾呢?没有必要。
此书对笔者触动的内容不少,大的层面诸如几十年如一日的日省观照自身、战略层面的强势拧巴和战术层面的和稀泥般的同尘、新生事物的敏锐视角和排除万难的勇气等等优良品质。此外,有2个细节小事对笔者的触动也不小,值得日后参悟和修为的.。诸如:
对李鸿章“沉稳规劝”的栽培。曾国藩尤其善于对幕僚人员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施于不同的方法,这点的确特牛。
简简单单的“沉稳规劝”,践行到位可不简单。一般人偶尔稍有沉稳的闪光点,也大多属于昙花一现,美景不长。也许有友友觉得“沉稳”无所谓,其实,对于个人而言、对于个人成长而言,至关重要。君不见,许多事情往往就是一点点稍微嘚瑟的飘,轻者,让你后悔不已;重者,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肠子悔青能够表达清晰的。
为此,李鸿章用了大半辈子时光来践行“规劝的沉稳”,年轻时候的嘻哈和懒散因为曾国藩得以渐渐蜕变,最终成就了他的沉稳而不露锋芒。
此外,在处理与同乡及下属左宗棠的关系时,曾国藩处理方式也堪称一绝。每逢与人谈及曾国藩,左宗棠总是牢骚满腹、一脸懵圈的不满;相反,曾国藩却从不谈及两者之间隙,若不得不谈,也大都往好的方向去给予对方评价,这的确是人精啊。曾国藩不但情绪管控得好,而且刻在骨子里的明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影响力,以及对“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的敬畏。
也许,每一个人都知晓这些谚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一以贯之者、能够一直保持理性觉知者、能够让这些思想在快思考的过程中落地生根者一定是寥寥无几,不然,哪有如此之多的所谓“中伤”或“后悔不已”。
知道和做到确实很遥远,毕其一生修行也未必能够达成,真的很佩服曾国藩大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6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散文集中提到: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这正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六十二载,是漫天火光中的惊心动魄,是载满磨难却又青史留名的人生。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曾国藩的名字时心头一震,隐约觉着这名字气势恢宏,感觉这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人。历史书上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引领洋务运动,书中对洋务运动“未触及到封建制度本身”和“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这样的评价,往往给我一种其眼光不够长远的错觉,直到翻开这本书。
读完此书,心生敬意:国藩国藩,国之藩篱,曾子城为自己改了名,更是立下了一生所需践行的目标。
我想《曾国藩传》引起读者们共鸣的原因,在于曾国藩本身。“尚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读过太多天资过人的名人的故事,读起曾老先生的`人生便顿生亲切感。五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到二十二岁,六次秀才未中,难以想象八年寒窗未得成功所带来的磨难。并非天赋异禀,笨拙的人没有夸耀的资本,学会了虚怀若谷;笨拙的人习惯了碰壁,便萌生出一种向上不屈,逆境中前行的韧劲;笨拙的人不懂得取巧,不走捷径,便稳扎稳打。守拙勤,走得慢,走得稳,这就是曾国藩。
而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成为大多数,之所以成为芸芸众生中无名的种种,是因为我们眼高手低,自认为高于拙者却屈服于自己并不出类拔萃的天资,做不到成为圣贤。笨拙并不可耻,令人难以启齿的是愚笨和拙劣——不值得夸耀的自视清高和无用伎俩。
曾国藩做事,恪守的信条是“有恒”。他为自己立下十二条规矩,日复一日不逾矩,使自己从普通农民蜕变为拯救民族危亡的希望。读书中第是其年少时的“恒”,而为国铸造坚固的藩篱成了他后半生的“恒”——下半辈子,曾国藩做了三件大事:建立湘军以平定太平天国,兴起洋务运动以及培养人才。其一生的堑太多,二战太平军两度投水自杀,天津教案饱受诬陷,为世人误解和唾弃,却恒心系家国。正是这种“有恒”的精神,让他短暂的人生成了永恒。凡事第一天做轻轻松松,三天后便忘了初衷。我们做事持之以恒并非为了成为曾国藩那样的圣人,而是尽可能向其境界靠拢,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无完人”,曾国藩的人生目标却是成为“完人”。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日记练字一日不落,摒弃无意义的交友,加班为朝廷工作。有人说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他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位偶像,是逆袭人生的教科书。他的修身过程,便是向我们证明,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真心实意决心自我完善,其胸襟、胆识、气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争议,然而他在为人处世、人格修炼方面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
叹惋于贯穿于曾国藩一生的磨难重重,也景仰于他蜕变的勇气和非凡的气宇。曾国藩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贡献,已不止局限于挽救了一个时代,而是启迪后世华夏儿女的心灵,为同样资质平平的我们提供了人生范本。尚拙、有恒、完人,是曾国藩这一生中跨越磨难苦海的船只。“国之藩篱”,当之无愧。
曾国藩传读后感7
该书为曾国藩寄给家中子弟的书信集,成书于19世纪中叶。这本集子记录了清道光30年间至同治10年间,长达30年的翰苑和戎马生涯,数量达1500余封。所涉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篇、治学篇、齐家篇、为政篇、处世篇、治军篇、用人篇、师友篇、理财篇、养生篇,共十大方面的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它更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曾氏家书,行文流畅,格式自由,挥洒自如,字字箴言,将人生哲理、世故大道蕴含在平淡家常之中,让人读来不觉枯燥乏味,除去至真道理,更饱含一丝真情与温馨。
前半部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脉络展开,后半部分则以待人接物、处事日常为主要内容。
对于毕生的追求,曾国藩认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是指培养“孝、悌、仁、义”等品德,使自己思想端正、修身齐家。而修业则指的是提升“诗文作字”的能力,记诵圣人的经典文章,提高自己的学问。他继承了孔孟的观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学问和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君子甚至圣贤,而读书的好处从大处讲可以为国效力,从小处讲则可以修业谋生。
进德和修业这两件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何以实现?曾国藩在接下来的数封信中向诸弟阐释:如“劝宜力除牢骚”、“不宜露圭角于外”、“做人须要有恒心”、“专而精,纷而散”、“注意平和二字”、“戒傲戒惰”、“必须自立自强”等话语。在同治十年,曾国藩庆祝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也在这个特殊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总结出四条修身经验,分别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所谓“慎独”是指有德行的人在独处时也会小心谨慎,而小人在独自一人时则会由于缺乏约束做一些越轨之事;“主敬”是指待人接物要恭敬有礼,办事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求仁”是指对万事万物都要怀抱一颗真诚的仁爱之心,要有宽广的心胸;“习劳”则是曾国藩经常强调的“勤劳”。
在“齐家”上,曾国藩首先强调“家和”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家中,只要兄弟和睦,一团和气,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兴旺。其次,他还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培养良好的家风,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期望后代都能兢兢业业。他认为门第太大会出事端,于是并不打算将自己积攒的`家业留给子孙后人,而是认为子孙图强不愁没饭吃。除此之外,他还崇尚严厉的家风与规矩。虽然对待家人严而有威,但平时也是平易近人,他希望弟弟们严守家训,将曾家的优良家风继承下去。他在信中正式提出他的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早起)、扫(经常打扫屋子)、考(考妣)、宝(维持良好邻里关系)。
谈到“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为官清廉,不靠做官发财;行事勇毅,直言劝谏皇帝;深谋远虑,富有政治远见;为人谦逊,从不骄奢淫逸;以勤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在治军和用人上,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以纪律严军,使军队以爱护百姓为第一要义,并亲自作《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用人上,主张赏罚分明、宽严相济。另外,他在治国上还坚持与时俱进,虽出身科举却并不迂腐,认识到西方技术的优势,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后致力于创办西方科技工业的洋务运动。他是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并付诸实践的先驱者。
在最后部分,曾国藩分别从尊师交友和理财养生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他曾苦口婆心劝诫在外学习的弟弟:“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他自身对待师长是极为敬重的的,认为有才学的师长和有志向的朋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友拜师要专一,所谓“交不在多,得一人胜百人;交不在久,得一日喻千古”,与人结交时一定要专心经营。与良友应殷勤亲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臣,远小人”都是这个道理。关于理财,曾国藩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主张将财富留给后人,认为“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也“不宜留债与后人”。为富不笑贫,主张“富贵气不可太重”,人生财富无需盈满。对于养生,他的思想似乎先同时期人一步:起早犹如千金妙方;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第一秘诀;治身宜不服药(是药三分毒;当然在自身不能自愈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用养心和平之法医治失眠等。
七试中举,年轻时犹如“愤青”,骂同僚,骂皇帝,最终华丽转身,成为“晚晴中兴第一名臣”。__说他:“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评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通过此书,他从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经验之谈、一个成功者对事业奋斗经历、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袒露的角度,向世人传播为人治世之道,成功的以“一家之言”惠及千万家。
曾国藩传读后感8
北宋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堪称理学的精髓所在,而在数百年后将这个理念贯彻到底的却是一名不喜理学的清代官员。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讨人喜爱,但他却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他便是曾国藩。
在文章的开始,就描写了曾国藩的认识平民百姓杨载福和康福,观察出他们不同寻常的能力,而在各地叛乱纷起的年代,曾国藩想到了要结实这些有身手不凡且人品出众的人。这两个当时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在曾国藩后来攻打太平军时,都取得了重要的战功。还有一次,他的弟弟不听劝告而全军覆没后,他听说有个秀才曾经给过他们建议,觉得此人很有才能,并极力结识,最后,这个叫赵烈文的秀才,成为他幕僚中非常出色,得力的一员。由此可以看出,曾国藩能过从平凡的人群里,发现人才,并使用人才,是非常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突出的能力,一向孤傲的左宗棠在十几年后也与别人称赞他,说识人用人不如曾国藩。可以说,曾国藩可以在政治生涯里,取得成功,多是得益于他善于识人,用人。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在于组建湘军,打败太平军,可是曾国藩自己不会打仗,最初领导湘军打的3次仗,每次都差点丢了性命,最后得出结论,自己不能领兵,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他的九弟国荃攻打金陵时,他去视察,在攻打前夕,赶紧离开战场,因为他觉得,只要他在,此战必败。所以他能取得胜利,还是靠识对人,用对人。
曾国藩,为人正派,让同样为人正派,有能力,想为国家出力的人,想去认识帮助他。另外他谦虚谨慎,有才华然而还很谦虚的人,是非常让人尊敬的,所以很多人当时,也觉得他之后能成就非常之功,但是,可以说,他的对头也不少。所以,人要去结实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要努力的改变自己,只为了结实与自己性格差异很大的人。当然别人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坚守本心才最重要。例如,康福最后内心中并不认同曾国藩,因为他觉得曾国藩很虚伪,讲的治国的理想,并没有去做,杀了康福说服的降将,而当时曾国藩是有许偌的。其实对于第三人看来,有时候,在一定的高位,所做的事情并不能被别人理解,自己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所以作为一个有一定责任在身的管理者来说,如果顾及别人的太多的感受,那么你什么都做不成。在天津教堂案中也是如此,普通百姓和那些对外国人有意见的官员对曾国藩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极大,这让曾国藩内心非常痛苦,甚至想去做弥补,自己也开始谴责自己。但是后来接手处理此事的官员,赞同曾国藩的处理结果,根本不把其他那些旁人的谴责声音放在心上,坚定不移的执行曾国藩的处理办法。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成功,那都是相对的事情,而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失败了,却比成功者更伟大,比如那些太平军的将领和战士。而有的人的成功,不管是靠自己的努力,有时候也要运气。曾国荃能够攻克金陵,取得非常之功,与他的坚持努力分不开,但是曾国藩极力的支持,希望自家兄弟可以取胜,给予了很多别人得不到的支持。包括当时天平军已经从内部开始腐烂,溃败,所以,他的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我看待成功与失败时,不要看最后的结果简单的评判。要综合的去看待。整本书,给我呈现了如果去做事,做人,遇到苦难时要持有的态度,不过我觉得曾国藩对外有了大学士的高位,却在家庭生活中,有颇多遗憾,人生总没有十全十美。
曾国藩传读后感9
我对于曾国藩一开始的认知是教科书里杀人如麻的暴君,直到我读完这本书才知道他是很多人的信仰。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前就听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好人做了一件坏事,那就会被指责为坏人,坏人做了一件好事就会被认为是好人。现在回想起来不由觉得有些讽刺。
当我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自己的一生该怎么做,而且他能让我感觉到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也肯定能做到,就像他当初励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过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并非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脚踏实地,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学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体文章主骨作对比,终于打通了关节,领悟到文章怎么写才能体现自己见解,怎样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的普通,从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粗鄙。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把交友当做生活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六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于是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加谦和,更能委曲求全了,他更能和光同尘了……
纵观曾国藩一生,他的人生轨迹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可这些苦难和挫折却造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每一次的跌入低谷,让他又一次铆足劲弹到高峰,他成功用自己的实践向世人证明:即使天赋平庸,也可通过真心实意的锻炼,陶冶变化,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可见曾国藩的早年励志和内在精神信念在他的一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曾经说过:“天下是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我通过这句话明白了自己在学习生涯中不尽意,一方面是因为不不自律,没有恒心,另一方面是太佛系,对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我希望以后自己能向曾国藩学习,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错误,用努力和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曾国藩传读后感10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传读后感11
《曾国藩传》给人的启迪很多,也不是一两篇读后感能够予以概括的。其内涵过于丰富,若不是沉下心来,你是感受不到其中之奥妙的。
笔者虽然尝试多方努力,却仍然发现只触之皮毛,至于深层次内涵,功力与努力程度欠缺,不得不抱憾了。
《曾国藩传》最大的触动远不是尚拙,为何?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知道做不到是常态。即使是竭尽全力地知晓它,行动层面很难“拙”起来。为此,果断地删除与放弃了。
真正触动到的有切肤之感的应该是曾国藩中年变法中的“不再慎于保举”。这点似乎与现代人风牛马不相及,其实其内在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大道至简不过如此罢了——狂妄吧,愚昧吧,就这等水准了,抱歉!
起初,面对“滥举”之风很盛的晚晴军队,只要小有成就,领兵的都会保举自己的下属,管你战功如何,稍微沾点边的都不被落下,捞到点甜头。对此,曾国藩是非常痛恨的,且从未滥举。
可以大胆展开联想,此举对于当时的曾国藩而言(注意这里特指的.是当时的曾国藩而非大彻大悟之后的他),他应该坚信自己处理得非常到位的。毕竟在他“以忠诚为天下倡”的思维观念里,单纯凭借忠义二字就应该足以让部下出生入死,但现实并非如此,真正的抱道之士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多。
大彻大悟之后,他意识到“不妄保举、不乱用钱,则人心不附”,只有“诱之于名、笼之于利,才能网罗天下英才”。于是,一改前志,大力保举,将朝廷名器当做自己的私恩了。
大伙不妨换位思考一番,若置身其中,回想这些年你的一路走来,兴奋多一些还是遗憾多一些?
不少人喜欢以道德标准去衡量事物本身,总以为替公司、替单位出力卖命是本职工作,是对公司支付给你报酬的基础回报,即使有那么一点点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远没到向公司申请任何层面的鼓励或奖赏的时刻,即使是帮下属申请一点点奖赏也不见得是合时宜之事,更谈不上有意为之了。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是宁愿负下属而不负老板的思维在按部就班行事。下属碍于情面,敢怒不敢言。如果有所选择,也许他们都不见得愿意待在这样一个部门。毕竟“你可以不屑,你可以无所谓,但其他人不见得也无所谓、不见得都抱着与你同样的思维”
这便是不少人带团队最为失败之处——无法真正笼络到人心。尽管有些人表面上是跟随你的,其实,稍有风吹草动,就非常不一定了,这点,你是明白的。
但,往往就是有人仍然喜欢用道德去感化人,顽固不得了,但有几人能够入耳?过于理想化的管理思路,下属不可能舒服的。
说实话,这些人真的应该还得感谢他们的下属,为何?
因为他自己的不作为,让他人理应获得的福利变成无影无踪或者销声匿迹,你说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人?
其实,再笨的人都能够想明白,花的又不是你自己的钱,何必呢?为何老不开窍呢?
若不是因为二次阅读《曾国藩传》、若不是采取边思考边回忆边琢磨的笨办法读书,估计,现在的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还自以为洋洋得意自己的行为呢?
现实呢?无需猜测,必然是一团糟。
有时候,大彻大悟之后的你会觉得之前的自己真的好笨好笨。
但,当时的你是缺乏此方面认知的。相反,你却总以为自己反应有多快、有多聪明——诸如:读的书比别人都多、懂的道理比别人都厉害、处理问题比别人都恰到好处,一切的一切反正都高高在上......反正,就是别人不如你。
其实呢?不甚觉得你太自恋、自负了吗?
不应该啊!尤其是50多岁了,才懵懵懂懂清醒过来的一代人。啥叫应该不应该?有些道理,三岁孩童都懂,80岁却老翁做不到。你呢?50老翁做不到还是也不懂?
这些年,难道社会大染缸一点作用均无吗?不现实啊!
芸芸众生,耳濡目染,该进去的吸收的与不该进去的被动吸收的应该都进去吸收一部分了,为何依然没啥进展?难道是你自己确实太不追求进步?或者你的觉悟太低了,扶不上墙?
一言以蔽之,是不是你这个人连基本的和光同尘都做不到,糟糕能够简单概括吗?太糟糕了!
有时候,你不得不思考一番“为何别人思路与你屡屡不同?”是你创新?是你标新立异?是你独到见解?不见得。
若仅仅是个案不同也就罢了,视为特例。可总不可能总是有那么多的特例啊!其实,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违犯常规的,这点,你说心知肚明的。
难道自身思考深度不够?不是一直为自身具备的深度思考沾沾自喜吗?没有想到吧。自以为善于思考也许仍然是表面功夫、浅尝辄止罢了。
有时候,尤其是觉悟之后,理应有点悔恨自己的无知了,也有点愧疚之前对下属的不是了,可世间哪来后悔药一说?
还是回归基本的议题吧——别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你只是你,别人仍然也还是别人,而不是你心目中以为的哪个人。
曾国藩传读后感12
支部安排的读书分享活动,免费赠送书籍,我也拜读一大部分,因为时间原因还在继续阅读中,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曾国藩踏实认真,以诚相待的为人处世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下面就我的读后感分享如下:
一、自我教育。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在早年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笨拙木讷,也有一些急躁、轻浮。
包括他早年间去北京做官的时候,每天都是结交更多的朋友啊,串门逛街,喝酒等等,甚至也非常的好色,有一次觉得朋友的媳妇儿特别漂亮,为了多看两眼的他就经常去朋友家,名义上是和朋友谈事情。
因为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回来以后就会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就开始扇自己大嘴巴子,反思说自己太轻浮了,后来是有什么重大的改变呢,就是他在京城拜访了一个名师,名师也是告诉他,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圣贤?其实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呢,就是要记日记,要冥想静坐,这两点他也是听进去了。
每天不停地都会记这个日记,反思自己的功与过,得与失,自己记还不行,还会把自己的日记,让同事让亲人朋友传阅,请他们提出批评的意见,那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包括我都不能做到,我只能做到说记日记、周记做复盘来反思自己。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他就是找到一个空荡荡的小屋,让士兵把守在门外不许任何人打扰他。
那在这样的静坐冥想的过程中,他也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思绪,包括在围困南京的时候久攻不下,再加上皇帝在一直给他下命令让他进攻,但是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那就这样他处于这种内外交困,进退维谷的时候,他也是通过这种冥想来找到了方法进行调节。
曾国藩在平衡洋人和朝廷的关系,平衡朝廷,跟老百姓的关系,平衡老百姓跟洋人的关系等等,一切都做到了游刃有余,你真正的做到了是一个圣人,立言立功立德。
二、对于家风的`重视。
这个我也是感触特别深,曾氏家族在近现代绵延不绝、人才辈出。
在曾国藩之前,曾家500多年世代务农,而自曾国藩开始至今,曾氏一族每一代都涌现了知名人才。
曾国藩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家庭成员人人孝悌。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
三、他非常有领导艺术。
曾国藩门下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比如我们都很清楚的,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这些洋务运动的名人都是出于他的门下。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曾国藩是权谋的代名词,感觉他就是一个老谋深算,甚至老奸巨猾。
这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我研究曾国藩以后呢,就发现他待人的原则并不是权谋,而是真诚。
他有一句名言,他说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所以他在处理湘军集团内部关系的时候,就是以拙诚为原则,就是尚拙尚诚,讲究笨着,讲究真诚。
曾国藩对待部下第2个特点,它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你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你想要有所发展也要给别人制造发展的良机。
另外呢,他在保举下属方面非常的努力,他曾经对皇帝说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说李鸿章才大心细,人才难得,要知道李鸿章在安徽混了好多年仕途一直没有起色,直到在曾国藩这儿待了几年以后才出掌一方。
你凡是涉及利益一定要注意与人共分,你有好处啊,也要给别人一些好处,凡涉及名声,也一定要与人共享,不能自己垄断。
所以有句名言就是说“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这就是曾国藩能够吸引一大批人为他所用,并最终成就自己事业的根本原因。所以说曾国藩在自我教育,在家风治理,领导力方面,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在工作生活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曾国藩传读后感13
一、后人景仰作其传,得能窥镜有机缘
据宋人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寥寥四句,或不足以概述曾国藩平生功绩。涤生(曾国藩)其人从“白手起家”到位高权重,蜕变着实令人惊讶。再看他智商稀松平常,身子骨不甚健朗——但对“圣人”二字,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我有幸与百年前的先贤曾国藩“照面”。缘起于好奇与尝试,阅读了《曾国藩传》。从薄薄的纸页中,不仅窥探到的是他愚钝、刻苦、蜕变,给予我自己的好似一串钥匙,打开了我的视界。
二、天禀鲁钝少机警,花尽功夫勤补拙
曰:人非生而知之者。然曾国藩不但“非知之”,大可说是愚笨已极,以至于“痴”“呆”地劲儿发挥到了极致——
传记中所载,曾国藩深夜里背书,家里来了个盗贼,躲在房梁上准备行窃。静夜沉沉,冷月溶溶,四下只有曾国藩口里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此反复了无数遍,竟然始终背不会。不是“风乎沂,浴乎舞雩”便是“浴乎沂,风乎舞雩,长歌怀采薇”。盗贼却已背出,再听得他喋喋不休,知道无法下手,既无奈又愤怒。一跃下梁,铿锵诵来,说罢,不屑地瞧了一眼呆立当地的曾国藩,目光中似含奚落,接着便扬长而去。
这段故事实在令人发笑,谁能想到这位贯通古今的大人物,小时学习竟如此不堪。但这也着实反应两个问题:一是曾国藩实在太鲁钝,二是他确实“发痴发呆”,凭借一股呆劲儿与毅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当我看到这里,心中怦然而动——我自己本是迟钝之人。一向因为身边人理解能力好、反应快、思维的逻辑性强而自卑。烦恼总归是烦恼,先天不足又没有办法回炉再造;但曾国藩的经历仿佛是漆夜孤星。且不说感觉自己有了新的希望,总算是被他立志的故事所震撼。可能会有人不理解这样的夸张感受,不过但凡有过这样经历的,再如是说也毫不为过。
三、古来世人难无瑕,反求诸己觅无过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多少人的行事的圣经。“无过”之难,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地步,多少令人望而生畏。
曾国藩自然有瑕疵。前文说到的鲁钝怪他自己不得,但接下来所说的,却大可以做到“无过”二字。
依据传记中的记载,其不肖之处有四:浮躁、傲慢、虚伪、好色。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的傲慢,之所以在我脑海会挥之不去,是因为我感到自己仿佛就是百年后的年少气盛的曾国藩,盛气凌人的模样依稀可辨。
曾国藩与人刚交往时,谦逊冲和;越到后面,有了熟络的朋友,便连毛孔都散发着傲人的气息,无怪说他“无处不着傲慢之气”。想想我自己,不也是这样——在学业上和朋友的.讨论尤其明显。我总是先恭谨一番:“这道题我也不是很明白,应该可以这样……”“我的方法可能还不够好……”,后来便愈发的无礼起来,椅仗着小聪明便道:“哼,这不算是难题,粗浅……”
我为此付出了代价,那种“不知知病”的态度让我终于被小觑,终于没有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学问。这与曾国藩或许同病相怜。
书中也记载了治病的药——反求诸己。对于不论是浮躁、傲慢、虚伪、好色中的哪一条,初入仕途的曾国藩多少沾了边。但他立志成为“圣人”,于是开始对症下药——写日记。并且写过的日记总要给旁的人瞧上一瞧,这便是曾国藩所谓的“师友挟制”,督促他“克己复礼”。
四、有志者万事皆成,丧志者碌碌无为
曾国藩立志成为“圣人”由来已久。“不为圣人,便为禽兽”足可见他态度的果决。甚至可以说“立志”是三立的根本,是推动他成为千年来儒家最后一位领航人的决定性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讲,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想法会左右行动。当人立志之后,想法是既定的,那么便会有“立言”“立德”的举动。
定有人发出异声说自己有志向,我便是“异声”之一——总是走不完自己在实现志向抱负中坎坷的路。现今我却能说服自己——有如斯感觉,不还是我的“志”之立并非坚如磐石,给予自己过多妥协的余地,这哪能真正达到万水千山之外的理想?
因此相较于其他,我认为“立志”是最基础、最简单却又是最高远、最不易的。传记中不断强调曾国藩的立志、抱负,不难看出这是曾国藩最强大的支柱,不论在何时何地,受到任何功名富贵还是风雨凄凄,总是秉承自己“志”的本我。
可以说就因为有抱负,曾国藩才会施展拳脚;经历了大风大浪,它始终只有这一个追求,不也正说明他的志向是如此坚韧么?人若想拥有如此恒心,却不易的很了。
因此古人会说:“有志者事竟成”,曾国藩,就是事成者之一。《曾国藩传》阅读了不知几遍,似乎还是不逮其中的深意。希望在继续深研传记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到曾氏“成大事”的秘奥,不做碌碌无为的玩物丧志之徒,成为如涤生的成大事者。
曾国藩传读后感14
终于耗时一年,磕磕绊绊的才读完这部密密麻麻写满1200多页纸的长篇小说。这么久才读完,并非全部因为妈妈说的那样,读的仔细,并时有笔记。诚实的说,这两本书大部分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到很少读了,因为有更多急需去读的东西。
这本书是老爹强烈推荐。他如此强烈的推荐,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天天谈话不离《曾国藩》,搞得我甚是抵触。我对于这个事是这么看的:《曾国藩》这本书与它的主人公确实在历史长河中名流千古,读一读确实有必要,也一定有益于修生养性。但除了《曾》就是《曾》的这么劝,只能说明……我换一种委婉的说话吧。比如,偶然有一次,我吃了一次肯德基,美味可口,便深信肯德基的烤鸡是世上最棒的烤鸡,所以我每次吃饭都推荐人们去那吃;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来了澳大利亚,各式各样的烤鸡数不胜数,我便惊醒,以前那么强烈的追逐的东西,也不过是茫茫美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远了不说,与曾文正公同时代的豪杰不胜枚举: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文正公同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们每个人都各领风骚,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都值得学习。而固步于曾文正公一人,无疑将对于史集认识的局限和粗浅暴露无遗。读完《曾》只是很平凡的一步,没什么好炫耀的。我读了,不代表我就能功成名就;我不读,也不至于就一事无成。希望老爹能对我的话有个深刻的认识,以后不要再看完于丹就“建议”我读《论语》(悉闻于丹在北大被学生们哄下台,心情极为爽朗),看完易中天就“建议”我读《三国演义》,自己读完《曾国藩》就马上如获至宝般的“建议”我也赶紧读……您不也是将近知天命之年才重新又读的么?我能鄙视一下而立之年却没有读过《曾国藩》的小王同志么?我不能,因为那时候有那时候读的书。曾文正公有许多关于教育晚辈和齐家治国的思想,这对于一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我,显得很急切么?读完了这本书,我反倒希望老爹能从中获取许多对待自身、亲人和朋友的领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曾文正公说,“正人先正己”,就这么一句,就够王主任您回味无穷的了。
曾国藩传读后感15
很早就听说曾国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直想读些他的传记,但是每次去图书馆看到厚厚的一本就放弃了,这次下定决心要读一下了,这篇文章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本以为他会如很多古时的知名人士一样聪明顺利的,其实却恰恰相反,在他之前曾家没有出过一个当官的,父亲也是在四十多岁才考中了举人,曾国藩也是屡考不中,但是他却没有放弃,继续埋头苦学,终于在失败几次后考中了举人,而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猛然开窍一路开挂似的直到考中进士,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父亲直到考中举人之前,每年考试都翻山越岭必定参加,屡败屡战。这种锲尔不舍的精神也对曾国藩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且父亲教育的方法也不太合理,就是让他死记硬背,这就造就了他学习踏实的性格。他也总是被人说过于笨拙,既然知道自己比常人笨,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而且还在前几次考试失败中分析原因,终于获得了学习的门路。读这一部分让我初识了曾国藩,他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大家的眼中他属于笨笨的孩子,但是他却相信勤能补拙,别人下一分功夫,他就要下十分功夫。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但是也并没有气馁,从失败中找原因,最终成为曾家第一个登第的人。
等他到达翰林院后发现有智慧有学问的人很多,这种情况和我当时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情况多像啊,但是曾国藩却决定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的追赶上,想想我那时候却努力了一两下觉得费力就放弃了,想想真的是后悔啊,我如果当时也继续努力也不至于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读书有时候就会读到自己的影子。曾国藩真正的做到了“日必三省吾身”,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反省自己当天的言行是否得当,每日读书写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受命于咸丰在湖南管理军队,在管理军队的过程中他反思以往军队的陋习,建了一支人人相系的军队,最终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如果没有曾国藩说不定中国真的就被太平军给毁坏了。
整本书看下来,感慨于曾国藩对国家的尽心皆力,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幸好他没有看到清朝的灭亡,否则我想他真的会心有遗憾的。我们应该学习曾国藩在学习上的孜孜不倦,还有他对一件事的剖析能力,做一件事前后要勤于思考,平时做好准备,如果失败了也要在其中寻找经验。无论在别人眼里怎么看你,自己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问心无愧。
学习也是需要坚持下去的,自律!
【曾国藩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传读后感09-29
读曾国藩传有感06-17
曾国藩读后感11-20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6-11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4-12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合集)03-25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05-24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01-21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