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07-09 07:42: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乡土中国读后感(经典)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土中国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土中国读后感(经典)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1948年出版发行的。时至今日,这本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仍然有很多启示。

  书中首先介绍了乡土社会的特点:

  一、依赖土地。在乡村,土地就是人们的命根子,几千年来从来没有改变,不管人口怎样迁移,即使来到了西伯利亚,人们想到的第一件事还是开辟出一块土地,找一些种子,种上庄稼。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即使搬到大城市,住进高楼大厦,老一辈的人想的可能还是在家里阳台上开辟出一片绿色——种的可不全是观赏的花,还有一些蔬菜。

  二、安土重迁。看过《落叶归根》这部电影的人应该更能理解安土重迁这个词的含义。村落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所以,当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土地必然是我们乡土人士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不能移动,我们自然生活在村落里;在经济快速发展期,乡村释放了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但是因为我们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亲戚关系都在我们生活过的村落,所以很少人会在大城市定居,即使有能力在大城市定居了,也一定与农村保持着频繁的联系,这关系是绝对不能断也断不了的。

  三、熟人社会。这样形成的村落里自然都是熟人,在小的村落里,甚至只有一个家族或少数几个家族,所以大家彼此都很熟悉。

  正因为熟悉,大家有什么事情,总能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因此文字在农村就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但是如果因为农村人不识字,就说他们是“愚”的,是不对的。他们在种地上面的经验和智慧是任何城里人都无法比拟的。

  费孝通老先生说乡土社会的格局是差序格局。就好比把一个石子扔到水里形成的一圈圈波纹。波纹的中心代表一个个体,随着波纹向外一圈圈推移,代表着与个体的关系一层层减弱的社会关系。这样的格局孕育出来的是以“修身”为中心,一层层向外扩展出去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文化。所以我们特别重视个人道德的修养。

  在书中,作者还分析了乡土社会中的权利结构,横暴权力、同意权利、长老统治和时势权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这本书是费老先生对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入分析,它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社会的演化过程和基本结构,告诉我们中国的乡土社会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才能很好地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

【乡土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阅读心得08-2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5-24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5-28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02-25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通用06-26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推荐]06-09

乡土中国读后感06-21

乡土中国读后感05-01

《乡土中国》读后感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