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业园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业园调研报告1
今年,苏州工业园区一组鸟类照片以及鸟类分布图在新闻媒体、微博微信上广为热传。不少市民、网友忍不住惊呼:一个以工业园为名的区域也能“孕育”如此之多的“飞翔精灵”。
实际上,这些照片都源自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报告》。
131种鸟儿展翅园区,鸟类多样性比较理想;栽培植物570种、野生植物199种,群落搭配丰富;水生生物328种,清洁水域“孕育”丰富物种……20xx年初,经过1年多的调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发布生物多样性调研报告,“洋苏州”的生态密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项目总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青教授表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出炉,也给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他说,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专家相应的建议,也为园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这份报告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主政者看来,是献给园区20周岁生日最好的礼物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环保局局长王学军在接受采访中表示,生物多样性调查不仅是让园区老百姓真正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更是为园区正在实施的生态优化行动计划以及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础。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最大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今年迎来开发建设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这里从原先的一块农田低洼地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中外合作的典范。
但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最令人自豪的,不是那些传奇般的财富神话,而是那一缕带着微微甜味的清新空气。
开发建设20年,苏州工业园区至今还保持着清新的水和空气,这在开发区中不可想象。
不可想象的背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以后制定的第一个法规文件,就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一整套绿色发展理念。到园区投资的客商,第一道要过的就是环保关。
苏州工业园区严格执行招商项目节能评估、环保准入制度,对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 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因资源利用和环保因素累计否决项目300多个,涉及投资总额约30亿美元。
隐形的红线,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深植于苏州工业园区企业CEO的心间。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了进驻园区企业的一种共识。更重要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一条生态工业链的建立,能够将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20xx年苏州工业园区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年生态坚守,换来了中外人士交口称赞的碧水、蓝天和绿地。在全国所有开发区中,苏州工业园创造了环保基础设施全覆盖、绿色乡镇全覆盖、ISO14001贯标企业最密集等多个全国之最。20xx年园区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7.4,生态环保指标自20xx年起连续4年位居全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前列。
当然,苏州工业园区也从不吝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大手笔。目前,园区绿地覆盖率达45%,获得绿色建筑标识80只,其中运行标识8个,占全国总数10%。在这里走走,随处是花园,满目皆美景。围绕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三大湖,园区的美丽风景徐徐展开。中央公园、白塘公园、东沙湖公园、方洲公园等开放式公园,坐落在居民集中区,绿植葱郁,休闲步道齐全。
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突破开发建设“老路子”,以学校教育、社区生活、能源应用、绿色建筑等为“钥匙”,解开一座国家级开发区的生态“密码”,走出了一条集“科技创新、经济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园区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和全国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开发区,必然要使百姓的日常生活充满“绿色低碳”的理念,创造生态优化的社会氛围。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推广倡导绿色社区,“绿色”正在逐步成为园区百姓生活的新“情调”。 在倡导绿色社区方面,苏州工业园区相继开展“跳蚤市场”、“邻里互助广场”、“无车日接力”等活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在58个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步建立。目前,园区已创建各级绿色社区91家,绿色社区覆盖率超过90%。
无怪乎,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区后,感慨良多,顿生爱意,称“来过苏州多次,但一直不知园区,如今走了走,转了转,发现它正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
工业园调研报告2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总体上看,我区罗亭工业园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全市其他工业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我区周边几个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安义工业园区。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的主体板块,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达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美、日、泰、港、台、粤、沪、浙、闽等地的客商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高新机电、铜材加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担龙头,建材挑大梁,纺织、机电唱主角”的产业布局,先后被授予“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至20xx年8月,安义工业园共落户项目205户,其中投产企业115户,在建企业46户,筹建企业39户。20xx年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用水397.23万吨,同比增长56%,用电10736度,同比增长23%
2、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北郊新祺周,全区面积58平方公里,已规划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企业60余家,其中服务外包企业6家,高、中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20xx年7月,桑海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规划3平方公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已形成了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三九药业、草珊瑚药业为龙头,杏林白马药业、江西民康制药、济顺制药、兴鼎科技等一大批医药企业入驻的产业集群。20xx年,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完成7.5亿元,增幅26%;财政总收入完成1.61亿元,增幅60.5%;地方一般收入完成7587万元,增幅6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增幅40.9%;工业投资完成5.02亿元,增幅4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3亿元,增幅32.6%。四项指标增幅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19.68%,现汇进资增幅60.91%,外贸出口增幅111.27%,工业项目现汇进资增幅142.18%。
3、永修县工业园。永修县工业园区由星火工业园、南山工业开发区,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按照“做大做强有机硅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建材、新型电子、新型特种纸、新型仿生制药产业”的工作思路,园区强势推进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致力开展产业招商、配套招商,不断延伸有机硅产业链条。预计到20xx年,将可实现有机硅单体产能突破80万吨,有机硅产业产值突破220亿元,新型建材产值突破80亿元,新型电子产值突破50亿元,新型特种纸产值
突破30亿元,新型仿生制药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家,税收突破10亿元的“5121”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制造基地。
4、湾里罗亭工业园。罗亭工业园筹建于20xx年,是全省最年轻的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为主轴,南北两侧自东向西扩建,东接桑海、西连安义,北靠永修。20xx年罗亭工业园开始正式对外招商,20xx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的总体战略,成立了园区(罗亭)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罗亭工业园以南安公路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规划了新型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和配套服务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现有落户项目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用地约20xx亩,总投资30亿元,已有竣工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创税约720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二、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应当说,我区工业园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
展中加以规范和解决。
1、园区规划定位方面。罗亭工业园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园区道路建设为例,园区内三条纵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循环路网,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网建设规划,园区道路往往随着项目的落户而规划建设,导致部分路网地块标高不一,条块分割严重,同时,由于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样算什么样”,“来什么项目要什么项目”情况,导致现有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彼此关联度小,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2、园区基础设施方面。虽然我区在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
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三、发展壮大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
三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3、进一步培育项目产业集群。扶持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励已经入园的重点企业以商引商地引进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引进核心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企业,使之做到同时引进,同期建设投产,以实现产业集群化。
4、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将整个园区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靠信贷吸纳银行投资,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形成渠道畅通、来源多样、成分多元的产业投资机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二是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争取商业银行对新入园企业授信服务。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担保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有业务联系的关联企业。对于经营好讲诚信的企业短期贷款,可由园区建设投资公司提供担保,但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反担保。三是要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在全区层面针对入园项目建立统一的办证服务平台,简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间,实现办证服务一站式流水线操作。保障入园项目依法依
规快速建设。四是要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一方面要针对园区企业需求做好订单培训。在用工培训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引资动态,在企业开工建设时就要主动上门,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岗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锋软件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向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先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工业园调研报告3
为研究破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园区建设,早日实现“工业强县”,根据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生态发展,主攻三区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要求和县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县人大常委会、政协xx县委员会园区建设工作调研组于8月24日至9月10日通过实地察看、部门调研、走访座谈、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了解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考察学习了其他地区在园区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讨论和探索了促进我县园区建设的工作措施和方法。现将调研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自20xx年2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xx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xx县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工业园区的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的“工业强县”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1、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三年来,共累计完成征地拆迁2949亩,其中沙水产业转移园1303亩,东湖坪制笔研发基地686亩,马市工业园960亩。到目前为止,全县工业园区实际面积已达6950亩,形成了以东莞石龙(xx)产业转移园为主,黄花园、东湖坪、马市、江口等各片区为辅的“一园五片区”的发展格局。
2、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保障园区建设有序开展,三年来,工业园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主要完成了征地、土地平整、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给排水管网铺设、园区外部排污排水铺设、高压电网、配套厂房建设、行政服务大楼基础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有利条件。
3、管理队伍不断强化。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加大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力度,在原省级林产实验开发区和东莞石龙(xx)产业专业工业园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县政府派出机构——xx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由县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属正科级行政单位,内设“三部一室”,专门配备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10人,后勤编制3人,为园区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工作设立了机构和提供了人员保障。
1、园区绩效逐步显现。近三年来,随着园区新签约项目纷纷建成投产,园区绩效逐步显现。xx年,园区新增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8.8亿元,实现税收2173万元,对我县GDP贡献率逐步提升。
2、社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园区企业的不断增加,园区逐渐成为就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到xx年底,园区企业实现劳动用工11318人。就业率的提高,带动了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大幅度减少,同时也为我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我县距韶关市55公里,距广州248公里,有国道323线、省道1912线,随着韶赣高速的贯通和正在规划修建的韶赣铁路、粤湘高速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今后便利的交通条件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xx。
2、资源丰富。我县拥有林地面积25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00万立方米,毛竹20万亩,蓄积量2200万条,年产毛竹100万条,能为家居生产、造纸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全县水电蕴藏量11.81万千瓦,小水电总装机容量累计已达9.5万千瓦,能充分保障企业用电。同时,我县拥有相对稳定的4万富余劳动力,能较好地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3、环境优势明显。我县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生态示范县”、“争创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环境优势明显,为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高科技产业入驻投资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
从近三年来新引进的39个项目整体来看,呈现整体发展缓慢,各自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截至xx年7月,建成投产企业12家,占总引进项目的30.77%,在建项目23家,占总引进项目的58.97%。同时,由于缺乏对入园企业的有效监管,部分企业未按期建设或投产,影响园区的整体进展和效益,园区整体绩效不明显。从20xx的园区绩效来看,企业实际税收对我县的经济发展还未能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三年来,新增企业税收总额分别为155.62万元、370.55万元和2173.01万元。
(一)做好科学规划,确保园区有序发展。科学规划是园区发展的龙头,园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
1、做好园区建设规划。一是要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紧密结合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编制高水平、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统筹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预留发展空间,规范工业园区建筑、道路、绿化、通讯、水电、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功能的规划设计标准,真正做到用高水平、有特色的规划引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二是要将园区周边的规划纳入园区统一规划,妥善处理好园区建设与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止因园区建设规划不到位而激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太平、马市反映的'因园区周边排水设施不完善,每逢雨季就容易发生水淹农田,水浸民房的危险,附近群众意见很大。
2、做好产业规划。一是要科学论证我县工业发展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建议充分发挥我县木材资源的优势,以华润木业为上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将家俬产业的发展列入发展规划。二是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建议在重点发展沙水和马市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它片区的产业配套,加大各片区产业集聚力度,着力打造沙水——电子机械、马市——新型材料和家俬、东湖坪——制笔等特色园区,改善目前“一园五片区”零星布局的局面。
3、在制定规划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管理,确保园区建设按规划有序推进。要进一步推进园区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强化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切实树立和维护园区各项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有效遏制变更规划的随意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一是成立由县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三)加强园区管理,优化园区建设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集园区管理、服务管理、招商引资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兑现全部承诺,增强园区的吸引力。三是加强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处置预案,强化园区治安工作,积极化解各种矛盾,积极维护园区建设良好环境秩序。四是加强对入园生产企业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督促园区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提高园区绩效。
(四)畅通融资渠道,解决园区发展瓶颈。一是建议可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OT、BT等方式推向市场,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我县财政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压力。二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安排部分专项贷款扶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本地落户园区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三是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的支持。要根据省、市在产业转移、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充分做好相关的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最大的资金支持。
(五)完善土地机制,解决用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要解决园区用地难题,一是要尽快解决征地拆迁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完善土地审批和使用的监管体制。对企业用地指标的规模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审批,有效防止用地浪费;对分期建设的项目用地应采取科学的分期出让土地的政策,防止发生圈而不建闲置土地的现象;对不符合园区规划的用地指标要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强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要建立入园企业土地利用动态档案,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六)加大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的方法加大招商引资的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全民招商”的社会氛围,提高部门和个人参与和服务招商引资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要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和新时期周边县、市、区的好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更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xx。三是要打造一支专业的招商引资队伍,逐步从“全民招商”过渡到“专业招商,高位招商”,提高招商成果和项目质量。四是要提高招商质量。在招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园区产业规划和《xx县园区工业招商项目准入评估及管理服务指导意见》(始府办〔xx〕42号)的有关标准,为园区发展引进高质量、高产出的企业。
(七)注重环境保护,促进园区建设生态化。一是设立环境保护准入制度,适当提高入园门槛,对污染大、能耗高、效益低的项目应限制入园。二是对入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在园区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做到立项之前要预审,动工之前要环评,投产之前要验收,生产过程要监管。三是提前统一规划和布局入园企业排污处理及环保措施,把工业园区建设与生态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园区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工业园调研报告4
根据市政协七届十二次主席会议的决定,20xx年4月17日至26日,市政协副主席张俊昌、赵泽义带领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到盘北经济开发区、红果经济开发区、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等就园区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建设成效初显
全市共有11个工业园区,即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新区)、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工业园区)、盘北经济开发区(鸡场坪工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水月工业园区、木岗工业园区、保田(盘南)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大湾、汪家寨、中箐园区)、发耳工业园区、路喜园区。11个园区现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通过近期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大。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15.2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9%;实现工业增加值154.6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4%。超百亿元的园区2个(水月、董地工业园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园区 8个。20xx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1.9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52%;实现工业增加值 45.57亿元,同比增长52.9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1%。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增加。20xx年,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99个,总投资140.7亿元,完成投资额6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01.3%。20xx年1-3月份,全市工业园区在建基础设施项目115个,总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134.5%,完成标准化厂房投资2.7亿元,占计划投资30亿元的9.0%。目前,红桥新区、水月园区已全面实现七通一平,红果、董地、盘北、木岗、大湾园区核心区域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三是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增多。20xx年,全市园区在建产业项目165个,项目投资总额861亿元,完成投资额120.6亿元,增长37.48%,建成投产项目44个,释放工业产值近30亿元,20xx年1-3月份,全市在建项目175个,计划投资771.8亿元。完成投资额32.9亿元,同比增长 1.86%。
四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3月底,全市11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77平方公里(含开发区管辖),入驻生产企业150余户,直接和间接为园区服务的从业人员约10万人。20xx年全市产业园区预计实现税收47亿元,新增从业人员数1.2万人。
二、园区建设问题明显
(一)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由于受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四大产业影响,各园区在规划布局主导产业时,出现了明显的产业(主导产业)趋同,未能形成优势互补。如:水城经济开发区(董地、老鹰山园区)、红果(两河)新区、盘北(鸡场坪)产业园区、六枝经济开发区(岩脚工业园区)、大湾(汪家寨)工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等都把能源化工(煤化工)作为主导和主要产业来发展,产业布局不集中、规模分散,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煤炭、水、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得不到保障,甚至产生恶性竞争,还会造成工业污染源分散,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红桥新区、董地、红果(两河)、盘北(鸡场坪)也都着力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园区的主要产业来培育发展,培育和发展上具有一定盲从性,未能找出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主导产业方向不清晰,易造成同业竞争,不利于产业聚集发展和形成区域竞争力优势。
(二)体制机制不尽适应。一是园区人员配备不到位。园区有抽调、借调的人员,但其工资关系、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很好调动。部分开发区的公安、工商、地税、国税、国土等垂管部门机构人员不到位。二是部分园区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尽管大部分园区机构成立,人员配备到位,但缺少项目、规划等行政审批权限,土地报批、交易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对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影响很大。三是目前在11个产业园区中,仅红桥新区有完善独立的财税体系,能较好的满足园区发展需要。水城、两河、盘北、六枝4个开发区均由县区代管,尚未建立起真正独立运行的财税体制。其余园区也未建立与县区的财税分配体制,导致园区的责权利不明确,独立运行和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严重影响了园区建设。四是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不活,不能有效刺激项目落地。
(三)协调管理不尽规范。有关职能部门对园区的管理、调度过于频繁,使得园区管委会需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各类文件、汇报、会议、材料、调度、统计(重复)以及各类社会事务等,极大地消耗园区建设的.精力。
(四)招商引资不尽理想。相当一部分园区的项目是存量多,增量少,有的项目是在园区划定时就已存在。目前,表面上谈的多,实际落地的少,有的虽然落地,但后续扶持指导力度不够,造成项目推进速度缓慢,业主不满意。
三、对下步园区建设的建议
根据市工业园区管理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暂行)。为促进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工业园区管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议尽快出台全市园区管理办法。尽可能规范园区管理。
(二)成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为有效加强对园区的统筹、指导、协调力度。在市级层面,应成立一个较为独立的,有一定权威的园区管理机构,以便对园区的规划、土管、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进行统筹协调,避免盲目无序的散打和乱打,使园区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赋予园区一些必要的实际权力。
1、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尽可能下放一定的行政审批权限。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大胆放权;在土地收储、项目报批、项目规划等方面,应将适当的权力下放到园区,减少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使园区成为一个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
2、允许园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项目落地激励机制,以便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
3、赋予园区一定的人事权。对园区的工作人员,应让园区自行选聘,已选聘的要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园区要建立用人的激励和退出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应将各业务主管部门支持园区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工业园调研报告5
县生态工业园区自6月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以来,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园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将园区发展调研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十五”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率先突破发展的总体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和县域支柱产业、骨干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连片的特点,创新发展模式,把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以建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为重点,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了以戚氏、谢村镇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县域工业园区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总体布局日趋合理,工业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实现了工业的龙头带动、整体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历史性跨越。当前,园区建设面积6.88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43平方公里,园区拥有中小企业75户,其中工业企业72户,规模企业17户,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13户。新增建设投资5.398亿元,形成工业主导型、企业园区化的经济模式。,园区实现总收入31.73亿元,完成工业产值30.93亿元,二项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分别同比增长38%、40%。今年以来,园区发展态势持续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超过30%,园区稳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
(二)园区现状、园区企业及主导产业、园区服务能力情况
1、园区现状:一是区域清晰,定位准确。结合地域及骨干企业、支柱产业相对集中连片优势和布局,园区建设面积已达到6.88平方公里,沿县戚氏、谢村镇镜内108国道南北两侧分布,东、西、南、北四址区域清晰。园区总体上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和谐;科学创新,产业升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节约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布局,统筹城乡;综合利用,经济循环”的定位原则。二是功能布局较好。当前,园区充分发挥出了滚动孵化中小企业,产业链延伸,园区综合服务、产值、财税贡献率大,劳动就业密集区,转化资源(矿产、农产品)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功能布局。三是基础设施完善。园区建设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85亿元,完成了与园区发展相配套的用地、标准化厂房、道路建设、电力设施改造、供(排)水、绿化、前期污水集中处理等主要工程。四是创新能力与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近几年来,园区坚持提高入园企业标准,一大批科技型、配套型、循环型项目入园建成并投产,这些项目具有起点高、产业链长、容量大、生态环境较好之优势。入园建成投产的陕西盛华冶化有限公司30000千伏安硅钙电炉系统工程其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园内无大型电炉生产硅钙合金空白,当前实施的高纯钙提取项目不断提升产品升级和创新水平;入园、建成投产的尧柏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工艺在同行业中领先;玉虎化工有限公司余热回收利用、工业高用水节水两项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后,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正在扩建中的天汉科技公司麦芽酚生产线采取国际先进技术、工艺标准,为全县化工行业中独创。通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推动了一大批企业和产品升级。近三年来,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11项,开发新产品12个,孵化出建材、化工、冶金矿产3个高新技术工业支柱产业。据统计,园区72户工业企业中,科技型企业36户,占工业企业总额的50%。
2、园区企业及主导产业情况:当前,入园企业个数75户,其中工业企业72户,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7户。已形成建材、化工、冶金矿产、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四大产业企业个数为56户,占园区企业总数的79%,工业产值完成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以尧柏水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建材产业龙头企业,以天汉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化工产业龙头企业,以盛华冶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矿产精深加工产业龙头企业,以鸿泰油脂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在不同产业领域发挥着带动作用,推进了整个工业园区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同步得以显现。在一批高科技企业带动下,推动了企业发展和产品升级。,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6项,开发新产品5个,高新产品产值能力达到19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61%。依靠县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工业园区已打造出建材、化工、冶金矿产、农产品加工四个主导产业,四大产业年完成产值能力为25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比重为82%。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园区快速发展并行。近几年来,在着力抓好全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工作的基础上,重心向园区倾斜。通过努力,当前已打造出科学规范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建成的园区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园区服务能力,助推了园区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由于我县财力十分紧张,加之入园企业建设资金普遍紧缺,投入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能力有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度与园区发展配套方面尚有差距。
2、融资难。鉴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园区部分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民间借贷和有限的自有资金滚动2种形式,较为普遍的是企业抵押物达不到金融部门放款标准,很需要贷款却贷不到款。
3、产品科技含量不是太高。据统计,园区高科技产品产值比重约占60%,还需在科技创新方面加以引导,加大力度。
4、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接轨不够协调,人才引进特别是高精尖人才引进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三、园区发展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园区的投资力度,在专项扶持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大力推动园区招商引资。三是协调、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切实做好融资工作,定期向金融部门推介银企合作项目,与金融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五是实施项目带头战略,以项目为支撑,以项目促发展,推进工业园区稳步发展。六是进一步强化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力争新培育1—2个园区公益性服务机构。七是加快产业升级,推进和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工作。八是持续做好园区统计监测。
四、几点建议
1、市上出台新增建设用地向工业园区倾斜和入园企业用地适当减免(土地)税费优惠政策,以鼓励新办企业向园区聚集。
2、省、市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市上相应设立年度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对园区予以扶持。
3、协调好各金融部门关系,对园区所在企业货款适当降低贷款政策标准。
工业园调研报告6
承办单位:
xx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主题:
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卷调查
时间:
目录
一、环境发展现状..........1
工业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怎样解决工业园的环境问题............3
二、调查结果概要..........3
三、调查报告详细内容.............3
1、调查的目的................3
2、调查方法: ..........4
3、调查程序:................4
4、调查结果:................4
四、个人建议..............5
五、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题调查问卷..........5
一、环境发展现状
工业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园:指的是位于都市边缘的一块相对独立管理的土地,其中安排若干商业与工业,并常对租用者提供特殊服务和设施;另外,也可以说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
由于工业园的核心价值就是给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工业园里能源消耗很大,另外,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也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能源发展现状: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
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xx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二、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三、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四、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在工业园中,因为有其特殊的使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
首先,就是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工业生产而排出来的废气废水中含有很多的SO
2、CO和CO2。
由于SO2的任意排放,因此导致了酸雨的出现。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燃料的燃烧之后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CO2,有于大量的CO2排放,再加上人类的乱砍乱伐使得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CO2的吸收量减少。这样的一增一减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大幅度提升,最终导致了温室效应的产生。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使得全球的气温升高—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同样的环境问题还有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污染水源、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
怎样解决工业园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强制企业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调查结果概要
我们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关于节能减排的各种政策,我们工业园也在积极地贯彻实施。我们发展中国家不能一味地只顾着发展经济,同时也应该注重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我们调查显示,现在有许多的工业园中都有环境保护的检测站,一天24小时监测企业排放的.排废气废水,杜绝乱排废气废水的事情发生。
三、调查报告详细内容
1、调查的目的:
在现在我国经济正在腾飞的时刻,存在着许多的因为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虽然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这却不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路线;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发展路线,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在此我们三下乡服务队深入到湖口工业园进行有关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查研究,让更多的人们关注现在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同时促使工业园的企业更加注重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调查方法:
我们主要是通过对湖口县工业园的工人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调查研究的。我们一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8份问卷,有效98份。另外我们也和工业园的相关政府领导进行了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能知道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工业园的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3、调查程序:
首先准备好调查问卷,同时联系好工业园的领导。之后我们参加与工业园相关领导的交流会,队员们记录下领导讲的重要内容。之后我们参观了一些工业园的一些大型企业和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并与中心的几个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最后我们对工业园的工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4、调查结果:
第一、据了解,国家很重视工业园的生态环境,要求每个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去保护环境,做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同时,也要求工业园政府要加强对引进企业的调查监控,只有在符合监控标准的企业才能被允许进入工业园。
第二、据调查显示,政府相当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法。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9.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第三、工业园环境保护的监测很重要。据我们调查,在有了环境监测中心之后,企业的乱排废气废水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个人建议
第一、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要求企业,积极实施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的各项政策。
第二、工业园政府要加强企业环境监控制度的建设;要完善各项由于企业违反规定后的处罚制度。这样环境监控中心的监控效率将大为提高。
第三、政府应该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员工对企业进行实地监控;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收集员工反馈意见的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去监控企业的各项信息,这样有利于对企业的管理。
关于工业园环境及节能减排问题调查问卷
大家好!我们是xx航空大学的学生,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那么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环境问题,我们特地制作了此问卷,希望您能耐心帮忙填写一下!谢谢
1.您觉得环境保护重要吗?
A很重要B一般C可有可无
2您认为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人们环保意识薄弱B环保政策执行不力C不合理的开发利用D污染治理效率低
3.您了解节能减排吗?
A非常了解B知道一点C不了解
4.您认为有必要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吗?
A非常有必要B可有可无
5.您认为工业节能减排成效如何?
A成效较为显著B成效不明显,还需加继续大投入力度
6.您认为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是什么?(多项选择)
A废酸污染处理B有毒的化学品分类处理C加强高能耗工艺更新改造D提高原料利用率E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F实施节电改造工程G加强节能减排应用研究工作H其他
7.您认为应当建立怎样的投资方式加强环保和节能工作?
A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入机制B建立完全由企业投入的机制C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8.在建设项目中,您认为应当怎样安排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建设顺序?
A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B环保设施应在主体工程之后设计,施工,投产运行
9.您所在地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主动还是被动?
A主动B被动
10.您对周边的环境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1.请列举三个目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12.谈谈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如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谢谢您!祝您生活愉快!
工业园调研报告7
为了能更好应对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好当前工商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找准方向,促进我县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月16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曾彦波,副主任徐洪、陈猛,办公室主任张忠权,工作人员赵安林一行到泸西工业园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建设情况。投资18亿元的云维集团泸西大为焦化公司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已完成渣场选址和场区地下勘测、公司注册、工商税务登记、技校招生委培、第一批职工招收培训、项目环评专家评审通过等工作。至20xx年2月10日,已完成1、2号焦炉装置区孔桩开挖浇筑940棵;完成装置区土石方挖运回填40万m3及厂内排洪沟土石方支砌工程;完成2.6亿元主要设备订购合同签订,并支付部分设备订购款4560万元;完成土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00万元;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520万元。目前正抓紧进行其他单项装置采购招标工作。计划2月中旬进行1号焦炉主体工程建设,5月初部分设备逐步进场,并做好设备安装准备工作。
(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建设情况。投资2.6亿元的中枢水泥厂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项目已完成主体设备采购,并加快土建工程建设,截止20xx年2月10日,已全面完成生活区房屋建设及混合材料库等工程建设,完成水泥成品库顶板支砌10米、滑模库顶板支砌40米,完成土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48万元。签订设备订购合同1.1亿元,支付第一批主体设备订购款3870余万元,累计完成项目投资6218万元。预计20xx年10月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入园建设,对合理开发泸西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泸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红河森菊公司。20xx年我公司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拓展市场为手段,以扩大销售为主要任务,迅速扭转公司流动资金困难局面,全面推动公司全面发展,20xx年国内外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已超过20xx年全年的销售收入,公司产品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广东等省市,国外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盟、瑞士、美国、南美等国家。由于20xx年的加工原料是20xx-20xx年收购的除虫菊干花,其除虫菊素含量已由1.5%下降到0.6%左右,从而加大了公司的加工成本,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的亏损,影响了公司的全面、迅速的发展。
(二)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生产时间短,所以公司累计生产经营4万多张中密度纤维板,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密度纤维板市场发生了变化,造成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加之由于处于试运行阶段,生产不正常,达不到生产要求,从而影响20xx年的生产目标。
红河森菊公司。20xx年公司将在种植方面推广新品种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让农户受到实惠;在生产方面将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工艺,注重新产品的研发,通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市场份额,公司生产的“森菊”牌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好评,进行产品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增加,依靠创新技术稳市场;在市场方面将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市场形势良好,并且公司加大与国内外高等科研院校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其生产的农药产品已形成独特优势,拥有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公司预计20xx年利润将在中报盈利的基础上继续实现盈利。
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20xx年公司将继续落实“降本增效“的各项措施,积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预计公司的利润会稳步增长。
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一是融资速度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项目建设推进不快;二是土地征用困难。
红河森菊公司。一是由于20xx年除虫菊种植面积不大,20xx年收购干花仅100吨左右,极大的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为此20xx年急需扩大种植面积以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二是公司在20xx、20xx两年的主要加工原料是以前的老花,以致公司生产经营收入严重亏损,造成公司职工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费用长期拖欠,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三是公司前期无形资产投入过大,公司现有厂房、设备已作抵押借贷,现在再向银行寻求新的借贷较为困难,造成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我司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基本上没有高学历的专职技术人员,大部分工人是小学、初中毕业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公司已经进行过多次培训,但是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一是尽快落实项目建
设融资措施,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投产;二是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协调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同步安装,使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红河森菊公司。一是为解决除虫菊干花原料的不足,公司将继续加大除虫菊的种植面积。力争在20xx达到5万亩以上种植面积,以达到公司正常生产的需要。
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是20xx年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这一目标,狠抓规范运作,把工艺技术改进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改善公司的运营状况,推动公司的全面发展。二是强化市场开发的深度和产品开发的力度,改进和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加大融资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三是把工人的培训作为我公司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并积极引进专职技术人员,同时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利用现代产业运作和资本运作方式,迅速把中密度纤维板产业打造成巨大的健康产业。
工业园调研报告8
一、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位于南部,毗邻某某,某省道穿境而过,区位优越。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区域资源特色,坚持走以工促农发展之路,以园区建设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和扶持板材初深加工产业,形成了结合部最大的木材加工产业集群之一——工业园区。
该园成立于年月,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亿元,近年来园区的承载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一是功能配套不断完善。修铺道路千米,架设高压双回路千米,建成日供水吨的水厂、KV变电站、移动通讯塔等设施。园区内建有省级农民工创业园和市新型乡村工业园。 二是主导产业良性集聚。园区以板材初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实现了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现有芯板加工个体户余家,深加工企业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家,年加工原木万立方米,实现产值亿元。
三是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园区累计入园企业家,其中投产企业家,在建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20xx年实现产值
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创造利税万元,带动就业人数人。
二、园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瓶颈
(一)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园区形象和品位亟待提升。近年来,园区建设主要依靠 筹资解决,而 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财税返还和借款、垫资,无法保障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的基本需求,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园区提档升级。
2、园区自身产业层次和整体规模有待提高。板材加工总量不高,产品层次单一,产业链条相对较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协作制度需要逐步加强;龙头企业较少,企业技术装备、产品研发、人才储备相对较弱,自主品牌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尚不明显。
3、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园区政策和其它园区相比没有特别优势,特别在税收政策、用地政策、金融政策、劳动保障政策、部门帮办服务政策等与 作为产业集群镇、扩权强镇试点镇不匹配。
(二)主要瓶颈
一是用地瓶颈:主要体现在有项目无土地、有土地不敢用、开发后不能办证。一方面是老企业供地,迫于当时条件大多采取光行上车,只是兑付村民土地租金和青苗补偿,企业无法用土地、房产抵押融资,影响了后续扩张能力;另一
方面是新项目供地,受用地指标和报批费用影响,无法获取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一些引资项目和扩建项目难以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二是融资瓶颈: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服务产品门槛设臵高,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中介服务和民间资本运作成本过高。
三是用工瓶颈:主要是由于园区开发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服务功能不配套,务工人员保险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部分企业对用工条件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因素,导致部分企业用工难。
三、主要对策和有关建议
(一)主要对策
1、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缓解用地难。
一是加快辖区内土地整治,实施社区新居工程。通过对大王楼村整体搬迁,可新增耕地亩,争取形成的挂钩指标用于园区建设。
二是加大对辖区内存量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和使用,盘活现有土地资源。通过对原废弃泡花碱厂改造有效利用土地亩,通过对原村委会和学校整合有效利用土地亩,分别安排大型板材深加工项目个。
三是强化优化集约用地意识,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严把土地入口关,对投资强度大、能有效带动产业升级的项
目,给予土地安排。另一方面,对早期入驻园区的产能落后企业,动员搬迁,“腾笼换鸟”。再次,不再审批居民宅基用地,给予优惠条件引导群众向镇区和中心村搬迁。
四是加大用地指标的争取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包装大企业,力争在“供地”计划上取得突破。目前正在包装投资亿元的数条生产线覆膜板项目、投资亿元的电动车产业园项目。
五是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企业创办。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基础上,按照农民以土地自愿入股的原则,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参与板材加工企业利益分成。
2、正在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缓解企业融资难。
一是积极争取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为园区内全民创业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小额贷款。去年县邮政储蓄银行为工业园区芯板、板皮加工户贷款万元。
二是园区积极开展了金融诚信企业创建活动,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积极争取市县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去年成功为木业和木业融资万元。
四是组织专门人员编制企业融资项目库,积极参与各类银企对接活动。
五是利用 产业集群镇政策扶持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去年为木业争取资金万元。
3、千方百计为企业用工提供保障。
一是发挥园区劳动保障所的作用,认真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摸排登记。
二是发挥镇村干部的优势,加大对本地企业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就近就业。
三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指导和培训。
四是积极为企业争取就业政策的扶持。
(二)有关建议
一是建议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快现有的几个主要 特色园区建设的意见,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在资金和项目方面给予倾斜。譬如在安排落户项目上,本着开发区、 特色园区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便于产业集聚和升级。譬如资金扶持重点倾斜已初具规模的特色园区。
二是建议政府对园区每年新增税地方所得税部分,全额奖励给园区作为园区发展资金。
三是建议政府加大金融部门对特色园区的信贷支持。 四是建议政府对本 土地整治形成的挂钩指标均用特色园区的产城建设。
五是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小城镇规划内依法取得的符合综合利用总体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以入股、联营、租售的方式,在经济园区内兴办企业、参与经营性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对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探索和建议
坚持总体规划、园区发展规划、交通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四规划”的'有序衔接,力争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联合,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今年我镇尝试与集团签定了板材深加工项目和居民新村建设捆绑协议,目前两个项目建设同步推进,推动了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的同步建设。
五、20xx年园区工作主要思路和措施
(一)主要思路:20xx年工业园区将以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增量扩容、美化亮化为目标,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努力提升发展综合品质,加快推进功能配套建设,不断优化涉企服务质量,着力构建和谐园区,全力推进园区“工业新城、贸易新区、工人新家”的进程。
(二)下阶段主要工作举措:
1、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形象。努力克服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困难等因素,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建设园区,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行引进公司开发制模式建设园区,遵循“合作双赢、发展共享”原则,大力推行“合作建园”。
2、挖扩容、挖潜力,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克服用地空间、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多措并举全力破解用地瓶颈制约,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一是全力引进大项目,争取国家“供
地”土地政策;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整治,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新增建设用地不足;三是内部挖潜,推进集约用地,对闲臵土地多、投资实力弱、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加大清理处臵力度,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3、抓源头、强招商、增后劲。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突出招大引强,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努力做到引资、引企、引智的有机结合。
4、突重点、强培育、提品质。继续推进园区支柱产业板材加工业的产业升级。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二是着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要围绕延伸产业链的关键项目,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配套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链的完善;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区域品牌,提高工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额,提升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5、优服务、强举措、促增长。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外延,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服务环境,落实项目帮办、跟踪服务制度,促进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以优质服务和诚信建设,打造政策洼地,推动园区快速发展。
工业园调研报告9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功能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
1、编制了一个前瞻性发展规划。为策应省市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发挥沿江岸线优势,从20xx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谋划**工业园建设,县十四次党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全县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之后,**工业园成为我省沿江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四大板块之一,我县重新编制了**工业园控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九码快线,西临**,东与城西港区相连,规划总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内,集中建设核心区约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2平方公里。将围绕装备制造、轻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机械电子六大产业进行布局规划。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近几年来,**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亿元,完成了“万亩土地平整”、**联圩除险加固两大扩园项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环境监测站、消防二中队等配套设施,新辟了长坪公路和港湖大道两条入园主干道,新建园区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绿化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30盏、铺设管网5411米。
3、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在建项目15个,签约项目10个。投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东正木业、汇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钢构、中盛钢构、新茂化工、乾元纺织等;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浙商皮革、赛湖机车、宝利源粮油、富美家装饰材料、奥普新实业;签约较大的项目登喜鸟纺织服装、亿安**水上游乐、金峰兴铅银加工、高新科技产业园。20xx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5亿元。逐渐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园区发展前景预测。根据规划22.5平方公里核心区测算,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3年后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00亿元,用电量将达到6.8亿度,用水量4万吨/日,货物吞吐量约600万吨,产业工人约需3万人,园区总人口将达到6万人。
二、**工业园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矛盾逐渐凸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建设,**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铁路专用线、长江码头仓储物流基本处在规划、谋划之中,企业货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供电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园区天然气管网尚未建成;自来水供应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瓶颈;污水处理厂未能正常运转,且规模小不能满足园区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污水管网建设也严重滞后。
2、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有待加快推进。由于前期入园项目投产不多,员工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矛盾尚未凸现,但按照园区项目推进速度,未来生活服务需求将明显加大,目前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宾馆、酒店,企业老总只得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到**居住,对企业洽谈业务、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没有商业服务网点、企业职工要买上一点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难;没有文化娱乐场所,职工文化生活单调,难以留住生产工人;企业职工公寓做得不多,企业职工住宿难。
3、园区社会公用事业配套不够健全。消防设施虽已建成,却没有正式启用;公安、医疗、教育、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机构未进园区;园区内及外接交通不便,从沙河和**没有到园区的公交车,企业职工出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难”和“留人难”;园区环境保洁措施未落到实处,造成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管护困难。
4、园区行政管理功能不够健全。**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工业园管理局人员配置过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容易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服务质量跟不上;事关园区企业发展的工商、税务、安监、环保、质监等行业管理部门都未入园,没有一样手续能在园区办结。
三、**工业园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前期园区规划面积小,规划层次低,没有充分预计到项目建设和园区快速发展造成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1、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园区控制新详划和配套服务区详规已经制定,一是要为园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一次性规划,分步建设,细分园区功能区块。要统筹产业布局和园区基础设施,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二是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建设,不能随意改变规划,降低建设标准,坚决避免目光短浅,不顾建设时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
2、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园区发展基础先行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础配套设施。与此同时,要借鉴沿江其他工业园在发展初期的经济以及所走弯路的教训,凡关系到企业生产保障性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电系统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一是**工业园要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置。确保圩堤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达到20年一遇标准,**化工企业多,确保消防设施配套,严防次生灾害发生,提高**工业园及园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统筹考虑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实行雨污分流;二是加快建设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码头和铁路专用线一定要利用这次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修编机遇,列入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启动码头建设。由政府主导解决园区供水瓶颈;建议供电部门超前规划一座220千伏的变电站,提高园区供电能力。
3、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一是综合配套服务区,要高标准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既要有政务中心、商业中心、宾馆酒店等标致性建筑,又要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建设直接为企业职工服务的公租房、职工公寓以及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二是设立园区内公交,将园区公交与沙河、**公交线路对接。三是做好保洁工作,设立园区环卫所,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实行道路、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为园区营造一个干净、优美的发展环境。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工程项目多、种类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和完善。
4、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用足用活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一是政府重点主要是积极争取项目,实行国家、省、市扶持与县级财政投入相结合,搞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防洪体系建设、园区外接道路建设、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园区内的宾馆酒店、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可由政府提供土地,鼓励园区内企业入股自建自营。三是通过土地运作和园区企业联建等形式建设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满足园区企业职工住房需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部门提前进入园区。
5、健全园区服务管理配套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业园管理局对园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职能,把**工业园打造成一级准政府。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工商、税务、环保、质检、人事劳动、安监、消防、邮政、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各有关职能和服务部门应尽快延伸到园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园区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6、加强**工业园闲置用地管理。**工业园在前期招商项目中,有些企业未能按合同正常投产或投产后又停产的现象,导致工业用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依据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收回闲置用地,破解用地瓶颈。
工业园调研报告10
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办工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是XX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才和物力,成为当地政府的热切期盼的亮点,但全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进一步深化。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
一、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决策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最强音,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被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位置,各地都加大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创新快,规范高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开始凸现。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虽然普遍起步较晚,但通过参照周边发达地区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各管委会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一幢楼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政府机构垂直对口、机构人员臃肿的局面;在投资管理方面,以优质服务,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因为发挥了体制创新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区”。
(二)滚动发展好,稳步推进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设立伊始,就从市政建设、项目引进、资金运筹等方面提出构想和目标。立足实际可能的条件,扎扎实实,小块起步,以项目带开发,基本做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效一片,滚动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建区初期的有限财力的集中使用,为后期的滚动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开发热度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拉动作用渐成现实。各地在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进程中,绞尽脑汁,多管齐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等优势的对接和互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全市的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四)区域分布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目前,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由市及县、区辐射到部分中心集镇,种类较多,从综合开发区到民营工业区,从专业园区到企业科技园区,各具特色,已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二、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由于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招商引资规模小,项目档次低,缺少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牵动性强的“锚项目”。
(二)政策多,无序竞争加剧。
全市范围内开发区、园区数量较多,“僧多粥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拿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无外乎提供廉价土地、延长税收优惠期限,无序竞争不仅使国家税费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
(三)资金少,园区建设速度慢。
我市各级政府的财政基本都属“吃饭财政”,政府财力十分有限,虽然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前期投入普遍较少,加之开发区、工业园区起步之初,融资能力软弱,导致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园区投入不够,基本框架未能拉开,对外招商引资形象不好,很多外地投资商实地察看后信心不足,影响了开发区和园区招商引资效果。
(四)政府好,部门权力难下放。
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创办伊始,当地党委政府都对管委会“高授权”,明确管委会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管委会各部门都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证书、审批权被政府有关部门牢牢握在手中,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谓的协调和游说中,管委会的职能无法落实,造成了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管理不顺。管委会不能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形成不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三、关于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一)进一步做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1、要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调整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我市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的初始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是我市“十
五”期间首要任务,我市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一方面要按照调优、调高、调大、调强的要求,改造传统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和优势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省级宣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充分发挥对母城的带动、辐射作用。各类工业园区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挥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
2、要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XX区战略的实现。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积极实施XX区战略,这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突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建设,努力打造新兴的工业城区,并探索工业旅游的路子,积极构筑区域经济中的'一个旅游景观。通过完善城镇道路、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服务体系,搞好社区建设,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功能。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城镇管理,改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环境。
3、要以推进我市经济一体化为重点,做大做强我市宣城、宁国、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以318国道为主线,突出建设好宣城、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努力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宁国优势项目的"孵化器"、"研发中心"。其他县要因地制宜,建设一至二个具有特色、高起点规划、投资省、生态环境优、高效益的工业园区。
4、要以促进非国有制经济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民营
企业。非国有制经济企业快速发展在我市宁国、广德已显现。怎样把非国有经济企业引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让他们加快发展。首先要切实搞好服务,依法保护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其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攀大靠强,加快体制和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做大做强,促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扩大规模。
(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树立招商引资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作"生命线"的理念。
全市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开发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强与苏浙沪等地的沟通与联系,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资本输出的机遇,主动出击迎接辐射和转移。同时,要立足本地资源和开发区已具备的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区内大企业与国际大公司、大集团联姻嫁接,以个引企,以大引大,同时鼓励大企业引进配套企业落户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2、按照产业化要求,创新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
招商引资工作已成为当今发展区域经济的"灵丹妙药",各地招商工作奇招迭出,创造了许多经验。就我市目前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而言,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分得一杯羹,必须实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带动招商引资。当前要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招商引资工作“公司化体制、职业化队伍、专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即招商体制由政府推动转入公司化运作;招商队伍通过职业培训,树立职业精神,形成职业化的队伍;招商活动渐成体系,招商措施形成专业知识;通过市场化运作,为招商人员提供佣金和经费,在需求和市场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进一步探索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思路。
1、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必须理清思路,盘活存量,搞活“预期”,首先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其次是争取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开发区和园区建设。第三是盘活土地存量,采取bot等利用外资形式,筹资建设。第四是争取国债指标搞建设。
2、各级政府探索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新模式。
当前,我市工业园区的开发仍是由政府主导,政府专门设立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参与了从规划、征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到厂房设施建设等过程。政府在扮演开发商角色的同时,由于地方财力所限,也承担了过多投资风险,给开发区和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考虑逐步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从开发到管理都运用市场手段,减少行政行为,逐步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末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1、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管理权限。
从职能配备角度看,不能赋予开发区应有的行政权力,在招商的过程中,仍出现多个环节,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协调,造成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明确规定开发区管委会“代表所在地人民政府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落实。为在开发区内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机制,建议省政府在出台有关政策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市县政府在哪些方面给开发区管委会授权行使市县级管理权限,以便开发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2、建立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统一的运行机制。
为克服开发区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不相统一的矛盾,做到管事与管人相统一,使开发区管委会更好地做好开发区的社区管理以及计生、创建、防洪等工作,必须要将开发区座落的办事处、乡镇划归开发区管理,实行行政管理范围与规划管理范围相统一,这样才能使开发区真正实现开放式运行与封闭式管理。
3、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机制。
市有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支持、帮助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开发区管委会要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区管委会职能部门积极主动接受市有关职能部门的为务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4、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开发区管委会需发放的各类证书,由市有关职能部门向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足够文本,由省直有关部门发放的各项证书,市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帮助开发区管委会申报取得。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室负责开发区内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工作(含对垂直机构的派出机构),对发现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按照有关规范行政行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处分规定,追究部门领导、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总之,在开发区管理体制上,一方面要理顺开发区管理,机构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开发区内部运行机制,强化新机制。坚持“小政府、强中介、小机构、高效率、大服务”的精简高效的管理运作体系,走宏观导向和微观服务相结合,“一站式”服务与全过程服务相结合,努力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改革创新之路。
工业园调研报告11
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紧紧抓住我市资源富集和基础工业较好的优势,把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要求,贯穿于十二五规划的全过程。为全面落实规划,市委还结合发展实际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建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在项目的指导思想,各县(特区、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坚定了增比、进位、突破的信心和决心,抓机遇,抓关键,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为突破口,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结构,推动传统工业升级换代,适时调整工作机构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了谋发展、思发展、抓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对此,我们对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
县级特色产业园区5个:一是六枝特区岩脚产业园区。包括岩脚镇老卜底村、民乐村及高桥村,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二是盘县保田产业园区。含响水园、石桥园、新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面积约5平方公里。三是水城县发耳产业园区。含发耳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杨梅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格园等,面积约20平方公里。四是水城县中箐产业园区。包括双戛乡内部分地方,面积约10平方公里。五是钟山区大湾产业园区。大湾镇政府所在地及钟山区汪家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
二、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二)抓配套,园区功能逐步完善。在抓好规划的同时,四个县(特区、区)高度重视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有效地加快了产业园区建设。在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征用补偿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和土地平整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建立起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体系。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或自主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形成园区建设的良性循环。如红桥新区、董地产业园区、盘县两河新区等园区的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四)抓机制,园区管理日益完善。在推进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四个县(特区、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机制。目前已有红桥新区、盘县两河新区、水月产业园区、木岗产业园区、岩脚产业园区都成立了园区管委会;董地产业园区、郎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箐产业园区等成立了园区建设指挥部。管理机构名称虽不同,但专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服务工作的职能是一致的,有效地提升了园区运营质量和效率。
(五)抓制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一是各园区编制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项目准入办法》和《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对招商引资各项手续等工作机制,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卡片和宣传册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发展;二是积极探索无缝隙服务模式。专门成立了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组,加快园区建设用地报批速度;三是实行一个窗口办事、建立健全客商审批一条龙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开展了行政许可审批、非行政审批、缩短办事时限等工作;五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大服务的模式,建立起高效优质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一站式办公、政务公开、办公自动化等各项工作统筹起来,提高为入园企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六)抓整合,多种投资模式运行。一是通过银行贷款,建立健全还贷机制,加强银政合作、银企合作、通过负债加大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集资的办法和渠道;三是放宽政策限制进行融资,引进具有资本和建设实力的大型企业和投资集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强城市经营;五是充分利用各类开发投资公司对城市有形、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和放大效应。
工业园调研报告12
为促进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园区企业健康发展,我们于近期走访了部分企业,对我县工业园区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我县工业园区始建于xxxx年x月,总规划面积xxxx亩,园区以105国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xxxx亩已基本成形,西区xxxx亩,主要是新规划的两个基地:一个是占地8039亩的电子器件产业基地,另一个是占地3500亩的xx脐橙产业基地。截止目前为止,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x亿元,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省级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园区目前共有投产企业134家,在建企业xx家,规模以上企业44家。已基本形成电子通讯、矿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食品制药四大工业支柱产业。20xx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xx亿元,成功跨入全省百亿园区行列。今年1-10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工业增加值xx亿元,出口创汇xx亿元 ,税金总额xx亿元,安置就业xxxx万人。园区企业员工大部分是本县人,年龄集中在20-30岁,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平均企业月流动员工xx%,多在园区内企业间流动,常驻员工50%左右。
2、园区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工园区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性大。为了稳定职工队伍留住人才,园区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但是真正系统全面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还是少数,大都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比较侧重于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县党团、工会组织加大了对园区企业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总工会还捐赠了一批体育器材、电脑、图书等物资,帮助企业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指导企业开展职工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足,企业外部环境欠佳
尽管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生产聚集地的水平阶段,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功能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园区路状较差,水力供应不足,路边绿化亮化不到位;二是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如没有大型超市、大型休闲娱乐场所、星级宾馆和酒店、商住楼、综合性医院、物流中心等;三是管理服务较为混乱,如道路养护不到位,绿化带杂草丛生,部分路灯不亮,园区内路标缺失、门牌不清,部分路段随意摆摊设点,卫生管理差,公交车往返不正常,等等。以上种种,都制约了服务企业的整体水平,整个园区企业的外部环境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
2、园区企业领导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偏低
我国现有的企业制度和结构,注定了领导者与企业文化的深刻关联,企业文化深受企业领导者的影响,企业文化甚至可以称其为企业家文化,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绝大部分是一个从上至下从企业领导到企业员工的过程。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分析海尔经验时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他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的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我县工业园区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参差不齐,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偏低。园区企业领导人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企业文化“设计师”,在行动措施上达到企业文化“布道师”的少之又少。一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设计师”。有的企业领导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认识肤浅,谈不上企业文化建设,有时仅仅是作为一种时尚,满足于提炼一句或几句响亮的口号来激励员工;有的企业领导者存在认识误区,将企业文化等同于职工文体活动,或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片面化。如有的企业领导人只注重员工薪金福利等物质文化建设,通过待遇留人,而忽视企业精神这一文化核心的打造,发挥不出企业文化的内在凝聚人心作用,一旦企业出现波动,则出现大量员工流失。二是不合格或是欠合格的“布道师”。企业领导者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没有以身作则,不注重自身形象,没有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有时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的企业领导人虽然很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有效的手段,更多的是由于未能长期坚持下去,结果往往虎头蛇尾,最后只是一种没有生机、也没有效果的形式而已。
3、企业生存危机较大影响到园区企业文化建设
据国家工信部统计全国每年有8%到10%的中小企业倒闭,大多数生存期不超过5年。我县工业园区企业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每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工业园区的新企业数和园区倒闭的企业数基本相当。自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深化,近期又引发欧洲债务危机,开始波及到全球的实体经济。我县工业园区企业大部分是承接沿海发达省份的产业转移企业,大多属于加工生产型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受到的影响大,特别是外向加工出口型企业,更是步履维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经济形势的恶化,让一部分企业领导人疲于应付生存上的危机,无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
三、有关建议
1、提高工业园建设水平,营造良好企业外部环境
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上提高建设品味,如高起点绿化主干道,铺设人行道,规划建设停车场。二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企业员工商住楼、休闲娱乐中心、大型超市、星级酒店、医院、学校等重要配套设施建设,要尽早提上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量力而行逐步推行,每年争取其中1-2个建设项目列入全县重点工程。要统一规划,合理选点布局,充分预留各项配套建设用地。三是强化后续服务管理。各部门要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协作,加强服务管理。
工业园调研报告13
为全面掌握XX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切实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难等问题,近期,江西XX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一次“园区企业员工调查问卷”专题调查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调研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调研活动,共走访园区6家企业,占投产企业的13.3%,其员工总数占园区企业职工总数54.4%.调查内容涉及员工的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薪酬情况等六大内容,26个选题,发放问卷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441份,回收率88.2%.收集有效建议53条,经过分析梳理,XX县园区企业用工有以下五个特点:
1、园区企业用工总数稳中有升,少数企业用工仍有较大缺口。近些年,XX县企业用工规模稳定在0.5万人左右,用工年增长约为8%,随着部分企业扩建、增产,预计下半年缺工约0.1万人。
2、本地员工依然占据园区职工主导地位。调查问卷统计,441份问卷中有349人属本地户籍,占问卷人数79.2%,挖掘和引导本地人力资源到园区就业仍是今后保障企业用工的主要途径。
3、薪酬待遇逐步提高。本次调查调研的6家企业,月平均工资最低是2200元,最高是3000元,与三年前相比,平均年增资达11%.
4、已婚劳动力就业观念更趋理性。已收回441份有效问卷中,有351人为已婚员工,占有效问卷数的79.6%.
5、企业之间员工流动性较大。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有2家企业员工平均工资年限仅为一年,最长的工作年限也只有7年。根据“一网五点”企业用工动态检测,合力照明集团、江钨集团等5家企业员工年流失率均在2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在441份有效问卷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300人,占总数的68%,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79人,占总数的18%,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均在10%以下。
2、工资水平与社平工资仍有差距。填写调查问卷的6家企业,只有两家企业月平均工资略高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另外四家企业均低于XX市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企业最低平均工资为2200元。
3、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均偏长。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5家企业员工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日工作时间达12小时。除江钨集团实行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的工作作息制外,其余5家企业,月工作时间均达到或超过28天,最多的满月工作。问卷显示,6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员工反映“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这一共性问题。
4、园区职工学历偏低,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少。问卷显示,在441份有效问卷中,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职工63人,占职工数的14.3%,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276人,占职工数的62.6%,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为19人,占职工数的4.3%.
5、职工食宿保障低。问卷显示,有员工食堂,并保障员工用餐的企业有3家,占问卷数的50%,有员工宿舍,并保障员工能够居住的企业有2家,占问卷数的33.3%.
6、企业文化单一,娱乐设施、设备缺乏。在调查调研问卷6家企业中,只有江钨集团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有娱乐设施、设备,职工8小时活动较为丰富。其余5家企业均未设有娱乐设施、设备,员工几乎是每天上班下班,企业文化缺失,员工主人翁意识自然偏弱。
7、企业用工机制尚未形成。多数企业员工储备不足,企业受订单和季节性生产的影响,淡季只保留少数管理、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普通工人,而旺季订单增多时,原有员工已到其他企业或外出打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返回。企业对每年春季招聘会填表拟聘人员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8、园区配套设施设备不全。问卷显示:有46%的职工反映园区交通不便,读书、看病麻烦。超市、娱乐、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不全。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企业的员工由于对社会保险政策不够了解,导致员工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部分企业主对于参加社会保险的认识不够到位,对于社会保险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不愿花资金用于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或者只愿花少量资金购买单一险种,导致园区企业参保率普遍不高。
(二)、受到企业经济效益和订单季节性影响,而且园区各企业的经济基础和状况不同,导致各企业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与物价增长及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工资增长机制,部分企业主只注重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忽视对于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的提升。目前园区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只占少数,这也是导致职工平均工资不高的原因。
(三)、受到企业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导致中小型企业不愿花过多资金用于娱乐设施、设备的建设,而且部分企业主只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
(四)、在园区企业上班的79.2%属于本地户籍,所以大部分职工是在自家用餐,而且大部分本地职工自己拥有住房,所以食堂和宿舍的作用不是太明显,所以企业也就忽视了食宿方面的建设。
(五)、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的。而且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时间来完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
(六)、由于工业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多被沿海发达地区高新企业的丰厚待遇吸引,而留在本地就业的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导致园区企业的高职称、高学历的职工职能占到很小一部分。
(七)、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加紧赶工,加大了职工工作量,延长了上班工作时间,导致员工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大、时间长。
(八)、劳动者缺乏一定的就业技能。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自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型的工作,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即便找到了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高。新生代农名工成长环境较好,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没有生活负担,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有更高要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扶持
1、出台政策,加强引导。结合XX县的实际情况,由人社局牵头,联合教育、医疗、公安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涉及员工切实利益的各类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申请经济适用房、看病就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政府需完善园区生活配套环境。根据合理布局、适度集中的原则,在园区规划、建设企业员工廉租房和单身职工公寓。引进超市、娱乐、餐饮、金融、邮政、通信等服务网点。3、引导企业及时建立维护工人切身利益的工会、妇联等组织并积极发挥它们的作用。完善党团组织的建设,切实增强企业员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技工培训基地的建设。要瞄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方向,组织开展实用性、有针对性的劳动技能教育。
(二)、职能部门引导
1、引导企业合理确定招用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帮助企业树立诚信良好形象。把社会保险扩征面的重点放在工业园区企业,扩大各项保险的参保面,引导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类社会保险,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2、创新招工方式方法,尽最大限度吸引当地甚至外地务工人员来到XX县工业园寻找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开展节日招工,抓住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也可开展外出型招工。组织企业到外地劳动力富余地区招工或委托外地就业服务机构代理招工。3、维护构建园区和谐的劳企关系。人社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督促企业与员工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劳动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出现企业拖欠员工工资现象,要及时解决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的劳资、福利、工伤等纠纷,营造园区和谐的劳资关系。4、推动校企合作。联系全市范围内公办职业学校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向培训,通过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投身家乡建设。五、整合资源,推进“一网五点”工程的建设。摸清各村劳动年龄人口基本情况、培训技能、务工去向情况、通讯地址等。并建立园区企业用工信息库,全面掌握园区各类企业各个时期用工需求计划、工种和待遇,以便对全县的劳动力资源实行合理调配。
(三)、企业自身革新
1、企业应该切实革新观念,明确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老板要把工人当主人,不能把工人当作挣钱的工具。要多关心员工的生产、生活,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2、规范管理,理性地审视劳动者与用人的关系,改变短期用工行为,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进一步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在用工方面要有长远的计划,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生产淡季时民工大批跳槽,减少员工流失。
3、形成合理的年龄层次。要加大中高级专业人才年轻化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并形成较为合理的年龄档次,对不同年龄的优秀人才,要突出重点培养。
4、加强厂区绿化美化、加强娱乐设施建设建设。建立图书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经常组织各项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
5、加大科技投入,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推进产品更新换代,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员工的依赖,以便适应劳动力供应紧缺的形式。
工业园调研报告14
为了能更好应对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好当前工商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找准方向,促进我县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月16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曾彦波,副主任徐洪、陈猛,办公室主任张忠权,工作人员赵安林一行到泸西工业园区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区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一)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建设情况。投资18亿元的云维集团泸西大为焦化公司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已完成渣场选址和场区地下勘测、公司注册、工商税务登记、技校招生委培、第一批职工招收培训、项目环评专家评审通过等工作。至XX年2月10日,已完成1、2号焦炉装置区孔桩开挖浇筑940棵;完成装置区土石方挖运回填40万m3及厂内排洪沟土石方支砌工程;完成2.6亿元主要设备订购合同签订,并支付部分设备订购款4560万元;完成土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00万元;累计完成项目投资7520万元。目前正抓紧进行其他单项装置采购招标工作。计划2月中旬进行1号焦炉主体工程建设,5月初部分设备逐步进场,并做好设备安装准备工作。
(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建设情况。投资2.6亿元的中枢水泥厂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项目已完成主体设备采购,并加快土建工程建设,截止XX年2月10日,已全面完成生活区房屋建设及混合材料库等工程建设,完成水泥成品库顶板支砌10米、滑模库顶板支砌40米,完成土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348万元。签订设备订购合同1.1亿元,支付第一批主体设备订购款3870余万元,累计完成项目投资6218万元。预计XX年10月竣工投产。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入园建设,对合理开发泸西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泸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XX年园区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一)红河森菊公司。
XX年我公司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拓展市场为手段,以扩大销售为主要任务,迅速扭转公司流动资金困难局面,全面推动公司全面发展,XX年国内外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已超过XX年全年的销售收入,公司产品国内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广东等省市,国外主要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盟、瑞士、美国、南美等国家。由于XX年的加工原料是XX-XX年收购的除虫菊干花,其除虫菊素含量已由1.5%下降到0.6%左右,从而加大了公司的加工成本,给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的亏损,影响了公司的全面、迅速的发展。
(二)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XX年生产时间短,所以公司累计生产经营4万多张中密度纤维板,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密度纤维板市场发生了变化,造成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加之由于处于试运行阶段,生产不正常,达不到生产要求,从而影响XX年的生产目标。
三、XX年园区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预测
(一)红河森菊公司。
XX年公司将在种植方面推广新品种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让农户受到实惠;在生产方面将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工艺,注重新产品的研发,通过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市场份额,公司生产的“森菊”牌5%天然除虫菊素乳油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好评,进行产品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有较大的增加,依靠创新技术稳市场;在市场方面将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市场形势良好,并且公司加大与国内外高等科研院校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其生产的农药产品已形成独特优势,拥有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公司预计XX年利润将在中报盈利的基础上继续实现盈利。
(二)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XX年公司将继续落实“降本增效“的各项措施,积极进行工艺技术改进,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预计公司的利润会稳步增长。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
一是融资速度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项目建设推进不快;
二是土地征用困难。
(二)红河森菊公司。
一是由于XX年除虫菊种植面积不大,XX年收购干花仅100吨左右,极大的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为此XX年急需扩大种植面积以满足公司生产需要;
二是公司在XX、XX两年的主要加工原料是以前的老花,以致公司生产经营收入严重亏损,造成公司职工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费用长期拖欠,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三是公司前期无形资产投入过大,公司现有厂房、设备已作抵押贷款,现在再向银行寻求新的贷款较为困难,造成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我司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三)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基本上没有高学历的专职技术人员,大部分工人是小学、初中毕业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公司已经进行过多次培训,但是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95万吨/年煤焦化项目和日产2500吨新型熟料干法水泥项目。
一是尽快落实项目建设融资措施,加大融资力度,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投产;
二是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协调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同步安装,使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二)红河森菊公司。
为解决除虫菊干花原料的不足,公司将继续加大除虫菊的`种植面积。力争在XX达到5万亩以上种植面积,以达到公司正常生产的需要。
(三)粤泸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是XX年公司紧紧围绕“降本增效”这一目标,狠抓规范运作,把工艺技术改进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改善公司的运营状况,推动公司的全面发展;
二是强化市场开发的深度和产品开发的力度,改进和完善生产经营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加大融资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把工人的培训作为我公司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并积极引进专职技术人员,同时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利用现代产业运作和资本运作方式,迅速把中密度纤维板产业打造成巨大的健康产业。
工业园调研报告15
近来来,xx开发区坚持把引导企业合理集聚与促进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不但有效提高了生产要素综合利用率,而且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人员收入明显增加。
到20xx年底,全区建设工业园区4个,分别为建材工业园、冶金工业园、加工工业园、科技工业园。入园企业26家,20xx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08亿元,工业增加值1.64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004亿元。20xx年上半年完成完成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52.81%;增加值完成0.94亿元,同比增长23.91%,财政总收入完成1.16亿元,
一、积极引导企业合理集聚
我区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合理集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一是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促进企业合理集聚的重要措施。结合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软环境建设四大绿色行动,即:加速机关职能转变行动,治理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行动,提高效能行动和强化优质服务行动,营造“亲商、安商和富商”的浓厚氛围等具体措施,为投资者创造安心、放心和称心的优良软环境。每年都组织企业开展了评议政府部门的活动,为规范政府执法和服务行为起到了良好作用,杜绝了行政干预和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二是用好用活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园区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园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结合我区实际,贯彻落实了园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除执行国家西部大开发及省、州有关优惠政策外,还提出凡进区投资企业的各种规费,均按国家规定的下限收取,除国家、省和州有关规定的收费外,开发区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另外还设立财政贡献奖,根据实际纳税(地方所得部分)总额,按比例进行奖励,年缴纳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奖励10%;年缴纳101万元以上的奖励20%。对于贡献率较大的进区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优惠的政策。对于高科技项目,除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外,财政将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强的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优惠的政策”。
三是努力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区积极改进和完善服务制度,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市场信息、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开发区政务中心实行“特事特办”,建立“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等具体措施,给投资者创造了放心发展、安心生活的良好软环境,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开发区园区简介
在开发区城市规划中心区范围内,根据发展现状、地理区位以及产业结构布局,规划了四个工业园区,分别是以水泥和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园、以矿产冶炼为主的冶金工业园、以制药、食品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和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加工工业园,同时,四个相对独立的工业园以及城市中心区又组合成整体的开发区中小企业发展创业基地,占地面积近14平方公里。
建材工业园区:
代表企业有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水泥领军企业在华投资项目)、南下水泥厂、兴渝建材有限公司、贵龙工贸有限公司、金刚建材有限公司等。占地约3平方公里,我区充分抓住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先行的良好机遇,继续培育和扶持现有的支柱产业——建材工业。继续支持拉法基瑞安水泥厂扩大生产,探索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产品延伸项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对现有建材生产企业加强管理、挖潜增效的基础上,考虑引进新的大型建材生产企业。同时有选择、高起点的加快新型建材和建筑装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加大对建材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水泥生产规模达200万吨左右,相关及新型建材形成一定规模,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州及周边地区的建材生产基地。
冶金工业园:
代表企业有中联冶炼有限公司、永兴富锰渣厂、宏发铁合金有限公司、威龙化工有限公司、宏达金属综合回收公司(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占地约4平方公里,依托开发区周边县市能源、矿产结合的组合优势,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煤炭、黄金等资源综合开发及深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煤气化、煤液化、煤焦化、黄金精炼、电石一乙炔、合成氨及其下游化工产品。根据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调整优化发展高能耗产业,引导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逐步实现相对集中布局,努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精深加工水平,降低能耗和各种原材料消耗,使能耗、物耗和环保指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力争年均引进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一户。
科技工业园(食品、制药):
代表企业有吉仁堂中药饮片厂、飞龙雨实业有限公司、德良方药业有限公司、黄盛记食品有限公司(在建)、贞丰劲牛食品有限公司(在建)、丰峰食品有限公司(在建)等。占地约3平方公里,根据我州民族医药蓬勃兴起以及中药资源富集的特点,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支持以特色民族制药为重点的药品、保健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和保健品,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gmp标准生产线,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现代药业,积极推进药业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引导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制药企业。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发展肉制品、果品蔬菜、土特产、营养食品、饮料等六个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培育发展一批带动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骨干项目,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已签约7家黔西南知名食品企业,正在建设中)。
加工工业园:
代表企业有贵州燃二有限公司、黔西南希望饲料有限公司(全国民营企业老大希望集团投资项目、全省前4强饲料企业、全州最大饲料企业)、黔西南奥森木业有限公司(省内知名企业银燕集团投资项目)、维宇塑业有限公司、鸿利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宏图纸箱厂、金阳制衣有限公司等。占地约3平方公里,依托贵州燃二、希望饲料、维宇塑业、奥森木业等骨干企业,鼓励支持企业推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大力支持发展林木产品加工,支持高密度纤维板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快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措施
确定重点发展产业,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按照代表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大,增长性强;产业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大;产业在gdp中比重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对全区经济有较大影响;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符合西部大开发产业支持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基本标准,我区重点发展建材、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冶金等几个产业,支持企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政策措施如下:
(一)加大财税、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调整工业内部投资结构,提高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比重,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资金,不断增加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企业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加速折旧。
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民族自治州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区重点发展产业、新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新产品,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二)以项目为载体,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一批对工业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重点发展建材、食品、医药、高新技术、冶金等几个产业。
(三)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产品和技术换代升级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科技发展的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建立技术咨询、服务、推广等中介组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科技成果转换步伐。建立鼓励高科技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扩大科技合作交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特别是要加快资本、人才、劳动力、土地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工业发展的服务促进作用。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和科技市场体系。积极发展投融资担保体系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市场立法执法力度,健全市场法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新秩序。
(五)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全方位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外资尤其是国外跨国公司参与我区企业的改组改造,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支持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转让资产权益(tot)、出让股权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以国际通行的特许权经营(bot)、项目融资、股权投资、股权转让等形式吸引国外资金。
(六)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制定各种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加快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加快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工人队伍,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流动,要以项目为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吸引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和管理人才,为我区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主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引导企业适应市场要求,加快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精简政府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方式和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服务职能,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严格禁止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进行各种摊派,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产业集群及产业关联
采取多种有效途径,积极引导、扶持产业集群发展
(一)积极推动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改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资源配置的各种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开发区现有基础设施,使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项目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
(二)大力提高协作水平。要优化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系统,提高分工协作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不断将一些配套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构建相互依存、相互支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
(三)实现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优势互补。要善于利用产业集群模式,突出工业园区的专业性、特色性,加强产业的精细化分工,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增强工业园区的集群功能。同时,要利用工业园区的形式,弥补产业集群自发形成后的硬件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整体形象等方面的不足,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
(四)加快推进信用担保机构建设。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融资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集聚的地方,也是最需要资金扶持的地方。要充分发挥现有担保机构作用,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搞好融资担保服务。
(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建设。在产业集群中建立行业协会,对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配合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行业协会建设,力争在规模较大、具备建会条件的产业集群中建立起行业协会。建立必要的联系制度,经常沟通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实行有效指导,开展多方服务,推动国家各项政策和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六)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上,把产业集群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建设纳入扶持的重点,往后还会加大支持力度。技改项目贷款贴息等,也要积极做好工作,争取将产业集群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同时要
积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创造方便条件。
(七)创新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发展合力。一是要主动做好工作,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是加强协调工作力度,取得国土、发改、建设、科技、财政、商务、工商、环保等部门的支持,形成共识,协调联动,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开发区实际,适时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之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用产业集群规划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五是确认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全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大力引导惠农企业二、三产业合理集聚
按照“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做活做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合理开发,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的非农就业渠道。强化二、三产业的指导与监督,确保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大旅游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创建“农家乐示范村”,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促进旅游业的更快更好发展。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业,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飞龙雨、吉仁堂、奥森木业、鸿利肉联、绿化水果等产业特色、拉动力强的惠农企业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六、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虽然在工业园区发展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有一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园区建设前期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目前地方财政对园区建设和发展经费的支持力度有限。银行部门也缺乏对园区发展的专项贷款支持。二是园区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园区规划与城镇建设总体发展规划衔接不够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没有很好地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园区发展。我区可用地资源比较紧缺,用地指标受到严格控制,存在着工、农业用地之间矛盾,存在着土地征用难、使用审批时间长和征用费用高等问题。四是在抓园区建设问题上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
【工业园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02-22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07-03
[精]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5篇07-18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15篇[实用]08-29
调研报告05-23
管理调研报告12-21
软件调研报告12-08
小学调研报告12-08
工作调研报告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