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调研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地质调研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调研报告1
根据区xxx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xxx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平
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1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xxx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2005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村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101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2012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200万元,还未得到全部落实。另外,地灾点群众搬迁补偿标准参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建新房的困难很大,导致搬迁工作开展缓慢。
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
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区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地质调研报告2
xx地处湘东,成矿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经过多年地质勘查,探明了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了相应的资源保障。但随着xx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储量消耗不断增大,资源保障程度有所降低,不同程度的制约了市域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因此,认清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创新地质找矿机制制度,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以确保xx市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极其重要任务。
一、矿产资源形势
截止2008年底,全市已发现煤、铁、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非金属、矿泉水等矿产44种,占全省已发现141种矿产的31.2%,其中探明一定资源储量有20种,占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101种矿产的25%;现有各类矿床(点)360处,已探明矿床大型3处、中型16处、小型101处。全市共有1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省前10位,10种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省前5位,其中煤、铁、铌钽、钨、锡、水泥及熔剂灰岩、普通建材矿产相对具有一定优势,金、矿泉水资源前景看好,但资源总体保障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柱性矿产匮乏。在国民经济15种支柱性意义矿产中,绝大多数短缺,其中石油、天然气、钾盐、钠盐、铝土矿没有发现,磷、硫铁矿仅为矿点,不具工业意义。
二是总体勘查程度低。地勘投入相对不足,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工作相对薄弱;保有资源储量消耗过快,新增储量速度相对过慢,探采比失调;全市保有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偏低,人均居全省第10位。
三是矿山企业后备资源短缺,我市大多数骨干矿山(如湘东钨矿、桃水煤矿)因保有储量不足已进入中晚年期,湘东铁矿、潘家冲铅锌矿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大多数铁矿可采储量为3-10年;小煤炭服务年限大多在8年以下;黄金矿山可采储量也只有1-3年,且大多面临关闭的局面。
四是矿产的自给能力低。我市除无烟煤、萤石、普通高岭土、水泥灰岩及普通建材外,其它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低。如xx冶炼厂所需精铅锌矿几乎全部从外埠购进,xx硬质合金厂所需精钨矿主要从其他省市调进,xx玻璃厂的玻璃用石英砂也都从外地购入;xx电厂所用电煤均需从外省运入;醴陵“瓷都”所需的优质高岭土几乎全部从外地采购;石油、天然气、铬铁矿、铜、铝、钼等则全部或主要依赖进口或外省购进。
五是粗放经营、低效利用问题仍相当突出。矿山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大矿小开,小矿乱开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且以初级产品为主,极为有限的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地方、企业三者互相联动、公益性和商业性工作机制有待衔接;
二是省、市地勘基金体系尚未完善,地勘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三是地勘队伍建设仍然未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经费缺乏保障;
四是矿政管理与地质找矿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是地勘保障机制方面仍有障碍,地质勘查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地质找矿对策
(一)创新机制制度
1、强化中央和地方、企业三者互相联动机制
进一步加强中央、地方、企业多方联动,加快推进公益性和商业性工作的衔接,共同推进我市的地质找矿工作,建立地质找矿与地勘单位改革和矿业权市场建设相互促进的`新机制。
2、建立市级地质勘查基金
从市级矿业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矿产资源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市级地质勘查基金,用于市域内主要矿种、急需矿种和重要成矿区的地质勘查。市级出资以及国家其他投入勘查所形成矿产地的矿权,原则上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出让,其形成的矿业权价款的市级收益部分,注入市级地质勘查基金,实现基金滚动发展。
3、鼓励商业性地质勘查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勘查投资渠道,建立地质勘查多维投资体系。激励社会资本进入勘查市场,引导和组建多维投资成分的大型矿业集团,鼓励国有地勘单位和社会资本组成股份制矿业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国外投资者勘查开发我市矿产资源,推进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发展。
4、推进地质科技创新
积极开展重大地质问题的科技攻关和成矿规律研究,切实加大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优先安排科技创新地勘项目,制定地质勘查成果奖励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5、建立探矿权储备制度
将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矿产的探矿权进行必要的储备并形成制度,确保我市矿业经济运行安全。将重要矿产地、重要成矿区(带)可设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探矿权以及被吊销、注销的探矿权和依法取缔的非法无证开采矿产地的探矿权均可纳入探矿权储备库;可利用地质勘查基金对商业性勘查发现的重要矿产地的探矿权,可按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购并纳入探矿权储备库。
(二)突出勘查工作重点
1、抓好重点矿产和矿区的勘查
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煤、铁、钨、锡、铅、锌、铜、金、银、水泥灰岩、地热等矿种的勘查,加强重点矿区或远景区地质找矿工作。
开展邓埠仙—万洋山地区钨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在邓埠仙岩体内外接触带,寻找蚀变破碎带型钨锡、铅锌、金矿产地,在锡田岩体内外接触带寻找接触带矽卡岩型钨锡矿产地,在万洋山复式岩体内外接触带寻找蚀变破碎带型铅锌、金银、钨锡矿产地。
进行潘家冲—长冲铅锌多金属矿区资源调查工作。在丫江桥岩体北西侧长坝冲—粟树坡寻找破碎带型金、银、铅锌矿产地,在潘家冲—封洞以寻找破碎带型铅锌萤石矿产地,在大南港—摇栏冲以寻找铅锌重晶石矿产地,在高峰—菊花冲以寻找石英脉—破碎带型钨锡矿产地。加大攸县黄—兰煤矿区、茶陵潞水煤矿区和湘东钨矿区的勘查投入,进一步扩大资源储量和提高勘查程度。加强对雁林寺、洪原、四亩段、桃树溜金矿区的勘查,寻找矿山可接替资源。推进市区、xx县、醴陵、茶陵水泥用水泥灰岩以及市区和炎陵地热资源的勘查进程,为重点项目提供配套资源。
2、做好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
抓好湘东钨矿、醴陵市马颈坳高岭土矿等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做好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工作,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3、加强国土资源大调查
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大调查(诸广山—万洋山锡铅锌矿评价)的进程,加大对市域内物、化探及重砂异常的检查验证的力度,开展攸县——茶陵涧隐伏铁矿资源调查;积极开展成矿预测和成矿规律研究,为科学部署矿产勘查提供依据,以实现找矿理论、找矿成果均有重大突破。
4、提升地质资料利用水平
全面收集市域内地质资料,建立市级资料信息数据库,推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为矿政政管理和社会提供服务。
5、激活矿业权市场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组织一批市场急需的探矿权适时出让,积极引入和组建大型矿业集团,大力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
(三)保障措施
1、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修改进程,制定或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为实行依法行政、依法勘查提供了法律保障。
2、加强地质勘查规划管理
科学编制“xx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及“xx市探矿权设置方案”,确保勘查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做到科学规划、统一勘查、综合评价;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划责任、规划审查、规划修编、规划监督等制度,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3、规范矿业权市场
进一步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强化了探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探矿权采矿权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的方式有偿取得,积极培育和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管。
4、整顿和规范矿产资勘查秩序
继续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依法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益和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外部勘查环境。
5、提高矿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规范健全各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改善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地质调研报告3
市政府:
根据国土资源部【】号文件精神,我县镇已被列入国土资源部煤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项目自北而南包括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片区十一个片区,治理面积12725.4亩。现将项目情况报告如下。
一、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镇位于我县市西南部山区,距县城公里,全镇辖万人,面积平方公里。该镇是我县的产煤大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累计开采原煤万吨,占全县同期煤炭产量的%。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在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镇%的地表沉陷,并诱发大量的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全镇的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及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影响。
一是采空区塌陷裂缝。镇煤矿采区地表90%是农耕地。截止底,驻镇国有统配煤矿及乡镇煤矿的采空区面积达到*平方公里,折合万多亩,涉及到个村庄,其中已形成塌陷裂缝面积约*万多亩,占耕地面积%,严重塌陷造成耕地荒芜约亩,占耕地面积的*%,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塌陷。同时造成地面房屋裂缝,地面道路等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遭到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是地上水断流,地下水破坏。煤矿疏排水及洗煤厂等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地表水体,使全镇境内的`季节性河流基本干涸、污染、断流,地下水大量渗漏,地下水系遭到破坏,矿区水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目前,全镇有*村户人畜饮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少群众以*元/吨的价格从附近乡镇“买水吃”,农田灌溉用水更无从谈起,人畜饮水成为农民最关注、最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三是煤矸石自燃。该镇目前有六个矿渣堆,煤矸石总放量约三千多万方。破坏占用土地205.85公顷,煤矸石自燃释放出的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到*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矸石中含有的硫化物,经雨水冲刷,细小颗粒顺流而下,使河流两旁的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另外,该镇残煤自燃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多处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对整个镇空气质量危害严重。
四是边坡失稳。片区每年两季,均会出现山体滑坡,土体崩塌范围内植被尽遭破坏,潜在威胁公路长200米。村庄后山的滑坡由于雪压及采空区塌陷多种因素影响又有蠕滑迹象,时刻威胁着几百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此看来,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进展情况
我们从9月开始组织实施该项目,12月18日,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国土部以财建()号文批准立项,成为全省仅有的六个国家级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项目之一。项目批准后,我们及时协调聘请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组织勘测设计。目前已收集了镇近50年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平面布置图和现状图、15个灾害片区的村庄地形图等资料,整理归类并作数字化处理。利用国际上先进的rtk卫星测量系统,完成了各片区的静态gps控制点的测量定位工作和近3平方公里的地形测量工作。并初步踏勘了20个村19个灾害片区近20平方公里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基本了解和掌握了该镇目前存在的地质灾害种类和程度。
三、镇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请示
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施工在即,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情况和问题,其中如何对待“尾矿”是一个绕不过去并且必须一次性彻底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煤炭开采后,镇目前存在*块总面积*平方公里的原国有统配煤矿以及乡镇煤矿因无法开采而产生的边脚料,废弃矿,不属于国家规划区,不是正式的井田,而是历年历次关闭煤矿的弃采矿、边脚料。在此次地质环境治理中,如果对这些尾矿不进行治理,不达到煤层底板,将达不到项目彻底治理的效果。而且实事求是地讲,这部分尾矿如果放弃不管,可能会产生新的自燃,既损失了资源,又将引发新的生态问题。一定程度上,也给私挖滥采行为提供了一个可乘之机,对全县的安全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在同类矿山中极具代表性,治理项目涉及内容多,治理难度大,治理资金缺口巨大是项目实施中的最大困难。如果可以对这些尾矿进行同步开采,既减少了不安全、不稳定隐患,又能进一步增强治理效果。开采收益还可以对治理资金进行必要补充。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恳请市政府允许我县在镇煤矿地质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部分“尾矿”进行彻底开采。我们将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争取国家、省级政策支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把这一民心工程办实、办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使镇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县一流的宜人、宜业、宜居环境。
地质调研报告4
(一)前言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程涉及削方、锚固工程、支挡工程、护坡工程、排水工程等,这些工程施工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怎样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止施工污染带来的危害,将施工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本文就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环境管理及措施进行了探讨,对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环境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二)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施工区域外的植物尽量维持原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给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施工企业应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下,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物资部、质量安全部等)参与管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负责制定项目环保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合理安排生产,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质量安全部督促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项的纠正,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其它各部门按其管辖范围,分别负责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有毒有害气体、危险物品的管理和领用制度,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等。
(三)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制定出与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环境污染的措施,认真作好施工区和生活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区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质量安全部全面负责施工区及生活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本单位的环境事项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环境监督监测。
1.防止扰民与污染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与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随时通报施工进展,并设立投诉。
(3)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4)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5)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2.保护空气质量措施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和砂卵石覆盖层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或者采用凿裂法适当辅以钻爆法施工,降低产尘率;湿法作业。凿裂和钻孔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应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3)混凝土拌和系统防尘措施。混凝土拌和楼应安装除尘器,在拌和楼生产过程中,除尘设施同时运转使用。制定除尘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及规程,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5)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使用0柴油和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6)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
(7)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3.加强水质保护
(1)砂石料加工系统生产废水的处理。生产废水经沉砂池沉淀,去除粗颗粒物后,再进入反应池及沉淀池,为保护当地水质,实现废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淀池设置调节池及抽水泵,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入调节池储存,采取废水回收循环重复利用,损耗水从河中抽水补充,与废水一并处理再用。在沉淀池附近设置干化池,沉淀后的泥浆和细沙由污水管输送到干化池,经干化后运往附近的渣场。
(2)混凝土拌和楼生产废水集中后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充分处理后回收循环使用,沉淀的泥浆定期清理送到渣场。
(3)机修含油废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体,集中后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出水中的矿物油浓度达到5mg/l以下,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
(4)施工场地修建给排水沟、沉沙池,减少泥砂和废渣进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5)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
(6)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塞、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发酵杀菌后,按规定集中处理或由专用管道输送到无危害水域。
(7)每月对排放的污水监测一次,发现排放污水超标,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实质性影响,立即采取必要治理措施进行纠正处理。
4.加强噪声控制
(1)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以及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等施工机械提前进行噪声监测,对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修理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鸣高音喇叭,避免交通噪声污染对敏感区的影响。
(3)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浆搅拌机等机械的位置,尽量远离居民区。空压机等产生高噪声的施工机械尽量安排在室内或洞内作业;如不能避免须露天作业,应建立隔声屏障或隔声间,以降低施工噪声;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5.固体废弃物处理
(1)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
(2)做好弃渣场的综合治理。要采取工程保护措施,避免渣场边坡失稳和弃渣流失。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堆渣前进行表土剥离,并将剥离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场地表给排水规划措施,确保开挖和渣场边坡稳定,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施工后期对渣场坡面和顶面进行整治,使场地平顺,利于复耕或覆土绿化。
(4)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营地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垃圾贮存设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将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场,按要求进行覆土填埋。
6.水土保持
(1)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2)施工活动中采取设置给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合理砍伐树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乱砍、滥伐林木,不破坏草灌等植被;进行土石方明挖和临时道路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或生物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失稳、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做好弃渣场的治理措施,按照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碴,防止任意倒放弃渣阻碍河、沟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7.生态环境保护
(1)尽量避免在工地内造成不必要的生态环境破坏或砍伐树木,严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树木。
(2)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员工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认识,注意保护动植物资源,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不捕猎和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区水域捕捞任何水生动物。
(3)在施工场地内外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及受保护动物,妥善保护,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施工现场内有特殊意义的树木和野生动物生活,设置必要的围栏并加以保护。
(5)在工程完工后,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设施外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废弃物,完成环境恢复。
8.文物保护
(1)对全体员工进行文物保护教育,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和初步识别文物的能力。认识到地上、地下文物都归国家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能据为己有。
(2)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破坏,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业主和文物主管部门,执行文物管理部门关于处理文物的指示。
(四)结语
施工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责任,同时也需要业主的大力支持。在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中,业主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地质调研报告5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2012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1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2005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101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2012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200万元,还未得到全部落实。另外,地灾点群众搬迁补偿标准参照高山移民的`政策,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建新房的困难很大,导致搬迁工作开展缓慢。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区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我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让受灾群众做到处灾不慌,防灾有数,避灾有路。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配合应急避险、地质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引导群众尽快搬离重点地质灾害威胁区。要提高群众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政府强制救灾转变为群众自觉主动避灾。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隐患点无遗漏
我区被列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野外调查试点,国土部门要以此次调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广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点无遗漏。要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图册,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充实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区上下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灾救灾成效
一是要在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患应对、水土保持、河流整治、山塘水库加固除险等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前做好汛前防台抗灾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亟待开展,此条道路是三个村的出口,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国土部门确定的地质灾害重点隐患点有8个,富山乡6个、头陀镇1个、北城街道1个,区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在一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地质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地质调研报告12-05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05-27
地质实习报告02-04
调研报告05-23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12-07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2-22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1-29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12-13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05-08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