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

时间:2024-02-13 12:46:26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中学生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生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作文

中学生作文 篇1

  我像一只跟屁虫一样紧紧跟在彭露姐姐身后,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怪石阵”。

  远处的山峰上屹立着四块不起眼的石头。经过导游的解说,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西天取经”西游记。最左边的石头纤细挺拔,孙悟空的'影像映入我的脑海之中。第二块石头胖墩墩,圆嘟嘟的,俨然将军肚的模样,这自然而然就是猪八戒了。第三位高大无比,下方略宽,唐僧骑着白马行走在悬崖峭壁。最后一位个儿高,沙僧当之无愧。

  继续向纵深行进,周边一座座山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我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一座高峰整体就是一个公鸡脑袋。半圆的鸡冠,两只眼睛突出而又溜圆,尖尖的下巴下托着一把胡须。这公鸡一直在这儿,想必来这游玩的游客它都了如指掌了。这时,导游旗杆一挥,这时我才发现在公鸡旁边还趴着一只巨型乌龟!简直就是鬼斧神工!这只乌龟的肉体和一般的乌龟一模一样,但是龟壳翘得老高,就好像自己龟兔赛跑赢得了冠军而得意洋洋造成的。

  千奇百怪的石头在黄山星罗棋布。瞧,那边鸳鸯戏水,正玩得欢;看,这边鲤鱼跳龙门神采飞扬……

中学生作文 篇2

  伴着一阵清脆的哭声,我们来到了这世界,光阴如箭,眼间我们已经成为了一名中学生,在这时间里我们不断成长。

  在成长中,我们收获了知识与经验,但似乎丢失了孩时的纯真,回忆,真的感觉自己改变了许多,是呀!我们长大了。

  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都会缠着爸爸讲故事,听完之后才肯乖乖的睡觉,爸爸总是对我们笑,爸爸的笑很慈祥,总是觉得爸爸就像山一样,给人安心的感觉;小时的我对一切满了好奇,总喜欢问为什么,要得到答案后才肯罢休。

  现在呢?一切都改了,我们了许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变成了十几岁的中学生,再也不会缠着爸爸讲事了,自己知道做完功课后要休息,迎接明天的学习,自己的只是渐渐丰富了,不会总问为什么,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总是不够用似的。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孤单,不会像小时候一样毫无保留的向妈妈讲自己的心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与人分享,愿意将秘密深深的藏在心里;有时候觉得自己不被关注,没有人了解,伤心的时候没有人懂得安慰。。或许,成长真的很累很辛苦吧。

  在成长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要学会在没有人喝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加油。不用畏惧,不用担心,勇敢、坦然地面对成长中遇到的一切给自己鼓励,给自己信念,给自己快乐。在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的经历,平静的感知,勇敢地面对。

  成长也令我们学到了许多,学会了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承担责任,学会了怎样做人,学会了自己面对。

  成长记录着痛苦,也镌刻下欢乐,沿着成长的足迹,一步步,我们走向成熟,走向未来。

中学生作文 篇3

  【内容提要】针对中学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对策:一、苦练语言文字基本功;二、扩大生活、丰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三、多写多改,以改促写,提高写作素养;四、营造探究氛围,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五、注重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千方百计活跃学生写作思路。

  【关键词】作文能力弊端分析对策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长期以来如何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改研究者。

  提到作文,教师发愁,深感棘手;学生犯难,甚觉无味。学生在作文时或是抓耳挠腮,或是“东拼西凑”,假话成堆、套话连篇,有真情实感的东西如凤毛麟角。使作文教学徘徊于教师“赶鸭子上架”,学生消极应付的恶性循环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某种认识上的偏颇,导致对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把握不准,轻视或部分轻视语言文字基本功在形成作文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2)由于中学生生活比较单调,对生活缺乏爱心,思想凝滞、感情木然,缺少激情,导致中学生思维狭隘,缺少创新思维;

  (3)由于中学生人生观、审美观、辩证意识均未达到应有的层次,思想水准不高,加之教学中忽视智能开发,导致学生作文思路不够开阔,写作底蕴浅薄;

  (4)由于作文教学跟着高考、中考魔棒转,偏重技巧,忽视基础训练,忽视知识积累,导致学生囊中羞涩,写作素材匮乏。以上这些问题如不解决,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就无从谈起。针对上述情况,结合自己的教改尝试,特提出如下对策:

  一、苦练语言文字基本功

  作文是运用书面写文章,作文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苦练语言文字基本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包括文句通顺、文字规范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等。如果一个人提笔就文句不通、写错别字和不会用标点,就很难说他具有了写作能力。现实中有人认为语言文字、标点之类是枝节问题,不值一提,作文教学应抓“观点鲜明、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等大问题、高难度的问题。对于切实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来说,究竟谁是“高难度问题”?谁更重要呢?一所普通的中学,抽查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作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主题正确,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基本上能达到“内容充实”;而对于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呢,几十本作文中,很少有句子没有毛病、标点符号运用正确、书写规范、没有错别字的。这足以说明中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要达到要求的难度之大,它才是作文教学中真正的“高难度”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句子都写不通,错别字又多,标点符号不会用,你对他大讲怎么样提炼主题,怎么样使文章结构严谨,议论、说明、叙述有哪些方法之类,那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来看,苦练语言文字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切不可忽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狠抓这个环节,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上。要让中学生写出的文章生动、语言清新凝练,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训练语言的场所和机会,如开展对诗、对句等活动——训练语言的精炼整齐;开展辩论会、演讲会——训练语言的雄辩与严密;作成语连珠游戏、收集和阅读谚语、歇后语——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语言的铺陈气势。经过如此的反复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当会有明显提高,文辞的运用也自然会丰富起来。

  二、扩大生活、丰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许多学生怕作文,在作文课上提不起精神。感到没词汇,没材料,没东西可写,往往不会开头、不会结尾。其实,写作材料匮乏,是导致学生产生怕作文心理的主要因素。囿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不多,许多人往往无法根据题意广泛联想,去回顾和选取平时生活中的材料,从而感到自己想写却苦于言之无物。可见,平时善于广撷博采,重视积累丰富的写作

  材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不应该责怪学生写不出文章来,而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去发现作文的“源头活水”。

  首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诗圣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蕴藏着极为深刻的道理。要想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必须从阅读开始。“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乃语文教学之成功。”自能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要着力培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一切有用的书,可以吸取前人的智慧,开阔视野,丰富想象,积累储存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久而久之,当能影响自己的作文。课堂里的语文教材,仅是讲读的例子,从量上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自觉的阅读至关重要。阅读的内容应尽量宽泛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都是上乘的精品,属必读范围,而且多多益善。各类知识读物,包括天文、地理、哲学、经济、人文社会等书籍,都应有选择地阅读。时事政治、杂文小品也应经常阅读。从方法上说,阅读应当是有层次的。有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有课内自读,课外阅读等等。在要求上,有粗读,略读,快速测览。对于阅读,应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机会,要提倡、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动笔阅读、多形式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吸纳众家之长,积累语言精华、写作精华,力求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其次,要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要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人云亦云,必须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人类社会万紫千红,异彩纷呈,有写不完的人和事.自然界四季的更替,风花雪月,都是描写的对象。要学生放开手脚,去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向开放的生活要素材、要激情、要技法,从而使学生记生活之事、抒体验之情,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感知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

  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时记录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勤于观察,要侧重方法的指导,通过课内分析讲解、课外观察示范等,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地全面观察,从中准确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特征,发现事物变化规律。这样积累的材料,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准确性。此外,还要教会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如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上位和下位、远视和近视、仰视和俯视等。到写作时,学生就能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材料,并能由此及彼或由近到远,或由今到古,进行广泛联想,把平时观察积累的不同时空的材料按照某种特征或写作目的组织起来,思接千载,情通万里,澎湃时间长河,激荡空间风云,使文章内容生动,立意深刻。

  当今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日益普及,广播电视等夜以继日传播丰富的信息,且比书刊杂志更形象可感,更生动活泼有魅力。广大青少年可通过广播电视观察生活、观察社会来积累信息。教师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从现代化视听渠道中积累丰富的材料。如新闻联播、世界各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各种节日晚会节目、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等,都对学生有益智、导行、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均属观察积累写作材料的范畴。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克服纯消遣趣味性收视倾向,学会动态观察,提高观察水平和积累材料的质量。

  再次,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向生活要素材

  学生无话可写、无话可说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他们缺少嘻戏的欢乐、挫折的忧伤,登攀的磨难与漂流的惊险。天天吃饭读书,读书吃饭。生活枯燥,平谈乏

  味,自然就无啥可写。本无话,又非写不可,就必然造话说话、说假话、说空话。要学生不畏惧写作,有事可叙,有情可抒,首先应把他们适当地从“笼子”里放飞,把他们放归“自然”,以丰富课外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练“歌喉”、“练翅膀”,让他们去爬爬高大的皂角树,摸摸光滑的石井栏,整整碧绿的菜畦。去踢几步球,练几指琴,去参观历史文物,游历当地山水,了解人口骤增,调查资源锐减,认清国土浪费,看看环境污染;开新闻发布会,模仿当校长、主任,尝试写影评等。让他们完成基本读、写理论之后适当参与游戏,参与劳动,参与论辩,参与社会的各种实践,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体验生活,培养激情,感受人生,让他们的个人激情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活动扩大生活、开阔视野、历练感情,丰富写作的素材。

  三、多写多改,以改促写,提高写作素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的一种技能。作为一种基本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才能形成。要多提供写作的机会。

  好的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靠每年上级规定的习作次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多写多练,因为这是直接的专项强化。只有强化训练才能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让学生多做周记、多写日记、多做仿写、改写和扩写练习,可结合各种活动诸如办墙报、手抄报、出校刊、写广播稿等来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要过关,非常练笔不可。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中学生常常感到写作是件很难的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写作的训练太少。因此,作文教学要坚持多写多改的原则。不仅要定期作文,还要扎实具体地从各种角度来勤写常练。要教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可让学生自己找出所写作文中的毛病和不足加以改进,发现同学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加以借鉴,还可以培养写作的兴趣。

  四、营造探究氛围,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营造探究氛围,应想方设法从形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辨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立意的新奇,结构的精巧,语言的鲜活等方面锤炼学生思维品质的鲜明个性,努力开启学生思维的泉眼,打开他们期待的视野,使之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来,激活他们感悟生活的性情,用自己的笔书写其所看、所思、所感。如让学生以“雪”为题写一篇习作,大多数学生立意在赞颂雪的“无暇”、“高洁”、“大公无私”。若逆向思考会有下列情况:雪的虚伪——以其洁白的外衣掩盖着世间的污秽;雪的虚弱——怕见阳光;雪的凶恶——依仗狂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雪的残酷——雪压冰封,万木萧条。这样多角度思考,思维发散了,思路开阔了,学生必定觉得有东西可写,而且选材立意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良好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法: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分析。这样一反传统看法,往往会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写出的作文就会比较有新意,就会有比较独到的见解,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五、注重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千方百计活跃学生写作思路

  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系统的整合性和动态的灵活性的特征。培养创新思维可全方位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写作灵感。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做到以点。

  (一)发展求异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求异思维就没有创新思维。教师应勇于打破陈旧的作文模式,着眼于构建学生多思维的灵活结构,鼓励学生多作异向思考,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力求新颖,切忌一般,鼓励创见。在思维过程中,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不能将自己禁锢在唯一答案的框子

  里,要多向求取新的答案。对一个作文题,在排除已有的习惯性的认识的前提下,从已知条件出发,向不同方向,沿不同思路去分析,去评论,得出多种不同凡俗的新认识、新结果。有时学生的观点也许有些偏激,甚至有错,但也决不能打击其积极性,而要在肯定其积极思维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因势利导,最终引出正确的思路。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展创造想像和发展求异思维,争取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的观点之间进行相互的碰撞、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之门就容易被打开,思维就容易被激活。

  作文题目要有新意,切合学生口味,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布置作文后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重点地进行辩论。在参与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也就有了自主写作的欲望,创新也就有了可能。如:我让大家以“环境”为话题写作文。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拓宽了写作思路,提炼出了很多有新意的题目:“保护环境,迫在眉睫”、“环境,人类的家园”、“近朱者赤与近墨者黑”、“逆境出人才”、“由孟母三迁想到的”、“社会与自然环境”、“适者生存”、“顺境未尝不好”等。学生完成作文后对于写的稍差者再加以适当引导,重在抓住闪光点加以鼓励;对于作文写出新意的同学,除了在班内表扬外,再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优秀作文。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觉得写作学习的过程,是在摘取一个又一个果实的过程,是张扬自己个性的过程。这样,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就会逐步加强,创新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作文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师生共进,多向互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因此,营造健康有序、民主和谐、开放高效、生动活泼的作文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勉励学生写“点滴集”、“随感录”、“心声集”等等,给他们以“表现自我”的一席之地,想方设法形成积极、兴奋、宽松的写作氛围。

  作文教学中师生可变换角色,先生“下水”,学生点评,教师可打开自己带锁的“日记”,去融化学生心灵的冰封,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作文讲评课上,可进行作文批阅比赛,看谁批的最认真、仔细、到位。教师首先做好示范,然后提出具体的批阅要求。批语的书写可采用多种形式:可以写成一段小散文或者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抒情或议论;可以引用原作或另行概括;也可以俯瞰全篇或者只抓一点。批阅完毕,让大家互换手中的作文进行对比、进行评判,使学生们真正体验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这种多向交流、多向互动,会极大的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生作文 篇4

  等到苏道雪醒来以后,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村里的人帮苏道雪办理了奶奶的丧事,派阿牛去照顾她。“苏道雪姐姐,你终于醒了!你知道吗?你已经睡了一个月。对了,奶奶的事情,你也别太难过了。你爸爸传出消息,说要把你接回去。”阿牛说道。

  “哼,接回去?这种渣爹,接她回去恐怕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吧。她还不认这种爹。”想到这儿,苏道雪那颗被奶奶软化的心,再一次硬了起来。

  对了,奶奶临死前,好像说过什么……有东西给自己,在奶奶的房间。

  苏道雪故意只开阿牛:“阿牛,我想去奶奶的屋子……”并非她不想让阿牛看到,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奶奶临死前,她还天真的要死,可是,她现在那颗冰冷的心,逐渐变得谨慎起来。况且奶奶临死前才说,说明那个东西非常珍贵。

  “哦!”阿牛以为苏道雪想奶奶了,“我不去打扰了。”

  苏道雪来到奶奶的房间,从奶奶的房间抽屉里找到了奶奶的遗物。只见里面放着一封信和一块玉佩。信纸微微泛黄,看得出来,奶奶很久以前就写了,而玉佩做工精致,精雕细琢,看起来是个不平常的物品。苏道雪打开信,只见上面……嗯?空白一片!靠!这TM干甚啊?苏道雪头上飞过一群

中学生作文 篇5

  今天看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变形记》,让我受益匪浅,令我非常难忘,感慨万千!

  《变形记》这期的主题是将一个住在广州大城市和住在甘肃农村的孩子做一个交换。住在大城市的孩子去甘肃那里住七天,住在甘肃的孩子则去大城市住七天。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

  住在大城市的孩子叫做龚韦华,是一个初中三年级,不爱上学的叛逆少年。甘肃农村的孩子叫做胡若男,是一个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龚韦华不喜欢上学,更不喜欢上课。到了甘肃的第一天,原本憧憬的心又被学习两个字压垮了。甘肃那里的学校辛辛苦苦为龚韦华举办的欢迎仪式也一点也没让龚韦华产生兴趣。于是他就跟着若男的爷爷去田地里干活。另一边的若男到了广州后很激动很兴奋,见到了许多自己所没有见过的事物,并且对龚韦华的.爸爸妈妈很有礼貌,对龚韦华的弟弟也很好,很快的适应了新环境,新角色。甘肃,龚韦华从对环境的抱怨,渐渐喜欢上了农村的生活,也主动提出了帮助若男一家干活。可由于甘肃那里很重视学习,所以在若男爷爷和一些人的劝导下,在临走那一天前,大胆的上了一节课,他渐渐变得懂事起来。广州,若男在学校,则和那里的同学们打成一片,非常要好。在临走时,他们都很不舍。

  我觉得像龚韦华这样的孩子(包括我们),生活在大城市,整天衣食无忧,吃好的穿暖的,也许是在顺境中呆的太久了,被惯的一塌糊涂。不像若男,在逆境中练就了独立,练就了勇气,精神上远远超过了我们大城市的孩子,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受到了一定的庇护,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像若男一样的孩子就好比是扎根在戈壁的高大的杨树,从小就经历了风的肆虐,沙的侵蚀,却一如既往的顽强。想想他们小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独自走山路,凌晨就起床,天气冷得要命,在嶙峋的山路上摸黑的走,到了学校还能心无杂念的学习,成绩还保持的那么好。再想想我们,车接车送,有那么温暖的衣服,但是上课时,有时候却不听讲,这是多么不对啊!越是这样,我们才要越懂得珍惜!因为比起他们,我们算幸运的孩子,出生在大城市,生活在大城市,更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更要好好学习。

  请懂得珍惜现在你们美好的生活,请像农村那里的孩子们学习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也要改正一些不好的习惯,学习珍惜着我们现在丰衣足食的生活!

中学生作文 篇6

  乡村的夏天是美好的,是美丽的,是宜人的,是迷人的。

  夏日的乡村风光宜人,天是那么的蓝,蓝似广阔的大海;云是那么的白,白得清爽,白得像刚弹出的棉花。空气中似乎带着些甜味儿,凉凉的直入肺腑,忍不住要多呼几口。四周静静的,没有城市的喧闹,只有清脆的鸟鸣,知了的歌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汇成一首悠扬的乡村交响曲。放眼望去,远处水中的一片绿诱,好一个小池塘!

  塘中密密的荷叶呈现出一片耀眼的新绿,好像一张翡翠色的毯子,轻轻覆盖在水面上。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有粉的,粉得像霞;有白的,白得似雪;有红的,红得如火。在骄阳的照耀下溢满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几只蜻蜓从水面上一掠而过,轻点水面,一圈圈美丽的涟漪荡漾开去,早惊动了水中的游鱼,“噗”的打了个水花,害羞地钻进水草丛中去了。呵,这水真清啊!清得可以数得清水底每一粒细小的泥沙;又宛如一面镜子,把我,蓝天,白云,岸边的树,天空中的鸟儿统统纳入她的胸怀,似乎水中还有一个世界似的。风儿轻轻摇着荷花,又顽皮地抚弄着荷花,淘气地将平得像镜子般的水面弄得皱巴巴的,同时也带来一阵阵清 乡村的夜晚也是分外迷人的,夜幕低垂,星是极稠密的,布满夜空每一个角落,月亮不时悄悄躲在一朵云彩后面,星星们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着眼睛。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的朦胧和混沌,只有一片清朗和纯净,每颗星似乎都那么耀眼,其间有一堆星星我从未见过,它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看上去像项圈上镶嵌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我望着星空,这博大的夜空撑大了我的胸怀,心中顿时显得空荡荡的,我那被人类文明绷得紧紧的心顿时松弛下来。夜又是多梦的时节,我痴痴的抬头望着夜空,思绪万千,直到眼痛脖子酸。四周静悄悄的,听得见蛐蛐美妙的歌声和青蛙们卖弄的歌喉;小池塘似乎已经睡了,盖着它的绿毯,伴着轻风,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安然睡去。我爬上一个了略高的小山丘,放眼四望,这儿没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只有点点星光。远处的人家只有几处还亮着微光,不时传来几声狗吠,我轻轻地迈着步回到屋中,望着天上的星星……

  乡村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中学生作文 篇7

  母亲是伟大的、是慈祥的、是和蔼可亲的、是宽容的、是善良的、是期盼的、是勤劳的……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我的母亲是我的安慰。遇到难过的事,她是我的精神支柱,给了我勇气和信心。我哭泣的时候,她是我的定心丸,让我都能忘记一切不开心的事情,进入梦乡。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人是我的.妈妈,为我操心这,操心那的,我真该好好孝敬她。

  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她一直留在我的身边,陪伴着我,呵护着我,夜以继日的照顾着我,这些记忆都在我的脑海里。回忆像一部电影,我怎么也看不惯,让我得到了很多体会。我肚子饿了,她马不停蹄地帮我买东西,她对我是多么的了解,每一次都为我买了我最爱吃的,她都能背下来,衣服、鞋子,就连袜子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在我受伤流血的时候,她焦急地看着我的血,她有点手忙脚乱,急忙帮我贴上创口贴,小心翼翼的为我贴上。那时,我被她那无私的母爱感动了,我仔细地凝视她,发现她的白头发有渐渐的多了起来,脸上布满皱纹。我的心非常愧疚,于是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让妈妈享天伦之乐,不要再这么辛苦的为我操劳了!她这么辛苦地把我养大,我长大后一定孝敬她!这是我最真挚的愿望。

  长大后孝敬妈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现在发现,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