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说课稿

时间:2024-05-17 09:24: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京剧》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剧》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京剧》说课稿

《京剧》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教学重点)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我的课堂教学思路是:导入课题——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四、说合探过程

  在解疑合探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为主线,设计自探提示,以问题促阅读、促思考,促讨论,既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不偏离学习重点。

  我设计的.自探提示如下:

  自探提示1: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自探提示2:

  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

  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

  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

  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

  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表演悟趣:1.穿针引线2.骑马3.饥饿 4.酒足饭饱(可任选)

  自探提示3:

  浏览课文《亮相》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写了亮相的哪两种表现形式?

  2.这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妙在何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亮相”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妙之处。

  3.找出对观众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可以略去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五、说板书总结:

  我这节课的板书没有用到传统的板书,而是用电子板书的形式,直接把板书内容在PPT的黑板图片上展示出来,方便快捷,直观实用,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和学生们借助板书一起回顾了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板书和课文内容完成情景对话的环节,让学生两两结合进行对话,学生很感兴趣,自然也乐于表达,此环节的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又让他们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六、说随堂练习我能行:

  我设计了两大题:一是根据意思说词语,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设计目的就是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七、说拓展运用:走近京剧

  我首先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读一读和京剧相关的句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和戏曲相关的句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来总结,齐读总结语,让学生在读中提高对京剧的认识,坚定传承京剧文化的决心。

  之后我安排学生欣赏京剧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视频:《拾玉镯》《金玉奴》选段。

  当学生希望走近京剧、了解京剧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我顺势布置了课外作业,将对京剧的了解延伸到课外,我让学生们搜集资料或观看京剧表演,了解京剧的更多知识,并和同学们分享。这样,课结束了,而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兴趣却没有终止。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京剧》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京剧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戏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

  2,通过学唱京歌《唱脸谱》的引入,了解京剧的起源,脸谱等音乐文化知识。

  3,赏析传统京剧《猛志在胸催解缆》,能够辨析京剧的行当,唱腔等,根据学生嗓音情况学唱片断。

  4,结合所学的京剧知识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

  教材分析

  中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全国的重要剧种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以京歌《唱脸谱》作为导入,巧妙地把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演唱风格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从陌生到理解,逐步接受感受和热爱祖国的京剧文化,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是根据历史故事文成公主为原型而创作的,在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唱腔的同时,京剧中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唱出了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京剧音乐的唱腔乐器伴奏,请同学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京剧音乐的元素及代表作品。(例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等)

  教学重点 学唱京歌《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脸谱行当腔等知识。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学唱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片断。

  教学过程

  1,老师清唱一段《唱脸谱》请同学听听这唱的是什么音乐 同学们立即能答出是京剧(课件展示今天的课题内容京剧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

  2,请同学完整的欣赏《唱脸谱》并寻找里面的京剧元素。

  3,京剧的起源历史(展示课件)

  4,学唱京歌《唱脸谱》,仔细体会曲中唱到的脸谱人物及刻画的性格形象。(播放视频《唱脸谱》)

  5,辨析《唱脸谱》中所表现的历史人物形象及刻画的性格形象

  6,在演唱《唱脸谱》中,导入京剧的`花脸唱腔正是脸谱所刻画的个性形象

  7,京剧的四大唱腔生旦净丑,引入京剧藏戏《猛志在胸催解缆》播放视频,辨别是那种唱腔

  8,结合所学的唱腔再来分乐段唱腔演唱《唱脸谱》(展示课件曲谱)

  9,让学生在现代的流行音乐中找寻有京剧音乐元素的作品,老师展示周杰伦《霍元甲》零点乐队《粉墨人生》

  10,在京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结合的京歌《唱脸谱》演唱中,让同学们在音乐中用新的眼光审视京剧音乐,懂得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播放视频《唱脸谱》)

《京剧》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京剧是中华民族璀璨的艺术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内涵。在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方面都极富有教育价值。

  京剧中顺风旗、单山膀等动作中蕴含的亮相,精神利落、有力度、有美感,在京剧动作中很具有代表性。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情境与游戏中探究“亮相”的动作特点、节奏特点与神态特点,不断体验拓展、表现创造,从中获得经验的建构、美好的享受,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提升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神气的京剧亮相》选自于市政一园自主构建编写的《幼儿园京剧艺术课程》一书。此教材充分挖掘京剧艺术课程的内涵,全面整理以活动为载体的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强调关注幼儿对京剧艺术的感受、理解与表达、创造。《神气的京剧亮相》这一教学活动,特别关注幼儿对京剧艺术的感受,幼儿通过观察、表达、体验、分享等环节,理解亮相的特点、感受京剧亮相的神气,本节教学活动是对京剧艺术课程完美的诠释。

  三、说活动目标

  1.能发现京剧中“亮相”的动作特点,根据图片提示自主学习“亮相”动作。

  2.发现京剧动作中“亮相”的特点,大胆展现各种亮相动作。

  3.感受京剧动作的力度与美感,喜欢参加京剧表演活动。

  四、说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发现亮相的特点,能结合已有动作经验,表现不同动作的亮相。

  解决方式:观察、讨论——与已有经验链接——搭建学习动作的路径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大胆展现亮相动作,探索用兵器如何进行亮相展示。

  突破方式:探索、尝试——游戏搭建支架——拓展创新表演的路径

  五、说教法

  1.暗示教学法。

  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前提。教师要信任幼儿、减少规定,唤起幼儿丰富的情绪,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内驱力。

  2.情境教学法。

  游戏与问题情境,能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建构关于京剧的直接经验,获得表达表现能力的提升,引发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感。

  3.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要全情投入,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富有感染力地展现京剧的艺术魅力。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与材料、同伴、教师充分互动,从而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4.观察评价教学法。

  教师要通过观察评价,帮助幼儿了解自己,表现自己。尤其是针对大班幼儿,教师的观察评价要更注重“同伴合作、表现与创造”等学习品质方面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梳理。

  六、说学法

  1.观察学习法。

  活动中,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示范展示,让幼儿初步了解亮相的特点,建构关于亮相的直接经验。

  2.倾听式学习法。

  幼儿在倾听京剧文戏、武戏曲牌时,感受不同京剧曲牌节奏、特点的不同,知道哪一种京剧曲牌更适合做亮相动作。

  3.体验式学习法。

  在观察、倾听学习的基础上,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亮相的特点,从而为创编亮相动作打基础。

  4.分享式学习法。

  幼儿在掌握京剧亮相的动作特点后,与同伴在京剧曲牌的伴奏下共同表现亮相动作,分享亮相经验,帮助幼儿掌握新经验。

  七、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京剧表演,发现京剧动作中“亮相”的特点

  1.欣赏京剧视频,发现武旦的表演特点。

  互动问题: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表演?武旦的表演有什么特点?她是怎么用兵器的?

  提示:引导幼儿观察演员的服装、兵器与动作。

  2.教师表演一段武戏,发现动作中的“亮相”

  互动问题:我在刚才的表演中做了哪些动作?你发现这些动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

  3.小结

  教师:有甩头和短暂停顿的.动作在京剧中叫作“亮相”。京剧的文戏和武戏都有“亮相”,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武戏中的“亮相”,它能让京剧研员看起来更精神。

  二、尝试体验,自主学习京剧动作中的“亮相”

  1.在展板反上出示三幅京剧动作照片,分组尝试做动作

  互动问题:照片(顺风旗、单山膀、武生武打动作)上的“亮相"动作是直接摆出来的吗?猜想一下,先要做什么动作,最后才能“亮相”?

  2.出示每个动作的分解示意图,自主学习完整的“亮相”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把每个展板上的白纸取下来,看看这些动作的分解图,能不能给你们的“亮相”动作带来一些提示与帮助。

  提示:教师提示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张分解图上,演员眼睛看的方向、手的位置、脚的站位、身体重心等的变化。

  3.观看每个动作的动图,连贯做“亮相”动作

  幼儿跟随动图,做三个完整的动作“亮相”。

  三、感知“亮相”的节奏,进行动作展示

  1.发现“亮相”时的节奏特点

  互动问题:我们做动作时,先做的动作节奏是什么样的?最后“亮相"的节奏是什么样的?

  提示:引导幼儿感知先做手臂动作时,鼓点的速度是快的,最后一拍“亮鼓点的速度是慢的、声音是很重的。

  2.幼儿道着梆子的节奏进行“亮相"

  教师敲击梆子,幼儿听梆子的节奏进行展示。

  提示:教师提提示幼儿跟随节奏甩头,可以不断变换动作。

  3.讨论提升动作表现力

  互动问题: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亮相”看起来更精神呢?

  提示:引导幼儿在眼神、表情、动作力度、姿态挺拔、甩头速度等方面展开讨论,相互借鉴,提升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

  4.跟随梆子的节奏进行游戏

  幼儿与教师围成一个大圈,随梆子的节奏做京剧动作走“圆场步”,当听到重拍时做“亮相”动作。

  提示:教师提示幼儿注意跟随节奏,动作要有表现力。

  四、运用兵器,合作表演

  1.自主探索使用兵器

  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兵器,探索用兵器表演“亮相”。

  2.随梆子的节奏进行表演

  幼儿走一个大圈,随梆子的节奏变化进行游戏。听到“亮相”节拍时,用兵器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3.与同伴合作表演

  幼儿自由找伙伴商量,听到密集节奏时要做的动作,当重拍响起时要展

  示的“亮相”造型。

  提示: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提升让表演更精彩、更富有美感的经验,如:造型可以有高有低、兵器可以不断变化组合方式,还可扮演角色、动作与表情还可以夸张有力度等。

  八、说活动总结

  亮相是戏曲中的一种表演动作,是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是一段舞蹈动作、武打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凸显人物的精神状态。本节教学活动,幼儿成功的在情境与游戏中探究“亮相”的动作特点、节奏特点与神态特点,不断体验拓展、表现创造,从中获得经验的建构、美好的享受,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喜爱,提升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九、说活动延伸

  从幼儿的视角看京剧艺术,将关注教学变为关注儿童。将京剧中一板一眼、程式化的内容,转化成幼儿可以尝试、体验的、探索的、创新的内容增添在区角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展示并创编,发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个幼儿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和表现京剧的独特魅力。

《京剧》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中主题三“我们的国粹”中的一个分主题“引人入胜的京剧”。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主线,从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和我们的国粹这三个内容层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表达的内涵,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在习惯于大众文化的高速传播的今天,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又走到了哪里?为此我选择以我们的国粹京剧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艺术知识融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使这节课成为学生热爱京剧的良好开端,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当前小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甚浅,对京剧没有什么兴趣,要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手段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本节课前先让学生查找搜集资料,以学生为自我展示为主,感受京剧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再用大量的图片、影片、声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选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视频片段和京剧人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1、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2、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3、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4、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一)欣赏导入,说说国粹

  1、播放“星光大道”选手李玉刚表演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京剧素材,营造了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他表演的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京剧)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话题,经典曲目,男旦扮相,唱、作、舞等京剧效果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我们的国粹——京剧,感受它的精彩。(板书)

  4、了解什么是“国粹”(国之精髓),京剧为什么被称为是我们的国粹。看书中的小资料和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1)二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板书:历史悠久)

  (2)京剧虽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但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的剧目很多,有上千出戏,有些已经失传了,现在演出的有三四百出呢。(板书:最大剧种)

  (3)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这说明京剧已经名扬世界了。(板书:名扬世界)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京剧各方面的资料。学生的.热情很高,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初步了解了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以及被称为国粹的原因,让学生对“国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刺激了好奇心,为后面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感受京剧,了解京剧

  A、感受京剧

  1、课件展示人们在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个画面,说说你生活周围的戏迷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京剧。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设计意图:这里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与今天的学习形成联系,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欣赏京剧,表演京

  剧等文化现象,让学生明白京剧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表达,也让学生感受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地位。

  B、了解京剧

  对儿童来讲,京剧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从唱腔入手,孩子们不容易听懂,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粹,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打好基础。所以在了解京剧这一环节我又设计如下:

  1、欣赏《雁荡山》、《三岔口》两个京剧片段,并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的动作,以此体验京剧舞蹈的优美,激发学习热情。

  2、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代表发言,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突出重点,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倾听、发言的能力。

  4、播放多媒体图片,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京剧的来历。

  (清朝的时候,四大徽班进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后来就形成了京剧。)

  6、京剧伴奏的乐器有京胡、月琴、唢呐等,其中最重要的乐器是──京胡。

  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

  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懂得京剧包含的知识很多,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认识脸谱,学唱京剧

  1、播放京剧歌曲《说唱脸谱》,让学生听一听歌中提到了哪几个历史人物。

  2、将人物的名字与脸谱连线,欣赏各个脸谱。

  3、猜一猜,这些脸谱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

  红色赤胆忠心 、黑色耿直刚烈、白色奸诈自负、蓝绿黄勇猛暴躁。

  4、欣赏包公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写意的绘画技法;孙悟空脸谱——运用了我们中国画工笔的绘画技法。展现了我们中国的民族特色。(板书:民族特色)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媒体,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件中选取的都是张飞、关羽、曹操、等大家所熟悉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脸谱,让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认识到脸谱色彩与人物的关系。老师再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并补充展示相关的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认识脸谱,对其内涵有了深刻了解。

  5、学唱《说唱脸谱》

  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京剧并不是很难听懂,所以把更能贴进学生生活的《说唱脸谱》拿来,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前也深入的研究了这首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听了你们极具京腔京韵的演唱,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唱上几句。(唱)”俯下身来与学生一同学习,教师的演唱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学唱京剧的兴趣和自信。

  (四)活动总结,升华主题

  1、如今,京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我们一起感悟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我们国粹——京剧的魅力。今后让我们多听、多看、多了解京剧,做一个喜欢京剧的中国人。

  3、最后,让我们将赞美送给我们的国粹——京剧。(出示文字)

  设计意图:“没有终点,只有永远。”走近京剧,这节课仅仅是一个起点,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学、多唱、多演,甚至是酷爱京剧才是此次教学的最终目的。

  板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

  最大剧种历史悠久

  名扬世界民族特色

《京剧》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京剧脸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体会民间戏剧的艺术价值,并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所以我选择了欣赏京剧脸谱这节课,并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说目标

  京剧并非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能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物体形象的基本特征。能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品,并领会其基本内容。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初步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2.通过听说唱脸谱,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用语言描述对脸谱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的特点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难点: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以及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等。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特别准备了脸谱及PPT、录音磁带、录音机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1.视听结合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上好这节课首先要吸引幼儿的眼球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我采用了这个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视觉、听觉等)。

  2.提问法:教师起主导作用提出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听过京剧吗?你们觉得的京剧是什么样的?等)

  3.直观演示法:教师出示脸谱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脸谱夸张、形象的特点,更利于幼儿体会京剧中的各种角色,体会情感。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通过感官进行各项学习的,教师应协助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因此,幼儿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学习:

  1.陈述法:让幼儿自己观察、描述脸谱的特征。

  2.讨论法:班级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对脸谱的感受,相互交流,倾听······。《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说,尽量迁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和丰富新经验。

  3.视听结合法:通过课件,幼儿抓住丰富的画面,而且操作方便,突出了活动的新颖。

  六、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歌曲,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脸谱,你们要仔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播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戴着京剧脸谱共乐。

《京剧》说课稿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京剧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内容,适用于八年级的学生。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谈谈这堂课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意图。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靠老师的语言介绍,或听唱段欣赏,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能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的特点。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以典型范例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

  (二)认知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特点及京剧的伴奏乐器。

  (三)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音乐,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等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四、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课的重点、难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谈话法、体验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

  为了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课前,多媒体播放京剧《苏三起解》视频片断,学生随京剧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浓郁的京剧氛围。

  (二)课中——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第一环节、谈话法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课开始,我问学生“你知道刚才播放的是我国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世界”。

  第二环、自主合作,了解京剧常识。

  课前我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他们提供了三个主题学习网站:“中国脸谱网”、“走进京剧网“时代国粹”网,让学生课外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京剧常识,然后整理所查到的资料,分别做成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发到我的邮箱,我挑选其中几个较好的,由学生在课上给大家展示、分享,这时的学生俨然成了老师,教与学角色的变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热烈、高涨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合作,大家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脸谱特点,伴奏乐器等京剧基本常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达成了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信息技术网络象本大百科全书,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演示文稿展示方便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第三环、创设情景,加深感性体验。

  老师使用多媒体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视频片断,为学生创设看得见、摸得着,京剧就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跟着媒体示范念一念有音调的京剧韵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动作、做一做京剧的表演程式,这是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的良好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的演示解决了一般音乐老师无法达到的京剧表演专业水准的难点,体验教学法能便于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表演特点。

  第四环、综合欣赏,提升能力

  在前面各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试图利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在直观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辩其色、听其声、会其意来学习欣赏。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展现了京剧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戏台的味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化,能使学生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课后延伸

  为了拓展京剧文化视野,提议学生在班里办个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故事,艺术家的轶闻,可用文字、图片、唱谱等各种形式。

  六、教学反馈

  1.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有师生热烈的讨论声,也有学生激情昂扬的发言声和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京剧,你真ok!”。这一切说明,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在这节课上起了桥梁的作用。

  2.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实践成效显著。听一听、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学生的实践活动串连了本堂课。

  3.交流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机交流,生机交流,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带领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点是:凭借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京剧气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指导。

《京剧》说课稿7

  这节课设计的理念是让学生轻松愉悦的进入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并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注重语文熏陶感染作用。设计这一课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种类,尤其是国粹——京剧,让学生认识京剧,了解京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这对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文化传承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京剧角色、京剧脸谱、以及一些和京剧有关的常识,并集体学唱《唱脸谱》的歌曲,为进入“戏曲大舞台”渲染氛围。课前要求学生学唱1-2首戏曲片段。为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以了解欣赏国粹京剧为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

  2、通过了解中国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之中,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的感受京剧、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增强文学的感染力与艺术的'内涵。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首先让学生欣赏并演唱歌曲《唱脸谱》营造一种走入京剧的氛围。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走入京剧,(我用具体展示一下),然后调查学生对中国戏曲常识的了解并重点了解中国的国粹——京剧:明确京剧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使用二胡、京胡等乐器。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因它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因而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都获得了经典性的地位。接着我向学生介绍要了解京剧把握四个方面问题:即:角色、扮相、场景、手段。这样可以系统的了解京剧、感受京剧:

  (1)京剧的行当:通过展示出生、旦、净、丑的相关角色。

  生(包括老生、小生、武生)

  老 生 小 生 武 生

  旦角:包括正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

  旦角流派——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净角(俗称大花脸) 丑角(包括文丑、武丑)

  文丑

  武丑

  (2)扮相:京剧脸谱——各种颜色(红、黑、蓝绿、黄白、金银)的意义

  看脸谱识忠奸。在讲解脸谱的分类与内涵时,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孙权、张飞、关羽,这些与文学名著相关联的人物,把文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介绍项羽与荆轲,着重介绍与之相关的诗句、成语、典故,增强了趣味性;介绍后羿、窦尔敦、赵匡胤主要突出勾画技法特点等等,这样,会使学生能用积极的心态走入京剧的世界,并能够充分感知文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激发学生了解并知晓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的欲望。

  各类脸谱

  (3)引导学生把握其他与京剧相关的内容——场景的特点及手段。

  场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京剧的动作:唱、念、坐、打;京剧讲究“手、眼、身、法、步”

  有关京剧的俗语,有关京剧的典故……

  (4)了解了京剧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之后让学生谈一谈听京剧的感受……

  可以用对比的句式:如从前……现在……

  可以用比喻的句式:了解京剧如同……

  最后欣赏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片段,形象的感受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这节课,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国粹——京剧,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并能够形成学生走近—知晓—关注乃至弘扬京剧艺术。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这也就是设计本课的目的所在。

《京剧》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以及初步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②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说唱脸谱》的音频,配合各种脸谱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由我来介绍京剧(①京剧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②之后播放影片《梅兰芳》片段,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的初步印象。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梅兰芳简介”。引起同学们对梅兰芳的极大兴趣。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和“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③下面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听完之后我将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④接下来我来总结:《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属于南梆子,②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

  ⑤之后播放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当红歌唱家李玉刚演绎的《新贵妃醉酒》,之后紧接着播放《海岛冰轮初转腾》,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比较。听完《海岛冰轮初转腾》之后,我将继续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讨论之后回答。接下来由我介绍:《海岛冰轮初转腾》属于四平调,③四平调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四、拓展

  提问:④四大徽班是指?四大名旦是指?(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布置课后作业,上网查阅资料,“抗日战争时期初期,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梅兰芳做了哪些事情?”(①留胡子②打预防针)

  五、总结

  通过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两首京剧选段,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京剧》说课稿9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鉴赏》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音乐的体裁》

  5)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题是“梨园百花-----京剧”。

  在湘教版的音乐鉴赏教师用书中,《梨园百花》的教学内容说明中提到:在“音乐的体裁”这一单元安排《梨园百花》这一节,是为了落实《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聆听戏曲,学习传统中国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近几年戏曲艺术不景气,一般中学生对戏曲较为陌生,以一个课时达到这一要求,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以知识做“线”串起作品的“珠”,选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戏曲音乐和人物,充分体验感受作品,成为我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唱脸谱》是学生熟悉的一首通俗歌曲,用它导入新课,介绍梨园、京剧起源和京剧脸谱艺术、京剧主要唱腔中的西皮。以讲解京剧的行当和京剧表演形式的知识为线,串起经典作品《海岛冰月初转腾》;以讲解京剧表演手段串起现代京剧《迎来春色换人间》。设计模仿与体验环节,学唱《唱脸谱》中京歌部分的“唱”,学习简单的“念”和“做”,欣赏“打”,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模仿与体验中,学生更能体会京剧丰富的节奏与咿咿呀呀的唱腔中蕴涵无穷的魅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戏曲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学习初步分辨戏曲的主要行当(生、旦、净、丑);通过落实欣赏——模仿体验——讨论归纳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重心放在艺术实践之中。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培养自身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和学习成就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能辨别京剧二黄、西皮两种声腔,能辨别京剧伴奏主要乐器的音色,能辨别京剧的四大行当。

  2、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欣赏和模仿,充分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3、了解京剧的三大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欣赏京剧的能力。

  4、培养学生聆听中国戏曲音乐的习惯,能从中感受、体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并了解京剧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唱脸谱》。

  师:观看《唱脸谱》,它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的写法,它的第二部分和哪种戏曲形式有关?

  生:京剧。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第四节梨园百花----中国戏曲中的京剧。

  二、授新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又称国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京剧源于安徽,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大寿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yì)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一)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有这么一句话:“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首先给大家介绍“西皮”,“二黄”我们后面再讲。

  《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俗歌曲,第二部分基本上是京剧的西皮流水,间奏是《流水》似的过门。

  1、播放视频,指挥学生跟唱第二部分。感受西皮的“轻快奔放”。

  中国音乐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唱脸谱》中西皮板落声起,先响板后起唱。

  指挥学生演唱。

  2、间奏时引导学生倾听京剧乐队的音色。

  (二)京剧的伴奏

  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伴奏乐器分为文场、武场。

  A、文场。主要指管弦乐器,以京胡为主奏乐器,月琴、弦子、笛、笙、唢呐等次之。

  B、武场。主要指打击乐器。以板鼓为主,小锣、大锣、铙钹、京锣等次之。

  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这在京剧中统称为三大件。(屏幕显示乐器与乐队)这样乐队叫做传统乐队。

  (三)京剧的行当划分

  京剧行当又称角色,主要可分为生、旦、净、丑,共四大行当。是根据戏曲中不同的'人物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特征而划分的人物类型。可能有同学要问,末行呢?其实,末行现在已经并入生行了。

  怎样区分生、旦、净、丑各自的分类?

  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四)京剧的脸谱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京剧脸谱不同的色彩与人物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刚强骁勇、粗犷、桀骜不驯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程咬金、公孙胜等。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义士,如关羽、姜维、常遇春等,

  黄脸的典韦,

  黄色的脸谱表示彪悍、阴险、凶狠残暴,如庞涓、宇文成都、典韦。

  白脸的曹操,

  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粗率,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项羽、杨七郎等;

  京剧艺术中的不同脸谱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

  (五)京剧的表演手段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唱:歌唱。京剧的唱腔多为皮黄腔。皮即西皮,黄即二黄,“西皮”表轻快奔放,“二黄”表沉郁缠绵。

  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作品。

  (幻灯片出示梅兰芳)

  他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这个人是谁呢?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戏京剧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

  (1)、简介剧情P207鉴赏提示

  (2)、播放视频李胜素演出的片段

  这个唱段描写的是杨贵妃应唐明皇之约至百花厅赴宴,谁知唐明皇却爽约去了西宫,杨玉环十分悲怨、孤寂。在太监及宫女的进劝下,她豪饮至醉,难以自持,以至失态。这是一段唱与身段表演并重的戏,音乐委婉动听,优美典雅,配上轻柔潇洒的胡琴伴奏,令人陶醉。

  这个唱段是“二黄”,启发学生体会“二黄”“委婉华丽”的特点。

  有同学觉得咿咿呀呀老半天,还没有唱,我们要学会“品”,品演员的运气、行腔、收音,他们运气很绵长,行腔婉转圆润,像丝一样,收音时轻轻一滑,令人回味无穷,余音绕梁,好的让我们“三月不知肉味”。

  念:京剧表演时,只说不唱,称作“念”又叫“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地位,“念白”按音韵分为:韵白、京白、苏白。使用北京音的念白称为京白、使用湖广音的称为韵白,而使用苏南地区方言的的念白即称为苏白。

  韵白常被青衣、小生用,有高低起伏、韵律音高的变化。

  举例:娘子救命娘子救命啊

  京白象说普通话一样

  奶奶,您听我说!

  女生和老师一起学念白

  丑多是京白。文丑崇公道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C、做

  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

  (《迎来春色换人间》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优秀唱腔,该剧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而成。故事讲的是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为巩固后方,发动群众。以少剑波为首组成的剿匪小分队,在东北某山区与土匪周旋,最后一举歼灭以座山雕为匪首的的匪军的英雄事迹。《迎来春色换人间》是侦察英雄杨子荣假扮土匪,孤身深入匪巢的一段表演。)

  我们先来看杨子荣在干什么?骑马。有马吗?哪来的马?我们看到他的动作表演、扬鞭、勒马。我们就感觉到他骑着马驰骋在林海雪原,这就是京剧中的“做”:动作和表情的表演。是舞蹈化的表演。是对真实生活的模仿,又是规范化的舞蹈表演,京讲究在“做”中产生布景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教师表演“做”----开门

  京剧的表演讲究以虚代实,是一种虚拟的表演形式。方寸之间,大千世界。像齐白石的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一样,强调写“神”。

  教给学生简单的做女生学旦角秀气温柔手向上推开兰花掌

  男生学净表现奇伟的性格左拳右掌提襟位云手

  D、打:是用舞蹈化的武术表演的搏斗。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厮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武打。

  观看《挑滑车》

  (六)京剧三大特点

  京剧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中国戏曲的代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1)京剧的综合性体现在表演形式:唱念做打结合,文学、音乐、美术等综合表现。

  2)京剧的程式性表现在唱腔、曲牌、表演、服饰、脸谱等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3)京剧的虚拟性体现在以“做”形成布景,重写意。

  举例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

  五、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票友

  根据自己生活积累,集体表演《唱脸谱》。音乐第一段请学生自愿上台表演京剧中各种行当的亮相,教师教圆场和简单的亮相.第二段西皮流水全班边唱边跟老师做,也可即兴表演。

  下课。

《京剧》说课稿10

  说教材/设计意图: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京剧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请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京剧。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领域目标为: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根据这目标、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纲要》中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图案来设计京剧脸谱。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为: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是色彩丰富、图案夸张、结构对称的。

  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利用材料设计出自己的京剧脸谱。

  我会将幼儿的活动材料有分成三个层次,分别相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材料。下面在活动准备的时候,会再提到。另外,我也会提供一些纹样图案以及已经做好了的脸谱供幼儿参考。

  二、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实物京剧脸谱、黑白局部脸谱贴磁(一套)、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完整脸谱一个。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两张,京剧片段,多媒体。

  幼儿材料:幼儿操作卡,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人手一份),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每组一份),第三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每组一份),勾线笔、油画棒、垫板人手一份。

  本节活动的难度,是为幼儿提供了只有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涂色活动。教师材料将脸谱分解开,让幼儿在学习掌握创作脸谱的时侯,更清晰明了。其次,每组一份的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和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目的'是给那些在创作时遇到困难或者不会画的幼儿提供一个参考对象。

  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在本活动中将采用感知欣赏法,观察、比较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演示操作法。

  1.观察、比较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将直观的京剧脸谱实物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3.启发提问法:活动中我充当引导者,在启发性提问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演示操作法:通过教师操作示范材料,让幼儿完整地了解脸谱制作的过程。

  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用观察法、自主探索法、操作法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的夸张,体验设计和创作京剧脸谱的快乐。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幼儿欣赏京剧选段。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京剧,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京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的妆非常夸张和特别,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

  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京剧》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于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内容。梅兰芳先生我国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同时为把我国京剧艺术推上国际舞台做出了很大贡献,梅先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本节课主要通过展示梅兰芳的京剧作品,学生体会“梅派”艺术大师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热爱。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积累的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通过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又了一定欣赏音乐的习惯和能力;这个阶段学生对流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中国国粹京剧的了解不是很深,因此这节课,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看、听、说、唱的方式让更深层次的了解京剧,了解梅兰芳大师。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梅兰芳大师“德艺双馨”品质以及梅兰芳先生为发扬国粹所做的贡献和学习梅兰芳大师“蓄须明志”的爱国主义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观看、聆听、模仿、表演等形式,学生能够了解梅派唱腔特点,掌握不同京剧派别的欣赏方法。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梅兰芳大师生平,会模唱经典长短《看大王和衣帐中睡稳》。

  四、说重难点

  1、重点:体会大师的“德艺双馨”,以及梅兰芳先生为发扬国粹所做的贡献和学习梅兰芳大师“蓄须明志”的爱国主义精神。

  2、难点:了解梅派唱腔的特点,掌握不同京剧派别的欣赏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示范法

  六、说教学用具

  课前准备的教学用具主要有:1、旦角行头;2、多媒体文件;3、胡琴师

  七、说教学过程

  在导入部分,老师身着课前准备旦角行头,在胡琴老师的伴奏下,演唱梅兰芳先生代表作品《贵妃醉酒》。表演完成后,提问学生问题:

  1、老师刚才的唱段是什么?选自哪部京剧?

  2、这部京剧是由谁的代表作?

  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进行简单总结——选自由梅兰芳大师整理和再度进行创作经典作品——《贵妃醉酒》唱段,之后快速引入课题——京剧大师梅兰芳。

  原因:高中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京剧表演形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穿戴行头、扮演角色会让学生对于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问题的设置也是由浅到深,由大到小,让学生展开思维,同时根据他们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在新课教学部分,播放梅兰芳大师纪录片,学生观看,同时思考问题:

  1、从纪录片当中看出梅兰芳大师对京剧所做贡献并进行概括。

  2、梅兰芳大师对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那些贡献?

  观看结束后,老师进行提问后归纳学生认知进行总结:梅兰芳大师自小学习昆曲,十岁登台演出,怀着对京剧的热爱,并吸收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梅兰芳大师曾经三次出访日本;多次出访美国、德国、前苏联等国家,把中国京剧推向时间,同时梅派表演被确立为世界“第三大表演体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梅兰芳大师在抗战期间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原因: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从纪录片中全面去了解梅兰芳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创新、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观看视频当中的'一些真实史料,可以让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和艺术大师做出的贡献从客观上进行认知,同时在感情上感化他们。

  在拓展提高部分,教师带领大家一同模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第一句,从模唱中提示梅派唱腔的特点,激励学生发扬中国国粹精神。之后播放不同学派关于这一片段的演唱,学生讨论,唱腔的不同。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梅派唱腔与其他学派的不同之处,同时总结梅派唱腔的特点,由直观感受到仔细品味,增加对国粹博大精深内容的细细研读。

  在小节作业部分,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对梅兰芳大师级梅派京剧的整体认知,同时鼓励大家课后通过网络和书籍资料继续深入了解京剧。

  八、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已经完全呈现在了多媒体课件当中。

《京剧》说课稿12

  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在京剧方面的学习能力,本人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赏析京剧有代表性的选段,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珍视京剧的思想感情。

  2.教学内容:

  ①赏析并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的细分。知道梅兰芳,裘盛戎等表演艺术家

  ②从京剧的“四功”体现出的艺术美、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3.教学重点:感受京剧的`唱腔美、念白美、做工美、武打美。

  4.教学难点:赏析并学唱《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片段、《驸马爷不必巧言讲》,感受京剧的唱腔美。

  5.课前准备:

  ①课前调查问卷,掌握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程度,确立教学目标。

  ②布置学生分组查找生、旦、净、丑方面的知识或剧照以及自己喜欢的京剧表演艺术 家的资料

  ③根据师生搜集的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6.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渗透在教学中说说教学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意图方法及评价

  一.导课设问:

  如果将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搬上京剧舞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想像,教师点出《大钟楼》剧照。以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为切入点,传递京剧改革最新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导入课题。

  谈话法

  二.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赏析京剧行当的细分,了解京剧表演艺术家 。

  第二环节:赏析京剧“四功”所体现出的艺术美

  ①感受唱腔美

  ②感受念白美

  ③感受做功美

  ④感受武打美A先让学生观看京剧 动画。 B师生共同欣赏大家收集来的的各行当的剧照

  1.欣赏并学唱《联络员身负着千斤重担》片段和《驸马爷不必巧言讲》2.学念京白韵白,听辩“念引子”,“数板

  3.了解“起霸”

  观赏《天女散花》

  4.观赏《沙家浜》最后一场《聚歼》”

  了解京剧行当的绚丽多姿。知道梅兰芳,裘盛戎等表演艺术家 。

  1.唱腔“丰富多彩,流派纷呈”。

  2.念白”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3.做功具有程式化舞蹈化的特点。感受“梅兰芳”的做功美---“翩似惊鸿,宛若游龙”享有国剧“美神”之誉。

  4.武打与舞蹈结合,重意不重形被称为“武之舞”。

  1创造情境法

  2谈话法和讨论法

  3启发式教学法

  4实践法

  形成性评价渗透其中三.课题小结“京剧的魅力在哪里”。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热爱京剧,珍视京剧的思想感情讨论法

  四.课题拓展

分发诗歌材料2以《京剧印象》为题写一篇音乐小论文1进一步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以此深化课题。

《京剧》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课重点渗透两种学习方法: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悟)感受;

  二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展开去,由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以京剧的画面导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形象感知。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同时教师简介关于京剧的知识,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作者徐北城的资料,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探究点明方向。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及朗读情况。指导正音。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听,读熟读通。

  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马鞭”和“亮相”,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根据文中的两个小标题,引导学生分别概括内容。

  (三)品读感悟,体会交流。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理解内容,展示交流。

  2.分组汇报。

  根据内容,让学生按顺序汇报。

  汇报中教师视情况点拨指导。引导学生理解京剧中的“马鞭”是如何产生的?有怎样的魅力? 学生圈画、朗读相关句子,指导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创设情境,引导表演朗读,想象感悟马鞭及京剧中虚拟道具的艺术表演特点及艺术魅力,体会艺术之美。

  引导学生理解京剧中的“亮相”的表现形式及艺术特点和魅力。

  学生关注、朗读重点段落,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导理解“亮相”的表现形式。

  图片展示京剧中的亮相,创设情境,引导表演朗读,想象、感悟亮相的特点及魅力,在亲身实践中体会亮相表演的妙处。

  3.总结。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朗读体验出发,感受文章语言及写法的特点,学习本文通俗幽默的语言、生动传神的描写。从阅读感受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自豪感。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从中体会到了京剧的独特魅力。作为“国粹”的京剧,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永久的艺术光芒,值得我们在为之自豪,相信大家在对它的逐步了解中也会更加喜爱京剧。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本次板书抓住文章的主要描写内容“马鞭”“亮相”展开,分别概括了文章关于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清楚,突出艺术特点,帮助学生理解。

《京剧》说课稿14

  一 、说大纲

  根据 《大纲》要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沿格及主要的代表人物。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2,教学目的

  1) 欣赏乐曲,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及情感内涵,在这基础上认识两个唱腔的特征。

  2) 通过京剧名段欣赏和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认识(南邦子)和(四平凋)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角色情感方面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感受体现表现音乐美的载体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的节奏、音色、唱腔、拖腔等方面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京剧的不同唱腔特点,从而来探究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有关京剧的'知识。

  四、说教法

  京剧是我国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尤其是老年一辈特别痴迷,相反对于我们年青一代来说起魅力却不是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其京剧所要表达的一些内在的东西了解甚少,所以,为了要激起学生对聆听京剧的兴趣我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教学。

  1,视觉图象法

  京剧的声腔、行当、板式和伴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我在课前收集了一些有关京剧的片段,让学生来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通过图象和声音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感官,为易于理解京剧的综合表演艺术打好基础。

  2,对比聆听法

  在了解两个乐曲的唱腔特点时,我运用画面表格的形式将两个乐曲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等特点做比较,这样有助于学生朝这几方面有目的地去聆听。

  3,音乐律动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是十分关键的,我首先将给学生现场演唱一首比较简单的京剧,让学生实际感知其艺术魅力,让他们感受到京剧并不是听不动,学不像的高深音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和演唱欲望,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模仿所听的音乐。

《京剧》说课稿15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高中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第八节的内容,主要通过学习梅兰芳的两首代表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来认识这位京剧艺术的大师。《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京剧历史剧《霸王别姬》中的一个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是京剧《贵妃醉酒》中的一个唱段。本节内容旨在认识了解梅兰芳及其作品的特点,通过学习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这阶段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学生经过初中对京剧行当的学习,对京剧艺术已经有了初步印象。本节课重点学习京剧文化与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京剧艺术。

  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对本课知识掌握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认识到京剧不仅是我国的国粹,同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也有着重要地位。

  过程与方法: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特点与情感内涵,通过学唱和表演进一步体会梅兰芳京剧艺术的魅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其人其事,并初步了解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梅兰芳其人其事以及其“梅派”艺术的风格特点。

  难点:在学唱中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

  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聆听京剧唱段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必要时,配合聆听可增加视像内容,以便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更易于理解其综合表演艺术的特征。相关音乐知识尽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顺带解决,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还可以在鉴赏过程中做一些讲解。

  学生需要通过对音频、视频直观的聆听观赏,体会京剧特点、人物特点及表演风格。学唱京剧唱段,哪怕是学唱一两句,也是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京剧音乐的好方法。学唱时可上升复杂度,加入京剧手势、动作以及眼神等,重视京剧表演的韵味。同时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家的表演体会探究其演唱特点。

  运用的教学用具有:教学课件、京剧戏服等。

  导入对于一堂课来说非常重要,既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加入趣味性能很好的把学生带入课堂中来。在这里我结合了温故知新和创设情境两种导入方法来引入新课内容,将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之前所掌握的知识衔接起来,并通过穿戏服唱京剧的方式,来提起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会从以下两步来引入课程:

  1、简要复习初中学过的京剧知识,并了解京剧“四大徽班”知识点。

  2、教师穿戏服表演并演唱京剧《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片段。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师——梅兰芳。

  引入新课后,直进主题,在这里给学生浏览欣赏一组梅兰芳的剧照,结合着多媒体先对梅兰芳的生平有个大致的了解,这块就类似讲故事一般,也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的手段。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出梅兰芳于189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剧演员,他的伯父是一位京剧胡琴演奏家。梅兰芳8岁学戏,10岁登台演出。19岁时以一曲《一缕麻》红遍了大江南北。1927年被评为“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在演技方面博采众长,承上启下,他不仅继承了前辈的优点,而且有所创新。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并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梅派”。

  由浅入深,开始欣赏梅兰芳的这两首代表作品。可以将两首作品做一个主次的划分,主要的作品从欣赏到学唱到表演,层层递进,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提升学习兴趣。次要的作品以欣赏为主。

  先欣赏主要唱段:《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学生带着问题完整欣赏,问题为:唱段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学生试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情绪、唱段速度,梅兰芳的音色特点、身段表演特点等方面分析。有了上面的准备可以开始学唱唱词:看大王。同时要表现出人物情绪,感受梅兰芳的唱腔特点。做到这些后加复杂度,开始尝试配上眼神和手势演唱。仔细体会身段表演与唱词的结合特点。

  在这里教师加入一段互动,同学创编动作,教师演唱唱词,请一到两位同学到台前表演。

  上面作品基本完成学习,接下来欣赏这节课次要片段,《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在欣赏过程中试比较该唱段和《霸王别姬》中的人物情绪有何不同?梅兰芳是如何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的?教师做引导,从唱腔、表演、服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播放梅兰芳演唱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梅兰芳的演唱特点。

  欣赏完两首作品了,相信学生也对梅兰芳的表演特点有些体会,可以设置问题互动,增强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教师提问问题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伟大”在哪里?“美”在何处?学生讨论,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1)唱腔:嗓音圆润甜脆俱备,唱腔醇厚流利,感情丰富含蓄。

  (2)表演:姿势优美,动作与音乐强调合拍,富有节奏感。

  (3)服饰:因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不同,并符合时代特点。

  (4)创新: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特点,对旦角唱腔、表演、服饰、伴奏、舞台、灯光等进行创新。

  (5)人格:蓄须、打针拒绝为日伪演出。

  (6)把京剧推向世界。

  播放梅兰芳的纪录片,边观看,教师边讲解:梅兰芳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世界。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赴前苏联访问演出,获得盛誉。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新课的知识点学习完后,可以稍作调整,在此我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扩展多一些的知识。选用了不同表演者表演同一作品的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结束本课学习。具体实施如下:欣赏李胜素表演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视频。学生讨论比较:李胜素与梅兰芳表演的两个版本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京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通过抓住它这一特点,做一个精彩深入人心的小结,使学生将对京剧的学习不只放在课上,更延伸至课外。这部分语言需要细致的做调整,如:梅兰芳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全部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生涯中,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他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艺术。他首次把中国的京剧艺术带向了世界,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不仅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象征,更是我国人民的骄傲。他被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本课的板书设计首先意在体现本课的重点,其次在设计上通过图表的形式简洁明了的体现本课的内容,并指出了其精神境界所在。

【《京剧》说课稿】相关文章:

《京剧脸谱》说课稿05-09

《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12-16

(优选)《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课稿12-25

谈京剧日记03-22

《京剧脸谱》教案11-25

《京剧趣谈》教案02-19

京剧教学反思03-09

现代京剧教案03-31

中班《京剧脸谱》艺术教案 中班京剧脸谱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