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精选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1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之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使自己在回环往复的韵律中,慢慢融入诗歌的意境,进而体会诗歌浓郁的情感。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4、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分析归纳法。
2、了解作者和作品的风格流派。知人论世,作者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作者的美学主张和风格流派都对诗歌的解读有着积极的作用。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
一、课前积累
作者、作品简介:
1、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他的诗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蛇》是冯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寞’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整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象展开的。”
2、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是其代表作。
神女峰本是长江巫峡边上一根人形柱石,其拔立于群峦之上,云霞缭绕,风姿妩媚。传说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瑶姬帮助大禹治水之后,不想回瑶池宫过那种寂寞无趣的生活了,便在青峰云霞间安营扎寨,调风御水。此后,神女的贞节观被握有话语权的男性大肆宣染,而神女“吐芬芳其若兰”又让无数须眉辗转反侧,一方面视女性的贞节为神圣,另一方面恨不得天下女人尽入吾彀中。这就是舒婷写作《神女峰》的文化背景。
二、自主学习
1、字音积累
悚惧( )绯红( )衔来( ) 眺望( )杳鹤( ) 煽动(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竦( ) 绯( ) 啡( ) 诽( )
悚( ) 扉( ) 腓( ) 蜚( )
怂( ) 斐( ) 霏( ) 痱( )
三、合作探究
(一)《蛇》
1、蛇这一意象代表着什么?
“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
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春期特有的难以言表的单恋单相思。
2、诗歌第二节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采用了比喻和谐音的手法。诗人使用了隐喻,将“浓郁的乌丝”比喻为“茂密的草原”。对于自己爱恋的姑娘的容貌,诗中没做具体的描绘,只提到她有像“茂密的草原”一样的“浓郁的乌丝”,是“蛇”的故乡,是“蛇”渴望归属的乐土,让“蛇”害着“乡思”,而“乡思”与“相思”谐音,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心有所属的强烈渴望。
3、《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
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
4、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和渴望?
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对象物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这条长蛇作为诗人寂寞心绪的外现,成了通人情、有灵性,让人信赖和喜爱传递爱情信息的“忠诚的伴侣”。
(二)《神女峰》
1、第1节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感情的变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感情的变化。从动作与情感上可以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诗人以女性的慈悲与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
2、“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了无数次春江月明”应如何理解?
这是对传统贞节观念的大胆质疑,神女素来被人们视为贞节的化身,是传统妇女观念的代表,她为了“眺望远方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失去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作为一个真实的女人的生活权利。在这貌似高尚的背后是什么呢?“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诗人大胆地质疑着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河北人们歌颂的行为。
3、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该如何理解?
诗人勇敢地打破神女坚贞
这两句以强大、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精神宣告于诗人,意欲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妇女自由解放的历史道路。这是新爱情观的凯旋,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4、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形象?
在民间有神女为爱情坚贞守节的说法,居然化为一块望夫石。战国时代楚国宋玉曾写道楚王与神女的缠绵,当然是为了迎合权力。在世人眼中,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爱心会变成石头。她是众姐妹中的一员,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中国妇女的化身。诗人运用意象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2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涵与主题。
2. 品味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
3.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象征、隐喻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蛇》的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翻译家。他的诗歌风格幽婉、细腻,注重内心体验的挖掘,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神女峰》的作者舒婷,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作情感真挚,常以女性独特视角关注人性、爱情、社会等诸多问题,语言富有张力。
2. 创作背景
了解冯至所处时代的社会、个人的情感经历,有助于理解《蛇》中那份压抑又炽热的情思寄托。
舒婷创作《神女峰》时,正值思想解放浪潮兴起,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这首诗反映了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反思与新女性意识的觉醒。
三、诗歌研读
1. 《蛇》
初读感知: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梳理诗歌的基本内容,诗人把“蛇”比作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联想?
意象分析:深入探究“蛇”这一意象的内涵,它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手法探究:思考诗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如比喻、拟人、联想等,分析其作用。
2. 《神女峰》
情境带入: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设身处地想象神女峰的传说,朗读诗歌,体会诗人对这一传说的态度。
诗意解读:剖析诗中关键语句,如“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理解其深层含义,反映了怎样的爱情观、女性观?
对比拓展:将《神女峰》与传统歌颂神女坚贞的作品对比,思考舒婷诗歌的创新之处。
四、问题探究
1. 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从意象选择、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 在当代社会,如何看待《神女峰》所引发的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谈谈。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两首诗歌的重点知识,包括作者、意象、主题、手法等。
2. 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从意象入手、联系背景、品味语言等,提升诗歌阅读能力。
六、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歌。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爱情诗,写一篇赏析短文,不少于 300 字,运用所学的鉴赏方法。
《蛇》《神女峰》两首诗展开,从基础的知识积累到深入的诗歌研读、问题探究都有涉及,你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教学需求,如果有需要调整的部分,比如增加一些拓展资料、细化问题等,随时告诉我。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3
一、学习重难点
1. 重点
精准把握两首诗歌中意象的多重意蕴,体会诗人如何借意象构建独特诗意空间。
掌握诗歌中不同抒情节奏的营造方式,感受诗人情感的起伏流动。
2. 难点
深入领会《蛇》中隐晦情感在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折射,理解诗人内心复杂矛盾。
剖析《神女峰》对传统女性命运书写模式颠覆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
二、预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搜集冯至与舒婷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各一首,简要概括其主题风格,课堂分享。
2. 再次精读两首诗,分别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呈现诗歌从意象到主题的逻辑脉络,标注个人理解困惑点。
三、课堂互动
1. 意象重构
小组讨论:假设摒弃原诗意象,重新为两首诗设计核心意象,新意象需延续原诗情感基调与主题倾向,阐述设计思路。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展示新意象方案,对比原意象,探讨意象替换对诗歌感染力、理解难度的'影响。
2. 情感演绎
个人准备:挑选一首诗,依据诗歌情感脉络,设计一段独白或小型情景剧脚本,准备课堂表演。
表演展示:分组上台表演,观众从情感契合度、创意表现等方面评价,表演者分享对诗歌情感的深度体悟。
四、深度剖析
1. 时代回音壁
结合当时社会思潮、文化氛围,分析《蛇》与同时期同类题材诗歌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上的共性与个性,以表格形式呈现对比结果。
探讨《神女峰》所代表的朦胧诗派在推动女性思想解放进程中的文学担当,查阅相关评论文章佐证观点。
2. 跨文本对话
将《蛇》《神女峰》与古代爱情诗词对照,从爱情观念的传承与变革角度撰写小论文,不少于 500 字,引用诗句恰当论证。
五、课后拓展
1. 配乐创作
依据两首诗的意境、情感,挑选或自制适配的音乐曲目,录制自己配乐朗诵的音频或视频,分享至班级平台。
2. 诗集策划
以“爱与自我觉醒”为主题,将两首诗纳入,再精选若干中外相关主题诗歌,策划一本微型诗集,设计封面、撰写前言后记,打印装订成册在班级传阅。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4
一、学习引导
1. 文化溯源
探究《蛇》在东西方文化中蛇形象的差异,从神话传说、宗教教义等方面梳理,分析诗人选取“蛇”意象时可能受何种文化潜意识影响。
深挖神女峰传说的历史演变,查阅古籍方志,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神女形象的塑造变化,为理解舒婷诗歌创新奠基。
2. 读者视角
课前调查:收集同学们初读两首诗的直观感受、疑问困惑,整理分类,课堂针对性解惑。
课后回访:学习一周后,再次询问同学们对两首诗的新理解、新感悟,分析阅读深化过程。
二、课堂研讨
1. 语言魔方
词汇拆解:分析两首诗中关键词汇的词性活用、一词多义现象,如《蛇》中某些动词的精妙运用,《神女峰》里形容词的表意张力,体会诗人炼字功夫。
句式赏析:关注诗歌的长短句搭配、问句感叹句设置,探讨其对节奏、情感渲染的作用,模仿创作特色句式。
2. 哲学思辨
围绕《蛇》探讨人性中孤独、渴望与克制的`关系,结合诗句举例论证,组织小型辩论,如“孤独中的渴望应直白抒发还是含蓄隐忍”。
从《神女峰》出发,思考个体在传统与现代观念拉扯中的抉择困境,联系现实社会热点话题,如职场性别偏见、家庭角色定位,各抒己见。
三、实践拓展
1. 诗意绘画
以两首诗为蓝本,进行绘画创作,可抽象可具象,用色彩、线条展现诗歌意境,作品旁附创作说明,阐述对诗意的视觉转化思路。
2. 诗歌改编
将两首诗改写成散文或微型小说,保留核心意象与情感主旨,发挥想象力补充情节、细节,小组互评改编作品的文学性、创新性。
四、总结升华
1. 个人收获梳理:以学习笔记形式记录从诗歌知识、文学鉴赏技巧到人生思考感悟等多方面所得。
2. 班级成果汇报:分组制作 PPT,展示学习过程中的优秀作品、精彩观点、深度研究结论,全班共享学习结晶。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5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通过对比阅读,清晰梳理出两首诗歌在艺术风格、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与联系,构建系统的诗歌比较分析框架。
2. 熟练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深入诗人创作情境,对诗歌进行创造性解读,培养创新思维与深度理解能力。
3. 深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人性内涵、时代精神,提升文学审美素养,增强对多元情感与复杂社会现象的洞察。
二、预习导航
1. 背景深耕
研究冯至创作《蛇》期间的个人书信、日记等一手资料,挖掘其生活细节对诗歌创作的潜在影响,整理成简短的背景故事。
探寻舒婷成长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地女性的传统观念与生活状态,分析其对《神女峰》创作的根基作用。
2. 文本精读
给两首诗进行逐句批注,标注出修辞手法、意象特点、情感关键词,尤其关注诗句间的逻辑转折与情感递进。
制作诗歌词汇卡片,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分别解释其在诗中的含义、营造的意境及引发的情感共鸣。
三、课堂探究
1. 风格碰撞
从用词、句式、韵律等微观层面剖析两首诗的语言风格,组织小组辩论“《蛇》的古典内敛美与《神女峰》的现代奔放美哪个更具感染力”,要求论据充分来自文本细节。
对比诗歌画面感营造,《蛇》的静谧幽深感与《神女峰》的壮阔沧桑感,通过绘画草图呈现各自脑海中的诗意画面,阐述画面与风格的内在契合。
2. 情感迁移
假设诗人处于当下时代,依据两首诗的情感内核,重新创作现代版的'《蛇》《神女峰》,在保留原始情感线索基础上,融入当代元素,如网络热词、新社交场景,小组分享并讨论改编后的情感变化。
开展“情感共鸣会”,每位同学讲述自己生活中类似《蛇》的暗恋隐秘情感或如《神女峰》般对传统观念的挣扎瞬间,结合诗歌语句表达感悟,加深对诗歌普适情感的理解。
四、拓展深化
1. 主题延伸
以“打破禁锢,追寻自我”为主题,收集电影、小说、绘画等不同艺术形式作品,与两首诗建立主题关联,如某部女性成长电影与《神女峰》对照,分析艺术手法异同,制作多媒体汇报 PPT。
围绕《蛇》中“孤独与渴望”主题,开展小型诗歌研讨会,邀请其他班级同学参与,分享自己阅读同类主题诗歌的体会,推荐相关优秀诗作,拓宽阅读视野。
2. 文创实践
设计两款与诗歌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印有诗歌金句的书签、带有诗意图案的笔记本,阐述设计理念,将诗歌美学融入日常学习用品。
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解读两首诗,采用动画、情景短剧等形式,吸引更多同龄人关注诗歌魅力,提升作品传播力。
五、课后巩固
1. 反思总结
撰写学习心得,剖析自己在诗歌鉴赏能力、思维拓展、情感理解等方面的成长与不足,制定后续改进计划。
整理课堂笔记、小组讨论记录、个人作品等学习资料,构建个人专属的诗歌学习档案袋,方便复习回顾。
2. 阅读拓展
阅读冯至、舒婷的诗歌全集,挑选三首最喜欢的诗作,写一篇综合性赏析文章,不少于 800 字,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展现个人对诗人风格的整体把握。
【《蛇》《神女峰》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神女峰》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06-29
《湘夫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05
《將进酒》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22
《项羽之死》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06
《地之子》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16
《汉家寨》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5-30
《虞美人》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20
《阁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10-28
《将进酒》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