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精选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 1
活动目标:
1、欣赏蝌蚪的动静形态,能用动作、语言、不同线条表达。
2、根据已有的各种表现手法的经验选自合适的材料表现蝌蚪形象。
活动准备:
一只透明的装有一群小蝌蚪金鱼缸,投影仪,电视机,
美工角中各种材料的准备(各色纸张,画笔,颜料,油泥,剪刀,浆糊等)
活动过程:
1、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发现蝌蚪动作形态。
“我们班来了一群小客人,看看是谁啊?”
小蝌蚪!
“小蝌蚪漂亮吗?哪里漂亮?”
头大大的,圆形的,很漂亮。
身体黑黑的,很漂亮。
身体滑滑的,很美丽。
“小蝌蚪尾巴什么样子?”
细细长长的。
弯弯的像波浪线。
不对,有蝌蚪尾巴是直的。
“波浪线什么样子?直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两种线条。)
“怎么有的是直的有的是波浪的?”
直的蝌蚪在睡觉。
尾巴弯的蝌蚪在游泳。
2、在“水族馆”音乐中扮演蝌蚪,感受两种线条及交替反复的节奏。
“我们来做小蝌蚪到池塘里游游泳吧,我们的大脑袋呢?我们的细尾巴呢?”
“听听清楚哪段音乐是蝌蚪游泳,哪段音乐是蝌蚪睡觉。”
幼儿在音乐旋律流畅部分作各种游泳状,在音乐平缓部分作静态休息状。
3、探索各种方式表现蝌蚪。
“小蝌蚪真可爱,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表现小蝌蚪呢?”
可以用纸撕一个圆作蝌蚪的头,贴起来再用笔画一个尾巴。
可以用颜料滴在纸上不就是一个蝌蚪的头了吗,再用棉签棍子一滑脱出一条尾巴......
幼儿自行到美工角中选取材料,表现蝌蚪。
幼儿一:使用油泥制作蝌蚪。将油泥分成两份,一份搓成一个圆球,一份搓成细长的棍子,再将两者粘在一起。他尝试将尾巴搓成波浪线的,但不成功。制作好后他扶着蝌蚪的头在油泥板上弯弯曲曲的移动,说:游泳喽。
幼儿二:几乎利用了纸全部的`空间用画笔画了一个大蝌蚪,在这个大蝌蚪的身体上用颜料滴出许多各种颜色的小蝌蚪。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万物苏醒,孩子们对春天的这些现象也尤为关注。在同家长外出踏青时,观察小蝌蚪,并把它们带到了我们身边。借此我选择了本节美术活动课《蝌蚪游不游》。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不错,注意力也较为集中。另外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 2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认识蝌蚪,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让幼儿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用手指点画出蝌蚪。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蝌蚪的图片、视频,展示在教室周围。
每组一盒黑色颜料、一块湿布、画有池塘背景的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播放蝌蚪游动的视频,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问幼儿视频里是什么,引出活动主题蝌蚪。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蝌蚪图片,说一说蝌蚪的样子。
讲解示范
教师伸出食指,蘸上黑色颜料,在画纸的.池塘里轻轻点一下,一个蝌蚪的身体就出现了。接着,用手指在身体后面轻轻拖出一条细细的尾巴,一只可爱的蝌蚪就画好了。边示范边强调要轻轻点,颜料不要蘸太多,注意卫生,画完用湿布擦手。
幼儿操作
幼儿分组进行手指点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蝌蚪的创作。
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教学反思
优点:利用视频和图片导入,直观形象,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手指点画的方式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操作简单,幼儿参与度高。在作品展示环节,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能力得到锻炼。
不足:部分幼儿在操作时过于兴奋,颜料蘸取过多,导致画面较脏。在指导过程中,对个别幼儿关注不够。后续可在活动前再次强调操作规则,增加对个别幼儿的一对一指导,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 3
活动目标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蝌蚪外形的认知。
学会用棉签蘸颜料添画蝌蚪的尾巴,提高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画有蝌蚪身体(圆形)的画纸若干,每组一盒黑色颜料、棉签若干、擦手毛巾。
蝌蚪成长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展示蝌蚪成长过程的图片,回顾蝌蚪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尾巴。提问幼儿:“如果只给你蝌蚪的身体,你能帮它添上尾巴吗?” 引出活动内容。
讲解示范
教师拿起棉签,蘸上黑色颜料,从蝌蚪身体的一端轻轻画出一条细细的、弯弯的尾巴,向幼儿展示尾巴的不同方向和弯曲程度。提醒幼儿棉签使用时不要太用力,颜料不要弄到衣服上,画完要把棉签放回颜料盒。
幼儿操作
幼儿开始为蝌蚪添画尾巴,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不同游动方向的蝌蚪尾巴。巡回观察,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握棉签姿势,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作品分享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蝌蚪在做什么,要游到哪里去,分享自己的创意。
教学反思
优点:以回顾蝌蚪成长图片导入,加深了幼儿对蝌蚪的了解。棉签添画能有效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在分享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展现,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不足:部分幼儿在添画尾巴时,线条不流畅,对棉签的控制不够熟练。这可能是前期示范不够细致,以及幼儿练习时间不足导致。下次可增加示范次数,给幼儿更多自由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棉签添画技巧。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 4
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黏土塑造,感知蝌蚪的形态特点。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学会用黏土制作蝌蚪。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体验手工制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黑色黏土、绿色彩泥(用于制作水草等背景)每组若干。
塑料工具(用于塑形)、展示台。
各种姿态蝌蚪的'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展示不同姿态蝌蚪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身体的形状、尾巴的长短和弯曲度。提问幼儿:“我们今天用黏土来做蝌蚪,你们想想怎么做?” 激发幼儿思考。
讲解示范
教师取一小团黑色黏土,搓成圆形作为蝌蚪的身体。再取一小条黏土,搓成细长条,一端连接在圆形身体上,轻轻弯曲,做出蝌蚪的尾巴。用塑料工具调整尾巴的形状,使其更加自然。同时,用绿色彩泥制作一些水草等背景装饰。向幼儿强调黏土使用后要整理好,保持桌面整洁。
幼儿操作
幼儿开始用黏土制作蝌蚪,教师鼓励幼儿尝试做出不同游动姿态的蝌蚪,可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背景元素。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黏土塑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黏土粘连、形状不好控制等问题。
作品展示与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让幼儿互相欣赏。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制作的蝌蚪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反思
优点:黏土塑造活动趣味性强,能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蝌蚪的形态。在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展示与评价环节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不足:部分幼儿在制作尾巴时,黏土条容易断裂,可能是黏土湿度不合适或者操作方法不当。活动中对幼儿卫生习惯的监督不够到位,部分幼儿手上、桌上黏土较多。后续要提前调整好黏土湿度,加强卫生习惯的引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 5
活动目标
让幼儿在情景绘画中,运用所学技能表现蝌蚪在池塘里游动的场景。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画面构图能力。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对美术活动的热情。
活动准备
大幅的池塘背景画纸贴在教室地面或黑板上。
每组一盒水彩笔、油画棒。
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导入
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教师描述情景:“小朋友们,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池塘边,池塘里有好多可爱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它们在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想象并交流。
讲解示范
教师在大幅背景画纸上,用水彩笔快速画出几只不同方向游动的'蝌蚪,示范如何表现蝌蚪的动态,如身体的倾斜、尾巴的摆动等。同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布局,不要太拥挤。
幼儿操作
幼儿分组在背景画纸上进行绘画,鼓励他们画出自己想象中蝌蚪在池塘里的场景,如蝌蚪找妈妈、蝌蚪嬉戏等。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合理构图,使用不同颜色丰富画面。
作品讲述
请幼儿围绕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一个关于蝌蚪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教学反思
优点:情景绘画营造了生动有趣的氛围,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讲述环节,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了对绘画作品的理解。
不足:部分幼儿在构图时,画面过于简单,元素较少。这可能是在引导幼儿想象和构图方面不够深入。后续可在活动前展示更多优秀的情景绘画作品,启发幼儿思维,在活动中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构图指导,提升幼儿的画面表现能力。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蝌蚪游不游》】相关文章: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蝌蚪游不游》08-18
小班美术教案《小鱼游》10-23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小鱼游游》06-05
中班美术《金鱼游游游》教案01-08
《鱼儿游游》教学反思08-11
《小鱼游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小鱼游游》08-22
小班《小鱼游游》教案05-02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小鱼游啊游》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