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简史》的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
每晚睡觉之前都会读上一会儿书,这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姑且不管好坏,至少这是一种能让我快速入眠的方式。读上大概45分钟左右,眼睛就已经不听使唤了!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本书又给我打开了知识认知上的又一扇门。我一直认为,所读的书不见得会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怎样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很多书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认知这个世界,人类的过往,经历,以至于未来,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初拿到《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两本书,第一感觉上———“厚”,太厚了。而且粗略一翻,每一页文字都非常多,很少插图。便知道,这两本书肯定会花很长的时间来看!但是从这两本书的思维导图让我感受到,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将会用这两本书为我开启认知的一扇大门,这两本书将会为我构造多么宏大的人类认知观!
看书的速度实在是比较慢的!最近刚看到,有关智人的历史,内容太多;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数10万年前的智人,由于没有掌握火,不能煮熟食,而且食物短缺,能够为智人提供能量的高热量的甜食,少之又少,那时候唯有熟透了的水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当一个智人女子在空旷的大草原上搜寻实物,发现一颗已经熟透了的苹果树,那么这个时候,她的第一选择肯定会先吃,吃到吃不下为止,因为如果被其他的大型动物发现,那么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而这种对高热量甜食的喜爱,乃至于吃到吃不下的习惯,恐怕已经深深刻入了我们人类的DNA当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代人无法抗拒甜食的原因,肥胖也成为现代社会特别严重的健康问题!
但是,数十万年前的智人却没有肥胖这样的健康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他们为了躲避大型猎物的追杀,必须让自己跑的更快,更灵活;也比如他们因为食物短缺,不会固定的进一种类型的食物,而是多种杂食,也就不会因为食物不均衡而引起健康问题;也比如他们在生存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搬迁,如果因为肥胖等健康问题导致行动缓慢,那么这部分人注定会被部落遗弃;等等!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就注定了我们的健康会出问题,这是DNA遗传无法控制的!
我们现代人能够控制的东西太多,食物方面,可以做到针对自己的喜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而不会因为我们身体需要各种元素而进食各种不同的`食物,对甜食的喜爱也是深深的刻入了我们人类的DNA;现代人也不用躲避大型动物的残害,也不用把自己锻炼得异常灵活去跟其他捕食者竞争;现代医疗的发达,也不会让我们因为一些小疾病而被家人或者社会遗弃。总之,现代社会的安逸,确实让我们在某方面已经比不上我们的祖先:智人;DNA的遗传变异也在慢慢发生!但是,人类是在不断进化的,我们也在不断的意识到种种问题;
关于,现代人的很多喜好,也许我们并未意识到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很多行为都是从我们远古的祖先:智人身上遗留下来的,这样的行为或者喜好,都是刻入了我们的DNA的。
读书,确实让我认识到了以前毫无意识的一些事情、行为或者习惯!也许下次,有人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吃甜食,我就可以回答他:这是我们远古祖先:智人遗留在我们DNA里面的!
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观看!以上均为个人拙见,同有《人类简史》的爱好者,欢迎你们留言讨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2
从资本诞生以来可能我们就一直在对抗市场和经济还有社会,其实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因为社会和市场才是造就了我们最终如此繁荣和发展的原因。因为有社会,有市场,所以我们才能够工作才能够挣钱才能去拿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自己的生活才能有保障,自己的安全也同样有保障。很多浪漫主义者会说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其实,结果呢?
因为这个世界是在正常运转着,所以我们每个人是不可能脱离于这个世界而存在的。
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家庭和世界的关系,家庭就相当于我们刚出生的世界,大多数人前半生从刚出生依赖父母到叛逆期和父母对抗,也差不多,父母的生养之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铭记的,我们最应该感恩的是父母。
这本书最后的章节是有些压抑的,讲了一些幸福和生命的意义,而且是从智人发展到我们现在,从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分析我们现在人的生存状况,虽然我们的生活是慢慢变好的,但是发展到现在,当生活物质富足之后,人们不再为了果腹而活,就开始暴露出精神上的缺乏了,那些冷冰冰的数据统计着我们现如今社会当中自杀的人数,还有心理不健康的人数的时候,那么的可怕。
由此我想到了一些事情,人一定要为了一个价值观和使命而活,其实生存不成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想着下一步要干嘛,自己存在的意义。
尤其是到书的`后半部,最后我甚至已经看不下去了,他们在说着基因改造再说着世界大战在说着智人的末日。
其实现在最后我脑海里思考的是一副棋局,就是阿尔法狗和世界第一棋手李世石下棋。4:1强势碾压,后来又和世界最顶级的十位棋手下期,战绩60胜0负,这说明智能的发展是非常可怕的。
他们能够自我进化自我反省自我改正错误,在这一速度上是我们人类的好几万倍,我们人类是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即使是发现了也是很难去做出改变。
最终智能生命能否灭绝智人尚不可知,但是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世界淘汰你,连招呼都不会打。在企业发展中,有时候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谁能想到竞争方便面市场的竟然是美团外卖和饿了吗。
还有一点就是失败,其实失败算不上什么,挫折也算不上什么,即使是古代最繁荣,最昌盛的古罗马帝国,在扩张的路途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许许多多的战役,甚至战争,都会失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挫折也不是只会有一个。如果想做一份事业,或者是打拼出一份令人骄傲的成就的话,这些成就的达成是必须要经历挫折的。
也没见罗马因为一次战役的失败就放弃整个战争,人生哪能不经历几次失败和挫折,因此放弃整个奋斗过程也是十分不明智的。
再有就是格局,全球视野,对于商人,全球就是一个市场,对于信徒,全球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自己的神的声音,站高一线,换位思考。格局就是你心里能装下多少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3
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举例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会“禁止男性进行光合作用”,“禁止女性跑的比光速快”,或是“禁止带负电荷的电子互相吸引”,就是因为这讲了只是白讲,完全没有必要。
事实上,许多人认知的“自然”和“不自然”并不是生物学的概念,而是基督教神学的概念。神学上所谓的“自然”,指的'是“符合创造自然的神的旨意”。基督教神学家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的身体,并且让每个肢体和器官都有特定的目的。如果我们使用肢体和器官的方式符合上帝的设想,那就是个“自然”的活动;如果不符合上帝设想的方式,就成了“不自然”。然而,演化本来就没有唯一的目的。器官的演化没有唯一的目的,而器官的使用方式也不断在变化。现在人体的所有器官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原型,而现在所有的器官都不只做着原型所做的事。器官之所以演化是为了某种特定功能,但等到器官存在之后,要用作其他功能也并无不可。以嘴巴为例,嘴巴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最早的多细胞生物需要有办法将营养成分送进身体里。而虽然现在嘴巴仍有这种功能,但我们还能用嘴来说话、亲吻,战士还能用嘴来拔手榴弹的引信。难道,只因为我们最早那些像蠕虫一样的祖先在6亿年前没有用嘴做这些事,嘴巴的这些功能就变得不自然了?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4
本读书笔记来自《人类简史》第一章。关于人类脑容量大的部分 ,直立行走的部分和使用火的部分可以读一下,很有意思。这一篇和上一篇讲解的都是关于人类认知革命的事情。
第一张说到智人造成了其他物种的灭绝,为什么?因为智人有其他人种所不具备的能力——语言。
在距今7万年前到3万年前,智人创造了船,油灯,弓箭和针。同时,也出现了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
为什么智人可以有这么多成就呢?因为人类智人通过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智人学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思考。智人的语言也因此产生。
智人的语言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用有限的声音来组合无限多的句子。并且有不同的意义。这是第一种理论。
第二种理论是:智人的语言主要作用是用来说“八卦”,说“坏话”。这点在现在看起来是一种陋习,但在当时却是有利于维护一个群体比不可少的方式。因为那个时候这种技能是可以知道谁比较靠谱。进而更好的笼络人心,维护当时部落的持续扩大。智人借此发展出更加紧密,更复杂的合作方式。
想想也是,谁还在吃饭的时候聊工作呢?都是说谁和谁是不是有情况啊?老板是不是该发年终奖了,发多少之类的话题。
但是,这都不是人类语言的特殊之处。
人类语言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传达一些不存在的东西,而且讲的跟真的一样。例如:
“狮子是我们的守护神”。
“上帝会保佑着你”。
“愿圣光护佑者你”。
当然虚构不单单可以一个人想象,还可以让其他人一起“想象”。编制出各种各样等我故事。例如:《圣经》的《创世纪》。这样虚构小二故事赋予人类一种新的能力就是:我不但可以和熟人进行合作,我还可以跟相信某个故事的'陌生人一起合作。这个很重要的。
人类的通过语言最多可以微信150人的群体。当人数在150人一下的时候,人们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规定就可以运转流畅了。但是一旦超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讲一个故事,让大家都相信。
多年来,人类已经编制出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网络。这种故事学术上叫做“小说”,“社会结构”或者“想象的现实”。
从那个时候起,人类就生活在两个世界了,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人类想象的。直到现在。
智人自从认知革命以后,人类还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根据变化需求迅速调整行为的能力。而其他动物则是基于基因的。举个例子:
法国从帝国编程共和制只需要一场“法规大革命”;中国从“封建制”到“共和制”也只需要一场辛亥革命。一场声势浩大的歌名,就能把人们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转换成“共和制”。这是其他物种不曾拥有的能力。
这些故事现在是我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一直生活在故事里面。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5
《人类简史》真是一本奇书。按照书中(中文版)的《序》中所评价,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历史书了:没有讲什么伟人和大事件,有的只是一些哲学观点。
但这跟我对历史的理解非常接近了——我理解中的“历史”,就是指研究过去整个社会的学科,史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国学、政治学、经济学、科学,应该都有涉及,包罗万象。学历史要学什么?微观来说,是复杂的人性;宏观来说,是大局历史观。无论在哪方面有所收获,都是让人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传统的历史书,在微观上或许表达的不错,但涉及的大局历史观,就需要自己从那些支离破碎的微观故事中去逐个提炼,经常顾此失彼,有入宝山而空手归的感觉。《人类简史》则刚好相反,全书基本不讲微观,而是讲所有的篇幅都聚焦在了大局历史观上,并且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至少在我看来,如是。
书中披露的历史观点很多,而且都极其精彩,我摘了其中自己比较有感觉的几个,录在最后;并把其中最有感悟的一点作为此篇笔记的主体——”欲望构建的秩序“。
书中贯穿全篇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是由基于想象认同的.文化构成的。这种由想象而构建的文化,突破了人脑生理制约的“150社交法则”,使得人类组织可以无限膨胀。
对我比较有触发的是其中的两个要点:
1)社会秩序的本质,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连接;
2)构建秩序的文化,最终以“个人欲望”的形式体现在每个成员身上。
比如说公司。
管理学上反复强调,好的公司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企业文化,包括愿景vision、价值观及其配套的企业制度;甚至像阿里巴巴那样的公司,还专门设立有HRBP这样一个部门,用于维护公司的价值观和考核。这个价值观,就是将公司成员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合力的“思想连接”。所以,评价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其企业文化(当然不是指写在纸面上的那几个字,而是真正体现在这家公司日常执行的、真正表现出来的文化):
是否让每个人成员真心认同,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心血?-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人”和“法””。
是否能团结更多的人?包括公司内部和外部,甚至顾客。-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道”。
是否能跟更大的社会单元中的思想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城市、国家、文化圈,甚至时代背景。-这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天”和“地””。
那么,如何去定义或者说寻找这个思想?这不是由创始人决定的,而是来自公司的顾客和用户。深入了解你的顾客,感知他们的欲望和价值认同倾向变化,取其最大集约数或某个特别的子群体,总结后就是最恰当的“思想”——这就是我认为的:“入微”是看到未来的一个望远镜。
再具体一点,如何来评价一个团队成员符合或认同企业文化?其实也一样,了解他看重什么?又追求什么?跟公司所定义的文化有多大的出入?即可。
之所以可以这么操作,是因为文化在每个人身上的体现,就是“欲望”。比如我们当下这个社会,经济挂帅,所以钱财的多少就成了衡量每个人成功的最简单直接的标准;也如同体制内学校中的学生,学习成绩是评价孩子的首要因素。
当然,这种思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会出现反思和求变——这个变化的人数占比,就是“势”。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6
从未在一本科普书里获得如此流畅的阅读体验,简直恨不得马上再读一遍……无论是原文的谋篇布局还是翻译的文笔都称得上及其优秀,论述自然、接地气,完全不会有不知所云的长句子这种外国学术读物常见的问题,读这样的书获取信息之外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享受。
全书的几大论题都算不上多么具有颠覆性,但作者讲得条理清晰,且格局极大,一直能站在全球乃至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问题。概括一下全书的几大主要观点:
一、人类在地球进化史的诸多物种中算不上特殊的那种。数万年前曾出现过与现代智人极其相似的另一类人物种,且控制了世界大半部分的土地。现代智能能够统治全球,更多的是因为巧合下进化出了相对有利的某些特质,从而将另一类人物种赶尽杀绝。智人的全球扩张在物种范围内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智人出现后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以往。这里不列具体数据,但文中是有清晰的数据表明智人在登陆一片未知大陆后当地物种灭绝的速度会有多么惊人。
二、农业革命本身是一场骗局。目前通行的说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实质则是小麦“驯化”了人类来传播自己的基因。从物种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复制本物种的DNA,增加本物种的数量。由此看来,在智人出现之前,小麦不过是地球上完全不起眼的一种植物,在智人统治世界后小麦也跟着遍布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的农作物,可称是“驯化”了人类。且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农业革命的发生并未使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传统自给自足的狩猎生活被农耕生活所替代,农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统治阶级,生活只会变得比以前更遭。
三、帝国的扩张具有典型的两重性。一方面统一了国家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杀戮和死亡。帝国的.存在催生了宗教、金钱、乃至资本主义的出现,从人类史的角度回看来说,总体而言还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和帝国一样,科技进步同样具有两重性,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做赘述。不过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小男孩和胖子在广岛长崎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都应该被送上绞刑架。但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核武器的出现阻止了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一旦打起来就是地球毁灭大家一起下地狱的后果,这样说来,奥本海默才是最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
五、科技的进步并未带来更多的快乐。从个体角度来看,快乐和他的生活水平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主要是在于对是否感到幸福的“阈值”的管理。每个人的阈值不同,感到幸福的条件就不同。乞丐中奖10万就乐开花,百万富翁中10万完全无感。而科技的进步至少到目前为止,无法调整个体自身对幸福的阈值。
最后还是想说,作者27岁就能如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无一不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7
《人类简史》这本书用不到500页的篇幅写出的从石器时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纪政治和技术革命的一整部“人类史”。
这在某些专业历史学家看来,恐怕已经很难说还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了。而且由于缺乏对构成世界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事件或现象的系统叙述和解说,这本书恐怕连“宏观世界史”都算不上。可是,如果不是历史,它又能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写历史涵盖这样宏大的时间跨度,最终却浓缩到并不厚重的一本书中,写到这个份儿上,更像是离开了传统意义上“历史”的范畴,而走向了“哲学”——这个“哲学”不只是“历史哲学”,它同时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系统的史事在这里隐而不见,流出笔端的都是一些被用来说明某种历史法则、人生道理的史事片段或现象。如果作者能真心关切人类的命运,并且有充足的知识准备和理论修炼,这种写作就能达到一种胜境,它的产物也就不再是那种我们所习见的历史作品,而有可能是一种对历史和人生的彻悟。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人类由远古时期走向智人大获全胜的认知革命,就像人类后来由迁徙游牧转向定居耕种的农业革命一样,都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只能向前却无法倒退的进程。类似地,赫拉利对当下基因工程学“改良”人类的种种做法的尖刻抨击,也在基于他对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必然性分析基础上,充分显示了他的`“爱人”情怀。
在最后对当下“人类”“历史”的分析和预测中,作者把打着“治病救人、延长生命”旗号来改造人类基因的科学活动,恰切地比作追求长生不老的“吉尔伽美什计划”和创造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这两种传说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在他看来是极其危险的。
因为首先,在当今贫富差距已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这种只有一小撮富人能够消费得起的永生大法必然严重加剧社会不公;
其次,如果人类真的被升级为另一个物种,实际上是升级为一种“永远年轻的生化人”,那么随之发生的就只能是人类的本质乃至“人”的定义的根本改变,就只能是智人历史的终幕。
从某种范式来看,或许人类与历史的关系的确有其悲哀之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并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8
花了两天时间拜读了最近超热的一本书《人类简史》。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当时我是比较排斥的,用这么薄的一本书来描述人类的历史,有点异想天开。看完书之后,我路转粉了,不由得为作者宏大的思维所拜服。
这本书整体来说,是紧紧抓住了一点,就是"趋势"。
人类由动物发展为上帝,一共是经历了三次大的趋势浪潮:
第一次趋势是"认识革命",使得人从食物链的最底层走向了最高层。
第二次趋势是"农业革命",使得人口极大的提升,占领了全世界。
第三次趋势是"科技革命",正是我们现在所在经历的这个时代。
这里想着重谈一下科技革命的时代,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书中指出,科技革命时代的趋势是资本和科技的循环,资本投入科技,产生超额产出之后,再循环投入科技,从而产生了指数级爆炸式的增长速度。这个循环成立的关键就是不断涌现的科技发现,500年来,科技也从来都没有辜负过我们。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列举了现今世界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我细细一数,居然发现一大半是科技公司。我也看到了身边很多的'例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因为这个已经不是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刚需。
书中还提到了银行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社会关系中,如果A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然后拿着计划向B去借钱,B是不会借的。但在科技革命的时代里这个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资本的高速循环,推动整个社会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对未来的乐观心理,在这种乐观心理的驱动下,B就有可能借钱给A,无数的机会就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社会也因此进一步加速发展。这个角色B往往就是银行。作为一名银行科技员工,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使命和责任感,原来我们日常一点一滴的工作,是可以和时代的发展联系起来的,而且这个基础的使命也能给职业发展以指引。
听说目前《人类简史》这本书的阅读主力是创业者们,因为创业本质上就是一个追赶趋势的过程,而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理清这一点。我觉得对趋势的了解对每个人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一部分解答为何而工作这个关键的命题,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本书,得到成长。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9
初看《人类简史》一书的副标题是从动物到上帝,不懂何意,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人类从猿类(动物)进化到了造物者(创造物质甚至快乐乃至一切,就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与我脑海中朴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着某些异曲同工,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猿类,到智人,再到控制一切的人类,我们这个物种究竟是在哪里发生了类似于“惊险一跃”的变化?读完全书的感觉是,我们和这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为争夺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不停的战斗、和解,最终胜出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出来的想象能力——创建虚构故事。我们相信这些虚构故事,所以我们能够创造秩序、国家、民主、宗教、金融、信用体系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让我们发自内心相信并有不少人为实现他们终身奋斗。在很多关键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可以团结到一起,也是这些因为我们共同相信某些集体想象。而且其他物种正好缺乏这种通过集体想象组建共同体的.能力,所以在人员和资源整合上无法胜过我们,所以最终我们人类占领了地球。
称霸地球之后我们的这一特长或是优势通过我们的野心更是发展到极致。地球被我们划分成一个个叫做国家的小版块,我们在这颗星球上纵横捭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几近无所不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一次革命比一次革命时间短创造力大,金钱政治手拉手,一起迈向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吃不饱?转基因食品让亩产万斤差点成真;穿不暖?蒸汽推动的纺织机织出了消费主义买买买;治不好?基因序列重组五分钟仿生手臂听你摇摆甚至长生不老忧虑已经来了。虽然与其他物种的斗争以我们胜利终结,但同类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各种战争来一发,直到我们创造出了毁天灭地的原子弹相互制衡,直到我们发现和平成本更低,利润更高,我们才按捺住心中一直潜藏的战斗基因与冲动。说到底,人类的自私自利还是救了自己。
身外之物都解决了,身内之物呢?吃穿用度、健康财富都解决的差不多了,幸福、快乐这一永恒的主题提上日程。以前我们以为个人对幸福、快乐的主观感受与天生的遗传基因有关,但是现在人类再次发挥自己追根究底深入分析的科学精神,制造了让大脑产生快乐的物质。除了让自己由内到外想满足什么就得到什么,我们甚至在制造出了以前从未存在的物种——长耳朵的小白鼠、蓝蓝的小白鼠、未经怀胎而诞生的小羊......
我们还处在上帝创世纪神话笼罩大地的时代,然而我们已经快要创造了一切。但我们真的无敌了吗?我们真的越来越幸福了吗?我也不知道。如果一切都能被控制,那我们自己也终将会成为被控制的对象,就如同“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的阴阳相对,亦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盛极而衰,福祸相依。作者在最后提出了这个思考,行文最后匆匆结尾(但仍是高质量的结尾,只是讨论未深入而已),我个人也无法探明真意,但看标题“智人末日”仿佛能窥探到作者的悲观与警示(当然也只是个人揣测)。毋庸置疑,这些创造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但我们是不是也到了反思的时刻呢?前方的未知犹如一个个黑天鹅,谁知道下一刻来临的会不会是三体世界中的宇宙打击灭亡近在咫尺呢?不过我还是怀着乐观的心态,毕竟人类的自私自利曾经使自己免于同归于尽,应该会再次使自己免于归为灰烬吧。
最后,全书文笔流畅,幽默非常,除了作者功底深厚,译者的俏皮也为本书加持不少。本书确实是一本简史,简短概括了人类历史,适合周末翻阅的通俗读物。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
20xx年春节,我在回家的高铁上,开始阅读慕名许久的一本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书的推荐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赫拉利无疑是痛恨‘人类中心主义’的,在他看来,正是这种罪恶的人类中心主义,把具有神一般的能力、本来应该成为宇宙间‘正能量’的智人,变成了一种不负责任、贪得无厌又极具破坏力的怪兽,结果给地球生态带来了一场‘毁灭天地的人类洪水’。他对人类完全无视家禽家畜的感受,用种种变态的养殖方法获取美味的行为提出的几乎声泪俱下的控诉,显然不是故作矫情,而纯粹是出于一种大慈大悲。”彼时,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假如人类都能听从《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赫拉利的教诲,尊重自然,也许就不会发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也许就能从根本上避免这场灾难。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具体是一本什么书呢?简介中讲到:这是一部从10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10万年前,我们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全书的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认知革命使得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大的骗局,科技革命最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讲故事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协作,国家、宗教、企业是虚构的现实。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发展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我们是如何由原始时代的智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原来的混沌到如今的智慧,内因的推动可能是一种非自然化的东西,也就是一些虚幻的概念。这些概念是怎么产生的,以及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作者在他一步一步的推论中,向我们阐释他的理解。
智人创造概念,走到食物链顶端
人类语言最独特的功能,是能够创造并传递一些不存在事物的信息。人类能讲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并且讲得栩栩如真。创造概念,传播想象,共同相信,让智人可以集结群体,灵活合作。对比来看,动物只能传达简单的信息,因此合作仅限于特定的群体关系中。语言和创造出来的概念,比如民族、国家、宗教、信仰、金钱等,使得人类能够大规模的合作,铲除危害人类的物种,从而走到了食物链顶端。复杂语言、八卦能力、虚构故事,这三个互补的理论是认知革命的三个维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对智人征服世界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物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也是一条分界线,将生物学与历史划分了开来。认知革命之前,智人其实只是一种普通动物,所有发生在智人身上的事都可以很好地用生物模型和理论来解释。然而从认知革命开始,生物学的模型和解释不再充分,我们还要开始考虑各种故事,建构历史的叙述,才能为智人做过并依旧在做的事作出解释。
历史在不可逆转中偶然前行
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使人类能收获更多的食物,养活更多的人,而这也导致更多的人都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劳作。虽然更多的食物可以养育更多的人,但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食物,因此就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作者赫拉利认为农业革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未必是一种进步,虽然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生活得更好。随着人口大量增长,产生了一群“地主”,受地主的压迫,农民的工作比之前时代的采集者更为辛苦,自由可支配的时间更少。因此农业革命对于当时绝大部分人来说,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按照作者的假设,农业革命并不意味着幸福。那么,人类还能回到采集狩猎时代吗?历史既然选择了某一个方向,这一选择很难说是偶然还是必然,但终究是回不去了。作者举了一个现在生活的例子:一个大学毕业生发誓努力工作,争取在35岁的时候就退休。可是,当他真到了35岁,他能放下背负的房贷、车贷,放弃现在的一切,靠到野外采果子挖树根为生吗?显然不能,只能继续努力,辛苦工作。这是因为人类关于生活必需品和生活意义的概念都在变化,原来以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变成了现在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人类很难彻底回归过去。
金钱、帝国和宗教是改变人类社会的三大重要因素
金钱,人类社会物质增长上重要的虚拟概念。刚开始的人类是以物换物,后来随着群体的扩大,贝壳等作为货币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最初钱的概念。但是贝壳等在不同的区域交换依然很不方便,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大,纸币就顺理成章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一张本来没有价值的纸币,怎么才能让群众信任它?在稳定发展的时代,大家都相信它是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当社会混乱经济低迷的时候,纸币就可能成为一张废纸,因为此时的`人们失去了对它使用的信心。
帝国,人类组织架构和管理上的虚拟概念。帝国统一世界,其原来的宗旨是统治全人类,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而事实上,古罗马帝国、蒙古帝国等,其最初形成的原因可能基本都是因为抢占自然资源而开始的战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众多人类丧命,不少文化消失。
宗教,人类精神和信仰上的虚拟概念。无论是泛神教、多神论、一神论,相信的都是神灵或者超自然的对象。各种宗教,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进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凡是对于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在精神世界的各种困惑,都可以寄托在宗教中,得到暂时的指引和解脱。
这三个概念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是一种虚幻的、本身不存在的概念。但是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依然存在着。
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快乐吗
今天,人类所享有的物质生活,在过去可能只存在童话里。但是,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快乐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快乐是物质还是感觉?快乐又该如何计算?降低自己的期望,就能更快乐吗?如果经济增长和自立自强并不会让人快乐,又何必将资本主义奉如圭臬?最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本书,作者看待人类的政治、历史等的辩证思维,启发了我们去思考人类的本质。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1
《人类简史》;这本书开场就给我一个震撼,那就是其实人类发展史上分别存在着:东非直立智人、欧洲尼安德特人,亚洲鲁道夫人、印尼索罗人这几大类人群 (年代从220万到100万年前),其中从智力和体力最强大的是尼安德特人,但在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直立智人用了十万年灭绝了其他几类人种,最终统治了全球,所以我们今天的人类主要是智人的后来(在DNA中以智人为主,杂交着少量其他人种)!那么为什么是智人获得最后胜利呢?因为智人提前完成了认知革命,迅速从一个普通物种完成了智慧物种的飞跃(人类发展至今其实经历了三个阶段:认知革命-10万年前开始、农业革命--1.2万年前开始、科学革命 --500年前开始);那么什么是认知革命呢?认知革命就是把抽象概念变成可理解的内容,比如当一个智人捕猎者看到“河边有个狮子”他能把这个图面转为一种抽象概念去传递给其他族人,族人们能理解他想表述“河边有一个狮子”概念后一起与他合作捕猎,这个过程就是认知;其实认知最核心的特征就是--语言沟通;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生物成为地球统治者,原因就在于人类学会用语言沟通来完成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然后通过分工合作来赢得生存;最有趣的是,人类在完成语言沟通中使用最多是进行“八卦”,这种八卦能力传递了大量智人社会关系的信息,从而把个体的人凝聚成为一个团体(比如说同学会),而团体如果加上某种共同约束力就成为组织了(同学一起开公司,有了投资人和股东),那么这种共同约束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虚构故事”或者叫“集体想象”--这在现代企业组织里就叫做(品牌故事或者愿景规划);智人社会能进化到部落就是通过八卦,而部落进化到原始王国就是靠神话故事、英雄传记等“虚构故事”;让我惊奇的是,原来所有现代组织的构建基础就是靠沟通和把沟通升级而来,但在书中还带出一个所有组织的规模限制--150人,这不由得想到罗辑思维也讲到现代互联网公司最大规模不能超过150人,因为超过这个数字就代表靠人际关系的管理会僵化,人的主观能动性会被机械化的流程所约束;
当人类完成认知革命后继续生活了近两百万年,但在1.2万年突然发生了全然改革,就是从采集和狩猎食物改成操纵动植物的生命--驯化,这就是农业革命中最显著的`两大特征--种植(对植物),畜牧(对动物);但书中谈到最颠覆的观点就是,人类以为驯化动植物让自己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比如小麦、养羊等,但真实可能是处于演化弱势群体的小麦、羊反过来通过驯化了人类而获得生存并逐步灭绝其他物种;人类引以为豪的农业革命是一种进步,有可能是一个自然的陷阱,甚至是基因的一个阴谋;仔细思考一下,狩猎时代的人类更强壮、更敏捷、生存能力更强大、活动范围更广大,好像今天的猎豹;但农耕时代的人类更辛苦、更笨拙、生存能力脆弱、活动范围更狭小,好像今天的蚂蚁;因为人类被农作物、蓄养的动物束缚在某种状态中,某片区域中!在农耕社会的很长一段时期,人类的总量和寿命并不比狩猎社会的人数多,寿命长;也许,农业革命恰恰使人类弱化、退化(当然从生物学角度)!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2
其实这本书一点都不枯燥晦涩,跟着作者一起沿着人类发展的轨迹思考背后的动因,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特别喜欢书的后半部,书中很多讨论都不局限于历史的范畴,比如关于幸福和人生意义的讨论,以及一些大胆的预想:在科学的助力下人类可能最终脱离生物进化的.轨迹,走入灭亡或者永恒。听完之后突然觉得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使命,会不会就是造出能最终能够替代自己的机器?随着科学裂变式的发展,人类可能最终解开生命和思维(灵魂)的秘密,那时候宗教和哲学是不是就都失去里存在的意义和基础?是一本让人读完开始思考的好书。
开始听《未来简史》,那只从树上下来的猴子,先是进化成了人,随着科学的进步逐步摆脱了饥饿、瘟疫、战争的威胁,开始探索长生不老的奥秘,妄想成神啦。
第二章更多是探讨人与自然,特别是人和动物的关系。这一章不像是在谈论未来,更多的是回顾农耕时代,人类在封神路上是怎样一步步把自己当作了众生的神。
后续几章对宗教做了更多的反思。联想作者来自以色列,也许对宗教的反思才是作者在这本书得真正想表达的吧。其中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Religion is a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宗教是一宗交易,灵性时一段历程。)它好像突然让我读懂了《少年派传奇漂流》里PEI对不同宗教的尝试探索过程的叙述,那其实就是描写一段spiritualjourney,精神的历程。
《未来简史》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在阐述一个新的观点之前,总是会对相关的背景知识做足够的介绍,让读者可以把握脉络。
特别喜欢作者对人本主义的阐释。作者把宗教的最终归宿交给了科学,把人类的发展归纳味数据处理能力的发展,并预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物/互联网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宰(或者说上帝)。这样的预言,以及作者对意识、灵魂的阐述注定是充满争议的。
这是两本本让人读完开始思考的好书。阅读收获不仅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更在于跟着作者做了多少思考。
Religion is a deal while spirituality is a journey。阅读这两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spiritual journey。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3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读起来更像哲学而非历史学的著作。此书涵盖世界范围内的人种,生物,进化,语言,宗教,科学,文化,战争,地理,社会,心理,经济,科技前瞻,政治格局以及生命意义等所有和人类历史相关的一切,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最复杂的问题,让宏观的历史现象以微观的状态现实呈现,再还原回到浩渺的历史尘嚣当中,读者顷刻间使用上帝视角审视,转眼又坠入芸芸众生中与之并肩,你既不是旁观者,也非实际参与者,然而却能窥视到人类祖先的思想行为,了解他们如何推动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了解当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样反思下来,很多问题能够茅塞顿开。作者思想中立,不偏不倚,确信此书内容对的'起《人类简史》这个名字。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教授。惊讶于作者学识之丰富,逻辑之严整,心思之细腻。但更让人惊讶的却是作者并非想像中的研究历史一辈子的耄耋老者,而是1976年生人,可谓青年才俊了。如果非要给此书一个评价,那我只能说很幸运翻开了这本书,并且急于想读《未来简史》了。
另:本书译者也是妙语连珠厉害角色。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4
人们阅读的目的有很多,比如丰富情感生活的小说,比如丰富阅历的游记,比如传播知识的科普文章,更不用说还有谁都不想看的教科书,谁都离不开的工具书。无论它文字风趣流畅,还是内容艰深晦涩,必有吸引你的地方让你完成这一次的阅读体验。
但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一本书,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另类。说它是科普,似乎不太说得上,说它是哲学,似乎离得更远,说它是历史,好像也不太靠谱。它似乎是在用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一个历史问题,得出的却又是类似于哲学的结论。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趋之若鹜,一度盘踞在热读排行榜的前几名很久。最近,终于有机会读到这本由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主做的《人类简史》。
在读书之前,不由得为自己知识储备量的匮乏感到担心,毕竟人类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命题啊,但是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这种担心并无必要,文字浅显易懂,而内容生动鲜活,虽然很多内容仍然缺乏现实证据,但分析推理丝丝入扣,引用的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让你一方面庆幸自己还跟得上作者的思路的同时,对他术中所涉及的知识面的广度感到惊叹。作者似乎正在带着你从人类发展的长廊中信步走来,从史前的历史、人类的演化、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经济、宗教、政治,无不涉及,让人眼花缭乱,却笃信无疑。
作者用类似进化论的.生物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发展历史,在自然选择的剃刀下,似乎一切发展的道路都是自然选择产生的,似乎是只要给定了初始条件和演化法则,就可以计算出来的一般。人类发展的浩瀚历史就这样被抽丝剥茧,提纲挈领的分成了短短的几个阶段,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虽不涉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某一时期的波澜壮阔,但这不正是简史所应有的态度嘛。
作者似乎非常擅长从一些我们平时注意不到或者习以为常的方面发现爆炸性的结论,开篇不久,作者就提出智人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语言描述虚构事物是我们在竞争中获胜,从而达到食物链顶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是构成我们人类现今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基石。乍一听似乎匪夷所思,但作者很好的把握了读者的内心,正是利用这种好奇,吸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跟着他的思路进入了人类历史的迷宫之中。
在对人类历史发展到如今做出了精彩评述之后,作者还对人类发展的未来或者说结果给出了大胆的预测,看了让人不寒而栗。至于究竟是什么,这里不便剧透,就期待大家读完之后有自己的看法了。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5
古人说,月亮上住着嫦娥。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溜达了半天,他会告诉你:不但没有嫦娥姐姐,连风都没有。那年是1969。
1969年,神州大地发生了什么。大家在搞运动,文斗武斗,巧克力豆。
这教、那教,各种教,教教有神又有经,来凑一桌麻将,猜猜谁会赢?
你是唯物主义,不信这一套。什么都不信,精神会不会更空虚寂寞冷?
忘记上面的胡说八道,以下是本书精华内容的摘录:
无论是现代国家、中世纪的教堂、古老的城市,或者古老的部落,任何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
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就算人类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但相反的是,想象所构建出来的秩序总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
这三种全球秩序:
1、经济上的货币秩序;
2、政治上的帝国秩序;
3、宗教上的全球宗教。
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
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历史的铁则:事后看来无可避免的事,在当时看来总是毫不明显。
混沌系统分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二级混沌,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的读书笔记02-11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09-30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02-22
《万物简史》优秀读书笔记07-12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01-03
人类简史读后感11-12
《人类简史》读后感04-30
人类简史读后感6篇01-21
人类的朋友教案10-12
人类自我的老子初见12-16